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40
颗粒名称: 城市建设
分类号: TU984.242
页数: 16
页码: 189-20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塔城位于甘肃省,历史悠久,经过建设变得繁荣。现在是金塔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鼎新镇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地方,在经济和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关键词: 甘肃省 历史 建设

内容

金塔城的变迁与发展
  傅勋章
  金塔城,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北部边缘,酒泉地区东北部。位于县境夹山以北,绿洲南端,四周为金塔乡环抱,是金塔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代《重修肃州新志》云:金塔寺堡,设在平川边外,土城周围190丈。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金塔城原名金塔寺堡(建筑年月待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修葺此堡。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王子庄州同治所由威鲁堡移至金塔寺堡。乾隆五十年(1785年),州同彭以懋整修扩充,改为金塔城。其时墙高2丈5尺,厚2丈8尺,围430丈有零,雉堞(垛口)780数。光绪元年(1875年),州同郝遇龙重建城垣与北门瓮城门及城楼。宣统二年(1910年)州同寇炳寅谕饬赵积寿、刘怀基督修东门楼,兼葺南北二门城楼。悬挂匾额三:南门楼“祁连绩懋”、北门楼“华夷锁钥”、东门楼“建康重镇”。民国2年(1913年),金塔立县后,金塔县治金塔城。民国17年(1928年)县长黄文中饬令农民以土块补葺全城周围墙根之缺绽者。直到1949年9月解放前,南(在今民主路南口公园中心部位)、北(在今工商银行院内)、东(在今面粉厂院内)三城门都有城门楼,无西门。东城门狭窄,只能通过行人和乘骑。人们形象地称金塔城为“卧牛城”,是因南门似牛头,西城墙似牛背,北门似牛尾,东门似牛脐而言,是金塔人民善于勤劳耕耘的象征。城周东、南、西三面有护城壕,沟深丈许。城东南(在今县城粮食仓库院内)角有魁星楼。出北门瓮城门即至北关,有东、西、北三门(俗叫栅子门),东栅门在今县医院门诊楼后东院北侧,西栅门在今金塔旅社楼门前,北栅门在今金塔信用社楼西侧。东、北栅门外与民房和农田相连,西栅门外围干河滩。城内及北关有中山路、中正路、益民路、南街、北街、仓门街、南城巷、东城巷、西城巷、柳树巷等10条街巷,总长为2850米。城内外建有山陕会馆、娘娘庙、城隍庙、关岳庙、马王庙、东岳庙、文庙、忠烈祠、中山林等18座庙宇;有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县参议会、县政府、警察局、自卫队、卫生院、邮政局等十几处公务处所及三百多居民住户。有大小商铺30多家,多集中于北关内,较著名的商号有灵德堂、永兴和、元新成、三吉佑、恒信号、集瑞源等,他们分别经营中药、日杂、土产、饮食、染坊、旅店、干鲜果等,城内及北关各设米粮市一处,东栅门外设集市,群众多集中于上午进城交易。城外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二处,中小学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0多人。酒(泉)金(塔)公路,由南向北沿县城西侧通过。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市容甚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城为金塔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省、地驻金单位)及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1951年将北城门拆除,1952年至1956年期间,东、南二城门拆除,城垣拆毁。原有南街、北街,经扩建更名为人民街和新华街,其他街巷全部废除。1955年整修人民街和邮电街。1956年扩建民主路。1957年在人民街北侧建土木结构“宝水堂”一座,以金塔素来干旱缺水,视水为宝之意取名。1982年拆除改建砖混结构县政府礼堂一座,可容纳千余人。1972年对新华、人民、邮电、文化街(东段)和民主、东环城路北段等街道铺沥青路面,长2900米,其中新华、人民、邮电街及民主路用花岗岩石条砌边3500米,人行道铺混凝土花砖5万块,面积3200平方米。
