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农修厂发展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34
颗粒名称: 金塔县农修厂发展概述
分类号: F426.8
页数: 7
页码: 154-160
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金塔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的介绍和发展历程的报道。
关键词: 煤炭事业 煤炭经济 金塔县

内容

金塔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是本县唯一一家地方国有机械加工企业,位于县城繁华闹市区西城路45号。占地面积42349.7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7月,前身是金塔县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原名金塔县农具合作社。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至1992年底已从五十年代仅能生产简单农具的作坊工场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2万元,机械设备47台件,职工137人,年创工业产值15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145万元以上,实现利税20万元以上的县属中型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产品也由五十年代手工打造铁锨之类的简单农具发展到能半机械化生产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大修各种汽车、拖拉机、电机等机器设备,业务范围遍及甘、青、宁、新等省区。
  建厂四十年来,农修厂曾先后三次迁址,五次易名,肩负重任,历尽沧桑,累计生产、修理各种农机具和机械设备80多万台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480万元,为提高本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本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修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种类不断拓宽,已形成年产石棉风选机50台,钢门钢窗1.5万平方米,铸锰钢球400吨,四轮拖车150台及各种农机具和生活用具1.5万台件,修理大中小型汽车、拖拉机和机电设备120台件的生产能力。全厂有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5名;共设铸造、加工、锻工、机修、电工等5个生产车间和政工、生产技术、财务、供销、后勤等6个业务股室,企业管理标准健全。企业自1989年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先后在厂内实行了风险抵押、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承包责任制等重大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在无长线定型产品、设备老化、农机具订货锐减的情况下,连续6年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利税、职工工资同步增长,与改革初的1980年相比,1992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4倍,销售收入增长2.5倍,利税增长4.2倍,成为本县地方工业不断挖潜改造、老厂做出新贡献的科级国有企业。
  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十三年(1953年至1966年)
  解放初,金塔县无一家工业企业。只在县城有几家个体小手工业者开设的熟铁烘炉和生铁铸造炉,仿制一些古老而简单的铁锨、锄头、老犁尖等小农具。随着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具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农具生产成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在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1951年秋,7户小手工业者以私人入股、合伙经营的方式组成了一个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推举曹录为负责人,开始联合起来有计划地生产和推销农具。1953年1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决定对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进行整顿改造,正式组建金塔县农具生产合作社,隶属县供销联社。有31户私营业主申请入社,录用正式职工13人,任命肖汉宗为社主任,郝廉、黄玉中为副主任。
  农具生产合作社建社后,积极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采取到民间收购废钢铁和自炼生铁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产品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已具备了简单农具的小批量生产能力。
  1956年,在全行业的合作化高潮中,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扩大农具生产规模,于同年11月将农具合作社分为金塔县铁器生产合作社和金塔县木器生产合作社。铁器合作社职工45人,任命肖汉宗为主任;木器合作社职工35人,任命黄玉中为副主任,均隶属县手工业合作联社领导。铁、木器两社分设后,使许多农具成为铁、木结合的新式生产工具,数量也比以前有较大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生产高潮,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同年6月,县委下达了《关于农具改良规划的意见》,部署利用现有农具修理、制造厂(站),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仿制改良运输、耕作、收割、打碾等农机具的步伐,并正式将铁、木器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金塔县农具厂,职工队伍扩大到180人,干部增加到12人。首次在该厂设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任命刘荣海为党支部书记。张开基为厂长、黄玉中为副厂长,隶属县经济计划委员会领导。安装80马力柴油机和18千瓦发电机各1台,开始用电力机械生产。1958年12月酒金合并后,县农具厂改为酒泉市金塔农具厂,隶属酒泉市工业局领导。1961年酒金分县后仍为金塔县农具厂。之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职工进行大规模精减。到1962年8月最后一次精减后,仅保留职工34人,由韩凤来任党支部书记、张开基任厂长,隶属县工交科领导。
  县农具厂自1953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创业——壮大——压缩的艰难历程,经受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等洗礼,尽管厂名、隶属关系、领导干部多次更迭,但广大职工仍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我县工农业生产上台阶做出了贡献。“大跃进”高潮时的1959年,全厂曾完成工业总产值28.4万元,销售收入20万元,创利润4万元。由于压缩规模,精减职工,到1965年,职工仅有37人,却仍然完成工业产值8万元,实现利润近1万元,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是难能可贵的。
  二、奠定基础稳步发展的十三年(1966年至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掀起,精减压缩后的金塔县农具厂再次受到了冲击。1968年10月,县革委会将原金塔县农具厂、金塔县农机公司、金塔县拖拉机站3个单位合并,成立了金塔县农业机械农具修配厂,并在厂里建立了革命委员会。任命俞国章为革委会主任,董希才、刘永福为副主任,王富贵为政治指导员。属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领导。
