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75
颗粒名称: 文化教育
分类号: G40-055
页数: 67
页码: 251-3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金塔中学的创建与发展;金塔县南关小学历史沿革;金塔县第三完校的兴起;金塔戏剧活动略记;金塔民间戏剧艺人简介;金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简述;金塔县电影事业发展要览;金塔县女子小学梗概;金塔义学摭谈;金塔尊孔活动掠影;塔风学会成立始末;解放前金塔的一所民众教育馆;回忆土改中业余剧团的组建与活动;解放初期的扫盲教育;创修金泉书院碑序;夹墩湾开垦田亩碑序;记金塔县第一次文物普查;金塔汽修中专与德国赛德尔合作纪实。
关键词: 金塔县 文化 教育

内容

金塔中学的创建与发展
  李玉海 马治邦
  金塔县中学于民国36年(1947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原名甘肃省金塔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县城西南之东岳庙、龙王庙、太清宫内,将庙堂改为校舍,又新建礼堂和教师办公室。37年(1948年)秋开始招生,招收学生80人,顾元栋(字子材)任第一任校长。38年(1949年)7月招收学生100人,共设4个教学班。
  1949年9月,金塔解放后,学校仍属省办,时思明(县长兼)、张和祥(县长兼)、曹继泽、刘金元先后任校长,由于党和政府对该校的重视,学校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58年,学校交县办并增设高中,定名金塔中学,赵维普任校长。有初中班12个,学生581人;有高中班1个,学生40人;次年又招高中班1个,学生40人。两届高中毕业生考入大专以上学校的学生12人,教职工42人。1959年因酒金两县合并更名为酒泉市第四中学,魏著鑫任校长。1962年酒金两县恢复原建置,学校恢复原称。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中改名金塔县红卫中学,是年有高中班2个,学生80人;初中班7个,学生379人;教职工27人。1970年又更名为金塔县中学至今。
  建国以来,学校在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为本地和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并在勤工俭学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全县人民的褒扬。1958年组织学生开铅矿、挖甘草、种撞田,收入现金6万余元,为办学积累了资金,扩建了校舍,减轻了学生伙食费用和学费负担。1959年又开办了校办农场,到1964年学校创办耕读班,有固定耕地102亩,年收获粮食4万余斤,蔬菜1O多万斤,招收学生42名,学制两年,1966年又招收学45名,实行半耕半读,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既有农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新型农民。1975年,学校又兼办起金塔县“五七”红专学校,招收水工、医训、师训、农技、农机等专业班5个,学生共200名,为金塔地区培养了一批拖拉机手、赤脚医生、保健员、家禽家畜防疫员,农作物、林果栽培等初级技术人员。
  “文革”结束后,学校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该校定为地县重点中学。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活动,千方百计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该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8年至1989年,高中毕业生考入全国各地大学本科106人、专科133人,考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的447人。初中毕业生考人中师和中专的141人。其中1983年考入北大2人,1987年共考入大专以上学校的学生48人,其中考入清华1人。在北京、杭州、上海、西安、兰州等地许多全国重点大学都曾有从该校毕业生中录取就读的学生。“文革”结束至今先后有李玉海、董国昌、秦定国任校长,1985年秦定国、李玉海分别被甘肃省授予园丁一等奖和三等奖。1989年马治邦被甘肃省授予园丁二等奖。
  1984年,金塔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为造福桑梓振兴金塔,提议全县集资改善金塔中学办学条件,扩大规模,并形成决议案。县人民政府根据决议案决定,企事业工人、机关干部每人集资10元。农民每人集资3元,计49万元,国家拨款40万元,共89万元,于1995年动工建起建筑面积4296.58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一幢,校园面积702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870.5平方米,操场面积2.9万平方米。可容纳1750名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楼的建成,使金塔县中学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到1989年有教学班27个,其中高中班17个,初中班10个,学生1571人;教职工118人,其中教师73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者68人,被评为高级职称的4人。农场耕地60亩,有图书4500余册,各种教学仪器按二类配备基本齐全。
  建校迄今,已有25届高中生和39届初中生,一万两千余名学生毕业于该校,他们中的很多有志之士已成为各条战线的奉献者,为“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金塔县南关小学历史沿革
  张文质 王成相
  金塔县南关小学是金塔创建最早的一所学校,追溯它的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王子庄州同彭以懋倡议,在金塔堡南侧创建了“柳堤书院”,因书院旁倚柳堤而得名。书院的创建,使金塔学子得免远涉州城就学之苦。道光年间,“柳堤书院”置主讲山长①一人,聘定经理经费②一人。
  同治五年(1866年),回民马文禄起事,焚毁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子庄州同郝遇龙会同本地岁贡生③陈豫讷倡议,将书院复建于堡内东北隅文昌宫旁“回民礼拜寺”址,随将“柳堤书院”改名为“金泉书院”,取人才如泉源远流长之义。从此,金塔学子又复聚一堂,科达显士,不乏其人。当时学校山长必须由举人④或贡生充任,多为饱学之士。举人胡文炳、顾维熙、白玉琯,贡生郝遇龙、王莅廷、张春年、顾廷选都先后任过“柳堤书院”“金泉书院”山长。学生肆业三年,学习期满后由县知事监考,及格者为童生,由州考及格者为文庠生,进修合格者为增广生,由国家供给俸禄者廪膳生。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校”。王子庄州同杨泰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金泉书院”改为“王子庄官立高等小学堂”,设正、副教习各一人。
  民国6年(1917年),改“正、副教习制”为“校长教师制”,袁凤翔任第一任校长。民国14年(1925年)改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学制分高级、初级,高级三年,初级四年,高初级同时收生。民国17年(1928年),又奉令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亦称“柳堤中心国民小学”,学制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修业期为四年,高小修业期为两年。民国23年(1934年),学生增加,学制健全,原学校范围狭小,在县长周志拯的倡议下,故将学校迁至城南潮音寺内(今南关小学校址),学校设备日臻完善,规模逐渐扩大。民国33年(1944年)又改称“金塔县中山乡第一中心小学”,教师10余人,学生200多名,设教学班6个。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除上好文化课外,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民族正气》《日寇暴行》《送郎从军》等话剧、歌舞。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活动,当时在校内外颇有影响。
  该校从民国7年(1918年)以来,至解放,历任校长有袁凤翔、段生彩、李经年、宋执中、李上林、公兆麟、金从寿、殷柏山、向凤翔、谢彩璋、贺风彩、焦立邦、李成荫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一完全小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党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学校进行了整顿,增添了设备,加强了师资力量,条件得到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54年,又改名为“金塔县南关小学”,学校有教师16人,学生400多名,设教学班11个。在此期间,考试实行“五级记分制”。1958年后,推广了《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和普通话。
  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生“停课闹革命”,致使学校校风、校纪、校产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元月,在“公办小学下放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学校停办一年,1970年恢复,1973年,县政府拨专款对学校进行了扩建改修,原潮音寺旧房舍全部拆除,学校面貌一新。
  1976年“文革”结束。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在党的“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学校建立了新的规章制度,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学校被地、县列为重点小学,在上级的关怀指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有了较大的变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了贯彻落实。
  1979年,学校开展了以“三好”(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为目标,“三洁”(个人洁、环境洁、教室洁)、“三齐”(学习用品齐、桌椅板凳齐、学生衣着整洁齐)、“三美”(学生的语言文明美、心灵品德美、行为动作美)为内容的少先队“小红花”竞赛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0年,三(一)班少年先锋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红花集体”。教师赵惠娟,在1983年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并于1987年列为《华夏妇女名人词典》名人录。同年,教师蔡中和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辅导员”的光荣称号。1980年,学校又制定和实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改进教法、学法、考法为途径,以教学四项质量指标(人均分、及格率、优生提高率、差生转化率)为考核内容的“年段教学责任制”,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大大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2年在全省重点小学五年级毕业班统考中,名列全省第四名,学校被评为甘肃省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由于管理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德、智、体、科技、文艺等诸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出现了学校历史的兴盛时期。
  1985年,金塔县委、县政府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财力较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45万元,修建了三层教学大楼一幢,面积2700平方米,能容纳26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学习,充分体现了党政组组对教育的重视,对后代的关心。1989年,学校已有教职工47名,学生1109名,教学班22个。
  解放后至今该校历任校长有张登科、何世相、王金山、赵雄武、杨自棋、杜树栋、李聚荫、王成相、何弋民、杨国庆等。
  南关小学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他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金塔教育的特点和小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也记载了他为国家、为金塔培养人才的业绩。至今,这所学校规模较大,校舍整齐,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师资队伍充实,是全县第一流的小学,正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艰苦奋斗,勤奋耕耘!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金塔县第三完校的兴起
