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1003
颗粒名称: 经济发展
分类号: F323
页数: 54
页码: 129-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河东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沙巷今昔、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境内先民的经济活动、建国四十年来金塔县社会经济发展要览、金塔县土地资源概况、民国时期金塔的牙行活动、金塔县“两西”建设工作回顾、解放初期金塔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金塔县工商企业改革回顾、清代对毛目地区的屯田开发、戈壁滩上崛起的新农村等。
关键词: 金塔县 经济发展

内容

沙巷今昔
  李森林
  沙巷,是金塔县三合乡下新坝村的一个自然村(即今下新坝村第四、五村民小组)。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起二分湖,东靠平湖水库,北至杜家巷,南临野麻湖,三面被流沙包围,车辆通行只有南北一条天然通道,故名“沙巷”。
  解放前这里居住着23户人家,其中,地主恶霸3户,贫苦农民20户。黑暗的旧社会是地主老财的天堂,劳苦人民的地狱。地主恶霸李进银、赵贵喜、马永武就横行在“沙巷”里,他们依仗着官府衙门的权势,欺压农民,坑害百姓,霸占土地,高利盘剥,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贫苦农民有苦没处说,有冤没处伸,祖祖辈辈生活在魔鬼的铁蹄下,悲苦交加,泪水不干,为了活命,只有忍受着地主的肆虐,当牛做马,挣扎在死亡线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沙巷”有耕地610亩,3户地主就占有490亩,户均183亩;20户贫苦农民只有耕地120亩,户均6亩。地主霸占了大量的好土地,每年产粮在193石左右(每石合400斤),人均占有粮食2300多斤。20户贫苦农民虽说有120亩土地,但因地主霸水,贫苦农民浇水困难,经常有种无收,最好的年景也只能收获20多石粮食,人均占有粮食只有140多斤。当时农民中流传着“热风吹死苗,麦秆半枯焦,秋收一把草,冬天拉棍要”的歌谣。许多农民背井离乡,乞讨度日,有的被活活饿死。农民王治中、王天顺、李千昌、李柏昌、张百宽5户27人,因饥饿困苦全部死亡,变成了绝户。吴宗年、赵有喜、李成凌、李成云4户14人因饥饿而逃走他乡,杳无音信。贫农马秀英因生活所迫,将亲生女儿卖了1升(4斤)小米和半个织布(10多市尺土布)。农民白吉宽,因讨饭被地主的狗咬烂了双脚,伤口用破褐片包扎,忍着剧疼,还得坡脚跬步去要饭。李成桂夫妇也因讨饭,被地主的狗咬坏了双脚,流血化脓不能行走,活活饿死在家里。这个村给地主扛长工的就有23人,给地主当牛做马,一年工钱所得无几,还得挨打受气。农民李成会给地主扛长工时,地主家大烟被盗,诬赖说被长工偷去,于是地主就架起了油锅,烧的滚烫,叫来4个长工,威胁说:“谁如果没偷就把手放在油锅里捞油糕,不会烫手,谁如果偷了,手就会烫烂”,硬逼长工在油锅里下手。长工李长会为了免遭不白之冤,保持自己的清白,硬是咬紧牙关捞油糕,结果手被炸掉,留下了终身残疾。另外还有那绳捆索绑的抓壮丁,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贫苦农民难以忍受的苦难真是一言难尽,罄竹难书。
  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推翻了三座大山,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广大贫苦农民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人,生产资料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63年,全村耕地增加到750多亩,平均亩产上升到320多斤,人均分配粮食480斤,还给国家交售公粮1万多斤。牲畜由23头增加到47头;木车由8辆增加到28辆;树木由解放前的几十棵增加到1600多棵。大部分农户添置了铺盖,翻新了房屋,增添了其他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0年全自然村共有农户68户、284人,耕地面积968亩,全部建成了渠、路、林配套的连片条田。居民点街道整齐、卫生,人们欢歌笑语,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当年全村粮食总产达到89万斤,亩产1119斤,人均产量3150斤;经济总收入达到31万多元,人均总收入1430元,人均纯收入808元。全村饲养各类大家畜52头(匹),羊461只,猪310口。购置各种拖拉机12台。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全村新修住房884间,有自行车90辆,缝纫机41台,洗衣机40台,收音、收录机75台,电视机50台(其中彩电25台),电风扇25台,80%的农户家中添置了新式家俱,家家有余粮,绝大部分农户有存款。“沙巷”今天的变化和解放前比较,真是天壤之别。“沙巷”的变化雄辩的说明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裕人民。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境内先民的经济活动
  赵发礼
  (一)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在此阶段,人们的劳动工具有了显著改进,已经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和骨器。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还有了陶器和青铜器。
  截至目前,金塔境内发现的十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系夏朝至商朝初期的,其时间跨越大约在距今4300年左右至3600年以前,和玉门火烧沟文化属同一类型,今就主要的几处简述如下:
  镇夷峡遗址
  镇夷峡,位于金塔县城东南约50公里处的“合黎山腹”①。弱水汹涌澎湃,飞跃峡口,浩浩荡荡,贯穿县境,向北流入居延海。相传舜的时候,我国北方洪水成灾,舜王任用大禹去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使平地上的积水流入江河湖海。他共治理了九条大水,其中在河西则有黑水(今疏勒河)、弱水(今黑河),镇夷峡为禹王所开。传说峡口曾留有“禹王斧痕”。《尚书·禹贡》:“道(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记的就是大禹在此劈山引水,疏导黑河的事。汉代,天城、镇夷峡,均属时称会水的本县境域。
  榆树井遗址
  榆树井遗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2公里处,该处全是草滩和碱湖,东北面有土堆,遗址中心有一棵榆树,周围地面散布有夹砂红陶、粗陶片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缸缸洼遗址
  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城北30公里处的大庄子乡永丰村附近。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石梁上夹砂红陶残片堆积如山,覆盖层厚度0.3-0.9米。西边有窑址,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遗址西面是墓葬区,多为竖穴土坑墓。这里出土的文物有彩陶双耳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陶纹。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从窑址和陶片看,这是一处陶器作坊,所在时间距今约3700年左右。
  火石梁遗址
  火石梁遗址,位于金塔县城北40公里处大庄子乡头墩村九社附近。遗址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地表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灰层厚度0.3-2.2米。本址内其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出土文物有石刀、石勺等。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这是一处和缸缸洼同期的青铜冶炼场遗址。
  (二)
  根据发现的遗址和遗物,再与有关史料相印证,金塔境内黑河和白河②沿岸,特别是会水海③周围,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经过他们的艰苦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距今3700年左右,已经有了下述集中产业门类:
  农业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陕西、甘肃等省,据半坡遗址④和大地湾遗址⑤出土文物证实,早在距今7000年前人们已用石铲、木锄、石刀等原始的农业生产工具种植粟、黍等粮食作物,还种植蔬菜和麻。本地区玉门火烧沟遗址,距今约3600年,墓葬大陶罐中贮有粟粒、遗址中有石锄、石刀、铜刀、铜镰等农具和彩陶酒器。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相当发展的标志。金塔境内虽未发现遗存的原始谷物,但从地理位置,土壤、水利和气候条件及出土的原始生产工具推断,农业的兴起在距今4000年左右,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再看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稞、糜子、谷子、麻子。汉简记载的:麦、瓜、芥、葵、粱、黄谷、白粟(白谷子)、糜、大小葱、大小豆、胡麻、胡豆、荠、茭、菽、姜……。到了汉代,本境内作物的品种已经不少了。
  畜牧业
  金塔境内的会水海一带,史称“羌谷”,意即羌族住牧过的低洼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民族之一,夏、商时代,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的羌人,又称西羌,《说文》释“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引证玉门火烧沟遗址,随葬中羊甚为普遍,同时还有猪、狗、牛、马,说明当时河西地区畜牧业已是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今日的金塔“东沙窝”,当时是马、牛、羊、鸡、狗、猪六畜兴旺的好地方。
  手工业
  金塔境内的手工业,根据境内遗址发现,主要是:
  骨器和石器制造业。人们采取打制、磨制和钻孔技术把石块或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角,制造成石器或骨器,主要是用于原始农业、手工业和狩猎的工具。如石斧、石锤、石刀、石锄、石铲、石臼、石磨针、骨针、骨锥、骨匕首及石制或骨制的箭头等。同时也有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和装饰品,如牛角号、牛角盆、骨珠、骨镯、骨耳环等。
  纺织和缝纫业。原始的纺织工具有纺轮(捻坨子)和拨吊子。可供纺织的原料是家畜的毛和野生植物的纤维。线可织衣服或褐子样的衣料。古人主要穿皮衣,他们把野兽或家畜的皮制成革,用骨针把皮革缝成衣服。
  陶器制造业。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生产、生活方面重大的进步。本县境内不仅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而且还有多处烧制陶器的窑址,足以证明当时的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
  木炭制造业。金塔境内从新石器时期到汉代的陶窑中存有木炭残块,可见先民烧制陶器的燃料是木炭。缸缸洼、火石梁西面约5公里处的今大庄子乡头墩村三社,老地名叫“炭窑子”,相传是古人烧制木炭的地方。证明,头墩、二截、牛头湾及其以北的金塔北山,当时是一片茂密的梭梭林,人们已经就地取材,把木炭用之于生产和生活领域。
  青铜冶炼业。中国在夏朝(前21-前16世纪)就已经使用铜器。玉门火烧沟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的铜刀、铜镰、铜镜等铜器。金塔火石梁冶炼场址的发现,证明本境域,最迟在距今3600年左右就有了青铜冶炼业。
  采矿业。炼铜必定要有铜矿石,古人采挖何处的铜矿石?金塔白山堂铜矿在正式开采前就有前人挖掘的小窑,这些小窑又都是富矿点。这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商业
  随着农业、畜牧业及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及商品交换已开始有所发展。主要是以物易物。已出土的松绿石珠、海贝可能具有货币的职能。
  此外,本县缸缸洼出土的陶罐上绘有人字形或菱形花纹。玉门火烧沟出土的陶埙,皆为一个吹孔和三个音孔,还能吹奏“6”“1”“2”“3”四个完全音。证明本地区在当时也有了艺术活动。
  劳动创造世界。三千多年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靠大脑和双手描绘出一个令人鼓舞的图景,作为这里的后来人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把金塔大地点缀的更新更美!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建国四十年来金塔县社会经济发展要览
  赵玉昌 谢玉玲
  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本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使金塔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
