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交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28
颗粒名称: 工交邮电
分类号: F512.742;F632.742
页数: 60
页码: 129-18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塔县和鼎新黑河大桥的修建、民国时期金塔的工业、邮电通信概略、修建县乡公路、北山煤炭事业的兴起、农修厂发展概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化、邮电的昨天和今天以及鼎新柏油路和酒航公路建设等工业交通邮电方面的话题。
关键词: 工交 邮电业 金塔县

内容

大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
  ——记金塔县鼎新黑河大桥的修建
  尚恩林
  自金塔县城出发,顺酒额公路北上,从120公里往东到142公里的黑河沿上,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赫然入目。这就是全省地方道路大型桥梁之一——鼎新黑河大桥。大轿全长335.6米,桥面净宽7米,整个桥型设计精湛,造型美观,犹如一条彩虹横跨在黑河之上。桥下有68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组成的16个墩台矗立河中,稳托桥身。由75根拱肋组成的净跨20米的15孔空腹式双曲拱,形似15轮弦月映空,紧靠桥台上下游,各有两道浆砌片石导流坝,长达265米。大桥两端,土坝引伸长达2.4公里,并筑护坝截水墙,拦水入桥。坝顶用卵石、沙砾铺砌,焦油罩面,行车舒适、平稳。土坝两侧,水草丛生,绿树成荫,飞禽戏水,鹰鵰翱翔。把黑河大桥装扮得分外妖烧。
  黑河,又名弱水。徐松《西域水道记》今曰:“弱水,今谓之黑河”。它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靠山上的积雪融化和泉水汇集而成,流经山丹、张掖、临泽、高台,过镇夷峡纵贯南北。流经金塔县的芨芨、鼎新、天仓、双城四乡镇,水尾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注入居延海。
  据鼎新县志载:“黑河天堑,水无完止,士民终岁病涉,商旅视为畏途”。这里的河面宽达四五华里,俗有“黄河没底、黑河无帮”之说。当山洪暴发之际,河水猛涨,巨大的洪峰,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人们过河,有钱人可以雇用骆驼、大轱辘牛车,无钱人只好头顶衣帽鞋袜结队泅渡,车物被水冲走,人畜溺死者屡见不鲜。正如当地群众所说:“过河如登天,下水如进阎王殿。”真是“一人过河,全家担忧”。祖祖辈辈,多少年来,多么渴望在黑河上有一座永久性大桥啊!可是,在那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繁重,官吏豪劣盘剥及“冬季水白流,夏天贵加油,干旱撵人走,生活无保障”的旧社会,要想修桥,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金塔县鼎新人民的疾苦。1974年,经甘肃省交通厅批准,国家拨款57万元,地、县自筹7万元,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扶助鼎新人民架设大桥。县上成立了鼎新黑河大桥工程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黄忠义同志任主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宝峰、县工业交通局副局长黄进昌任副主任,并由副主任黄进昌和委员肖正保亲临工地,坐阵指挥。工委聘请省交通厅公路局工程师黄绍君、酒泉公路总段工程师柴海宁指导施工,于1974年4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大桥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一传开,鼎新人民和广大基层干部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积极参加大桥建设。
  修建300多米长的永久性钻空复式双曲拱大桥,在金塔还是第一次。工委领导面对工程量大,受洪峰影响,施工时间紧迫,材料缺乏,设备不足等困难,采取了“内部抓早,计划周全,立足挖潜,八方求援”的工作方法,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带领广大民工,全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先后打了两场漂亮的攻坚战。
  第一场攻坚战,就是下部基础工程——钻孔灌注桩。说设备,只有五台锅锥和钻杆,论施工方式,完全是人力推钻。当时由于桥长柱多,河床地质复杂,钻机钻完5—8米的流沙层以后,就碰到了坚硬的沙石板岩,每进1米都十分困难,但是广大民工不惧艰难,群策群力,用自制的杆式冲击锤,改制锅牙和大锅锥、小锅锥,反复交替使用各个击破,终于攻克了沙板岩,捞出埋压在10米以下碗大或盆大的石头数万块。先后用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在第一次洪峰到达之前,闯过了钻孔关,共钻孔68个,总进尺1020米,平均每孔深度15米,达到了设计要求。
  在钻孔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艺要求上,必须钻完一个灌注一个,什么时间钻完,什么时间灌注,灌注必须在三小时内完成。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靠人拉车推,将一个个钢筋骨架,一车车混凝上灌到孔内,使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按时完工。在这场攻坚战中,工委领导、技术人员,身不离工地,心不离群众,与民工一起跟班劳动,每天工作时间在十七八个小时。参加施工的民兵连排干部更是以身作则,忘我地劳动。
  第二场攻坚战,是安装工程。一开始,原计划外援的5吨吊车和4吨汽车没有落实。工委领导召开了民工献计献策会议,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没有洋的搞土的,没有机械设备,有四百条硬汉”。没有大量木料作支架,就用人力打“土牛”(用土夯筑的土台);没有汽车运送水泥块件,就用架子车代替;没有吊车安装拱肋,就用人抬肩扛。硬是靠人的力量,在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克服3次洪峰的干扰,将150根拱肋、6200块拱坡、2500块腹拱块件安装完毕。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开支15000余元,节约木料60多立方。
  大桥终于于1975年5月25日圆满竣工。历时9个月,国家投资64万元,农民投工19万个;动用土方6.94万立方米,动用石方2412.61立方米。共用水泥1527吨、木材368立方米、钢材139.3吨。建成了一座凌空飞架的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大桥。1975年6月12日,鼎新黑河大桥正式剪彩通车。从此,结束了鼎新地区人民渡河难的历史。
  鼎新黑河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黑河两岸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使人们多年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使黑河天堑变成了通途。架桥后,鼎新镇政府又动员农民群众,接桥头新建了县乡公路两条,共40公里,并铺筑油路15公里,如今鼎新4乡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大桥的架设,方便了群众交通,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商品流通和工农业的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有提高。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民国时期金塔的工业
  张文质 许汉杰
  金塔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才修通酒建公路,但相隔数天才有一、二辆汽车经过,境内运输货物全靠牛车、骆驼。工业原料不能流通,所产棉花多为农民纺织土布自穿自用。北山有大量矿藏资源,只有原煤有个别人用土法挖掘供城乡作燃料外,其余矿藏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才由地质人员进行了初步勘探,随后又发现铁、铜、铅、金、银、萤石、滑石、芒硝、石英等多种矿产,国民党无力开采,私人更难问津,任其沉睡地下。
  地方工业,只有各种手工业者,多散居农村。城市也无工厂,只有小型作坊,有金、傅、赵、李四家造纸坊,陶、李、殷三家翻砂炉院,杜、苗、肖、殷四家熟铁炉,齐、许、黄三家木作坊,高、王两家裱画室,李、赵、马、柳四家酿酒坊等专业作坊,其余染布、制粉、纺织、缝纫多是商号经营。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金塔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长薛守义会同县府社会科,把全县零散的木、石、泥、席、铜、铁、银、皮、缝、染、纸、裱等作坊和工匠进行登记组织成12个坊业,统归县总工会领导。总工会设理事长1人,由雷声昌担任,下设钢铁银皮、木石泥席、缝纫纸裱三个分会,同时各行业设理事1人,负责各行业的业务联系,征收会费和营业费,推选杜元德(熟铁)、康延兴(生铁)、秦学润(银)、陈顺章(皮)、石福山(木)、赵顺德(石)、郭山(泥),魏××(席)、郑学信(缝)、白如麟(染),金从善(纸)、高生俊(裱)等为行业工会理事。经过组织,行业之间相互联系,技艺有所提高,加工作坊随之增加,规模亦渐发展,但仍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有些尚属季节性作坊,一年只能生产几个月。个别条件较好的作坊户,也能常年维持生产。尽管如此,这些规模较小、工艺落后、效益低下的作坊生产为当时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做了一定贡献。下面就将本县手工业生产状况赘述如下:
  粉坊:本县出产豆制粉条,以色白透明、匀细光滑、柔软可口著称,原料以豌豆为主,并掺适量蚕豆和扁豆磨制而成。每个粉条作坊三天下粉一次,用豆40斤,出粉率为50%,一年只能生产九个月,民国三十年(1941年),粉坊增为六家,年产粉条15000余斤,自给有余部分,销往酒泉、玉门、安西等地,颇受消费者喜爱,农户大都有晾粉皮(表粉)习惯,平时自食一般用麦粉粉皮,年头节下、婚丧佛事才买少量豆制粉条,因而销量不大,加之利润微薄,发展缓慢。
  烧坊(酿酒作坊):民国十年(1921年),县城有酿酒作坊一处(北关李家烧坊)。纯属土法生产,设备落后,每窑每次可发酵粮食3石,九天出窑一次,每月三次,耗粮45石,出酒率仅20%,年产白酒3600多斤,不能常年维持生产。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后,李家烧坊因故停业。期间,先后又有赵、马、刘、柳办起酿酒作坊,规模仍属小型,经营形式多以粮兑酒,现金交易者少,产品仅能满足县境内需求。
  纸坊:本县滩涂广阔,盛产马兰草(又名马莲),纤维坚韧而长,是手工制造粗纸的好原料。民国初年,金塔已有小型造纸作坊,工艺原始,设备简单,一般采用木涵、纸簾、石碾等工具,一簾一次可操水纸两张、熟练工日操纸10刀(每刀100张)。产品单一,只能生产包装纸(俗称麻纸),规格十二点五寸见方,幅面一百五十六平方寸,纸质厚实;烧纸(祭祀先祖之用,掺入部分蒲毛制成),规格八寸见方,幅面六十四平方寸,纸质疏薄,便于燃烧。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造纸坊已发展为11户,年产纸约4万刀,除满足本县需要已有少量运销高台、玉门、安西等地。民国三十年(1941年)玉门油矿开采生产后,草纸需量剧增(揩拭机器),外销量增加30%,生产略有起色。
  染坊:本县因盛产棉花,生产土布历史较长。民国以前,人民生活极度困苦,普遍采用原始染布方法,惯用黑葵花籽、黑花、糜草灰、黑刺果等天然植物做原料,熬成天然色汁,加盐点染,颜色既暗,且不均匀,又易褪色。民国十年(1921年)后,始有专染土布的作坊,但也只有三至五个染缸,每缸每次下布两匹(每匹长二丈八尺,幅宽一尺),三天出缸。布色依其深浅,分为月白、月蓝、黑蓝等,男人多穿本色布,女人多穿各种蓝布。染料多用自种自制的土靛,后来掺用进口法国洋靛(快靛),每个染坊月染土布百匹左右。民国三十年(1941年),染坊已增至16户,年染土布约12000多匹。
  纺织: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前,本县多以驼、羊毛为原料,用线椭捻线,手工编制衣物等。此后,盛行棉花纺织业,主要是手工生产,工具有轧花手拧子、弹花弓、手摇纺车、木制织布机等。一般农户都有木制手工纺线车,部分有手工织布机土纺、土织遍及农村。每斤弹花可织幅宽一尺的土布14至16尺,熟练布匠日织布15至25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全县年生产土布已达8万余匹。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家提倡振兴实业,在酒泉举办短期实业训练班,金塔送去学生何奋修、王文寿、王多铭、何建仁、马玉图等学习半年,掌握了织人字纹布。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县长黄文中发起集资入股创立金塔县民众工厂,并从高台、酒泉聘请优良技师,一面传授技术,一面生产,主要生产毛、棉织品,有人字纹布、棉线袋,毛、棉线鞋、毛绒毯、马褥子(栽绒)等。后因连年旱灾,原料不足,加之产品粗劣销不出去,经费无法接济,仅办三年即分股停办。民国三十年(1941年),金塔县又成立纺织生产合作社一处,有社员29人,购进织机3部,原纱脚踏纺车10部,生产毛褐,不久又因经费无着而解散。
