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52
颗粒名称: 金塔县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概况
分类号: S562
页数: 4
页码: 206-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甘肃省的产棉大县,棉花种植始于明朝初期,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1993年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向国家交售271.53万公斤,产值达2250万元。金塔棉花色泽白、含糖少、纤维长、细度和整齐度较好,在国内市场有盛誉。过去农村男劳力人人会操作老式轧花拧子加工皮棉,1957年县棉花加工厂投产后结束手工轧花历史。弹花匠人背弹花弓、木锤和带座弧形吊杆走村串户,全县所有皮棉由他们加工成絮棉。1956年建成县弹花厂后开始有半机械化弹花生产。
关键词: 金塔县 棉花种植 加工业发展

内容

棉花是金塔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93年播种面积34658亩,平均亩产皮棉86.6公斤,总产达300万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皮棉271.53万公斤,实现产值2250万元,是甘肃省仅次于敦煌的第二个产棉大县。金塔棉花的特点是:色泽白,含糖少,纤维长,细度和整齐度较好,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这一切,除来自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外,还有一段值得思忆的植棉历史。
  金塔种植棉花始于明朝初期,朱元璋发布全国植棉令之后,当地军民开始种植棉花。十八世纪,鸦片传入,放弃植棉,改种婴粟,近年查阅地方史志,清光绪二十二年编《肃州新志·物产》又有如下记载:“草棉,从前甘肃无棉花,人亦不知种法,布皆来自中土,衣甚艰难。同治十年,爵督相左帅剿回,见贫民多赤体,发给寒衣数十万;颁《种棉十要》,购棉种数十万斤,饬地方官教民拔除罂粟,改种草棉,数年间,衣被寒顾。肃地土性不宜,唯金塔所属,自同治十二年以来,种棉者十有二三,卒岁有赖,不苦号寒,复以有余售之他境,获利过罂粟数倍,饱暖乐利,皆我公之德也。”
  同治四至十二年(1865~1873年),回民蓝吉祯、马文禄占据酒泉城,清王朝调兵围剿。酒泉、金塔等县人民连年遭受战乱、灾荒之苦。十年(1871年),左宗棠进军酒泉,禁种鸦片,倡导植棉,暂短数年,金塔棉花、土布就能“售之他境”。民国时期(1912~1949年),金塔土布除境内自销外,又成了酒泉和玉门市场上的“抢手货”。
  普通人家的衣帽鞋袜,多用金塔土布制作,特别是1949年前的几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金圆券到手后做壁纸或扇子用。棉花、土布和小麦成了市场交易中的必需媒介。这就是在战乱、荒灾和饥饿交加的困境中,金塔人民靠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自己谱写了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的光荣历史。
  植棉 清朝末年,全县有40~60%的农户每年总要种几亩棉花。民国时期,棉花面积一般在1~1.5万亩之间,单产6~7公斤。1949年为1.55万亩,单产9公斤,总产14万公斤。1956年扩至4.01万亩,单产16公斤,总产64.16万公斤,与1949年相比,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58%、77.7%和358%。1960年学习新疆和河北的“大片”植棉经验,棉花播种按“方”、“片”规划,当年播种11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4.6%,脱离了实际,单产仅有7公斤。造成“人缺口粮、畜缺草料”的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1年播种1.53万亩,单产降至4公斤。1962年播种1.72万亩,单产再度降至2公斤。经过有关政策的调整,1963年播种1.14万亩,单产回升到12.7公斤。1964~1969年,棉花面积稳定在1.22~1.45万亩之间,单产在18~37.5公斤之间。1970~1983年,棉花播种面积一般在2万亩上下,单产为20~40公斤。随着品种的改良和植棉技术的提高,1984年全县播种2.66万亩,单产47公斤,总产125.8万公斤,为历年较高水平。由于甜菜面积的扩大,1985~1990年棉花面积降至0.78~1.33万亩,单产却稳中有增,保持在40.4~68.3公斤之间。此后,国家上调棉花收购价格,再加良种普及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1991年棉花面积1.73万亩,单产81公斤。1992年面积2.72万亩,单产85公斤,实际总产362.69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0.75倍、8.44倍和258倍。县棉花公司(原棉花加工厂)自1956年成立以来,在引进与培育棉种,推广植棉新技术,执行棉花收购政策方面为本县棉花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轧花 “手摇风火轮,脚踏一条龙,前山下冷子,后山翻白云”。这是劳动人民按老式轧花拧子所编富有诗意的谜语。老式轧花拧子结构简单,主要部件是铁轴、木轴、木制支架、手摇曲柄、踏杆和波轮。五六户人家有一台,相互借用,农村男劳力人人会操作,一人一天可拧(轧)皮棉10多公斤。尽管效率低,但它使用方便,脱粒干净,群打群闹,全县一年可加工皮棉约1O万公斤。1957年县棉花加工厂投产后,结束了手工轧花的历史。该厂现有轧花、脱绒、打包等机械设备73台(件),动力设备总功率696.2千瓦,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公斤(生产9个月),由于原料制约,年生产期只有4~5个月,实际年加工皮棉300~400万公斤,所产皮棉全部外调。
  弹花 “就地一位仙,身背打鱼杆,耳听雷声响,眼看白云翻。”过去,村村都有弹花匠。他们身背弹花弓、木锤和带座弧形吊杆,走村串户,一个匠人一天弹花约3公斤,全县所有皮棉,就由他们全部加工成絮棉,总数一般在10万公斤上下。1956年建成县弹花厂后,开始有了半机械化弹花生产。该厂现生产量:年轧花25吨,弹花25吨,加工棉絮5000多床。
  纺线 “天仙女娃坐炕边,风火轮儿嘟噜噜转,条条蚕丝吐不尽,个个刺猬肚儿圆”。1949年前,农民家庭户户都有一两台由木制纺轮、支架和铁锭构成的纺线车。成年妇女一般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灯纺线,女孩打捻子或绕线。贫寒人家的妇女,多靠给人纺线度日。线有粗细两种,细线又细又匀,除织细土布外,还可合后当缝衣线用。一个妇女一天纺线0.3公斤。全县一年可纺线8~10万公斤。1954年实行棉花统购统销后,手工纺线方告结束。
  织布 “七目直八目宽,当中坐着一员官,脚一踏手一搬,各路神仙(绳线)都动弹。”一个织布匠坐在由机架、辘角、踏板、怀轴、摧桩、提头、蓖子、梭子等部件构成的织布机上,一天可织幅宽1~1.2尺、长28~32尺的土布1.5疋。土布的特点是柔软、结实、耐穿。按质量分粗细两种,细土布略似当今的劳动布,一般染色后用做中山服或棉袍子面料。按颜色分,除本色白土布外,还有用染料着色的黄、绿、浅蓝、深蓝、灰、黑等色土布,其中以本色白土布和靛染蓝上布为主。根据档案资料记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金塔生产土布8万疋,鼎新生产土布1万疋。1954年后,土布生产逐渐淘汰。
  棉毯 为扩大棉花加工增值,1971年金塔县棉毯厂建成投产,年产棉毯1万多条,结实耐用。1980年因印染技术不过关等原因而停办。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法礼
责任者
朱元璋
相关人物
蓝吉祯
相关人物
马文禄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金塔县弹花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棉花
相关专题
轧花
相关专题
弹花
相关专题
纺线
相关专题
织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