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修金塔县志》为手抄本,有古文味道,采用竖排方法书写,繁体字,未断句,且多处页序错乱,以致前后文不相衔接,尤其经过几十年的翻阅磨损,有的字迹不清,使人读起来费劲。因此,亟待整理、校订。于是三人商定,由赵老负责整理、断句、校订,吴老和闫老负责誊写。
赵老凭着编史修志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先把《创修金塔县志》的内容,原原本本抄录下来,并与原稿仔细核对无误后,逐字逐句地研读推敲整理,并把繁字简化,使人易看易懂。特别是对某些字迹不清、残损难辨的章节,赵老凭着一股求知精神,潜心研究,仔细校勘,从不主观臆测,滥施刀斧。赵老不是为抄而抄,而是“标新而不立异”、“校订而不删改”、“誊写而不评论”,真正做到了求是、存真、易读。赵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档案史料中常出现的“讹、夺、衍、倒、损”等问题处理得比较完美。为了弥补《创修金塔县志》的某些缺漏,赵老坚持用全面、历史、发展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漏写的屯庄和庙宇进行了添补,错写的人名和字句进行了校正;对一些名诗碑文,坚持依旧誊写,不加标点,意在保留原貌;对王子庄遗址和苏武牧羊地点等错误之处在校读记中做了纠正与说明;对一些宣扬烈女烈妇等摧残妇女身心的做法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否定。
赵老校完后便由吴老和闫老分头誊写,这期间,他们起早贪黑,忘我工作,仅用了45天就完成了全部工作。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誊写后的《创修金塔县志》经赵老全部审核无误后,依旧按序装订成卷,共800余页,为金塔历史增添了一份可贵的史料。
“三老”亲手修复抄写的《创修金塔县志》,为金塔人民和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他们在70岁高龄的晚年发挥余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博得了全县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金塔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