  油坊:民国时期有油房10余家,土法手工生产,耗费过大出油率较低,每斤油籽出油只有二两半(十六两秤),多集中在冬季来料加工,年加工油籽约400多石,产食油5万余斤。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鼎新邮电通信概略
  秦临水
  鼎新镇,1956年前为原鼎新县驻地,此后合并为金塔县乡镇之一。
  鼎新地处塞北,流沙垠垠,东有合黎之险,西傍黑河之滨,在古代为边陲要地。从汉武帝开拓西域,到辛亥革命这段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邮电事业一直停留在原始落后的邮驿通信水平。官民信件,由骡马、骆驼运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驿站传递。
  民国元年(1912年)冬,鼎新始设邮寄代办所一处,邮运路线一条,由酒泉经金塔而达鼎新,三日一班,各类邮件均由驴骡驮送,驿卒(邮运员)牵引。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等内外因素,国民党军队驻守额济纳旗,该旗新设邮局。鼎新邮寄代办所改为邮政代办所,并新开酒泉经鼎新至额济纳旗畜驮邮路一条,邮件传递往返酒泉需两星期。“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由于经费奇缺,省政府命令关闭鼎新邮政代办所,由国民党鼎新县党部服务处暂代之。时不久,又下令鼎新县银行附设邮局,办理邮政业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鼎新县县长张应麒(平凉人)恢复鼎新县邮政局,由李旭东(湖南人)任局长。仍维持酒泉经金塔、鼎新至额济纳旗邮路。每逢弱水(黑河)春暖冰消之时,邮卒无法通过,酒泉、金塔邮件转由高台罗城传递,往返20余日。邮政通信极为迟缓,邮运工作十分艰苦;邮运员经常夜宿戈壁沙漠,依靠骆驼驱身挡寒避寒,如遇风沙经常迷路,且有生命之虞。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鼎新解放后将邮政局改为邮电局,成立鼎新邮电局。1956年,兰新铁路修至酒泉,1958年清水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铁路支线通车,全国各地发往鼎新、额济纳旗的邮件,均由铁路支线列车代运。鼎新邮电支局按发址从镇东3公里的东明车站接发邮件。
  1956年3月,鼎新县合并于金塔县,原鼎新邮电局改为鼎新邮电支局。1975午,鼎新黑河大桥建成通车。但由于历史原因,金塔、酒泉以至全国各地到鼎新的邮件仍从清水铁路支线转送。县城发往鼎新的邮件,一般也需要5天。县政府如有紧急公文,须派专车送往鼎新,或有公务员在汽车站上托可靠旅客捎带。
  根据黑河大桥建成通车的情况,金塔县邮电局1987年向酒泉地区邮电局呈文,请求鼎新邮件改为金塔至鼎新客运班车邮运,当年获准。1987年7月1日,鼎新城乡邮件正式改为由酒泉经金塔邮电局分发,再委托客运班车邮运至鼎新。解放前从酒泉发一封信经酒泉、高台、罗城到鼎新,大约需要15天左右;解放后,从清水铁路支线邮送,提前了近10天;黑河大桥修通后,邮件运输只需要3小时,收件人当天一般能收到信件。
  鼎新的电信通信,也如同邮政通信一样,发展缓慢,举步艰难。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鼎新县政府设电子管收音机一台,可收听国内外消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因无经费而停办。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金塔至鼎新单线电话架通至营盘。政府的训令、命令等,由电话传至营盘,再由负责人传送至县政府。1949年解放前夕,金塔至营盘的电话线路被国民党军队拆除。据《鼎新县志》记载,1941年,“(省)政府以鼎新为边防要地,消息不灵,设县政府电台同一处,以收传情报,处在东门外关帝庙”。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鼎新邮电局,杨士著任局长,邮政7人,电信3人。电信设备仅有三管再生式无线电台一部,每天与酒泉联络三次,报务员由杨士著兼任,另有摇机员2人。
  1955年5月,甘肃省邮电工程队架设金塔至鼎新69.866公里直径4毫米单线电话线路一条,装置20门磁石交换机一部。装电话的有县委、县政府和一区、二区区政府以及鼎新气象站等7个用户。同年8月正式开通使用。
  1964年8月,省邮电管理局工程队将金塔至鼎新单线木杆线路改为双线木杆线路。路线由原来牛头湾经营盘至鼎新改为沿金塔至额济纳旗公路丁字路口,经营盘至鼎新,线路延长为87.827公里,开通双线实线电路两条。1972年,由于用户增多,将鼎新20门磁石交换机改为50门磁石交换机。1979年县邮电局施工将原金塔至鼎新木杆线路改为水泥杆线路,使邮电设施较前改观。
  1984年,鼎新邮电支局从原址迁到镇中心以西的新址,在此更新了50门磁石交换机,装置了B845单路载波设备一套,电路增至三条。
  由于无线电甚高频(VHF)技术在全国农村电话网中推广,1986年6月,甘肃省农村电话局给金塔县邮电局调拨了3TDD——4A三路无线电话设备两套(主用、备用各一套),开通了金塔至鼎新空间距离为63公里的无线电路。三路中,其中一路开通了自动电话,从此,鼎新的电话可以由鼎新邮电局直拨县城,结束了鼎新电信通信长期落后的历史,保证和满足了国防、气象以及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电信的需求。
  由于鼎新开通了至金塔邮电局的无线电报,县邮电局的电传电报已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因而鼎新至全国各地的电报,当天即能递达。
  现在,鼎新镇已装置64门程控自动交换机一部。鼎新、双城、芨芨、天仓四乡镇可以直拨县城,彻底结束了“摇把子“的落后电话历史。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公路通 百业兴
  ——金塔县修建县乡公路纪实
  尚恩林
  金塔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宜于发展农业,开发矿藏,发展经济。过去,由于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金塔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重视公路建设,全面贯彻执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原则,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奋战七个春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年等于三十年
  解放前,金塔县只有一条省级干线公路,即“酒建”(酒泉至额济纳旗建国营)公路。直到1953年,在牛车路的基础上,经过初步整修,开辟了一条“金梧”(金塔至梧桐沟)公路。从县城西栅子起,往西行途经中截的黄家小庙子、麦芒滩、岔河坝、威虏大桥、谢家墩、三区政府(现中东镇屯庄村)驻地,再往西行,经过共和村、骆驼圈桥,到底湾,全长42公里,接北山便道至梧桐沟。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为贯彻“农林水牧全面发展,渠路林田综合治理”的方针,“金梧”公路改道,从县城西栅子开始,通过第三分水闸后,与西干渠并列齐驱,途经上三分、团结坪、共和坪、骆驼圈桥、底湾进北山至梧桐沟,即现在“金梧”公路的线型。到1983年止,全县共计修建县乡公路157.6公里,年均5.2公里。
  1984年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公路建设,投资18万元,修建了横穿金塔北部农村,途经5个乡14个村的“双西”(双桥至西红)公路,全长30.6公里,解决了金塔县在公路建设上“有直径无横径”的问题,在金塔县乡公路建设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象样的三级公路。
  1985年,新建“金新”(金塔经五星至新地)公路22公里,新建“金大”(金塔至大庄子双桥大庄子段)公路3.5公里,改建“金梧”公路17.2公里,改造中东公路12公里,当年合计新建、改造公路54.7公里,全为三级公路。
  1986年,续建“金大”公路29.6公里,新建“金石(金塔至石泉子)公路32.7公里,改建“金梧”公路5.8公里,当年合计新建、改造三级公路68公里。
  以上三年共新建、改建三级公路153.3公里,相当于1983年以前30年发展速度的总和。广大干部群众高兴地说:“民工建勤修公路,三年迈出三大步,三年胜过三十年”。通过这三年的艰苦奋斗,全县县乡公路的通车里程已达284公里,全县12个乡镇,乡乡镇镇有公路、通班车,基本上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纵横交错,互相连接,四通八达,晴雨通车的公路交通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面规划“修养改接铺”并举
  198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制定出了“修、养、改、接、铺”的五字方针,指导全县公路建设,促进了规划的实施,出现了公路建设年年出成果,岁岁见效益。
  所谓“修”,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新建公路及所属设施建设任务。七年来共计新修建公路118.3公里,完成砂砾路面87.8万平方米;新建桥梁2座,总长22.6米,新建永久性涵洞266道,总长2423米;新建道班房8处,总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
  所谓“改”,就是积极进行对原有公路及附属设施的技术改造,以提高公路等级,提高通车能力。七年来共计改造四级公路为三级公路的有35公里,经过改造提高通车能力的四级公路有21.7公里,总计完成砂砾石路面353.5千平方米,同时还改造加固平交道大桥一座,111.4米。
  所谓“养”,就是养护好现有公路,坚持修一条养一条,努力提高好路率,逐步消灭差等路。1990年全县总养护里程284.25公里,实现优良里程149.8公里,好路率达52.8%,基本上消灭了差等路。
  所谓“接”,就是接通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断头路,要求县乡路接通干线路,村队路接通县乡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目前,全县14条县乡公路,条条接通干线公路;近几年新修的村队道路29条,总长132.7公里,也与县乡公路相接,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所谓“铺”,就是在完成路基改造的基础上,铺设次高级路面,逐步实现公路油路化。1989年完成铺筑“金大”油路10公里,现场练兵取得了经验。又于1990年经过严密组织,认真施工,一举铺筑“金大”油路23公里,完成了“金大”油路全程通车;同时还铺筑“酒金”干线公路9.5公里,创我县年铺油路最高纪录。七年来,上述工程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67万立方米,民工建勤日113万个,累计花费国家投资384.8万元。
  公路四通八达百业兴旺发达
  公路通,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公路畅通,农用物资如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及时供应农村,农副产品源源外销,扩大了销售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金塔甜菜品质好、含糖量高、宜于种植等优势,1984年金塔糖厂建成投产,全县每年种植甜菜2万亩左右,既方便了农民种甜菜的销售运输,又保证了糖厂的原料供应。金塔糖厂生产的“雪塔牌”绵白糖已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青海、新疆等地。特别是金塔的西瓜,皮薄瓤沙,色鲜味甜,每年产量7~8千吨左右,除满足本县市场外,大部分外运,近销酒泉、玉门、嘉峪关、部队基地,远销青海冷湖和兰州,享有较高信誉。在养殖方面,近年来猪鸡发展很快,肉蛋产量成倍增长,鲜肉、鲜蛋源源运销市场,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城市人民生活。
  公路通,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县乡镇企业由1983年的244家发展到1990年的1753家,从业人员由4134人增加到12500多人。乡镇企业产品不断增多,效益成倍增长,产值由795万元上升到6250万元,利润由99万元上升到326万元。
  公路通,促进了市场繁荣和运输业的发展。由于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车尽其用,货畅其流,客货运量增加。全县每天开放客运班车46班次,全年客运总量达44万多人次。随着公路交通的畅通,交通工具不断增加,运输市场空前繁荣。全县已拥有各类货运汽车337辆、大小轿车90多辆,大中型拖拉机280台,小型拖拉机2481台,还有摩托车323辆,胶轮大车2871辆,自行车29826辆。据调查分析,全年要从城市调往农村的化肥、农药、农用机具、日用化工产品、糖烟酒食品、药品、煤炭及建筑材料8万多吨,农民向国家交售公粮、出售农副产品、畜产品11万多吨,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要向国家交售工矿产品21万吨,总计全年货运量达40多万吨,比1983年的货运量13万吨增长近3倍。自从“金大”油路铺成以后,大庄子、东坝、三合等乡农民交售棉花,大多都用自行车,早出晚归,轻松愉快,既交售了棉花,逛了县城,还节约了运输费用。
