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35
颗粒名称: 农林牧渔
分类号: F327.42;S7;S8;S9
页数: 68
页码: 183-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农林牧渔的情况。其中包括国营生地湾农场的开发经过、金塔县林业发展的几个时期、金塔县沙枣园子天然林现状、金塔畜牧业发展概述、金塔县农机事业发展概述、金塔县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概况、金塔沙系分布与沙害治理、金塔县畜禽改良记述、金塔渔业的昔与今、金塔县林果业发展的一段历史等。
关键词: 金塔县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内容

国营生地湾农场的开发经过
  吴成德 成发昌
  金塔县城西北部约31公里处,是西坝、中东、古城乡农民历代放牧、割草、砍柴的荒滩,名叫生地湾。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俗有“生地湾,金蛋蛋,挖一铣,吃三年”的说法,但因干早缺水,长年荒芜,是一块有待开发利用的“处女地”。
  解放后,金塔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减租清债,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广大贫雇农分得了土地、牲畜、农具和其他生产资料,80%的农民不同程度的获得了经济利益,大大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人民政府动员广大农民兴修水利,裁渠并坝,增加水源,加固扩建鸳鸯池水库,使蓄水量在原来1200万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蓄水600万立方米,为开发生地湾,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农场开发的起步
  1952年春,县委书记马能元同志亲临三区三乡姜家明沙窝指挥群众压沙。压沙结束后,区里领导向他提出在生地湾泡荒地种撞田的建议,马书记当场拍板,要求当年种荒当年得利。根据这一指示,区上及时开会,讨论研究,成立了泡荒领导小组,由区长成发昌带领葛天培、殷廷相、李绵奎、李树林、肖生华等同志亲赴实地进行规划,解决引水渠道问题。经过反复察看和群众商议,决定将前进支渠进行加宽、挖深,向生地湾送水。之后动员全区8个乡的1000余人,利用了5天时间将前进支渠裁弯取直,并开通至青土槽子全长15公里的生地湾水渠,当年泡地1000余亩。为及时播种,从全区组织200多人的播种队伍,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牲口下不去的地方,就用人拉耧种,没有籽种,就从各乡义仓粮中解决。巧遇当年雨水较好,庄稼生长茂盛,秋收后总产量达到54000余斤,每个劳动日分粮5.4斤。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在秋收打碾分配后,为继续开发,从三区各乡选定家中人口多,劳力强,能吃苦并自愿长期安家落户的19户40余人在生地湾安家落户,长年坚持生产,并自己动手修建了办公室、单身宿舍、职工食堂等房屋40多间,农场雏形初步形成。
  1952年冬,区政府报告县委批准,派区农会干事王月章同志担任生地湾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殷廷相、葛天培担任副组长。主要抓了稳定常住户、迁移新农户,有计划的开垦荒地,修渠植树,封沙育林,添置农具,发展牲畜,广泡荒地等工作。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工作,1953年又夺得了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达到14万斤,每劳日分粮23.6斤。如王国保一户分粮16000斤,单身汉柴世雄、李敬成各分小麦7600斤,从而吸引了周围各乡农户,纷纷要求前来入户,开发荒地。
  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春天,根据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精神,按《农业初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办法,借鉴金大乡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生地湾办起了一个以土地公有,按劳分配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40户200多人。合作社首先狠抓了以平田整地为重点,改生荒地为良田,改广种薄收为加工施肥的基本田。经过努力修建跃进渠15公里,逐年建成以渠路林配套的好良田3000余亩;其次采用社内社外力量相结合的办法,动员11个乡的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合作社、县剧团开荒,扩种撞田,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粮食总产1954年为20万斤,1956年为70余万斤。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
  鉴于生地湾滩大草盛,故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易于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农业社采取集体开发农业、农户发展牧业的做法,以农户自带繁殖和购买增添相结合的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1956年以后各类牲畜发展速度较快,牛达到200多头,羊达到2000多只,驴100多头,骡马70多匹,骆驼90多峰,并繁殖了一些驴骡子。从此,畜牧业生产成为生地湾农场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
  农场体制演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旧的体制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生产管理形式的需要。1953年3月改生地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县办生地湾农场,隶属县农林科管理,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十一师接管,为农建十一师九团。1970年,由农一师接管,更名为一师七团。1975年兵团撤销,交酒泉地区农垦分局管理,改称国营生地湾农场。1979年交甘肃省农垦局管理。发展到1985年,农场下设计划财务科、生产技术科、劳动人事科、供销科、政工科、农业机械科和保卫科。至1990年,农户总户数发展到914户(包括集体户),总人口达3725人。其中:企业职工1569人,农业工人410人,工副业工人751人,运输队工人41人,文教卫生职工94人,商业服务职工17人,中小学生587人,家属256人。经营耕地12400亩,播种面积9825亩,占总耕面积的79.23%。其中粮食面积4827亩,粮食单产201.97公斤,经济作物4997.8亩,占播种面积的50.9%。农业主要机械设施,有大中型拖拉机35台/2053马力,小型拖拉机9台/132马力,联合收割机4台/268马力,农田排灌动力机械33台/289马力;汽车13辆,客车3辆,客货两用小汽车和小轿车7辆。畜禽总数7028头(只)。其中:大家畜161头,生猪213口,羊3444只,鸡3210只。农场下属企业单位19个。其中:农业生产队4个,分场2个(高台骆驼城分场、兰州红古区分场),工业企业单位12个,有原明粉厂3个,硫化碱厂、机修厂、汽车队、基建队、农工商公司、供电公司、盐化公司、塑料编织厂等;事业单位有中小学4所、电大班、职工医院、水管所、畜牧站、公路管理所、电视差转台等单位。
  1990年农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29.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现价)1942.23万元,农业总产值287万元(现价),农业总收入273.17万元;工业、农业、牧业年创利润达到720万元,农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120万元,职工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22.8元。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林业发展的几个时期
  高振寰
  本县地处两河(讨赖河、黑河)下游,历来干旱缺水,虽有地下水源,但因过去水利设施不足,生产方式落后,无法提取灌溉,旱灾频繁,致使林业生产发展缓慢。明清时期县境内多以天然胡杨(俗称梧桐)、梭梭、红柳等树木为主。据史料记载,人工林的种植最早开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左宗棠进驻肃州,教民多种树木,广植桑柳。为唤民众,先命守军在驻地植柳并发桑籽于民,颁有劝民种树歌。当时受灌溉条件的制约,桑柳树的种植只能以零星栽植居多。由于地下水位高,桑树多种于庄前屋后,保护较好,成活容易,柳树根系发达能直接吸取地下水分而保活。数年后根深叶茂,浓荫蔽日,出现了西城古柳,成为金塔的八大景观之一。有诗文颂之,且存志载。后随种植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逐渐推进,垦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工林也始有进展。柳、杨、桑、槐、榆、桃、杏、梨、果等树木,随着移民的迁居由东向西传于金塔,在城乡种植。不少地方因树而成名,如:大柳林、榆树沟、黑树窝等地名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民(农)闲时期(节),虽也提倡种树,但因广大农民因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工林发展缓慢,天然林木屡遭破坏,风沙危害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大片农田被流沙吞没。1949年,全县林地面积仅有1703亩,森林覆盖率只有0.52%,林业总产值仅有0.1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金塔县委和政府始终将林业生产放在首位,把治沙、治碱、治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全县人民,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防风固沙,植树造林,使金塔林业建设和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990年全县已保留国营林场1处,治沙研究试验站1处,林业技术推广站1处,并建立了乡镇林业工作站11处,天然林管护站2处,乡村林场98处,封育面积达40万亩,其中成林面积15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4.16万亩,人工埋压沙丘面积累计达到1.62万亩,固沙造林面积累计达到6.28万亩,有林面积已达34.72万亩,其中经济林3.53万亩,耕地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绿洲内森林覆盖率达到12.4%,造林绿化总计面积占宜林地面积的21.8%,达到全国平原绿化县标准,受到国家林业部和全国绿化委员会的表彰奖励。由于固沙造林和农田防护林面积的扩大,防护效果显著提高,减轻了风沙危害,保证了农作物的大幅度增产,粮食连年丰收。概括建国后全县林业建设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恢复探索时期
  勤劳朴实的金塔人民,在长期与风沙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历经千辛万苦,深切体会到防风固沙保护植被的利害关系,养成了素爱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尤其对用材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树和果树更是偏爱倍至,甚为精心培育。
  1950年至1957年县委和县政府为尽快恢复历史遗留的林业创伤,发展林业生产,主要领导在每年植树季节亲自深入乡村和沙区带领干部群众,坚持林跟水走,结合防风固沙,开展插柳护渠,保护风沙植被的指导方针,开展压沙和植树造林。仅1952年全县就治理沙害25处,面积达988亩,恢复耕地639亩,使6691亩农田和12条水渠免受沙害,使121户农民重新获得了庄田。几年来共植树119.7万株,主要树种多以毛柳为主。封沙育草4.7万亩。中共金塔县委第一任书记马能元同志为金塔的沙害治理倾注了不少心血。他亲自带领干部,走乡串户,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首创了“土埋沙丘、环丘造林、平沙站队、固沙造林、封滩育草、栽插风墙、设置沙障、前挡后拉”等有效治沙方法,在全县和省内推广,效果显著。从此吹响了金塔人工治理沙害的战斗号角,揭开了大力植树造林征战沙害的历史序幕。
  二、受挫调整时期
  1958年至1962年,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干扰,许多违反科学规律的观点相继出现,加之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使林业建设不仅蒙受损失,而且遭到破坏。人民群众中兴起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受到冲击,林业生产水平连续下降。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间,林业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59年全县造林面积实际完成5千亩,占计划的20%,却夸大为2万亩上报。当时普遍出现造少报多、造林保存率低的现象。1962年由于群众生活困难,情绪低落,对造林绿化缺乏信心,通过反复的思想发动和行政手段,当年全县造林只完成1925亩,仅为正常年份的10%,使大片封护的天然林木和植被受到人为的毁坏,流沙重新移动,农田受到侵袭。为了保护林木资源,大力发展生产,1962年县人民委员会颁发《护林防沙布告》,制止了乱砍滥伐,鼓励群众植树造林,使林业生产的发展开始回升。全县造林面积由1963年的1979亩增加到1965年的8145亩,增长4.1倍,四旁植树由1962年的73.5万株,递增到了301.99万株,三年增长近4倍。虽然营造树种以沙枣树为主,但通过调整,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使全县林业生产开始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三、徘徊和稳定时期
