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特色小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908
颗粒名称: 金塔特色小吃
分类号: TS972.142.42
页数: 11
页码: 210-2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位于甘肃省西部,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航天摇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金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包括五彩缤纷的风味食品,各具特色。
关键词: 金塔县 特产 特色小吃

内容

金塔是我国的航天摇篮,地处甘肃省西部,在河西走廊中段,自西汉置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饮食文化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中国古代饮食思想、传统食礼在这里沉淀滋长,形成了底蕴丰厚的餐饮文化;加之各地、各民族的不断融合,风味食品五彩缤纷,各具特色,这座小城的风采也将从风味食品上得到充分体现。
  沙枣面烧壳子
  烧壳子又叫烧烤饼,是一种用鏊烘烤的发面烤饼,起源较早,在唐五代时期就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也是金塔面食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一种“土面包”。烧壳子分为无馅的和有馅的两大类。无馅的主要是烧饼(大的叫锅盔,小的叫干粮子)、花卷、烧疙瘩等;有馅的主要是用沙枣面、枣泥、油瓤子等作馅。
  沙枣面烧壳子,就是用沙枣面作馅的烧壳子。主要使用本地沙枣,晾干以后把沙枣面搓下来,然后蒸熟加清油、白糖、佐料做成馅,用本地的小麦粉加上鸡蛋、胡麻油和成的面做面皮,包好后放在锅子中烤制,吃起来口味香甜,既有面皮本身的麦香味,又有沙枣面的酸甜味,极具西北风味!
  烧制烧壳子的工具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制的圆形、有盖、厚度10厘米左右的铝锅或铁锅;另一种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土烤箱”,金塔人叫馕坑(是用土块堆砌起来的烤箱,一张铁板将烤炉内部一分为二,上面用来放烧壳子,下面用来放柴火)。这样烧制出来的面食外表金黄有点硬,所以叫烧壳子。这两种工具在金塔很普遍,基本上每家都会有。烧壳子烤好后外表就烤干了,能放得久,农村里面一般每家一周左右就会做一次,特别的好吃,吃过的人是不会忘记那种味道的!
  锁阳油饼
  锁阳油饼是一道金塔民间传统家庭美食,由锁阳和面粉加工烹饪而成。
  制作锁阳油饼时,将新鲜锁阳用竹刀(不能用铁器)刮皮、去矛头,用石头捣成泥状,放在锅中加适量发酵好的面揉匀,擀成碗口大小的饼放入油锅炸制即成。锁阳油饼滋阴壮阳,补血养颜,更以其特殊口感而誉满金塔!
  锁阳油饼的主要配料是产于金塔戈壁的锁阳,它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天然沙生珍稀植物,既可食用,又是珍贵的中药材。锁阳,别名起阳草,产于环境恶劣的沙漠之中,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锁阳蕴含了锌、铁、胺等多种营养成分。锁阳主要出产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金塔境内戈壁荒滩、沙漠地带锁阳产量丰富,远近闻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里记载:“锁阳出肃州”(“酒泉”起名于西汉年间,但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至清朝一直被称为“肃州”)。《本草纲目·卷十二·上·草部·第七百三十八》之《锁阳补遗解集》中记载:“时珍曰:锁阳出肃州。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者粥弥佳。不燥结者勿用。亨震润,燥养筋。治萎弱。时珍。”按陶九成《辍耕录》云:“锁阳,生鞑靼田地,野马或与蛟龙遗精入地,久之发起如笋。上丰下俭,鳞甲栉比。筋脉联络,绝类男阳,既肉苁蓉之类。或谓里之淫妇,就而合之,一得阴气,勃然怒长。土人掘取洗涤,去皮薄切晒干,以充药货,功力百倍于苁蓉也。时珍疑此自有种类,如肉苁蓉、列当。亦味必尽是遗精所生也。”