  李煜东
  民国29年(1940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原东坝五分(今中东镇屯庄村)成立了西区乡中心国民小学(即第三完全小学),这是金塔县乡村中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到改建中学历经216年的历史,它培养了大批的基础人才,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校的前身是原东坝五分屯庄初级小学。清乾隆6年(1742年)拔贡王起芝创立培英义学,民国3年庠生王登科改办为初级小学校,在成立时搬迁至东坝城煌庙,改庙宇斋房为办公室,庙院房屋为临时教室和宿舍,旧的房屋光线暗淡,屋顶漆黑,墙皮脱落,当时报名上学的学生又很多,扩建更新校舍成了燃眉之急。在学校与当地校董的商定下,协议泥工、木工、材料均由地方负责筹集,脱土坯、搬运、垫地基由学校负责。为了及早完工,学校规定,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经过师生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学校扩建工程于是年8月竣工,修成教室4座、学生宿舍16间、礼堂5间、教师宿舍6间、扇形校门1座。这所崭新学校的建成,吸引东、西六坝大批青年慕名前来求学。
  新的学校建成后,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在每年植树季节,动员师生美化环境,要求每人在学校周围种树六株,挂牌记名,包栽包活,自浇自护。民国30年(1941年)春,又在学校东侧荒滩上大量植树,同时还在教室、宿舍门前,开辟花池,数年后,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大为改观。
  民国31年(1942年)秋季,焦立帮任校长,并相继充实了师资力量,全校学生发展到146人,分4个班,6个年级。虽生员广,程度参差不齐,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导下,学生遵守纪律,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升学率逐年增加,学校的声誉影响越来越大,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困难,学校发动师生平整学田地数十亩,种植粮食。并且由校长何多仁亲自出马,挑选肖含春、李长茂、陈登魁、刘兴仁等擅长文艺的学生,和乡公所抽调的民间戏剧特长者,请来老艺人葛正新做指导,利用课外和晚上的时间,先后排练了《游西湖》《铡美案》《五典坡》《小姑贤》等十多本秦腔和折子戏。利用假期在全县各地演出,博得了群众的喝彩,得到了地方头面人物的赏钱和挂红。通过上述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文艺技能,又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学校利用这些收人添置了比重计、壁挂算盘等必要的教学仪器和教学用具,购置了图书八百多册。
  1949年解放以后,学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三完全小学。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学校规模逐年扩大。1958年改设为中东中学。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一辑)
  金塔戏剧活动略记
  俞兴海
  流行于金塔地区的戏曲,主要有秦腔和眉户两个剧种。
  民国时期,金塔县没有专业性的戏剧表演团体,戏曲演唱活动多由地方群众中的戏剧爱好者凑集的草台班,利用庙会和节日演出助兴,时聚时散。个别富有人家遇重大喜庆之日,也有请民间戏曲艺人演唱逗乐的娱乐活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戏曲艺人被视为“下三流”,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再加无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十分凄楚。一些老艺人在没有戏唱的时间里,多数以讨要为生,或带上乐器走村串户卖唱求生。
  地方群众组织的草台班能随时召集登台表演的有西红戏班、大口子戏班、双桥戏班、尕保子(宋子翰)戏班,高台县艺人冯大净的戏班也常被约请前来演出。演出剧目多以秦腔《铡美案》《烙碗计》《天门阵》等传统戏(剧目)为主,并配合部分眉户剧相间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三完全小学校长何多仁聘请艺人葛正兴为师,指导教师学生学演戏曲,在西红戏班的基础上,排演大型秦腔剧目十余本,折子戏二十多个,利用假期在城乡巡回演出,影响较大。主要演员有张永贵、王培堂、王同吉、段宗儒、贺凤生、肖含春、张春和、何多仁、何多才、陈登魁等。
  葛正兴,年轻时就在酒泉和人搭帮唱戏,不识字,但他采用强记硬背,能准确地唱出二十余本戏中各个角色的唱词和道白,同时对场次程式极为娴熟,令世人叹服。晚年葛先生在金塔红旗剧团、酒泉祁连剧团当演员兼导演。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曾组织演唱队,由文化馆负责带领下乡演出,除演一些传统唱腔、眉户折子戏外,重点排演现代剧目《白毛女》《三世仇》《王三保》《王秀兰》《穷人恨》等。
  1956年,县政府吸收流落本县艺人和业余演唱队骨干组成我县第一个专业性秦剧团,起名“金塔县红旗剧团”,主要演员有阎光庆、李天寿和原西红戏班的部分演员,在山陕会馆售票演出。同时利用农闲空暇下乡演出,为广大农民送戏。演出剧目有《状元媒》《战袍缘》《串龙珠》《大报仇》《玉虎坠》《游龟山》等二十余本。酒泉地区“七一”剧团和“祁连”秦剧团的戏也时来金塔献艺。
  这时期本县戏曲活动比较活跃,1958年演职员在生地湾种撞田,将挣得的收入购买服装道具,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1959年并入酒泉祁连剧团,大部分演员转行或遣散。1974年再次成立金塔县业余文艺宣传队,演职人员26人,排演眉户剧《双丰收》《争肥》,歌舞《军民联防保边疆》《农田基本建设战歌》等节目,在全县城乡演出300多场。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文艺界禁锢局面被打开,思想大解放,外地的歌舞剧、话剧偶来与本县群众见面。甘肃省话剧团团长石汝贵(金塔人)曾率团来家乡献艺慰问,演出多场,受到了桑梓父老的赞誉。同时县上在原有业余宣传队的基础上,经上级批准成立了专业文艺工作队,抽调有表演特长的公、民办教师和兰州下乡知识青年三十三人,排演出小秦剧《猪场风云》、小陇剧《下种之前》,移植眉户剧《朝阳沟》和陇剧大型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等。老艺人田振发、田美云夫妇,老演员马长寿、吕宝信、王全福、张寿山等一批戏剧专业人员先后调来,充实了本县戏剧队伍。自1978年起以秦腔剧种为主,开始售票演出。同时古典秦剧《十五贯》又重现舞台,观众场场满座,盛况空前。编剧盛大斌、队长杜树栋、乐队指挥郑午集体创作了大型古装神话剧《愚公移山》,在酒泉地区文艺调演中获一等奖,演员田萍获优秀演员奖。是年共演出186场。
  1980年6月,文艺工作队赴新疆,在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呼图壁、克拉玛依等地演出81场,收入1.8万元,其中《法门寺》一剧的演出实况由克拉玛依油田电视台进行了转播,在当地观众中影响很大。
  1981年7月,文艺工作队改称“金塔县秦剧团”,每年排新戏7至10本,在城乡演出200余场,保留大型秦腔剧目25本。在舞台多次演出的有《火焰驹》《铡美案》《三滴血》《昊天塔》《五典坡》《假婿乘龙》《回荆州》《赵飞搬兵》《徐九径升官记》《白玉楼》《金沙滩》《破宁国》《出棠邑》《墙头记》《血溅乌纱》《抬花桥》《劈山救母》《狸猫换太子》,现代剧《梁秋燕》《朝阳沟》,陇剧《枫洛池》等。
  1982年自编自演的反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大型现代眉户剧《风雨曲》获酒泉地区调演评比二等奖。
  现秦剧团有演职人员41人,其中演员21人,职员11人,乐队9人。并召收学员25人,培养剧团后继演员。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民间戏剧艺人简介
  张文质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近代在本县戏剧表演艺术界,曾出过几位著名演员,他们是:
  马玉贵,又叫马老娃,金塔县旧寺墩(今古城乡旧寺墩村)人,幼时家贫,父母早亡,成了孤儿,被同乡蒲领班收养。蒲正明(诨名蒲黄褂)善演戏,自发组成戏班“同乐社”,马玉贵在该班学戏练功,好学苦练,不多几年,竟成“四口”(即架口、嗓口、白口、腔口)俱佳的把式,声音宏亮,道白真切,那时并无扩音放大设备,可他的声音在两华里之内听得分明,尤其夜戏就听得更清楚。善唱大净和须生,如《牡丹亭》之比干挖心,他手法灵活特快,瞬间从心口挖出血淋淋的红心(实是羊心)弄假似真。他在饰演《未央宫》之韩信、《鸿门宴》之项羽、《十五箔》之况钟、《出棠邑》之伍员等角色,常受观众喝彩。由于马玉贵演技超人,常遭同行忌妒。一次高台盐池演唱《芦花荡》,马饰张飞,同伙庆娃饰周瑜,剧终马正拭脸,未及防范,被庆娃一尖刀刺入心窝,当即毙命。人们常说历史上的真张飞是被他部下刺死的,岂料戏剧扮演的假张飞亦被同人刺死,古今巧合,奇闻传至当今,无不叹之。
  葛正兴,原鼎新县人,他除不演旦角外,饰演生、净、丑都有一定水平,尤以演毛净著称。一次在大庄子屯庄演《斩单通》,演完后得赏钱十余串。解放前他曾应金塔三完校之聘请,指导教师、学生学演戏曲,月薪与校长等同,并帮助指导组建了金塔有名的西红“白乐社”。葛虽不识字,却能较准确地背出20余本历史剧目中各个角色的唱词和道白,晚年曾先后在金塔县红旗剧团和酒泉地区祁连剧团当教员。
  蔺耀亭,张掖人,善魔术,懂戏剧,1940年定居金塔。他收买孤儿20余人,管吃管穿,聘请名师余敬明、葛正兴等当教练,在本县组成娃娃戏班,定名为“新光学社”,演员均以“光”字排名,如柴光容、蔺光庆、丁光信、王光辉、刘光珍等,大都练有较好的技艺。有一娃娃名杨光兰,面貌英俊,善演武旦,动作机灵活泼,深受观众赞赏。这批年轻娃娃称得上是金塔戏剧后起之秀,多数被充实到了金塔、酒泉秦剧团,后来大都成为很有名气的演员,有的竟成剧团的台柱子。
  宋子翰,原籍青海西宁人,曾在原鼎新县落户。他带领岳父杜监生戏班(同庆班),常在鼎新、高台一带演出。其人身材魁梧,演技超群,尤善须生。在饰演《阴魂阵》之孙武,能在空中接连打碎5个雷碗,饰演《炮烙柱》之梅伯,在炮声中抱柱,能把赤裸上身和脸面肌肉变形,似身焦面肿,肌肉蠕动,十分逼真。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老艺人的工作和生活,多数招为国家职工,发给固定工资。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生活有了保障,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和提高,有的聘为艺术教师,为培养人才,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简述
  俞兴海
  广播电视事业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喉舌,它是传达政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因此它有严格的科学性、党性、纪律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一、广播
  我县广播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1952年3月,中共金塔县委派王振业,原鼎新县委派吴振瀛参加了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收音员培训班,结业回县时两人各带回“圣乐牌”直流收音机一台,分别建起了收音站。此为本县有广播之始。
  收音站设在县委宣传部,每日晚间抄收中央电台和省电台的《记录新闻》,于次晨利用黑板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地油印《新闻快报》分发县属机关单位及区、乡政府,传达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时组织县委机关干部、工人和中小学生收听重要新闻,有时收音员身背收音机、大喇叭深入乡村组织农民群众收听,对当时开展的土改、镇反等运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2年冬,金塔县文化馆派魏科邦,鼎新文化馆派高龙天去兰州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厅举办的收音员培训班,结业后配发了收音设备,于1953年初在两县文化馆开展起了广播收音活动。
  1954年4月,金塔县收音站有苏制25W扩大机一部,德制船式15千瓦发电机一台,在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和部分科、室架上了舌簧喇叭,开始直接收听广播节目。
  自1954年12月起,两县各区政府相继建起收音站,区宣传干事兼任收音员。至此两县共有收音站9个。
  1955年4月,金塔县财政拨款购置苏制750W发电机一部,50W广播扩大机一部,为筹建广播站做了准备。1956年春,金塔架设广播专线26杆公里,并利用邮电线路在15个乡政府和120个农民生产合作社架设广播喇叭138只,并在县城南门楼上架设高音喇叭2只,于11月份建立金塔县广播站并开始呼号播音。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曾在北山煤矿组建战地广播站一处,重点播送大炼钢铁中的战地新闻,翌年初停播。