  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建国以来,本县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四十年时间,全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1034.69万元。特别是工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等行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为本县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方面,1964年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还是空白。到1990年,其投资已由1965年的2.98万元增加到了4317万元,占全部总投资额的39.12%,本县地方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了采矿、食品、缝纫、印刷、农机、化学、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生产体系和以全民、集体企业为主体,村办、个体、联营为辅助的工业生产网络,工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
  在农村水利等方面,蓄水保灌水利设施已初具规模,至1990年,用于兴修水利的投资额累计达2508.75万元,占累计投资总额的22.74%,其中:兴修中小型水库13座,储水量可达15308万立方米;干支渠衬砌长度达755.97公里;农村机电井数量达1096眼,其中:已配套机电井807眼。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281828亩。目前,全县118个村都通了电,这不但给农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缓解了农业生产能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逐步提高,至1990年,全县已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819千瓦特,大中型拖拉机379台,小型拖拉机2301台,农用汽车62辆,排灌动力机械9966.7千瓦特,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在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全县公路里程已由解放初期的212公里增加到541.25公里,全县十一个乡镇都通了公共汽车,汽车拥有量已由1949年的1辆增加到了1990年的304辆,其中大小轿车90辆,结束了解放初期人、畜力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历史。运输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县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在国家扶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县城规模建设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上、下水管道的疏通和油路的铺设,给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番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达到11362万元,比1949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7.95%;比1980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0.42%。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927元,比198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52.9元,1990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1.43番。
  工农业总产值成倍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建国初期,我县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为75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46万元,工业总产值只有12万元,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42%和1.58%。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已由1949年的758万元增长到11946万元,增长14.8倍;若从其增长周期来看,1979年的前三十年间,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53%,而这以后的11年,其平均增长速度上升到了8.13%。到1990年,本县的工业企业已达到545个,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1.58%上升到了37.56%。与1949年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7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9倍。改革开放,使本县的工农业生产稳步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轻、重构成比例由1979年的77∶8∶15调整为1990年的62∶15∶23。农业内部在大力发展农、牧业的基础上,农、林、牧、副、渔并举。
  粮食生产稳步上升,人均产量成倍增长
  四十年来,全县粮食生产虽有不同程度阶段性的波动,但总产仍呈稳步上升趋势。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2685吨增加到1990年的105294.1吨,增长7.3倍。若从其增长周期来看,1979年前三十年间,粮食年均增长量为2014.7吨,而后十一年间,粮食年均增长量上升为2924.5吨,后十一年比前三十年提高909.8吨。1990年,农民人均生产粮食974公斤,比1949年增长3.3倍。1990年,农民人均给国家贡献粮食490.7公斤,比1978年增长1.3倍,商品粮基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八十年代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本县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民单一务农的生产模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从1986年开始,全县乡镇企业队伍迅速壮大,到1990年,全县已有乡镇企业1879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263.83万元,比1978年增长15.5倍,相当于1990年农业总产值的83.97%。1990年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5%,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5578.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2%来自乡镇企业。乡村工业产品萤石、钨砂、滑石、脱水菜等远销独联体、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和地区,累计为国家出口创汇近3000万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城乡市场日益活跃
  建国至今,本县经济经历了从贫穷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历程。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25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902.1万元,增长35倍。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年均增加66.4万元,比改革前三十年年均增加4.9万元,高61.5万元。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由1950年的170.48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7170万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速度由改革前三十年的8.58%上升为12.25%。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由1950年的0.8个增加到1990年2.9个。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建国以来,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8.84元,是1964年52元的15.5倍。1978年到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9元,而1964年到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只增加6.9元,目前,有部分农民已靠自己的双手,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了起来。1990年,全县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1981元,比1980年的810元增长了1.4倍,年均递增9.36%。1990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达到434元(现价为785元),比1980年人均增加184元,年均增加18元。居民在吃、穿、用、住等方面不但数量增加了,而且质量也普遍提高,食品结构已逐步向营养型过渡,衣着绚丽多彩,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由1953年的8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679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建立了人民教育制度。据1990年统计,全县城乡已建立起各类中、小学141所,在校学生数达17295人,其中:中学13所,在校学生数达6360人,毕业生2264人;小学128所,在校学生10935人,毕业生1986人。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为99.7%;毕业率为99.3%。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本县共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602人,其中大学本科、专科生309名。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健康起步,县上调整了学校布局,筹建了县教育中心和示范职中,狠抓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另外,农村扫盲工作从1984年冬季开始用了三年时间,非文盲率为全县12-40周岁总人口的91.5%,达到了扫除文盲县的标准,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奖励;此外,全县青年中有889人参加了“刊大”及成人自学考试,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十年来,本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了普遍改善,民间艺术和戏剧进一步发扬光大,流传悠久的社火、旱船、高跷、秦腔等节目给城乡人民文化娱乐增添了新的色彩。同时,电影、电视、广播业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县城专门有文化机构5个外,农村有电影队12个,文化站11个,文化俱乐部(室)678个,群众业余演出队104个,这都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90年全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由解放初期的2个发展到了17个,其中:乡镇医院11个。改革开放,给本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990年,全县已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0人,床位数291张,分别是解放初期的5.5倍和18倍。由于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加强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解放前经常流行的白喉、伤寒、天花等传染病完全绝迹,人民身体健康有了保障,这也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1990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8.46‰,死亡率为5.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2‰。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25280人,比1949年增长1.1倍。其中农业人口111951人,非农业人口13329人。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金塔县土地资源概况