  在金塔农村,还有一种用锁阳做的烫面油饼非常受欢迎,经常被当作招待贵客的食品。做锁阳烫面油饼,首先要采挖到足够的新鲜锁阳,以木(竹)片将锁阳茎根上那层红褐色的鳞状表皮轻轻刮去,放入水中淘洗干净,捞出后控干水分,置于木板上,以木(竹)片或石片捶打锁阳。然后,将拍打成糊浆状的锁阳放入锅中,加注适量的开水,猛火熬煮至沸腾时撒进面粉并不停地搅拌,此时改以文火熬煮。待锁阳与面粉均匀地成为稠糊时,全部取出放入盆中,等晾冷后揉匀,分成若干个大小适中的面垛儿,再擀成薄饼放入平底锅中。锅底要抹匀清油,还要不停地翻烙薄饼。锅灶的火膛中必以文弱的麦草火(或秸秆火)为佳,能将锅底烧烫就行。一般情况下,五六分钟后,面饼就熟了。用锅铲轻轻铲出放入平底盘中,稍晾一会儿,就可趁热品尝。面饼松软香嫩,清香甜爽,可口极了。有的人家还在熬煮锁阳时添加枸杞汁或枣汁,在揉面时佐以香豆粉或沙枣面,那又是另一种美味了。
  碾榛子
  碾榛子,又名“磨蓑子”,是一种味美可口的绿色食品。在战乱年代和困难时期,碾榛子曾救过金塔贫苦农民的命,而今它作为一种风味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人们喜爱。制作碾榛子的原料是刚长饱而未黄的青稞或小麦的青籽儿。制作方法是先将青稞穗或麦穗簸净,专留青籽儿,然后将青籽儿放到石磨上磨,因青籽儿水分大,故磨下的便是像粗粉条一样的碾榛子。食用时,加香菜、辣椒和黑醋拌匀即可。此小吃是在旧社会青黄不接时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
  荞麦面搅团是金塔的地方小吃。其加工方法是锅里水滚开时,一手撒面,一手用筷子不停地搅动,以防糊到锅底上或面打不匀结疙瘩,待面下到七八分稠时便不再撒面,金塔人叫“插”上一阵,等面完全煮熟后,稍晾一会,用勺子从上面一层一层刮团后盛到碗里,搅团就算做成了。
  吃荞麦面搅团时最好的吃法莫过于将醋辣子当菜食用。醋辣子是以葱姜蒜为佐料,辣面子为主料,加水煮成。因葱姜蒜辣熬到一起太稀清,所以还要撒少许面粉,使其成糊糊状,再加入醋,便可以食用了。搅团的吃法也很特别,不是夹着吃,而是一手端碗,不断地向外转碗,一手掌筷,随着碗的向外转动,从碗边由外向里一层层刮,待刮满够一筷子时,便夹起送入口中。
  玉米面,金塔民间又叫“包谷面”,包谷面散饭的做法和荞麦面搅团差不多,但包谷面比荞麦面略微粗糙一些,吃起来有点刮嗓子,因做时不能放盐,玉米本身又有些甜味,没有菜肴下饭时,人们便用辣子佐饭。
  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在困难时期曾救了金塔劳苦大众的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已不再是金塔人民的主要饭食,人们只是为了调节饮食偶尔吃上一点。近年来,金塔部分宾馆、饭店还把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当作一种风味小吃端上了餐桌,很受人们欢迎。
  煎饼
  煎饼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很广,主要集中在山东、东北三省、甘肃以及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江苏的苏北一带,浙江、云南、陕西的部分地区。
  煎饼,又名“锅贴”。历史悠久,起源甚早,由饼鏊的产生可以追溯煎饼的起源,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晋代《述征记》、唐代《唐六典》、明代《酌中志》以及清代《煎饼赋》等均有对煎饼的记载。据《金塔地域文化概览》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塔一带就出现了一种蒸饼,这是煎饼的前身。到了唐代时,随着面食加工技术的改进和工艺的不断提高,煎饼成为大众主食。煎饼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粱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但在金塔一带,基本都是小麦煎饼。
  由于煎饼的种类和分类众多,所以做煎饼的学问也比较大。传统的煎饼是小麦经水充分泡开后,碾磨成糊状,摊烙在鏊子上呈圆形而成,旧时多由粗粮制作,现多用细面和水调成面糊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增加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实为绝佳保健食品。煎饼还衍生出了菜煎饼、煎饼果子等风靡全国的著名小吃。
  金塔人制作煎饼时,是把面粉放入盆内,加鸡蛋、调料、香菜、芹菜叶片、咸菜和水调成面糊。然后将锅内擦油加热,再用勺子舀上面糊顺锅边均匀倒入锅内,温火煎2~3分钟后,翻面再煎2~3分钟,即可从锅中取出,切成条加佐料食用或整块卷食用。煎饼薄而柔软,清香爽口,热吃凉吃均可。煎饼虽为金塔民间特色风味小吃,但现已被端上了大饭店的餐桌,是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酿皮子