  1959年,酒金两县合并,金塔县广播站建制撤销。广播业务由金塔公社中继站收转酒泉市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节目,大部分边远社队停播。
  1964年3月19日,中共金塔县委决定重新恢复广播站建制,并抽调人员,拨款三千余元,在县政府西南角修建房屋5间,于11月16日起开始呼号播音。本县广大农村又有了利用邮电线路传输的广播信号,喇叭架至生产大队(村)办公处。1966年和1967年县上自筹资金架设了通往金塔片7个公社的广播专线57杆公里,入户喇叭785只,4.7%的农户收听到了广播。
  1969年3月推广广播信号载波化,广播专线毁弃。1969年至1970年各乡(镇)相继建起广播放大站,扩大机功率最大者为550w,最小者为275w,总功率4550w。每站均配备机线员2人(合同工)。1978年至1979年,全站职工自己动手制做水泥杆,按原有线路架设水泥杆广播专线57.4杆公里,入户喇叭15245只,入户率达到76.7%。
  1983年,广播信号传输改为调频发射,建立了信号发射塔。塔高36米,桅杆高6米,输出功率50W,调频频率97.2兆赫。距县城78.3公里的天仓乡放大站亦能收到清晰的县站信号。县城用550W扩音机带高音喇叭9只,为市民播音。
  1984年,县站有国家职工21人,房屋3处,占地面积4498平方米,建筑面积510平方米。录扩音设备基本能保证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农村放大站有亦工亦农合同工22人,通广播的村115个,占总村数的90.8%,生产队508个,占总队数的77.8%,通广播的农户14460户,占总户数的64%。乡至村队的水泥杆专线175杆公里,木杆专线207.4杆公里,合计382.4杆公里。县站辖乡(镇)放大站11个,广播服务门市部1处。1986年起对全县乡至村、社的广播专线进行了标准化整顿和建设。县政府为此召开了专门的整网工作会,并把广播网络建设定为文明村社考核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发动群众投工献料,花费现金24.1万元,购铁丝47.36吨,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我县乡村广播线路标准化,经地区文化局检查验收发给了合格证书。同时实行了“线路承包,喇叭收费,人员招聘”的管理制体改革。使农村广播事业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7年省厅投资配发县站GK84—1控制桌一台,1988年至1990年三年拨款11万元,县财政投资7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于1990年4月动工,8月竣工,建广播电视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762平方米,耗资22万元。
  1978年以前本地广播新闻宣传不定期。自1979年以来,相继开辟了《本地新闻》《学科学》《为您服务》《时事政治学习》《农业科技》《经济信息》《生活顾问》《法律之窗》等8个专栏的自办节目。
  二、电视
  我县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电视事业发展起步较迟。1979年商业市场始有电视机销售,个别机关单位购置了电视机,开始收看玉门电视台转播的电视节目。县文化馆售票让群众观看,继而个别市民家庭中也有了12英吋黑白电视机的收看活动。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县政府于1981年拨款2.7万元,在广播站内建起金塔县电视差转台。发射塔由本县农机修造厂设计、制造、安装。塔高36米,桅杆高6米,差转机功率10W,覆盖半径5公里,接收玉门电视台发射的6频道信号,发10频道。1982年又新增差转机一部,功率50W,覆盖半径20公里,县城居民和附近乡镇农户可收看到本县差转的电视节目。
  1983年,广播信号的传播改为调频发射,因与电视信号同塔发射,信号互相干扰效果不佳,县财政又拨款3元,在工农街新建电视差转台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机房5间90平方米,发射塔为边宽50米拉线铁塔,塔高50米,桅杆高7米,新增50W彩色黑白兼容差转机一台,覆盖半径20公里。自此我县电视差转台可接收玉门电视台发射的6频道和8频道信号,发10频道和4频道两个频道的信号。播放时间为每日晚7时至11时,星期天和节假日全天播放。
  1985年甘肃省广播电视厅给鼎新片投资边宽50米拉线铁塔一座,塔高40米,桅杆高10米,1987年又投资给5米地面卫星接收机一部,拟建鼎新电视差转台,但由于资金和技术人员缺乏,故该台于1990年11月28日才开机播出,发射功率50W,覆盖半径7公里,转发卫星信号中央台一套节目,发10频道。
  1987年冬,县政府决定发动群众集资建立千瓦电视转播台。机关干部每人集资10元,有电视机的农户每户集资15元,共收集资金10.8万元。省厅投资6米地面卫星接收机一部。县电视差转台改称转播台。
  1989年,购买北京广播电视器材制造厂生产的1000瓦四频道彩色黑白兼容发射机一部,价值12.7万元,省厅又给我县投资G型自立铁塔一座,造价14.8万元,塔高55米,桅杆高30米,避雷针高3米,计高88米。桅杆上安装四层蝙蝠翼天线,并预留米波和分米波十字天线两个频道的位置。1990年9月18日千瓦台开机试播,有效覆盖半径50公里。金塔片7乡镇和国营生地湾农场均能收看到县转播台播放的电视节目,成为本县人民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1990年冬,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办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拨款21.4万元,购买了DXC3000APK型索尼摄像机一台,VO6800PS索尼录像机一台,V05850PS索尼录像机2台,TVC监视器2台,Rm440编辑控制器1台。1991年2月3日县人代会开幕,发布了我县第一条电视图像新闻。至年底共发布本县图象新闻270余条,电视广告80余条。
  我县电视事业起步虽迟,但发展快。八十年代初仅有机关单位和部分生产队农民群众集体的收看活动。1984年起,个别农户开始购买电视机,至1986年全县有3845户有了电视机,占总农户的18%。
  1990年全县农户中有电视机13010台,占总农户的50%,城镇市民有电视机4250台,占城镇总户数的95%。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电影事业发展要览
  俞兴海
  电影业的问世已有一百多年,但它与金塔人民见面只有近五十年的历史。1940年7月,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委会第三放映队来本县,在鼎新县城、金塔县城及东坝城隍庙(现中东镇屯庄村)、大坝庙(现东坝乡大坝村)等处放映抗战纪录片,进行抗日宣传,轰动城乡。此为本县群众目睹电影之始,老百姓称“耍影子”。
  解放后,1953年甘肃省文化厅电影队偶来本县在县城放映,观众闻讯不辞路遥体困欣然赶来观看。1955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电影放映队1个,抽调职工3人,首任队长周永胜,队员余平、杜宝山,放映设备为匈牙利产16毫米电影放映机1部,双缸四行程汽油发电机1部。放映业务由省文化厅领导,在全县城乡巡回放映,全年放映110场,人均收费人民币4分,观众共达3万余人(次)。自此本县有了专门的电影放映机构和人员。人民群众陆续观看了故事片《南岛风云》《智取华山》《钢铁战士》《神秘的伴侣》以及宣传农业合作化和介绍苏联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1962年成立电影放映第二队,1966年成立第三队,1970年8月又组建16毫米放映队2个,8.75毫米放映队1个。至此全县有国营放映队6个,年放映2500余场,观众达50万人(次)。自1975年起,农村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电影放映队,其中1975年建起天仓公社放映队,1976年建起鼎新、芨芨、大庄子、东坝、西坝5个公社放映队,1977年又建起三合、金塔、古城、双城4个公社放映队和1个工矿放映队,1980年建起大庄子头墩大队放映队,1982年建起中东公社放映队,每队放映员均为2人。由于公社放映队的逐步建立,替代了国营放映队,乡村国营放映队相继撤销。
  1983年本县城乡有电影放映队16个,但经常活动的有13个,其中乡办队11个,村办队1个,工矿队1个。年放映4290场,观众达171万人(次)。广大农民群众每月看电影可达2场次以上。此时电影收费标准根据村队人数而定,少者每场10元,多者每场40元,中小学生看电影每场收费10~15元,均为年终结算。
  在县城,1962年建立金塔县电影放映站,职工6人,利用县政府礼堂开展放映活动。
  1972年始建立专门机构——金塔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1979年改称金塔县电影放映发行公司。辖16个放映单位(队),含各乡镇放映队11个,大庄子乡头墩村放映队1个,工矿放映队1个,文教放映队1个,国营生地湾农场放映队1个,县电影放映站1个。有国家职工17人,集体职工22人(乡队)。
  1982年,甘肃省文化厅拨款17万元,县财政投资5万元,在县城中山街修建砖混结构电影院一座。建筑面积970平方米,设固定式钢架座位824座,1984年10月1日建成营业。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本县电影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至1989年放映人员由建队初期的3人增至39人,其中二级技师1人,一等三级放映员2人。放映设备有了较大改善,先后购买了5501型35毫米固定式放映机和GS型氙灯放映机等先进设备。县城建立了专门影院,各乡镇普建了大会礼堂,改变了过去只能露天放映的局面,放映效果大大提高,全县人民群众欣赏电影艺术已得到普及。县电影放映发行公司近年来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放映单位。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女子小学梗概
  何世相
  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金塔县官立高等小学自民国6年(1917年)开始,间有个别女孩子入学就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女学生班,学校指定一名教员专管女生班的教学事宜。民国17年(1928年),该校易名为金塔县第一完全小学,正式附设女生班,当时入学就读的女孩子,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封建势力的影响,一般地进不了学校,进了学校的也很难学习到底。民国20年(1931年),县长陕祝南在城内隍庙街创设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校,进校就读的女学生约四十人。但流动性较大,曾出现过停停办办的情况。民国30年(1941年),县第一女子小学从原址城西南隅(原建设局)迁到北关西街马王庙,学生逐渐发展到近百人。民国34年(1945年),毕业学生一班共12名,她们是杜兰英、曹秀英、张桂香、王淑珍、王秀兰、盛玉兰、马秀英、陈万珍、李淑华、肖兰英、贾淑芳、陈有瑞等。民国37年(1948年),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校合并到县城东门外的县立第二完全小学(中正小学校),女子小学校停办。
  原鼎新县女子小学校由县长姚家琳创办于民国6年(1917年),未几年就停办。到了民国21年(1932年),县长张维贤倡议复办,两年后又停办。民国30年(1941年),又在县长胡国泰的提倡下女校开学复课。民国34年(1945年)秋天,以四年级初级班程度毕业学生一班,张桂芬、李彩霞、杜贞、金香等人都是该班毕业生。鉴于该班女子学识优良,县长张应麒决定拟增班级并改为高级班。民国37年(1948年),女子小学校合并到鼎新高级小学,女子小学停办。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义学摭谈
  俞兴海
  义学,乃清代地方民众捐资所办之学校。据民国时期撰修的《金县志》载:“义学之名肇自清初,大都悉听本方私人联合捐资而设,转当时府、州、县学及书院(1)之不足。以出于人民之义举,故曰‘义’。”“自乾、嘉以迄同、光,所设义学不下数十处之多。”
  为使今人了解其历史概貌,现将金塔部分义学的名称、创办时间、办人、地址抄录于兹,同时对办学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经来源及教师待遇作一简单介绍,古今对照或有裨益。
  蒙养义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向应明创建,设三塘坝三上现东坝乡三上村);
  培英义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2)王起芝创立。设东五分(现中东镇屯庄村);
  发英义学: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进士(3)孙兆彩创建,设户坝天生村(现三合乡天生场村);
  育贤义学:嘉庆十年(1805年)庠生(4)王殿卿创建,设西坝四仁和村(现中东镇三湾沟村);
  育英义学:嘉庆十年庠生贺松龄创建,设西坝红杞滩太和村(现坝乡西红村);
  明伦义学:嘉庆十年贡生(5)王志昌创建,设东坝五分虫王宫庙侧(现中东镇中东中学处);
  养德义学:嘉庆十年庠生王起丰创建,同治初毁于回民起事,光绪十年(1884年)农坊(6)王士含重建。设威虏上号(现古城乡头号村);
  崇正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农坊窦自先创建,同治六年(1867年)毁于回民起事,光绪十八年(1892年)武生(7)何天乐重建。设威虏下号(现古城乡沙沟村);
  萃英义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文生(8)王克勤创建,同治初毁于回民起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庠生张春年重建。设三塘坝(现东坝乡下黑树窝村);