  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安居乐业的景象。因此,广大农民群众深有体会的说,“公路通,百业兴,方便了千家万户,富裕了农民群众。”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北山煤炭事业的兴起
  吴成德
  新中国成立后,在金塔县委的领导下,狠抓了北山煤炭的生产和发展,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发展地方工业和解决人民生活所需燃料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北山煤炭资源的发现
  清同治年间,金塔金石坝塔院梁家放牧的驼户,在北山野马泉发现煤线,开始挖掘试用。后来逐步向元山子、三道梁湾、老君庙湾发展。解放后,1953年至1958年,由祁连山地质队5分队,在北山经过槽探、坑探、井探等地质勘探工作,发现梧桐沟、沙坡泉、东西芨芨台煤炭资源和储量,为后来大规模开采奠定了物质基础。
  简陋的生产方式及革新
  自煤炭资源陆续发现以后,群众两户三户冬天进山挖掘,夏天回家务作庄稼。挖煤生产方法简陋,只是用柴撅采挖表层风化无烟煤,煤质松软,见利较快。深层煤质坚硬,照明、提水等工具都无法解决,煤井常被雨水、地下水淹没,不能长久生产,因此多是冬天挖巷,夏天抛弃。后又逐步认识到焦煤既能取暖又是铁匠烘炉打铁的好燃料,价值高,因此千方百计设法采挖深层煤,创造了用刨锥、尖子挖煤,草筐扁担挑煤,泥捏小清油灯戴在头上下巷时照明,用撑杆、辘轳、牛皮兜子吊水,开挖采煤巷井的同时打一眼天井,以便取水通风,向深层采挖焦煤。
  民国初年,又发现大白山南麓的煤线。这时金塔有肖维本、石登科、赵继祖三户最兴盛,他们雇人开挖巷井采煤,有“大巷”之称,煤质优良,煤层深厚,产量较高。当时由肖维本主持,在南山坡上修建一间房屋大的庙宇,供奉老君,“老君庙湾”由此得名。北山每年采煤的多则10余户,少则3~5户,一直延续到解放。
  煤炭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1953年,国家颁布了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金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过去从事煤炭生产的人员仅有7户手工业者。他们在经济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以亲友联合,父子兄弟合营,以副业的形式挖采煤炭,在三道梁湾掏古巷,得些收入以养家维生。
  1955年,金塔农村基本实现合作化。为加快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煤炭生产,1956年县委决定对北山采煤小手工业者进行改造,派金仿贤(原鼎新一区副区长)、梁培栋(原三区供销社会计)二同志为公方代表,驻矿山开展工作。首先,依据国家的私改政策,宣传动员,组织座谈,清户核资,对财产评议作价,安排人事。对7户手工业者的8对巷井及生产工具评价作股入社,按股分红。69名从业人员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全部接收为社员。每人入1股,每股金额为50元,参加年终盈余分红。实行按劳取酬的计件工资制度,多劳多得。经过上述工作,于1956年下半年成立金塔县北山煤炭生产合作社,隶属金塔县手工业合作社。经民主选举,王泽吉为理事会主任,严文秀(原私方领工挖煤有技术有经验者)为副主任,陈登有为技术员,梁培栋为会计,金仿贤为驻社干部。建社之后,调动起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做了如下工作:
  1、改造旧巷井,开发新采区,扩大生产规模。对原有7弯8拐通风不畅的旧巷井扩建改造,继续生产,逐渐退巷报废。当时处于新井未掘,无煤可采的青黄不接时刻,合作社发动职工群策群力,向梧桐沟煤线开采新井9眼,煤质较好,可炼焦煤,产量上升,收入大增。1956年共生产无烟煤1067吨,焦煤3370吨,焦炭167吨。
  2、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条件。刚建社时工人住窝棚,办公无场所,就发动职工边建新井边加班加点倒土坯,自己建房子。共建职工宿舍、食堂、办公室等公用房屋84间,设了医务、理发、缝纫室、茶炉房,有2名大夫为职工看病,工人喝水、洗用都比较方便。接着从农村吸收3户养驼户,将35峰骆驼作价入社(人、驼都入)解决了生产、生活、运输工具等困难问题。驼队出山时为职工家属驼进1吨用煤,进山时运回粮食、蔬菜、零用商品,职工生活福利大为改现,以社为家的思想树的更牢。
  3、建立党支部,加强党对煤炭社的领导。1957年10月,在原有8名党员的条件下,县委决定成立北山煤炭合作社党支部,设书记一名,党组织既抓职工思想教育,培养新的发展对象,又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先后发展新党员17名,同时还建立了团支部。至此,3个采煤队、1个炼焦厂都建立了党小组和团小组。党团员在各项生产中起了模范带头作用。1957年底合作社工人达到244人,年生产焦煤12047吨,无烟煤3550吨,焦炭688吨,总产量比1956年翻了一番多。
  扩大规模转为地方国营煤矿
  1958年上半年,煤炭合作社新招收工人80多名,职工总人数达到333名。6月份党中央发出大办地方工业、大炼钢铁的号召,县委决定在煤炭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国营北山煤矿。首先健全组织,任命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矿长、副矿长(1名副书记兼矿长),原合作社主任为工区区长,采煤队、炼焦厂负责人不变,改设正副队长。社转矿后,清退了社员股金和折价入社的煤井及骆驼等价款,并购置解放牌汽车1辆。
  1958年8月,在巩固提高梧桐沟工区生产的前提下,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西芨芨台开掘新巷井,并从老矿区抽调干部和老工人为骨干,领导大炼钢铁的民工1500多人,成立民兵连3个,各设连长、指导员。民工待遇,每人每月发3元零花钱,伙食由矿包干供给。西工区(芨芨台子)新开巷井6对,新巷开始出煤,并炼出了第一窑焦炭,作为对国庆节的献礼,受到了地县嘉奖。之后又陆续开采沙坡泉、红柳沟煤线。
  这年出现了大炼钢铁需煤量大,供不应求的局面,矿上狠抓生产管理,加强财务制度促销售,全矿和抽调的民工达到1899人,共计生产无烟煤18019吨,焦煤2577吨。生产煤炭在首先保酒、金使用的情况下,还销至东到兰州,西至肃北、阿克塞、青海、格尔木、肃南,北至额济纳旗。从1959年开始至1961年焦炭全部由小酒钢包销,由派驻矿干部负责调拨,月终结算手续,两个专业车队运输。
  酒金合并,办成大矿区
  1958年9月,大炼钢铁高潮到来,酒泉缺乏矿石、煤炭资源,经两县协商同意,调近万民工参加,以东芨芨台为主设大炼钢铁指挥部,有3名县级干部负责,统一指挥。在东芨芨台开凿煤井7对,设炼焦厂1个,占据大红山、王许黑山开采铁矿石,进行土法炼铁。1959年1月份,大炼钢铁基本结束,大批民工返回农村,只留下煤矿职工和正在筹建3立方小炼炉两座的工程人员。在两县合并为酒泉市以后,1959年2月28日,采煤、冶炼两矿合并为酒泉市北山矿区,党委、行政统一领导,下设党委、行政两个办公室和生产技术科、供销科、财统科、保卫科。煤矿职工3677人,冶炼采矿职工1500人,评级别发工资,月工资总额58万多元。矿区下设煤矿和铁厂,煤矿分3个采区,矿井22对,炼焦厂3个,职工编为12个连队;铁矿1个,下设采矿、机修、砖灰3个车间。共建党支部7个,连队、车间党小组15个。
  矿区合并后,留矿人员较多,东西芨芨台住宿、办公都是地窖帐篷。当时一面狠抓生产,一面组成建筑队,修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608间,建成3立方小高炉2座。同年6月份开始压缩人员,向兄弟厂矿调出职工2214人。当年生产无烟煤30600吨,焦煤156800吨,焦炭41630吨,生铁300余吨(烧结铁)。1960年1月撤销北山矿区,成立酒泉市北山煤矿。成立矿党委,设正副书记3名,矿长由一名副书记兼,副矿长3名,原科室不变,煤炭钢铁生产统一指挥。针对摊子大、人员紧缩的情况,确定缩小规模,再上新项目,向科学技术要产量;淘汰质次产低、井下受水、风和瓦斯有害气体威胁的煤井11对;巩固提高煤质好、资源清、储量可靠的煤井。为提高生产效率,由技术人员、木工、老工人组成“三结合”的技术改革小组,研制成功了用骆驼作动力的木质绞车,安装在梧桐工区立井和东芨芨台7号煤井。巷井内铺钢轨,两个木制矿车一上一下,每10分钟提1次,出煤半吨,减轻了工人挑煤的劳动强度。并充分发挥历年来由国家调拨和自己购置的5台柴油机、324马力、发电能力120千瓦等机械的作用,解决了水泵抽水、巷内照明、打眼放炮、雷管爆破的需要。由于采取新的生产措施,大搞技术革新,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当年生产焦煤63496吨,焦炭23950吨。
  根据中央厂矿要办副食品基地的指示精神,煤矿抽调干部和工人40多名,先后在酒泉杨红乡(两山口)、西坝乡底湾办起农场,有土地400余亩,种蔬菜瓜类和粮食、油料;养羊170只,驴17头,牛9头,骆驼17峰。购置胶轮大车5辆,同时组织打猎队1个,为职工改善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办好煤矿,还加强了培养骨干和培训技术力量的工作。能在岗位上熟练操作。几年来从工人中选拔党员干部17名,培养采煤技术人员2名、大学生2名、工程师1名。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培养出的采煤、电工、柴油机工、绞车司机、爆破、冶炼、炼焦等技工均工业下马,加强农业第一线
  1961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月份市委决定,精简压缩城镇人口,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矿区压缩人员的政策是职工带职带级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发给光荣回乡证明书,待形势好转,工业上马时优先录用。回乡人员按参加工作时间,一次性每年发给1个月的工资。全矿几年中除外流和外省回原籍的54人外,实有职工578人。确定留矿工作的108人(以金塔的工人为主),应精简470人,实发精简费40500元。这项工作从7月动员8月初结束,精简人员全部回到人民公社参加农业生产。
  北山煤矿缩小生产规模后,人员全部集中在梧桐沟矿区生产。东芨芨台矿区撤销。财产物资专库封存保管,派人看护。西芨芨台矿井交鼎新公社开办。1962年北山煤矿下马,部分房屋、财产、物资清理作价出售。梧桐沟矿井、房屋交西坝公社开采使用。1968年北山煤矿重新上马,易名金塔县北山煤矿,后改为国营北山煤矿。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县农修厂发展概述
  钱崇福 李太年 何正军 曾建民
  金塔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是本县唯一一家地方国有机械加工企业,位于县城繁华闹市区西城路45号。占地面积42349.7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7月,前身是金塔县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原名金塔县农具合作社。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至1992年底已从五十年代仅能生产简单农具的作坊工场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2万元,机械设备47台件,职工137人,年创工业产值15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145万元以上,实现利税20万元以上的县属中型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产品也由五十年代手工打造铁锨之类的简单农具发展到能半机械化生产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大修各种汽车、拖拉机、电机等机器设备,业务范围遍及甘、青、宁、新等省区。
  建厂四十年来,农修厂曾先后三次迁址,五次易名,肩负重任,历尽沧桑,累计生产、修理各种农机具和机械设备80多万台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480万元,为提高本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本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修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种类不断拓宽,已形成年产石棉风选机50台,钢门钢窗1.5万平方米,铸锰钢球400吨,四轮拖车150台及各种农机具和生活用具1.5万台件,修理大中小型汽车、拖拉机和机电设备120台件的生产能力。全厂有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5名;共设铸造、加工、锻工、机修、电工等5个生产车间和政工、生产技术、财务、供销、后勤等6个业务股室,企业管理标准健全。企业自1989年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先后在厂内实行了风险抵押、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承包责任制等重大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在无长线定型产品、设备老化、农机具订货锐减的情况下,连续6年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利税、职工工资同步增长,与改革初的1980年相比,1992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4倍,销售收入增长2.5倍,利税增长4.2倍,成为本县地方工业不断挖潜改造、老厂做出新贡献的科级国有企业。
