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两西”建设工作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17
颗粒名称: 金塔县“两西”建设工作回顾
分类号: F326.6
页数: 8
页码: 151-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在“两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的帮助下,加强了水利、农电、农林牧业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投入“两西”资金10618.502万元,累计完成造林61.848万亩,建成水利工程15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5万亩,保灌面积6.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此外,还培训各业技术人员2.5万人次,开展科普咨询120期,并推广农业科技47项。这些举措为金塔县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金塔县 建设工作 扶贫开发

内容

1983年,国务院决定拨出专项资金实施“三西”建设工程。即:帮助甘肃省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以建设商品粮基地为重点的河西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干旱地区进行农业扶贫开发建设,简称“三西”建设。甘肃省定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和河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简称为“两西”建设。
  金塔县地处河西地区,当时被省上列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县,也是省“两西”农业建设确定的重点县之一。1983年以来,金塔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方针,在省、地的大力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安置贫困地区移民这条主线,以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为目的,充分利用“两西”专项资金,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安置移民,加快移民脱贫步伐,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坚持不懈地努力,全面完成了“两西”建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1983年~2009年中,省、地(市)累计给金塔安排“两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10618.502万元,主要开展了农电、水利、林业、畜牧业、乡镇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建设。自“两西”建设开始以来,金塔县抓住机遇,积极用好这批专项资金,不仅顺利完成了移民安置任务,还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1、水利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两西”资金3093.55万元,先后建成了鸳鸯灌区总干渠、大墩门引水枢纽及总干渠、解放村除险加固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15项,衬砌支干渠68条(段)、203.94公里,建成小型水库1座,新增有效库容240万立方米,新打配机井112眼,完成田间配套1.2亩。工程建成后,累计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2.5万亩,保灌面积6.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水的利用率由1982年的53%提高到2008年的72%,增加了19个百分点,改变了过去我县农村渠道破烂、渗漏严重的状况,农业灌溉条件大大改善,同时也结束了鼎新片人民世世代代下冰河拦水灌溉的历史。
  2、农电建设方面:累计投资895万元,建成以嘉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骨干的输变电网络,全县累计架设10千伏农电线路30条(段)、724.67公里。建成嘉金11O千伏线路100公里和35千伏线路89公里,变电站3处,实现了全县乡乡、村村、组组通电的奋斗目标。全县用电量由1982年的1401万度,提高到2008年的1亿6千万度。大电网框架的建成运行,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乡用电的“瓶颈”制约,还有力推动了金塔工农业的发展。
  3、农林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累计投资185.43万元,建成了金塔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加强乡镇农技站11个,配备农技专业人员20人,推广农业科技47项;建成县种子公司和3个乡镇供种站,初步形成了种子繁育和供应体系,累计供种349.98万公斤;建成了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良种猪场、鸡场以及配合饲料加工厂为主体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其中:黄牛冻精点13处,授配黄牛1.44万头,引进种畜305头(匹),种蛋10万枚,改良种畜8910头(匹),杂交绒山羊12万只;孵化点33处、繁育良种雏鸡260万只;良种猪场1处、繁育良种仔猪10.47万口;建成浓缩饲料加工厂(点)25处,累计供应配合饲料4881万公斤;牧草种子基地1处400亩,年均供种4万公斤;建成林业技术推广站,乡乡配备了林业专干。在全县形成了以县农技三结合中心、种子“四化一供”、林业站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骨干的县乡村组四级科技服务网络,改善了服务设施、服务条件和服务手段,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了全县科学种田、科学造林和科学养畜的水平。与此同时,注重了对农民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和培训工作,累计投资134万元,培训各业技术人员2.5万人次,开展科普咨询120期,印发科普资料50万册,对促进农林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89.14万亩次,科技培训人数78.01万人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7.648万人次。