  196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大革命”,各级林业机构普遍撤销,科技人员下放劳动,机构陷于瘫痪,使林业建设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生产徘徊不前。由于“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使种植业的比例失调,林业生产水平又有下降。据1973年至1975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全县连续三年没有完成下达的计划任务。总计造林面积仅有5129亩,比“文革”前的1965年的当年造林面积还少了3016亩,下降36%,四旁植树合计株数也比1965年当年完成数减少108万株。1975年,随着“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极左路线错误开始纠正,乡村林场普遍建立,使全县林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以杨树为主的集体造林和农田林网开始出现,加快了防护林建设和四旁绿化的步伐。从树种结构看,四旁植树中杨树占81.7%,毛柳占1O.1%,沙枣占4.9%,榆树、柳树及其他树占3.3%,为林业振兴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发展时期
  1978年以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尤其是金塔被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以来,通过一期和二期工程,使全县林业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分析整个发展过程主要有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政策上放宽。植树造林中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营造林归国家所有,集体造林归集体所有,群众在庄前屋后植树,永远归个人所有的政策,调动了城乡上下全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间,全县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6.76万亩,占建国四十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47%。
  二是扩大经营自主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林业“三定“,即划定自留荒地,确定林数,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11个乡镇划拨“三荒地”17.21万亩,户均7.59亩,扩大了植树造林的范围和面积,颁发林权证20466份,扩大了农户经营林木的自主权,稳定了人心,增强了信心,使群众植树造林的热情重新高涨。家庭小林场,林业专业户首次在金塔出现。1984年春农户一次完成个人造林1.73万亩;1989年农户个人造林,占当年全县造林面积的22.4%。
  三是加快绿化进程。全县通过植树造林使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达到6.76万亩,累计四旁植树保存株数达1323万株。初步建成基干林带一条,长达36公里,支干林带6条,长达148公里,绿化干、支、斗渠5390条,长达2650公里;绿化四级道路353公里,居民点653个,全县计划
  内28.19万亩耕地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四是社会经济效益增强。全县农田林网化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保护农田的防护效益和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同时种植的林木蓄积量已达8.67万立方米,除满足全县建筑和小农具用材外,还销往酒泉、玉门、山丹、民乐、古浪等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势有了新的认识,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开始从防护林、用材林向经济林过渡,全县经济林面积已达到3.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定植果树的农户
  已达到20753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5%;全县户均达到1.41亩,水果总产量达到316.5万公斤,林果收入达到316.5万元。
  五是引进品种提高质量。金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适宜果树生长,因而栽培历史悠久,据《金塔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金塔人民就喜欢栽植桃、杏树,特产胭脂杏、巴丹杏和扁桃都为当时的上佳果品。民国初年当地富户围造果园,一般农户也在房前屋后少量栽植。除桃杏外,也有梨、沙果和枣树。建国前全县有产果为主的园圃583亩,其中以金塔乡居多,面积达520亩。
  1956年合作化后全县集体果园已开始栽植,主要是发展毛桃、毛杏、沙果、长把梨等。1964年随着集体果园面积的发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引起人们的重视。20多年来先后引进果树品种2个科6个属13个种44个品种;其他林木品种15个科,15个属33个种。1983年至1990年又从外地引进梨树优良品种4个,苹果优良品种5个。品质较好的锦丰、早酥、鸭梨和京早晶葡萄以及李广杏、接杏、李杏驰名全区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沙枣园子天然林现状
  汪仁祥
  沙枣园子,位于本县西南,距县城77公里,西与玉门市花海乡相连,东至国营生地湾农场西边的独沙窝和甘草井,北依盆坑大山南麓戈壁,南邻嘉峪关市和酒泉市,总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合180万亩,占全县总土面积的6.37%。本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南依黑山、夹山,北靠盆坑大山的缓坑戈壁,中间戈壁由西向东渐高,呈长槽盆地,海拔1212米至1234米。长期以来,在频繁的西风作用下,风蚀残丘遍及中间盆地,丘高2至6米;地下水位3米左右;年降雨量54毫米,年蒸发量3600毫米,是降雨量的48倍以上。日照充足,年日照总时数为3300个小时,年平均气温6.8℃~8℃,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23.4℃,最冷的元月,平均气温零下16℃。
  本地区多属灰棕荒漠土,盐化草甸土,是本县西部总风口,大风沙区,是白水泉、明沙窝两大沙系的发源地。天然植物主要有胡杨、红柳、花棒、梭梭、沙拐枣、白刺、苏枸杞、红砂、沙蒿、芦苇、骆驼刺、骆驼蓬、苦豆子、芨芨草、花矾松、旋复花、鸦葱等抗干旱耐风沙的植物。
  沙枣园子有植被面积约126万亩,占该地区总面积的70%,其中:覆盖度在2%至4%之间的有77万亩,覆盖度在10%至30%之间的有49万亩,无植被的约54万亩。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布和立地条件,该地区共分为六个类区:(1)以红砂为主的戈壁区。它位于黑山、夹山的北坡及盆坑大山的南坡,面积为77万多亩,占总面积的42.8%,大多地段满布裸露砾石,土壤为灰棕荒漠土,土层薄、贫瘠干燥,生境严酷,红砂生长稀疏,亩均50多株,伴生零星的白刺、沙拐枣、麻黄及沙蒿,覆盖度在2%至4%之间。(2)以红柳为主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区。位于金塔县与玉门市交界的干海子、柴墩子以东,此地为盐化草甸土,地下水位3米以下,面积为16146亩,占总面积的0.9%,平均每亩有红柳四丛,伴生植物有白刺、红砂、沙蒿、芦苇、骆驼刺等,覆盖度在30%左右。(3)以白刺为主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区,分布于沙枣园枯井、石梁井以东,经三个井、树窝井、一棵树井、管护站、大、小石梁到国营生地湾农场独沙窝甘草井、芒硝矿以南大部分和柴墩子以东部分。此地为盐化草甸土和复沙的盐化草甸土,地下水位2.5米左右,面积225373亩,占总面积的12.5%。每亩白刺23丛左右,伴有红砂、沙蒿、芦苇、沙拐枣等,覆盖度20%。(4)以梭梭为主的流动沙丘和流沙地区。分布于沙枣园井西梭梭洼及瓜塘子沙窝的两大流沙区,此地多为复沙盐化草甸土,地下水位3米以下,面积43987亩,占总面积的2.4%。亩均生长梭梭20株左右,伴有红柳、白刺,覆盖度10%左右。(5)以胡杨为主的风蚀残丘、风蚀地、老河床区。分布于柴墩子以东的石梁井、新井、大芦洼、双山井一带及树窝井以南、牛角井以西地段,地下水位2至3米,面积为37500亩,占总面积的2.1%,平均每亩生长胡杨7.3株,平均高2米,冠幅2米左右,材积0.0051立方米,总蓄积为191.25立方米,年生长量为12.43立方米。伴生花棒、沙拐枣、白刺、芦苇等植物,覆盖度5%~10%。(6)以花棒为主的风蚀地区。分布于西从树窝井起,东到20里山墩、一棵树井,直到牛角尖井以东地段,多为草甸土,地下水位2.5米左右,面积为166387亩,占总面积的9.3%,每亩有花棒16丛左右,伴生白刺、沙拐枣、苏枸杞、红砂、沙蒿等植物,覆盖度在30%以上。
  此外有山雀、跳鼠、沙鼠、野兔、黄羊、狐狸、刺猬等禽兽。
  沙枣园子天然林植被从60年代初到1982年的20年里,由于放松管理,群众刨挖拉运红柳、梭梭,砍伐胡杨,过度放牧,任意割草刨刺,人为的破坏了天然风沙植被和生态平衡,严重威胁和影响着金塔27万余亩农田、水库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及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1982年秋县领导同林业部门亲临现场调查规划,制定管护措施,印发护林布告,划界立碑。并成立金塔县沙枣园子地区天然林管护站。从此结束了该地区无人管理,人为破坏的局面。
  沙枣园子地区天然林管护站,建于1983年10月,位于盆坑大山南坡盆坑井的三岔路上。县上派驻国家干部1人,雇用临时工7人,修建房屋12间,有护林骆驼7峰,机井1眼,提水设备柴油机、水泵1套,风力发电机1座,垦地60亩。
  沙枣园子地区是本县的总风口,是风沙的总根源,面积大、范围广,相当于本县农区的总面积。管护好本地区现在49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将能控制风力,减弱风速,固定沙源,直接斩断明沙窝、白水泉两大沙系的总祸根,对保护解放村水库和金塔片8个乡镇的农田、水渠、公路,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缓解旱情,及本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子孙后代的幸福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务必造成一个全社会人人护林,个个爱林的浓厚社会风气,使沙枣园子天然林植被保护得到更好的防护效益。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畜牧业发展概述
  张永忠
  金塔是一个农业县,饲养畜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早于种植业,有记载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统治阶级之间战事频仍,互相征战,民族之间结怨仇杀,互相夺掠,使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直接影响。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种植业的兴起,畜牧业有所发展,但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加之灾荒不断,畜牧业仍处于衰弱景况,1949年金鼎两县牧业总产值只有106.43万元(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鼓励农民养畜,大力开展畜病防治和品种改良,推广应用畜牧科学技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使金塔的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各类畜禽全面发展,畜禽品种不断改良
  金塔县委和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在重视发展数量的同时,还着重抓了畜禽改良,大大提高了畜禽质量。1949年与1989年相比,全县大牲畜饲养量由2.98万头发展到3.33万头,增长11.7%,生猪饲养量由0.12万头发展到10.5万头,增长86.5倍,山绵羊饲养量由3.48万只发展到13.91万只,增长3倍,鸡饲养量由1.83万只发展到103.67万只,增长55.6倍,兔饲养量由300只发展到6.56万只,增长217.6倍。从1954年开始,先后引进河曲、卡拉、巴依、阿尔登良种公马;关中公驴;秦川牛、西门达尔种公牛、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种公羊;苏大白、内江、约克夏,杜洛克种公猪;白来航、白洛克、星杂“288”、京白、伊沙褐鸡;安哥拉、西德长毛兔簿优良畜禽品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逐步提高了畜禽质量。到1991年,累计改良、繁殖杂种牛14102头,杂种马1700匹,驴骡子3600头。而且完成了甘肃黑猪的育种,提供良种仔猪18000头;还改良推广瘦肉型杂种仔猪160668头。细毛羊、半细毛羊的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产毛量提高一倍以上。在引进种鸡的同时,推广了电热地温孵化技术,使鸡的良种化程度达90%以上。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产品产量大大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1年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相比,全县出栏大牲畜由700头(匹)增加到30364头(匹),出栏生猪由19490头增加到55765头;出栏菜羊由5000只增加到34943只。1991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689.29吨,比1978年增长1.35倍。鸡蛋总产量达1958.78吨,比1978年增长76.35%。生产羊毛138.17吨,驼毛7.13吨。畜牧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51万元增加到1991年的3854万元,增长了14倍多,牧业收入由1978年的52.37万元增加到1991年的3348.59万元,增长了62.9倍,畜牧业牧入在农业收入中的比重由2.65%增长到22%。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保障畜禽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塔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兽医网,县乡两级建有畜牧兽医站,村有畜牧兽医员。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防、检、诊、治综合措施,全面开展了畜禽疫病防治,每年坚持春秋两季免疫注射,并加强常见病治疗。1951年春季,省地派技术人员协助,重点防治口蹄疫,牛瘟、炭疽等传染病。
