汉代河西“据两关”新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274
颗粒名称: 汉代河西“据两关”新探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5
页码: 182-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年轻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并占领河西地区的匈奴王庭。为了巩固这一胜利的成果,汉朝设立了四个郡和两个关口,以确保河西走廊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四个郡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关于两个关口的称呼,有人习惯性地称之为阳关和玉门关。然而,笔者对此提出质疑,并认为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实际上应该是指酒泉郡会水县的肩水关和敦煌郡龙勒县的玉门关。这一观点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并已提出与相关专家学者讨论和研究,以期达成共识。
关键词: 金塔县 汉代 河西

内容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年青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占据河西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投降,至此,河西地区归入西汉版图。为了巩固胜利成果,经营西域,西汉王朝先后“列四郡、据两关”,从而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列四郡”即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这是历史事实,当时河西仅有此四郡,无可争议。但“据两关”后来的人们习惯地称为阳关和玉门关。本人经多方面调查、分析、研究认为,“据两关”应该是北据酒泉郡会水县肩水关和西据敦煌郡龙勒县玉门关,更为确切。其理由:
  一是由河西走廊的地形所决定的。河西走廊又名甘肃走廊,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至甘新边界,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在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走廊两边的其他地方均有天然屏障,惟会水县(现金塔县)北部有一片自然的豁口。汉代之前的月氏、匈奴就是从这个豁口进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第二次攻打匈奴时,也是从这个豁口涉过居延水,迂回西南,直进祁连山,打败了匈奴。根据走廊的这种地形,要保证河西的安全,必须把好进入西域的走廊口和走廊北部的豁口。故此,必须在这两处设关。
  二是从汉长城修筑的实际所确定的。西汉王朝为了把住这两个口,除徙民实边外,又大量修筑长城(汉代称塞垣)。首先于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20年把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向西延伸至甘肃令居(永登);又于公元前116年开始把长城从令居修到酒泉(是指酒泉郡的会水县镇夷峡处);接着又于汉武帝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前111年——前109年)从酒泉郡会水县大湾城向西修到敦煌郡龙勒县(应称为会龙长城),并在长城的东北头会水县设立了肩水关,在长城的西北端龙勒县设立了玉门关;同时还修筑了肩水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烽燧及塞墙;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居延强驽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接走廊长城从镇夷峡起,修筑了沿黑河东岸经毛目东山过肩水金关至狼心山北折向西达哈密北山一带的长城,时称“遮虏障”(据《金塔县志》载)。这样就形成了以肩水关为中心的比较完整而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使肩水关成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成为抵抗漠北匈奴铁骑南侵的重要关口。故此,西汉“据两关”应该是酒泉至敦煌段会(会水)龙(龙勒)长城两头的肩水关和玉门关。
  三是从系统军事设施的修建和军事力量的部署所证明的。西汉王朝在系统军事设施的修筑上,除长城(塞垣)外还建了许多烽燧(亭、障)、斥堠等军事通讯设施。烽燧在本地也叫“墩台”,一般建在长城沿线,大多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主要用于传边警、通消息。古时如有敌情,守边士兵点火报警,夜间燃火,白天放烟。“昼则燔燧,夜乃举烽。”(详见《辞海》)。烽燧又称“烽火台”,建在具有一定距离的地形高要之处,便于远处看见。当时在会水、居延地区烽燧就有近百座之多。斥堠系观察哨所,一般设置于边地前沿或边塞上,其目的在于侦查敌情,盘查出入行人及车辆。除这些军事设施外,西汉王朝还在敦煌郡的龙勒县内设立了玉门都尉府(敦煌郡未分置前称西部都尉府)、阳关都尉府;在酒泉郡的会水县内设置了肩水都尉府、北部都尉府、东部都尉府;在居延地区设立了居延都尉府等一些军事机构。各都尉府都派重兵把守,加上亭障沿线及烽燧、斥堠的守兵和戍边移民,西、北两个关口周围的兵民达数万人之多。这些军事设施都是围绕肩水金关和玉门关设置的,这就证明了“据两关”非此莫属。
