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依托资源促开发 乡村旅游大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903
颗粒名称:
依托资源促开发 乡村旅游大发展
其他题名:
乡村旅游示范点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0
页码:
156-175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甘肃省金塔县红光村和金大村的发展情况,包括乡村旅游、特色林果种植、农家乐和民宿等产业的发展,以及举办杏花节和培育民俗文化的努力。文章还提到了金塔县其他村庄的发展项目和成果。
关键词:
金塔县
乡村旅游
内容
金塔镇杏园民俗文化村
金塔镇红光村地处城郊,共辖9个村民小组606户2168人,总耕地面积3808亩。近年来,红光村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全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杏园美景和特色美食,在红光村四组建成了集民俗体验、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杏园民俗文化村。全村共栽植以桃、杏为主的特色林果2000多亩,户均2.6亩。红光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依托全县“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规划,突出区位优势,加快万亩桃杏观光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深度挖掘历史民俗文化,将生态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三者深度融合,建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杏园民俗文化街区,并成功连续举办四届杏花文化艺术节。2017年,红光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被县妇联、共青团、县教育局评为“‘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全域无垃圾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先进组织”。2018年,红光村更是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做强特色产业,进行了“三变”改革试点。
近年来,金塔镇红光村共投入3800万元,完成居民点前后道路硬化约3.3千米、北苑小学至红光四组约800米人行道铺装、700米的金色田园道路铺装;建成2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体育文化广场,共栽植景观树3千米、特色林果1000多亩;新建小康住宅74户,改造农户门面121户;架设排水管道2.2千米,衬砌渠道3.6千米,架设景观灯128盏;在杏园民俗文化街区建设了景观牌坊、休闲坐凳以及旅游厕所2处。已完成红光村金色佳园楼居式住宅4栋176套房屋建设,通过引导农民上楼居住,房屋订购率已达到90%。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建设为主,开办“九碗三行子”等民俗特色农家乐16家,家庭旅馆5家,手工黑醋、粉皮加工为主的手工作坊3家。并建设以优质葡萄、油桃、李子等为主的温室采摘园10座,以蔬菜采摘为主的连栋钢架拱棚150亩,以桃、杏为主的特色林果示范园800亩,以花卉、干吊杏、油桃、枸杞、骏枣、树莓、钙果等为主的观光采摘大田作物360亩,有效满足了游客吃、住、购、娱的需求。以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和乡村质朴的生活状态为总格调对整个街区院落、民俗街进行了包装,使杏园村庄前屋后杏树成荫,花香怡人,充满了杏园风情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深入挖掘整理杏花文化,整理出版了仙姑庙、年羹尧等杏花村传奇故事,对外推介了“九碗三行子”杏花传统碗席、添奶饭、碾珍子、杏园村黄粉汤、锁阳烫面油饼、油茶面、拨鱼子等特色美食,包装上市了杏园黑醋、杏园锅盔、杏园粉皮、杏园面筋、红光杏、“鬼不吃”沙葱等一批特色土特产,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走进杏园小镇、了解杏园小镇和发展杏园小镇,推动全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了红光村的知名度。
截至目前,在红光村四组建设组级文化活动室1个,建成村级道德讲堂1个,积极引导村民摒弃生活陋习,经常性开展广场舞、书画比赛、村民自乐班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组建了文艺演出队2个、群众自乐班1个,每月定期开展活动2次,切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场次,参加培训人员230人次,输转劳动力300人次,人均年收入可达到2万元以上。同时,依托金色田园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家园10个,有效带动了旅游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形成多业并举、交融发展的促农增收新格局。
“品特色美食,赏杏花美景”,是红光村群众发展乡村经济的宗旨。2016年以来,村里依托环绕村庄的杏树,每年4月定期举办“杏花节”。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农户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经济,带火了金塔土特产销售,附近村民逐步吃上了“旅游饭”。目前,村里像“杏韵庄园”一样的民俗特色农家乐有15家,家庭旅馆有3家,手工黑醋、粉皮等土特产加工作坊有10家。
金塔镇金大村
金塔镇金大村地处县城东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信息网络畅通,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13户1770人,耕地面积2710亩,人均耕地1.53亩。
近年来,金大村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以建设县城瓜果蔬菜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加快现代农业推进步伐,依托原有日光温室、钢架拱棚产业园区,辐射带动新建四组高标准日光温室10座、钢架拱棚70座以上;规划栽植以桃、杏、梨为主的特色林果500亩,建成百亩连片特色林果采摘观光园2个;建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家园28个,带动全村旅游业和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三产服务业融合并进。在7个村民小组新建群众健身娱乐文化活动广场7个,建设集休闲、娱乐、文体健身于一体的乡村大舞台1处,成立群众自乐班1个,经常性开展广场舞、书画比赛、村民自乐班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切实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金塔镇塔院村
