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58
颗粒名称: 名胜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0
页码: 251-290
关键词: 古迹 金塔县 历史

内容

塔院寺掠影
  李缵涛
  塔院寺原名金塔寺(因寺内有塔而得名),位于本县金塔乡塔院村第三社,寺内有古塔一座,该塔始建年月待考。
  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塔,塔围7丈,高5文,塔顶高5尺,围约1丈2尺,四十二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年),可法和尚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钟、鼓楼两座,寺容较昔大为改观(其时称金塔寺为塔院寺)。清同治四年(1865年),焚毁无存,唯塔未受损失。清光绪四年(1878年),有贡生陈豫讷督修,募化十方,建筑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民国5年(1916年),有英国博士哈佛游历来金,将塔顶金佛窃去,县长永格转请省长批示“禀悉该地方古佛安危攸关,理应归还”等语。哈佛由甘州西上,路经酒泉,省长令镇守使吴某,追还古佛。民国21年(1932年)秋的一个夜晚,窃而复归的古佛,又被贼人盗去,次日凌晨,住庙的道人拜过佛,到后面的观音殿,看到塔上搭着两架梯子,才发现塔中的金佛被盗。有一位姓钟的先生在塔上留言道:“金塔现在无有金,故因贼人盗它身,奉劝乡人莫后悔,金塔遍地都是金”。
  塔南建造寺院一座,院内有大殿三楹,中殿三楹,前殿三楹,左右廊房、山门、乐台俱备。山门前,有两个石狮子,进了山门,步入前殿,两侧供四大天王,有手拿宝伞的多闻天王、怀抱琵琶的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军长天王和手掌宝塔的托塔天王,四位神像脚下都踩小妖魔。出了前殿,东侧为东岳天齐殿,内塑地藏菩萨、东岳天子两位神像,左右两侧上墙画有穷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通称十大阎罗王,并画有18层地狱壁画;两侧为三霄娘娘殿,塑有云霄、碧霄、琼霄三位神像。中殿上顶有紫牙楼,殿内正面上方塑有弥勒佛、韦陀菩萨神像,左右两边塑有18罗汉坐像。走出中殿,两旁有约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前后都满刻着碑文。跨过院内松柏、花园,就是大殿,大殿为塔院寺的主殿,大殿二梁上,悬挂着清朝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的八块大匾。墙壁两旁最上面画有风神、雨伯、雷公、电母神像。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像,头顶大鹏,陪站两善两恶4位菩萨,右面塑有骑象的普贤菩萨,左面塑有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最后一个神像是观音菩萨,面向金塔倒坐着。虽然寺院从人物雕塑、壁画艺术、碑文、匾文记叙看,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它反映了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金塔坐落在塔院寺大殿后院中间,是塔院寺的主建筑,顺着麻子石(花岗石)石条台阶上去,是用方砖和麻子石条镶成的塔座,四周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塔的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套转图案设计巧妙,并有独特风格。从酒泉乘车穿过了金塔夹山,翻上了大坡梁,就可看到塔的形体,在青翠的松柏簇拥下,耸入蓝天,引人注目。塔顶有木质的8个角,每个角上吊着一个风铃,一刮大风塔角风铃声和寺院庙角风铃声汇合在一齐,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一首节奏匀称、美妙动听的乐曲。塔上的铜顶有5尺高,在1946年秋的一天,塔顶上落着一群鸽子,“啪”地随着一声枪响,掉下一只鸽子,塔顶随之而落,铜顶和内装的表黄色纸印的经文,都被4个头戴青天白日帽子的军人背走了。
  塔院寺内,有生长百年的榆树、杨树,还有数棵挺拔翠绿的松柏和两架水葡萄。木兰花池里栽有红、黄玫瑰,芍药、兰草等花。特别是玫瑰花开放季节,香味扑鼻,使人觉得格外清爽愉快。巍巍宝塔在花、树、草的映衬下,四季各有不同的神采。塔后有农田和花果园,每到春夏这里景色迷人,五彩缤纷,使塔院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是全县第一流的古建筑。
  塔院寺中,还有分别吊在娘娘殿和上殿钟架上,铸着正、草、隶、篆体字的两口大钟,钟的两个耳子各有不同的音响,钟声清脆悦耳,后音长,只要僧人敲钟,方圆一公里左右的庄户人家均可听到。1944年,金塔县县长阎重义为了引起众人保护古迹,在寺院山门正中,以个人署名悬了“金塔寺”红堂金字大匾一块。山门前百米远还有一个戏台,在清朝和民国初年农历三月十八、四月八,过庙会、唱大戏,这里热闹非凡。每年正月村里办的社火、“地蹦子”“旱船”“龙灯”也在这里排练,尔后串庄子,进城拜年。后来,由于金塔干旱缺水,庄稼连年歉收,加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戏台被人拆毁,再未唱过大戏。但这里的老百姓,盼水育才心切,后来又增修了龙王庙、文昌庙,期望龙王多行水,请来文昌振兴教育。
  塔院寺是金塔的名胜古迹之一,但遗憾的是没有把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古迹保存下来。1967年在“文革”中,庙宇被全部拆毁,松柏被伐,唯古塔犹存,但因风蚀雨淋,古塔表皮大部脱落。1986年,县十届二次人代会作出维修古塔的议案,县人民政府拨款2万元,对古塔进行加固维修,立碑保护,并搬迁修复文昌阁庙宇一座,列为省级保护文物之一。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又以新的面貌,吸引着游人。
  附:
  维修古塔序
  位于县镇五华里处之古塔乃金塔之奇观县名之由来其创建之年虽尚待考查而记载有康熙四十六年乾隆四十三年道光二十五年民国十二年四次维修之举迄今时旷日久经沧桑巨变受风雨摧残致外表疮痍且塔体有坍塌之虞为绍前辈之遥续延后世之观瞻故受全县人民之托遂于一九八六年募工维修还古塔之原貌今已工程告竣奇观重现特识其事而为之序
  公元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仲秋
  金塔县人民政府 立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金塔八景诗》释解
  李森林
  古来金塔有“八景”之称,且有志载。随着岁月流逝,古景也发生了变迁。为了颂我金塔之古景,作为古代文化史料续传后世,现加一些注解,连同民国《金塔县志》记载的丁巳年四月蜀人李士璋原作奉献读者,谨供鉴赏。
  作者按。
  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金塔凌云
  [原文]
  邑⑴东南五里许,有金塔寺,内有古塔一座,高矗⑵云霄。塔形上锐下圆,如古铜膽⑶瓶,云是仿西域式,与内地塔形迥别。
  塔势巍然若建瓴⑷,晴云⑸一抹接遥青⑹。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⑺高撑注月瓶⑻。
  几度题名来雁字⑼,何人写罢换鹅经⑽
  萧间⑾古寺行踪少,细听⑿松风响铎铃⒀。
  [注释]
  (1)邑(yi一):原指百姓聚居的城镇,此指县城。