  1958年,畜禽疫病防治全面应用生物制剂,先后应用疫(菌)苗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牛、羊肠毒血症,猝疽等家畜传染病。1962年首次对全县牛、羊接种了布氏杆菌菌苗。1970年开始检疫。1980年在酒泉地区卫生防疫站协助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驱治人绦虫,消灭猪囊虫的工作。1982年又开展了畜禽及产品检疫,对上市的商品,食蛋、活畜进行检疫。对外出活畜及产品进行检疫签发证件。到1991年的近几年,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90%以上,使过去流行危害较严重的家畜炭疽、布病、“五号”病,猪、鸡、兔“三瘟”等传染病和猪囊虫等内外寄生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种草生产有了突破,饲料工业得到发展
  为给畜牧业生产打下物质基础,1978年以来,县、乡(镇)各级政府,坚持农牧结合,以草兴牧,以牧促农,狠抓了种草生产,积极发展饲草工业。1983年至1991年采取单种、间作套种、复种等措施,大面积种植苜蓿、箭舌豌豆、毛苕子等豆科牧草,全县累计人工种草37万亩次。并在县、乡(镇)和农户建立以配合饲料为主的饲料加工厂、点24处,年生产配合饲料能力达1470万公斤。村、社都有以农户个体经营的粗饲料加工点,解决了农民随时加工粗饲草的需要。
  畜牧兽医专业队伍壮大,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1978年以前,全县有畜牧兽防人员33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7人,很难适应商品畜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畜牧现代化建设与人才缺乏、知识老化的矛盾,先后选送30名回乡知识青年和老职工子女到省牧校代培,派20名在职职工到省地教学、科研部门轮训进修,并结合业务实际在本县举办短期培训班,请省、地专家教授讲学,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到1991年,全县共有畜牧兽医专业人员63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一人,中级职称的8人,初级职称的15人(包括乡站集体职工),并为全县119个村培养了不脱产的畜牧兽医员130人。这支队伍在畜牧兽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1986年成立了金塔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下属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草原工作站、草原监理站、牧工商公司及11个乡(镇)兽医工作站。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还先后办起了良种猪场、良种鸡场、家畜改良站、鸡孵化场、浓缩饲料加工厂;草籽、饲料、药械和畜产品购销门市部和冷库、屠宰加工线。在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了冻配、人工授精站(点)、猪改输精点、畜产品购销点,电热地温孵化室和饲料加工点,改善了服务条件,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促进了金塔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正在由农民的家庭副业上升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由农本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转变。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农机事业发展概述
  赵得昌
  解放初期,金塔县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的是当地劳动人民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结构简单、粗糙笨重、性能很差的老式农具。如老式犁头(俗称二牛抬杠),犁深一般只有10厘米,俗有“犁没三寸深”之说,日耕地3亩以下。播种主要采用老式摆耧,日播种5~6亩。打碾主要用马、骡、驴、牛等役畜牵引石磙进行。米类加工用石碾,面粉加工用石磨。一个五口之家,每月磨面一般需劳动5~6天时间。运输主要靠木轮大车和骆驼。1933年全县有木轮大车1921辆。四十年代后期,本县又陆续使用胶轮大车(皮车)。其性能较木轮车方便,载重量也大于木轮车。此时的木轮手推车主要用于厩舍积肥和平整土地。提水工具主要是柳条编制的柳斗,每次提水10~15斤,为了省力也有在水井旁架设桔槔(俗称握杆)或辘轳的。棉花加工主要用手摇拧子(即人力轧花机)和弹花弓。
  为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尽快提高农民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在完成土地改革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作主人的广大农民,感到简陋笨重的旧式农具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开始向科学技术进军,开展了旧式农具的改革和新式农具的推广。
  1953年县上推广了康明儒改装的新三耧。亩下种量增加了31%,亩产量提高了18%。到1957年金塔片各乡共推广使用新耧769张。后来经过不断改进,目前个别农户仍有使用。
  1954年开始在本县推广5寸、7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步犁与旧式犁相比,犁铲由三角形改为梯形,并附有限深轮。到1957年全县已推广步犁4464部。双轮双铧犁因需三头健壮的牛才能拉动,到1957年只推广了347部。由于步犁不能翻转和双轮双铧犁的笨重,后被能够左、右翻转的山地犁所取代。1983年全县拥有山地犁7089部。
  1955年本县先后进行了解放式水车、马拉播种机、马拉摇臂收割机的试验推广。在同等条件下,播种机播种小麦比耧播增产10~12%,目前除少数使用畜力播种机外,大部分使用由中、小型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播种机按播行的不同分为5行、7行、12行、16行等几种。机引播种机的推广,使小麦播种期由原来的30天左右缩短为10天左右,春耕大忙变得不慌不忙。马拉摇臂收割机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现已淘汰。
  1956年甘肃省水利厅等单位先后给本县投放5马力立式锅陀机4台,供生地湾农业合作社和三金乡金大农业合作社等地打井抽水使用。这是我县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农用动力机械。
  1956年10月,县棉花加工厂购置上海柴油机厂生产的4110型40马力柴油机一台,为该厂的10台皮辊轧花机作动力,开创了我县棉花加工使用机械的新开端。
  1958年甘肃省农机局先后给我县调入罗马尼亚产“尤特兹—2”(UTOS一2)轮式拖拉机一台,匈牙利产“狄梯413”(DT413)链轨式拖拉机一台,捷克产“热特—35”(E—35)轮式拖拉机一台及其配套的48行播种机、三铧犁、五铧犁、41片圆盘耙等农机具7台,投入生地湾农业合作社使用,犁地、耙地、播种首次使用拖拉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耕地不用牛”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为了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1961年3月,酒泉市国营拖拉机站在金塔设立机耕队,为本县开展代耕作业。1963年11月,由于人员精减,撤销了金塔机耕队。1965年酒泉地区将酒泉市国营拖拉机站的铁牛—40轮式拖拉机一台,热特—25A轮式拖拉机3台,热特—25K乾式拖拉机一台,东方红一54链轨式拖拉机一台下放本县,省上投资热特—25拖拉机2台,建立了金塔县国营拖拉机站。1966年6月,中东、西坝、古城三个乡镇(原名公社)也分别购置东方红—28型轮式拖拉机一台,使农机化事业由国家办发展到了集体办。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1969年国营拖拉机站撤销,全县11个乡镇均成立了拖拉机站。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全县又大力推广使用架子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架子车已代替了木轮手推车和木轮大车。胶轮大车在这期间也有了较大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架子车25136辆,胶轮大车2871辆,共计28007辆,平均每户1.04辆。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本县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开始采用机械作业。经过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七十年代已基本实现了粮油加工机械化。磨粉机代替了石磨,将大批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至1991年全县已有各类磨粉机614台,碾米机65台。油料加工在五十年代以前都以土法手工榨油,出油率一般只有25%左右,到了七十年代推广机器榨油,各公社相继办起了机械榨油厂,出油率提高到33~34%。1991年全县已有榨油机25台。饲草用粉碎机加工已普及全县,现已有饲料粉碎机669台,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六十年代末期,手扶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也开始推广使用。尤其在麦场上打碾作业,充分显示了它的威力。原来一个生产队的小麦打碾完毕需摹40~50天的时间,有了手扶拖拉机后只需10~15天的时间就全部颗粒归仓。
  到了八十年代初,拖拉机已发展成为乡、村、队三级经营。1982年全县集体经营拖拉机104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4台,小型拖拉机779台。1983年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推行,集体经营的拖拉机陆续下放给农户经营,机械生化由公办变成了民办。一度时期,由于国家在贷款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农民竞相购买拖拉机,使农机具拥有量迅速增加。1990年底,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9台,小型拖拉机2301台。其中个体经营各种类型的拖拉机2606台,占97%;有农用汽车26辆,其中个体经营52辆,占83.9%。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67819千瓦,平均每千瓦负担耕地4.1亩,每9.7户农民拥有一台农用机动车。全县有耕作机械3844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30台,收获机械126台,场上作业机械1002台,机动喷粉喷雾器97台,畜牧机械705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46台,农用水泵991台;半机械化农具60916台(部、辆)。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提灌、打碾、农田运输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年完成机耕地29.55万亩,机播21万亩,机收面积达到了3.68万亩,机械铺膜面积达到了0.32万亩。在田间药物喷洒、种子精选、玉米脱粒、扬场、玉米烘干、籽瓜取籽等领域的机械作业项目也已在推广和试验之中。全县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也得到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管理、监理、修理、供应、培训、推广等配套成龙的体系。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概况
  赵法礼
  棉花是金塔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93年播种面积34658亩,平均亩产皮棉86.6公斤,总产达300万公斤,当年向国家交售皮棉271.53万公斤,实现产值2250万元,是甘肃省仅次于敦煌的第二个产棉大县。金塔棉花的特点是:色泽白,含糖少,纤维长,细度和整齐度较好,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这一切,除来自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外,还有一段值得思忆的植棉历史。
  金塔种植棉花始于明朝初期,朱元璋发布全国植棉令之后,当地军民开始种植棉花。十八世纪,鸦片传入,放弃植棉,改种婴粟,近年查阅地方史志,清光绪二十二年编《肃州新志·物产》又有如下记载:“草棉,从前甘肃无棉花,人亦不知种法,布皆来自中土,衣甚艰难。同治十年,爵督相左帅剿回,见贫民多赤体,发给寒衣数十万;颁《种棉十要》,购棉种数十万斤,饬地方官教民拔除罂粟,改种草棉,数年间,衣被寒顾。肃地土性不宜,唯金塔所属,自同治十二年以来,种棉者十有二三,卒岁有赖,不苦号寒,复以有余售之他境,获利过罂粟数倍,饱暖乐利,皆我公之德也。”
  同治四至十二年(1865~1873年),回民蓝吉祯、马文禄占据酒泉城,清王朝调兵围剿。酒泉、金塔等县人民连年遭受战乱、灾荒之苦。十年(1871年),左宗棠进军酒泉,禁种鸦片,倡导植棉,暂短数年,金塔棉花、土布就能“售之他境”。民国时期(1912~1949年),金塔土布除境内自销外,又成了酒泉和玉门市场上的“抢手货”。
  普通人家的衣帽鞋袜,多用金塔土布制作,特别是1949年前的几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金圆券到手后做壁纸或扇子用。棉花、土布和小麦成了市场交易中的必需媒介。这就是在战乱、荒灾和饥饿交加的困境中,金塔人民靠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自己谱写了棉花种植及其加工业发展的光荣历史。
  植棉 清朝末年,全县有40~60%的农户每年总要种几亩棉花。民国时期,棉花面积一般在1~1.5万亩之间,单产6~7公斤。1949年为1.55万亩,单产9公斤,总产14万公斤。1956年扩至4.01万亩,单产16公斤,总产64.16万公斤,与1949年相比,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58%、77.7%和358%。1960年学习新疆和河北的“大片”植棉经验,棉花播种按“方”、“片”规划,当年播种11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4.6%,脱离了实际,单产仅有7公斤。造成“人缺口粮、畜缺草料”的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1年播种1.53万亩,单产降至4公斤。1962年播种1.72万亩,单产再度降至2公斤。经过有关政策的调整,1963年播种1.14万亩,单产回升到12.7公斤。1964~1969年,棉花面积稳定在1.22~1.45万亩之间,单产在18~37.5公斤之间。1970~1983年,棉花播种面积一般在2万亩上下,单产为20~40公斤。随着品种的改良和植棉技术的提高,1984年全县播种2.66万亩,单产47公斤,总产125.8万公斤,为历年较高水平。由于甜菜面积的扩大,1985~1990年棉花面积降至0.78~1.33万亩,单产却稳中有增,保持在40.4~68.3公斤之间。此后,国家上调棉花收购价格,再加良种普及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1991年棉花面积1.73万亩,单产81公斤。1992年面积2.72万亩,单产85公斤,实际总产362.69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0.75倍、8.44倍和258倍。县棉花公司(原棉花加工厂)自1956年成立以来,在引进与培育棉种,推广植棉新技术,执行棉花收购政策方面为本县棉花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轧花 “手摇风火轮,脚踏一条龙,前山下冷子,后山翻白云”。这是劳动人民按老式轧花拧子所编富有诗意的谜语。老式轧花拧子结构简单,主要部件是铁轴、木轴、木制支架、手摇曲柄、踏杆和波轮。五六户人家有一台,相互借用,农村男劳力人人会操作,一人一天可拧(轧)皮棉10多公斤。尽管效率低,但它使用方便,脱粒干净,群打群闹,全县一年可加工皮棉约1O万公斤。1957年县棉花加工厂投产后,结束了手工轧花的历史。该厂现有轧花、脱绒、打包等机械设备73台(件),动力设备总功率696.2千瓦,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公斤(生产9个月),由于原料制约,年生产期只有4~5个月,实际年加工皮棉300~400万公斤,所产皮棉全部外调。