金塔镇塔院村地处城郊,辖5个村民小组313户1091人,总耕地面积2146亩。全村共栽植以桃、杏为主的特色林果460多亩,户均1.6亩。2018年,该村被国务院命名为“社会法制示范村”。
近年来,塔院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依托全县“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规划,突出区位优势,加快万亩桃杏观光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深度挖掘历史民俗文化,将生态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三者深度融合,建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桃杏园民俗文化街区。共投入220多万元,完成居民点后道路硬化约2.2千米,东大街小学至塔院四组约800米油路铺装任务;建成1个16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体育文化广场建设,共栽植景观树150棵、特色林果460亩;新建小康住宅86户,改造农户门面86户;在党群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了休闲坐凳以及旅游厕所2处。围绕村庄绿色生态化,大力发展以杏为主的特色林果,全村达到460亩,户均达到1.6亩,既成为富民产业,又成为乡村风景。动员农户在后院专门设置墙体,将犁、耙、锄、镐等不同时代的农具分类悬挂,既解决了农具放置凌乱的问题,又形成了一堵农耕文化展示墙,增添了乡愁元素。
依托金塔公园,以金色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平台,在塔院村一组、三组、四组流转土地160亩,建成以油桃、李子等温室采摘品种为主的采摘园100亩,建成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连栋钢架拱棚220亩,建成以桃、杏、梨为主的特色林果示范园2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发展特色林果260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8座,露天种植花卉、干吊杏、油桃等采摘品种达8个,种植面积达到360亩。同时,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建设为主,开办农家乐4家,家庭旅馆2家,手工黑醋、粉皮加工为主的手工作坊3家。通过设施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增收渠道,夯实了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同时美化了塔院村乡村环境。
立足塔院村城郊优势,把成长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特色林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确定了“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分红模式,签订了土地入股分红合同,实现“每年每亩350元的保底分红+定产后二次分红”。将塔院村集体所有的田间道路、机井、渠道、日光温室等资产,通过清产核资,量化评估后,入股到宏兴食品公司。同时,整合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三变”改革试点补助资金180万元,量化入股到宏兴食品企业,每年村委会资源资金入股合计收益保底分红3.2万元。村上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按照50∶25∶20∶5的比例对红利进行再分配。其中:50%的保底分红1.6万元由271亩耕地入股经营户按入股土地多少分配,亩均59.04元;25%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1.8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及产业发展;20%的风险防控分红1.44万元作为风险基金备用;5%的3600元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金。引导塔院村已入股土地经营权的26名农民以劳动力入股,就地务工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其中6名为林果业技术入股农户,日工资140元,年收入4.2万元,使入股农户既获得了入股分红收益,又获得了劳务收入。
航天镇航天村
航天镇航天村位于金塔县东北部,黑河流域中下游。由原东光村、东胜村合并而成,下辖9个村民小组372户1712人,耕地面积7516亩。是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去东风航天城、大湾城、地湾城、肩水金关和石头城考察和旅游的必经休息场地。这里不仅是一个交通要塞、军事要地,而且是重要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
近年来,航天村按照县委旅游发展“1555”总体思路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镇总体发展规划,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为契机,充分利用紧邻基地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型特色项目,培植特色产业,实现多元化经营,采用“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打造后勤保障休闲度假基地,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采摘、餐饮、住宿的农家特色休闲一条街。依托现有的特色林果种植、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和生态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结合村情实际,以发展“田园经济”“绿色经济”“廊下经济”为目标,鼓励村级合作社与特殊经济主体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展现村企联手共建成果,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2016年,投资70万元建成航天村四组美丽乡村示范点。2017年,以建设“五美”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建管并重,标本兼治,从村组主干道到田间小道,从村庄周围到庄前屋后,集中开展了“整树畦、垫路肩、清垃圾、植绿树、整房屋”的立体式、全方位整治活动。投资90万元在航天村三组天生场修建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广场一处,配套乡村大舞台等基础设施。投资140万元实施了门面改造提升工程,对沿路63户农户的房屋进行了整体风貌改造提升,粉刷了墙面,衬砌了树沟,硬化了台沿,架设了路灯。在酒航路沿线、枸杞采摘园、居民点等地开展绿化提升行动,共栽植杏树3500棵、桃树1500株,酒航路沿线原天生场栽植桃树园一处。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有航天特色、经济效益高的中药材产品,注册了“丝路杞域”“酒航枸杞”等枸杞商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宁夏客商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集枸杞晾晒、烘干、精选、包装、展示、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加工厂一处,初步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农产品与大市场对接、农企双赢的良好格局。