  酿皮子,是金塔四季皆宜的一种风味小吃。制作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面粉、荞麦粉、蚕豆粉。做法是:先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放入水中浸泡后反复用手捏洗,当洗到一定程度时,面粉中的淀粉游离于水中成为面糊,面粉中的蛋白质结成海绵状。将海绵状的东西上笼蒸熟,就成了松软多孔的 。等面糊沉淀以后,倾去上面的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用碱搅匀,再调成稀糊,用勺子舀上面糊倒入蒸制工具(俗称箩箩子),蒸成薄饼,就做成了柔软黄亮的酿皮。吃时将酿皮切成细条,再佐以精盐、黑醋、酱油、蒜汁、芥末、辣椒油、芝麻酱等调味品,清凉爽口,别具风味。
  据说,酿皮原为西安小吃,1925年由福华轩餐馆高老三引入金塔。当时,他做酿皮并不用碱,而用食盐,因而酿皮呈灰白色,故名白酿皮。又因他盛酿皮的食箪一头高达1.33米,扁担两头又向上翘,故又称高担酿皮。由于他的酿皮做工精细,作料精制,被视为金塔酿皮中的名品。不过,除去他的老搭档翟发福外,现在白酿皮手艺已无传人。
  面筋
  面筋始见于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亦是河西走廊的地方传统特色产品,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它以优质小麦粉和食盐为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经过多种传统工艺加工晾晒而成。
  面筋是将面和成面团,面团醒好后放入水中浸泡,反复用手捏洗,将面粉中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后,就会形成海绵状的面团,将面团放笼蒸熟,就成了松软多孔的面筋。金塔面筋食用方法可分为素面筋和荤面筋两种,素面筋吃时将面筋切成小块,凉拌即可;荤面筋做法基本与素面筋相同,只是以肉汤配制,再加肉片。
  糊锅
  糊锅的具体加工方法是,准备一只鸡洗好放入锅内,锅内加满凉水,大火烧开,清除血沫,小火炖至鸡肉烂熟后,将鸡肉捞出撕成鸡丝,然后将鸡汤留一部分在锅内,加水烧开,加入适量的盐、花椒粉、胡椒粉、姜粉(姜粉一定要多点,要有辛辣味)和少许味精或鸡精,加入鸡丝,然后放入淀粉勾芡成糊状,最后将面筋、麻花放入汤中即可食用。
  关于酒泉糊锅的来历,听老辈人说,糊锅是在很早以前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几位来此经商的外地人因春节到了而无法回家和家人共吃团圆饭,大家就在旅店中拿出各自带的熟食,有油饼、鸡等各种食物,烩了一大锅热腾腾、稠糊糊的年夜饭,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结果被店家学会,逐渐流传开来,被当地人改良演绎成一道风味独特的小吃并取名“糊锅”,一直传承至今。
  糊锅是大锅里的精品,到处是家的情结,处处有家的温暖。它味中而适口,没有冲人头脑的激烈,也没有嚼之无味的平淡,而是能让你有大快朵颐的满足感,有腹实心足的幸福感,有油然而生衣食无忧的快慰感。它不羡大雅,心系一隅,乐民安邦,其胸怀实乃性中极致。
  糊锅,可早上食用,可中午食用,亦可晚上食用,天天吃而心致不减,依然感觉是气味悠长,使人虽不见其形而满口生香,心为之动,神为之牵,情为之系。它以面食见长,素以洋芋(土豆)错杂在里面,面筋、粉皮、麻花出入其里。鸡汤本是飘香四野,佳誉天下,配而烹之,更是妙不可言,让你垂涎不止。面筋柔而适口,吞而润喉,咽而回味,择面筋、鸡肉块、粉皮、麻花而吃,似有吞丹养体之效,择汤而嘘之,犹如功气数载,聚而入体。
  金塔凉粉(粉皮)
  凉粉是一种色泽晶莹、半透明状、缕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它用的调料精致而齐全,有醋卤、十香醋、蒜泥、红辣子、芥末、炒盐等。
  凉粉在金塔的制作由来已久,唐宋时期一种叫“冷让”的面食,和凉粉很相似,当时由于小麦很少,所以“冷让”也不普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小麦的大量种植,因凉粉既可现吃,又可晾成干粉皮随时食用,这种老少皆宜的美味也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在20世纪70~90年代,每年的春、秋两季,在农村可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房上晾晒粉皮。冬天时金塔老百姓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炖粉皮或凉拌粉皮。
  金塔凉粉由面粉制成,做法和酿皮子相似。制作时先将粉和成团,放入水缸中浸泡后反复捏洗,捞取面团,粉水经箩过滤后沉淀,每天倾去黄水,数日后(时间越长粉子越白、越精)将沉淀的精粉水倒入锅内,加水、盐调试后加火,边烧边搅,成稠糊状后舀入盆中,待晾凉后将盆中的凉粉整体倒在案板上切成细条。