  (2)矗(chù出):直立、高耸。
  (3)膽:此处作形容词用,意为壮如胆囊……。
  (4)建瓴: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建瓴,用瓶子往下倒水。其简出于“高屋建瓴”一词,形容居高临下的气势。
  (5)晴云:晴空的云。
  (6)遥青:当指高远的蓝天。
  (7)碧落:碧,浅蓝色。碧落,指蓝天,苍天。
  (8)注月瓶:注,倒入,灌入;月,月亮。
  (9)雁字:每年春季一群群大雁从南方飞来忽儿排成“一”字,忽儿排成“人”字,从塔顶飞过,是写春天的画景。
  (10)鹅经:夏季一群群白鹅在塔脚来来往往,是写夏天的画景。
  (11)萧间:萧条冷落。
  (12)细听:静听。
  (13)铎铃:古代乐器,大铃的一种,此处当指塔顶飞檐上的风铃,即风铃。
  [说明]
  金塔,坐落在金塔乡塔院村,塔围有寺庙一座。该塔始建于何时,还待考究。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的塔。解放后,有僧人住寺院看守,后僧人亡故而无续。1967年“文革”中寺院被拆,松柏被伐,唯古塔犹存。1986年,县政府拨款加固维修,立碑保护,列为省级保护文物之一。
  玉山积雪
  [原文]
  城南有祁连山,千年积雪,望若银屏(1)。县中各坝之水,均发源于此,灌溉田亩,泽编大千(2)。
  晶莹⑶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⑷。
  太古⑸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⑹明如练⑺,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⑻岭秀,灞桥⑼回望耸吟肩⑽。
  [注释]
  (1)屏:此意为屏风、屏障。
  (2)泽编大千:泽,恩泽,此指祁连雪水的灌溉之利;编,同“遍”;大千,极言很大的范围。泽编大千,谓祁连山雪水的灌溉之利遍及全县。
  (3)晶莹:光亮而透明。
  (4)玉垒巅:形如玉石叠筑起来的山顶。
  (5)太古:最古的时代。此处指祁连山雪水形成的年代极其遥远。
  (6)远岫(xiu袖):峰峦。远岫,远处的山峦。
  (7)练:白绢,即白色的绸子。
  (8)终南阴岭:终南,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阴岭,山岭名。
  (9)灞桥:灞,指灞水,系渭河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蓝田县。灞桥,古时灞水上的名桥,在今西安市东。
  (10)耸吟肩:耸,耸动、高起、矗立;吟,吟诵、作诗。此指昂首挺胸吟诗作赋。
  [说明]
  金塔县城南八十公里处有祁连山脉,常年积雪不融,天气晴朗时向南远眺犹如银屏。随着气候的变化,积雪面积逐渐缩小,雪线升高,每年夏季,气候炎热,融水下流,可供酒金农田灌溉。
  古城幻景
  [原文]
  金双坝双古城地方,每于黎明时,陡现(1)城郭(2),人物往来,历久始散,乡人见之甚众,云是古城遗址
  唱罢鸡声曙色开,遥空(3)隐隐显楼台。
  蓬瀛(4)海市(5)原虚幻,城郭人民自往来。
  一霎昙花‘6’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7)。
  沧桑(8)已变形犹在,古意(9)苍茫化劫灰(10)。
  [注释]
  (1)陡现:陡,突然;陡现,突然出现。
  (2)城郭:通指城,郭为外城。
  (3)遥空:遥远的天边。
  (4)蓬灜:蓬莱和灜州,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后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5)海市:即海市蜃楼,属幻景。我国山东蓬莱县常见渤海庙岛群岛的幻景,故称“海市”;古人因传说蜃能呼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认为海市是蜃吹气而成,曰“蜃楼”。
  (6)昙花:夜里开花翌晨即谢的一种花,译名优昙钵花,常被用来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
  (7)没蒿莱:没,淹没、盖没;蒿莱,野草,杂草。没蒿莱,淹没在野草之中。
  (8)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9)古意:古时意像。
  (10)劫灰:佛教名词,指所谓“劫火”之余灰,后被指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说明]
  金塔乡五星村(原名双古城)东西有漫长的沙漠地带。西汉时为会水县城遗址,后被连绵起伏的沙龙吞没。至今这一带仍有古城遗址、部落群居遗址、墓葬及窑址、红陶彩片等。每逢黎明和天气睛朗时,显现出城堡和人物活动的幻景,至今如此。
  高庙清钟
  [原文]
  治城⑴北有关帝庙台,高出城墉⑵,上有古钟,系前明万历年间所铸,每一击之,其声清越⑶,閤⑷城皆闻。
  巍巍⑸庙貌跨城墉,树色苍茫起暮钟⑹。
  几点⑺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⑻响澈三更月,鹤梦擎回万壑(9)松。
  安得⑽痴人⑾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⑿。
  [注释]
  (1)治城:治,旧指地方政府所在地,如郡治、府治、县治等。治城,此指县城。
  (2)城墉:墉,城墙。城墉,城墙。
  (3)清越:此指声音清悦高扬。
  (4)閤(hé):合的繁体,合,总共。
  (5)巍巍:形容高大。
  (6)暮钟:傍晚的钟声。
  (7)几点:几只。
  (8)鲸~:鲸(jing)即鲸鱼,因鲸有长30米者,故用其形容大;~同鉴,古代器名,青铜制,形似大盆,此处借指高庙之钟。鲸~,喻指大钟。
  (9)壑:山沟。
  (10)安得:什么时候,怎样才能。
  (11)痴人:傻子。
  (12)睡方浓:睡意正浓时。
  [说明]
  高庙修筑在用土筑起的高台上,众指关帝庙台,它坐落在县城内偏西北(今县招待所后院北),前后三楹,规模湫隘,供奉关圣帝君。登台可俯瞰金城全貌。庙钟击之全城皆闻。解放初被拆毁。
  北海晴烟
  [原文]
  在西北境常年有水,虽旱不涸(1)。东西长有十里,南北宽有一里。
  一片晴漪(2)断复连,北邻瀚海(3)浩无边。
  班超(4)出塞三千里,苏武(5)看羊十九年。
  水草萃成(6)游牧地,烟波(7)远映蔚蓝天。
  寻源何必探星宿(8),自有汪洋万斛泉‘9’。
  [注释]
  (1)涸(he):水干、枯竭。
  (2)晴漪(yī):当为清漪,即清清的水波纹。
  (3)瀚海:大海,此指沙漠戈壁。
  (4)班超:东汉名将,今陕西咸阳人,曾数次出征西域,击败匈奴,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曾任西域都护,后封定远候。
  (5)苏武:西汉杜陵(今西安东南)人,天汉元年,奉命赴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又迁其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坚持十九年不屈。后因匈奴和汉和好,被遣回朝,官典属国。
  (6)萃成:聚集而成。萃,聚集。
  (7)烟波:烟,指如同烟雾的水气。烟波,指烟雾笼罩的水波。
  (8)星宿(xù):星,发光的天体;宿,星的位次。这里借指根底、源头、出处。
  (9)万斛泉:斛(hù),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万斛泉,喻指出水量极大的泉。
  [说明]
  西坝乡西移村北面,有一低洼盐碱地带,常年积水,称北海子。逢天气晴朗时,水蒸气上升,远望烟雾腾空,故称北海晴烟。后来,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加之兴修水利,把闲串流尾之水,管起来为农灌溉,北海逐年干涸,随之景色而渺茫。