  由义义学:嘉庆十八年(1813年)增生(9)马会图创建。同治初毁于回民起事,武生陈发财、何开元重建。设磨三分(现古城乡四分村);
  修德义学:道光三年(1823年)农坊王作斌创建,设西坝蔚仙村(现西坝乡金马村);
  培元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举人(10)胡文炳创建,置买学田50亩,岁租粮10石作为常年经费。设户口坝官坝(现三合乡永光村);
  启迪义学:道光三十年(1850年)佾生(11)谢生明取水租创建。设东坝东五小坪(现中东镇谢家墩村);
  养才义学:咸丰三年(1853年)丁汝华创建,设天夹营五分庙侧(现天仓乡上五分村);
  养善义学:咸丰四年(1854年)魏天惠创建,设天夹营头分庙侧(现天仓乡常丰村);
  养蒙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蔺某创建,同治间毁于回民起事,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坊丁勤重建。设营盘中截(现天仓乡营盘村);
  育贤义学:咸丰五年(1855年)从九(12)何芳、成艾创建,设三塘坝新寺墩(现东坝乡新寺墩村);
  诲蒙义学:咸丰八年(1858年)庠生赵克绍创建,设西坝三分(现西坝乡三五分村);
  崇正义学:同治十年(1871年)农坊王毓麟创建,设东坝上三分(现中东镇上三分村);
  启蒙义学:同治十年农坊王得主创建,设东坝头分(现古城乡新沟村);
  养蒙义学:光绪元年(1875年)介宾(13)赵全创建,设东坝四分(现中东镇中五村);
  进德义学:光绪四年(1878年)武生罗宗武创建,设东坝二分(现西坝乡二分村);
  训蒙义学:光绪十年(1884年)庠生王百川创建,设东坝三分(现中东镇团结村);
  另有梧桐坝大坝庙之居仁义学,梧桐坝大庄子屯庄之依仁义学,梧桐坝大厨房之安仁义学等。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校,义学自民国三年(1914年)起,陆续改办成初级小学校或称国民小学校,义学之名废。义学之教书先生称师傅,每校1人,由本方群众或校董(14)推荐选拨聘任,任期不定。但凡执教认真、群众拥戴者可长期任教。薪俸(工资待遇)以年商定,各校多寡不一。少者每年小麦三石(约600公斤),多者五石(约1000公斤)。由校董筹集齐备后分4次送给,叫“四季礼”。一般无拖欠。每年端阳节、中秋节、冬至节学生给师傅送点食物以表谢意,别无他得。
  义学多有学田地,俗称义学地。各义学多寡不一,仁和村育贤义学、官坝村培元义学各有学田地50亩,大厨房安仁义学只有17亩,义学地并不由师生耕作,而是每年寻找佃户耕种,按亩收租,作为教师薪俸和学校费用之主要来源,地少不足者由群众自筹捐献支付。
  金塔地处偏僻,加之民生凋零多被衣食所困。故蒙童入学求教攻研习读者十不居一,在校学生较少。每校多则二、三十名,少则不足十名。遇有饥馑之年,则多数辍学谋生,学校时有关门之虑。故各地义学办办停停、停停办办者不鲜见。
  义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今日学校之课堂教学迥异,无特定的课程设置,也无年级分别。入学蒙童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字》《五言杂字》,进而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学习方法以自学背诵为主,多为师哥教师弟,师傅只给必要的辅导解释和检查督促。遇有大比开科之年,参加考试以求功名。义学设备十分简陋。房舍多以古庙宇代之。师傅自带被褥炊具,学生自带桌凳书籍,别无他物。既使捐资新建之学校,亦只有房舍10余间而已。据耄耋叟李树林、李春芳回忆,西坝蔚仙村修德义学,光绪年间从北极宫搬出兴建在北极宫东侧,有书房(教室)、斋房(教师住房和办公房)、厢房(学生住房)等15间,桌凳10余张,另有义学地30亩,每年收租6石。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尊孔活动掠影
  何世相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由于他在学术上、教育上和政治上很有名望,曾受到封建社会中朝野的尊崇。
  一、孔子在学术和教育上的成就
  相传孔子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他曾博览群书,整理了《诗经》《尚书》,删修《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这对保存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提出“仁”的学术,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言论由其弟子辑成语录,名曰《论语》,被封建社会历代当局定为学生必读的教材之一。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术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孔子为了使文化教育从奴隶主贵族社会制度下解脱出未,曾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据史书记载,在他门下受教育者先后有3000余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称作“三千门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在教学中创立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学方法,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二、历代对孔子的追谥
  由于孔子的学术思想对历代封建王朝极为有利,所以就成为利用的对象,并予以封王进爵。迨至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谥孔子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至圣文宣王”;元大德十年(1306年),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至圣先师”;清顺治二年(1645年)定文庙,谥号“大成至圣先师文宣先师”;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行政院规定8月27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
  孔子的学术思想,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国际上树孔子为四大名人之一,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是世界百名文化名人的第七位。美国加州把孔子诞辰日定为那里的教师节。
  三、金塔民国时期的尊孔活动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因此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享受着极高的声誉,所以尊崇他的活动也比较广泛。现将民国时期金塔的尊孔活动,记述如下:
  1、建庙奉祀
  金塔的文庙(俗称孔庙)有两座。一座在原金塔县城内东北隅,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另一座在原鼎新县(今鼎新镇)城内东北隅,创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这两座文庙,现均毁之无存。
  金塔城的文庙内,大成殿中央正墙上挂着孔夫子画像,像前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的牌位。孔圣人的全衔右上边(竖)写“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左上边(竖)写“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等四位贤人陪驾。农村学校亦均供奉孔夫子的牌位,牌位两侧挂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为内容的对联。
  县文庙中有主持(看管庙人员)。他的职责是平时看管文庙内的设施,逢农历朔(初一)、望(十五)日,焚香、华表、击鼓、鸣钟,以示奉祀圣人虔诚。
  2、定期祭典
  县上每年的祭孔典礼,是在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典由县府主办,参加人员十分广泛。以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例,农历八月二十七日那天,县上党政军及所属单位的人员都来参加,还有地方绅士、农商会知名人士,尤其是县城学校师生,是祭孔典仪中的大阵主体。
  祭典仪式十分庄严肃穆。祭典设主祭一人(清朝为州同官、民国为县长),陪祭者多人。参加祭典的一般人员,均列队端站。会场中贴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道教三千门弟子;德化七十二贤人”等联文。
  祭祀所用之香、帛(纸卷)、酒、馔和祝文等品,分成三份,依次陈列于侧旁桌(叫所)上。礼宾(喊礼人员)8人分行排列于大成殿门两侧,东西贤人殿(也叫东西配殿、孔门弟子殿)门前分两列各站礼宾2人。礼宾喊礼,有关人员按其所喊内容行之。
  祭典开始。主祭者就位(喊),陪祭者皆就位(喊),执事者各执其事(喊)。此时所有参祭人员都严阵待之。
  奏乐(三砸)。礼宾喊金初砸,司钟者敲一下钟;礼宾喊鼓初砸。司鼓者击鼓一下。金再砸,鼓再砸;金三砸,鼓三砸。后礼宾喊金鼓齐鸣,钟鼓分别按乐音连续敲击。
  唱祭孔歌。在音乐声中,众人有节奏地唱祭孔歌(歌词出自《礼记·礼运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献之仪。三献之仪是祭孔仪式中的核心和高峰。它分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三献礼三步。礼宾喊行初献礼,执事者双手掌盘,移步至祭品桌前,主祭同时随后,礼宾喊跪,主祭跪下,执事者把帛、爵(酒器)递于主祭手中,主祭双手将帛高举过头(叫捧帛)后再放于盘中。之后再献于祭桌前(献帛)。行亚献礼,行三献礼,其动作形式内容循行初献礼过程。通过三捧、三转、三献形式后,所有帛、爵、馔以及祝文等祭品,全部移到牌位前的祭桌上。
  读祝文。读祝文时,主祭双手拄地低头爬跪,陪祭者亦伏首。祝文由县府长官或知名人士宣读。
  焚祭品。将献于祭桌上的祭品,由礼宾喊其逐一焚化。三献之仪结束。
  最后由长官讲话。县府长官讲话的内容多为赞扬孔圣人的思想主张、人品道德以及孔子办学校兴教育的功德及深远意义等。至此,祭孔大典宣告结束。至于祭贤人,其过程类似于祭孔夫子,这里不必赘述。
  除县上定期举行祭孔活动外,农村学校每年也要举行“祭丁”活动。农村学校“祭丁”,多在秋天举行。在秋季农历某月,选“丁日”祭孔,因孔子生在丁卯日,谓之“祭丁”。各校主房内正中墙上挂有孔子牌位。除初一、十五上香顶礼膜拜外,每年举行一次祭丁,由学校主办。参加人员除学校师生外,还有地方绅士、当年的大差(保长、水利员)以及学生家长等。其仪式内容,和县祭大同小异,规模就比县祭小了。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塔风学会成立始末
  张世铭
  解放前由于地域观念的影响,人们在外出经商、求学、谋生过程中、如果一省一县人数在某地聚集较多时往往成立同乡会,以加强联系,联络感情,互相帮肋。如酒泉就有“山西同乡会”、“陕西同乡会”、“直鲁豫(河北、山东和河南)同乡会”和“江浙同乡会”等,并修建“会馆”作为聚会地址。在本地区内也有这类小型组织,如“高台同乡会”、“金塔同乡会”,甚至酒泉县内也有红水地区的同乡会,他们还在原仓门街(今地区行署前的街道)西头购地修建了“红水局”,作为活动聚会的场所和红水片乡民进城停车歇脚的地方。
  临近酒泉的金塔县,早在辛亥革命后就有不少人陆续到酒泉工作或经商。1918年甘肃省第九师范学校(酒泉师范前身)成立后,金塔人赵世英(字子俊)担任校长,在其影响下不少有志向学的青少年来该校及酒师附小求学。于是金塔一些绅、商相继筹款在酒泉城内仓门街南边、红水局东侧(今地区公安处大院东半部)购地修建了一院房子,名为“金王局”(即金塔王子庄地区),作为金塔同乡聚会的场所。
  1935年到1938年,酒泉又相继成立了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后改为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国立河西中学(包括附小),金塔学生来酒泉读书的数量倍增,四十年代在省立酒泉师范学校和酒师附小上学的每年都有四、五十人;在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肃师附小上学的每年达四十多人,在国立河西中学和河中附小上学的每年也有三十多人,总计以上各校就读者每年平均达一百多人。加之一些毕业生先后在酒泉有关机关任职,或在学校教书,人数就更多了。总之,当时除酒泉县外,外地学生以金塔县最多。当时各校金塔籍学生根据习惯以同乡关系,除每年迎新送旧、联络感情外,平时各校同乡常邀约打球进行一些体育比赛,以加强联系。
  1943年春天,担任酒泉县党部书记长的李上林(金塔人,酒泉师范毕业,家属住“金王局”)、肃师附小教员张永贵、李缵塨、许汉杰(金塔人,中央政校肃州分校毕业)及三校金塔籍高年级学生代表赵国玺(河西中学)、贺凤书(肃州师范)、牛生贵(酒泉师范)等,经过酝酿、协商筹备成立了统一的“金塔学生旅肃同乡会”,并于四月末的一个星期日,召集大家在“晋新社”剧院(山西班,即前述“红水局”地址改建)举行成立大会。为了名称时髦、文雅起见,又称“塔风学会”(取金塔县标志“金塔”之意)。会上由筹备人讲述了成立同乡会的必要性,宣读了“会章”,其宗旨是加强联系,联络感情,学有成效,将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学会有李上林、张永贵及各校学生代表负责。会后观看了山西梆子以示庆祝。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李上林调甘肃省党部任监察委员,张永贵回金塔工作,各校高年级学生代表相继毕业。此后“塔风学会”再未进行过统一的活动,只是按惯例三校同乡各自进行一些联谊活动,每年开学举行小型茶话会欢迎新同乡,每年七月同乡学生毕业时,大家合影留念,假日互相进行球类比赛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9