  凉粉的食用方法有多种,可趁热吃,即将熬熟成糊状的热粉盛在碗中,拌上毛辣子、黑醋食用;也可待凉粉冷却后切成条状食用;还可将凉粉炒热吃;更多的是将凉粉晾晒成粉皮,炒菜或凉拌食用。吃凉粉时,可依据个人口味拌入咸菜、陈醋、辣椒油、蒜汁、芥末等佐料。
  洋芋蒸粉
  洋芋蒸粉是金塔民间的特色小吃首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粮食缺乏,洋芋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食,为了使洋芋吃起来口感好,人们就变着法儿制作洋芋美食,洋芋蒸粉因此而出现,并且成为一道经久不衰、老少皆宜的大众美食。
  其做法也较为简单。选几个洋芋蒸熟,晾凉,剥皮,把洋芋用擀面杖捣烂(要捣到没有块为止),加入适量的面粉,揉成面团(尽量硬一点),然后切成小剂子,擀成巴掌大的面饼,涂上食用油,防止粘连。一层一层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蒸好后,拿出来晾凉,切成细条。锅中烧油,小葱切断炸出葱油,加盐,将葱油浇汁,绿叶菜烫熟一起拌好,也可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黑醋、辣酱,拌匀即可食用。
  南瓜油饼
  南瓜油饼是金塔人老少皆宜的油炸面食,主要是以南瓜为原料加面粉、白糖、黄油、鸡蛋等做成的,酥软甜糯,香味醇厚。
  南瓜油饼的做法是将南瓜蒸熟捣成泥,趁热按量加入白糖、黄油、鸡蛋和面。和成面团,室内温度下,用保鲜膜封住发酵30分钟。发好后揉匀,搓成条。把条揪成40克大小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饼,用刀在中间划刀。油温烧至五成热,下入生坯,炸至两面金黄,出锅装盘,即可食用。
  因为南瓜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南瓜做成的油饼,不仅色泽金黄、南瓜香浓郁、松软适口,更具有润肺健脾、镇咳化痰的功效。
  金塔大肉面
  金塔大肉面,是金塔一道地道的早餐面食。主料为金塔手工拉面和大肉,配料为姜、葱、青菜、花椒、大料粉、一品鲜酱油、糖、香叶、桂皮等。
  做法:1.把肉洗净,用水泡1个小时,倒掉泡出的血水。葱撕大片,姜切大片,加入适量一品鲜酱油、花椒、大料面、糖腌制1个小时。腌好后放入高压锅,加香叶、桂皮,再加适量的一品鲜酱油,添适量的水,定时30分钟即可。随后把锅里的汤倒入汤锅,调好味。将大肉切成肉丁,加佐料炒熟备用。将葱、蒜苗、香菜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待用。2.面粉加适量盐和水,和好揉匀,搓成条,揪成2两左右的面剂子静置20分钟(金塔人叫醒面),锅中加水烧开后,将面剂子拉成面条丢入锅中煮2~3分钟后,捞起盛入碗中,放入肉丁,倒入汤汁,撒上葱花香菜末。
  金塔大肉面因其用的是行面,较牛肉拉面口味清淡,吃后不上火,是中老年人的最爱。
  炖土鸡焖饼
  炖土鸡焖饼,是金塔一道地道的美食。加工炖土鸡焖饼的材料有土鸡、葱段、姜片、蒜片、干辣椒、冰糖、八角等,土鸡最好用农村散养的土鸡(当地人叫溜达鸡)。鸡肉切小块,冲洗干净,热锅倒入清油(最好是纯胡麻油),油热之后直接倒入准备好的鸡块翻炒,同时加入姜片和冰糖,翻炒5分钟后加入料酒和味极鲜,继续翻炒,等鸡肉上色后加入热水(一定是热水)没过鸡肉,烧开后转中火开始炖(加点盐炖)。将面粉加少量盐和适量水和好,面团要不软不硬,醒10分钟后备用。待鸡肉炖烂后加入葱、蒜、辣椒翻炒后,将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擀薄,用刀切成面饼状(形状依个人喜好),铺平在鸡肉上,开大火,盖锅盖焖。等面饼鼓起来,用筷子戳小洞,中火继续焖煮几分钟,翻面再焖几分钟,此时,面饼已熟,即可出锅置于盘内食用。
  此时,可将土豆块放入锅内,不要翻动,盖锅盖焖两三分钟。然后倒入韭叶粉,翻拌,中火炒五分钟。因土豆和韭叶粉都爱糊锅,要注意勤翻炒。三分钟后,倒入配菜,大火翻炒一分钟,可加入适量鸡精,快速翻炒,关火。此时,便可出锅食用。
  炖土鸡焖饼,既有肉,又有面饼,还有洋芋、宽粉等,适合大众口味,老少皆宜。特别是面饼,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入口劲道,回味无穷,实为上佳的美食。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时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地名
山西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沙枣面烧壳子
相关专题
锁阳油饼
相关专题
碾榛子
相关专题
煎饼
相关专题
酿皮子
相关专题
面筋
相关专题
糊锅
相关专题
洋芋蒸粉
相关专题
南瓜油饼
相关专题
金塔大肉面
相关专题
炖土鸡焖饼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