  西城古柳
  [原文]
  城西协营⑴,有古柳数株,均大十围⑵,古干参天⑶,浓荫蔽日,殆⑷百年前物也。民国三年秋,绿营⑸一律裁撤⑹,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7)。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8)。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9)。
  枯枝映月悲羌笛(10),老干拏云尚壁门(11)。
  古垒(12)萧萧余荫(13)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注释]
  (1)协营:军营。协,清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清绿营兵制以副将所属为协;清未新军制三营为一标,两标为一协,约相当于后来的旅。
  (2)十围:围,古时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之间合拱的粗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尺。十围,即十尺。
  (3)参天:极言其高。
  (4)殆(dai怠):大概,恐怕。
  (5)绿营:清代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军队,用绿旗做标
  志。
  (6)裁撤:裁减、撤销。
  (7)堪(kān刊):忍受。
  (8)细柳屯:此处指军队驻扎之营地。据《史记》载,汉文帝六年,以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这个地方以防胡人。文帝亲往劳军,至军门,士兵戒备森严,被阻不得入。文帝派使者召亚夫,才得入营。后人因称纪律严明之军营为细柳营。
  (9)桓温:东晋人,明帝婿,永和三年任荆州刺史,后握长江上游兵权,四处征讨,屡有战功。晚年以大司马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专擅朝政,死于任上。
  (10)羌笛: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四川
  一带。羌笛,此处泛指古代少数民族的乐器声。
  (11)尚壁门:尚,崇尚、夸赞;壁门,壁垒森严的营门。
  (12)古垒:过去的军营。
  (13)余荫:余,剩余、遗留;荫,庇护。此处借指前代遗留的军威。
  [说明]
  金塔城西,一军营内有生长数百年的大柳树数株,树杆古老苍劲,枝叶蔽日,为城内一景也。后来,随者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古柳岁大,干枯而伐之。
  青山叠嶂
  [原文]
  距城二十里之西南,有青山寺,山石嶙峋⑴於绝壑⑵,巉岩⑶★则构木为桥,中有寺观⑷及戏台,每年四月初间赛神演戏,游人甚众,风景绝佳。
  怪石嵯峨⑸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⑹,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⑺水,棲霞⑻中有翠微宫⑼。
  苍茫四顾空依傍⑽,万里年沙⑾夕照红。
  [注释]
  (1)嶙峋(lin林,xùn寻):形容山石突兀,重叠,奇形怪状。
  (2)绝壑:极深陡的山沟。
  (3)巉岩(chán馋):高峻的岩石。
  (4)寺观:道教的庙宇。
  (5)嵯峨(cúo错、è峨):山势高峻的样子。
  (6)灵鹫(jiu就):鹫,大型猛禽。灵鹫,高大的鹫鸟。
  (7)青涧(jīan间):涧,山间的水沟;青涧,绿色山峡中流水。
  (8)棲霞(qī妻):棲,栖之繁体,泛指居住,停留。栖霞,云雾停留之地,借指极高处。
  (9)翠微宫:翠微,青翠掩映的山腰深处。翠微宫,此处指与青翠山林掩映的道观寺庙。
  (10)空依傍:无所依靠,指山峰独立。
  (11)年沙:长年累月风吹雨淋之沙漠。
  [说明]
  青山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间,建筑物有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菩萨殿、地母宫、地藏殿、王母宫、玉皇阁等。这些庙宇建筑在高低错落的山顶和起伏不平的山峦中,其景壮观。解放初,此地因兴修水库而被拆毁。
  黑水环流
  [原文]
  黑河之水环绕天仓,为金塔各坝退水之尾(1),间考(2)禹贡黑水(3),界雍梁二州(4)之域,恐非此水姑阙疑焉(5)。
  西渡流沙(6)任所之(7),黑河应不到三危(8)。
  谁言水道经梁域,曾过山丹读禹碑。
  讨赖名川劳考证,通天别派(9)更支离。
  题余八景增惆怅,始信重来为补诗。
  [注释]
  (1)尾:此指退水河之末梢处。
  (2)间考:间,近来;考,考证的意思。间考,近来考证。
  (3)禹贡黑水:禹贡,《尚书》中的一篇,记述大禹治水以后我国的地理情况,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禹贡黑水,即《禹贡》这篇著作中记述的黑水。
  (4)界雍梁二州:界,境域,此指黑河流经的区域;雍,即雍州,具体地界自来说法不一,有说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有说包括宁夏、青海一部分的,还有说是湖北、河南的一些地方;梁,即梁州,界址亦无定论,多认为在四川、陕西交界处。
  (5)姑阙疑焉:姑,姑且、暂且;阙疑,有疑暂置不论,不作主观臆测;焉,代词,指黑河是否《禹贡》中所说黑水问题。
  (6)流沙:古代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亦称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一带,此处指黑河流域的荒漠戈壁。
  (7)任所之:任凭到什么地方。意谓黑河在沙漠中无阻无挡,任意流淌。
  (8)三危:因一说黑河即敦煌之党河,故三危当指今敦煌之三危。
  (9)通天别派:通天,通天河,在青海省南部。别派,此处指支流。
  (10)支离:引申为没有条理,离奇不正,没有根据。
  [说明]
  黑水(古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经张掖、高台流入金塔,尾通额济纳旗。因黑河贯通金塔县境南北,加之金塔各坝之流水通过北大河退入黑河成环抱,故称环流。黑河流量大小不等,洪水时流量有四百多立方米/秒,也有干涸季节,故称弱水。解放后,在金塔境内黑河上修筑了铁路大桥、公路大桥,方便了群众交通,结束了过去发洪水和开冻时行人往来不便的历史。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金塔县境古长城
  赵发礼
  金塔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出入居延的门户,历代王朝都在这里重兵设防,苦心经略。汉朝和明朝还在这里修筑了雄伟壮丽、蜿蜒起伏的长城。
  一、汉长城
  汉朝初年,北方的匈奴①常觊觎中原,每逢深秋,他们就骚扰河西,抢掠财物,劫持妇女,为了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其中在时称会水的金塔县境东部、北部和腹地筑有两道长城。
  天仓——花海段