围绕闻名世界的东风航天城等历史古迹,苇坑泉、石头城等著名旅游景点坐落境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以全新的理念,积极打造服务军地军民的“休闲园”。依托千亩中药材红枸杞的种植和已形成的葡萄“长廊”、农家乐,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田园经济”和“廊下经济”,乡村生态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近几年,航天村的基础条件逐渐完善,村党支部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尽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多方动员、协调,积极吸引投资商,促进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环境建设更加优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
黄茨梁村是金塔县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87户871人,耕地1559亩。近年来,该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五美”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互补、功能强化、彰显特色的原则,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葡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紧密结合,全力打造了集观光、休闲、旅游、采摘于一体的农民休闲公园和采摘观光园,展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画卷。
乡、村先后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6500平方米的文化旅游休闲广场和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千亩葡萄示范园区,对黄茨梁村所有住房进行风貌特色化改造,挂瓦提升住房24套,铺筑油路1.75千米,硬化渠岸、路肩3.5千米,衬砌树沟900米,改造花池24个,架设路灯20盏,开办“八碗一锅子”等民俗特色农家乐2家。
黄茨梁美丽乡村葡萄文化广场
羊井子湾乡注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全县胡杨林大景区建设,按照“一村一园一观一城一林”的总体思路,高标准建设了黄茨梁美丽乡村。一村即黄茨梁省级美丽乡村,一园是指葡萄采摘园,一观是指三元道观,一城即会水古城,一林则是滴灌胡杨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先后铺筑油路2.5千米,对沿路渠岸进行了裱装,核心区建设了休闲广场、民俗文化馆、葡萄采摘园、农家乐一条街,黄茨梁村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广场前面的文化墙讲述了羊井子湾乡移民搬迁的历史,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惠书田来到羊井子湾乡视察,看到羊井子湾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挥毫泼墨,留下了“近万贫民大迁金,兴西济中第一军;告别苦甲天下地,扎根富庶金塔营;荒原创业二十载,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年大漠变绿洲,塞外康庄五谷丰”的佳句。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电商服务点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电商服务点,店内商品主要分为羊湾特色、金塔特色和手工制品三个种类,产品精美、种类丰富,充分展现了黄茨梁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2015年9月,黄茨梁村成功举办“羊井子湾乡特色优新农产品电商推介会”,通过电商企业销售红提葡萄4000千克,红提葡萄的“互联网+”销售模式试水成功。目前,通过政府主推、干部指导、群众参与的模式,有效促进了电商知识进村、进组、进户,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黄茨梁村千亩葡萄采摘园
近年来,羊井子湾乡按照打造“葡萄专业乡”和“人均两亩葡萄园”的目标,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深挖葡萄产业发展内涵,将休闲旅游、民俗文化、田园观光等功能融入葡萄产业发展。狠抓“双千双百”工程(即新种植葡萄1000亩,新建恒温库1000吨,开展技术培训100场次,培养运销经纪人100名),2016年新定植葡萄1143亩,全乡累计种植面积达8660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75%,户均种植6.5亩,人均种植1.6亩;建成了4个千亩专业村、46个百亩示范点,全乡葡萄挂果面积达到5000亩,年产优质葡萄4500余吨。注册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12家,注册商标4个,成立农技协联合会,以大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辐射带动其他合作社入会,打造产销一条线发展模式。