  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十三年(1953年至1966年)
  解放初,金塔县无一家工业企业。只在县城有几家个体小手工业者开设的熟铁烘炉和生铁铸造炉,仿制一些古老而简单的铁锨、锄头、老犁尖等小农具。随着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具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农具生产成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在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1951年秋,7户小手工业者以私人入股、合伙经营的方式组成了一个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推举曹录为负责人,开始联合起来有计划地生产和推销农具。1953年11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决定对铁器农具推销联营社进行整顿改造,正式组建金塔县农具生产合作社,隶属县供销联社。有31户私营业主申请入社,录用正式职工13人,任命肖汉宗为社主任,郝廉、黄玉中为副主任。
  农具生产合作社建社后,积极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采取到民间收购废钢铁和自炼生铁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产品数量,扩大生产规模。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已具备了简单农具的小批量生产能力。
  1956年,在全行业的合作化高潮中,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扩大农具生产规模,于同年11月将农具合作社分为金塔县铁器生产合作社和金塔县木器生产合作社。铁器合作社职工45人,任命肖汉宗为主任;木器合作社职工35人,任命黄玉中为副主任,均隶属县手工业合作联社领导。铁、木器两社分设后,使许多农具成为铁、木结合的新式生产工具,数量也比以前有较大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生产高潮,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同年6月,县委下达了《关于农具改良规划的意见》,部署利用现有农具修理、制造厂(站),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仿制改良运输、耕作、收割、打碾等农机具的步伐,并正式将铁、木器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金塔县农具厂,职工队伍扩大到180人,干部增加到12人。首次在该厂设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任命刘荣海为党支部书记。张开基为厂长、黄玉中为副厂长,隶属县经济计划委员会领导。安装80马力柴油机和18千瓦发电机各1台,开始用电力机械生产。1958年12月酒金合并后,县农具厂改为酒泉市金塔农具厂,隶属酒泉市工业局领导。1961年酒金分县后仍为金塔县农具厂。之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职工进行大规模精减。到1962年8月最后一次精减后,仅保留职工34人,由韩凤来任党支部书记、张开基任厂长,隶属县工交科领导。
  县农具厂自1953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创业——壮大——压缩的艰难历程,经受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等洗礼,尽管厂名、隶属关系、领导干部多次更迭,但广大职工仍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我县工农业生产上台阶做出了贡献。“大跃进”高潮时的1959年,全厂曾完成工业总产值28.4万元,销售收入20万元,创利润4万元。由于压缩规模,精减职工,到1965年,职工仅有37人,却仍然完成工业产值8万元,实现利润近1万元,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是难能可贵的。
  二、奠定基础稳步发展的十三年(1966年至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掀起,精减压缩后的金塔县农具厂再次受到了冲击。1968年10月,县革委会将原金塔县农具厂、金塔县农机公司、金塔县拖拉机站3个单位合并,成立了金塔县农业机械农具修配厂,并在厂里建立了革命委员会。任命俞国章为革委会主任,董希才、刘永福为副主任,王富贵为政治指导员。属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领导。
  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大力武装地方农机企业的热潮,县农机修配厂于1970年与县农机公司分设,更名为金塔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属县生产指挥部领导,1972年起隶属县农机局领导。党支部恢复,俞国章、刘永福、王富贵、张开基先后任支部书记,赵茂檩、刘永福、王生彦先后任副书记;俞国章、赵茂檩、刘永福先后任革委会主任,王生彦、李太年先后任副主任,职工数达132人。工厂陆续购进了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机械设备30多台,新建厂房2800平方米,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现代农业机械,先后研制生产出了力车钢珠、农用水泵、旋耕机、粉碎机、碾米机、收割机、脱粒机、弹花机、水闸启闭机、动力引风机等20多种新产品。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广大职工为研制出新产品,日夜苦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使企业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到1978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84.2万元,职工达到316人,工业产值达到46.74万元,销售收入达到25.38万元,实现利税13.9万元。还先后建立了有300亩耕地的农场,建职工住宅51套,设产品门市部一个,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生活,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为我县实施“过黄河”、“跨长江”等农业上台阶工程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出了贡献。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十四年(1979年至1993年)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把企业推向市场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八十年代,是农修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主动走向市场、加快发展速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内,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制开发速度加快,种类不断拓宽,成为本县最早进入市场调节为主的企业之一。
  1979年开始,县农修厂再次按照中央调整、整顿的方针对职工进行精减,精减后的职工总数为102人。1981年7月,全厂开始实行了“计划控制、指标考核、超利付酬、欠利扣罚”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第一次把企业的效益和利润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把生产任务与职工工资挂起钩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982年,企业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将车间、股室作为核算单位,实行了“计划重点调节,指标全面考核,超产计分计奖,欠产按比例扣发工资”的经济责任制,给车间松绑放权,并对其产值、质量、成本、出勤、安全等5项指标进行考核,使企业对车间、车间对职工的考核目标更加量化细化标准化,进一步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从1983年起,由于农村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靠市场求生存、求发展,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全厂层层分解指标,实行岗位责任制,把考核指标分解为8类438项,完善各种管理制度20种360条,“价格厂部控制,定额分级管理,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期间,张开基、王生彦、钱崇福先后任厂长,李太年、陈孔教、陶得章、李奎生、王立邦先后任副厂长。到“六五”末的1985年,工业产值已达到68.76万元,销售收入达到71.16万元,实现利税7.84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2%、7.2%和8.8%,打破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七五”期间,是农修厂拓宽经营、深化改革、开放搞活的又一个新时期。1988年,全厂实行了第一轮承包经营,时任厂长钱崇福与县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企业内部也实行了层层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年还结合企业整顿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标准汇编》,1991年又完善了《企业管理标准汇编》(补充修订本),努力使企业管理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1991年,企业在治理整顿即将结束时又进行了二期承包,钱崇福任厂长,鲁洪福、张福生、李光明任副厂长,李太年任党支部书记。新的领导集体确定了“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生产随着销售转,销售随着市场变,职工围着效益干”的经营方针,进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风险抵押经济责任制等重大改革,先后完成了石棉风选机改型换代、钢门钢窗设计生产流水线、中锰铸铁钢球试验及批量投产、机动车辆水箱焊接新工艺、钾盐镀锌工艺、玻璃纤维保温材料的拉丝试验、小四轮拖车等新项目的建设,首次突破地区界限,打开了甘、青、宁、新、陕等省区的市场,与北京科技大学、酒泉钢铁公司、玉门石油管理局、兰州水泵厂、阿克塞石棉矿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与业务联系。大联合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1992年,全厂实现工业总产值145.6万元,销售收入142.4万元,利税20.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改革初的1980年相比,工业产值增长2.4倍,销售收入增长2.6倍,利税增长4.7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3倍,实现了国有资产原值、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职工工资同步增长。
  1993年,为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厂里又提出了“超常规、跳跃式、大跨步”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出现了订货多、生产紧、销路旺的局面,突破了产值200万元、利税25万元大关。广大干部职工正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的方向,继续为本县农机修造业的发展和城乡奔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钱崇福系原金塔县农修厂厂长,李太年系原农修厂党支部书记,何正军系原金塔县团委副书记,曾建民系原农修厂办公室主任)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
  王敬忠 王建福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处北纬39°47'至40°59'、东经97°58'至100°21'的1.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山、川、戈壁、沙丘和绿洲,地势比较复杂。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中间低平,形成了一个天然盆地。地下蕴藏着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勘探