  年酒泉解放。
  解放后在各种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加之李上林曾为该会发起人之一,所以有些人把这一带有封建地域观念的“金塔学生旅肃同乡会”——“塔风学会”,视为一个反动政治组织,对当年在酒泉工作和上过学的一些人,在此问题上多次进行审查并让本人交待其政治背景。后因没有发现什么政治活动才不了了之。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落实政策中对这一问题才予以彻底澄清。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解放前金塔的一所民众教育馆
  张文质
  金塔县于民国24年(1935年)开始筹设了一所民众教育馆,这个馆的筹建和服务,有着曲折的历史过程。
  民国24年(1935年),时任县长周志拯鉴于金塔没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实际,饬令县教育局筹建民众教育馆,但苦于无此项资金和适当馆址。周冥思苦想,终于想到利用县城南门外东岳庙的宽敞庙舍改设馆址,一则遏止迷信活动,二则不需要多少经费。不料这一决定下达后,却遭到了地方民众的反对,一部分士绅包括赵积寿等人也阻力很大。原来东岳庙建自清代,规模较大,正殿五间塑东岳神像,东西配殿各五间,上塑十殿阎罗,下塑十八层地狱,还有角殿,分塑判官、丧门、牛头马面等鬼神,塑工精湛,其悬塑、彩绘为全县各庙之冠。
  每年旧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庙会,百里以外的信男信女前来烧香祈祷,非常热闹。所以对周志拯通知社首打毁泥像、腾出庙房的命令极力违抗,并邀请赵积寿等人向周说情,要求收回成令,免于拆毁。周非常生气,斥责绅民是旧脑筋,并将抗命的社首张彪、杨玉林等人传府训话。迫于压力,只得派人打毁泥塑,仅留东岳泥像抬到塔院寺供养。周志拯在迁送了东岳庙神像后,抽调能写会画的金从寿、高凌汉、秦学润、马学祥等人赶制图表以填空白,并迅速委派姜辅周为第一任馆长,开展业务,粉刷了墙壁,张贴了由孔子到孙中山等历代名人画像30多张,辛亥革命烈士照片10余幅(包括徐锡麟、史坚如、秋瑾、刘道一、宋教仁、温生才等),上殿塑孙中山站像一尊,再也没有什么图书、刊物,亦未开展任何文艺活动,庙门挂了一块“金塔县民众教育馆”的木牌外,就无人问津了。
  民国25年(1936年),周志拯卸任,继任县长崔崇桂刚一接职,群众就要求恢复东岳庙。此时,军阀马步康派来两个营的队伍,向县府要此地。县长允许,教育馆迁出,姜辅周辞职,新任馆长王居端呈请把馆址移到北关马王庙内,原有的那些名人图像、照片无处张贴,既无增加陈设,又无图书刊物,王孤身一人,每天只有锁门度日。据说仅有的一部《上下古今谈》书籍也被人偷去了。由于此馆形同虚设,后来又决定将马王庙改设为北关女子学校(原校址被国民党金塔县党部占有)。此时,教育馆也随之名存实亡。
  民国31年(1942年),县长阎重义派万培业任民众教育馆馆长,许得荣为干事,但未拨经费,没有充实设施设备。不久,又将该馆迁设于山陕会馆内,仅添了几张时报和几份刊物,民众教育馆木牌旁边又多了一块“民众代笔处”的木牌,抽出干事许得荣给人代写呈状申请或信件。而馆长万培业则放弃了本馆业务,兼管干部公教食粮。
  民国34年(1945年),县长喻大镛到任,见教育馆虚务不实,遂筹措了若干社会教育经费,又委任段存本为馆长,购进了全套中学生文库书籍及中国历史方面的丛书,馆址又迁到了南城门楼上,添置了新书架、阅览台,还订了各类报刊,每天阅览和借书的人多了,该馆业务也有了新的发展。后来,段存本被调任西区乡副乡长,新任馆长刘崇邦除按原来的陈规外,只不过又新置了一块黑板,每周出一板时事新闻。不久馆址又移到城内东街,并在北门口办了个墙报栏,馆内也增加了象棋、乒乓球等活动设施。后任的段文清馆长就这样一直延续到解放。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回忆土改中业余剧团的组建与活动
  吴培周
  1951年,土地改革在全国先后开展。根据省地要求,中共金塔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马能元、县长时思明为首的金塔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又从党政机关抽调了一批骨干,于9月初在一区三乡开始土地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一开始,为了配合土改,利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发动,县委书记马能元就亲自到文化馆召开工作人员会议,提出由文化馆牵头,从现在起,了解全县爱好文艺、且有专长的人员,以群众喜爱的秦腔、眉户为主,组建金塔县业余剧团,排演文艺节目,在全县各区轮流演出,达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提高群众阶级觉悟的目的,使广大劳苦群众积极投身到土改运动中去,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马书记指名说:“你这个文化馆长(我当时任文化馆馆长),今后的主要精力要放到领导组织剧团演出这一工作上”。
  按照马能元书记的指示,县文化馆立即组织人力,走访市民群众,了解有文艺专长并有一定基础的秦腔爱好者,几天后选中了殷希荣、刘本俊、杨怀春、任多福、蒋正林、殷淑芳等人,并以这些人为骨干,又从文化馆开办的妇女识字班中吸收了部分女青年,同时请来老艺人葛正兴为教师,尽快组建了金塔县业余剧团。排练的第一个剧目是现代秦剧《地主转移》。在排演的第一天晚上,马能元书记亲自到场指导,以后,有几次马书记都是看着我们排练到夜里两三点钟才回家休息的。
  由于马能元书记亲自指导,热心支持,演员们积极性很高,夜以继日地排练节目。9月中旬,一区三乡的群众就搭起戏台,请剧团演出排练的《地主转移》剧目。演出非常成功,县上领导大加称赞,看了这个剧的群众拍手称好。一区三乡的部分群众还给剧团送来了许多服装和道具,演员们深受鼓舞。同时,县政府还作出决定,从山陕会馆地租中拿出一部分小麦,给教师葛正兴定期补助,给个别有困难的演员以临时生活补助,更使演员们信心倍增。
  随着土改运动的全面展开,农村普遍要求县业余剧团下乡演出。为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演员们不分昼夜,加班排练,又先后排演了现代秦剧《白毛女〓穷人恨》《三世仇》,眉户剧《小二黑结婚》,以及大型历史秦腔《黄龙山起义》《徐州革命》《游龟山》《小姑贤》等剧目。
  一次,剧团在三区七乡威虏大庙(现古城乡政府旧址)刚演完戏,三上乡(今东坝镇三上村)的万生辉就带领群众来接剧团人员。由于天冷,路过三塘坝河时,冻冰上流着漫水,他带头脱了鞋和棉裤,光着脚,从冰上把拉戏箱的牛车推过河,又把女演员一一背过去,这种迫切剧团去演出的热情和群众盼望看现代戏的心情,至今令人难忘。当晚演出《白毛女》,观众达数千人。记得演出开始后,观众聚精会神,全场鸦雀无声,当演到恶霸地主黄世仁指示狗腿子穆仁智向杨白劳逼债、杨白劳自杀的情节时,群众振臂高呼:“打倒恶霸地主、消灭封建压迫”“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把土地改革进行到底”等口号。阵阵的口号声,不仅激励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土地改革的热情,增强了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也激发了演员们演好节目的信心和勇气。
  县业余剧团下乡演出时,吃住在群众家中,晚上演戏,白天参加村民会,教唱革命歌曲,如“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村里的农民笑嘻嘻”等。每到一乡都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住农民家最热的房子,吃农民家最好的饭菜。每演完一个乡离开时,群众总是要求再留下演一天。从1951年11月全县土改工作全面开始,到1952年4月结束的这段时间内,县业余剧团共演出剧目120多场次,观众达5万多人次,有的乡还演出过两次。
  土改结束后,业余剧团的大多数青年演员被县上吸收参加了革命工作,县文化馆的干部有的还得到了提拔重用,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被提任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本文作者系原县委统战部部长,已退休)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解放初期的扫盲教育
  李生相
  “吃了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这是解放初农村流传的歌谣。在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根本谈不上上学读书。回忆那时我的家乡东坝乡(现为镇)柴门子村,全村20户人家,只有3户人家的儿子和1个外地来做小买卖的人识字,其余人都是祖祖辈辈的“睁眼瞎”。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学文化,当时,除全县各完全小校和初级小学附设成人识字班外,还组织农民以自然村设立夜校(也叫冬学),不限男女老少,不识字的人都可自愿参加学文化。夜校设施简陋,有的夜校借用大户人家的堂屋当教室,学员自己动手用土坯制作土桌土凳,自己端油灯照明,还请当地小学教师编写教材,用蜡版刻写油印。内容多为乡村地名、农家姓氏及工具、家具、器皿名称等。夜校第一课,学写“共产党”“毛主席”“解放军”。有的还请农民中识字的人担任教师,个别农民粗识一些字,能当夜校老师感到无上光荣,教学非常积极,除每天夜晚上课外,白天还义务在学员家的工具、家具、器皿等物体上书写名称,让人见物识字。学员对学习也特别认真,识字教材随身带,一有空余时间就蹲在地上写字。
  政府为了促进扫盲教育,在交通路口设“识字岗”,制作识字卡,过路行人能认得几个字就放行,若认不得字,当场教认并送识字卡后放行。还利用农村唱戏,表演《夫妻识字》,编唱“不识字,睁眼瞎,两元当两角,受人诈”等文艺节目,提高群众对学文化的认识。
  1951年,金塔和全国一样,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翻身得解放、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万众一心奔向幸福生活的热潮中,为了进一步搞好扫盲教育,县上成立扫盲委员会,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兼主任,教育科配备了扫盲专职干部,在各小学附设成年人速成识字班(夜校)的同时,又以乡创办速成识字班。夜校出来的学员,可分期分批上速成识字班。全省还统一培训了教师,编写了课本和教学方案。二区三下乡速成识字班设在黑树窝(今东坝镇黑树窝村)旧庙的大殿里,教师是参加了省上统一培训的李生瑞、李章元、马成图3人,由李生瑞负责。每期3个月,学员全天参加学习,分三个阶段施教。第一阶段一个月:学习内容为“拄拐棍”,叫做“拄上识字的拐棍,走进文化的大门”,即学习《注音符号》。符号共37个字母:ㄅ玻ㄆ坡ㄇ摸ㄈ佛ㄉ得ㄊ特ㄋ讷ㄌ勒《哥ㄎ科厂喝ㄐ基ㄑ欺ㄒ希ㄓ知ㄔ蚩ㄕ诗ㄖ日ㄗ资ㄘ雌厶思丫啊ㄛ喔ㄜ哦ㄧㄝ耶ㄞ哀ㄟ诶幺熬ㄡ欧ㄢ安ㄣ恩ㄤ昂ㄥ亨ㄦ英ㄧ衣ㄨ乌ㄩ迂。它是汉语拼音的前身,读法、拼法和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为了加深记忆,使学员记牢,把字母编译(注上同音汉字)成两首歌谣,以上字母为一首,另一首是:ㄅ玻ㄆ坡ㄇ摸ㄈ佛ㄉ得ㄊ特ㄋ讷ㄌ勒,加油学、加油学,《哥ㄎ科厂喝ㄐ基ㄑ欺ㄒ希,加油学、加油学……。第二阶段一个月:拼音识字读课文。首先拼读识字课本。识字课本是全省统一编写的,按规定识1500个常用单字为达到脱盲标准。其次读省编语文一、二、三册。第三阶段一个月:写字写话。即学习写字的笔顺和笔画,学写书信、短文及条据等,达到会拼、会认、会写、会用者,发给毕业证书。
  50年代的城乡夜校和速成识字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我就是那时二区三下乡第一批速成识字班的毕业生。回忆当年参加夜校和速成识字班学文化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创修金泉书院碑序(1)
  郝遇龙
  事有似缓而实急者,书院是也(2)。同治十二年癸酉春正月(3),予奉委来摄斯篆(4)。自念一介书生,初膺仕版(5),他务未遑,欲先有事于书院。客来以为肃州地处西偏,金又极肃北鄙(6),分隶塞外,俗杂番夷,毋亦武卫是奋,安用揆文、水利是司,何与造士(7)?予曰:“地无论边隅,官无论卑秩,皆当设学(8)。昔杨椒山为狄道典史(9),地僻官微,犹设书院以教士,风移俗易,番民向化(10),狄人至今颂之,矧今地有分土,官属州佐耶(11)!”客曰:“书院所以育养人材也,抚此遐荒,如无人材何(12)?”予曰:“人材不择地而生,灵淑所钟,何地蔑有13?惟人材之盛衰(14),实由学校之兴废。古者党庠州序,人材茂矣15。自庠序变为儒学,明经传道,大有造于士林(16)。厥后司铎者徒有训迪之名(17),教职一官(18),竟同虚设。不有书院,人材何自而兴?我朝文教覃敷,薄海内外无不广设书院,延师授教,以补儒学之旷弛19;月勤考课(20,岁给膏火,为国家储材,计至详且备,而多士亦争自濯磨,期为当代有用之器21。人文蔚起(22),有自来矣。金虽僻陋,颇饶文风23,观于每届院试(24),几分肃学之半,其掇巍科、登贤书者25,代不乏人,安在遂无人材也(26)?特无人以兴起之耳。”客曰:“方今烽燧频惊,疮痍未复,小民救死不赡,奚暇为学(27)?”予曰:“昔人投戈讲艺,息马论道(28,盖以礼乐化干戈,诗书靖戎马也。果使人知而学,常则上下亲睦,变则敌忾同仇,各怀忠义,众志成城矣(29)。寇氛乌足虑哉(30)!”客曰:“西路风俗,大都尚武勇,喜游猎(31),事耕牧,信鬼神,纵或读书,不过略涉,以弋功名(32)。书院奚为哉?”予曰:“风俗随教化为转移。惟其无教,是以如此。而金实不然,即今兵燹之余,尚有弦诵之声,第非观摩得所,何以鼓励士气?”