近年来,黄茨梁村采取“扩面、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葡萄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葡萄销售工作,新建恒温库1500吨,全乡恒温库储存能力达到4000吨,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条,缓解了销售压力。通过聘请敦煌技术员、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加强了督促指导,葡萄栽植成活率、套袋着色、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有效促进了葡萄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现在葡萄已经成为羊井子湾乡现代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名片。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史馆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史馆共有98张新老照片,讲述了芦苇滩变为葡萄川、荒沙滩变为幸福湾的故事。如今,当人们踏上了羊井子湾移民乡,便会被那林带农田、小康住房、葡萄篷架、瓜果飘香的田园牧歌所吸引。1986年之前,羊井子湾这块地方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沙漠荒塬。正是当时的5000多移民,告别了苦甲天下的甘肃东部干旱地区迁移到这里,艰苦卓绝地垦荒治沙,才开发出了现在的一村一园的葡萄产业、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和田园风光,建成了榆树井道观,修缮了会水古城等历史名胜游览胜地,传播着健康向上的花儿民俗文化。真可谓:荒塬创业三十载,今非昔比独一村,千年荒漠变绿洲,塞外康庄五谷丰。按照时间节点划分,照片墙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移民搬迁安置阶段(1986—1995年)。30多年前,移民群众在省委、省政府“兴西济中”扶贫方略的指引下,怀揣梦想、背负希望,离开了“靠天吃饭”的贫瘠山区,来到了刚刚开发的羊井子湾乡。他们一无所有,从零开始,住的是地窝铺,吃的是救济粮,喝的是苦井水,穿的是黄衣裳,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出门一身土,走路一片坑,下雨遍地泥,全家一间房”成为当时群众生活面貌的真实写照。但移民群众并没有被眼前的艰苦和困难吓倒,反而激发了他们“再苦再难不退缩,誓把贫困帽子摔进东沙窝”的豪情,通过几年的苦干实干,群众的生活基本上稳定了下来。
第二个阶段是艰苦创业阶段(1996—2005年)。1995年12月,羊井子湾乡党委、政府成立,以“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为初级目标,针对初期乡情以10年为一个阶段确定了安置稳定、脱贫致富、发展提高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克服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修渠铺路,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种植立体套种和经济作物,逐渐解决了“温饱”;从最初的“地窝铺”过渡房建成了土木结构的“安居房”,后来又改建为小康住宅,移民群众的贫困生活逐渐得到了改观。针对风沙漫天的恶劣环境,移民群众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植树造林、抬土压沙、农田边上扎芦苇围栏,想尽办法,齐心协力,有效地阻挡住了风沙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侵害。
第三个阶段是奔赴小康阶段(2006年至今)。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全乡群众用落后的生产工具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辛勤劳作,将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了良田,让曾经的“芦苇滩”变成了如今的“葡萄湾”,昔日的戈壁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葡萄遍地、油路四通八达、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小康住宅整齐划一的移民新村。
羊井子湾乡创建黄茨梁村史馆,最大目的是将移民群众敢想敢干、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勇于担当、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品质积极挖掘出来,以此来鼓舞移民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
羊井子湾村是2017年批准建设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位于乡政府集镇区域内,距县城11千米,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84户826人,耕地1785亩。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370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开展以来,羊井子湾乡以打造“田园综合体”为发展方向,把羊井子湾村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统一谋划,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改善、葡萄产业培育等重点工程。落实“十清十拆、四改四化”等重点整治任务,对门前渠内垃圾、渠岸“三堆”和房前屋后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并在渠岸覆盖了山皮,硬化了路肩,美化了葡萄廊架,沿路沿线环境得到了有效整治。对农户住房进行了特色化改造,全村建设小康住房151户,住房小康化覆盖率达到了82%;对村庄环境进行了生态化治理,在农户门前树池统一栽植桃、杏等特色林果和马鞭草等花卉,在金羊公路沿线、重点风沙口和荒滩栽植胡杨、馒头柳苗木46000多株,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建成葡萄示范园区1个,全村栽植葡萄1260亩,占耕地面积的70.5%,实现了产村融合发展,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规划打造美丽乡村核心区,邀请甘肃蓝海文化旅游设计公司对核心区文化广场和集镇风貌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计划投资260万元,规划占地63.4亩,总体布局为“一心六区”的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中心文化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人文艺术轴,也是乡村群众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游览休闲区,栽植绿化树木,建设景观小品和休闲游乐设施,为整个广场的视觉景观轴;健身娱乐区,主要建设健身场地,配备游玩、休憩、健身等设施,为群众提供休闲、健身、娱乐服务;商业街区,主要以便利店、电商服务、农特产品销售等业态为主,为群众提供购物便利;农家乐体验区,主要以餐饮服务为主,建设农家乐、农家客栈、农家作坊体验、开心农场等游乐设施,让观光游客享受别样的农耕体验;农业观光及葡萄采摘区,主要建设葡萄采摘园、游客服务点、葡萄交易区等,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享受葡萄采摘、鲜食的农事体验;生态旅游野营区,栽植胡杨1300亩,规划建设烧烤、野外宿营等营地,着力打好乡村生态旅游牌。通过葡萄采摘及花儿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葡萄展销、商贸洽谈等活动,进一步活跃乡村旅游和三产发展,打响羊井子湾乡“寿珠”葡萄及绿色无公害葡萄基地品牌和知名度。
