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102
颗粒名称: 金塔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述
分类号: R199.2
页数: 6
页码: 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自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包括了金塔和鼎新在民国以前医疗卫生条件不足的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善情况,包括医疗机构的增加、技术力量的提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医疗设备的提升等。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 金塔县

内容

民国及其以前,金塔、鼎新城乡缺医少药,民间医生多以土方、验方防治疾病,很难满足患者需求,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金塔、鼎新两县虽各设立公办卫生院一处,但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抢救危重病人和治疗疑难病症仍十分困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投资,增设医疗机构,增添器械设备,培训医务人员。党中央、国务院于七十年代曾先后三次派遣北京医疗队来本县帮助防病治病,培训技术人员,壮大了医疗卫生队伍。1970年全县卫生系统职工总数162人,1989年增至266人,乡村医生由210人增至241人,现有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15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卫生学校),乡级卫生院11所(中心卫生院3所,乡卫生院8所),共开设病床285张(县医院200张,中心卫生院45张,乡卫生院设观察床40张),村卫生所(室)149个,个体诊所(药店)15个,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逐步建立健全,城乡医疗卫生防疫条件得到了改善,促进了本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卫生行政机构沿革
  金塔县人民政府于1955年5月设立卫生科,1959年后卫生科与文教局合并成立文教卫生局。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了县人委工作机构,医疗卫生工作由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管理。1974年2月正式成立卫生局。
  二、医疗事业
  (一)金塔县人民医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立金塔县卫生院,职工6人,仅有听诊器、体温表、注射器等简单的医疗器械。开设西医门诊,无病床。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后改称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设中西医混合门诊部,医务人员15人(其中中医2人)。1955年县卫生院始设住院部,1957年开展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962年一般外科手术如胃穿孔修补和肝包虫摘除均可处理。1970年改称金塔县第一人民医院。1985年有职工145人,设病床150张,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放射科和理疗室、化验室、心电图室、急诊室、脑电图室、B超和胃镜室;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和中医病房。1989年有职工16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10,医士1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6人,护士34人,护理员18人,主管药师1人,药剂师3人,药剂士4人,药剂员6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1人,检验士3人,放射医师3人,行政、工勤人员32人,病床200张。
  1986年以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新型脑电图机、B超机、纤维胃镜、心电监护仪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20多台(件)。一些消化系、呼吸系、心脑血管系等疑难病例,可借此及早确诊。现医院总建筑面积已发展到9000多平方米,库房药物价值50多万元,至今这所医院已成为本县设备较齐全,医疗器械较先进,医疗技术较好的医疗教学综合性医院。
  (二)鼎新卫生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立,职工3人。1949年10月成立鼎新县人民卫生院。1956年3月,金塔、鼎新两县合并后,改称金塔县卫生院河东分院。1962年改为鼎新地区中心卫生院,1969年由北京下放来一批医务人员充实了该院技术力量,改建为金塔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发展到32人,病床30张。门诊部分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放射科、药械科、化验室、注射室等。1976年后下放人员陆续调离。1979年由于医院机构的调整,撤销第二人民医院建制,改为鼎新地区中心卫生院。1989年有职工15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3人,医士4人,护师2人,护士1人,卫生员2人,行政、工勤人员2人,病床15张,新建业务用房780平方米。
  (三)乡镇(公社)卫生院(所):1952年成立二区(今东坝乡卫生所)和三区(今中东镇)卫生所。1957年全县共有乡级卫生所7个,1959年将7个乡级卫生所合并为金塔、中东、东坝、鼎新四个地区卫生院。1961年随着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下放,每个公社设立卫生院(所)一处,全县共有公社卫生院3个,卫生所8个,并陆续设立了简易病床,部分重症病人可住院治疗。1969年改地区卫生院为地区中心卫生院,公社卫生所统称为公社卫生院,到1989年全县共有11所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乡卫生院8所),各卫生院有中医1—2人,开设中西医混合门诊部,设病床、观察床5—15张,并配备了心电图机、X光机、电动洗胃机等常用医疗设备,相继开展了透视、化验和小手术,使农村广大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就近治疗。