  一、国家地质队探矿情况解放后,随着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本县的地质矿产调查和开采工作才陆续开始。据《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供需现状及其对策》记载。从“一五”开始,在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对甘肃采取密集式的倾斜投资,对甘肃的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勘查工作。
  1957年春夏之际,由国家地质部组成的祁连山地质勘探队,有一个小分队来金塔县境内作地质考察。他们骑骆驼先后在本县的穿山驯、大红山、王许黑山、东西铅炉子、石板泉等地考察,发现了部分铁、铅资源。同年10月,华北煤炭地质队来本县北山芨芨台子、梧桐沟、西山煤窑及金塔盆地作地质考察。
  1964年3月至1968年10月,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调队先后在县境内四道红山、白山堂、天仓北山及俞井子一带作了大量物化勘探工作,为本县七十年代大打矿山之仗、发展地方工业及酒钢建设提供了资源依据。1965年4月,甘肃省煤炭地质队(现张掖煤田地质145队),在本县梧桐沟、沙坡泉等地作地质详查工作,为本县重建、新建北山煤矿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1973年,甘肃省冶金厅地质队(酒泉冶金5队)在金塔以M739为中心的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做了地质调查,为新建县铁矿提供了资源依据。1975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队(现住张掖)对本县白山堂地区作地质工作,并建议县工交局兴建铜选厂。
  1990年夏秋,核工业部212地质队来本县作地质勘探工作,在县境内发现铀矿、稀土矿等资源,建议加强保护。
  二、群众自发找矿情况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就有人在北山采金、冶铅、挖煤。到了民国年间,金塔有闫、赵、肖、石等10多户在梧桐沟等地挖煤。1958年在大炼钢铁中,县、社都组织群众在北山找矿多处,进行自采自炼。从1967年开始到1970年,为了兴办地方“五小”工业,原县工交局组成了一支临时找矿队,先后在梧桐沟、七个井子、白山堂等地找矿,为在七十年代中期本县新建西山铅矿、北山煤矿和海绵铜生产及神洛山、玉石山的萤石出口打下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群众性的找矿热潮空前高涨,一大批矿藏和矿点被陆续发现。例如天仓乡群众在二截村附近找到锰矿1处,并有很好的开采价值,三合乡一农民在野马泉找到冰洲石矿1处,经县矿管站1991年报地质部门考察,认为该矿为进一步研究金塔盆地地质构造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更多的群众在本县国光山、梧桐沟、土煤山、酒地红山、张家疙瘩井等地找到了铜、铁、锰、煤、金、萤石等一批储量可观的矿产资源,为近年来全县国营、集体、个体发展矿业生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些矿种不论从质量或储量上都为金塔发展地方工业,奠定了资源基础。
  矿产资源种类及储量
  通过国家、集体和群众多年的地质勘查和找探表明,本县境内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种达27种,分布于70个矿点上。其中,铁矿石总储量930万吨,可利用量810万吨,已开采42万吨;铜矿石1970力吨,可利用量980万吨,已开采20多万吨;铅、锌矿石30万吨,可利用量20万吨,已开采15万吨;芒硝122万吨,可利用量120万吨,已开采20万吨;菱镁石1048万吨,可利用量104万吨,已开采3万吨;大理石3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5亿立方米,已开采0.6亿立方米;白云石180万吨,可利用165万吨,已开采6万吨;石灰石9002万吨,可利用量9000万吨,已开采25万吨。烟煤、无烟煤1260万吨,可利用量1140万吨,已开采495万吨;硅矿石120万吨,可利用量100万吨,已开采6万吨;石英石171万吨,可利用量148万吨,已开采0.5万吨;湖盐2万吨,可利用量15万吨,已开采4万吨。这10几种矿产开采价值较大,是优势资源,为本县冶金、建材、化工等地方工业发展和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金塔的矿产,主要分布在县境北山的沙枣园子、西山煤窑、穿山驯、东西铅炉子、七个井、俞井子、神洛山、玉石山、沙坡泉、梧桐沟、大红山、南泉、帐房山、芨芨台子、小红山、四道红山、二道红山、三面红山、何家井、野马井、树沟井、尖泉子、王许黑山、芦家窑湾、鸡心山、石板泉、白山堂、天仓北山、野马泉、黑尖山、疙瘩井、夹山、碱泉子、三个锅桩、天泉寺等地。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储量比例为3:7。其中铁、铜、锰、铅、锌、金等金属矿产,约占矿产资源总储量的30%。非金属矿产中硅石约占资源总储量的20%,石灰石约占8%,大理石、花岗石、白云石约占30%,菱镁石占2%,其他矿产如烟煤、无烟煤、石英石、膨润土、冰洲石占资源总储量的10%左右。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金塔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解放前开发利用情况解放前,由于旧中国工业不发达,县境内没有官办矿业,只有民间为生活自用而采挖的少数零星矿点。据民国时期《创修金塔县志》记载,早年民间采挖的矿产有:塞水石(石膏):产于天泉寺,用于绘塑及入药;土粉(俗名白土):产于白水泉,用于粉墙;石灰:产于夹山青山寺,用于粉墙;红土:产于天仓北山,用于粉墙;煤炭:产于老君庙(梧桐沟),用于燃料;金矿:产于铅炉子沟;铅矿:产于铅炉子沟。另据金塔县境内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县就有了石器、陶器、采铜与冶炼等原始手工业。到了清代、民国时期开采冶炼和采煤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从解放到“文革”前开发利用情况解放后到1956年前,本县主要立足于农业生产,只有六七户人家在北山采挖少量取暖用煤和烘炉用炭。1956年县上成立煤炭联社,组织起来逐步用机械采煤。1958年“大跃进”中,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自采矿石,土法炼铁,所炼铁均属废品,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这一时期,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主要是两大类:一是煤炭,产区主要在东西芨芨台子、梧桐沟;二是铁矿石,主要采区在二道红山、大红山、穿山驯、天仓北山和王许黑山。
  三、“文革”期间开发利用情况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虽受“左”的路线干扰,但由于本县广大干部和职工坚信党的领导,竭力抵制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全县的矿业生产仍有了发展。1970年县上创建了国营铁矿、铜矿、水泥厂、磷肥厂。1972年,又兴办了县铅矿。北山煤炭开采上,1968年恢复了梧桐沟矿区,1974年兴建了沙坡泉矿区。同时,这一时期,还办起了中东公社神洛山萤石矿、古城公社玉石山萤石矿、天仓公社鸡心山萤石矿、西坝公社西铅炉子铅锌矿、三合公社和大庄子公社四道红山滑石矿等一批社办企业,全县矿山企业生产值最高的年份可达220万元。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发利用情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县在逐步发展市场经济中走出了一条“打开山门唱新歌,立足资源快发展”的路子,采矿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片开采发展到采、选、加工并举,由单一矿种开发发展到多矿种开发利用,由国营、集体开发发展到国营、集体、个体共同开发的新局面。至1994年,县境内矿山开采、加工的国有、集体、个体企业已发展到74个,从业人员2300多人,年产值达到4640多万元(1990年不变价)。近年来,县上在巩固提高原有矿业开采加工企业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又先后建起了县铁选厂、铅锌选矿厂、镁碳制品厂、陶瓷厂和金属镁厂以及大庄子、鼎新等乡镇的生铁冶炼厂等多个系列化加工企业,由过去单纯出售矿石原料变为出售矿产精品,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王敬忠系原金塔县矿管站地质环境资源勘查股负责人,王建福系原矿管站站长)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县解放后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化
  尚恩林
  金塔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三面环山,一面毗连戈壁,形成天然盆地。这里幅员辽阔,为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在1949年以前,出门走的是牛车路,运输靠的是畜驮车曳,交通运输非常落后。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5年中,县委、县政府本着“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原则,依靠人民群众,励精图治,发展交通,全县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班车,呈现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南来北往,东去西行,车辆如梭,畅通无阻。
  民间运输
  解放前,只有一条酒(泉)架(工脑包)公路(后改为酒建公路,今为酒额公路)通过金塔,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依靠骆驼进行民间商贸运输。据有关资料记载,金塔县共有骆驼2866峰,其中能使役骆驼1611峰,一般都集中在富户人家手中,以农业为主,兼营运输。当时经营运输业的有50多家,从业人员只有480人左右。1946年起,金塔农民逐渐有了胶轮大车,最早的拥有者是红光村的冯勤,而后又有王朝忠、李贵、王玉和、段志福、张登高、闫发礼、王统邦、马付琪、刘兴汉、李玉清、殷富儒等10余家。当时运出的主要物资是煤炭、粮食、织布,购进煤油、火柴、纸张等商品,全年货运量包括驼运量约计0.3~0.4万吨,客运量也不过千人次左右。
  鼎新地区,原系县置,由于地处黑河沿岸,夏季发水,冬季冰封,时常隔绝交通,间歇性的商贸活动主要靠骆驼和大轱辘牛车。若要走一趟酒泉,需涉水泅渡黑河,途经夹墩湾、头墩、金塔,单程150多公里,就得花去6天时间,往返就需半月。主要输出木炭、土碱、织布等。全年货运量不足千吨,客运量也不过一、二百人次。
  1956年,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民间运输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于3月5日成立了合作性质的金塔县胶车社,参加者共10户,11人,由段志福任社长,王统邦任会计。入社胶车8辆,往返运行在酒泉、火车站、大黄沟和梧桐沟煤矿等地。胶车社3年共计收入17.3万元,盈利3.7万元,除发红利外,还新增胶车2辆,于1958年12月底并入酒泉市胶车联社。
  1961年12月,恢复金塔县建制,从酒泉市分回胶车8辆,骡马等大牲畜26匹,从业人员14人,仍恢复了金塔胶车社,继续在嘉峪关参加酒钢修建运输,连续7年每年收入4万元,盈利1万元。于1968年自行解体。
  汽车运输队的成立与发展
  金塔解放以前,虽有酒架干线公路,但往返汽车却寥寥无几。至1948年,旧县府购买了苏制2.5吨小道机汽车1辆,该车解放后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只运行一年后出售给酒泉。
  1957年,县委有了1辆美制吉普小车。相隔一年后,首先由北山煤矿接来崭新的解放牌汽车1辆,随后县商业局和供销社又购置了2辆汽车,从此金塔县有了自己的汽车。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几经民工建勤修通了金梧公路和营天公路。从1958年6月份起,有本县的3辆汽车、河西堡支援的2辆汽车和酒运司调运的14辆汽车,合计19辆汽车开始拉运铁矿石、焦炭和梭梭柴,从而结束了金塔县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历史。
  1961年12月,酒金两县恢复建制,分给金塔县汽车5辆,其中:解放2辆,嘎斯3辆,共计15.5吨位。一个地方国营运输企业——金塔县汽车运输队从此诞生。第一任书记兼队长由黄进昌同志担任,共有职工17人,其中司机9人,修理工5人。到1970年已发展到汽车9辆,新增解放2辆、布拉格和日野各1辆,合计27.5个吨位。全年货运量达到3.5万吨,职工发展到28人,年盈利4至6万元。这段时问,汽车运输队不仅是全区交通运输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而且还是全省交通系统的先进单位。黄进昌同志曾出席过1965年在兰州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工交战线劳模代表大会和1969年中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西北五省区石油节约大会,不仅在会上受到表彰,而且还在劳模会上受到邓小平、刘澜涛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到1980年由李宝华、俞国章担任正副队长时,汽车逐步更新换代,总数达到13辆,其中东风8辆,解放2辆,大轿车3辆,职工总数达到42人。全年承担货运量8万吨,实现利润13万元。1981年又新购东风2辆,于1982年实现利润14.4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自1983年开始,运输市场疲软,货源不足,几经调整领导班子,都没有改变企业的亏损局面。1988年由司机出身的赵志成承包经营后,在转换机制、扭亏增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1990年大轿车已发展到11辆,保留东风3辆,连续3年由亏转盈,共计实现利润15.66万元。
