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912
颗粒名称: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2
页码:
241-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的粮食生产历史、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当前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荣誉称号
农业发展
商品粮基地
内容
金塔县光热水土资源充足,土地平坦肥沃,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据兰州大学考古人员在缸缸洼遗址和火石梁遗址取样考古表明,至迟在4000年以前,即夏商时期,金塔就种植有大麦、小麦、黑麦、粟、稷、高粱等多种农作物。再从肩水金关出土的铁制农具和大麦、小麦、青稞、糜子、谷子、麻籽等农作物种子以及东沙窝一带遗存的大片田畦痕迹来看,至汉代,金塔县境内的农业已很发达,种植的粮食农作物品种也很多。
自汉代以降,经过历代王朝发展屯田、劝课农桑等政策的实施,农业新品种不断引进,丰富了金塔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到了明代,肃州商人从西夷引进“回回大麦”,即玉米,使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民国时期,通过政府的大力试验推广,粮食作物品种大大增加,有糜谷、高粱、小麦、青稞、胡麻、玉米、大豆、小豆、黄豆、绿豆、扁豆、桃豆、白薯、洋芋等。但由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水利设施条件差,耕地粗放,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加之天灾战乱频繁,农作物“十年九旱、十种九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塔、鼎新两县粮食播种面积10.4万亩,平均亩产只有60.5千克,总产量629.2万千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解放了生产力,金塔县粮食生产翻开了新的一页。1954年,全县播种小麦15.08万亩,平均亩产104千克,总产量1568.32万千克。从1963年开始,金塔县人民艰苦奋斗,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后来粮食生产的恢复提高奠定了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逐步深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金塔县粮食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金塔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0年,金塔县粮食播种面积24.52万亩,总产量10.53万吨。1991年,金塔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商品粮贡献奖”和“粮食丰收奖”。1992年,金塔县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农民收入过千元的“双千”目标。1996年底,金塔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0970万千克。
进入21世纪,金塔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在棉花等经济作物效益的驱动下,压缩粮食种植面积,粮食生产呈下滑态势。2001年,金塔县粮食播种面积4.01万亩,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低水平。
2005年以后,在国家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以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扶持下,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产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得到一定发展并保持基本稳定。2008年,金塔县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全县科技成果转化率65%,农业科技覆盖率97%。同年,金塔县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亩产587.9千克,总产量5.59万吨。种植业中的粮、经、草比例由1990年的26∶64∶10调整到2008年的22∶69∶9,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粮食种植业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018年,金塔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64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5.4万亩;豆类种植面积0.34万亩。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