  秦殿义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断北部边缘,酒泉地区东北部,位于讨赖河下游和黑河中游下段。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8798.1平方公里,折合2819.72万亩。辖3个镇,9个乡,118个村,663个村民小组,1个国营农场,4个农林场站和国防军事基地。总户数29535户119808人。其中农业户24980户,非农业户4555户,农业人口106859人,非农业人口12949人,全县农村劳动力47704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7人。
  从全省主要地貌单元分类,金塔县属于第七单元的走廊北山山地,构造上属于阿拉善——北山台地边缘隆起带。由于气候干燥,风力剥蚀严重,山地岩石与山麓砾石裸露,形成岩漠与砾漠(即戈壁)景观。境内东部和西部为戈壁荒漠所毗连,南有夹山褶皱带低山丘陵,北部系山峦起伏、丘陵破碎的马鬃山台地所阻,构成盆地北缘的屏障。本县政区全貌略为斜方形,中部为地势平坦的花金盆地,呈南高北低,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海拔在1100—1300米之间,县城海拔1270米。境内南部为北大河下游冲积扇,东部为黑河中游下段冲积平原,形成金塔和鼎新两个绿洲,习惯上称鸳鸯灌溉区和黑河灌溉区。绿洲外围为低山砾石戈壁及沙漠沙丘。
  金塔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化,可耕面积占总土地面积比例小。全县总土地面积18798.1平方公里,折合1879810.37公顷(28197155.3亩),总耕地面积23708.3公顷(355624.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6%,人均土地15.7公顷(235.4亩),是全国人均土地0.93公顷(14亩)的16.8倍,是全省人均土地2.13公顷(32亩)的7.4倍。人均耕地0.19公顷(2.84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2倍。按全县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0.21公顷(3.15亩),劳动耕地0.48公顷(7.13亩)。根据土壤普查,本县土壤分为灌淤土、潮土、风沙土、灰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石质土、粗骨土等九个土类,22个亚类,27个土属,42个土种,加上没有续分的土类、亚类、土属,全县共有土种63个。其中灌淤土类是本县主要耕作土壤,土层深厚,质地均一,耕性良好,易渗水,保水保肥性能好,适合种植各类作物。有机质含量0.60~1.18%,全县灌淤土面积19220.9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2%。灰棕漠土类是本县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鼎新绿洲以东地区,金塔绿洲各乡也有分布,面积1052859.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56.02%,其次为潮土类、风沙土类、石质土类和粗骨土类,全县共有795610.9公顷,占42.96%。
  据1990年土地资源详查,本县土地利用现状是:
  (一)耕地23708.3公顷(355624.4亩)。其中水浇地23701.1公顷(355516.8亩)。耕地包括国营生地湾农场459.9公顷(6898.2亩);农、林、牧场耕地142.7公顷(2140.9亩),酒钢农场耕地179.8公顷(2696.6亩),乡镇农林场、机关农场耕地262.4公顷(3935.8亩)。全县11个农村乡镇集体耕地22663.5公顷(339952.9亩),占耕地面积95.59%。
  (二)园地2591.1公顷(38866.5亩),占总土地的0.14%。其中果树园1999.1公顷(29985.9亩),葡萄园29.2公顷(438.5亩);其它园地562.8公顷(8442.1亩)。园地包括国营生地湾农场572.4公顷,酒钢农场150.4公顷,农、林、牧场站155.1公顷。全县11个乡镇集体果园1713.3公顷,占园地面积66.12%。按全县农村户计算,户均园地0.07公顷(1.01亩)。果园的大发展,使过去只有“毛桃酸杏涩沙枣”,如今到处是“苹果鸭梨葡萄香”。
  (三)林地11542.4公顷(173136.1亩),占总土地的0.61%。其中天然林、防护林面积1418.1公顷;用材林972公顷;灌木林8354.4公顷;疏林地253.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12.7公顷;迹地21.2公顷;苗圃10.1公顷。国营生地湾农场林地233.6公顷,潮湖林场林地1265.3公顷。近年来,为了防风固沙和就地起沙,在绿洲内营造了耐旱的灌木红柳2000多公顷。1990年10月经省林业厅对平原绿化县验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2.4%。
  (四)牧草地2829.7公顷(387445.8亩),占总土地的1.37%。其中天然草地25658.6公顷;改良草地6.4公顷;人工草地164.7公顷。
  (五)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63673.4公顷,占总土地的8.7%。其中金塔县城(金塔镇)建成区占地204.5公顷,中东、鼎新两镇建成区占地33.3公顷,农村居民点占地3441.9公顷,独立工矿占地275.5公顷,盐田626.2公顷,特殊用地159092公顷。其中国防用地158683.3公顷。
  (六)交通用地3298.1公顷,占总土地的0.18%。其中厂矿铁路555.6公顷,公路924.1公顷,农村道路(宽2米以上)1818.4公顷。县境内通过军事专用铁路一条,长151公里。境内各主要公路总长548.2公里,其中国家公路3条,全长263.9公里,有沥青路面84公里;县乡公路13条,全长344.08公里,有沥青路面74.6公里;工矿专用道路5条,全长252公里。
  (七)水域27502.5公顷,占总土地的1.46%。全县水域主要是黑河,其次是两条排洪渠和14座中小型水库,干支渠、农田灌溉区等水利设施。其中河流水面20604.1公顷(黑河占地1132.40公顷);水库水面2116.4公顷;坑塘水面393.9公顷;苇地160.2公顷;滩涂1100.7公顷;沟渠2992.2公顷,水工建筑135公顷。
  (八)未利用土地1621664.9公顷,占总土地的86.26%。其中荒草地49073.8公顷;盐碱地2976.1公顷;沼泽地982.6公顷;沙地230899.3公顷;裸土地2162.6公顷;裸岩、石砾地1333631.9公顷;田坎(2米以上)1897.6公顷;其他未利用土地41公顷。金塔荒地资源丰富,据1979年农垦局荒地资源考察队考察,共有荒地1O多万公顷,宜农荒地2.86万公顷,宜林荒地0.27万公顷,宜牧荒地6.87万公顷。全县荒地主要分布在鸳鸯、黑河两灌区边缘。近几年除微量开垦外,大多尚在“沉睡”之中。
  根据详查,全县土地利用率13.67%,土地垦殖指数1.50%,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1∶0.5∶1。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二辑)
  民国时期金塔的牙行活动
  张文质
  牙行,按地域不同,也称牙郎、牙纪、牙商、牙子等,近代又称经纪人,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收取佣金的居间商。牙行有官牙和私牙之别。牙行须经官府批准,领牙帖(今指营业执照),按期交纳牙税,并负代官府征税。旧时金塔的私营工商业,在无专买专卖机构的情况下,城乡的物资交流,多靠牙子介入,找销路,评价格,进行成交。这些牙子多是城市熟悉商情的市侩充任,他们有联络技能和社交经验,倚靠税务机关支持,结交商民住户,从事买卖活动,从中渔利,在搞活市场经济方面起着一定的桥梁作用。因此,在旧社会干此项工作的人能长期存在。现就民国23年(1934年)—民国38年(1949年)间,金塔的牙行活动情况,作一简介。
  米粮牙子 在县城东大街设市,每天早晨持一烙印木斛(每斛容三市斗)、一个木印斗、一个木印升(斗、升经过当时斗行鉴定烙印)等候老乡前来卖粮,除大麦外,黄米、小米较多。不论原粮、细粮,都要经他盘斗或盘升,议定成交价格,按交易钱数给他手续费。每盘完一家,就将斛角、斛底和堆粮地面清扫干净,下一家再盘再扫。如此每天所得钱、粮不在少数。
  牲畜牙子 市场设在北关东栅门外。牙子们在空旷处各栽几个木桩,每天早晨在市场等候老乡牵来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变卖。凭卖主将牲口拴到谁的桩上,即由谁找买主看货。他们根据口齿看年龄,分析毛色胳络看膘情。讨价还价不明讲,都在袖筒里捏指头,等双方一致了,才喊明多少钱过手,并领着去交税款。按交易价格给他们付报酬。
  棉花、织布牙子 他们每天不定时在各街巷转游,见有老乡来卖棉花或织布的,当即拦住,给找买主,谁家需要,也都知道。称斤过尺后给他付酬,达到税额者,领去交税。
  土产牙子 俗叫跑街的。他们主要经营乡间和外地来的农产品、畜产品、陶器、草药等物资,给卖方找销路。因他们早和商家、住户有联系,很快的就把货物出手,双方都满意。办好税收,取得酬金。交易数额大的,有时还请牙子们进馆子吃饭。其他还有木炭牙子,每年冬季比较活跃,活动方式和土产牙子相同。
  上述各牙子,在他们内部还有共同的暗语,我只知道他们用数字作交易的暗语:一(百点)、二(挖工)、三(眠川)、四(瞎回)、五(缺丑)、六(三大)、七(毛根)、八(假人)、九(未弯)、十(百点加百点)。如每匹织布市价二元五角,他们就说:“挖工的缺丑”,逐如类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五辑)
  金塔县“两西”建设工作回顾
  1983年,国务院决定拨出专项资金实施“三西”建设工程。即:帮助甘肃省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以建设商品粮基地为重点的河西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干旱地区进行农业扶贫开发建设,简称“三西”建设。甘肃省定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和河西地区扶贫开发建设简称为“两西”建设。
  金塔县地处河西地区,当时被省上列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县,也是省“两西”农业建设确定的重点县之一。1983年以来,金塔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方针,在省、地的大力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安置贫困地区移民这条主线,以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为目的,充分利用“两西”专项资金,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安置移民,加快移民脱贫步伐,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坚持不懈地努力,全面完成了“两西”建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1983年~2009年中,省、地(市)累计给金塔安排“两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10618.502万元,主要开展了农电、水利、林业、畜牧业、乡镇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建设。自“两西”建设开始以来,金塔县抓住机遇,积极用好这批专项资金,不仅顺利完成了移民安置任务,还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
  1、水利建设方面:累计投入“两西”资金3093.55万元,先后建成了鸳鸯灌区总干渠、大墩门引水枢纽及总干渠、解放村除险加固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15项,衬砌支干渠68条(段)、203.94公里,建成小型水库1座,新增有效库容240万立方米,新打配机井112眼,完成田间配套1.2亩。工程建成后,累计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2.5万亩,保灌面积6.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5万亩,水的利用率由1982年的53%提高到2008年的72%,增加了19个百分点,改变了过去我县农村渠道破烂、渗漏严重的状况,农业灌溉条件大大改善,同时也结束了鼎新片人民世世代代下冰河拦水灌溉的历史。
  2、农电建设方面:累计投资895万元,建成以嘉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骨干的输变电网络,全县累计架设10千伏农电线路30条(段)、724.67公里。建成嘉金11O千伏线路100公里和35千伏线路89公里,变电站3处,实现了全县乡乡、村村、组组通电的奋斗目标。全县用电量由1982年的1401万度,提高到2008年的1亿6千万度。大电网框架的建成运行,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乡用电的“瓶颈”制约,还有力推动了金塔工农业的发展。