  从今额济纳旗的居延古城起,到金塔县双城乡境的大湾城遗址,城堡烽燧,沿河林立,这就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再从金塔县天仓乡起,向西南延伸,沿北山南麓,经玉门、安西,直到敦煌境内的玉门关,再向西进入新疆,有一条象苍龙似的古建筑,它若隐若现地飞越山川、戈壁和沙漠。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又是汉代古长城的一部分。其中金塔境内从天仓起,经大庄子、东坝、古城、中东、西坝等乡镇和国营生地湾农场到玉门花海交界处的一段长城,约筑于汉武帝①匈奴:是主要活动于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西晋后逐渐和其他民族融合。匈奴并非蒙古族,蒙古族也不是匈奴的后裔。
  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108年),距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经过风沙剥蚀,其城垣多与地面齐平,部分地段尚可看到由红柳、芦苇和黄土夹层夯筑的残墙或当年挖掘的壕沟遗址,沿线烽燧一般残高2~4米,唯座落在镇朔墩沙漠中的一座古城堡全被流沙埋没。
  镇夷东——狼心山北——哈密北山段
  高台县镇夷以东的合黎山起,沿其余脉毛目东山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行,直到哈密北山,有汉长城一道。它的南端经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市,过黄河东去。其中围绕金塔县境东部和北部的一段长城,约筑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距今有2094年的历史。汉代先民修筑此段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板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倚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至今毛目东山的南段已被巴丹吉林沙漠吞没,其余地段的城垣、壕沟、栅栏、篱笆及墩台被风沙侵蚀。地方史志尚有明确记载,《重修肃州新志》载:“古长城在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有长城墩基一道,俗传为秦始皇所筑。然考秦筑长城,西起临洮,未尝至此。恐亦汉将路博德所筑……遗址犹存。《肃州新志》载:“古长城在肃州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以北,至哈密山北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弧红山②,山外现有长城遗址”③。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迄今2000多年,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②孤红山:在肃州城北三百八十里,金塔城北二百八十里,即白沙窝、五道明水一线的三道红山,也叫大红山。
  ③狼心山以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的古长城,按方位和里程推算,当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北大路以南,大致经青山头、炮台山、炭窑子井继续西延。
  二、明长城
  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后起的鞑靼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扰乱,先后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和高台、酒泉交界处④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
  明洪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新疆吐鲁番部族渐次崛起,继而攻占哈密,进犯敦煌、安西。弘治七年(1494年)闭嘉峪关。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长城35公里,仅高1丈三尺,厚五、六尺⑤。嘉靖初,吐鲁番部族进而侵扰酒泉。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止石关儿⑥的长城17.5公里。此后,经过几次新筑、重修和补修,至万历二年(1574年)共建成嘉峪关至高台镇夷间的长城约105公里。其中嘉峪关至下古城⑦段约55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墙高4~5米,底厚2.7~3.3米,顶宽1~2米,上有高约1米的女墙⑧,沿线有野麻湾堡、新城子堡、两山口堡、下古城堡和高达10米的烽火台,相间矗立,十分壮观。
  临水河东岸设闇门,由其南侧的临水堡派兵防守。再从鸳鸯池起,经双井堡、盐池堡到镇夷堡的长城约50公里,多是边壕,遗迹清晰可辨。当年的规格是“俱口阔三丈,深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土堰各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间距约5公里
  ④1954年前,金塔和酒泉以明长城为界。今酒泉市的怀茂乡,嘉峪关市的新城乡,凡边墙以北地方均属金塔管辖。
  ⑤本段长城,嘉靖年间由杨博重新修筑。
  ⑥石关儿:在嘉峪关城西北7公里处,即汉初置玉石障。
  ⑦下古城:在临水河西岸,与闇门隔河相对。
  ⑧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也叫巡墙。
  设烽火台一座,连瞩相望。
  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止镇夷峡,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筑有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
  金塔酒泉,唇齿相依,要保住酒泉,必先守住金塔。“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次年,在金塔堡四周筑起塔院大墩、塔院腰墩、新营儿墩、黑沙窝腰墩、北闇门墩……共13座。“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以此推算,当时金塔堡四周的边墙总长应为32公里,经过340多年的风蚀水没,至1949年,金塔城西4公里内外,全系由白河古道演变而来,清朝初期就开挖的户口坝、梧桐坝、三塘坝、威虏坝、东坝、西坝等六道河道,其边墙可能在明朝后期已被河水冲没,唯有金塔城西南自今金塔乡林场起沿金大村、塔院村农田与石滩连接边缘向东,到边沟村何家墩湾折向北,到西沟村黑沙窝再折向西,经东星村到四清村北闇门,尚可见到一段段的边墙残垣,墙高约5米,底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存线路约20公里。沿边墩台相望,登高俯视,景色壮观。1958年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残墙断壁,被群众陆续拆除。
  金塔境内的烽燧,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有长城沿线的,有边防直通张掖、酒泉的,也有乡间专供嘹望的;有修筑于汉代的,也有修筑于明、清及民国的。天仓乡政府附近山头上的五分墩及其以北的沙门子墩是民国时期修筑的。新旧烽燧的位置、名称和线路不尽相同,通讯烽燧之首墩——天仓头墩,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在肃州“城东北三百五十里”。按其方位和里程,应是今天仓沙门子村耕作区以北的马庄子,这里至今还有墩台、房舍和当年屯军耕种过的田埂遗迹。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汉代肩水都尉府