  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大力武装地方农机企业的热潮,县农机修配厂于1970年与县农机公司分设,更名为金塔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属县生产指挥部领导,1972年起隶属县农机局领导。党支部恢复,俞国章、刘永福、王富贵、张开基先后任支部书记,赵茂檩、刘永福、王生彦先后任副书记;俞国章、赵茂檩、刘永福先后任革委会主任,王生彦、李太年先后任副主任,职工数达132人。工厂陆续购进了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机械设备30多台,新建厂房2800平方米,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现代农业机械,先后研制生产出了力车钢珠、农用水泵、旋耕机、粉碎机、碾米机、收割机、脱粒机、弹花机、水闸启闭机、动力引风机等20多种新产品。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广大职工为研制出新产品,日夜苦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使企业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到1978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84.2万元,职工达到316人,工业产值达到46.74万元,销售收入达到25.38万元,实现利税13.9万元。还先后建立了有300亩耕地的农场,建职工住宅51套,设产品门市部一个,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生活,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为我县实施“过黄河”、“跨长江”等农业上台阶工程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出了贡献。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十四年(1979年至1993年)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把企业推向市场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八十年代,是农修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主动走向市场、加快发展速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内,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制开发速度加快,种类不断拓宽,成为本县最早进入市场调节为主的企业之一。
  1979年开始,县农修厂再次按照中央调整、整顿的方针对职工进行精减,精减后的职工总数为102人。1981年7月,全厂开始实行了“计划控制、指标考核、超利付酬、欠利扣罚”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第一次把企业的效益和利润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把生产任务与职工工资挂起钩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982年,企业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将车间、股室作为核算单位,实行了“计划重点调节,指标全面考核,超产计分计奖,欠产按比例扣发工资”的经济责任制,给车间松绑放权,并对其产值、质量、成本、出勤、安全等5项指标进行考核,使企业对车间、车间对职工的考核目标更加量化细化标准化,进一步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从1983年起,由于农村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靠市场求生存、求发展,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全厂层层分解指标,实行岗位责任制,把考核指标分解为8类438项,完善各种管理制度20种360条,“价格厂部控制,定额分级管理,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期间,张开基、王生彦、钱崇福先后任厂长,李太年、陈孔教、陶得章、李奎生、王立邦先后任副厂长。到“六五”末的1985年,工业产值已达到68.76万元,销售收入达到71.16万元,实现利税7.84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2%、7.2%和8.8%,打破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七五”期间,是农修厂拓宽经营、深化改革、开放搞活的又一个新时期。1988年,全厂实行了第一轮承包经营,时任厂长钱崇福与县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企业内部也实行了层层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年还结合企业整顿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标准汇编》,1991年又完善了《企业管理标准汇编》(补充修订本),努力使企业管理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1991年,企业在治理整顿即将结束时又进行了二期承包,钱崇福任厂长,鲁洪福、张福生、李光明任副厂长,李太年任党支部书记。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了“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生产随着销售转,销售随着市场变,职工围着效益干”的经营方针,进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风险抵押经济责任制等重大改革,先后完成了石棉风选机改型换代、钢门钢窗设计生产流水线、中锰铸铁钢球试验及批量投产、机动车辆水箱焊接新工艺、钾盐镀锌工艺、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的拉丝试验、小四轮拖车等新项目的建设,首次突破地区界限,打开了甘、青、宁、新、陕等省区的市场,与北京科技大学、酒泉钢铁公司、玉门石油管理局、兰州水泵厂、阿克塞石棉矿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与业务联系。大联合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1992年,全厂实现工业总产值145.6万元,销售收入142.4万元,利税20.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改革初的1980年相比,工业产值增长2.4倍,销售收入增长2.6倍,利税增长4.7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3倍,实现了国有资产原值、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职工工资同步增长。
  1993年,为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厂里又提出了“超常规、跳跃式、大跨步”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出现了订货多、生产紧、销路旺的局面,突破了产值200万元、利税25万元大关。广大干部职工正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的方向,继续为本县农机修造业的发展和城乡奔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钱崇福系原金塔县农修厂厂长,李太年系原农修厂党支部书记,何正军系原金塔县团委副书记,曾建民系原农修厂办公室主任)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钱崇福
责任者
李太年
责任者
何正军
责任者
曾建民
责任者
肖汉宗
相关人物
郝廉
相关人物
刘荣海
相关人物
张开基
相关人物
韩凤来
相关人物
董希才
相关人物
刘永福
相关人物
王富贵
相关人物
俞国章
相关人物
赵茂檩
相关人物
王生彦
相关人物
李太年
相关人物
钱崇福
相关人物
陈孔教
相关人物
陶得章
相关人物
李奎生
相关人物
王立邦
相关人物
鲁洪福
相关人物
张福生
相关人物
李光明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何正军
相关人物
曾建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玉门市
相关地名
兰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