  3、农林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累计投资185.43万元,建成了金塔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加强乡镇农技站11个,配备农技专业人员20人,推广农业科技47项;建成县种子公司和3个乡镇供种站,初步形成了种子繁育和供应体系,累计供种349.98万公斤;建成了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良种猪场、鸡场以及配合饲料加工厂为主体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其中:黄牛冻精点13处,授配黄牛1.44万头,引进种畜305头(匹),种蛋10万枚,改良种畜8910头(匹),杂交绒山羊12万只;孵化点33处、繁育良种雏鸡260万只;良种猪场1处、繁育良种仔猪10.47万口;建成浓缩饲料加工厂(点)25处,累计供应配合饲料4881万公斤;牧草种子基地1处400亩,年均供种4万公斤;建成林业技术推广站,乡乡配备了林业专干。在全县形成了以县农技三结合中心、种子“四化一供”、林业站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骨干的县乡村组四级科技服务网络,改善了服务设施、服务条件和服务手段,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了全县科学种田、科学造林和科学养畜的水平。与此同时,注重了对农民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和培训工作,累计投资134万元,培训各业技术人员2.5万人次,开展科普咨询120期,印发科普资料50万册,对促进农林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89.14万亩次,科技培训人数78.01万人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7.648万人次。
  4、植树造林方面:采取国家扶持和集体补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以防风治沙、增加植被、减少灾害、绿化家园为目标,以群众个人栽植为主,谁栽谁有,集体栽植为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累计投资366.89万元,完成造林61.848万亩,有效地保护了农田、村庄和水库,缓解了风沙的危害,农业发展基础明显增强。“两西”建设时期,造林面积相当于1982年底以前全县人工造林的3.8倍。
  5、乡镇企业方面:利用“两西”建设资金,扶持兴办了一批乡镇企业,主要有大庄子乡研磨厂、县脱水菜厂、果品恒温库、东坝乡综合制蜡厂、县玻璃厂等企业。除果品恒温库、大庄子研磨厂、县脱水菜厂建成投产后,在一定时期收到较好的成效外,其他企业均因当时原料不足,管理不善或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而停产或倒闭。
  6、移民安置方面:坚持积极稳妥、灵活安置、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插村插组安置与农林场站安置相结合、指令性安置与工程项目挂钩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移民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地下达我县的移民安置任务。1983~2002年,先后共接受安置永靖、定西、会宁、通渭、东乡、陇西、榆中、静宁、岷县、宕昌、积石山等18个干旱贫困县移民5141户、19359人,分别安置在全县9个乡镇和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县良种猪场、潮湖林场3个移民集中安置基地及县园艺场、“五七”良种场、大庄子北河湾、东坝西盛、金塔乡东星林场、三合乡林场、古城乡移庆村、中东镇营田地、西坝乡前进村等移民集中安置点。共划拨耕地4.3万亩,人均2.2亩,划拨宅基地980亩。完成投资2217.8万元。同时,全县还有外来租地务工农民(过去称非计划移民)1639户、6025人,籍贯涉及省内22个县,其中以永靖、会宁、定西、天祝、古浪等县移民为主,主要集中在我县的金塔镇、三合乡、大庄子乡、东坝镇和航天镇(原天仓乡和双城乡合并为航天镇)。其中:至2009年,已有553户、2103人办理入户手续,仍然有1086户、3922人的户口没有解决,靠租赁农场主土地谋生。
  羊井子湾移民基地,是列入省“两西”专项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省上第一个在河西大规模集中安置移民的综合性示范移民基地,位于金塔县城东北约12公里处,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40米,有可垦土地3.61万亩,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草场面积大。开发前,省、地有关部门及专家亲临我县对该区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层层论证,1985年,按照省、地要求,县政府从计委、水电局、农建办抽调人力组成调查规划队,开始对羊井子湾荒区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规划设计。1986年5月,甘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以甘指发[1986]24号《关于金塔县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和概算的批复》文件,批准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开工建设。同年6月,县委、县政府成立羊井子湾移民基地工程建设指挥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基地建设和接收安置移民工作。在省、地、县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以及广大移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到1993年,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一个渠、路、林、网、田综合配套,机电井、输电线路布局合理,公益设施逐步完善的新型移民基地已经形成。1995年11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羊井子湾乡人民政府,全乡辖6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和2个乡林场;2004年合并为6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累计移民总户数达2303户,人口8830人,共有耕地2.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移民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大搞劳务输出,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以粮棉等高效经济作物立体套种、优质葡萄种植和设施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榆树观旅游开发区为龙头的旅游经济;以棉花制品、精品香瓜籽加工、古典木器加工和百货商贸为龙头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892.9万元,移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全乡建成通乡油路56.5公里,铺筑村组砂石道路78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32公里,安装无塔压力罐19个;农电网改造率达到98%;打配农用机井92眼,完成渠路110.2公里,各类田间配套建筑物488个;建成财政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等10个为农服务单位,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3所,在校师生1000多人。
  与此同时,小型移民安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至2002年,12个小型移民基地累计开挖衬砌渠道37.5公里,井河混灌渠5.5公里,架设低压线路3.7公里,变电线路3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新打人畜饮水井5眼、农用灌溉井19眼,修建学校2所900平方米,定植防风林带600亩,改造经济林800亩,修建道路10公里,扶持贫困户100户。完成总投资558.6万元。
  7、其他建设:在“两西”建设前期,每年安排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先后完成地方病防治2.8万人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0多台(套)。专项培训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689人次。
  (二)
  从1983年起,我县将移民的管理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一手抓安置巩固,一手抓扶贫发展,并确定主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专管移民安置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补助、扶持、减免、救济政策,加强移民的安置和管理,帮助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1、补助政策:198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制定政策,明确规定:凡是甘肃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农民自愿到金塔安家落户的,按每户5口人,每人3亩(即每户15亩)基本农田规划,补助范围和标准为:开荒每亩补助50元,每户750元;田间配套每亩补助22元,每户330元有打井条件的,每十户打一眼井,保灌150亩,户均补助1000元;临时住房,每户补助材料费300元;生产工具每户补助120元。
  2、扶持政策:全县每个乡镇确定一名副乡(镇)长主管,并抽调专人具体负责落实。每个生产队要新修2户过渡性移民住房(国家不投资),以备移民初来临时居住,对由当地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处理住房的,优先处理给移民。县上对完成过渡性住房修建好、按队平均安置移民多,并提前完成移民住房修建的前三个乡镇分别给予200元、150元、100元的奖励,对村队的奖励原则上每队100元,完成多的多奖,完成少的少奖,完不成的不奖;移民承包地从生产队大包干时所留的机动地中解决;没有机动地的,从当地社员所退耕地或“农转非”户移交地中解决,不准调换好地留次地。原大包干时随地投放的牲畜、农具、籽种、饲料价款随地转移给移民,承包面积一般不能少于当地社员的人均占有面积,并划给同等数量的宅基地和自留地;移民新建住房所需木材,除国家按计划分配给部分外,不足部分由村、队平价优惠解决;移民当年的籽种、口粮,不足部分的可由村、队动员当地社员调剂暂借,秋后偿还;对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一年以内由县农建办视其困难程度,从移民经费中予以适当补助,一年以后民政部门和乡村应按困难户给予救济照顾。
  3、减免政策:县上对于凡经过县农建指挥部办公室办理了正式移民手续,从规定的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迁移来金塔,第一年耕种承包地的移民户,减免当年应上交的集体提留资金和农业税,从开展劳动生产的第二年起,应完成各项集体提留和农业税的计征数额;对于当年迁移来的移民,一年之内可免参加集体公益事业的集资和集材活动,从开展生产的第二年起,履行和当地社员相同的公益义务。移民的口粮、籽种,通过当地粮食部门暂借解决,口粮每人每月借给原粮25公斤,籽种每亩承包地借给25公斤,到次年秋收后由移民如数归还;给移民划给和当地社员同等标准的自留地、宅基地。
  4、救济政策:利用民政部门救济和社会捐助救济两种形式,开展对移民的救济工作。民政部门将移民特困户纳入全县社会救济范围,与当地困难群众一样对待,利用民政专项救济资金进行救济。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约有1000多户移民享受过民政救济,救济金额达5万多元。社会捐助救济主要是动员单位职工和当地群众捐衣、捐物、捐款、捐粮油等物资,全县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捐助活动。1983年至1992年期间,全县累计为移民捐助衣物1.8万余件,油、肉、蔬菜1000多公斤,现金5000多元,借送口粮38万公斤,籽种19.23万公斤,赊销化肥2048.7吨,捐助柴禾37万公斤,木料377立方米。
  (三)
  甘肃省“两西”建设开展以来,金塔县通过兴修水利、大办农电、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农林牧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妥善安置贫困地区移民,完成了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使全县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兴西济中”的长远作用。特别是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不仅摆脱了贫困面貌,还交售了商品粮,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如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部分移民的生活还超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据2006年对23年来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全面调查,新迁移民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年脱贫,五年迈开致富步伐”的奋斗目标,有76.4%的移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可以说,20多年的“两西”建设,为我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兴农,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5.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26元,其中:全县移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3393元。