  赵发礼 王培孔
  金塔县境域内的黑河两岸,自古为出入居延的天然通道,保障河西的咽喉门户。汉代以来,它一直是兵家扼守的军事要地。至今,金塔县双城乡境内的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就是汉代的肩水都尉府及其下属机构驻地。为了供人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现就遗址概貌简述如下:
  大湾城
  大湾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0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遗址长350米,宽250米。城墙高约8米,底厚6米,门在东墙正中,筑有瓮城,城内北侧有马道可上城头。城堡经后代重修,保存完整。城的东北隅和东南隅都设有隙望台,城外有后代庙宇。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该城堡挖掘汉筒1500余枚,同时出土的器物有钢印、铜镞、铁器、陶器、竹木器、皮块和芦苇编织物。1972年10月,酒泉地区文物普查组又在此处发现汉简一百余枚,还有陶片、木器等物。据专家考证,大湾城就是汉代肩水都尉府遗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湾城
  地湾城,汉代肩水侯官遗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5公里处,黑河东岸2公里的戈壁滩上。南距肩水都尉府大湾城5公里,西北距肩水金关遗址1公里左右。城堡面积22米见方,墙高10米,基厚5米,全系夯土版筑,方向正南北,门开西墙,门外坞院较大,有房屋和两道围墙遗址,残墙高0.5米。1930年曾在这里发掘到汉简2000多枚,还有铜器、铁器、陶器、竹木器、皮块、纺织物残片和绢质文书等物。1972年10月,酒泉地区文物普查中又发现汉简及铁器、陶器等物。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肩水金关遗址
  肩水金关遗址,为汉代烽塞关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26公里,黑河东岸,离河约200米处,北距汉代古长城20多公里。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不远的肩水都尉府(大湾)、肩水侯官(地湾)等屯戍重地。题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此进行发掘时找到了包括关门、坞、烽台和方堡在内的关城全貌。
  关城的主体建筑关门,是两座对峙如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各方6.5×5米,残壁最高处1.12米,最厚1.2米,壁脚各残存四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叉柱,下垫石块。楼橹中间的门道宽5米,门道上面曾有过桥或门楼等建筑。楼橹外两侧向北是土坯砌的关墙,到达“阙柱”的地方分别折向东、西。向西的一段直抵黑河边,向东的一段现存26米,其余消失在戈壁层中。关门内外,有虎落尖桩。
  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坞的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残墙最高处70厘米,厚70~80厘米,夯土版筑,夯层5~8厘米。坞门在东南角,坞内有房屋、马厅等。
  烽台和方堡在坞的西南角,南北毗邻。烽台方7.7×7.8米。方堡13×12.5米,壁厚1.2~1.3米,门窄小,内有曲折迂回的夹道,两侧分布住室、灶房、仓库和院落,台、堡周围有虎落尖桩。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这里掘得汉简850余枚。
  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此获得汉简11577枚,其中有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诏书简册和文物1311件。
  金关出土文物很多,有货币(半两、五铢)、残刀剑、箭、镞、表、转射、棨信、印章、泥封、笔、砚、木板画、尺、鱼网、网坠、织网棱、竹木器械、铁制农具及陶、漆、木、竹制的生活器具和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子等粮食,还有大量的丝麻毛革衣物、鞋、帽残片以及珍贵的麻纸。
  金关地区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开始有了政治、军事活动。昭帝时(前86—74年)已称金关或金关燧。当时,这里至少有三个单位,兼有关卡、斥堠、驿厩等多种职能。屯戍的衰落约在西汉末年(前24年)。
  1988年,肩水金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双城
  赵发礼 李发财
  双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14公里处的双城乡双城村,建于元代,原名平朔城。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平朔城,镇夷城①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相传以为毛目、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至今,城垣遗址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米(合二里),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门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南北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东、西各半,两道城门齐开于南墙,因此又叫双城。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东城,汉军驻西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驻防,八旗军驻东城,绿营军驻西城,从而改称满汉城。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①镇夷城:今高台县天城。
  土地庙——金、玉交界驿站
  何世相
  金塔、玉门土地毗连,自古以来,两县(市)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因农贸商事活动之故,王子庄民众与玉门人相互攀亲者常有,共事者频繁。
  解放前,金塔人西去者,途经王子西坝之红沙滩、青土槽子、盆底坑、沙枣园子、土地庙到玉门之花海,年长日久,人来车往,形成了一条车马道,并有人在道旁修建了车马店,供过往行人歇脚、食宿,这条道路便成了金、玉来往行人的重要通道。
  因历史缘故和民间以地域修庙奉神之习俗,乃由王子庄民众酝酿在西陲边上修庙之举,经过社会公正人士踏测,庙址奠于沙枣园子西与玉门毗连之中间一良地,因庙址远离金、玉两地,兴工易,运输难,因料紧缺,庙身规模从小。王子庄民众世代依土务农,当时西去东来者大都赖以务农打工维持生计,所以借农家信仰习俗之故,小庙供奉土神一尊,众称土地庙。
