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大炼钢铁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975
颗粒名称: 金塔大炼钢铁纪实
分类号: F426.42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8年,金塔县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积极参与大炼钢铁运动。县委成立了大炼钢铁指挥部,指挥部迅速组建了炼铁厂,并分配了具体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在紧张的时间中,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努力完成任务。冶炼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鼓风设备不足等,但经过改进和创新,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还开展了批判“拌脚石”和保守思想的大批判会议,并进行钢铁任务的评比和辨论。通过组织收购废铜烂铁和募捐衣物等方式,确保了完成钢铁任务所需的原料和物资。经过四个月的努力,金塔县顺利完成了钢铁任务。最后,在总结大会上表彰了大炼钢铁的模范和英雄,并给予了牺牲者家属的抚恤金。
关键词: 金塔县 大炼钢铁 炼铁厂

内容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即比1957年增加一倍而奋斗”。金塔县也和全国一样行动了起来,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立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高锦光任主任,县人委副县长卜正福、县委组织部长吴吉昌任副主任的大炼钢铁指挥部,并下设了由王敬任主任,郭海、万忠秀任副主任的办公室。县委召开了大炼钢铁动员大会,要求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公社都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一切为“钢铁元帅”让路,做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什么时间要,什么时候给”。会后,指挥部即刻抽调人员组建了3个炼铁厂,即北山炼铁厂、大湾炼铁厂和城关炼铁厂。根据张掖地委(包括今酒泉、武威、张掖三个地区)分配本县炼铁2500吨、炼钢600吨的任务,指挥部给各炼铁厂分配了具体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
  在时间紧、任务大的情况下,各部门立即抽调人员奔赴炼铁厂,县人委抽调我到城关炼铁厂。城关炼铁厂建在县农具厂门前,厂长由农具厂厂长黄玉忠兼任,台建发任党支部书记。参加炼铁人员以军事化形式组织,编设了5个连,有王存英、万占统、王永广、罗补年、戴锦辉分别担任连长。各连都分有具体任务,其中两个连建冶炼炉,1个连建炼焦炉,1个连砸坩子土、捏坩锅,1个连破碎矿石、焦炭。分配我的任务是准备3天后点炉用的柴禾,让我带领3个班30多人突击3天,挖回树墩600个。接受任务后,先召开了班长会议,商量了完成任务的措施办法,然后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进行动员,下达任务。各班又召开会议,将任务落实到人头,并提出了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全体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有的3人一组,有的两人一对,在县城四周渠沿、南门外树林寻找干树和树墩,见干树就伐,见树墩就挖。有的人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连续奋战。经过3天努力,超额完成了任务,备足了点炉用的所需柴禾,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指挥部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土法先上马,再来机械化”的指示,城关炼铁厂经过三四天的昼夜苦干,10座炼焦炉、30多座炼铁炉在农具厂门前的石滩上拔地而起。为了解决焦炭不足的问题,又将县商业局存放的200石商品烟煤运来炼成了焦炭。30多座炼铁炉突击装好了矿石、焦炭,做好了点炉的一切准备。指挥部的部分成员参加了点火,农具厂门前浓烟弥漫,一片火海。点炉后大部分炉火不旺,经分析主要是没有鼓风设备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县农具厂技术员马英设计制造出一种脚踏鼓风机,经试用效果较好,但缺少材料,指挥部动员县委、县人委等单位的30多名干部“自愿”将个人自行车的脚踏、中轴、链条卸下来,供制造鼓风机使用。农具厂的工人昼夜加工制造出了30多个鼓风机。采用这种人工脚踏鼓风机,炉火比原先旺了,冶炼时间短了。但这种鼓风机不仅占用劳力多,而且劳动强度大,棒小伙子踏一段时间,就汗流夹背,气喘嘘嘘,精疲力竭了。后又借鉴山丹的经验,改造了炼铁炉通风道,加高了烟筒,利用自然吸风增加炉堂风力,才将脚踏鼓风机淘汰。
  10月下旬,县委传达了省委在山丹县召开的大炼钢铁现场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必须如期完成下达的钢铁任务,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大反右倾保守思想,开展“大评比、大辩论、大批判”,“插红旗、拔白旗”,批判“观潮派”“算账派”,扫清大炼钢铁道路上的“拌脚石”。会议后,城关炼铁厂又增加民工300多人,这时规模已达700多人。又在旧城墙上挖建炼铁炉40多个,县中学操场上也建起了一部分炼铁炉,还将蔺家墩、蔡家墩砖窑、石灰窑改建成炼铁炉。冶炼炉在县城周围已遍地开花,大有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之势,到处放炼铁“卫星”。
