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向太空的航天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06
颗粒名称: 铺向太空的航天之路
分类号: F426.5
页数: 10
页码: 24-33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中国于1999年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一步的重要性,介绍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中国航天在火箭发射、卫星返回技术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 航天事业 金塔县

内容

1999年11月21日,新华社播发消息:北京时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亲自题名为“神舟”号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场用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找,对突破载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的西北戈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创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九个“第一”,在本世纪末为我国航天伟业画上了光彩夺目的句号。
  西夏黑城遗址远古、悲壮,千年胡杨树苍劲、挺拔。
  巴丹吉林沙漠无垠、浩瀚,大西北蕴育了诸多神奇。
  王维的不朽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正是祁连山麓冰雪融化汇成了弱水河,河流蜿蜒波折,最终归宿于大漠深处的居延海。相传大禹治水时,首先治理的河流之一就是弱水。道家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冉冉而来,化湖成仙。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倾酒于泉犒劳将士,从此得名:酒泉。
  今天,这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历史源远流长,辉煌铸于今朝。
  艰难的起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新中国发出明目张胆的核威胁。面对美国的核威胁,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导弹和原子弹。
  1958年,当嗅觉灵敏的美国谍报机关惊呼“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突然失踪,不知去向的时候,九路大军正浩浩荡荡开进这亘古荒漠,一场前所未有的工程大会战,在千年沉睡的戈壁沙漠铺下了通向太空的第一块基石。
  不见戈壁不知天地广阔,不见胡杨不知生命辉煌,不到航天城不知航天人创业的艰难困苦。要在茫茫戈壁上建起导弹卫星发射场,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建设发射场,首先要修一条与兰新铁路连接的专用铁路线。1958年秋,6000多名官兵在300多公里的战线上,顶风沙,搭帐篷,吃干菜,挥锹抡镐舞大锤,人抬肩挑手推车,日夜干个不停。严冬,最低气温零下40℃,地冻得硬邦邦的,一镐下去,印出个点儿。酷署,地表最高气温50℃以上,火辣辣的烈日晒在身上,奇燥难耐。刮起大风,天地间弥漫着黄沙,一张口沙子就往嘴里灌。经过一年半的苦战,终于建起了大漠上的航天铁路。
  1960年9月10日,在苏联专家撤走的第17天,首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苏制近程弹道导弹,揭开了我国火箭发展史上的第一页。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中国制造的地地导弹点火升空,沿着预定弹道,向落点飞去。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虽然苏美等国“深感震惊”,但还嘲笑中国是“有弹无枪”。
  就在他们自鸣得意时,1966年3月1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会议,听取聂荣臻元帅和有关专家关于进行两弹结合试验的论证报告。会议决定,在我国本土上进行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在本土试验,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次,张爱萍召集会议,二机部刘晓说:“原子弹有五怕:怕冷、怕热、怕震、怕静电、怕冲击……”五院王秉璋说:“发射导弹,需要摆发射台、起竖、测试、加注、瞄准和点火等程序”。大家边听边开玩笑说:把导弹(戏称“罗嗦”)和原子弹(戏称“娇气”)结合起来,“娇气”嫁给“罗嗦”真够难的!这时,航天专家谢光选提出问题:“两家保密都很严,怎么能结合呢?”张爱萍当即表态:我当介绍人,把“罗嗦”和“娇气”结合起来。
  1966年10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周恩来、叶剑英和聂荣臻等领导人听取汇报并批准发射。周总理提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后来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和核事业的座右铭。
  在发射试验测试过程中,参试人员遵照周总理的嘱托,严把质量关,使每一个环节绝对可靠,每项设备、每个参数都达到最佳状态。进行弹体内、外检查时,操作员王长山发现弹体内部24号插头第5接头上,有一根约5毫米的小白毛,他怕造成通电接触不良,就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没能取出来,最后用一根猪鬃,费了很长时间才把这根几乎看不见的小白毛挑出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此极为赞赏,郑重其事地把这根小白毛包裹好,收了起来,“我要带回北京去,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是每一位科技人员都应该受到教育的”。10月26日,狂风卷起,飞沙走石,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18℃,核弹头和火箭由测试阵地转运到发射场。在李福泽司令员的指挥下,操作人员稳稳地将火箭和核弹头结合起来。27日9时整,火箭升空,飞向罗布泊。9分钟后,弹着区发回报告:核弹头在靶心上空预定高度爆炸成功。
  卫星游苍穹