  已而客退,方欲急图所事(33)。甫半月,忽窜回白彦虎来扰(34)。昼措糈秣,夜治军书35;刁斗守御,刻无暇晷(36)。既贼去,观风37,得生童三十余人。榜定甲乙(38),择可造者亲教之,独恨无讲习所(39)。访诸绅耆(40),知南门外向有柳堤书院41,经回乱毁于兵已八年矣。一片焦土,仅遗陈款钱四百余串。予既开茂草之鞠,又恐残膏之耗(42),爰集绅众议曰43:“书院为人材所自出,振兴培养,守土者之责(44)。金之有柳堤,犹肃之有酒泉。有其举之,何可废也?兹旧址既不可复,独无他处可图乎?”乃卜得城东隙地一段,系逆回礼拜处(45)。勘明界址,判作院基(46)。微嫌狭,复买民地扩之。于是择日经始47,聚役徒,伐木石,运土填坎(48),缩版筑墉,一时畚锸云从,斧斤雷动(49),许许登登(50),声响互答。先成文昌宫二进,朔望焚香,崇祀典焉(51)。适是科白子和捷秋闱,论者以为兴修之验(52)。次年,作文庙二进,奉先师至圣及万寿牌位(53)。古圣今圣,相萃一堂,视前之朝贺于城隍庙,似觉得体。两庑及前门亦次第毕工‘54’。光绪元年(55),城工在紧,暂停二年。宫西建书院三层,前为大门,两旁宿斋夫。门内左右号舍六间,以便甄别(56)。中层为讲堂。暖阁内两厢各房三间,为诸生肄业下榻之所(57)。后层三大间划作六间,前便山长看书会客,后为内宅。倚西小院一所,房六间,以二为茶房,栖跟丁‘58’;二为厨房,住火夫。余则积炭薪,置什物,系牲畜,家常器用略具。前竖照屏,外缭围垣(59)。三年,又改建魁星阁于城东南隅,高耸城头,直对文昌宫,用昭文明之象。
  维时空空双拳,所需土木金石费每不赀(60)。赖递年捐罚各款积蒉成阜,惨(澹)[淡]经营,规模始得粗就(61。又苦橐鲜赢余,后将难济(62。蒙爵阁督宪太保左亲题“崇道”“揆文”匾额,并赐白镪二百(63),而本州直刺李搢庵亦佽青蚨二百。缘是贸得民房院,岁获赁租钱,少佐赏盒(64)。至每岁月课,则予约减口腹(65),聊充奖赏焉。又蒙饬提归叛产田口口石,并义民乐输田拾捌石零(66)。今虽尚隐草莱,要当陆续招垦承佃约租(67),为聘择山长,教授生徒计耳。
  窃以缔造之艰也,非艰于成平之日,实艰于凋丧之时68);尤艰于创构而值凋丧之时(69)。当夫营建甫兴,论经费,则供亿孔棘,谁筹度支(70)?论差徭,则军务方殷,咸罢奔命(71)。且城工、渠工迭兴并举,而予又寒素出身,欲解囊而无从,捐廉而不得(72),纵瘁心力,事亦罔济(73)。若非我民之明于大义,乐于趋公,曷克臻此(74)!况自谋始以来(75),既恐有误军需,又恐有妨农事,非得二者稍暇,未可遽言兴作(76)。一岁之中,乘隙偷闲,偶一为之(77)。事以时阅五载而大功始告竣者,良由时未遑,力未逮也(78。抑非上峰畀以久任,并此寸功亦难自效矣(79)。特是书院之设,非若梵刹禅林,徒邀福利(80),山亭水榭,仅侈壮观;将以育俊秀,蒸誉髦,俾藏修其中者敦诗说礼,交相切劘81);上膺朝廷抡选,下为闾里仪型(82)。虽半亩蓬庐,未敢谓夏屋招贤,广厦庇士83。而皋比讲学,麈尾谈经(84),无非圣贤仁义之旨。诸生芸窗灯火(85,果能尊所闻而行所知,行见英才,出文运昌,俗美风清,一洗流沙黑水之鄙(86),吾知书院因文人而兴,人文益因书院而盛,谁论地僻小官,遂无与于作人之化哉(87)?予望殷矣(88),诸生勉旃(89)!至蚤暮率作,予则亲诣而严督之,无日或间(90)。董其事者,亦共忘寒暑,与有劳焉(91)。既蒇事(92),命伐石以纪其崖略,非夸功,志创始也。更名金泉,义取兼乎酒泉也93。监修诸姓氏得备书,彰其勤也(94)。乐输者非并勒无以劝义也,且美之以劝来者(95)。是以为序。
  兹将倡建、监督及乐输捐户姓名并各处房产、田地、着落、号亩、抵至额赋(96)、粮草数目,刊列碑阴,以垂永久。
  天仓二分:李姓捐田一石。自同治十三年起,议定开荒,每年纳租二石,以四年为满。照旧铦地公捐地一石二分章程。
  夹墩湾上沙窝:胡姓捐地七石,尚荒。
  梧桐坝二截:高姓捐地五石,现收租一石五斗。
  王子西坝:紫花滩公捐地四石零,尚荒。
  (摘录重修肃州新志校注一书)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夹墩湾开垦田亩碑序(1)
  徐浩(2)
  肃州金塔寺边外之北夹墩湾一带地方,古荒丘也。无业贫民负畚荷锸(3),往耕于野,播种资食(4),帮给附近河东屯田‘5’,以充差徭。于是郡侯徐大老爷移委儒学王师老爷勘验坍地之可垦者‘6’。耕艺既兴,而其供军需,趋公务,民亦力役维勤(7)。然惟疆理未分(8),居无定址,不可以作恒业,非所以安民堵也(9)。
  我郡侯徐大老爷轸恤穷黎(10),肇创嘉猷11,盖为斯民室家衣食之虑,即于兴地验明四至12):东至黑河,西至古累墩子,南至石湾,北至明沙窝,共抛荒地一十二顷亩。按户授田(13),照依下则水田升科之例(14),依亩额本色仓斗正粮二升五合(15),本色大草一分五厘,共应纳本色仓斗正粮三十石,共应纳本草一百八十束。水源接引于黑河。定例六年升科,自庚辰为始(16),试种六年,扣至乙酉年入额(17)。其中若有水冲、沙压、碱潮、不毛之地,禀明查验开除(18),以上各情,载入全书,为民恒业,耕守输将。事经措举而奉文北上入觐。我张大老爷署任(19),下车乘流宣化20),为正沟洫,均水利,浚黑河,劝农功,则明贤相继,恩意殊深(21)。二公之为斯民计,德斯溥矣(22)。不数月而徐大老爷回辕(23,遂毅然曰:“经界既正,民食差足,不立学校,其何以昭王化(24)?”又为置学田(25),招租归塾(26),延师训课(27)。今而后荒丘皆新畬(28),穰穰沃壤也(29;愚鲁皆发明,胥沾教化也30。凡我穷民,莫不食德饮和(31),沐三公勤劳稼穑、培植儒学之泽32。不惟生斯时者祝颂不忘,即(子)子孙百世安居乐业(33),被其宏庥,亦深感戴矣(34)。是用勒诸珉碑(35),永垂不朽。
  乾隆二十七年,岁次壬午仲夏朔四日立(36)。
  (摘录重修肃州新志校注一书)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记金塔县第一次文物普查
  赵立云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参加了金塔县组织的第一次文物普查,虽时隔20多年,但记忆犹在。现将当时文物普查的情况作一简述,供读者了解。
  (一)
  1987年4月,根据上级精神,金塔县成立了一支文物普查小分队,队长由时任县文化局局长潘进德担任,副队长由文化馆馆长曹延茂担任,队员由刘玉林、赵立云、王天虎、兰玉寿、刘相元共7名同志组成。文物普查小分队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准备后即开始工作。方法上采取由远到近、纵横交错的地毯式普查,力求普查不留空白。在普查过程中,先从距县城最远、文物较多的天仓乡、双城乡(现两乡合并为航天镇)境内开始,沿黑河两岸普查了从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沿长城遗址向南到营盘大墩一线共50多公里的长城、古城堡、烽燧遗址;接下来深入到大庄子乡境内,普查了从红沙墩、臭水墩、石梯子墩一线共40多公里的长城烽燧遗址;之后,又从文物点相对集中的金塔乡(现为金塔镇)开始,普查了鸳鸯池烽火墩沿夹山到大墩门一线70多公里的明长城烽燧遗址。并对县境内解放村、苗家板滩、西大坡梁、东大坡梁、天泉寺5处周围的汉魏晋墓群进行了普查;最后普查小分队挥兵东沙窝普查了金塔、三合、东坝、大庄子4个乡东部的沙窝地区。
  这次普查,历时8个月时间,跑遍全县12个乡镇和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共96个村及国营生地湾农场,面积达1.2万多平方公里。共普查文物点168处,其中:发现古遗址61处、古墓葬33处、石刻4处、近现代名人墓3处,并搜集到新石器时期、汉代、魏晋、明代、清代等各历史时期的文物639件,目前,这些文物全部存放在县博物馆。文物普查的结果和大量文物的发现,推翻了历来人们认为金塔在上古历史时期是无人荒漠地带的说法,把金塔有人居住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二)
  这次普查时间长、面积广,加之领导重视,工作人员齐心,收获颇丰:
  一是初步揭开了“东沙窝”文物积聚地的内幕。位于羊井子湾移民基地(现为羊井子湾乡)东南约10公里处的西三角城、东沙窝转嘴子、黄茨梁、琵琶头湾一带,金塔乡五星村正东的火石滩,大庄子乡永丰村正东的缸缸洼、头墩村9组东北的火石梁等处均发现较大型的新石器时期的部落群遗址和古窑址。尤其火石梁是河西地区至今发现的第一处炼铜遗址,其史学价值十分引人注目。
  二是确证了会水县遗址。现金塔境内,西汉时曾置会水县,县城遗址一直未被确认。在这次普查中此问题被列为重点长城考查,将东沙窝发现的10座古城堡与相关资料逐一进行了分析对比,初步认定东古城(又名上破城)为会水县县城遗址,使历史的悬念得到了确证。
  三是初步弄清了本县境内汉、明长城分布情况。普查中发现,在金塔县境内分布着两道汉长城和一道明长城。两道汉长城:东道长城线由额济纳旗至河西新湖,由东北向西南沿黑河东岸的戈壁地势蜿蜒而行,南至金塔县与高台县交界处的赵家峡,长约140公里,共普查到烽燧28座及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3座古城址;北道长城线北起黑河西岸的居延遗址西大湾城、沿黑河向西南而行至天仓乡营盘村,向西到红沙墩、细腰墩、火烧墩,过酒额公路,经大庄子乡以北沿北山边,过东坝、西坝等乡镇,进入生地湾农场,全长160公里,共普查到烽燧18座及东古城、西古城、西三角城、石银子城4座古城址。一道明长城:在金塔县境内从鸳鸯池起,沿大口子三墩堡、盐池堡到高台县境内赵家峡约50公里,多是边壕,遗址清晰可见,间距约5公里设烽燧一座,前后相望。
  (三)
  文物普查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工作队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吃苦精神。在普查中,每个人都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累,但丝毫没有怨言。尤其是当时已经50多岁的曹延茂馆长和我们年轻人一样,每天都步行几十公里,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在荒漠戈壁上普查,我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虽然有汽车,但根本没有路,我们只能骑上骆驼或徒步而行,方便的地方赶着骆驼车拉上我们的行李和灶具。吃饭也没有规律,经常啃些馍馍,吃方便面。有一段时期,我们吃住都在野外,遇上天气好的时候,还能拾些柴禾,搭起锅灶,和上一团面,吃上一顿拉条子,就算一顿美餐。可以说,真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尤其是七八月份,头顶烈日,我们走在戈壁滩上,人被“烤”得极为难受,但还是硬挺了过来。那时,我们每个人都自备一个大水壶,渴了,喝上点带来的水。水喝完了,实在渴的没办法,我们就地掘井取水而喝,有的水苦涩得难以入口,也只能用它解渴;搞文物普查,还得注意安全,那时又没有野外通讯工具,在分散普查时,都互相嘱咐不要距离拉的太长,以免发生意外或迷失方向。在普查的过程中,有时候也吃住在就近的农户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心帮助。当我们外出时,不少群众还给我们送水送吃的,有的主动当向导,感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普查组的同志们向曾经帮助过我们的群众表示感谢,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才顺利完成了这次全县的文物普查任务。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金塔汽修中专与德国赛德尔合作纪实
  苏长宏
