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大寨的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992
颗粒名称: 农业学大寨的成果
分类号: D652
页数: 5
页码: 88-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过金塔县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学习大寨经验,各社队坚持政治挂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经过努力,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水利建设和排阴治碱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金塔县 大寨经验 改革

内容

一、通过坚持学大寨精神,走大寨道路,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我县农业学大寨是在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各方面正在恢复阶段开始的,人瘦、地瘦、牲畜瘦的痕迹在部分社队依然存在,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63年,全县粮食单产平均98.5公斤,总产2119.5万公斤,农村吃回销粮152万公斤,对国家贡献粮食180万公斤;棉花单产12.5公斤,总产14.5万公斤;油料单产46.5公斤,总产26.5万公斤。经济收入非常低。
  1、认真学大寨,产量贡献四年翻一番。从1964年至1967年四年间,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鼓舞下,广大干部带领社员,不怕苦,不怕累,治沙、治碱、治水,深翻改土,破板结,掏漏沙,压麦草改良土壤,科学种田,培育良种,大积农家肥,山肥、滩肥下山进地。双城公社领导在数九寒天带领社员赶着皮车,开着拖拉机到远离公社驻地100多公里外的额济纳旗拉羊粪,连续四五年不间断,一心要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三合公社谭家湾大队干部和社员同吃苦同实干,使三面沙窝、一面碱滩的穷队,改变了生产基本条件,三个小队新修了居民点,粮食单产由1963年的84公斤,1966年达到218.9公斤,1967年达到245公斤,对国家贡献粮食由1963年的5050公斤,增加到1967年的6.17万公斤,成为全县第一个“上纲过河”的先进典型。1967年全县粮食单产提高到172.5公斤,总产达到3793万公斤,对国家贡献粮食达到714.5万公斤,人均经济收入148元;油料单产104.5公斤,总产达到88万公斤,棉花单产37.5公斤,总产达到48万公斤。全县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对国家贡献也翻了一番,摘掉了吃回销粮的帽子。
  2、深入学大寨,解决了干旱缺水的矛盾,为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创造了条件。广大干部、社员一致认为,粮从地出,地要人改,水是命脉。全县农业学大寨中,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从1967年开始在鸳鸯、黑河两灌区,打锅锥井、冲机井和大口井,实现了部分社队井水河水灌溉“双保险”;1971年6月建成解放村水库,正常库容3000万立方米,同年建成芨芨高腰墩水库,库容127万立方米;1971年涌现出上“纲要”公社3个、大队75个、生产队145个,过“黄河”大队8个、生产队50个。全县粮食单产达到了179.5公斤,总产3933.5万公斤,对国家贡献粮食840万公斤。
  3、坚持学大寨,面貌大改观,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很大变化。
  到1975年累计建成条田13.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渠路林实现林网化,四旁植树629.9万株,建成果园698个;队队新建了初具规模的居民点,金塔片架设高低压线路872公里,鼎新片通电大队30个、生产队150个。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8台、6339马力,柴油机985台、13636马力,电动机554台。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产量不断提高,1975年全县粮食单产提高到308.5公斤,总产达到6778万公斤,比1963年增长2.2倍,对国家贡献达到2499.5万公斤,比1963年增长12.8倍。全县所有公社全部“过河”,其中:350公斤以上的公社3个,“上纲”大队8个、生产队67个,“过河”大队102个、生产队500个,“跨江”大队6个、生产队54个,超千斤的生产队3个。
  二、通过坚持农业学大寨,加快了农田基本建设步伐
  1965年3月,甘肃省组织由地县领导参加的代表团到新疆参观,学习农田基本建设经验,时思明县长参观回来,立即在干部群众中传达贯彻,讨论研究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制定规划。1966年3月,县委、县人委决定成立由县长时思明任组长、副县长何世斌任副组长的金塔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机关干部19人、技术人员7人、各公社积极分子33人,组成金塔县农田水利规划队,由葛生年任队长,以农田水利为中心、平田整地为重点、“五好”(好渠道、好条田、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为标准,对全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新安排。渠系规划设计从长远出发,以当年生产着眼,干支斗农渠逐级配套;田间渠道达到分水有闸,流水有槽,过路有桥。条田因地制宜,有利于灌溉和机耕,在第三级渠道(斗渠)之间形成大条田,第四级渠道(农渠)之间形成小条田;大条田长1000米、宽500米,小条田长200米、宽100米。林带以防护林为主,主林带重点布置在农田外围,乔灌结合,沿干支渠种植,并适当栽植经济林;道路沿干支渠带有公路,除原有酒建、金梧两条公路外,开通纵贯东西的大庄子、西坝主干道路,斗渠上带有田间大道,农渠间带有田间小道。居民点选择在有利生产、便于生活的适中地方,充分考虑交通和用水用电,每户住宅占地0.5亩~0.6亩。为确保全县有总体规划,公社有具体规划,1970年县上将水利规划队员下派到公社,帮助公社逐村逐队发动群众,讨论定出规划,三榜定案,避免了“干部一换,一切全变”的现象。
  2、组织实施。1966年9月中旬,全县掀起第一次农业基本建设高潮,以金大、谭家湾、友好三个大队为重点,点和面一起开展,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单位职工,人人有平田整地任务,吃住在工地,同群众一起劳动。截至11月底,全县参战劳动力2.02万人,占总劳力的59.5%,共完成干、支、斗、农、毛渠911条,长455.8公里,渠、路、田及各类附属建筑物全面配套的农田面积2.8万亩,平整耕地3.39万亩,其中达到标准条田的有2.56万亩。之后,县革委会每年在制定计划时都将农田水利建设的任务、要求、投入劳动人数和各项措施,作出具体安排,落实到公社、大队、生产队和国家机关单位,从夏收、秋收后一直干到土地封冻。1975年4月13日,县委组织各公社主管农田水利建设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到民乐县参观学习后,将《农田基本建设远景规划图》,制作成沙盘模型在城乡各个公社巡回展出,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全县组建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118个,参加人数达到了7600人,并提出了“农忙专业干,农闲突击干,机关干部齐参战”的口号,进一步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全年计划完成条田3.3万亩,实际完成3.63万亩,渠、路、林随着条田建设一次形成。1975年~1978年,全县机关干部参加了重点大队中杰、五星、谭家湾、移庆、上三分、晨光、三下、友好、新民和潮湖滩、拦河湾等平田整地大会战,当年实现了条田化。截至1978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标准条田面积达到应整条田面积的81.8%。
  3、排阴治碱。干旱、风沙和耕地盐碱化是金塔县农业生产的三大自然灾害。由于金塔盆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封闭型,地下径流受北山阻隔流动不畅,加之强烈的干旱气候,使地下潜水大量蒸发,加剧了土壤表层的积盐过程,形成盐碱地。多年来,农民采用铺沙压碱、铲除地表碱土、深翻压麦草等办法防治,仍不能彻底根除盐碱。1964年开始,在盐碱严重的西坝、双城公社的部分队,挖排阴渠治碱。至1969年,全县共挖排阴渠4条,全长29.7公里;支渠10条,全长49.5公里;斗渠7条,全长17公里,排阴面积达10万亩。随着渠道的衬砌,渗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耕地盐碱化程度也逐年下降。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成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