  经过四十年来的建设,金塔城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县城建设的大发展时期,1983年和1984年县城建局先后请来甘肃省测绘局、西北建筑学校中专部师生规划组,在1975年县城建设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县城现状进行了测绘,并做了总体规划详细布局。1987年甘肃省建设委员会批准金塔县城总体规划。为了加快总体规划的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组织动员县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挖土方、筛石头,修筑疏通街道,开挖上、下水主管道及公园等。1984年修通祁连街,1985年修通宝塔街、工农街(西段)和西城路三条街道。1987年至1988年,拓宽疏通解放路土路,将旧城南原酒金公路从县电影院西侧向北,穿过南关小学与邮电街相接,跨越新华街,拆迁百货公司一门市部、新华书店、弹花厂、煤炭公司煤厂,直通工农街,全长2670米。1989年将解放路宽16.4米、长2200米的路段铺成了水泥路面。并在县糖厂、财政局、保险公司门前,架设古式固定彩门三座,增添了县城的古老景色。路两边用水泥修筑树沟各一条,人行道铺砂砖72万块,面积2.1万平方米。一条宽阔平坦、宏伟壮观、纵贯全城南北、横连东西街道、四通八达的主街道告竣于金塔县城。是年10月1日,全城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学生、市民和城郊附近农民,欢欣鼓舞,伴随彩车、鼓乐队、文艺队,走向街头,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亲自为解放路铺筑工程竣工剪彩,解放路正式通车。至此,全城自东至西纵向建有东环城路、解放路、民主路、西城路、建新路,自北至南横向建有工农街、新华街、人民街、文化街、中山街、宝塔街、园林街、鸳鸯街、祁连街共14条街道,总长1.51万米,比1949年增加1.22万米,增长4.29倍。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区范围逐步扩大,到1989年城区建设面积扩大至1.8平方公里,比1949年的0.3平方公里增加1.5平方公里,扩大了5倍。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1659人增加到1989年的11932人,是1949年的7.2倍。昔日的干河滩、乱石湾(即今西城路以西至建新路和文化街以南解放路东、西两侧及工农街以北西段区域)变成了今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生产生活的闹市区。县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及地属共162个单位分驻于各街道的两侧,中共金塔县委、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县人民政府、政协金塔县委员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党政机关驻人民街。县商业局百货公司、县供销社工业品公司等国营和集体的百货、五金、医药、饮食、理发、照相、旅社等商业服务业门店,城关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摊点密集于新华街中段及西城路两侧,为县城的商业中心,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金塔县糖厂、脱水蔬菜厂、果酒厂、印刷厂、食品加工厂、面粉厂、棉花加工厂、农械修造厂、酒泉地区和金塔县客运汽车站等30多个企事业单位由南往北栉比排列在解放路和西城路东、西两侧。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塔县支行和县人民医院,居于解放路和新华街十字路口旧城区的繁华区。金塔镇人民政府驻地文化街,于1987年建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街道办事处,健全了基层组织,加强了城市管理。金塔县中学、南关小学、县教师进修学校、解放路小学、托儿所、第一二幼儿园布局适中,方便城镇儿童和青少年就近入托、入园、入学。1989年在校和入园入托人数达3562人,教职工240人,其中中小学学生3258人,教师205人,分别为1949年的7.1倍和7倍。至1989年,全城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已修建办公、营业及家属住宅楼63座。街道两旁栽植的国槐、杨、柳等风景树木,有的初放嫩绿,有的已林荫夹道,城区以外、南濒夹山和解放村水库,四周农田连片,林带成网,形成山、水、田、林相映的秀丽风光。县城内公用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1956年5月县广播站开始用柴油机发电,供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医院等机关单位照明。1958年改用金塔县鸳鸯池水电站水电照明,1974年后,全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生产和照明用电基本满足。