  2001年,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开始合作办学。计划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以汽车服务行业人才培训为导向,吸纳县内外汽车维修企业参与办学。同时,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需求和相关企业岗位要求设置专业,强化学生的“双技证”(两个工种以上技能等级证)获取,形成“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合作以来,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先后有13人到德国法兰克福、曼海姆等地考察学习。其中王多汉、高维东、马述祖、闫树国参加了职业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培训,杨春骋、赵虎、梁占强、赵生明、石玉军、李宗余参加了汽车维修新技术及“双元制”教学模式培训,白金会参加了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培训,段刚参加了高级焊接技术培训,魏国栋参加了职业技术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培训。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到德国考察都把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现代西方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带回先进经验在教育管理、教学工作实践中推广应用。先后有54人外出参加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中国项目点举行的培训班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内容涉及德语、汽车修理、电工、汽车新技术、学校管理、钳工、焊接、教育理论、汽车电器、自动变速器技术、机械加工、电工技术、“双元制”教学、保护焊接技术、太阳能发电、汽车维修技术转型培训、电动机技术、汽车刹车技术、数控技术等17个方面。培训时间最短的1个月,部分专业培训达1年多。引入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模式、欧洲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对推进金塔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从2004年6月开始,先后有专家16人23次到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和组织以汽车、机电、机械加工类为主的课堂授课及专业培训理论讲座活动。在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还举办过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焊接技术、钳工技术、服装裁剪、电工技术、摩托车修理、数控技术应用等8个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来自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的职业技术学校教师180余人,其中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受训教师达56人次。为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带动周边省(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大地辐射和带动作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专家多次来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考察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汽车实训车间建设上给予了大力帮助,先后投入各类实践实习及办公、教学等设备120台(套),帮助建成了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汽车电器、钳工、电气焊、汽车修理、基础电工、摩托车修理5个实践实习室,总投资约5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帮助规划建成了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车间,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践实习奠定了基础。德国专家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为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搭建了平台。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作为金塔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来定位,参加了出国培训的学校领导、教师带头人,积极引领其他教师大胆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逐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理论课以电子教案、多媒体手段教学为主,实训课到实训车间,以“小组工作法”传授技术,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督导下,在赛德尔基金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100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于2012年被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以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为依托,培训的金塔县域外职业学校教师都已成为各地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专业教师,在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附注

①山长:书院的负责人。 ②经理经费:管理经费的人员。 ③岁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每年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④举人: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注释: (1)书院:唐宋时为名士讲学之所。明清时府、州、县遍设。如金塔之柳堤书院。主持人称山长。 (2)拔贡:贡生之一种。清制每12年选拔一次,入选者称拔贡。 (3)武进士:清制武生有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之分。经殿试考准之武生称武进士,为武生之最高学位。 (4)庠生:清制每3年开科考试一次,经府、州、县学考试合格录取之秀才称庠生。有文庠生、武庠生之分。 (5)贡生:经府,州、县考试合格的生员(秀才)中,选其学行皆优的生员,升入京师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读书的,称为贡生。 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6)农坊:地方上掌管农事之小官。 (7)武生:未考准最低学位武秀才的习武者。 (8)文生:未考准最低学位文秀才的读书人,亦称童生。 (9)增生:明清时考取生员有一定限额,按额给廪食(生活费),在限额外录取的生员叫增广生或补廪生,简称增生。 (10)举人:明清科举考试中,经乡试考准者称举人。 (11)佾(yi)生:举行庆典时担任乐舞喊礼之职的童生,有文佾生、武佾生之别。 (12)从九:地方小官。 (13)介宾:无官职,举行庆典时可充任主持人。 (14)校董:群众推举的办学代表。负责学校经费的收支、动员儿童入学、反映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举荐教师等。 注释: (1)金泉书院:乾隆五十年(1785)肃州王子庄州同彭以懋在金塔堡(今金塔县县城)南门外文昌宫内创办“柳堤书院”。同治中,马文禄攻占肃州,白彦虎谋取金塔堡,未逞,焚毁城南书院而去。同治十二年,左宗棠率大军收复肃州城,新任王子庄州同郝遇龙改建书院于金塔城东北隅之回民礼拜寺旧基,并改“柳堤书院”为“金泉书院”。据志文,本篇亦为郝遇龙所作。今于篇题下作者处增郝遇龙三字。 (2)事有似缓而实急者,书院是也:是说有些事看似和缓而实际上是应该急需办理的,创办书院就是这样的事情。 (3)癸酉:即同治十二年,1873年。 (4)奉委:接受委任。委,委托。摄斯篆:指来金塔任州同。篆,旧时印信都用篆文,因用“篆”为印信的代称。摄篆,谓代掌印信。斯,代词,这,指金塔。 (5)初膺仕版:指初任职,列入官册。膺,受。仕版,官吏的名册。 (6)金:指金塔。极肃北鄙:处于肃州的最北边。鄙,指边邑,郊野之地。 (7)隶:附属。塞外:亦称“塞北”,旧时指长城以北。俗杂番夷:和番夷杂处,风俗各异,有所不同。毋:不。武卫:用武力卫护。奋:猛然用力。安用:怎么能够用。揆(kuí):管理,掌管。文:指文教,即礼乐法度、文章教化。水利:修治河渠堤坝,使百姓得到农田灌溉之水。司:掌管,主持。何与造士:为什么要急着去办学造就人才呢?以上两句是说对于金塔这个地处塞外,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最重要的应该是用武力卫护它,还来不及用礼乐来教化百姓,也来不及修治河渠,兴办水利,又何必急着去办学造就人才呢? (8)无论:不论,不管。边隅:指边远之地。卑秩:低微的职位或品级。 (9)狄道:县名,秦置。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为陇西郡治所。唐乾元、宝应间为临州治所,宋为熙州治所,金、元、明时为临洮府治所。清乾隆三年(1738)升为州。典史: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明代废除县尉,其职时由典史掌管,因此也称典史为县尉。 (10)向化:归服。《清史稿·仁宗纪》:“辛丑,四川十二支岭夷向化,改土归流。” (11)矧(shěn):况且。分土:各所统治管理的地区。州佐:汉代州郡设别驾、治中、主簿、功曹、书佐、簿曹、兵曹、部郡国从事、史典、郡书佐等官,辅佐州郡长官。后把州郡一级的副职和佐吏泛称州佐。此指州同。 (12)抚:安抚,治理。遐荒:边远广大的地方。如无人材何:如果没有人才怎么办? (13)灵:聪慧,美好。淑:美好,善良。钟:聚,集。蔑:无,没有。 (14)惟:但,只是。 (15)茂:茂盛。引申为众多。 (16)儒学:元、明、清在府、厅、州、县设立学校供生员读书称“儒学”。传道:传授古代圣贤之道。士林:旧指学术界、知识界有文士身份的人。 (17)厥后:其后,这以后。司铎者:指主持教化的人。训迪:教诲开导。 (18)教职:掌教导之事。清代称教官为教职。教官是掌管学校的官员。元、明、清府学置教授,州学置学正,县学置教谕、训导,掌教诲所属生员之事,统称教官,也叫校官、学官。 (19)旷弛:本谓玩忽职守。此处是说因玩忽职守造成儒学的荒废、耽误。 (20)考课:犹“考试”。查考,测验,考核生员的学业学习情况。 (21)濯(zhuó)磨:亦作“濯摩”。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期:期望,希望。 (22)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此指礼教文化。《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蔚起:蓬勃兴起。 (23)金:指金塔。(下同)颇饶文风:很富读书习文章的人。饶,丰足,富厚,多。 (24)院试: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曾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院试。因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又因旧制称提学道,故亦沿称道试。 (25)巍科:古代科举考试,榜上名分等次,排在前列者称巍科, 犹言高第、高科。登贤书:《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者之名籍。以后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26)安在遂无人材也:怎么说就没有人才呢?安,哪里,怎么?代词,表疑问。遂,就。 (27)烽燧频惊:指战事不断。频惊,经常使人惊恐。疮痍(chuāngyí):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敝。赡:充足,丰富。奚(xī)暇:哪有闲暇。 (28)投戈讲艺:指在军中仍不废学习,后亦指偃武修文。投戈,放下武器。讲艺,讲论六艺。息马论道:歇息马匹,讨论政事。 (29)变则敌忾(kài)同仇:有了变乱则同心合力,打击敌人。众志成城:本作“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30)寇氛:贼寇,敌人的气焰。 (31)尚:崇尚。游猎:出游打猎。 (32)纵或:纵然有人。略涉:粗略涉猎。弋(yì):取。功名:原指功绩和声名。后来科举时代称科第为功名。 (33)已而:不久。急图所事:急忙打算做所要做的事。指建修金泉书院。图,图谋,打算。 (34)甫(fǔ):刚刚,才。