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维修“金塔”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67
颗粒名称: 八十年代维修“金塔”记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288-290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了金塔县名胜古迹金塔的维修保护历史。金塔因年久失修导致塔身损毁严重,为了保护文化遗产,金塔县进行了维修工作。维修过程中发现了泥塑佛像、经书和木匾等珍贵文物。维修完成后,金塔恢复了原貌,并立碑纪念。
关键词: 金塔 维修保护 文物

内容

金塔县因“金塔”而取名。“金塔”,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塔院寺内,是金塔县著名的名胜古迹。明、清时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被列为金塔第一景。
  据史料记载,自民国十年(1921年)维修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几十年风吹雨淋,塔身百分之五十的表皮脱落,多处出现裂纹。须弥座三分之二塌陷,土坯全部裸露,只有东北角能看出外形,覆钵体只剩三分之一泥皮。当时若不及时维修,塔有倾覆的可能。鉴于这一情况,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曹延茂多次向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汇报,并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呼吁,对古塔进行维修保护,引起了县上领导的重视。1985年2月召开的金塔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经过广泛讨论,提出了“加固维修塔院寺古塔并采取保护措施”的议案,先期开展了论证准备工作。1986年7月25日,由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肖占瑞带队,县人大副主任王多能、张永安,县政协副主席傅勋章等同志参与组成调研组亲临现场视察,通过调研,一致认为加固维修和保护塔院寺“金塔”古遗迹已刻不容缓。随后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资金2万元,县财政千方百计拿出1万元,对古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同时,将原位于县中学校内的东岳庙正殿移建于古塔近旁,改为文昌阁。
  该工程维修工作由时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潘进德同志负总责,县文化馆馆长曹延茂具体组织实施,县文化馆职工刘玉林、赵立云为现场监工。工程施工由酒泉三墩乡长城村古建筑队承担,于1987年4月开工,同年10月顺利竣工。
  维修时,先搭架清理外表皮,将脱落的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发现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3~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发现十三天佛龛,保存尚好,从中采集到两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对于这一发现,当时的县文化广播电视局领导十分重视,及时请示县政府,请省博物馆文物专家赵志祥来现场鉴定。根据实地查看,认为最里面的一层即第五层为明代建筑。据此考证,现存“金塔”始建于明代。清理到金顶时,发现经书20多卷,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匾。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
  这次共采集到经书二十余卷,历次维修的木匾四块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和释迦牟尼彩画像,并从塔上采集到琉璃塔顶一个和佛瓦当三块等明清时的遗物。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这些文物全部保存在县博物馆内。
  清理完毕后,开始复原,从须弥座到覆钵体按清制复原,十三天按明制复原。为了保证修旧如旧,复原的泥用古方法加工,即用三合土加糯米粥、棉花混合,增加了泥的粘合度和强度,防止开裂。金顶上的木头因虫蚀严重,用猪血腻子刮了两遍。然后整个塔身用红土粉刷,并喷了一层保护剂,恢复了塔的旧貌。
  在维修前,塔顶已丢失,现塔顶是维修时用纯铜加工而成的。在封顶时,将从金顶和佛龛内取出的经书、维修宝塔牌和彩塑佛像,按原样复制一套放入金顶内密封。
  佛头瓦当按当时的原样复制,琉璃瓦在西安加工,八角风铃也是重新加工的。
  在维修底座时,地铺砖和砌墙用的砖原想加工成明时的灰砖,但烧成后由于火候不够,加之雨水浸泡,没有成功,最后用我县砂砖厂烧制的灰砖代替。
  该工程维修加固完工后,金塔县人民政府在此处立碑纪念。碑文由俞兴海撰写、刘玉林镌刻。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陶玉乐
责任者
曹延茂
相关人物
潘进德
相关人物
刘玉林
相关人物
赵立云
相关人物
肖占瑞
相关人物
王多能
相关人物
张永安
相关人物
傅勋章
相关人物
赵志祥
相关人物
俞兴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金塔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