  (原金塔县农业建设指挥部供稿)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解放初期金塔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王天文
  解放前,金塔县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贫困。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379.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69.64万元,工业总产值9.41万元;粮食总产量1268.5万公斤,焦煤产量38.48吨;城乡市场萧条,社会购买力很低,主要产品产量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尽快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50年6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党的工作重心由全力领导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金塔县人民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1952年,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伟大胜利,各条战线发生了巨大变化,财政状况有了好转。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恢复和发展其它事业的基础。按照中央部署,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从1951年9月到1952年4月,全县农村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摧毁了农村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夙愿,全县43.9%的贫苦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了土地,80%的农民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经济利益,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性大大提高。县上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1950年到1952年共拿出24.17万元对鸳鸯池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每年动员组织农民裁渠并坝,治理河道,将171条支渠裁并为75条,缩短了水路,减少了渗漏,并采取植树插柳、护岸引水的办法,初步改变了河水漫流的状况。原鼎新县(现鼎新镇)还于1952年在芨芨乡修建了库容为280万立方米的高腰墩水库。农民致富积极性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81.1万元,比1949年增加211.46万元,年均增长16.3%;粮食总产2232.5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964万公斤,年均增长20.7%;油料总产16.5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1.5万公斤,年均增长14.5%;棉花总产量14万公斤,亩产11公斤,比1949年亩增产2公斤;大牲畜达到37255头(匹、峰),比1949年增加7399头,年均增长7.6%;生猪存栏1902头,比1949年增加735头,年均增长17.7%。农业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工业 解放初期,原金塔、鼎新两县基本上没有工业企业,仅有小工商业者107户、从业人员377名,分别从事土纸制造、木材加工、生活用品修理、铁器农具制造、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几家个体煤矿在梧桐沟一带以冬采夏停的方式进行季节性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很少。解放后,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在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工业建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依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鼓励私营手工业恢复生产的同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地方国营企业和县办集体企业,极大地调动了手工业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勤奋工作,加倍努力,克服生产条件落后的制约,工业生产得到了巩固和提高。1952年,金塔县成立了第一个县办集体企业——农具推销联营生产社,当年实现工业产值2.3万元。至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1.2万元,比1949年增加31.79万元,年均增长63.6%,远远高于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48%上升到6.6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52年焦煤产量完成338吨,比1949年增加299.52吨,年均增长106.3%;铁制小农具达到0.56万件,比1949年增加0.38万件,年均增长46%。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商贸金融 1950年初,原金塔、鼎新两县共有私营商业156户、从业人员204名,资金20726.4万元(旧币),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金塔县的商贸企业基本上维持私营经济格局,对其改造是1953年以后进行的。如何对待私营商贸企业,在当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金塔县工商联根据《共同纲领》精神和政务院颁布的《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的有关规定,积极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商贸企业。为了稳定金融物价,沟通城乡经济,支援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1950年,县上成立了第一个国营棉布门市部,设立了贸易小组,1952年又成立了集体商业性质的供销合作社,促进了全县商贸业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57.92万元,比1950年增加87.44万元,增长51.3%。1949年10月,金塔县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金塔县营业所,开始发展金融业,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正式成立,才逐步开展和扩大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掌握货币发行、办理出纳结算、代理财政金库等业务,支持农业生产和兴办供销合作商业、恢复发展私营工商业。1952年,全县各项存款19.8万元,工商信贷余额1.3万元,农业信贷余额1.3万元,农村信用合作组和保险业务也分别组建和开展。商贸金融的恢复和发展,对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解放初,金塔县只有一条省级干线公路,即酒额公路(酒泉至额济纳旗建国营)。三年恢复时期,党和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努力改善交通落后的状况,到1953年整修开辟了全长42公里的金梧公路(金塔至梧桐沟)。交通运输工具也发生了变化,在主要使用马、骡、牛、骆驼和木轮大车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汽车。1952年10月,酒泉至金塔县城开通班车。邮电通信逐步发展,1950年架设长途电话线路两条,1952年金塔县城电话装机总容量20门,农村10门,全县订销报纸杂志达到16910份。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落后面貌有了一定改观。
  文教卫生 在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同时,全县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改革、整顿和调整了旧的教育体制,对停办的乡村小学,采取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办法陆续恢复办学,广泛动员适龄儿童上学读书。1952年,全县公办、民办小学由1949年的35所增加到51所,教职工由74名增加到100名,在校学生达到5345名,比1949年增加3745名,其中贫雇农子女上学人数增加了1805名;建立初级中1所,学生人数达到102名,增加22名。工人农民文化教育也蓬勃兴起,冬学、民校、速成识字班遍地开花,常年性民校70处,农村男女青壮年读书识字的热情很高,全县有21%的人口得到了识字受教育的机会,扫盲教育颇有成效。卫生事业同步发展,1952年同1949年相比,卫生机构由2所增加到4所,医务人员由34名增加到54名。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大的几种常见病,如霍乱、天花、白喉、伤寒等进行了有效的防治,患病人数显著减少,并初步普及了新法接生。文化事业逐步发展,1950年原金塔、鼎新两县分别成立文化馆,组织临时性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出《白毛女》《三世仇》《王三宝》等现代剧目。1952年建立新华书店,开展图书购销业务。省文化厅电影队来金塔放电影,“观者甚众”。民间文化除保留社火、旱船、龙灯、狮子舞、高跷等,又传入了腰鼓和陕北秧歌。1952年还建起了收音站,每日抄写记录中央和省台的新闻,利用黑板报刊出新闻简报,并不定期地组织干部群众收听新闻节目。
  经过三年的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基础。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金塔县工商企业改革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塔县经济体制改革按照中央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地、县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及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搞活企业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换经营机制为目的,努力改善内外部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体系,配套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动了新体制的建立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县企业改革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1982~1983年,为企业整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阶段;1983~1985年,为实行利改税、变利润分成为以税代利阶段;1986~1991年,为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92~1994年,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试行股份制阶段;1994年以后,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一、进行企业整顿,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阶段
  1982~198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国营工商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县上成立了企业整顿领导小组,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工商企业五项整顿工作验收标准和工商系统六好企业标准的通知》中提出的要求为基本标准,在选择县水泥厂、县农修厂和县印刷厂等3户企业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县11户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从5个方面进行整顿:一是整顿服务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二是整顿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奖罚;三是整顿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四是整顿劳动组织,实行定额生产;五是整顿领导班子,加强职工思想教育。通过整顿,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秩序,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二、实行利改税,改利润分成为以税代利阶段