  自从金、玉交界有了土地庙,凡西去离土出境的都要祈求土神降祥保平安,返故回乡时都要谢土神报恩。天长日久,土地庙这个小站自然成了金、玉两地民众来往出入境地的吉祥祈祷之地。当时由于社会不安,在王子庄去玉门的道路上,常有土匪出没,劫盗事故时有发生,甚至还发生过人命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金、玉两地官方认定,哪方发生案件,就有哪方政府负责查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以土地庙就成为王子庄与玉门处理两地所发生案件的分界地域的标志。由于农商事务活动的增加,金、玉之间的宗教佛事活动也较频繁起来,玉门过佛事,要请王子庄佛事首领,王子庄过佛事,要请玉门佛事首领,双方西去东来,各自都要派人前去土地庙迎候佛事首领的到来。如金塔西坝乡老祖宫的祖师爷,每年四月赶赴玉门花海子过庙会,玉门的老百姓前去土地庙迎接,已形成民间礼仪习惯。自此,土地庙历史地成为金、玉两县佛教首领西去东来迎宾送客和两地民众离乡返故歇脚休息祈求平安的交界驿站和香火之地。
  建国后,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金、玉古道逐渐人烟稀少,但在驿站仍残存着象征金玉友谊的土地庙遗址。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青山寺记述
  傅勋章 俞登寿
  青山寺位于本县夹山西段,佳石山东段,鸳鸯池水库东岸山顶之幽谷,距县城西南11公里。以四周青山环抱、风光秀丽而得名。这里峰峦起伏,重岩迭翠,是金塔南部之天然屏障,是历史名胜古八景之一。过去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为青山寺传统的庙会,金塔、酒泉城乡人民前往青山寺烧香求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兹就本人亲身游览和邀访曾亲往此处的老同志交谈的情况作一简略记述,供读者了解。
  青山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经不断增修,前山建有王母宫,在中间山谷高低错落的峰顶和起伏不平的山峦之中,建有菩萨殿、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地母宫、地藏殿、南天门、玉皇阁、文昌阁,后山西南坡建有九祖庵。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文昌阁之东又建了药王庙。这些殿宇都依山势而建,风姿古朴,造型各异,气势雄伟,光彩夺目。相传最早修建的菩萨殿,是清光绪三十年间,金塔仙姑庙(今金塔乡东星村)乡民俞生德(清茶会教徒)信佛发愿,募化布施,亲自督修,首先建造的,众人习惯称之为“老庙”。进了庙门,院内两边是斋房,中间有前后二殿,前殿为菩萨殿,后殿是罗祖殿,在殿堂上方正中塑罗祖像,两边塑八大金刚像。从龙庙往东是全圣宫,山门内前殿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院内有廓房、大殿,殿内上方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原始天尊像和通天教主像,一字排列,分座左右,威武雄壮。幽谷西端,奇峰突兀,巍峨险峻,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羊肠小道穿过山腰南天门,登上峭壁峰顶,便是风格别致、最为壮观的玉皇阁。站在此处,俯瞰青山寺全貌,另是一番风景。极目四望,好象置身世界之巅。北面,古老县城的城楼、魁星楼和塔院寺古塔都隐约可见。东面,群山巍峨,层峦叠嶂。南面,诸山之后,祁连雪山如同白玉嵌在天边。西面山水相依,讨赖河宛如一条银色蛟龙顺山峡逶迤延伸。还有座落峰峦的三皇宫,宫内天皇、地皇、人皇彩塑和墙上维妙维肖的壁画,形象质朴,栩栩如生,从那三皇炯炯的目光中,使人似乎看到了翻滚的远古历史风云。另外,王母宫内的王母娘娘塑像,地藏殿内的地藏、十殿阎君,个个皆奇特传神,塑工精妙。这些精湛技艺,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中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青山寺,山石嶙峋於绝壑,巉岩则构木为桥,中有寺观……,并有“青山叠嶂”的诗句。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颠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鸳,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水,棲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青山寺这一名胜古建筑群,虽在1958年前后整修加固扩建水库时拆毁无存,但这里的山庙风景已被新建的鸳鸯池水库所代替。这座始建于1943年至1947年的蓄水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现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年发电量800千瓦的电站建成后,经过逐年的建设和绿化,如今已变成了机器隆隆作响,杨树遮天蔽日,花果依山飘香,蔬菜满园累累,蓄水清澈照人,流水潺潺过山间的工农牧业生产的能源基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座水库对全县农业产量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蓄水量1949年为1200万立方米,现增加7.7倍,保灌面积扩大3.2倍,粮食总产增加7.3倍,农业总产值增加19.14倍,工业总产值增加47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倍。
  如今的青山寺——鸳鸯池水库,确实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它不仅对全县12万人民的生计、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每年不论春秋季节,还是炎炎夏日,都吸引着外地和本地的不少游人来这里观光。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境内黑河两岸的古文化遗存
  邓秀芳 桂霞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全长831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金塔境内全长150公里。黑河两岸孕育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存,现将黑河两岸金塔境内的古文化遗存选录如下:
  汉将军营地——将军营盘位于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踞黑河西岸。是当时阻止匈奴进犯河西的屏障,是汉将李陵的驻军营地,俗称“将军营盘”。据《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二年,昭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据文物工作者实地考证,当时的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时,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居延境内大搞军事设施,派遣重兵把守。李陵驻守酒泉时,其大本营就在今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当时人们称之为“将军营盘”,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另据唐《元和郡县志》载:“遮虏障,在酒泉北二百四十里,李陵与单于战处,隋镇将杨元,于其地得铜弩牙、箭镞。”宋《太平寰宇记》载:“酒泉有古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虏障。”清《重修肃州新志》载:“遮虏障,在州北。”民国《鼎新县志》载:“将军营盘在城西十里,黑河右岸,是汉代李陵将军的营盘,当地农民曾在营地拾得残刀片、铜弩牙、箭镞等物。明代,芮钊扎营于此,又叫芮公营。”将军营盘故址目前保存很不完整,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实施保护计划。
  汉代都尉府——大湾城大湾城故址分东大湾城和西大湾城(东岸为东大湾城,西岸为西大湾城)两部分。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45公里处的黑河两岸,东经99°50′,北纬40°31′。
  东大湾城遗址范围为350米×250米,由内、外城和障三部分组成。内、外城现仅存几段残高1米左右的城墙和两座残高7米的烽台。障面积90米×70米,障墙残高8.5米,基宽4米~6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2米,夹棍直径0.1米~0.2米,棍距4米,行距1.7米。城门在东墙,由两座10米×8米的门橹构成,门宽5.2米,进深17.5米,有坡道可上门顶,顶上建筑已毁。障内有宋、元时期所筑土坯房三间,障四周有两道平行的土墙,现存东面一段,它们与障之间有一道7米的壕沟。西大湾城距东大湾城2公里,两城隔河相望,面积为180米×210米,墙系夯土版筑,其筑法与东大湾城完全相同,墙基现宽8米,顶宽3.4米,残高8米,门在北墙,已毁,斜坡道进出,城内有两处后代所修土坯房。
  大湾城故址,系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古时东西两城,依山傍水,遥相对峙,历来为兵家金戈相争之地。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余枚以及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一件。1972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东大湾城现存城址保存较为完好,而西大湾城由于地处戈壁沙漠之腹,紧靠黑河河岸边缘,随着河床的自然扩宽,近年来故址南墙、东墙分别被河水冲毁150米、125米,且有继续扩延之势。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故址进行保护,1998年~1999年,金塔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了大湾城保护防洪工程,该工程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堤坝修筑在西大湾城东侧黑河西岸边,全长792米。
  汉代侯官所在地——地湾城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1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东经99°55',北纬40°34'。地湾城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由3坞和1障组成,遗址范围100米×100米,是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现仅存1障,障面积22.5米×22.5米。城墙基部厚5米,高8.4米,系夯土版筑,夯层0.2米,夹棍间距4米,行距1.7米,在北墙离地4米和东南墙角离地2米处有成排木棍洞。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发现: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都是正南正北,这说明汉代的将士工匠修建地湾城、大湾城和肩水金关城池时已经使用指南针定位。地湾城范围内曾出土汉简3000余枚,铜、铁、陶、木器若干。特别是此处出土的汉简中有历简、历谱、医简、算简等,它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汉代烽塞官邸——肩水金关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2公里处,距东大湾城7公里的黑河东岸,东经99°54',北纬40°35'。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取名金关,含有“固若金汤”之意。肩水金关遗址主要建筑由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连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米~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米~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8米。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出土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尤其是出土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多。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簿册70多个,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这70多个册子,有的出土时就联缀成册,有的编绳虽朽但保持册形,有的散落近处可合为一册,这些汉简多数有纪年,内容连贯。如简册《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该册是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十分重要的资料。该简册中,对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以及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西夏时的重要关城——双城西夏时修筑的双城,是黑河流域居延塞防线上的重要关城,位于金塔县航天镇(原双城乡)境内。西夏政权在最强盛时辖二十二州,在甘肃河西设西凉(武威)、宣化(张掖)二府和镇夷(张掖)、番禾(酒泉)二郡,居延属镇夷郡,统归黑水镇燕军司管理,其中黑水镇燕军司驻今金塔县航天镇境内。双城原名平朔城,现故址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米,周长1000米,残高2米,基宽11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城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金塔县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