  浩瀚宇宙,星光灿烂。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发明了火箭,不仅有流传千载的“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而且在500年前,一位叫万户的人,捆在火箭上尝试飞行,他虽然失败了,却成为人类飞天梦的先驱。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一支由众多科技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便组织起来。由于受当时“大跃进”的影响,热情高涨的人们想得太简单,在各方面物质条件离发射卫星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提出了要研制高能运载火箭、放重型卫星的一些设想。这一不切实际的计划,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便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困难。针对遇到的重重困难,中国科学院重新调整了卫星发展规划,提出了“以探空火箭练兵,高空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的步骤。经过多次导弹发射试验,火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人造卫星的一些新技术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研制人造卫星及运载火箭的条件日臻成熟。
  1965年10月,中科院召开了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确定这颗卫星为科学探索性质的试验卫星,并明确了中国虽然在技术上起步较晚,但起点要高,要比苏联和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卫星入轨后要“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使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得见,听得到。并命名“东方红一号”和播送《东方红》乐曲。
  在那个多灾的年月里,科技人员忍辱负重,艰辛跋涉,把航天事业一步步推进。1970年2月,国防科委下达了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预先号令》,由于是首次进行卫星发射,科技人员面临的困难相当大。4月1日,载着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一路戒备森严,在高度保密的安全状态下,悄然运抵酒泉卫星发射场。第二天,对卫星和火箭做了各项技术测试,一切正常。发射场最担心的问题是卫星能否准确入轨,入轨后能否及时预报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且不能让外国先于中国作出预报,这对测控系统是一次重大考验。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通信线路,因限于条件,从发射区到各观测站的指挥通信和数据传输主要是靠明线完成的。为防止出现干扰和中断现象,中央要求总参谋部组织有关省市自治区数十万民兵,沿线一字排开,日夜护线,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输。4月24日上午,运载火箭一、二级推进剂加注完备。20时整,发射阵地零号指挥员下达了“一小时准备”的口令。离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了,突然,地下控制室的操作员向李福泽司令员报告:在对卫星和运载火箭进行最后检查时发现卫星应答机对地面触发信号失去反应,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卫星跟踪测量的精度和预报的准确性。经过技术人员分析检查,找到了故障点。21时整,故障排除后,指挥员下达了“30分钟准备”的口令,发射场上还进行着临射工作。“一分钟准备”,即在21时34分,地下发射控制室发出了最后一个预备口令。紧接着“牵动”“开拍”口令,倒计时“9、8、7、6、5、4、3、2、1”“点火”口令刚落,霎时,大漠颤抖,苍穹震撼,“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徐徐升入太空,好一幅“大漠孤烟直”的壮丽景观。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发展空间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
  卫星返回技术是载人航天的先导。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家能发射卫星,但能够回收卫星的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从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已先后成功发射了17颗,成功回收16颗。
  发射返回式卫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具有足够推力的运载工具,功能完备的卫星本体,以及担负测量控制任务的航天测量网。我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始于1967年,1973年12月10日开始第一次发射合练。当时,戈壁寒风凛冽,气温在零下20℃左右。经过严格的测试合练,发现、研究和排除了几万个故障和技术问题,修改完善了发射试验用的测试细则“操作规程”和“试验程序”,为正式发射返回式卫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74年8月,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出厂测试合格,9月12日进场试验。经过技术阵地的全面检查测试,加注推进剂,定于11月5日点火发射。11月5日17时40分,火箭点火正常,但起飞5分钟后,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俯仰摆动,造成火箭姿式失稳。20.3秒安全自毁装置启动,弹毁星亡,残骸坠落在发射台东南方向大约500米左右的范围内,一大块碎片砸到厕所顶上。发射场上哭声四起,李福泽司令员看见大家情绪低落,就大声喊:“谢光选,你过来,赔我一个厕所”。航天专家谢光选委屈地说:“司令员,您赔我的火箭和卫星”。李司令员的玩笑话把大家逗乐了,心情宽慰了许多。接着,技术人员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发现速率陀螺到放大器的导线有暗伤,判明为火箭飞行中,因为振动造成导线短路,使俯仰通道失稳。一根导线的疵纰导致了首次发射试验的失败,使返回式卫星上天推迟了一年多的惨痛教训,应是永远吸取的。
  在采取了技术改进措施,杜绝设计上的缺陷,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加强临射前的测试检查,确保发射成功。第二年,自始至终叫响一个口号“不带任何问题上天”。11月26日至29日,成功地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和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和测控回收技术已经跃入世界先进行列。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进入太空和返回地面,是中国航天的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太空迎新客
  中国诞生过第一个乘火箭腾飞的人。在我国航天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航天人把目标定在世界航天的高水平上,以实际行动落实邓小平关于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要占一席之地的战略部署。