金色田园休闲观光及设施农业示范园
2018年,金塔镇按照省、市、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为目标,在红光村进行了“三变”改革试点工作。
红光村以金塔县金色田园新农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鼓励红光村和上杰村148户农户将13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改革进程稳步推进。以农户土地资源入股,将红光村101户285人的471亩土地经营权入股金色田园,确定了“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分红模式,签订了土地入股分红合同,实现“每年每亩550元的保底分红+定产后二次分红”。以集体资产入股,将红光村集体所有的田间道路、机井、渠道、日光温室等资产,通过清产核资、量化评估后,入股到金色田园。同时,整合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三变”改革试点补助资金180万元,量化入股到金色田园,每年村委会资源资金入股合计收益保底分红7.2万元。村上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按照50∶25∶20∶5的比例对红利进行再分配。其中:50%的保底分红3.6万元由471亩耕地入股经营户按入股土地多少分配,亩均76.4元;25%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1.8万元,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及产业发展;20%的风险防控分红1.44万元作为风险基金备用;5%的3600元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金。以劳动力资源入股,引导红光村已入股土地经营权的26名农民以劳动力入股,就地务工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其中6名为林果业技术入股农户,日工资140元,年收入4.2万元,使入股农户既获得了入股分红收益,又获得了劳务收入。以自有资金入股,金色田园引进本地农户及其群众合伙人6人承包桃园40亩,用于发展林下经济,投入家禽2600只,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形式实现分红。引进金塔县金泰元电商物流交易公司,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形式,嫁接淘宝、拼多多等成熟网店,直接上线走货,效益良好。
红光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不仅为金塔镇农村“三变”改革开辟了新思路,探索了新途径,创造了新模式,而且为下一步整体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塔县绿元戈壁农业示范发展园区
金塔县绿元戈壁农业示范发展园区位于金塔镇胜利村八组,是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产业发展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的首个县级戈壁农业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8万亩,分三期建设,一期1万亩,二期2万亩,三期5万亩;规划主体功能区4个,其中:高效设施农业区3万亩,设施畜牧业区1万亩,特色林果区3.5万亩,冷链物流、加工服务区0.5万亩。
2018年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开发整理土地6600亩,建设以日光温室、连栋钢架大棚和玻璃智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1000亩,以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4000亩,新建培训服务中心1处。目前,土地整理、特色林果种植已全部完成,并建设道路10.5千米,配套防风林带15千米,架设农电线路8千米,埋设低压管道20千米。已完成500亩高标准日光温室、40000平方米连栋大棚和5800平方米玻璃智能温室的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正在进行智能化控制等配套附属工程建设。
金塔县绿元戈壁农业示范发展园区,以引导企业按照“宜草种草、宜林植林、宜农兴农、宜畜旺畜”的发展原则,建成标准化农业生产区、高效畜牧业养殖区、加工冷链物流区及综合保障服务区等。同步配套发展交易市场、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戈壁农业人才培育等二、三产业提升区。集成推广无土栽培、高效节水、绿色植保等新技术,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机制,打造具有金塔特色的“戈壁农业”品牌。
金塔县王子庄田园文化产业园
金塔县王子庄田园文化综合体示范项目累计投资8500万元,占地面积268000平方米,完成特色林果新品种观光旅游示范园400亩、优质葡萄日光温室采摘园1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园250亩、高标准观光花卉大棚9座,以及乡村文化广场、笼式足球场、游客接待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杏花村一条街、生态餐厅及园区基础设施。
金塔县王子庄文化旅游产业园主要建设将农耕博物馆、奇石博物馆、特色林果新品种种植示范区、花卉育苗棚、联动无公害蔬菜大棚、桃树林、CSA农场、景观文化长廊、生态广场、拼装式游泳池、篮球场、农耕食文化餐饮街多元业态集于一体。2018年完成农耕博物馆、景观文化长廊、生态文化广场、笼式足球场和产业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营业收入626万元,税收6.8万元,吸纳就业人员55人。
金塔县东坝镇昱航农庄