  由于政府与企业的各种经济关系尚未理顺,出现了国家集中的财力过少,企业资金运用过于分散的问题。县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83~1985年,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全国利税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实施办法》,对全县16户预算内国营工商企业分别实行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把工商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任务,由原来的利润分成、利润包干等办法改为按国家税法交纳税款的形式固定下来,企业完成生产计划,并按税法规定完成了纳税任务之后,盈亏自负、发放奖金不封顶。对亏损企业,属国家政策许可的亏损,继续实行超额补贴和计划补贴,减亏分成,一定三年不变;属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的,限期进行整顿,在规定限期内,经财政部门审批后,适当给予亏损补贴,超过期限的一律不再弥补。税后利润不足原来留利水平的单位,经过批准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所得税,各企业要在税后留利中,建立新产品试制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两步利改税在明确政企关系、保证财政收入、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培育新的市场机制,对企业的激励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同时,1984年,根据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围绕城市工商企业改革这一中心环节,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金塔县综合改革试行方案》,从计划物资、财政金融、文化教育、科技管理、价格管理等10个方面试行改革,这一方案的付诸实施,推进了各项改革事业的进展,加快了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承包经营阶段
  1986年,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在全县工商企业全面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确立了厂长(经理)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权限、任务。企业的厂长(经理)有资金支配权、经营决策权、生产指挥权和产品购销权;企业党组织保证和监督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做好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建设;职工代表大会是实施民主监督和审议重大企业决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同时,各企业还改革了干部人事、用工和利益分配制度,在人事管理方面实行了干部任期制、招聘制和选举制。县供销联社及其所属的15个基层供销社全部实行了理事会、监事会合为一体的领导新体制,联社主任、副主任由理事会聘任,全权负责企业的经营工作;在用工上改统招统配制为招聘合同制,减少了固定工,推行了合同工、轮换工、临时工等用工制度;在利益分配制度上改革了工资和奖罚制度,实行了效益工资、浮动工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贯彻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1988年,全县工商企业在搞好内部配套改革,理顺党政、工、团关系,减少行政干预,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在工交、商贸企业全面推行了定额包干、盈亏自负、工资联销、资金联利等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县糖厂、县砂砖厂、县百货公司等27户科级工商企业,除铁矿因生产停顿没有承包外,其余26户全部实行了承包经营,其中:以公开招标、平等竞争方式承包的10户,占承包企业总数的38%,由原班子协商承包的16户,占62%。同时,在企业内部也相应实行了岗位承包、投标竞争和优化劳动组合。商业、供销系统的三类小型企业,分别实行了“转”、“改”、“租”。县商业局所属的44个零售单位中,个人租赁的9个,集体承包经营的13个,由国营转为集体的9个,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13个;供销系统的15个独立核算企业和76个门店也分别实行了柜台承包、班组承包和门店承包。企业职工的经济收入,随着对企业的贡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长,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搞活了流通,方便了群众,降低了耗费,提高了经济效益。1988年县属工商企业完成总产值1629万元,占当年承包计划的103.8%,比1987年增长4.6%,全县预算内企业实现利润425.32万元,占承包计划的124%,增长95.41%。
  1989年,县属工商企业在稳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对原定承包合同的条款、项目、利润分成提留、承包人的责权利等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对工交企业和商贸企业承包者主要考核的经济指标。三是本着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的原则,调整了部分企业的留利水平和超额利润的分配比例。四是实行了风险抵押(即承包职工向企业缴一定数额的风险押金),全县27户科级工商企业中,有20户实行了风险抵押,缴纳抵押金达45.6万元。
  1990年,一轮承包合同到期的33户工商企业签订了二轮承包合同,县委,县政府发出通知,任命了二轮承包后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厂长、经理,1991年又对二轮承包合同条款进一步进行了完善。
  在全县工商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县上又对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全县29户科级事业单位中,鸳鸯池水库管理所、畜牧站、县医院等17户经营型、经营服务型和服务型的事业单位进行了经营承包,占科级事业单位的58%。在承包方式上,实行公开招标承包的有农技推广站、畜牧站、良种繁殖场、鸳鸯池水库管理所、解放村水库管理所、县林业站等14个单位,通过民主选举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的有县医院、电影公司、潮湖林场3个单位。承包后,由于责、权、利挂钩,管人和管事结合,较好地调动了承包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利益主体地位,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较大地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突出问题是,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化行为,同时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因此,经过认真反思与总结,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最主要的不是国家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而是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合理,改革必须立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
  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股份制试点阶段
  1992~1993年,为了推进企业进入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精神,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四管四不管”(即,政府相关部门只管企业外部环境,不管企业内部事务;只管企业政策落实,不管企业生产经营;只管县上与企业分配,不管企业内部分配;只管企业班子建设,不管企业劳动用工)。从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企业自主权、明确政企双方职责、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意见,重点对落实过程中有困难的劳动用工权、留用资金支配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拒绝摊派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放权要求,对其它条款也做了具体细化和分解。同时,县上成立检查组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在落实自主权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使企业的14项经营自主权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贯彻落实。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原有行政体制还没有改革,政企仍然不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从而又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放权很难落实,或者有时放下去了,有时又被收回了,随意性很大,没有规范;二是部分企业权利确实放下去了,但很可能又放过了头,把所有者必须有的监督和制约权也放弃了,企业经营者可以为所欲为,难以建立起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又开展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全县企业改革开始由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并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1993年,除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努力有所突破外,又大胆地进行了股份制试点。首先选择乡镇企业作为发展股份制经济的突破口,采取职工参股、以劳带资入股、农民集资入股、私营企业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兴办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至年底,全县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24户,共计参股资金597.16万元,其中:乡村股69.3万元,集体股64.6万元,个人股19.7万元,社会股443.56万元。乡镇企业的股份制试点,为全县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2年,县上成立金塔县住房改革办公室,标志着金塔县住房制度改革正式起步。1993年,根据省、地有关房改政策和规定,县上在认真进行房改摸底和基数测算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金塔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金塔县公有住房出售暂行办法》,经县政府审批后付诸实施。至年底,全县有81个产权单位以标准价出售公有住房2032套,建筑面积11.53多万平方米。公有住房出售后,除抵补职工个人集资款外,收回售房资金300多万元,从而为加快城镇住房建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1996年又根据省、地房改精神,在1993年标准价售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按成本价出售了公有住房。截止1999年底,全县以房改成本价共向职工出售公房4414套,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公房出售套数占城镇公房总数的79.3%,初步实现了住房商品化的目标。结合住房改革,积极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从1994年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完善制度、扩大收缴面、提高缴存比例。截止1999年底,全县共有159个单位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占到缴存单位的96%,参加公积金缴存的职工达5551人,占应缴存人数的92%,全县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924.9万元。