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畜禽改良记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58
颗粒名称: 金塔县畜禽改良记述
分类号: S8
页数: 4
页码: 216-2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塔和鼎新地区的畜禽改良情况。自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引进良种畜禽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其中包括马匹、驴骡、黄牛、生猪、绵羊和良种鸡的改良。文章提到了一些引进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改良后的一些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文章最后提到了良种鸡的普及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畜禽改良 记述

内容

解放前,金塔、鼎新所养之畜禽均系地方品种,体格较小,生产能力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畜禽生产能力,从1954年开始便从外地引进良种畜禽进行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艰苦工作,我县畜禽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现将畜禽改良情况作一概述。
  一、马匹改良
  金塔、鼎新所养之马,有蒙古、浩门两个品种。蒙古马多分布于鼎新,浩门马多分布于金塔。1954年首次从肃南引进良种公马12匹,其中有肃南繁殖的河曲马1匹。1959年从新疆引进苏联卡拉巴依种公马1匹。1966年至1984年先后从甘南河曲引进良种公马46匹,从陕西眉县引进卡拉巴依种公马2匹,从肃南皇城引进浩门马2匹,阿尔登马10匹,共引进良种公马73匹。通过与本地马杂交改良,1980年存栏杂种马200余匹,至1990年全县繁殖成活杂种马2000余匹。1991年以后,本县马匹逐年减少,1993年全县仅存栏马1161匹,其中有繁殖母马369匹,当年只产驹75匹。
  二、推广繁殖驴骡
  1954年首次从肃南引进关中驴6头。1969年至1983年先后又从陕西和本省安西引进关中种公驴22头,母驴2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当地驴种,并繁殖驴骡。1955年繁殖驴骡32头。1958年以来把驴骡繁殖作为家畜改良的主要任务,截至1980年,开展繁殖驴骡1940头,1989年已达2664头,以后各年稳步发展,1993年存栏驴骡达5380头。
  三、开展黄牛冻精改良
  1960年我县从陕西首次引进秦川公牛2头,从酒泉引进黑白花种公牛1头。1963年从东北引进三合公牛1头。1976年至1982年先后又从陕西引进秦川公牛40头,从山东引进鲁西公牛3头,母牛3头;从酒泉引进黑白花牛47头(其中公牛11头),共引进良种公牛58头,母牛39头。在引进外地牛种与当地牛杂交的基础上,重点推广黄牛冻精授配改良新技术,采用西门达尔公牛冻精与当地母牛杂交。1982年全县设冻精改良点4处,1989年发展到13处。累计授配母牛9700头(次),繁殖成活杂种牛7800头。1990年后黄牛冻配技术全面推广,年授配母牛2000头,产犊1460多头。至1993年全县累计产活杂种牛1.34万头。
  四、生猪实现杂种化
  1956年首次引进苏白公猪2头,改良本地土种猪。1968年至1979年先后从河南驻马店、浙江杭州、四川内江、本省兰州、武威、民乐、酒泉引进巴克夏公猪10头;苏白公猪64头,母猪20头;长白公猪6头,母猪2头;内江公猪3头,母猪3头;民乐公猪4头,母猪4头;约克夏公猪8头,期间共引进良种公猪95头,母猪29头,进行纯种繁殖与当地土种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为本县猪种的杂交改良阶段。
  1985年至1989年,根据市场需求,本县猪种向瘦肉型发展,先后从杭州、兰州、武威、民乐、酒泉、玉门等地引进杜洛克公猪8头,母猪2头;美系约克公猪5头,母猪2头;长白公猪10头,母猪12头,甘白公猪4头,母猪15头。期间共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27头,母猪31头,进行纯种繁育和改良当地猪种。全县共建生猪改良供精点3处,输精点11处,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年授配母猪6000头次至7400头次,繁活仔猪5.4万头至6.6万头,本县生猪基本实现良种化。
  五、绵羊改良
  本县羊种多系蒙古绵羊和蒙山羊,少数为藏系绵羊。为提高生产性能,1957年以来从新疆伊犁、巩乃斯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304只,母羊21只;从肃南皇城引进高山细毛种公羊341只,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新技术,开展绵羊改良,实现了绵羊杂种化,提高了产毛量。一代杂种绵羊每只可产毛3.5公斤,二代可产毛6公斤,三代最高达9公斤,相当于土种绵羊产毛量的5倍。期间又从新疆和额济纳旗引进“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羔皮羊55只;从宁夏引进中卫山羊30只(其中公羊10只);从陕西武功、高平等地引进奶山羊260只,在部分乡镇和村社繁殖羔皮羊和改良当地山羊。
  六、普及良种鸡
  1963年至1972年引进推广了白来杭、白洛克、红洛克、九斤黄等良种鸡,通过杂交蛋鸡,成鸡年产蛋个数达160枚左右,比土种鸡提高40~50%。1981年从甘肃省畜牧学校和新疆引进星杂“288”商品代雏鸡2.55万只,在部分乡(镇)推广。每只成鸡年产蛋个数可达180枚左右,比土种鸡提高1倍,为本县鸡种更新阶段。1982年至1985年,先后从北京原种鸡场引进“京白”、“星布罗”等种鸡2万只,在全县建立了3个小型种鸡场、100户种蛋户、16处电热地温孵化点,良种鸡推广面达90%
  以上,为本县良种鸡普及阶段。1989年县万只良种鸡场建成投产,年养能力1.5万只,孵化供雏能力20~30万只。1990年至1994年县良种鸡场先后从兰州、杭州、上海等地引进伊沙褐商品代鸡6300只,父母代种鸡9400套,(每套母雏1只,公雏0.15只),明星父母代种鸡150只,迪卡父母代种鸡8800套,AA肉鸡9000只,向农户供应商品一代雏鸡。同时,全县电热地温孵化点发展到42处,年孵化雏鸡150万只,有育雏户224户,年育雏鸡55万只。雏鸡销往酒泉、玉门、敦煌、额济纳旗等地,形成引种、孵化、供雏、饲养、市场供应相配套的发展格局。
  (本文作者系原金塔县畜牧局党总支书记、兽医师)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吉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