金塔昱航生态农庄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13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位于东坝镇大坝村三组78号,主要以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收购、仓储、深加工及销售为主。公司注册成立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和以发展循环经济、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提升农产品深加工增值为公司发展经营战略,是东坝镇为全面落实金塔县委、县政府“1555”行动计划和“1151”产业富民增收工程,规划实施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搭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10座,定植骏枣、桃、杏等特色林果3500亩,建成万只规模养殖场1个、5000吨恒温库1座和塑料制品生产线1条。为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籽瓜、葡萄、骏枣等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17年,东坝镇昱航生态农庄投资建设饮料生产线项目,主要以骏枣、葡萄、籽瓜等高端饮品加工生产为主,实现销售收入862万元,实现利税52.5万元,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金塔昱航生态农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葡萄、大枣、桃、杏、梨、枸杞等特色林果种植;瓜果、蔬菜种植销售;家禽家畜养殖、销售;农副产品购销、初加工、储藏;农业开发及乡村旅游、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交易市场的投资与开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节能环保、沼气产品;果蔬类饮料和瓜果类饮料生产、销售。至目前,已完成生产车间、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无尘车间建设。公司现拥有总资产1.26亿元,从业人员达86人。
2017年,公司被酒泉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全县农产品品牌创建先进组织”;被东坝镇党委和政府命名为“日光温室产业发展先进企业”;被共青团金塔县委、金塔县文明办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
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金塔镇中杰村村委会。馆舍系金塔镇中杰村村委会旧址,距县城1.5千米。村委会旧址建于1975年,是金塔县境内仅存的三座建设年限最早的二层复式砖混结构楼房之一,具有鲜明的乡村记忆特征和农耕文化特色。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集中还原了20世纪60~70年代金塔县中杰大队革委会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特色建筑的原貌。
馆内共设3大生活场景、11个板块,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前的生产生活用具、文化用品、民办战备用品等各类实物2000多件。馆门口的老旧运输工具独轮车、木轮牛车、手扶拖拉机等整齐地摆放着,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在展柜内,陈列着1000多件文化用品、报刊、像章、钱币等。门类齐全的旧式农具,有耕作用的犁、二腿耧,有生火用的风箱,有加工用的碾、磨、筛、簸箕等,一件件简陋的工具展现了金塔人民改造环境的不屈精神。在礼堂中展出的20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真实地记录了几十年来金塔农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见证了金塔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艰苦奋斗史。对于传承华夏文明、见证历史变迁、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金塔县把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弘扬“铁人”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参观,让党员干部感受祖辈的生活生产状况,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抓发展、促和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金塔县农耕文化博物馆已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金塔县党员干部传统教育基地”。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
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技艺和文化,是金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金塔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民俗文化意识,体现着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07年,金塔黑醋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列入酒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位于金塔县城南端、金鼎湖风景区内,是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物展示、农耕文化传承、醋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开发、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记忆”博物馆。该馆于2015年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对社会免费开放,至目前,共接待来客数达40000多人。2015年被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该馆总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示区1000平方米,加工作坊及体验区4000平方米,产品展销区800平方米,管理服务区1200平方米,休闲活动区3000平方米。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共收藏展示各类近现代民俗文物171件,辅助展品119件,展览分设醋之历史、醋之文化、醋之酿造、醋之知识和醋之产品五个单元,以文字、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及场景等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基本陈列展览从醋的历史、醋的文化、醋的酿造、醋的知识和醋的产品五个单元进行陈列。第一单元醋之历史,主要展示醋源于何时、醋的历史渊源、古代人们酿醋的方法以及关于醋的历史典故。第二单元醋之文化,主要展示了金塔黑醋文化的发展历史和金塔黑醋的特殊功效。第三单元醋之酿造,主要以酿醋的工具和民俗文物为支撑,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现代酿醋工艺。第四单元醋之知识、第五单元醋之产品,主要介绍了食醋的选购方法。黑醋文化博物馆承载着金塔民间手工酿醋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见证了金塔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