  (四)村队保健站: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就近治疗疾病的困难,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兴办起村级保健站。1956年全县建立村级保健站46个,有不脱产卫生员130人。六十年代中期,根据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精神,建立农村“赤脚医生”队伍,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在原有保健站的基础上,兴办合作医疗保健站。资金由社员个人和大队公益金筹集,社员诊病医药费按一定比例减免。到1975年全县各生产大队共建保健站117个,共有赤脚医生234人,接生员268人。
  1983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卫生部门允许个人开业设点,村级保健站大部分包给乡村医生个体经营,一些社会闲散医务人员,也在城乡陆续开业行医。1989年全县农村有医疗点132个(其中村队或集体办72个,乡卫生院设点3个,个体办57个),乡村医生241人,接生员89人。
  三、卫生防疫
  1956年在县卫生院设立卫生防疫组,1963年成立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4人。1968年根据“三卫一体”的原则,仍合并至县第一医院,分设卫生防疫组。1972年重新恢复县卫生防疫站建制。1989年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主管医师4名,医师5名,医士(检验士)7名,分设流行病科、卫生科、防疫科、地方病科、检验科和咨询门诊7个科室。主要从事流行病、传染病、结核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及食品卫生、工业卫生、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测工作。主要设备有电子分析天平2台,培养箱1台,干燥箱2台,电冰箱15台,冰排速冻器4台,冷藏箱12台,721—分光光度计2台,高速离心机1台,显微镜2架,X光机2台,防疫车1辆。
  随着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1983年以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全县共有专兼职卫生防疫人员129名,对适龄儿童全部实行了建卡发证的规范化管理。由于加强了计划免疫工作,骨髓灰质炎自1971年以来未曾发生,百日咳、麻疹大幅度下降。1989年经省地验收,四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7%,成为全省首批达标县之一。同时积极开展防氟改水、驱绦灭囊、食品卫生执法监督、学生体检建档等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散布流行。
  四、妇幼保健
  金塔县妇幼保健站,在原妇幼保健组的基础上于1979年6月成立,1989年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妇产医师2人,妇幼医士1人,卫生员2人,行政管理人员1人。设妇保、儿保、门诊、检验四个科室,主要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婚前检查、优生优育宣传等四项工作。1989年全县新法接生率达到98.9%,住院分娩率53.15%,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为0.63%,婴儿死亡率下降为19‰。
  五、医药事业
  民国及以前,城乡有少数药店、药铺经销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丸、散、膏、丹。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金塔城里有大生成、德和堂、泰和堂、永兴和等六家私人药店。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陕西人李世昌开设经营灵德堂药店,为城里最大的药店,有店员5人,乡村药铺有大庄子杨家药铺、新寺墩何家药铺、东坝五分屯庄(现中东)肖家药铺、西红常家药铺、西四蒲家药铺等共约50余家。
  原鼎新县城里有冯家和高家药铺,乡村有昌字号葛家药铺,东明保卢家药铺,张字号任家药铺,来字号仲家药铺,芨芨墩姚家药铺共10余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5年公私合营以前,药材仍由私人药铺经营,国家只对药材价格进行统一管理。1955年1月成立了金塔县医药公司,隶属县商业局管理。1958年底改为酒泉市医药公司金塔药材批发门市部,1962年恢复金塔县医药公司建制。1981年6月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划归甘肃省医药管理局管理,具体业务由酒泉医药管理局承办。1982年酒泉地区医药管理局拨款11万元,修建办公和营业楼一座(638平方米),公司总共占地面积8680平方米。1985年转交金塔县经济委员会管理,内设生产收购股、业务股、财务股、零售门市部和鼎新医药购销站五个股站,主要从事全县的药材收购以及中、西药经销和批发工作。鉴于本县药材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甘草、红花、苁蓉三种药材收购量较大,公司在1955年至1962年主要经销中药材,1962年开始经销西药,到1989年经销的重要品种共25类830种,西药品种28类1032种,医疗器械10类180种,年销售量1500吨,销售额最多达352万元,纯利润25万元左右。医药行业1989年共有职工43人,其中经济师1人,中药师5人,中药士2人,西药士2人,助理统计师1人,固定资产43万元。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金塔文史资料 第一—八辑合订本(二)》

本书包含了金塔县的一些历史和建设纪实,包括解放村水库初扩建概况、解放村水库生物治沙工程建设起始、讨赖河酒、金分水制度的沿革及有关问题、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第五次除险加固工程概况等段落。这些内容详细描述了金塔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地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侯良生
责任者
关正武
责任者
李世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东坝乡
相关地名
中东镇
相关地名
中东镇
相关地名
东坝乡
相关地名
永兴县
相关地名
新寺镇
相关地名
西四镇
相关地名
蒲家镇
相关地名
高家镇
相关地名
东明县
相关地名
姚家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