到1989年14条街道和4个居民住宅区的巷道已架设路灯435盏,杆路总长1.75万米。1972年开始在县政府院内(今县政府礼堂门前东南侧)修建了高34米储水100吨的水塔,到1985年全城已修大小水塔10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都饮用上自来水。1976年开始到1989年全城已安装锅炉32座,近百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及15幢家属住宅楼供暖。1979年本县开始销售电视机,部分机关单位和个别家庭,可以收看玉门电视台的节目。1981年和1983年县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先后建起36米和60米的电视差转塔,提高了收看效果。1989年又新建81米高的电视收发塔,功率达到1000瓦,覆盖面扩大,半径达到50公里,金塔片七乡镇白天晚上都可直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1980年开始在县城内装置自动电话机152部,到1989年已装置519部,其中家庭住宅自动电话171部。县秦剧团、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体委灯光球场、电影院、县总工会俱乐部等文化体育设施和条件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活跃了城镇干部职工和居民的文化生活。现在,全城街道畅通,楼房四起,市场繁荣,经济活跃,各项事业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一座整洁、优美、文明、崭新的县城雏形已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附:民国期间金塔县城平面图
  金塔县城现状示意图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鼎新城的变迁
  魏著新
  鼎新原名毛目,因弱水(即黑河)流经其境,村庄田园沿河岸分布犹如人之眉目而得名。宋、元、明、清各朝时期,这里分别是汉、回鹘、蒙古、吐蕃等各族人民散居之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设毛目城屯田县丞(又称高台分县),毛目古城址在今鼎新镇友好村,属安肃道。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年),毛目由高台析置立县,称毛目县,列为五等县,县城即今鼎新镇,仍隶属安肃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取革故鼎新之意,改县名为鼎新县,驻地未变。
  鼎新城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距金塔城东北90公里,在黑河东岸5华里处。解放前,鼎新城的概貌是:城廊为不规则之正方形,城围约3.3华里,城墙用土筑成,高2丈,基宽3丈,顶宽1丈,垛口俱全。有东、南两座城门,都附设瓮城。东城门上建有敌楼(亦叫城门楼),上悬“万古英灵”匾额;东南角建有三层魁星楼,三彩六角,角带风铃,有画壁雕梁,蔚为壮观。城区街道呈“井”字形,机关和居民宅院皆沿街建之,宅舍多为平顶。街道马路两旁栽有成行的白杨树,大树参天,夏秋季节绿荫蔽日。鼎新县政府设在城西衙门街,县府大院内有房舍数十间,正房有脊。县府机关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5科,并秘书、合作、户籍、会计等室。与县府平行的机关有国民党县党部、参议会、司法处;其他单位有补给站、无线电台、警察队、自卫队、看守所、银行、邮政局、卫生院、完校、粮食仓库等。上西、中兴两乡公所均设在城内。商户铺面有“义兴隆”“福兴厚”“鼎兴源”三家;中药铺仅“恒德堂”一家;染作坊一家;次食、杂货铺面八家。古建筑及名胜遗迹有城隍庙、龙王庙、马王庙、老君庙、文庙、关帝庙、仙姑庙、岳王庙、魁星楼等,这些庙宇有的被机关占用(如自卫队设在龙王庙,县党部、参议会设在文庙内)。城外无关栅。城内人口300余人(常住人口),商贾及来往行人稀少,市面萧条。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鼎新。党派一批军队和地方干部接管了鼎新,成立了鼎新县人民政府,鼎新城遂成为人民政府驻地。195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鼎新县建制撤销,与金塔县合并,原鼎新县辖区建河东区,鼎新城即成为区公所所在地。