为了充分发挥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宣传、收藏、研究、娱乐等功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展示金塔黑醋手工酿制技艺,延续金塔民俗文化脉络,投资建设了黑醋酿造作坊及体验区、产品展销区、醋文化长廊、原料储备车间、蒸煮发酵车间,硬化了晾晒场地,修建了晾晒大棚,绿化了周边环境,铺设了滴水管道,建设了醋文化展示墙,安装了醋文化宣传牌,营造了浓厚的醋文化氛围。为深入挖掘黑醋文化内涵,更好地宣传、弘扬金塔黑醋文化,该馆不断创新开发醋品种,至目前共开发了实惠装、家庭装、礼品醋、方便醋、收藏醋6种黑醋产品,不断丰富了黑醋品种,提升了黑醋文化品质。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金塔黑醋文化历史积淀为基础,兼顾中国醋文化,集中陈列展示古老而传统的醋历史、醋工艺、醋知识等醋文化精华,是西北地区首家醋文化传播中心和醋文化旅游景点。
金塔县大庄子镇党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具体行动,一个是精神层面,逐渐升华。家风是社会的产物,与时俱进,历史的变革,或早或迟,总会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除旧布新。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好家风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树立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家风应世代相传”的讲话精神,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大庄子镇在双新村四组建成家风家训馆、党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展馆内“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幸福家风”字样的主题屏风,直观地表述了党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建设主旨。展区由“古代先贤”“革命先烈”“先进典型”“优秀共产党”“我的家风家训”五个篇章组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名士、老一辈革命家、近现代杰出人物和乡村农户的家规家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一个不能逾越和忽视的环节就是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修身齐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是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家风是作风的臂膀,无论是国家的大家还是普通百姓的小家,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好家风、好家训则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把注重家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建立党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古代先贤”部分,集中展示了诸葛亮、范仲淹、司马光、岳飞、王阳明、朱柏庐、郑板桥、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等部分古代历史人物的良好家风家训。“革命先烈”部分,展示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习仲勋、陈毅、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家风家训内容,继承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民族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他们精心培育并经后人传承,以低调、守法、清廉、自立、诚实、正直为特征的良好家风,令世人称颂。他们不但自己廉洁自律,而且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和配偶,十分重视正家风。关心家人亲属但不失原则、不搞特殊,对于封建社会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关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坚决反对,而且严格要求亲属遵纪守法,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平等相待,不搞特殊。“先进典型”部分,展现了梁启超、郭沫若、李大钊、钱学森、钱钟书、鲁迅、梅兰芳等近现代的部分名人大家的优秀家风家训。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有出息,才能成才;积德行善,家业才会绵延长久,兴旺发达。“优秀共产党员”部分,讲述了滕代远、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等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如何去筑牢干群鱼水之情,他们的一举一动折射出爱民深切的真情。“我的家风家训”部分,展现了我们身边的好人代表、道德模范的“好家风、好家训、好故事”,通过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践行了好的家风和家训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影响,也为当下文明新风尚、和谐新气息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除了定期更换展示的内容外,还通过举办家风家训的征集、老党员家训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倡导诚实守信、互助互爱、尊老敬老等优秀品质的传承。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机构
金塔昱航生态农庄有限...
相关机构
金塔农耕文化博物馆
相关机构
金塔黑醋文化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金塔镇红光村
相关专题
金塔镇金大村
相关专题
金塔镇塔院村
相关专题
航天镇航天村
相关专题
羊井子湾乡黄茨梁村
相关专题
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
相关专题
金色田园休闲观光及设...
相关专题
金塔县绿元戈壁农业示...
相关专题
金塔县王子庄田园文化...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