  4、植树造林方面:采取国家扶持和集体补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以防风治沙、增加植被、减少灾害、绿化家园为目标,以群众个人栽植为主,谁栽谁有,集体栽植为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累计投资366.89万元,完成造林61.848万亩,有效地保护了农田、村庄和水库,缓解了风沙的危害,农业发展基础明显增强。“两西”建设时期,造林面积相当于1982年底以前全县人工造林的3.8倍。
  5、乡镇企业方面:利用“两西”建设资金,扶持兴办了一批乡镇企业,主要有大庄子乡研磨厂、县脱水菜厂、果品恒温库、东坝乡综合制蜡厂、县玻璃厂等企业。除果品恒温库、大庄子研磨厂、县脱水菜厂建成投产后,在一定时期收到较好的成效外,其他企业均因当时原料不足,管理不善或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而停产或倒闭。
  6、移民安置方面:坚持积极稳妥、灵活安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插村插组安置与农林场站安置相结合、指令性安置与工程项目挂钩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移民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地下达我县的移民安置任务。1983~2002年,先后共接受安置永靖、定西、会宁、通渭、东乡、陇西、榆中、静宁、岷县、宕昌、积石山等18个干旱贫困县移民5141户、19359人,分别安置在全县9个乡镇和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县良种猪场、潮湖林场3个移民集中安置基地及县园艺场、“五七”良种场、大庄子北河湾、东坝西盛、金塔乡东星林场、三合乡林场、古城乡移庆村、中东镇营田地、西坝乡前进村等移民集中安置点。共划拨耕地4.3万亩,人均2.2亩,划拨宅基地980亩。完成投资2217.8万元。同时,全县还有外来租地务工农民(过去称非计划移民)1639户、6025人,籍贯涉及省内22个县,其中以永靖、会宁、定西、天祝、古浪等县移民为主,主要集中在我县的金塔镇、三合乡、大庄子乡、东坝镇和航天镇(原天仓乡和双城乡合并为航天镇)。其中:至2009年,已有553户、2103人办理入户手续,仍然有1086户、3922人的户口没有解决,靠租赁农场主土地谋生。
  羊井子湾移民基地,是列入省“两西”专项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省上第一个在河西大规模集中安置移民的综合性示范移民基地,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40米,有可垦土地3.61万亩,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草场面积大。开发前,省、地有关部门及专家亲临我县对该区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层层论证,1985年,按照省、地要求,县政府从计委、水电局、农建办抽调人力组成调查规划队,开始对羊井子湾荒区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规划设计。1986年5月,甘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以甘指发[1986]24号《关于金塔县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和概算的批复》文件,批准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开工建设。同年6月,县委、县政府成立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工程建设指挥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基地建设和接收安置移民工作。在省、地、县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以及广大移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到1993年,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一个渠、路、林、网、田综合配套,机电井、输电线路布局合理,公益设施逐步完善的新型移民基地已经形成。1995年11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羊井子湾乡人民政府,全乡辖6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和2个乡林场;2004年合并为6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累计移民总户数达2303户,人口8830人,共有耕地2.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移民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大搞劳务输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粮棉等高效经济作物立体套种、优质葡萄种植和设施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榆树观旅游开发区为龙头的旅游经济;以棉花制品、精品香瓜籽加工、古典木器加工和百货商贸为龙头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892.9万元,移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全乡建成通乡油路56.5公里,铺筑村组砂石道路78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32公里,安装无塔压力罐19个;农电网改造率达到98%;打配农用机井92眼,完成渠路110.2公里,各类田间配套建筑物488个;建成财政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等10个为农服务单位,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3所,在校师生1000多人。
  与此同时,小型移民安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至2002年,12个小型移民基地累计开挖衬砌渠道37.5公里,井河混灌渠5.5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7公里,变电线路3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新打人畜饮水井5眼、农用灌溉井19眼,修建学校2所900平方米,定植防风林带600亩,改造经济林800亩,修建道路10公里,扶持贫困户100户。完成总投资558.6万元。