  机关单位和个体车辆逐年增加
  自1964年起,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陆续接车,到1980年已发展到137辆,合计687.5吨位。县粮食局、供销社和社管局(乡企局)是拥有汽车的大户,分别成立了车队。到1993年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车辆已发展到374辆,其中小客车117辆,大客车13辆,货车122辆,客货两用车97辆,特种车14辆,面包车11辆,合计为1233吨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个体经营的汽车到1984年共有货车58辆,合计282.5吨位,参加社会营运。到1993年己发展到101辆,其中,小客车4辆,货车66辆,客货两用车12辆,面包车19辆,合计为537吨位。
  据近两年的调查,全县每年要从城市调往农村的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工业产品、煤炭和建筑材料达10万吨;而农村要向国家交售的粮、棉、油料和农副产品达15万吨;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要向国家提供的工矿产品和原料达22万吨。总计年货运总量可达47万吨左右,1993年比1980年的货运总量13万吨增长3.6倍,是解放初期的117倍。
  拖拉机加入了运输行业
  1958年,金塔就有了拖拉机,1961年3月成立了拖拉机机耕队。为生产队实行有偿服务。1965年正式成立了金塔县拖拉机站,当时只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计340马力。1970年起,各人民公社也先后成立了拖拉机站。到1993年,全县拖拉机实际保有量达到3442台,其中中型408台,小型3034台。按农村农户平均,每8户人家就有一台。
  他们利用农闲季节和剩余劳力,加入运输行业,承担乡镇企业、工矿企业和建筑业的运输,特别是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均以拖拉机运送到收购地点。据估计,年货运量不下10万吨,为繁荣农村运输市场增添了活力。
  客运线路相继增加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客运线路也相继增加,逐步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1952年10月酒泉至金塔开放周二班车,1958年7月酒泉至大庄子开放每日班车,同年10月又开放酒泉至营盘周三班车。这些班车均为大篷卡车,由酒运司承运,年客运量为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77.44万人公里。
  从1963年起,金塔县汽车运输队开始承担了客运运输,开放了金塔至中东、金塔至古城、金塔至西坝、金塔至生地湾的班车,后又由酒运司开放了酒泉至天仓、酒泉至额旗班车。到1973年,客运量增加到11.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增加到384.52万人公里。1975年鼎新黑河大桥剪彩通车后,酒运司班车飞跨黑河,把旅客分别送到鼎新、双城和芨芨。值此,全县11个人民公社,全部通公路、通班车。到1990年,地、县两个运输公司合计开放客运线路18条,通车里程达751公里,每天开放46个班次。其中,始发车36个班次,过往车10个班次。全年客运总量达1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3370万人公里。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全区客运线路全面开放后,“招手停”面包车犹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县客运市场。到1993年,由1992年的18辆猛增到38辆(本县的30辆,酒泉的8辆),开放班次60个,连同地、县运输公司共开放客运班次106个,全年社会客运总量120万人次,平均每天客流量3000至5000人次左右,金塔人民过去“行路难”“乘车难”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修车行业的兴起与管理机构的建立
  随着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修理行业逐渐兴起,管理机构相应成立。县汽车运输队和农机修造厂自成立以来,就具备修理能力,一直承担对外修理业务。1975年10月,县上成立了金塔县车辆修理厂,固定资金15万元,流动资金8万元,职工45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具有车辆大修能力。建厂8年,每年盈利1.5至2万元,于1982年10月转产制糖,成为金塔县糖厂的一个修理车间。在糖厂对外减少承修业务的情况下,县粮食局车队的修理厂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到1993年已拥有固定资金68万元,包括汽车配件门市部在内流动资金已达60多万元,是目前本县修车行业资金雄厚、技术全面、赢得用户信赖的企业。另外,金塔县小客车修理厂、鸳鸯池水库管理所汽车修理厂、农修厂机车修理车间都有一定的修车实力。与此同时,个体小型修理业也有所发展,据运管部门统计,经过考核发证营业的就有27家,为发展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方便条件。
  为了适应车辆管理和征费的需要,运输管理职能机构相继成立。1975年成立了金塔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办公室,后于1983年改为金塔县公路运输管理所,隶属县工交局管辖,专门负责运输管理费、客运附加费和拖拉机养路费的征收和行业管理工作。从1992年起,接省交通厅通知,为了便于收、管、用一体化,拖拉机养路费征收工作移交金塔县道路管理所负责稽征。
  1975年,县上还成立了金塔县农机监理站,隶属县农机局管辖,专门负责拖拉机监理工作。1978年成立了甘肃省金塔交通监理站,隶属省交通厅管辖,专门负责维护交通秩序、车辆监理和养路费征稽工作。又于1986年奉命将该机构一分为二,成立了甘肃省金塔养路费征稽站,隶属省交通厅管理;另成立了金塔县交通警察大队,归并于公安系统,隶属县公安局管辖。
  总之,4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本县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大好运输形势,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由于公路运输的突飞猛进,促使本县交通运输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作者系原金塔县道路管理所干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邮电的昨天和今天
  秦临水
  金塔为古代边防要地,也是南北交通要道,历代王朝多有驻军防守。因此,当我们今天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境内就有了声光通信,它以火光、旗帜和击鼓并用来传递信号,主要设施就是烽火台。“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各有兵丁防守,根据不同军情,白天煨烟,夜间举火,按既定信号而通信。至今,汉代以至明、清时期的烽火台形状依然,大体完整。古人就是利用这种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烽火台传递信息。
  沿革与发展
  正常邮件传递,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创修金塔县志》记载:“驿邮,地处偏北,去官路过远,先年设驿不便,协署马号代之。现(民国元年)改为邮政,在城内商号设有邮寄代办所一处。经理一人,邮差二人,传送肃州、金塔、鼎新一带往来之信件报纸。”(原鼎新县邮电通信情况见《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鼎新邮电通信概略》)。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金塔邮寄代办所改为邮政局。邮运仍为步班和骡马班,从酒泉经金塔而达鼎新,由2名邮差交替,3日为一班,大庄子头墩为金、鼎邮件交接点。农村有乡邮员2人,分别担负城西片(今中东片)和城北片(今东坝片)的投递工作。
  1949年9月26日,金塔县和平解放,随即成立邮电局。1950年架设长途电话线路2条,即金塔至酒泉和金塔至鼎新。县城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门,是由两部美国制造的板键式10门磁石交换机并联而成。邮电局共有职工10人,其中局长、话务员、报务员、线务员、营业员、会计各1人;邮运员、投递员各2人。1952年下设五分屯庄(今中东)邮电所。1956年金塔、鼎新合县后,改鼎新邮电局为金塔县鼎新邮电支局,并于同年增设梧桐大坝(今东坝)邮电所。1967年设生地湾邮电所。1969年设天仓邮电所。1976年设大庄子邮电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塔邮电事业贯彻改革开放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为了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和市场经济发展,县邮电局围绕搞活企业,增强通信能力,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自身效益,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企业内部改革。从1985年起实行局长负责制,初步进行通信业务管理、干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基本建设以及内部分配等方面的改革,使企业从单纯的生产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从传统业务向多功能业务发展。全局现有分支机构6个,县局设邮件、营业、报话、自动机械、机线、机务6个班组,有职工92人。
  邮政
  邮政通信线路不断扩展。全县邮路8条,总长度307公里,其中地县邮路1条52公里,属于自办汽车邮路;县内邮路7条255公里,属于综合汽车邮路。农村投递线路11条956公里,其中摩托车投递线路5条315公里,自行车投递线路6条641公里。
  邮政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邮政机械设备,计有邮运汽车1辆,投递摩托车5辆,自动包裹收寄机1台,自动信函收寄机1台,业务统计电脑1台,财务账务电脑1台,邮政储蓄电脑1套,自动计息器1台。1994年7月,省局下拨中型邮政专用客车1辆,开通了县局——东坝——大庄子——鼎新的自办邮路94公里,加快了我县农村邮政的传输速度。
  邮政通信水平不断增强。全县12个农村乡镇,已有7个乡镇设立了邮电支局、所,占58%,通邮乡镇占100%,118个行政村通邮率占100%,每天或两天投递一次的乡镇和村,都占100%。全县平均每人每年用邮量为2.7件。
  邮政业务量不断增长。1993年底全县完成函件31.71万件,邮政快件3.84万件,包裹2258件,汇票2.02万张。报纸累计179万份,杂志累计23万多份。
  电信
  电信通信能力,全县长途电话传输设备有架空明线(二级干线)52杆公里,明线线条104对公里,光导纤维电缆104公里,长途电缆0.8皮长公里;载波机1部,供电式长途交换机3席,长途电话电路36路,电报电路4路电传打字电报机4部,自动发报机2部,自动收报机2部。全县市话杆路总长度57杆公里,市话电缆9.8皮长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用户1927户。城市电话普及率占7%。人工寻呼台用户351户。
  全县农话杆路总长154杆公里,明线线条316对公里,电缆皮长3公里。农话交换机总容量224门,电话用户189户。已通电话的农村乡镇12个,占农村乡镇总数的100%;已通电话的行政村8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1%。
  电信业务量,1995年底全县完成电报24805份,长途电话259700张,农村电话14600张。同时经多方努力,架设酒泉至金塔架空光导纤维通信光缆1条,为电信通信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信发展前景,计划1996年底市内程控电话交换机由2000门增扩为4000门;投资220万多元、建筑面积1860平米的电信大楼交付使用。1997年底建成全县数字通信本地网,开通移动电话(大哥大)系统,本世纪末开办多媒体通信,建立以县局为终端的高速信息公路。
  电信市场的开放与竞争