窜:奔逃。白彦虎:回族。1862年在陕西率众参加任武起义,为十八营首领之一,次年围攻同州受挫,从渭南退至陕甘边界的董志原,会合青海、甘肃回民重组新十八营。1869年由于董福祥等降清,退至金积堡,将十八营缩编为四大营,与马化龙联合,建设五百七十多个堡寨,不时袭击清军,屡得胜利。1872年,其军退到西宁。刘锦棠率清军来攻,在大小峡口筑碉堡抗击清军,大小五十余战。后清军招降纳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其军被迫退出西宁,各部先后投降。白彦虎北退大通,再西退甘州、高台。1873年会合肃州马文禄,分兵出击,战败后西行入新疆,投靠阿古柏,累拒清军。阿古柏死,又助其子伯克胡里,据喀什噶尔西四城。为刘锦棠所攻,遁入俄罗斯以终。 (35)糈(xǔ):粮。秣:牲口的饲料。军书:军事文书。 (36)刻无暇晷(guǐ):没有一刻闲时间。暇,空闲。晷,光阴,时间。 (37)观风:清代学政及地方官到任时,命题考试士子,称为“观风”。 (38)榜定甲乙:张帖告示,确定等次。榜,指官府的告示。甲乙,指等级次第。 (39)可造者:可以培养造就的人。独恨:只遗憾。讲习所:指讲堂,教室。 (40)绅耆(qí):旧称地方上有地位权势的绅士和年老有声望的人。 (41)向:以前,过去。 (42)残膏:剩余的膏油,亦指将灭的油灯。此指上言的四百余串钱款。 (43)绅众:即“众绅”,众位乡绅。 (44)守土者:指在此地为官者。 (45)卜:选择。隙地:空闲的地。礼拜处:回民做礼拜的地方,即清真寺。 (46)判为院基:裁决为书院建筑用地。判,裁决。 (47)经始:开始营建。 (48)坎:地面低陷的地方。 (49)斧斤:斧子。这里指持斧修建的木工。 (50)许许:象声词,指伐树锯木时发出的声音。《诗·小雅·伐木》:“伐木许许。”登登:象声词。指筑墙时捣土、夯土发出的声音。《诗·大雅·绵》:“度之薨薨,筑之登登。” (51)进:房屋分成前后几个庭院的,每个庭院称为一进。崇祀典:尊崇祭祀的礼仪和制度。 (52)适:正好,刚好。是:这。捷:胜利,成功。此指科举及第。秋闱:亦称“秋试”。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即乡试。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试”。论者:发表议论的人。 (53)万寿牌位:清代各地有供奉皇帝万岁牌的生祠,称万寿宫。此是与文庙孔子合祀。 (54)庑(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次第:依次。毕工:完工。 (55)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56)号舍:古代州、郡、县的学舍。甄(zhēn)别:鉴别,分别。 (57)暖阁:旧时为防寒而从大屋分隔出的小间。肄业:指学习,修习学业。现代称在学校学习而未毕业为“肄业”。下榻:寄宿,住宿。 (58)山长:指书院的院长。唐五代时山中学舍称书院,其主讲并总院务者曰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受业者称蒋为山长。自南宋及元官立书院概置山长与学正、教谕,并为学官,由礼部、行省宣慰使选任。明时,山长由地方官聘请。清乾隆时改名为院长,清末仍名山长。栖:居住,住宿。跟丁:跟随主人为其服务的的仆人。 (59)照屏:又称为照壁,旧时建筑中大门外对着大门做屏蔽用(60)维时:这时。赀(zī):通“资”。指钱财。不赀,就是“不资”,指缺少资金(钱财)资助,供给。 (61)递年:历年。捐罚:指捐金和赎罪的罚金。罚,出钱赎罪。积蒉(kuì)成阜(fu):犹言积少成多。蒉,草编的盛土筐子。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或事业。粗就:大略具备。 (62)橐:盛物的袋子。此指钱袋子。鲜:少。赢余:多余,充裕有余,指钱物丰富。鲜赢余就是没有赢余,钱物短缺。济:接济,成功;成就。 (63)爵阁督宪太保左:指左宗棠。见前面注。白镪(qiǎng):银的别称。 (64)赏盒:顾名思义是赏赐礼物的盒子。据文中意思当是改善生活膳食和奖励月课优等的生员等的费用。 (65)月课:明清时代每月对学子的课试或对武官武艺的考校。约减口腹:指减少生活费用。约减,紧缩,减少。口腹,指饮食。 (66)饬提归叛产田:奉命提取部分归还叛民的田产为学田。义民乐输田:义民自愿献纳给书院的田产。 (67)草莱:指荒芜尚未开垦的土地。要当:应当。招垦:招募农民垦种。 (68)窃:谦指自己,私下。缔造:创建。成平:同“太平”。和平,安宁。凋丧:丧亡,衰败。 (69)创构:构建初始。 (70)甫兴:开始兴建。甫,开始。供亿:按需要而供应。此指供应的东西。亿,估量。孔棘:很紧急(紧张,短缺)。谁筹度支:谁来筹划安排调配。 (71)殷:众多;引申为繁忙。咸:都。罢(pí):同“疲”。奔命:忙于应付。 (72)寒素:门第卑微又无官爵。此指家境贫寒。解囊:指解开钱袋拿钱,资助。捐廉:清代旧指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后多指个人捐科。 (73)瘁(cuì)心力:即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瘁,因病,劳累。罔济:即“无济”。不成功。济,成功,有益。 (74)趋公:奔走,积极,从事公务。曷:怎么。克:能够。臻(zhēn):至,到达。 (75)谋始:开始谋划。 (76)遽(jù):疾速,仓猝。兴作:指动工。 (77)隙:空,闲。偶一为之:偶尔才做一次。 (78)阅:经历,经过。良由:确实由于。时未遑:没有闲暇。逮:及,达到。 (79)抑非:如果不是。上峰:指上级长官。畀:给予。效:效果,功效。 (80)特:但。只。梵刹:佛寺的别名。禅林:佛教寺院。寺院多建於山林之地,故称。徒:但,只,仅。邀:希求。 (81)蒸誉髦(máo):让众多的俊杰之士备受赞誉。蒸,同,“烝”,众,多。髦,俊杰之士。《诗·大雅·思齐》:“古人之无■,誉髦斯士。”《尔雅·释言》:“髦,俊也。”藏修:谓专心向学,使业不离身。《礼记·学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孔颖达疏:“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修,谓修习不能废也。”切劘(mó):犹言琢磨,切磋。 (82)膺:受。抡选:挑选,选拔。仪型:亦作“仪刑”,犹言法式,作为榜样,模范。 (83)蓬庐:犹言茅舍。泛指简陋的小屋。夏屋:大屋。也指大殿《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广厦:大房子。亦作“广夏”。 (84)皋比(gāopí):虎皮。《宋史·张载传》:“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后因称任教为“坐拥皋比”。麈(zhǔ)尾:拂尘。魏晋人清淡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驼鹿)尾制成。 (85)芸窗:书斋。古人藏书多用芸香驱蠹虫,故称书籍为“云编”,书签为“云签”,藏书之所为“芸台”、“云阁”、“云署”,书斋为“芸窗”。 (86)流沙黑水:见前面注。此指荒凉遥远之地。鄙:鄙陋,轻视。此句是说一洗流沙、黑水边远之地被人视为鄙陋和被人轻视的状态。 (87)谁论地僻小官,遂无与于作人之化哉:是说,谁说边远地方小官对于培养教化人才,使习俗、风气变化无作用呢? (88)殷:殷切,深厚。 (89)旃(zhān):相当于“之”或“之焉”。勉旃,即勉之。 (90)蚤暮:即早晚。蚤,通“早”。率作:劳作,指读书。亲诣:亲自前去。无日或间:没有一天间断。间(jiàn),空隙,间断。 (91)劳:用力辛勤,功绩。 (92)蒇(chǎn)事:指事情已经完成。蒇,解决。伐石:指砍斫石头立碑。纪其崖略:记其大略。崖略,梗概,大略。 (93)更名金泉,义取兼乎酒泉也:把柳堤书院更名为金泉书院,其意如同酒泉有酒泉书院一样。 (94)备书:全部记录。彰其勤:表明他们的辛劳。 (95)乐输者:乐于出人力、财力、物力帮助修建金泉书院的人。并:同时。勒:刻。劝:勉励。美:赞美,称善。 (96)额赋:应交纳的赋税。 注释: (1)夹墩湾:地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市所属金塔县鼎新镇、芨芨乡一带。 (2)此碑序作者恐非徐浩。据正文口气不像徐浩之语,自称徐大老爷,亦非徐浩所为。通篇言徐大老爷为民授田,兴水利,劝农功,立学徒,宣教化,称美其德政,感戴其恩惠。此碑当为当地百姓所立,碑序当为文士代百姓所作。 (3)负畚(běn)荷锸(chā):背着畚,扛着锸。负,以背载物。畚,古代用草绳或竹篾编织成的盛东西的器物。荷,担,扛。锸,即“锹”。畚锸,泛指挖运泥土的工具。 (4)资食:维持生活。资,供给,资助。 (5)河东:指黑河以东。 (6)郡侯:对郡守、知州的尊称。徐大老爷:指徐浩。时任肃州知州。移委:委托。儒学王师老爷:学官王老爷。名字、生平未详。勘验:实地查看,测量。坍地:被河水冲坏淹没的土地。 (7)耕艺:耕种。力役: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强制平民所服的劳役,为徭役的形式之一。历代皆征派力役。宋代改为差役、雇役兼行,明清官府各项劳作,名虽出资雇募,依然有力役性质,力役仍以不同形式在摊派。 (8)此句是说然而由于未有划分田界。 (9)不可以作恒业:不能把所垦土地作为恒产来长久耕种。恒,(10)轸恤:深切顾念和怜悯。穷黎:指百姓。 (11)肇创:初创,开始。嘉:美,好。猷:谋划。 (12)兴地:指新垦的荒地。验明:检验,考察清楚。四至:四方边界。 (13)授田:古代按户分田的制度。如夏的贡法,殷的助法,周的彻法。田为公有,授田者向国家纳税,年老及身故,还田。 (14)照依:依照。则:指赋税的等级(分上、中、下)。下则,为最低征收的赋额。水田:能蓄水的耕地。升科:也叫“起科”。清代新开垦的田地,一般水田六年,旱田十年不征税,满年限后按照赋税规定征收钱粮,与普通田亩同等,叫做升科。 (15)额:规定的数目。本色:中国历代封建政府赋税中原定征收的实物称“本色”。改征其它实物或货币,称“折色”。明朝初年,本色专指米麦,折色范围较广。《明史·食货志》:“云南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中叶以后,赋税折纳银两日多,这种折征称为“折银”或“折色银”,亦称“轻赍”。清代本色不限于米麦,折色专指银两。正粮:即“正税”。指主要赋税,与各种杂税相对。清代称田赋、丁赋为正税,称盐课、茶课、牙课等为杂税。 (16)庚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17)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 (18)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荒废土地。禀明:说明情况。禀,下对上言事曰“禀”。开除:除去(扣除)。 (19)张大老爷:名字、生平不详。署任:指临时代理因公事离去官员的职务。 (20)下车:旧指官员刚到任。乘流:本意顺着水流。此稍引申为继承传统。宣化:传布德化。 (21)沟洫:沟渠。浚:疏通。劝:勉励,奖励。农功:农事,耕种活动。殊:特别,很。 (22)斯:此,其。溥:周遍,广大。 (23)回辕:指回到任职的官署。 (24)经界既正:田界已经划定。差:比较,略微。昭:彰明,显示。王化:君王的德化。 (25)学田:旧时为学宫所置的田产,以田租的收入作学校的经费。明清府、州、县学皆置学田,以补助廪生及学校经费。 (26)招租归塾:招人租种,所收田租归学校。 (27)延:聘请,邀请。训:训导,讲授。 (28)畬(yú):开垦了三年的熟田。《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 (29)穰穰:众多;丰盛。沃壤:肥沃的土地。 (30)愚鲁:愚笨迟钝。发明:启发,开扩。胥:皆,都。沾:浸润,濡湿,引申为受到影响和熏陶。教化:教育感化。 (31)食德:享受先人余荫。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之任》:“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饮和:《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本谓使人自得其和,后用作施恩泽之意。 (32)沐:洗发。引申为浸身,置身其中。比喻受惠,蒙恩。三公:指文中所言知州徐浩、儒学王老爷、张大老爷,非朝廷之“三公”。培植:本义是栽植培育。引申为培养、教育人才。 (33)不惟:不只,不但。即:即使。 (34)被:蒙受,领受。庥:庇荫。感戴:感激,爱戴。 (35)是用:因此。勒诸珉(mín)碑:刻在石碑上。珉,似玉的美石。 (36)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叫“岁次”。古代以岁星记年,也叫年次。岁星,即木星。壬午:即乾隆二十七年(1762)。仲夏:即中夏,农历五月。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