与此同时,县上积极推行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994年,本着就近城区、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能利用现有市政设施,便于形成社会化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公司,进行住宅小区规划和开发工作。至1999年底,全县累计有40个单位先后共筹资7360万元,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946套,建筑面积达22.9万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70.5%,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镇居民住房条件。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阶段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此全县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1994~1995年两年里,县上在继续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积极选择部分城市工商企业进行了兼并、破产等触动产权的改革。1996年,县上又根据省、地深化企业改革精神,本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对县属工商企业全面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改组。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在所有制改革上有了新的突破。从改革进程上看,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从1996年初到1997年上半年,为探索研究、组织试点阶段。首先选择了县糖厂、县矿冶公司等5户企业进行组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三种形式的试点,同时又采取租赁、兼并、破产等改制形式,完成了县糠醛厂、县大理石涂料厂、县乡镇企业管理局车队等5户企业的改制、改组,为全面推进工商企业改革积累了初步的经验。第二步,从1997年下半年到当年年底,为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阶段。这一时期,对县供销社、县水泥厂、县医药公司等15户企业进行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出售、租赁、划转等形式的改制、改组。同时又根据新的改革配套措施,对第一阶段的试点企业进行了规范完善。第三步,从1998年年初到1999年底,为集中攻坚、完善提高阶段。这一阶段对县铜矿、县砂砖厂等19户企业完成了改制、改组任务,同时,其它企业也全面进行了以三项制度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内部改革,并对法人治理结构、股权设置、风险抵押金、资产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完善。
  通过这三步改制、改组,截止1999年底,全县累计有39户企业初步完成改制、改组任务,占应改制、改组40户工商企业的97.3%,其中:组建集团2户(糖业食品集团、供销集团);按有限责任公司改制的9户(矿冶有限公司、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白山堂有色金属公司、兴隆电器服装有限公司、医药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镁业有限公司、金星板材有限公司、金雪棉种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的13户(百货有限公司、飞富粮油工贸公司、砂业建材公司、农机修造有限公司、康维食品有限公司、万顺五矿产品有限公司、康利达矿产品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印刷厂、弹花厂、酒厂、建材厂、预制厂);整体出售、实行民有民营的4户(糖酒副食公司、食品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粮油运输公司);兼并3户(百货公司兼并青贸公司、镁业有限公司兼并乡企局车队,电器修配厂兼并服装厂);破产2户(煤炭公司、大理石涂料厂);划转1户(镁碳制品厂由矿冶有限公司整体划转);合并1户(铁矿与原铁选厂合并);租赁2户(糠醛厂、陶瓷厂);解体1户(煤矿),抵贷返租1户(食品加工厂)。
  1996年~1999年,是我县工商企业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几年,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产权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在已进行改制、改组的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的达34%,占改制、改组企业总户数的89.5%,通过折股、配股、吸股、出售等办法,使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国家、集体所有,向国家、法人、员工多元持股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资本结构多元化的态势。二是企业负担有所减轻。在近年来的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共进行政策性剥离2134.8万元,核销、处理呆坏死账、固定资产的报废损失等4154.8万元。同时,采取新账、老账分离的办法,对部分企业的净资产亏损519.6万元进行了挂账。经过剥离、核销和挂账处理,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制正在形成。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的23户企业,分别建立了企业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这种相互制衡、相互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决策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鼓励经营者多入股、持大股后,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四是三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过去企业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动态考核、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通过用工制度改革落实了企业用工自主权,转换了职工身份,自主择业、择优录用的用工制度正在实行;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初步打破了原来的单一分配形式,分配方法正在向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能升能降、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的分配、人事、用工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企业广大干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五是企业经营机制开始转换。通过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明晰了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企业的法人实体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得到落实;通过量股、配股、购股,企业员工身份得到了转换,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落实;通过鼓励经营者多购股、持大股和风险制度的建立,强化了企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全县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完成了产权改革的第一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的任务还很艰巨,一些长期制约全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都需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完善。
  (原金塔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供稿)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七辑)
  清代对毛目地区的屯田开发
  樊小兵 李圯
  金塔县鼎新绿洲因东临合黎山,西沿黑河,处于黑河中下游,如若登高远眺,黑河东岸狭长地带呈毛目状,田园阡陌犹如额前眉毛,
  磅礴的黑河流水汹涌澎湃,好比眉下眼目,过去,人们按照地形若毛目状,称之为“毛目”。
  毛目地区历史悠久。《尚书·禹贡》记载:“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合黎”即鼎新镇东南与高台交界的合黎山。又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古代黑河在大禹治水后在河两岸“尽力乎沟洫”。“沟洫”即开辟农田之间的水道。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毛目地区开发比较早。
  毛目地区的开发,是自西汉武帝开始的。之前,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羌、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由陇西向西北挺进,过焉支山千余里,获浑邪王子和相国、都尉,以及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复出北地,过居延,然后沿黑河迂回向南,直逼祁连山下。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降汉,汉置五属国以处之,于其地先后置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置官开渠,移民屯垦,史称“河西四郡”。现金塔全境当时以“众水所会”取名“会水县”,属酒泉郡。在鼎新绿洲北面的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遗址中发现的汉简中,有关于汉朝屯田的大量记载,其内容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储运、田卒生活、剥削形式和剥削量,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
  但是,此后的开发只是零星开发,各种文献鲜有记载,毛目地区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因为这里虽然依傍黑河,水草丰茂,但周边地广人稀,加上这里又是丝绸之路向北延伸和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经之地,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在这儿征伐厮杀,社会动荡不安。所以,长期以来,这里只作为军事要地。另外,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使这里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毛目地区在明代实行卫所制,称威远卫,清朝沿用。清顺治时,“毛目驻屯军4个营,各营营官兼管地方。康熙年间,改营官为屯长。清廷于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沿边卫所,设府、州、县。雍正三年(1725年)河西卫所开始改制,裁撤高台、镇夷所,置高台县(含毛目)属甘州”。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西北地区战火连绵,清朝对新疆准噶尔部的征战持续了70多年。在长期的战争中,前线将士的军粮供给成为很大问题。为减少财政负担和长途运输的耗费,从康熙末年开始,清政府命令军队在新疆、河西等地实施屯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师赵充国屯田平羌”,大举兴兵驻防屯田,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从此得以大规模开发。
  清雍正十年(1732年),随着战事吃紧,清廷军需供应量加大。清廷采纳大学士鄂尔泰的建议,在嘉峪关以东的甘州、凉州、肃州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垦殖,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在黑河灌区三清湾、柔远堡、毛目城、双树墩进行屯垦。毛目城屯田,在镇夷口外160里处,是历代屯垦战守的地方。“雍正十年(1732年)重新开垦,有地180.22顷。灌渠有大常丰渠一条,长17里。内分天、地、玄、黄等24个字号,每号灌地500亩~700多亩。下种糜、粟共1403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分得3757石。次年及乾隆元年(1736年),播夏秋粮籽种共1671石,收获量比前更大。同年,张掖县丞倪长庚、州判任怀邦负责,在双树墩荒芜地界开挖双树墩渠,内分大、有、年3号,每号各约耕地520亩,开垦当年,下种糜、粟83石,收获后除去种子,官民各得592石。次年种麦、青稞、糜、粟188石,收获后除去籽种,官民各得351石。”由此可知,当时毛目、双树屯田均为民屯。