  弹花 “就地一位仙,身背打鱼杆,耳听雷声响,眼看白云翻。”过去,村村都有弹花匠。他们身背弹花弓、木锤和带座弧形吊杆,走村串户,一个匠人一天弹花约3公斤,全县所有皮棉,就由他们全部加工成絮棉,总数一般在10万公斤上下。1956年建成县弹花厂后,开始有了半机械化弹花生产。该厂现生产量:年轧花25吨,弹花25吨,加工棉絮5000多床。
  纺线 “天仙女娃坐炕边,风火轮儿嘟噜噜转,条条蚕丝吐不尽,个个刺猬肚儿圆”。1949年前,农民家庭户户都有一两台由木制纺轮、支架和铁锭构成的纺线车。成年妇女一般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灯纺线,女孩打捻子或绕线。贫寒人家的妇女,多靠给人纺线度日。线有粗细两种,细线又细又匀,除织细土布外,还可合后当缝衣线用。一个妇女一天纺线0.3公斤。全县一年可纺线8~10万公斤。1954年实行棉花统购统销后,手工纺线方告结束。
  织布 “七目直八目宽,当中坐着一员官,脚一踏手一搬,各路神仙(绳线)都动弹。”一个织布匠坐在由机架、辘角、踏板、怀轴、摧桩、提头、蓖子、梭子等部件构成的织布机上,一天可织幅宽1~1.2尺、长28~32尺的土布1.5疋。土布的特点是柔软、结实、耐穿。按质量分粗细两种,细土布略似当今的劳动布,一般染色后用做中山服或棉袍子面料。按颜色分,除本色白土布外,还有用染料着色的黄、绿、浅蓝、深蓝、灰、黑等色土布,其中以本色白土布和靛染蓝上布为主。根据档案资料记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金塔生产土布8万疋,鼎新生产土布1万疋。1954年后,土布生产逐渐淘汰。
  棉毯 为扩大棉花加工增值,1971年金塔县棉毯厂建成投产,年产棉毯1万多条,结实耐用。1980年因印染技术不过关等原因而停办。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沙系分布与沙害治理
  高振寰
  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居讨赖河、黑河下游。由于深处内陆,临近荒漠,降水量少,灌溉水源不足,素以干旱缺水著称,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区之一。境内植被稀疏,风大沙多,危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述金塔沙系的形成、分布、危害和治理情况。
  金塔沙系的主要成因
  地理位置临近沙源。本县地处蒙新荒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县境内东、西、北三面被流沙包围,成为干燥多风的广阔地带。流沙随风飘荡,除大量侵袭戈壁、荒滩和绿洲外,还形成流动、半固定、固定的许多沙丘。
  植被稀少促使沙化。本县境域内缺林少树,植被稀疏,林木植被覆盖率仅为县境总面积的1%。大片戈壁、石质山地失去保护,地表裸露,旷日持久,风蚀严重,逐步风化形成沙质,借助风力,开始流动,形成沙源。
  经济活动带来沙化。多年来,随着人们不合理经济活动的频繁发生,滥垦、滥牧、滥伐、滥采、滥挖的现象不断加剧,使绿洲内外稀疏的天然林木和沙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县境内的梭梭、胡杨、红柳、花棒、白刺和沙拐枣的分布面积逐年减少,有的甚至频临绝境。勉强残存下来的也生长不良,防护作用显著降低,使原来受到保护的地表暴露出来,遭到流沙的侵袭。有些固定、半固定沙丘已被挖破,流沙又重新开始移动,形成沙区。
  气候干旱引起沙化。由于大气干旱,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源不足,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水位逐年下降,旱象严重,水分失调,使风沙沿线固定的流沙又开始流动,与老河床、旧渠道的就地起沙连成一片,形成新的沙源。
  金塔沙系与沙区分布
  本县属于一级区的干旱荒漠地带流沙入侵及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区和二级区的沙漠化强烈发展区。沙漠总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折合270余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
  据资料记载和县林业部门多年的勘察,县境内流沙区分布于金塔绿洲和鼎新绿洲两个地区外围。
  金塔绿洲的外部有三条沙系,各自形成沙区。
  第一条是从县境西南与玉门市花海沙区接壤的芦草井子起,经沙枣园子、白水泉到解放村水库止,长约75公里,宽约5至7.5公里,折合面积60万亩左右,沙丘比高5~10米。
  第二条是从西坝乡西移村以西的镇朔墩起,经西移、西红、二分,中东镇的下四分,古城乡的新沟、旧寺墩、下东沟,东坝乡的下黑树窝、三下,大庄子乡的上八分、牛头湾并延伸至火烧墩止,长约48公里,宽约0.75公里至3公里,折合面积10万亩左右,沙丘比高3~8米。
  第三条是从金塔乡的边沟村向东北延伸到芨芨乡的夹墩湾村止,长约40公里,宽约10至12.5公里,折合面积60万亩左右,沙丘比高3~10米。
  鼎新绿洲的一条沙系南起双墩湾,北至白墩子东梁,西至苇坑泉,东到三个井和大山口,宽约25公里,长约130公里,折合面积48万多亩,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南部沙丘比高50~100米。合黎山大部被埋压。
  以上沙系的沙丘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白水泉、西北部的明沙窝、中部的东沙窝和东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形成全县四大沙区。主要风沙口415个,直接受风沙危害的有10个乡镇、56个村、172个村民小组。
  风沙危害
  金塔深居内陆,年降水量仅有59.9毫米,而蒸发量却达2538.6毫米,形成干燥的气候条件。县境四周又被流沙戈壁包围,所以大风来临时常夹带沙暴(能见度<100米)和浮尘天气。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达32.1天,最多年份(1971年)达51天;历年沙暴日数平均为27天,最多年份(1977年)为43天;浮尘日数平均为47.1天,最多年份(1959年)为131天。所以,干旱和风沙给本县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解放前,农民有“黄风黑浪全是沙,风吹沙起不见家,房屋被沙埋,农田被沙压”的说法。据《金塔县志》记载:民国七年(1918年),旧寺墩、岔河坝等地埋压农田数百亩,迫使32户农家,125人外出谋生。民国十四年(1925年),据县长黄凤梧向省政府的报告称:近年来,风沙压地成灾,全县被沙压而永久不能复垦地8033.2亩。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金塔县沙压地亩成灾,户西被沙压地500亩,夹墩湾被沙压、水冲地700亩。营盘被沙压、水冲地460亩,天仓被沙压、水冲地1400亩。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金塔黑树窝、燕麦湾、柴门子、上四沟等地被沙压不能耕种地1204.02亩。1949年,金塔气候干燥,风沙常起,全县被沙压耕地2153.23亩。
  沙害治理
  中共金塔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历届党政领导,根据本县风沙危害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的特点,除运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治理风沙和造林绿化的认识外,还认真贯彻全社会搞治沙,全民搞造林绿化的方针,组织动员城乡上下各行各业协同作战,保证了治理规划和措施的顺利实施。截至1994年底,全县已完成人工压沙3.1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1.3万亩,绿洲内森林履盖率达到14%。1990年我县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主要治理措施是:
  1、划定封育区,保护沙生植被。在金塔绿洲外围的沙漠戈壁,生长着不少适应性较强的植被群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天然资源。封护天然沙生植被是投资少、见效快、扩大植被覆盖的一项重要途径。多年来,根据本县沙生植被分布的特点,本着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县政府划定沙枣园子、牛头湾、白水泉沙系、明沙窝沙系和绿洲内部等5个封育区,计划封育总面积93.27万亩。截至1994年底,已封护58万亩,其中绿洲内封护18万亩,有成林希望的面积达17万亩。综合平均覆盖率达30~50%,比封育前提高15~20%。在流沙前沿初步形成一条绿色保护屏障。
  2、营造农田防护林,减轻沙害。多年来,本县广大干部群众把治沙和营造农田防护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开展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按照“水跟田走,林跟水走”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适地适树,渠路田林配套的做法,坚持不懈地营造农田防护林。截止1994年,全县营造农田防护林13.74万亩。其中,渠路林3.1万亩,先后绿化干、支、斗渠1487条,总长度1718公里;县、乡、村、组四级公路造林353公里。绿化居民点800多个。防风固沙林10.64万亩,建立基干林带2条,总长40公里;支干林带5条,总长144公里。绿洲内基本形成片、带、网和乔、灌、草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使全县28万多亩农田受到有效的保护,对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实现粮食连续多年稳产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突出重点,治理风沙口。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县乡统一组织,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以乡或村为单位,采取土埋沙丘、环丘造林、设置沙障、前挡后拉等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法,坚持治沙造林,治理风沙口,控制流沙的移动和侵袭,部分村组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景象。大庄子乡新八分村,过去林木稀少,风沙危害非常严重。从1974年起,坚持治理村西部和西北部的风沙口,16年来封育天然植被1500亩,土埋沙丘600亩,丘间低地造林1500亩。由于实行综合治理措施,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使靠风沙前沿的地带形成一条绿色固沙屏障。
  建于1970年的本县解放村水库,处于白水泉沙系东部尾端,每年冬春两季,在强劲的西北风作用下,大量流沙长驱直入,沉积库区,使有效库容连年减少。据中科院兰州沙漠所和水利设计院测定,每年进库沙量多达29万立方米,相应减少库容29万立方米,保灌面积也减少1500多亩。建库至今,仅进库流沙造成淤积达580多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14.6%。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库区的沙害治理,从1987年开始,组织动员鸳鸯灌区7乡镇群众和县城机关干部、学生,开展对危害水库的沙害治理,至1995年的9年时间内年均参加治沙人员1.8万多人,共花费劳动工日33.7万多个,动用车辆、机械2.17万多台次,调运柴草556.1万多公斤,移动土石方14.62万立方米,埋压沙丘5586亩,栽插风墙8.8万多米,使库区西北侧3公里以内的流沙初步得到了控制,缓解了流沙进库带来的侵蚀。
  4、加快经济林建设,提高治沙造林效益。针对治沙造林直接经济效益低的实际,全县坚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落实10年治沙工程规划,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并重,实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原则,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以国营和乡村林场为依托,选择水肥、土壤条件较好的宜林沙荒地,开发利用,集中发展经济林,走上生态经济的新路。潮湖林场位于风沙前沿,在管理好万亩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同时,开发沙荒地,先后建果园1650多亩,已挂果面积800亩,1994年果品产量达10万公斤,收入27.9万元,早酥梨、锦丰梨已远销到省内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全县发展和壮大林业经济创出了一个好的开端。
  (本文作者系原金塔县林业局党委书记)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县畜禽改良记述
  周吉儒
  解放前,金塔、鼎新所养之畜禽均系地方品种,体格较小,生产能力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畜禽生产能力,从1954年开始便从外地引进良种畜禽进行杂交改良。经过30多年的艰苦工作,我县畜禽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现将畜禽改良情况作一概述。
  一、马匹改良
  金塔、鼎新所养之马,有蒙古、浩门两个品种。蒙古马多分布于鼎新,浩门马多分布于金塔。1954年首次从肃南引进良种公马12匹,其中有肃南繁殖的河曲马1匹。1959年从新疆引进苏联卡拉巴依种公马1匹。1966年至1984年先后从甘南河曲引进良种公马46匹,从陕西眉县引进卡拉巴依种公马2匹,从肃南皇城引进浩门马2匹,阿尔登马10匹,共引进良种公马73匹。通过与本地马杂交改良,1980年存栏杂种马200余匹,至1990年全县繁殖成活杂种马2000余匹。1991年以后,本县马匹逐年减少,1993年全县仅存栏马1161匹,其中有繁殖母马369匹,当年只产驹75匹。
  二、推广繁殖驴骡