  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城关炼铁厂在三连召开“插红旗、拔白旗”的大批判现场会议,各连排都派代表参加;会上批判了五星大队一个生产队长王××,批判他担任冶炼排长以来,“工作消极不负责任”,还说“全民大炼钢铁劳民伤财,1斤铁几分钱,花这么大的代价,炼出的铁不象铁,石头不象石头,不如买交生铁”等,他又和守炉的民工睡觉,使3个冶炼炉门被岩浆堵塞。批判会上宣布他是大炼钢铁中的“拌脚石”“算账派”,撤销了他的排长职务,开除党籍,送回生产队监督劳动。这次会上还宣布了县委批转组织部对钢铁战线上共产党员的15条要求。其主要精神是:“为从组织上保证一斤不少、一两不差的完成上级下达的钢铁任务,共产党员必须以党性保证,高举钢铁红旗,保证完成分配给自己的炼焦、采矿、运输、建炉、冶炼的光荣任务”;“共产党员必须在大炼钢铁中贯彻整风精神,带头发动群众开展大评比、大辩论、大批判,‘插红旗、拔白旗’,斗争‘观潮派’‘算账派’,否则要受到党籍处分”。从此后,“插红旗、拔白旗”的大批判会议,已成为大炼钢铁的一项政治措施,被普遍推广运用。
  11月下旬,天气已很冷了,有些农民的衣服已破烂不能御寒,鞋也露出了脚指。指挥部动员县级机关职工捐钱700多元、捐献衣服1900多件,支援大炼钢铁。指挥部分给城关炼铁厂棉衣180多件,棉鞋330多双,各连配发给了衣服破烂的人,使这些人安心了。
  这时,矿石和焦炭运输赶不上,当地驻军7169部队大力支援地方,无偿派出汽车9辆,从北山拉运矿石、焦炭,解决了矿石、焦炭不足的问题。指挥部又派我和县财税局干部来勋带领30多人到县城北五公里处的蔺家墩建沪炼铁,在原土墩中间泥了一道十字墙,底部泥了通风道,在土墩的东、南、西、北挖了4个通风出岩浆门,装好矿石、焦炭、石灰石,用泥封顶,中间泥了一个3米多高的烟筒,点火后昼夜不停,民工三班轮换,连续20多天。冶炼熄火后,炼出的铁取不出来,又将4个通风出岩浆门挖大,用钢钎、大锤费了很大劲破碎才取出烧结铁30吨,拉往小酒钢回炉。
  为了确保钢铁任务的完成,在县级机关、工厂、学校、农村广泛的开展了收购废铜烂铁的活动,要求每人必须完成交废铁15市斤的任务,这“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任务。”县城机关按党群、政法、工交、财贸、文教等系统,抽调专人组成清仓查库突击队。一边清查,一边将清查出的废铁运往县农具厂炼钢。“机关单位有铁不拿出来炼钢要绳之6条纪律”,商业供销系统无奈,将从外地购进的几百口铁锅全部当“废铁”交了。农村也以大队、生产队组织了收购队,有专人负责,逐户清理登记专人拉运。当时已经是人民公社食堂化,农民家中的吃饭锅、铁火盆、铁姜窝,“多余”的铁制农具全部被收回(直到1961年中央发出全民大算帐,清理刮共产风,无偿平调集体和个人财物时才作了退赔兑现)。
  全县上下,经过4个月的昼夜奋战,完成了上级分配的钢铁生产任务。1958年12月25日,县上在“宝水堂”召开了大炼钢铁总结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城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公社的领导,参加大炼钢铁的国家干部和各炼铁厂的负责人,以及各炼铁厂评选出的大炼钢铁英堆模范共600多人。县委书记高锦光作了总结报告,它代表县委、县人委总结了4个多月来全民大炼钢铁所取得的成绩。全县有15900多人直接参加了大炼钢铁,其中干部228名,科级干部28名。共开挖矿石39500多吨,建起大小炼铁炉1600多个,炼钢炉1座;动用汽车38辆,胶轮大车290多辆,牛车4700多辆,骆驼车50多辆,毛驴车100多辆。炼出烧结铁4400多吨,钢139吨(大部分是废旧钢铁回炉),超额1400多吨完成了任务。会上奖励了408名(内有妇女97名)钢铁模范,发大炼钢铁纪念奖状1300多份。并对大炼钢铁中牺牲的边沟大队农民殷铃山、夹墩湾大队农民王××的家属分别发给500元抚恤金进行了安置。当会宣布参加大炼钢铁人员放假整休半个月,农民短时间内不调派外出。
  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结束了。炼出的铁称烧结铁(其实都是废品),一部分运往小酒钢回了炉,一部分留弃在原地,无人问津。成了拌脚石,原被埋入地下。
  (本文作者系金塔镇退休干部)
  (原载《金塔文史资料》第三辑)

知识出处

金塔文史资料

《金塔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农林牧渔和文化教育,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发展。在社会政治方面,金塔县经历了和平解放和新政府接管的过程,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重要事件也有详细纪实。在经济发展方面,金塔县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了农林牧渔业和工商企业,对沙害治理和农机事业也有一定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金塔县拥有多所学校,传统戏剧和电影事业也有一定发展。这些文章通过回顾历史和纪实报道,展现了金塔县的发展历程和多样的文化与经济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杰
责任者
高锦光
相关人物
卜正福
相关人物
吴吉昌
相关人物
王敬
相关人物
郭海
相关人物
万忠秀
相关人物
黄玉忠
相关人物
王存英
相关人物
万占统
相关人物
王永广
相关人物
罗补年
相关人物
戴锦辉
相关人物
马英
相关人物
殷铃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关机构
北山炼铁厂
相关机构
大湾炼铁厂
相关机构
城关炼铁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北戴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