  1994年7月,由铁道部、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共同筹建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通信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将日趋激烈,邮电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已被打破。金塔县水利局已形成了沿灌渠网的电话系统和无线防讯通信系统;县医院开通了内部使用的120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1部,实占87门;县糖厂开通了内部使用的128门程控交换机1部,实占90门;在县邮电局的协助下,中东、鼎新、西坝、古城、三合、大庄子等12个农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也都开通了自动电话机,并进入邮电公用电话网。
  另外,农垦系统的生地湾农场、双丰元明粉厂、县水利系统的水管所、大墩门水利枢纽亦设置了自有的电话通信系统。这些邮电系统以外的通信机构,对邮电局独此一家的垄断地位提出了挑战,并开始与之竞争,这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通信超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金塔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所在。
  (本文作者系通信工程师、原金塔县邮电局工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员)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鼎新柏油路铺筑纪实
  李生相
  鼎新公社(现为镇)位于黑河下游东岸,距金塔县城98公里,辖11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1981年有1749户、8743人,计划内耕地20370亩。由于离县城较远,加之受经济发展和历史条件限制,乡村道路较差,贯穿全公社的乡村道路,沿着“三湾”(即河湾、湖湾、地湾)通行,交通很不方便,尤其天阴下雨到处是泥水,天气干旱时路上尘土飞扬,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多困难和不便。
  鉴于这种情况,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县委、县革委关于动员全县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改造旧道路的迫切愿望,公社党委作出“渠路林田、居民点两年规划试点、五年实施建成”的决定,即:建成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开通乡、村、组道路和田间道,条田形成,居民点统一规划,以生产队连片修建,先植树再修房。至1978年,全公社渠路林田基本形成,23.6公里的县乡道路(向南通芨芨公社、向北通双城公社)、38公里的乡村道路及村队田间道路全部开通。特别是为保证23.6公里县乡道路两旁树木的成活,公社投入资金,沿路打机井3眼,配备了柴油机、水泵等提灌设备,专供浇灌两旁树木,又抽调责任心强的农民14人为养路护树工。1978—1979年两年整修了沿路的桥涵,铺了砾石路面,整个道路网络形成。1980年,道路两旁的树木相继成活,基本形成了林荫大道,有些路段还有“一线天”之称。
  全公社渠路林田配套建设的基本完成,干部群众由出力建设到受益使用,对党委的决策给予了好评,同时也受到了上级党政组织及交通部门的关注。1980年7月,省交通厅吕副厅长前往额济纳旗(当时属甘肃省管辖)视察工作,途径鼎新,对夏天绿树配衬的林荫大道赞不绝口,给予了较高评价。在酒泉交通处停留之机,询问了时任交通处处长陈林虎:“你们酒泉地区县乡道路哪里最好?”陈处长说:“我到交通处时间不长,全区县乡道路没走完,没有比较,还没有发言权。”吕副厅长说:“你没有发言权,我有发言权,你们金塔县鼎新公社的那段县乡道路,全省是少有的。”为此,8月中旬,酒泉地区交通处陈处长带领全区七县(市)的工交局局长和道路管理所所长及道班班长50多人,来鼎新参观。陈林虎处长传达了省交通厅吕副厅长的赞赏评语,肯定了鼎新公社县乡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办法,并号召全区向鼎新学习。当时我对陈处长说:“我们这些基层工作的干部,工作上受表扬、挨批评已成家常便饭。”陈处长听后说:“那你还要什么?”我说:“我们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当时陈处长说:“你的这话可提醒了我,既然吕副厅长说了是全省少有的,要求叫他支持投资,铺成柏油路面。你们尽快组织,写个不超过30万元的报告,报到省交通厅,我给你们协调争取去。”我们立即组织有5人组成的勘察设计班子,从8月下旬开始,到9月中旬,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测量规划,写出论证报告,经县上和地区交通部门审查定稿,11月1日正式上报县上、地区和省交通厅。到1981年3月7日,省交通厅先电话通知公社:“你们铺油路的报告批准了,批了15公里,省上投资材料费19.7万元。”我们立即向地、县作了汇报,同时,动员全公社上下积极行动,合理安排劳力投工备料。县上对此也非常重视,成立了“金塔县鼎新油路建设指挥部”,由副县长姚汉章任总指挥,李生相(鼎新公社党委书记)、黄进昌(县工交局局长)、马兴元(鼎新公社管委会副主任)、赵生荣(县道路交通所所长)任副总指挥;公社也成立了由李生相、马兴元、何希玉、谢天贵、李应孝等人组成的施工班子。
  春播基本结束后,我们一面抓紧做施工准备,一面向有关部门发出求援,请求酒钢焦化厂提供煤焦油,驻地89720部队支援压路机等。全公社动员1000多农民,历时1个月进行了土路基础处理和准备工作。土路平均加高0.5米,最低处路段加高1.2米,最高处路段加高0.3米,拉运土方6.24万方,修建容量800吨的盛油池一个,动用土方3600方,合计拉运土方6.6万方,投入劳动工日1.56万个。拉运路基补强石料1.5万多方,最厚的路段垫0.4米,平均0.1米,使用劳动工日7.52万个;拉运路面规格石料8580方,其中:一料(核桃石)3900方,二料(瓜籽石)2496方,三料(米粒石)2184方,并拉养护沙780方,共使用劳动工日1.56万个;修建桥涵31座,用石料93方,水泥60吨,钢材12吨,投入劳动工日2015个。公社机关各街道铺设用水泥66吨,更新了树沟、小桥和人行道砖,动员了300多名机关职工参加义务劳动4500个工作天。
  煤焦油(沥青)的购买调运工作非常顺利。按设计共需800吨,经与酒钢焦化厂联系,答应全额供给,每吨出厂价120元。在与酒钢焦化厂商谈购油之机,巧遇嘉峪关市环保处的负责人,谈起购买铺路用煤焦油一事,他说酒钢厂区内有60年代倒下的一池煤焦油,全池卖给酒泉公路总段,他们只拉了一部分,由于池底低,池内还有不少油放不出来,已拉掉的又不给付钱,上级责成环保处为净化厂区环境,让拉沙子埋压或清理出厂区,你们看是否有办法放出来。当时那位负责人还亲自领我们看了实地情况,估计可以取出来。我们立即组织20名民工,推土机1台,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挖了一条深6米、长65米的地沟,借调了10辆油罐车,苦干1个月多,终于将所有的油都取出来,无偿拣回了价值达9.84万元的煤焦油820吨,只花费劳动工日800个,推土机台班费15个。
  洒油是铺路的关键。经过60多天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下旬,经地县交通部门技术鉴定和验收,土路基础基本合格。6月1日正式开始铺油,经过80天的紧张工作,于8月20日全程(南至上元村、北至友好村)铺油结束。实际完成四级柏油路面15.6公里,使用煤焦油749吨,总共投入劳动工日161035个(人均18个、亩均7.9个)。
  经费结算:省交通厅投资材料费19.7万元,煤焦油折价8.988万元,部队支援压路机折台班费2.52万元,合计31.208万元,实际花费27.808万元。铺筑油路工程不仅没向农民摊一分钱,还节余资金3.4万元。
  鼎新此次铺筑的油路是金塔县第一条县乡柏油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地、县领导的热情关怀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地区交通处领导多次到省上协调资金,施工期间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亲临工地检查指导;县委、县政府把鼎新铺筑油路工程摆上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姚汉章副县长亲自坐阵指挥,县工交局的领导实地抓进度、抓质量。特别是89720部队为鼎新油路工程建设支援了12吨的压路机1台,又随机派了2名机手无偿工作180多天,按当时国家定的压路机每日140元的台班费标准,计价2.52万元。鼎新公社的广大干部群众为铺筑油路吃了大苦,流了大汗。尽管一些人在施工期间有怨言、发牢骚,但受益后赞口至今。
  在铺筑鼎新油路的1981年,虽有良机巧遇如愿,但却老天不尽人情。正值10年一个周期的大旱降临,是投入抗旱保农业,还是拉石备料铺油路?公社党委多次召开干部和群众会议,进行民主讨论,最终统一了思想,取得了共识,“农业是基础,不能放松;良机来之不易,不能失掉”。党委根据县上的安排和群众的意见,作出决定: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成立抗旱、铺路两套班子,一部分干部抓抗旱,另一部分干部抓铺路;手扶机全部上井台抽水抗旱保庄稼,1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全力投入拉石备料铺油路。由于措施具体,方法得当,不仅使当年的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还保证了油路按时按质量完成任务。
  (本文作者系原县水电局党委书记,已退休)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航公路建设纪实
  县交通局
  酒泉市至十四号基地公路(以下简称酒航公路)建设项目具体由酒航公路建设管理局组织实施,金塔县组织实施了过境路段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现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酒航公路是通往内蒙古额济纳旗和外蒙口岸的一条重要国防战备公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及空一、空二基地的唯一进出口公路和后勤保障线。南起312国道酒嘉过境路段酒泉收费所,北接河东里十四号(空一)基地,途经肃州区和金塔县的11个乡镇、34个行政村,直接受益群众达52万多人。该公路的建成,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和沿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公路建设项目自2001年10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通过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紧密协作,联合攻坚,千方百计克服资金短缺、自然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等困难,精心组织,合理调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至2004年底,该公路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6.1%;完成路基工程132.72公里,完成大桥3座712米,小桥2座45米,涵洞284道4585米,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132.72公里、92.9万平方米。
  各级领导重视积极筹措资金
  酒航公路建设项目于2000年8月由甘肃省计委通过方案预审,2001年2月20日以甘计能〔2001〕58号文件批准立项,2001年10月11日以甘计基础〔2001〕803号文件批准初步设计,全线采用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确定线路全长144.72公里,概算投资3.6亿元。为了控制投资规模,省计委只批准132.72公里,批准概算投资3.1亿元,将线路通过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城区12公里,投资约5000万元的过境路段,交由地方自筹建设。鉴于该项目政治、军事意义特别重大,根据筹资非常困难的实际,借用“神舟”三号发射的机遇,向原国家计委曾培炎主任做了汇报,得到了国家计委的高度重视,于2002年4月16日派国家计委重点项目评审中心专家到现场评审,经评审重新调整了建设标准。省计委于2003年3月以甘计基础〔2003〕202号《关于同意调整酒泉至十四号卫星发射基地公路路面结构方案的批复》,将该项目二级公路标准降为二级路基、三级路面,路面结构由原设计7厘米厚沥青混凝土调整为5厘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宽度由9米调整为7米,即三、三结合方案。批准线路全长132.72公里,投资规模由设计的3.1亿元调整压缩为2.248亿元。资金来源为:国债资金1.2亿元,国家交通战备资金4000万元,其余6480万元由地方自筹解决。12公里城区过境段工程仍由地方筹资建设。