  1954年首次从肃南引进关中驴6头。1969年至1983年先后又从陕西和本省安西引进关中种公驴22头,母驴2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当地驴种,并繁殖驴骡。1955年繁殖驴骡32头。1958年以来把驴骡繁殖作为家畜改良的主要任务,截至1980年,开展繁殖驴骡1940头,1989年已达2664头,以后各年稳步发展,1993年存栏驴骡达5380头。
  三、开展黄牛冻精改良
  1960年我县从陕西首次引进秦川公牛2头,从酒泉引进黑白花种公牛1头。1963年从东北引进三合公牛1头。1976年至1982年先后又从陕西引进秦川公牛40头,从山东引进鲁西公牛3头,母牛3头;从酒泉引进黑白花牛47头(其中公牛11头),共引进良种公牛58头,母牛39头。在引进外地牛种与当地牛杂交的基础上,重点推广黄牛冻精授配改良新技术,采用西门达尔公牛冻精与当地母牛杂交。1982年全县设冻精改良点4处,1989年发展到13处。累计授配母牛9700头(次),繁殖成活杂种牛7800头。1990年后黄牛冻配技术全面推广,年授配母牛2000头,产犊1460多头。至1993年全县累计产活杂种牛1.34万头。
  四、生猪实现杂种化
  1956年首次引进苏白公猪2头,改良本地土种猪。1968年至1979年先后从河南驻马店、浙江杭州、四川内江、本省兰州、武威、民乐、酒泉引进巴克夏公猪10头;苏白公猪64头,母猪20头;长白公猪6头,母猪2头;内江公猪3头,母猪3头;民乐公猪4头,母猪4头;约克夏公猪8头,期间共引进良种公猪95头,母猪29头,进行纯种繁殖与当地土种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为本县猪种的杂交改良阶段。
  1985年至1989年,根据市场需求,本县猪种向瘦肉型发展,先后从杭州、兰州、武威、民乐、酒泉、玉门等地引进杜洛克公猪8头,母猪2头;美系约克公猪5头,母猪2头;长白公猪10头,母猪12头,甘白公猪4头,母猪15头。期间共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27头,母猪31头,进行纯种繁育和改良当地猪种。全县共建生猪改良供精点3处,输精点11处,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年授配母猪6000头次至7400头次,繁活仔猪5.4万头至6.6万头,本县生猪基本实现良种化。
  五、绵羊改良
  本县羊种多系蒙古绵羊和蒙山羊,少数为藏系绵羊。为提高生产性能,1957年以来从新疆伊犁、巩乃斯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304只,母羊21只;从肃南皇城引进高山细毛种公羊341只,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新技术,开展绵羊改良,实现了绵羊杂种化,提高了产毛量。一代杂种绵羊每只可产毛3.5公斤,二代可产毛6公斤,三代最高达9公斤,相当于土种绵羊产毛量的5倍。期间又从新疆和额济纳旗引进“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羔皮羊55只;从宁夏引进中卫山羊30只(其中公羊10只);从陕西武功、高平等地引进奶山羊260只,在部分乡镇和村社繁殖羔皮羊和改良当地山羊。
  六、普及良种鸡
  1963年至1972年引进推广了白来杭、白洛克、红洛克、九斤黄等良种鸡,通过杂交蛋鸡,成鸡年产蛋个数达160枚左右,比土种鸡提高40~50%。1981年从甘肃省畜牧学校和新疆引进星杂“288”商品代雏鸡2.55万只,在部分乡(镇)推广。每只成鸡年产蛋个数可达180枚左右,比土种鸡提高1倍,为本县鸡种更新阶段。1982年至1985年,先后从北京原种鸡场引进“京白”、“星布罗”等种鸡2万只,在全县建立了3个小型种鸡场、100户种蛋户、16处电热地温孵化点,良种鸡推广面达90%
  以上,为本县良种鸡普及阶段。1989年县万只良种鸡场建成投产,年养能力1.5万只,孵化供雏能力20~30万只。1990年至1994年县良种鸡场先后从兰州、杭州、上海等地引进伊沙褐商品代鸡6300只,父母代种鸡9400套,(每套母雏1只,公雏0.15只),明星父母代种鸡150只,迪卡父母代种鸡8800套,AA肉鸡9000只,向农户供应商品一代雏鸡。同时,全县电热地温孵化点发展到42处,年孵化雏鸡150万只,有育雏户224户,年育雏鸡55万只。雏鸡销往酒泉、玉门、敦煌、额济纳旗等地,形成引种、孵化、供雏、饲养、市场供应相配套的发展格局。
  (本文作者系原金塔县畜牧局党总支书记、兽医师)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金塔渔业的昔与今
  王新春
  一、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
  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的北部边缘,居讨赖河、黑河下游,海拔在1130米~1900米之间。境内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理想的商品粮基地,而且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
  金塔属温带干旱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8.O摄氏度,日照总时数3193.2小时,总辐射量为153.O千卡/cm2,有利鱼类生长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据省渔业区划办公室1985年对解放村水库水质化学分析得知,水温为6.7~21.3℃,PH值为8.4,溶解氧为7.7毫克/升,总硷度4.06毫克当量/升,总硬度22.0德国度,离子总量0.36克/升,养鱼条件比较理想。从生物资源看,全县13座水库除鸳鸯池灌区3座水库属贫营养性外,其他水库都在田园、草地附近,许多植物腐烂,丰富了水中的有机质,并且地面径流缓慢,营养盐和有机质不易流失,加之水库、塘坝中黑叶轮藻、马来眼紫菜等水生生物丰富,水生维管束植物0.3~0.5公斤/㎡。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湖螺软体动物及昆虫、幼虫、虾等,都对渔业生产有利,宜淡水鱼养殖。
  金塔水源赖祁连山融雪和地下泉水流溢渗补给。据1985年初步调查,境内共有水面61712亩,其中水库水面57412亩,占总水面的93%;塘坝3000亩,占总水面的4.9%;池塘1300亩,占总水面的2.1%。全县可利用养鱼水面约12000亩,相对而言,养鱼水资源比较丰富。另外,我县还有大片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利于今后改造利用,发展水产养殖。
  二、解放前渔业概貌
  据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金关发掘的鱼网、网梭和网坠,证明汉代当地驻军就有捕鱼作业。明代《肃镇志·物产》中载:“无麟鱼、黑黄色,有黑点无鳞,各卫俱有。”“而黑河、讨赖河、会水湾、鸳鸯池、花城湖均有出产。”又据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肃州分巡道黄文炜所修《重修肃州新志·物产》记载:“鲤、鳝、少、卿,毛目、鸳鸯池泽多产之,大者可一斤。无鳞鱼,多产湖泊中,黄白色,煮食有泥气。”“以上鱼类,镇夷黑河中,多鳝,白条;肃州湖泉中,多鲤。”可见当时本地就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另据民国《金塔县志·物产》记载:“鲤、鲫,鸳鸯池、花城湖各塘多产之。”鸳鸯池水库建成后,鱼就相当多,庄稼地一浇水,到处可见。由于当时人们没有食鱼习惯,加之信仰宗教的群众较多,不少人忌食“五大荤”(既天雁、地鱼、耕牛、战马、家犬),本县均为季节性河流,无固定水源,冬天又比较寒冷,一些鱼种无法越冬,因此影响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三、建国以来的渔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县的渔业才焕发了青春。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渔业生产经历了认识、起步、探索、徘徊、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教训,积累了经验,为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1949年到1967年,是我县渔业的认识和起步阶段。由于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加上沿海籍干部职工陆续调来金塔工作,人们对鱼类有了一定认识,限于条件,仍处在自然湖泊、塘坝零星捕食的起步阶段。
  1968年到1978年,是我县渔业的恢复和试验阶段。也是我县自然鱼量较多的时期,渔业生产和水面利用才得到人们的重视,鸳鸯池水库开始有目的地捕捞。1974年,我县首次从湖北调进鱼苗20多万尾,投放到鸳鸯池水库试养。由于缺乏人工养鱼的经验,没有专门技术人员,有放无养,有放无收。1976年到1978年期间,我县又从外地购进大量鱼苗,陆续投放到解放村、鸳鸯池、北河湾水库进行人工养殖,但由于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加之当时无专门管理机构,也无专人负责,致使我县渔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产量甚微,效益较差。
  四、渔业生产现状
  1985年以来,根据国务院“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要求,我县坚持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原则,以《渔业法》为准则,以市场需求为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开发资源,挖掘潜力,使渔业生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局面。
  养鱼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一是1986年鲤鱼人工孵化获得成功,扭转了我县长期养鱼依靠外省鱼苗的局面。截至1994年,人工孵化鲤鱼苗共达735万尾,为我县鱼种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1990年到1993年,解放村水库承担了河西地区盐碱沼泽高产养鱼试验课题,取得了成功,有30多亩养殖水面亩产达到350公斤,并总结出了“水、种、饵、窟、混、轮、防、管”8字精养方法,为全县养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苗种培育方面,试验和推广了大鱼种的池塘分批培育、自然坑塘培育和空运搭配培育的方法。止1994年全县共建立培养鱼种场4处,培育大规格鱼种614万尾,投放鱼种1490万尾。
  饲料配制方面,试验和推广了各种规格的颗粒精饲料以及发酵牛、猪、鸡粪和高产牧草等植物性粗料的利用。
  捕劳方面,试验推广了轮捕轮放、捕大留小和多级轮养的方法。
  综合养鱼生态工程方面,试验和推广了鱼—鸡、鱼—猪、鱼—草结合,正向着鱼畜配套、高产高效、规模经营、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养鱼水面、鲜鱼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扩大与提高。1994年养鱼水面发展到7376亩,其中水库养殖水面6300亩,池塘601亩,塘坝475亩;鲜鱼产量达81吨,年收入64万元。全县养鱼户发展到21户,涌现出解放村水库、天仓北河湾水库、双城焦家大湖水库、芨芨清河湾水库等超万元的集体和一些年收入近万元的个体养鱼户。全县已建成连片高标准池塘面积近百亩的养鱼基地4处。
  为了加快我县渔业发展,加强渔政管理,金塔县于1984年成立了渔业公司,1985年7月改称金塔县水产工作站,系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水利局领导。从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中,水产站共举办了16期养鱼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水库职工和养鱼户共260多人次,送省外培训8人次,省内培训7人次,这些人员经过培训,已在渔业生产中发挥着骨干引导作用。
  (本文作者系金塔县水利局水产工作站干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三赴边疆 购畜兴农
  吴成德
  金塔县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为抢救人命造成了耕畜大量宰杀,全县农用耕畜由1957年的31856头(匹),到1962年仅有18848头(匹),大小耕畜每头(匹)负担土地也由1957年的8.5亩增加到14.3亩。一部分土地因畜力不足而弃耕荒芜,仅靠现有乏弱老残役畜,无法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决耕畜问题已迫在眉睫。而当时靠本县调剂也难以解决,因而就有了三次赴外购畜的活动和经过。
  —赴塔城托里县接牛
  1962年,金塔县委几次讨论研究并决定,在各公社分别想办法解决耕畜问题的同时,由金塔县供销社向外地选购役畜。县供销社经甘肃省供销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部门联系,为我县调拨耕牛300头。
  9月下旬,县上派我(时任县供销社主任)带领县畜牧站干部张永忠、县供销社干部郭志新、金塔公社干部韩益三,又抽调年富力强的大队干部和社员共14人,组成接畜工作队,赴新疆接畜。到新疆后,首先到塔城专区商业局办理了调拨手续,购畜指标分到托里县牧场。我们立即到托里县联系,谁也没有料到,接畜工作遇到了麻烦。此地主要是哈族居民,语言不通,无法交谈。再加正遇“伊塔事件”之后,县上干部和中央工作组都下乡去做安置工作,翻译人员也随同下了乡。我们到托里县后,虽然受到了当地干部的热情接待,但我们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话我们也听不懂。三天过去了,购畜问题仍无着落。正在心急如焚时,第4天在托里县农牧科找到了一位副科长叫孙世昌,他是汉族干部,我们感到十分亲切高兴。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经他介绍,雇了一名翻译,顺利地从牧场接牛300头、马14匹。接畜后,又向当地人民公社雇哈族社员6名,帮助我们往回赶牲畜。正当动身返回之机,没想到雇的翻译是一名投机倒把分子,被当地公安部门抓走了,只得又请孙科长重新雇了一名年轻的回民翻译。动身后,边行路、边放牧,经过涝坝克拉玛依油田附近时,接牛的社员吴兴昌突然得病,医治无效死亡,只得买棺木安葬。一天夜晚,天降大雪,积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在继续赶路之时,有45头牲畜离群逃跑,若不是哈族社员帮忙,难以找回。就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未丢失一头牲畜,安全到达了新疆盐湖东站。将所接牛、马装上火车后运回,我们也给6名帮忙赶牲畜的哈族社员购买了返回的火车票。运回的牲畜,全部分配给缺耕畜多的金塔公社,对该社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赴中蒙边界接马
  1963年,中国向蒙古共和国收回到期贷款,蒙方提出以5万匹马偿还,中方同意。但在交畜地点上出现了意见分歧,蒙方提出在中方认为困难大的地方交畜,这样有利蒙方而不利中方。经过多次磋商,最后中方做了让步,将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议定在新疆青河县北120公里处的阿尔巴奇克(两国交界的地方)为交接畜地点。中国政府决定把这批马分给陕、甘、青、宁、新西北五省区接回,甘肃省又把分配的马分给金塔县200匹,马价每匹平均200元,并要求迅速派员前去接畜。