此后又历经变迁,现为鼎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后40余年来,鼎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作,建设家园,社会事业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鼎新古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其市镇容貌已远非昔日古县城可比: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由南向北再折向东穿城而过,形成主街道,沿主街道整建扩建的4条小“十”字街及沿街布建的机关单位和居民宅院,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及流水小渠用水泥砖铺筑和衬砌,新栽植的槐树、垂柳等风景树木已吐嫩绿;座落于城镇中心的镇政府办公大楼和企业公司综合楼拔地而起,办公楼后院西南角落里残存的一截古城墙作为唯一的古城遗址,与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镇区域扩大,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常住人口由解放初期的300多人增加到近2000人(其中城市人口770人)。城区周围是一片绿洲,小镇被阡陌田园环抱。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原因,这里一直是鼎新片4乡镇(鼎新镇、双城乡、芨芨乡、天仓乡)地域性的经济文化活动和商品贸易集散中心。有公路通往各乡,西南面的公路经由雄伟的黑河大桥与“酒额”(酒泉至额济纳旗)主干线(国道)相接,把小镇与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采。城区内有机关单位及各类服务设施40余个,如法庭、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邮电所、银行营业所、粮管所、气象站、新华书店等。生产企业有棉花加工厂(县属)、脱水蔬菜厂(镇属)、农具社等。有中、小学各一所,在校学生近500名。鼎新中心医院设备齐全,拥有10多台(件)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医疗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医院设内儿科、外科、妇产科等6个科室,有床位10多张,每年就诊病人2万人次左右。文化事业发展很快,镇上建立了文化中心,有电影放映队、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及小型歌舞厅。电视转播塔塔高50米,转播的电视节目信号可基本覆盖鼎新片4个乡镇。城南1公里处建有1800千伏的输变电站一座,在该镇友好村另建有中转变电站一座,实现了“嘉金线路”与邻近东风场区输电线路联网供电,担负鼎新片4乡镇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电的输送任务。城区内电话畅通,县外邮件及报刊的传递经军用铁路线传送。生产和居民生活用上了自来水。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在城北原来阴水积聚、杂草丛生的官湖滩上建起了集贸市场,占地6350平方米,修建铺面106间、1600平方米,有固定货棚240平方米,从业的个体商贩50多户,经营服装加工、电器维修、风味小吃、修鞋、理发和贩运销售蔬菜瓜果、家禽家畜、肉蛋皮毛等生意。每逢集日,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外地商贩也蜂涌而至,竞相参与竞争,年贸易额达数10万元。社会治安良好,市场管理连续几年被评为酒泉地区“先进集贸市场”,受到褒奖。
  今日鼎新镇,街道畅通,市容整洁,经济活跃,市场繁荣。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勤劳朴实的鼎新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将会把小镇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古城焕发出青春。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宝水堂修建始末
  俞登寿 罗哲臣
  宝水堂是解放后金塔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筑。1957年5月制图,6月备料,7月1日正式开工,10月底竣工,11月7日剪彩使用(1982年因修政府礼堂而拆除)。其修建经过是:
  起因
  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提高,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之开会、演出均在仓库、操场、露天广场进行,遇到雨雪风天,只得休会、停演。特别是县上召开大型会议,如“党代会”、“三干会”、“四干会”均无合适会场,困难较多。由前省人委办公厅秘书长、时任金塔县委第一书记的陆为公和县长张和祥主持,经县委、县府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在县城西操场、今政府礼堂地址坐北向南修建礼堂一处。
  设计