  为了确保酒航公路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在组织领导上,市县(区)两级把酒航公路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和利军富民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上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沿途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酒航公路建设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酒航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意见;抽调懂技术、会管理、作风扎实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组建了酒航公路建设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酒航公路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沿线区县及乡镇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公路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问题,为酒航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资金筹措上,市委、市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向国家计委以及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做了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多次前赴国家计委、交通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呼吁,以诚恳的态度感动上级,以扎实的作风赢得支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位国债资金1.2亿元、国家交战资金4000万元、地方国债2000万元、省交通厅配套1000万元,累计争取到位资金1.9亿元,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市上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除千方百计挤出部分建设资金外,还动员市直机关各部门和肃州区、金塔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在自身经济条件很不富裕的情况下,每人拿出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捐款修路,为酒航公路建设贡献了力量。
  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县领导还多次亲临施工现场督查指导工作,慰问一线筑路人员,协调解决了施工中的困难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起到了鼓干劲、增信心的作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省发改委、省交通厅领导也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视察,并委派建管处、质监站领导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为酒航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监督保证。
  严格招标程序 规范施工秩序
  公路建设质量是关键,必须抓好招标工作。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程序,主要做了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成立机构,依法招标。按照《招投标法》和《公路工程招投标办法》,组成招标领导小组,编制招标文件。省交通厅随机从甘肃省公路工程编标、审标、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小组。根据省计委和省交通厅批复精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面向全省招标。
  二是结合实际,合理评标。参照《招投标文件范本(1999)》制作了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并经省交通厅审核同意,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办法》,结合酒航公路项目特点,分别制定了《酒航二级公路路基和路面工程招标评标细则》,按照省交通厅批准的招标计划分别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发售标书、现场考察、标前会议、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整个招标过程严格按照规范程序由纪检、监察、职务犯罪预防办和公正部门派员监督,在封闭环境中分别对标书进行符合性审查和技术修正,对通过符合性审查及接受技术性修正的投标进行商务和技术评审,对通过前两个阶段评审的投标单位分评分定标三个阶段进行。
  三是坚持标准,规范定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招标专家组评定和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核,按照法定程序择优选择了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13家公路施工企业分别中标承建路基和路面工程,2家监理公司承担社会监督任务。按公路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进行监督管理,并同时签订了廉政建设合同,坚决杜绝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发生。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征迁落实
  针对建设资金紧张、工期紧迫、征迁难度大等实际,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和办法,以及优惠政策。对征地拆迁、税费征收等方面,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对国有荒滩、荒地则一律无偿划拨使用,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支持;原公路两侧控制红线内的各种违章建筑及设施无条件拆除,一律不予补偿;施工单位取土、取沙,除占用耕地的适当给予补偿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机乱收费。按照先征用、后管理,边施工、边处理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统征包干的原则,采取签订协议,一次性拨付征迁费90%、包干解决、超支不补等办法,过境路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分别由肃州区、金塔县负责,区县与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分层管理,逐级负责落实征迁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把握标准,逐项核实,登记造册,落实政策,为全线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线共征用耕地1479.4亩,拆除各类房屋29714.4平方米,伐树29618棵,改移传输光缆、电信、电力设施113处,确保了酒航公路顺利开工建设。
  坚持反复论证 消除质量隐患
  酒航公路地下地质结构复杂,不良地质路段多。路段内既有河流、沼泽、鱼塘,又有山丘、沙漠、盐碛;既要处理软基,又要解决盐碛;既要开山炸石,又要移动沙丘;既存在就地取料难的问题,又存在材料运输距离长的问题,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为了消除质量隐患,解决施工难题,根据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对特殊路段逐段进行调查研判,反复勘察论证,广泛听取当地群众意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针对大桥施工地质条件复杂,长年流水的特点,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联合会诊等办法,研究制定了多种施工方案和应急措施,提高质量保险系数对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丰富并渗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淤泥地段,采用清除淤泥后抛填片石、上铺砂砾、设置反压护坡道的办法,阻断毛细水上升;对地基稳定性差的粉沙层和强度不足的盐碛土地段,采用砂砾换填;对沙漠段特殊路基则分别按一般沙漠段、固定半固定沙丘段和流动半流动沙丘段进行砂砾换填、土工隔栅处理,并采取路外综合防风固沙措施。在质量通病治理方面,特别对路基边缘、新旧路结合、桥涵跳车、路基压实等进行了有效控制和治理,消除了隐患,保证了工程质量。
  狠抓现场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重于泰山”。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从四个环节抓起:
  一是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四项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标制、施工合同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管理,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卡片,落实质量责任。加强质量、进度、费用三项基础管理,坚持按施工合同、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办事,采取监理旁站、检测丈量、试验和指令四种手段运作,切实做到工料准备不齐全不开工、未经检查验收的材料不使用、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未批准不施工、上一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是严格把好施工机械和试验设备进场、项目三大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到位、主要原材料进场三关。对经培训考核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三大负责人、试验人员予以清退。坚持抓生产必须先抓安全,将安全、文明施工贯穿于项目管理和施工的全过程,坚决杜绝违反安全规程施工现象的发生。施工现场普遍都设置明显、易识的标志、标牌,施工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对不能中断交通的施工路段,配有专人指挥车辆通行,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三是认真落实“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监”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充实和配备了施工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施工单位对自采材料在进场前必须进行试验,做到标准不符合的材料不进场,对外购沥青除千方百计拓宽进货渠道外,认真把好《出厂合格证》和《单车过磅单》这一重要进货关口;中心试验室在认真负责做好各项抽检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协助施工、监理人员共同做好工程自检及数据资料整理;监理单位在做好抽检的同时,对工地试验室的各项自检坚持做到旁站监理,确保施工单位的自检频率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严格各工序之间的签字环节,不经签字同意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和操作程序、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严格操作程序,落实试验检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追踪制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是在进度管理上加强生产调度。采取蹲点包段与面上检查相结合和流动红旗、通报表扬,红、黄牌奖罚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比质量、比进度、比管理的竞赛活动,一旬一检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评比;对不能满足质量和进度的拌和、摊铺等筑路专用机械坚决要求更换和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精心组织,合理调度,适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倒排工期,将任务计划到月落实到日,在保证质量和不违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和平行作业,重视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尽量减少窝工和设备来回调运造成的损失,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如期完成了工程建设。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