  金塔县接到通知后,首先组织人力,抽调干部组成接马工作队,即派由我和鼎新公社副主任张永安带队,县畜牧站张永忠、万青山为兽医,另抽人医2名,财务管理人员1名,又从各公社抽调了身强力壮、有管马经验的社员14人,同时还准备了粮票、药物和接马用的鞍韂笼缰等,接马人员用的锅碗瓢勺计划到新疆后购置。准备就绪后,于1963年7月18日动身赴疆。
  到达新疆乌鲁木齐市住商业厅旅社,所有各地接马的人员都到新疆公安厅报到,并接受培训审查。一方面,培训审查的目的是防止乘接马之际,外蒙敌特人员窃取我国内部情报,特别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三年困难时期社员的口粮标准及分配制度等问题,做到有问必答,问什么怎么答,不能说错。要求接马人员严守纪律,小心谨慎,处处表现要有国格,培训历时15天。另一方面,这次接畜地点条件差、困难大,途经三台到青河县270公里的将军戈壁,属缺水缺草地域,赶运牲畜极为困难。中央第一方案曾计划用飞机接运,试飞中每机只能装5匹马,且费用高,马匹乱跳又不安全;又确定第二方案,从新疆专门调汽车组成运马车队,在中途设站,以解决人的食宿和马的草料供应。这些事办妥后,才通知各地接马人员离乌市前往口岸接马。
  8月初,我们雇汽车装载行李、口粮、日用物品出发,三天后住三台。此地水草茂盛,但蚊子多,又大又有毒性,把人叮的夜不能眠,虽备有纱布护面,还是把3人叮的中了毒,眼睛红肿,面部痛痒难忍,经多方治疗才痊愈。次日,汽车上船渡过青河到达青河县城。青河以北汽车无法前进,全是深山老林,便雇哈族社员2人、骆驼4峰,将行李口粮驮上,人只得徒步而行,还要身背马的笼缰,两天后才到了口岸。
  阿尔巴奇克有一座大山脉,东西走向、南北横隔,海拔3800多米。
  山下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沟,约1米多宽,河水清澈见底,水不深,来往行人随便淌河而过,此河沟便是中蒙两国的国界。双方都设有海关人员,小河北面外蒙只设一顶帐篷,门前有一个篮球场。小河南面中方设有许多帐篷,驻有外交办事人员和专家业务人员,还有商品门市部,主要销售食品、服装等百货。另外设食堂一处,专为外蒙工作人员供应膳食,每天吃饭时,他们就过河来吃。交接马的场地有100多亩大的面积,设有畜圈20多个,全用高4米、直径50厘米粗的木料挨紧竖栽成木墙。靠近高木墙(圈)1米处,又栽一道1米高的矮木墙,地面是水泥地坪,将马赶到夹道里,1匹挨1匹,逐个验收。双方人员现场办公,量马的身高、身长、背宽,看毛色和口齿(即年龄),检查是否有病,并定等级。合格的带上笼缰,一级的为军用马,其余的为农用马,由应接县清点数额,拴到交接圈内,高吊一天,不给水草,最后确定是否有鼻疽病。有病的退掉,另选合格的顶替,全部合格后,办理调拨手续,立即起程返回。
  8月下旬,我们从木垒县雇来6名哈族社员,帮赶马匹。他们对路途情况很熟悉,说距离口岸向西途经50公里处有一道沟,名曰蛇沟,沟内的蛇种类很多,密结成群,不计其数,伤人、伤畜是常有的事,过此段路要小心谨慎,必须准备棍棒防身。他们的经验是夜间过此地较安全,因为蛇类在夜间不活动。我们决定白天牧马,夜过蛇沟。蛇沟其实为一峡谷,两面环山,山高沟深,看天只有一条线缝,视野不广阔。我们在夜晚安全的过了蛇沟,但有1匹马被蛇咬了一下,便惊跑起来,使全群马吓惊乱跑,我骑的马比较胆小,马惊后,我从马背上摔下来不能行动,打针吃药休息1天后,才到达青河县。在放牧等候装车之际,有2匹马可能因环境生疏,受到惊吓,离群向北飞奔逃跑,真是快速如箭,4哈族骑手乘马追赶60多公里才追回。有1匹马在过桥时不慎将腿蹩坏,无法站立,只好忍痛弃之;另有1匹马挣出病来,经随队兽医治疗后才装到车上。青河县设有专门运马的车队,我们行到奇台县境内,夜晚在河边提水饮马时,未料汽车失控,有两车马全部掉在河中。立即报告当地驻军,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将马匹一一打捞上来,次日装到车上运达乌鲁木齐市火车站,休息3日后,装火车运回酒泉,赶到本县分给金塔片7个公社使用。这次接马,工作队成员都吃了大苦,受了大累,其中张永忠还被马踢伤,掉了两颗门牙。
  三赴内蒙额旗接畜
  县供销社外购牛、马两次,均未给鼎新片分配,为了供应平衡,促进共同发展生产,县社拿出一辆汽车与额济纳旗供销社协商兑换耕畜,各计各价。由我带领鼎新供销社副主任曹文开,雇用天仓公社中丰五队社员1名、骆驼2峰,于1963年10月4日,骑骆驼前往额济纳旗联系办理换畜事宜。在额旗住月余时间才商谈妥当。12月上旬,我们骑骆驼前往古尔乃湖红旗牧场接畜,共接牛50头、马150匹、驴30头,分两批赶回。赶畜时,又从鼎新片四公社抽调社员20多人,由双城公社副主任邢加保具体负责,派人医李建成、兽医丁英前往一同赶畜。从双城骑骆驼到古尔乃湖,正是寒冷的数九天气,我们均住在驼户的帐篷里,20多天才把牲畜赶运回来。这次接回的牲畜全部分给鼎新片四个公社使役。那时,我们还在双城公社过了1964年元旦节。
  20世纪60年代初,县上组织的三次集中大规模的赴外购畜工作,共接畜744头(匹),缓解了三年困难时期后耕畜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60年代中后期金塔县农业的大干快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系原县人民政府顾问,已退休)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金塔县林果业发展的一段历史
  魏占荣
  金塔县林果业发展历史悠久。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自然条件和群众认识所限,仅在金塔县城、鼎新县(现鼎新镇)附近有几个老果园,面积有200多亩,多属富户人家所有。其它乡镇果园很少,在个别农户庄前屋后仅有一两棵杏树和酸果子树,且种类少、品质劣、价值低。至1949年,全县果园面积只有581亩,其中:梨、果树24亩,桃、杏树452亩,其它105亩。果品产量9.5万公斤,其中:梨果3200公斤,桃杏9.17万公斤。品种主要有脆花红果子、绵花红、沙果子、酸果子、甜冬果、长把梨、秋子、软儿梨、假李光杏、毛杏子、接杏子、毛桃子等。
  (一)
  20世纪50年代,农村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农业生产主要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1956年,国光苹果第一次在县园艺场“安家落户”,定植3亩、52株。1960年,全县果园面积达729亩,增加148亩,林果业发展非常缓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金塔县才兴起发展林果业。1962年,时任县委书记杨兴盛大力倡导在每个生产队,用打土围墙的办法,定植一个3~5亩地的果园,各公社纷纷行动起来,由此掀起发展林果业的热潮。1965年底,全县果园面积发展到1265亩,其中:苹果树园18亩,梨树园130亩,桃、杏树园679亩,红枣树园40亩,其它林果园子398亩。1966年,大庄子公社率先在驻地附近定植果园8亩,并确定上八分、新八分、二截、三墩为重点果园建设大队。其中:上八分大队2队林业劳动模范马月图,在县园艺场技术人员黄树德的指导帮助下,先后定植苹果园105亩,在他的带动下,该大队1、3小队各建果园1个,面积21亩;新八分大队在1、2、3、4、5队和大队林场定植果园6个,面积52亩;三墩大队在1、2、3、4队定植苹果园5个,面积30亩。通过10年的发展,各公社以大队为基础,分别建起少的三五亩、多的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的果园,全县果园面积有了较大增加。1970年,全县共建起果园215个,面积达到2538亩,比1960年增加1809亩,增长2.5倍。同时也涌现出了三合公社谭家湾、头截、榆树沟、上新坝、天生场、古墩子等大队,鼎新公社及上元、进化、新西、新民等大队一批果园建设好的社队。为进一步推动果园发展,县上在三合公社、鼎新公社、大庄子公社及谭家湾大队等果园发展好的社队召开了现场会,组织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参观学习,推广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林果业的发展,各公社也先后树立起了一些果园建设先进典型。芨芨公社五爱大队林场,金塔公社金大5队,东坝公社小河口1队、下黑树窝大队、白疙瘩3队,古城公社头号4队、上东沟大队4、5队,西坝公社晨光大队5队等社队的果园各有特色,以及中东公社林场20亩葡萄,县园艺场麦芒滩、拦河湾定植360亩果园,国营潮湖林场场部和1、2、3站150多亩果园,县良种场场部30多亩果园等都具有一定规模,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
  金塔县发展集体果园初期,建园苗木和接穗主要从外地调运,由于缺乏经验等种种原因,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从兰州以东调来的苗木不适应或适应性很差,成活率低;二是不会包装,或从汽车、火车上卸下后,不及时进行埋压处理,使树苗晒干,成活率不高,有时调来的树苗已成干烧柴;三是调来的树苗多为淘汰品种,不但上当受骗,还浪费了资金、人力和土地。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育苗、嫁接无优良籽种和接穗,技术不过关及一些社、队定植果园不建园墙、无人管护等实际,县上通过采取建设育苗基地、培训技术人员、加强管理等办法,使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育苗基地建设上,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每年定点在本县收购酸果籽、桃核、杏核,从外地选调杜梨、酸枣等籽种,确定县园艺场、潮湖林场各站和大庄子公社上八分、新八分、二截2队,三合公社榆树沟4队、谭家湾大队,鼎新公社上元4队,芨芨公社五爱林场,双城公社永联1队、东岔3队,中东公社下五分林场,西坝公社林场等有技术人员、会育苗嫁接、果园管理好的单位和社队为果树育苗基地,并聘用了会管理、懂技术的群众为技术骨干,进行果树的育苗嫁接,达到成品苗后分给各公社、大队定植果园,逐步解决了发展果园缺乏苗木的问题。
  在技术培训上,县上每年春秋季两次选点进行现场嫁接、修剪果树技术培训,组织社队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参加,少则30~50人,多则200~300人;县上在召开“三干会”、“四干会”时,还安排林业技术员讲解果树育苗、修剪、嫁接、越冬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各公社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对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农民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1976年4月,县上邀请酒泉地区农科所果树专家马贞来金塔县讲课,并进行修剪技术指导,还组织参训人员在县园艺场果园内进行了现场培训,每人修剪一棵树,剪完后逐个评论鉴定。县林业系统高振寰、汪仁祥、张义才、余积荣、陈树实等技术骨干,常年深入大队、生产队指导帮助育苗、嫁接、整形修剪果树,并把解放前和20世纪50~60年代定植的一些酸果子、沙果子等老果树改造嫁接成红、黄、青香蕉和国光等新品种,使老树三年就结了果。
  在果园管理上,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技术员精心指导,建起果园的社队,都采用打土墙、栽树墙、扎刺墙的办法,围起了园墙,有效防止了春天建果园、冬天被畜啃而导致树木死亡问题的发生。同时还推广了一些社队果园管理的好经验,并选择一些有技术、爱园林的老农长期管护果园,有效促进了果园发展。
  在品种上,通过采取从外地引种和本县育苗、嫁接等方法,使适应性强、品质好、耐贮运的新品种逐年增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一时期,苹果品种有黄香蕉、青香蕉、红元帅、国光、红玉、夏里蒙等,梨品种有鸭梨、早酥、庆阳梨、冬果梨、苹果梨、砀山梨、锦丰梨、巴梨、什不知等,杏子品种有接杏子、大李光、小李光、假李光、甜毛杏等,桃子品种有鹰嘴桃、小蜜桃、李光桃、油桃等,葡萄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黑珍珠等。这些品种陆续从外地引进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后来,县林业局、林业站及潮湖林场、园艺场又引进、试验、推广了一些新品种,如苹果有新红星、红富士、首红、乔纳金、秦冠等,葡萄有龙眼、巨峰、凤凰51号、白羽等,梨有库尔勒,桃有白凤、大久保,红枣有新郑、鸣山大枣等,果品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后来好多品种逐步被淘汰。
  (三)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全县以公社、大队、生产队为主发展集体果园。1981年,全县果园达到683个、面积7175亩,其中苹果园1683亩、梨园1395亩、桃杏3724亩、葡萄298亩、红枣75亩,年产量85.83万公斤。定植面积比1970年增加4637亩,果品产量增加74.15万公斤,分别增长1.8倍和6.35倍。1983年实行“大包干”后,鼓励私人栽植果园,林果业发展不断壮大。据调查,金塔、三合、东坝、大庄子、中东、鼎新、双城等乡镇,95%以上的农户庄前屋后都有一个果园;古城、西坝、芨芨、天仓等乡由于农户居住条件所限,80%的农户庄前屋后有果园。农户果园面积少的有2~5分地,多的2亩以上,有个别农户达到5亩。同时,在县城一些条件好的单位如县城建局、财政局、林业局、水电局、畜牧局、县中学、金塔乡中学和县供销社等单位也陆续定植了30亩、50亩、100多亩面积不等的果园。截止1989年,全县发展果园15151个,面积达到35606亩,分别是1970年的69.5倍和13倍。全县近2万户农户发展了庭院经济,定植了果、梨、桃、杏、葡萄和红枣等品种。当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238.94万公斤,比1970年增加169.8万公斤,增长了3倍。除自食外,大部分还销往外省市县。进入90年代,在稳步发展的同时,通过高接换优技术,对品质差的老果园进行品种更新换代,果品质量大大提高。2000年底,全县果园面积达到44339.4亩,果品产量达到1710.42万公斤。林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丰富了城乡市场,还成为一段时期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金塔县治沙造林六十年成就回顾