  7、其他建设:在“两西”建设前期,每年安排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先后完成地方病防治2.8万人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0多台(套)。专项培训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689人次。
  (二)
  从1983年起,我县将移民的管理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一手抓安置巩固,一手抓扶贫发展,并确定主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专管移民安置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补助、扶持、减免、救济政策,加强移民的安置和管理,帮助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1、补助政策:198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制定政策,明确规定:凡是甘肃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农民自愿到金塔安家落户的,按每户5口人,每人3亩(即每户15亩)基本农田规划,补助范围和标准为:开荒每亩补助50元,每户750元;田间配套每亩补助22元,每户330元有打井条件的,每十户打一眼井,保灌150亩,户均补助1000元;临时住房,每户补助材料费300元;生产工具每户补助120元。
  2、扶持政策:全县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副乡(镇)长主管,并抽调专人具体负责落实。每个生产队要新修2户过渡性移民住房(国家不投资),以备移民初来临时居住,对由当地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处理住房的,优先处理给移民。县上对完成过渡性住房修建好、按队平均安置移民多,并提前完成移民住房修建的前三个乡镇分别给予200元、150元、100元的奖励,对村队的奖励原则上每队100元,完成多的多奖,完成少的少奖,完不成的不奖;移民承包地从生产队大包干时所留的机动地中解决;没有机动地的,从当地社员所退耕地或“农转非”户移交地中解决,不准调换好地留次地。原大包干时随地投放的牲畜、农具、籽种、饲料价款随地转移给移民,承包面积一般不能少于当地社员的人均占有面积,并划给同等数量的宅基地和自留地;移民新建住房所需木材,除国家按计划分配给部分外,不足部分由村、队平价优惠解决;移民当年的籽种、口粮,不足部分的可由村、队动员当地社员调剂暂借,秋后偿还;对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一年以内由县农建办视其困难程度,从移民经费中予以适当补助,一年以后民政部门和乡村应按困难户给予救济照顾。
  3、减免政策:县上对于凡经过县农建指挥部办公室办理了正式移民手续,从规定的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迁移来金塔,第一年耕种承包地的移民户,减免当年应上交的集体提留资金和农业税,从开展劳动生产的第二年起,应完成各项集体提留和农业税的计征数额;对于当年迁移来的移民,一年之内可免参加集体公益事业的集资和集材活动,从开展生产的第二年起,履行和当地社员相同的公益义务。移民的口粮、籽种,通过当地粮食部门暂借解决,口粮每人每月借给原粮25公斤,籽种每亩承包地借给25公斤,到次年秋收后由移民如数归还;给移民划给和当地社员同等标准的自留地、宅基地。
  4、救济政策:利用民政部门救济和社会捐助救济两种形式,开展对移民的救济工作。民政部门将移民特困户纳入全县社会救济范围,与当地困难群众一样对待,利用民政专项救济资金进行救济。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约有1000多户移民享受过民政救济,救济金额达5万多元。社会捐助救济主要是动员单位职工和当地群众捐衣、捐物、捐款、捐粮油等物资,全县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捐助活动。1983年至1992年期间,全县累计为移民捐助衣物1.8万余件,油、肉、蔬菜1000多公斤,现金5000多元,借送口粮38万公斤,籽种19.23万公斤,赊销化肥2048.7吨,捐助柴禾37万公斤,木料377立方米。
  (三)
  甘肃省“两西”建设开展以来,金塔县通过兴修水利、大办农电、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农林牧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妥善安置贫困地区移民,完成了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使全县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兴西济中”的长远作用。特别是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不仅摆脱了贫困面貌,还交售了商品粮,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如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部分移民的生活还超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据2006年对23年来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全面调查,新迁移民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年脱贫,五年迈开致富步伐”的奋斗目标,有76.4%的移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可以说,20多年的“两西”建设,为我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兴农,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26元,其中:全县移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3393元。
  (原金塔县农业建设指挥部供稿)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永靖县
相关地名
定西市
相关地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会宁县
相关地名
通渭县
相关地名
东乡区
相关地名
陇西县
相关地名
榆中县
相关地名
静宁县
相关地名
岷县
相关地名
宕昌县
相关地名
羊井子湾乡
相关地名
万金塔乡
相关地名
古城乡
相关地名
中东镇
相关地名
天祝藏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
古浪县
相关地名
三合乡
相关地名
航天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