  毛目、双树墩屯垦开发,收到了可喜成效。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协办军需总理屯田侍奏报朝廷:“高台县双树墩地方,在镇夷堡口外,自开垦到今,人烟日盛,庐舍加增。熙熙攘攘,皆是康衢之里。昔为旷野荒郊,今尽平畴绣陌。”屯田开垦后,许多百姓、商民又开挖了芨芨墩渠、万年渠、双城子渠,这些渠灌溉的是私田,也即“科田”。这一举措,使大量的荒地在这一时期得以开垦。
  清代毛目屯田的范围从当时的地名上就可以反映出来。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清政府将屯田区分为30号,按照以《千字文》编号,“内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字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村组地名的变化,现在有些古地名已经无从考证。
  根据笔者调查,现在鼎新的一些地名还保留和沿用着古地名,例如“天号”、“洪号”、“上元(玄)”,由其命名顺序及其空间排布,可推知当年毛目地区的开发大致是由南向北、从西到东。今鼎新镇的天号村是最初的开发点,向北一直延伸到现在航天镇南面的几个村。双树墩屯田的范围大致在今鼎新镇双树村。总之,现在鼎新镇的大部分地方是原来毛目、双树屯田区。
  清代毛目地区的屯田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重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屯田政策。毛目屯田属于典型的封建国有制经济,屯垦初期即实行陕甘总督刘于义等人制定的《屯田条例》。“屯田灌溉水利由官府给价兴修;屯民房舍官给银两;屯民牛车农具,由官贷给,分五年扣还;收获物扣去籽种外,双方平分。”为了加强对毛目地区屯田的管理,提升毛目屯田区的地位,清政府派驻的官员品级都高于或同于县级,如“早期的主管官员为孙兰芬(原任山东布政使),后为赵向奎(原任江苏布政使),另外还有效用镇夷千、把总田进录、刘勇等。”其次是设立管理机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高台分县,置毛目城屯田县丞,均属安肃道。清廷遂设毛目屯田丞,并置高台县毛目分县,由县丞管理。”使毛目地区成为一个副县级行政区划。还设立了基层管理机构,“乾隆初期毛目设立四个屯长(后改乡约)双树设一个屯长(乡约)。”这些政策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对于那些河西内地的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安定民心,专心生产有积极意义。
  第二是兴修水利,解决水利纠纷。水利是该地区屯田的重要保障,水利兴,则粮仓盈,清时修建了大小常丰渠、万年渠、芨芨墩渠、双城子渠等干渠。同时配以大大小小的支渠和毛渠。“在各渠设立乡约,各渠还设立水利农官1人,负责日常水利管理。”有力地支持着屯区的农业生产。随着耕地的增加,整个黑河流域用水激增。处于黑河流域中下游的毛目地区,每到春夏之交无可灌溉之水。有资料记载,“镇夷毛双二屯涓滴不见禾苗亢旱。”为解决毛目、双树墩春灌用水不足问题,清廷确定实行“均水制度”,规定“每年芒种前十日寅时起,至芒种之日卯时止,十天内高台上游镇江渠以上十八渠一律封闭,所均之水前七天浇镇夷五堡地亩,后三天浇毛目、双丰二屯堡地亩。”“均水期间,由鼎新(今金塔县)知事兼巡河道,严格执行,并授权下游县官到上游督察,派出由下游各县组成的水使181名,坐守各渠口。”实行均水制后,水事纠纷骤减,均水制度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目屯田与河西地区其他地方的屯田一样采用的是分成制民屯的形式。其水利设施、屯地、牛具、籽种、住房等都是动用官帑,以国家力量修建、购置。分成租制下的剥削率是很高的。“秋收后先要扣除籽种等借项,然后官民分成,实际分到屯户名下的屯粮不过是赖以生存的口粮而已。……难以调动屯户的积极性。”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统一新疆后,河西军事地位开始下降。”河西境内的八旗、绿营驻军移驻新疆,国家无须再维持这种民屯,毛目和其他河西的屯田陆续升为科田。但在灌溉用水上,有资料记载,“原来的屯田耕地仍具有优先灌溉黑河均来的水,只有保证原来屯田用水的情况下,原来的科田才可以灌溉。其他方面与科田无疑。”
  清代毛目、双树屯田初步改变了毛目地区荒凉的境况,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口和耕地大量增加,初步奠定了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今天毛目地区(鼎新镇、航天镇一带)的开发和水利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戈壁滩上崛起的新农村
  张兆方 曹维本
  金塔县羊井子湾乡,是甘肃省“两西”移民工程在河西投资开发建设的第一个移民安置试验示范基地。25年过去了,这个乡成了全省移民乡致富的典型。据2009年省市有关部门调查表明,这个乡的移民人均纯收入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指标,在全省移民乡中位居榜首,那么25年来这块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是如何变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新农村的?
  绿色点燃了希望
  羊井子湾曾经被称为金塔的“北大荒”。1986年甘肃省向河西大移民,这里开始有了人烟,有了树,有了水。1986年到1996年这10年间,结合“两西”建设,金塔县发动全县人民包括国家机关干部,在这里治沙植树、打井修渠、垦荒造林,开发土地。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建立,这里开垦出了11900多亩耕地。有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来自我省定西、永靖、东乡、榆中、永登、通渭等东部干旱地区的5000人便陆续迁移到这里安家落户。自1995年成立乡政府后,羊井子湾乡历届党委、政府在市县两级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和移民政策,始终把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作为全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强乡富民,打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硬仗。
  近14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始终咬住封沙育林、改善生态环境不放松,矢志不移地大力实施生态林业工程。截止2009年,全乡累计植树200多万株,营造千米防护林18公里,绿色通道3公里,完成人工压沙300多亩,退耕还林保存率达到100%。2009年乡上又投资60万元,平整沙地,安装了5000米的低压管道和55公里的地面滴水管道。栽植红柳、胡杨、枸杞、沙棘、沙枣、梭梭等防风林木200亩,并采取以林养林的办法,栽植枸杞、红枣150亩,使风沙口沙害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为移民乡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20多年的开发,他们依托市县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在这片沙漠上筑起了长达15公里的绿色屏障,建起了1万多亩耕地的农田防护林,有力地保护了新垦的农田。这些年来,乡上实施的第二大工程是水利建设。通过国家和地方支持及移民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打井开渠,筑坝砌闸,完成了全乡6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了万亩农田有效灌溉。如今的羊井子湾乡生态植被葱茏,有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系。
  创业实现了梦想
  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移民们有了创业的梦想,有了穷则思变的自信。县乡党委政府及时抓住这一观念变化,发动引导移民们剔除传统愚昧的落后思想,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用以创业致富,实现梦想。移民乡群众均来自中部干旱地区,习惯于传统粗放的耕作模式。因此,乡上开展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本增效为目的的技术培训,每年都邀请市县农业科技人员到乡村进行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方面的科技讲座。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家乡发展党员怎么做”大讨论活动,不断使党员干部和群众换了脑、明了心。
  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快了移民群众的致富步伐,从而打开了全乡移民增收的“三大通道”。一是优化农业结构。改传统的粮农经济为高效综合农业经济。全乡种植了高产棉花、对外制种、立体套种孜然、温棚蔬菜等,并形成了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种植,亩收入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1700多元。二是草畜产业提质增量。按照设施养殖、扩大种群、品种改良、提高效益的草畜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实施“3210”工程:即户均建3间暖棚圈舍、种2亩饲草、引进10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为此,他们加大了暖棚羊圈的改建力度,修建高标准暖棚羊圈270间。进一步加快品种引进改良,采取土地划拨、项目支持、贷款贴息等方式积极支持规模养殖户大力发展畜牧业。促使全乡牧业收入翻番,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三是擦亮劳务输转品牌。利用劳务队伍中的能人、信息、技术等资源,通过宣传培训、信息发布、对外联系等方式,促使劳务输出逐年增加,2009年劳务输转达到1700人次,实现户均劳务输出一人,全乡年收入达850万元。
  开发造就了兴旺
  2005年以来,羊井子湾乡按照市委“一特四化”战略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普及2000元田,发展5000元田,争创万元田”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和种植业成本分析,实施了“压棉、保粮、扩大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发计划。一是普及双千田,调整立体套种模式,巩固套种面积。在农资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通过测算种植效益,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户积极扩大立体套种面积,全乡立体套种面积发展到了8700亩,其中石沙孜然套番茄、套玉米等特色套种面积为5200亩,实现了亩收入2000元的目标。二是发展5000元田。乡党委根据全乡土地沙化严重,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打建日光温室困难大的实际,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干部包抓的形式,大力推广瓜菜拱棚,全乡落实收入5000元的拱棚种植面积53亩,110座温棚。三是主攻万元田。通过政策扶持、定期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多方争取项目等措施,调动了群众开发种植万元田的积极性。乡上与市林科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从开沟、窖肥、引苗、栽植、田间管理进行流程服务,确保全乡70%苗木在三年内挂果,全乡落实葡萄种植面积800亩。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开发建设,羊井子湾乡今非昔比。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0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843万元,年均增幅为15%,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4000元。这里有了标准化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移民们享受到了初级医疗保健,实现了人人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柏油马路通到了乡、村、组,一排排小康住房成了村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家家都有摩托车或汽车。农业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的人畜耕作。移民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的羊井子湾乡真正成了荒原上崛起的新农村。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八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