  朱光银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蒙新荒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土地总面积1.883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积229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2.1%,绿洲面积2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2.7%,现有耕地42.2万亩。境内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干旱缺水,风大沙多,自然条件恶劣,是典型的温带干旱荒漠区。北、西、东面的白水泉、明沙窝和东沙窝三条流沙线呈合围之势包围金塔绿洲,沙线长达163公里,与绿洲内沙丘连成一片,沙漠面积654万亩。较大的415个风沙口直接危害着10个乡镇、63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的16万亩耕地和38公里铁路、123公里干支渠,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风沙危害最大的是被称为“金饭碗”的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的填淤,每年流进水库的沙量达4万立方米,建库至今有效库容减少4100万立方米,减少有效灌溉面积4万多亩,且呈逐年加剧趋势。干旱缺水、风沙危害严重制约着金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治沙造林成就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对土地沙漠化和干旱缺水的严酷自然条件,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带领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治沙、治水和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级党政组织把治理风沙和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引导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措施来抓,以全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十年治沙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果产业化体系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使全县治沙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至2009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44.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绿洲内覆盖率达25.3%。先后被国家绿化委、林业部、甘肃省政府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县绿洲内,共建起防风护田基干和支干林带7条184公里,绿化四级渠道5390条2650公里,绿化四级道路357公里,居民点670个。乔、灌、草,片、带、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
  二是人工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风沙口成效显著。通过采取人工埋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埋压沙丘4.2万亩,营造固沙林19.5万亩,全县18个重点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采取滴灌措施,在解放村水库营造固沙林带2018亩,生物治沙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风沙对水库的侵蚀。
  三是封沙育林育草工程成效显著。县上把封沙育林育草作为防沙治沙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设立管护站12个,封育沙生植被72.5万亩,现已达到成林标准19.4万亩。
  四是以经济林建设为重点的林果产业成效显著。全县经济林基地面积达3.4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388万公斤。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开发种植和封育达到6万亩,在保护植被、增加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全民动员,坚持治沙造林。金塔县在治沙造林工作中注重了“两抓”:一是注重宣传抓教育。为增强全民治沙造林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全县各级组织始终把宣传发动工作放在首位,每年在治沙造林季节,县、乡、村三级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层层进行思想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治沙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为搞好治沙造林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注重动员抓落实。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治沙造林工作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列入议程,常抓不懈,每年都坚持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参加义务治沙造林活动,抓住“三春”的有利时机,采取“统一规划、集中组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在风沙危害的重点地段,安营扎寨,开展沙害治理活动。至2009年底,全县投入义务劳动工日160万个,出动各类车辆13.1万台次,调运柴草2700万公斤,移动土石方145万立方米,完成人工埋压沙丘4.2万亩,义务植树2067万多株。大庄子乡新八分村多年来坚持每年动员并组织群众开展治沙造林活动,累计封育植被1.5万亩,粘土埋压沙丘800亩,丘间低地栽植防风固沙林带1800亩,基本上遏制了风沙对农田的危害。
  2、因地制宜,实行综合治理。金塔县在治沙造林工作中,针对大气干旱、上游来水减少、地下水位连年下降、风沙危害严重、农林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林跟水走的原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大力营造农田林网和渠路林,加快绿化进程,实现了渠路林网相配套,耕地林网化率达到了92%,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减轻了风沙和干热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二是坚持林跟沙走的原则。坚持在风沙前沿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绿洲边缘的风沙沿线先后办起99个乡村林场,营造防风固沙林带17万亩,建立起防风基干和支干林带7条184公里,真正起到了固定流沙、保护村庄、农田和渠道的作用。三是坚持人工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金塔县始终把压沙和植树造林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流沙地带和沙化严重的风沙口,采取土埋石压、环丘造林、设置沙障、前挡后拉等办法,治理风沙危害。先后人工埋压沙丘4.2万亩,栽插风墙6.6万米,环丘造林15万亩,使一些重点风沙口得到了全面治理。特别是解放村水库的沙害治理在用砾石埋压的基础上,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共实施完成了两期滴灌生物治沙工程,面积达到了2018亩,共投入资金280万元(其中:全县人民集资139.58万元),建起了两条长3300米、宽120米的防风林带,较好地发挥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四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类型,选择搭配适宜的树种,先后引进梭梭、毛条、花棒、拐枣等10多个适宜树种,为防风固沙、绿化美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东镇黑树窝村坚持在老河床平沙地营造红柳固沙林累计达到2850亩,使原来危害全村的老河床披上了绿装,林木覆盖率达83%以上,恢复耕地300多亩。
  3、造管并重,实行封造结合。面对境内大气干旱、风沙危害程度日趋严重、造林难度越来越大的实际,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林草封育和造林管护作为巩固造林成果、治理荒漠、改善环境、建立生态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依法护林和群众性护林相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县政府先后在绿洲外围建立起天然植被管护站12个,固定专兼职管护人员达360人,有效地保护了天然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封育天然沙生植被72.5万亩,达到成林标准的19.4万亩。封滩育林育草已成为保护植被、增加林木覆盖率、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4、政策引导,加快治理步伐。多年来,县上坚持用足用活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治沙造林工作的发展。一是认真贯彻谁造谁有、长期不变的林业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治沙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齐抓共建的格局。1981年以来,全县先后划拨“三荒”地造林10.41万亩,林草地5300亩,发放林权证2万份,保护了造林者的权益。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经济林。采取到外地学习取经、本地典型引导、投放扶持资金、无偿提供苗木及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统一规划,连片定植,建立基地,鼓励千家万户利用庄前屋后空地发展庭院经济林。三是以治理荒漠、开发沙业、发展林果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界限,实行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先后建起千亩以上的沙产业开发示范区6个,使沙漠化治理不但发挥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路子。
  5、依靠科技,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机构,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县上在设立林业技术推广站和治沙研究试验站的基础上,1999年,经县政府批准,在全县12个乡镇成立了林业工作站,配备了技术人员,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技术服务网络。二是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和林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开展林果技术现场培训,基本形成了乡有技术人员、村有农民技术骨干、户有明白人的格局。截至2009年,全县已有65人领取了绿色证书,有24人获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在治沙造林绿化工作和发展优质、高产、特色林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在重点治沙造林工程中,坚持工程立项,按项目投资,按
  技术规程设计,按设计要求施工,按技术标准检查验收,实行了工程化管理。四是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坚持从技术引进、种苗繁育等环节中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成果。1993年以来,引进高新节水滴灌技术,在解放村水库沙害严重地带进行了滴灌生物治沙试验,取得了成功,为大力推广滴灌生物治沙造林技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6、加强领导,重在真抓实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治沙造林工作,虽然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主要领导变了一任又一任,但全县治沙造林工作始终没有间断,每届领导都一如既往地把治沙造林绿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县、乡领导班子中都有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治沙造林工作,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上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县级领导不但坚持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还身体力行坚持深入基层,巡回检查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县、乡两级领导先后建立治沙造林联系点34个,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有力推动了治沙造林的全面发展。
  金塔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植树造林锁“黄龙”,把心血和汗水洒在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金塔绿洲上,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创造了令人注目的辉煌,使昔日风沙肆虐、沙进人退地荒的贫穷县,变成了今日林茂粮丰、鸟语花香、人民安居乐业、各业繁荣兴旺的小康县。回顾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无数事实证明,金塔人民求生存,促发展的过程就是一场不屈不挠与沙害做斗争,治沙造林、绿化家园、治理生态的过程,没有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没有长期以治沙造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就没有金塔的今天,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全县人民进一步奋发图强,为创造美丽富饶的新金塔而加倍努力,再创佳绩。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金塔县园艺场发展史
  史尚英
  1942年,由时任金塔县县长闫重义提议,在县城南郊植树林一片,定名“中山林”。并在林地内建立苗圃一处(即现地税局办公楼以北,原良种场门前街道以南,电影院家属楼以西,县城解放路以东),占地面积10多亩,以培育杨树苗为主。后期苗圃面积逐步扩大。1944年,苗圃主任梁启明从临泽买回红枣树苗数百株在苗圃定植,成活率高。1951年春天,县建设科派刘文斗暂时看护苗木,同年6月,葛生年从兰州学习林果栽植技术回来,确定为苗圃负责人,开始培育白杨、胡杨树苗。1952年春,土改结束,招收临时工章登福、闫正金、李春福、闫俊山、邢加昌5人和刘文斗一起经营苗圃土地30余亩,并饲养耕牛2头,主要以育树苗为主,兼种粮食和管护林木。