  在当时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县上安排俞登寿同志带领马英等3人,前往酒泉、玉门、张掖等地参观礼堂、剧院的样式与结构,均未得到理想要求。之后,县委书记陆为公写信向省人委办公厅求助,省厅即派工程师张文龙前来帮助,县府指派俞登寿陪同,在张掖历时7天,完成了宝水堂的设计和预算工作。
  备料
  工作一开始,县委、政府领导就强调,我县资金困难,必须精打细算,不能大手大脚搞人为的浪费。备料中,经办人员紧扣预算,反复核定,在红光、金大等几个农业社订购了灰、砂、石料,上截农业社承揽了6万块砖坯任务,门窗、屋面板等所需干木料就地采买。架杆等料本着不占资金的原则,向社队借用。全部工程需青砖8万块,屋面瓦5万块,由于技术、运输等问题,承包给酒泉砖瓦生产合作社,由他们派人来金塔在上截烧制。由于“三材”本县紧缺,需向外地求购。原金塔县委书记、时任张掖专署办公室主任时思明,得知金塔修建礼堂缺材料的消息后,从张掖解决钢材5吨,水泥30吨,松圆木8立方米,并派车运到金塔。但尚缺6米长方木大梁24根,檩条240根,纤维板850平方米以及各种型号的圆钢1吨,跑遍酒泉、玉门等地均未得到解决。在需料急、本地购不到的情况下,陆为公书记又写信派员找到省人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位负责同志,他阅信后随即派两名采购员,不到10天就将材料按规格要求,如数运到酒泉。
  施工
  为了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县上组成了由9人参加的临时工程委员会,还未开始工作,反右派斗争开始,工程委员会瘫痪。因而县府决定指派俞登寿为甲方代理人,负责全面工作。木工马英、泥工申进保各负其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每天早晨7至8时,都亲临工地询问检查,帮助解决问题。在资金紧张、材料紧缺、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决定泥、木普工在本县抽调选派,工资按省上的工程定额,每人每天1元5角,由红光、上号、东沟3个农业社承包调派。各农业社又选送技术较好的木工12人,泥工5人,经过考试,按实际工作量每人日工资3元。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规章制度健全,有力地调动了施工管理人员和泥木工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工程需要,工程采取以师带徒、边学边干的方法,一个学技术、赶时间、惜材料、保质量的竞赛评比活动迅速掀起,技术力量不断壮大,技术水平日渐提高,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又节约了材料。从整个工程来看,进展是顺利的,亦未出现伤亡事故和大的疑难问题。
  工程
  依据图纸设计和实际需要,工程有增有减。使用面积926平方米,可容纳840人至1050人。堂高5.2米,跨度17米,共13间。舞台160平米,木板铺面。木架大梁12道,23路檩条起脊,脊高4米。水泥砂浆地平,沥青瓦砾封顶。室内纤维板吊顶,墙璧白灰粉刷。外墙砂子白灰粉刷,卵石散水。大门有屏风,南向正门3间砖混结构,上有女儿墙,正中有“宝水堂”3个红色大字。工程竣工后,县府组织各部门领导、设计工程师和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质量尚好,可使用20年。只要加强管理,及时维修,估计可使用80年左右。
  碑文
  工程进行到结尾阶段,到底叫什么名称好,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就议论起来了。有的说叫“友好堂”、“文化宫”,有的说叫“中山堂”、“大会堂”,还有的说干脆叫“礼堂”,众说纷纭。县委第一书记陆为公认为起堂名要含蓄,有意义,符合金塔的实际。因金塔地处讨赖河和红水河下游,历来缺水,影响农业发展。在酒、金两县水利争端未解决之前,要惜水,主张叫“宝水堂”,以引起全县干部群众惜水灌田意识。此意见经各单位讨论,一致拥护。堂名确定后,随即派员持陆亲笔书信前往兰州,特请清末进士范振绪亲书“宝水堂”3字。撰写碑文时,陆为公又再三说明,做事要有远见,书记、县长、设计、施工、泥木匠都不书名,免得以后一人有事,牵连碑文或碑被毁坏。在众人的建议下,他亲自拟定了宝水堂碑文内容:“金塔素号缺水,但有干部群众不甚惜之。水为农业之命脉,唯独惜水,农业方能增产,人民生活始能改善。故以宝水名堂,既欲今人宝之,复欲后人永宝之意。本堂国家共花费人民币6万余元。”
  随后,隐姓埋名派员去金塔中学征求语文教师的意见,一字未改。然后选用原山陕会馆质地最好的一块石碑。由许得荣书写,高生俊雕刻,端端正正镶嵌在东墙第一个太平门南侧。
  经费
  根据设计图纸预算,资金还有缺口。陆为公写信,选派会计罗哲臣向省财政厅求助,人回款到。经省财政厅批准,在县财政总预算中列支2万元,年终又补助1.2万元;县财政拨款3万元,其中自由资金2500元。工程费用6.2万元,连同幕布、桌凳以及取暖设备等,共花费人民币6.6万元。
  宝水堂竣工后,才结束了金塔多年开会无会场,演出无舞台,活动无场地的寂寞冷落局面。
  (本文作者系原金塔县城建局退休干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