  青铜冶炼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9组东北14公里处,距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文化层达0.3米~2.2米,地表残留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泥制红陶片,远眺如烈火通红,遗址由此得名。遗址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采集的有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有精细的花纹,属新石器时期的青铜冶炼场遗址。
  陶器烧制窑址——缸缸洼遗址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3组东南6.6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的戈壁沙漠腹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沙梁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四座:一号窑长、宽各1米;二号窑残底呈圆型,直径1.4米;三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西开,门口宽0.3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面是墓葬区,多为竖穴土坑墓。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件。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陶纹。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遗址。
  陶器烧制作坊——榆树井等遗址榆树井遗址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三元道观一带,距县城约20公里,是具有重要文物保护价值的古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0.05米~0.6米,表面残留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骨珠等物,曾出土侈口彩陶罐等。遗址南部有一株硕大的郁郁葱葱的榆树,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榆树井遗址因这棵榆树而得名。
  考证黑河两岸金塔境内的古文化遗迹,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居延丝绸古道”的繁荣与兴衰,体会到金塔先辈们为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同时加强对黑河两岸古文化遗迹遗址的保护与开发,让人们重新认识居延文化的厚重底蕴,梳理居延文化发展的历史,探求居延文化的支流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八十年代维修“金塔”记
  陶玉乐
  金塔县因“金塔”而取名。“金塔”,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塔院寺内,是金塔县著名的名胜古迹。明、清时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被列为金塔第一景。
  据史料记载,自民国十年(1921年)维修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几十年风吹雨淋,塔身百分之五十的表皮脱落,多处出现裂纹。须弥座三分之二塌陷,土坯全部裸露,只有东北角能看出外形,覆钵体只剩三分之一泥皮。当时若不及时维修,塔有倾覆的可能。鉴于这一情况,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曹延茂多次向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汇报,并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呼吁,对古塔进行维修保护,引起了县上领导的重视。1985年2月召开的金塔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经过广泛讨论,提出了“加固维修塔院寺古塔并采取保护措施”的议案,先期开展了论证准备工作。1986年7月25日,由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肖占瑞带队,县人大副主任王多能、张永安,县政协副主席傅勋章等同志参与组成调研组亲临现场视察,通过调研,一致认为加固维修和保护塔院寺“金塔”古遗迹已刻不容缓。随后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资金2万元,县财政千方百计拿出1万元,对古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同时,将原位于县中学校内的东岳庙正殿移建于古塔近旁,改为文昌阁。
  该工程维修工作由时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潘进德同志负总责,县文化馆馆长曹延茂具体组织实施,县文化馆职工刘玉林、赵立云为现场监工。工程施工由酒泉三墩乡长城村古建筑队承担,于1987年4月开工,同年10月顺利竣工。
  维修时,先搭架清理外表皮,将脱落的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发现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3~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发现十三天佛龛,保存尚好,从中采集到两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对于这一发现,当时的县文化广播电视局领导十分重视,及时请示县政府,请省博物馆文物专家赵志祥来现场鉴定。根据实地查看,认为最里面的一层即第五层为明代建筑。据此考证,现存“金塔”始建于明代。清理到金顶时,发现经书20多卷,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匾。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
  这次共采集到经书二十余卷,历次维修的木匾四块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和释迦牟尼彩画像,并从塔上采集到琉璃塔顶一个和佛瓦当三块等明清时的遗物。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这些文物全部保存在县博物馆内。
  清理完毕后,开始复原,从须弥座到覆钵体按清制复原,十三天按明制复原。为了保证修旧如旧,复原的泥用古方法加工,即用三合土加糯米粥、棉花混合,增加了泥的粘合度和强度,防止开裂。金顶上的木头因虫蚀严重,用猪血腻子刮了两遍。然后整个塔身用红土粉刷,并喷了一层保护剂,恢复了塔的旧貌。
  在维修前,塔顶已丢失,现塔顶是维修时用纯铜加工而成的。在封顶时,将从金顶和佛龛内取出的经书、维修宝塔牌和彩塑佛像,按原样复制一套放入金顶内密封。
  佛头瓦当按当时的原样复制,琉璃瓦在西安加工,八角风铃也是重新加工的。
  在维修底座时,地铺砖和砌墙用的砖原想加工成明时的灰砖,但烧成后由于火候不够,加之雨水浸泡,没有成功,最后用我县砂砖厂烧制的灰砖代替。
  该工程维修加固完工后,金塔县人民政府在此处立碑纪念。碑文由俞兴海撰写、刘玉林镌刻。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