  1955年撤区并乡后,将苗圃改名为“金塔县园艺站”,业务范围扩大,由单纯育苗发展到定植花果树,耕地也增加到了上百亩,由杨春儒负责经营。1958年从兰州雁滩请来老农石文升指导开展石沙田瓜菜种植技术,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由于园艺站的瓜菜上市早、质量高,成了当时金塔的“吃香货”。1958年冬,金塔县和酒泉县合并为酒泉市,园艺站由酒泉市直接领导。1961年12月,金塔县恢复建制,派王德胜任站长,此时园艺站的实力有了壮大,已拥有胶轮大车2辆,骡、马、牛、驴等大牲畜1O余头(匹),还办起了猪场,发展了园艺、副业等多种经营项目,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1963年,金塔县园艺站更名为“金塔县良种繁殖场”,王德胜继任场长,李浩元任副场长,主要开展农作物良种的繁育工作,先后培育出三十四号、三九六号优良小麦品种,很快在全县普及推广,对促进小麦大幅度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64年,良种场除承担小麦种植示范、品种繁殖和玉米制种任务外,又与武威园艺场协作,在金塔良种场提纯复壮克克齐甜瓜,并二次邀请石文升为顾问,连续两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介于园艺场耕地所限,1965年冬,县上决定在小河口开荒扩地,主要承担繁殖良种任务。并指派副场长李浩元带领数名工人,苦干一个冬春,开渠引水,加埂平地,整理土地200多亩。第二年试种,当年收获小麦2.45万公斤,玉米良种5000公斤,黑瓜子2500公斤,并割芦草数万斤,良种繁殖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都是全场干部不怕吃苦、不谋私利,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成果。
  1968年冬天,县上把小河口良种繁殖点的耕地、房屋,以及饲养的6头牛、1匹马、4头驴、60只绵羊划拨给了“五七”干校。同时将城郊场部更名为“金塔县农业试验站”。到了1971年,县农业技术站恢复,农业试验站又易名为“金塔县园艺场”。这段时期,由于几经变革,园艺事业发展缓慢。
  从1973年开始,园艺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县上把中山林一带的闲滩划给园艺场开垦,并定植果园,包括原来的园子,园艺场总耕地面积扩至189亩。新任场长张开基带领广大职工苦干实干,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初具规模,仅红枣一年就收入1万多公斤。后来由于县城建设的需要,先后把金大渠西的100多亩果园征为城市建设用地。为了补充园艺场的耕地,1979年春天,县政府组织全县机关干部职工,顶风冒雨,开辟拦河湾,扩地330亩,渠路林配套,植树万余株。但新开垦的拦河湾土薄沙厚,通过两年试种粮、油、菜等作物,产量低下。为此,县上又把麦芒滩县级机关农场的400亩耕地划给园艺场经营,定植果园,以弥补因城市建设占用果园土地的损失。麦芒滩作为园艺场的一个作业站,县财政还给予了经济扶助。
  1980年7月,县上对园艺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赵德华任党支部书记,史尚英任副场长,负责园艺场的工作,并经县人事局批准,新招收合同工15名,固定在麦芒滩工作。1981年春天,县上集中组织县城机关干部职工近千人,协助园艺场当年植树数千余株,定植果园150亩,打井2眼,并间种了粮、油、瓜、菜等作物。此后,园艺场又陆续购买了耕牛、骡、马、驴10余头(匹),养羊百只,办起了猪场、鸡场,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并拥有大型机械拖拉机1台、手扶拖拉机2台。1983年,时逢全县农村社队推行包产到户大改革,园艺场也实行了承包管理。从1984年到1990年间,由于场部领导班子成员调整频繁,加之过去遗留问题多,职工人心涣散,园艺场生产经营一直不够景气。
  1991年,县上重新调整了园艺场领导班子,李生武任书记兼场长,刘猷谋、赵继红任副场长。新班子到任后,大力进行内部整顿,场内风气有了根本性好转,生产稳步发展,经营收入年年提高,场部面貌大大改变,先后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全场发展有4个作业站,总人口290人,职工28人,其中党员17人。总耕地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果园面积680亩,年总产值达到100万元。
  20世纪90年代,园艺场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实行企业化管理,与财政脱钩,自负盈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郊果园土地逐步被征用,园艺场果园面积减少,加之品种换代慢,失去了主导产业的优势,生产发展走向多种经营。后来园艺场又历经多次改革,最后划归县良种场统一经营管理。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金塔县玉米种植引进推广的经过
  魏占荣
  玉米,亦称“苞谷”、“苞米”、“玉蜀黍”。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性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籽粒除供食用外,还可用于制淀粉、酿酒,秆、叶、穗可作饲料,花柱、根、叶可入药。
  (一)
  金塔县玉米种植从无到有,有少到多,经历了试验推广、种种停停、多次反复才逐步发展起来。
  解放前,由于没有水浇灌,又缺乏大面积种植的经验,农村大田不种玉米,仅有一些农户在自家的菜园内或地埂四周零星种植,大多以吃青玉米棒子为主。1954年,金塔县从甘肃省农科所和新疆等地引种,开始试种大田玉米。当年在一区的金塔乡(现金塔镇)试种55亩,亩产81公斤,比当年小麦亩产低21.5公斤。因产量低,又缺乏认识,在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玉米种植断断续续,各乡种植面积也不等,多的几百亩,少的几十亩,有的乡甚至连续几年都不种玉米。直到1966年,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反复宣传,大田玉米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当年全县种植玉米3100亩,亩产达到了247公斤,比当年小麦亩产高出106公斤,玉米亩产首次超过小麦亩产。1967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突破万亩,达到1.49万亩。1973~1982年为快速发展期,有的年份玉米种植面积最高达到了6万多亩,占到了当年粮食总面积的30%,亩产最高达到了434.5公斤。1983年以后,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改变了分配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经营政策,逐步放开了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在农民自愿接受玉米种植指导计划的前提下,全县的玉米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4万亩左右,亩产在500公斤~600公斤之间。1987年,全县开始推广玉米种植地膜覆盖新技术,当年推广面积占到了玉米播种总面积的41%多;1999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1838亩。由于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综合措施的配套运用,对玉米增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玉米成为我县粮食作物中亩产最高的作物。
  (二)
  20世纪50年代初,金塔县农村种植的玉米品种多为小黄、小红、小黑、小花。1954年,开始引种,从甘肃省农业技术试验推广站引进白马齿(牙)、小斑白等品种试种,1965年又引进金皇后、罗马尼亚409和311新品种。经过试验,大田种植亩产都比较低。1970年,从甘肃省农科所、酒泉地区农科所和新疆引进维尔42号、维尔156号等品种,经过多次试验示范,维尔42号生长期135天,抗早霜冻危害,但亩产只有200公斤~250公斤;维尔156号生长期160天左右,亩产在250公斤~350公斤之间,比维尔42号略高,但容易受早霜冻的危害(我县无霜期年均只有141天)。1975年,从张掖引进张单488和军双1号,产量虽然比维尔系列增产8.8%~12.1%,但后期因玉米黑穗病发生被淘汰。1982年以后,为了加速品种改良步伐,县上先后从山西、陕西、宁夏、河北、青海、新疆和本省的一些地方引种,品种有中单2号、庆单1号、京早7号和丹玉13号等,经过县农科所、各公社农技站和部分大队农科队的多点分布试验,比较高产的品种是中单2号和京早7号。
  为了避免从外地调种价格高、出现发芽率低、纯度达不到要求,甚至上当受骗等诸多问题,从1973年开始,县上一边从外地引种,一边在本县进行玉米杂交繁育制种。先在潮湖林场的一、二、三站和良种场以及离生产队大田玉米地较远的社、队、林场小量繁育,后因大田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籽种用量越来越多,采用连片成方的办法,在金塔公社的中截、胜利、五星大队,大庄子公社的二截、牛头湾、大庄子等社队大面积杂交制种。确定制种的区域面积一般在100亩~200亩,也有300亩~500亩不等,一个生产队甚至一个大队全部搞制种,制种区内不准种其它玉米。玉米制种的父本、母本籽种全部由县种子公司提供,并派技术员常年驻队进行技术指导,种子公司供给平价化肥予以支持,按栽培技术规程和要求由生产队组织精细务作,及时抽雄去杂去劣,经检验达到合格纯度的,生产的种子全部由县种子公司兑换收购,并付给生产队差价。随着制种技术的提高,面积也相应增加,制种量由2.5万公斤增加到了10万公斤。1982年,酒泉地区种子公司在金塔县安排中单2号杂交制种1000亩,制成的种子除满足本县外,多余的部分都由酒泉地区种子公司收购调往外县。
  (三)
  从全县情况看,玉米栽培一般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一二类地种植,宜麦茬,忌重茬。底墒水宜泡秋、冬水,保墒性差的沙壤土地多灌春水,灌水后及时犁耕、耙压,平整保墒。每亩施农家肥4~5方,磷肥(按纯磷计算)4~5公斤。4月15日至25日播种,种子一般选用中熟品种,地膜栽培宜选晚熟高产品种。播种规格一般采用宽窄行,宽行7寸~8寸,窄行4寸,株距3公寸。每亩下种量机播3~4公斤,点播2~2.5公斤,深度0.5公寸~0.7公寸,亩保苗3500株,宽行内可点种黄豆1~2行。4~5叶时一次性定苗,并做好松土、除草、打杈、追肥、叶面喷磷肥等工作,生育期内灌水5~6次,9月30日左右开始收获。
  我县玉米种植除大田单种外,还采用带状种植。从1973年开始试种带田,先在县农科所、各公社农科站试验示范,通过派出去学、请进来教、实践中创,逐步总结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对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带状形式由“粮粮带”“粮油带”“粮经带”三种。作物品种搭配上采用玉米带小麦、玉米带胡麻、玉米带经济作物等,实现秋粮带夏粮、高秆作物搭配矮秆作物,早熟品种搭配晚熟品种,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都能充分利用光照,发挥边行优势,夺取丰收的目的。带距因地、因作物、因水、因肥而异,玉米带小麦常用的有“二二带”(玉米和小麦各2尺)、“二三带”(玉米2尺、小麦3尺)、“三三带”(玉米和小麦各3尺),也可播种7行小麦、2行或3行玉米;玉米带胡麻带型是玉米2行、胡麻3行~4行。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魅力无穷的沙枣园子
  桂发荣
  我县西北部有一片沙枣园子,中心区域距县城有77公里,与嘉峪关、玉门市相连,属于甘肃省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说是“沙枣园子”,其实这儿只有几棵沙枣树。之所以叫沙枣园子,是因为在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沙枣林。沙枣园子总体地形比较复杂,南依黑峡山,北靠盆坑大山的缓坑戈壁,中间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呈长槽形状。沙枣园子分为以红砂为主的戈壁区,以红柳为主的固定和不固定沙丘区,以白刺为主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区,以梭梭为主的流动沙丘和流沙地区,以胡杨为主的风蚀残丘、风蚀丘、老河床区,以花棒为主的风蚀区等六个类区,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
  这里的植物均是天然生成,有胡杨、红柳、花棒、梭梭、沙拐枣、白刺、苏枸杞、红砂棵、沙蒿、芦苇、骆驼刺、骆驼蓬、苦豆子、芨芨草、花矾松、旋复花、鸦葱等抗干旱耐风沙植物27科64种。有山雀、跳鼠、野兔、黄羊、狐狸、刺猬等动物共27科44种。沙枣园子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瀚海生态公园”。这里草木茂盛,进入纵深区域的路常被隐没,如果没有向导引路,步入此处可能举步维艰。
  沙枣园子的雅丹地貌群就在整个保护区的中心区域。这里地处荒漠,深居内陆,属典型的干旱气候区,风大且多,在风力的剥蚀和暴雨侵蚀之下,就形成了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这些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规模之大,形态之经典,在同类地貌中独领风骚。从群体来看,这里丘壑林立,气势雄伟,堪称鬼斧神工。形态有关城、有动物、有雕塑、有街道、有广场,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大漠雄狮,海豚戏水,鸳鸯情思,丝路驼铃,百舸争流……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如血的残阳给沙枣园子雅丹地貌群涂上一层金黄,更是魅力无穷。
  如今的沙枣园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在绿树野花掩映下,一处“世外桃源”呈现在这里。
  沙枣园子周围,还分布着一片约1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这些地层奇观被发现的时间不长,还是游客罕至的地方。走进镇朔墩雅丹地貌区,犹入瀚海迷宫,各种奇特瑰丽的风蚀地貌尽收眼底,一望无际的山丘,像驼队、像村落、像战舰、像金字塔……近观其形态,像坐佛、像苍鹰、像鳄鱼、像将士、像游龙……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每当夜幕降临,大风袭来,就会传来“吼吼”的怪叫声,仿佛是古战场将士们在厮杀,又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
  “镇朔墩雅丹地貌”是金塔古土经千万年风雨沧桑所呈现出的大漠地貌奇观,它对研究地貌学、地层学、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等学科都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据专家分析,早期金塔一带可能是一片大海,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水漫渗,地面上较疏松的土石层在流水的长期冲击下,形成了纹理不规则的沟壑,再加上长年大风的破坏,造就了高矮不等,形状各异的雅丹地貌。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