  四是从出土汉简所验证的。殷墟甲骨文、故宫明清档案、敦煌遗书和居延汉简被称为20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居延汉简就是在肩水金关周围的大湾城、地湾城及额济纳地区发掘的。从1930年首次发掘至1975年,出土居延汉简达3万余枚,被誉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考古界和史学界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据新华社1993年7月5日消息:被称为“近年中国考古奇迹”之一的敦煌悬泉置遗址,1991~1992年在这里掘出2.2万多枚敦煌汉简。这两处出土的汉简多为纪年简牍和通关文牒,还有诏书、奏记、檄文、律令、历谱、医方、信函等。这些汉简的出土进一步验证肩水关、玉门关就是西汉王朝当时所据的“两关”,否则,这两处就不会出土这么多汉简。
  五是从关卡的修建时间认定的。西汉在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路开通之后,在敦煌郡龙勒县内又分成北道和南道。走北道可进出玉门关,走南道没有关卡,没人检查,来往人员还得去玉门关,玉门关商贾多而拥挤,比较混乱。为了方便商贾通行,因此才在赵破奴破楼兰后,在南道上也设置了一个关卡。因南道上的关卡在玉门关的阳面,故称“阳关”。玉门关、肩水关建于公元前111年——公元前109年间,阳关是公元前108年后才修建的,在时间上迟于玉门关和肩水关,因此不能算在“据两关”之内。
  六是从“列四郡、据两关”的目的所断定的。《汉书·地理志》中载:“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揆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河西归汉以后,匈奴虽被赶出走廊,但他们仍盘踞着漠北并在西域继续奴役弱小民族。当时“列四郡、据两关”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制漠北匈奴势力南侵,保证河西走廊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以酒泉、敦煌为前沿阵地,打击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同西域各民族的关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要守好河西走廊。可玉门关、阳关均在走廊的西口,仅守住西口,放开北口,不但走廊的安全不能保证,丝绸之路也会被截断。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汉武帝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诏令部下必须在河西地区两处重要关口,即丝绸之路通向西域的咽喉——玉门关和河西通漠北的咽喉——肩水关设卡布兵,加强防范,严防匈奴的入侵,严查出入境人员,以保证走廊的安全和丝路的畅通。依此断定“据两关”肯定是玉门关和肩水关无疑。
  以上理由充分证明汉代“据两关”就是玉门关、肩水关,可为什么人们习惯地认为是阳关和玉门关呢?首先是当时没有明确的记载。《汉书·西域传》曰:“孝武之世,图治匈奴,窜者兼从西过,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综上所述,“列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无异。可“据两关”并没有具体点明,汉书中只有“开玉门”。有人提出在《汉书·西域传》中的“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就是“据两关”。笔者反复查看认为,此是专指西域的四邻,既西域东面连接着汉朝扼守通西道路的玉门关和阳关,绝不是指“列四郡、据两关”的那两关。另外还说《汉书·地理志》中敦煌郡龙勒县后注有的“阳关、玉门关”也就是当时所“据两关”。本人认为这也有些牵强附会。因为《后汉书·郡国》中敦煌郡龙勒县后仅注有“玉门关”了。历史上,再没有正规史书明确地说明“据两关”就是阳关、玉门关,故此,让人难知其实。其次是著《汉书》时离“据两关”之初已近200年的时间。加之作者班固从未到过河西,只是从西域来的人口中了解到敦煌郡龙勒县内有阳关、玉门关,因此《汉书》在龙勒县后便写上了此两关。所以,后来人们也只知道此两关,自然把“据两关”认为就是阳关、玉门关了。其三是丝绸之路的繁荣,进出阳关、玉门关的人颇多,影响较大,所以知者甚多。而肩水关坚固的军事设施和众多的守军,尤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虽朝廷赐名为肩水金关,但漠北匈奴居地人烟稀少,往来者不多,了解肩水金关者相对就少。就是《汉书》作者班固也不知道会水有个肩水金关。其四是文人笔下的宣传。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古人”等都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其五是敦煌及千佛洞的名气,使阳关、玉门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而会水县的消失使肩水金关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慢慢消失了,直至居延汉简的发现才又被人们开始重视。其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刘炘同志所著《贝格曼黑河大发现》一书中讲的:“……肩水金关远离丝路主干道100多公里,不在后来的大动脉上,所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鉴于上述原因,汉代“据两关”被人们误传至今天。现在,社会进步,言论自由,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笔者将自己的观点提出,与专家、学者商榷,与学术界争鸣,纠正误传,以求共识。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金塔文史资料第一—八辑合订本(三)》

本书记述了文物春秋、史地探究、口述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天虎
责任者
霍去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缸缸洼窑址群
相关专题
转嘴子南窑址群
相关专题
土墩子井窑址群
相关专题
地窝墩南窑址群
相关专题
双庙湾窑址群
相关专题
板地井南窑址群
相关专题
河西走廊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