  1979年5月24日,美国宇航局安东尼·凯里奥博士悄然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从此走出封闭,翻开历史的一页。1985年,日本筑波举办万国博览会,中国的火箭、卫星等航天产品第一次亮相。1987年8月5日,我国成功地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微重力试验装置发射卫星搭载服务。从此,中国航天走向世界。
  正当航天人昂首挺进太空之际,从中国到世界,航天发射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法国“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失败。而中国,在1992年“国际空间年”,也饱尝了卫星发射失利的苦涩。然而东风航天人不愧是“中国征服宇宙的第一代人”。就在这严峻时刻将瑞典“弗利亚”卫星和我国的返回式卫星双双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履行了中国发射外星的第一个合同。世纪之交,东风航天人以当好科技强军开路先锋的姿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动态,加速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注重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优势,结合试验任务特点,每周六举办高科技讲座,学习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遥控、通信、气象以及精确制导武器、载人航天技术等知识。同时,增加专项经费投入,筹建完善多功能科技图书室、情报资料室、电教室、语音室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995年推出“184”人才工程规划,实行了重点培养跟踪考核,先后制定完善了10多种试验法规,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取得多项成果,成为科技试验的中坚力量。
  在航天技术中,运载工具就是运载火箭。在运载火箭的头部装上核装置就是核导弹,装上炸药就是常规导弹,装上可在空间按一定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就是不同类型的卫星或宇宙飞船。1961年4月21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风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绕地球飞行,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序幕。经历30多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航天活动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社会领域,并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奠定了基础。在过去30余年间,我国已通过人造卫星和动物试验掌握了生命对太空反应的详细资料。此外,近几年,研制成功的载人航天用的输氧器、防护头盔、抗微波药物等也为日后升空的载人飞行器提供了保障。
  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试验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院为主研制,飞船没有载人。新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发射中心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是我国航天发射技术的一个新突破。
  我国在已有的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了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在这次发射试验中第一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组织了飞船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控制。飞船起飞约10分钟时与运载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组织这次发射试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重大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的升空,是建立新中国以来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后,中国最大的一次科学试验。下世纪,中国航天的两大太空目标:先登月球,再上火星。
  昔日的辉煌已成为巨大的动力,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正激励着新时代的航天人只争朝夕。
  漫步东风航天城,宽阔的街道两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自然公园、集贸市场、游乐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那可怕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的景观已经成为过去。街心花园喷水池中的雕塑“银荷之光”与夕阳辉映,光彩熠熠。其形似出水含苞的荷花,亭亭玉立。她象征中国航天事业充满勃勃生机和展示东风航天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有诗赞曰:银荷之光展雄风,擎天俯地创奇功,恰似宇宙星九座,尽数航天第一城。
  1992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发射中心时,挥毫题名:东风航天城。并对航天人寄予很高的期望,嘱托大家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航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东风航天城,这颗镶嵌在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折射着古代文明的灵光,也放射着现代文明的光芒。这里为新中国铸炼了射天神剑,中国人也将从这里步入太空。
  (全文转摘自1999年11月24日《甘肃日报》社会周刊,作者近况不详)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作平
责任者

相关事件

1999年11月21...
相关事件
1960年11月5日...
相关事件
1964年10月16...
相关事件
1966年3月11日...
相关事件
1966年10月19...
相关事件
1958年5月17日...
相关事件
1965年10月中科...
相关事件
1974年11月26...
相关事件
1979年5月24日...
相关事件
1987年8月5日我...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