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897
颗粒名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分类号: F592.742
页数: 5
页码: 130-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包括“863计划”的提出、发射场的建设、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发射和任务执行情况等。文章描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航天技术、自动控制、雷达、无线电、电子工程、通信、计算机、飞行力学、应用数学、气象、铁道工程、电力、化工、机械、医疗等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以及对中国国防和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与国际合作的情况。
关键词: 金塔县 航天工程

内容

1986年3月,科学家王大珩等人联名向中共中央提交标志中国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其中一个领域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批准,工程命名为“921”,发射场确定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94年7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奠基。发射场建设挖土石方60万立方米,钢材用量2.3万吨,涉及建筑企业公司9000多家。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以及航天员区组成。1997年底,“921”工程竣工,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火箭起飞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21小时11分,14圈。搭载物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各种邮票和纪念封,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各10克及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9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后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17次获得成功。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起飞13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16日晚7时22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6天零18小时。“神舟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中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和准确返回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正式飞行试验阶段。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5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后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3次获得成功。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4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6天零18小时。飞船上搭载了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和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10项44件,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等。“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这次发射试验,进一步完善了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后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4次获得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6天零18小时,108圈。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已经参加过此前飞行试验的设备外,其他的如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均是首次“上天”。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后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7次获得成功。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9时1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6日6时28分,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着陆,共飞行21小时。“神舟五号”飞行时除搭载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外,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中国国旗,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旗,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神舟五号”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后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采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执行飞行任务。17日4时33分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着陆,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行程约325万千米。飞船重8吨左右。飞船在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千米的圆形轨道。飞船共有各类设备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揭幕之战,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重要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必将进一步带动中国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动展示,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集中体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发射,采用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9次获得成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成功着陆,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载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神舟七号”飞船是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也预示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神舟七号”飞船,不是“神舟六号”的简单重复,必须突破许多关键技术。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神舟七号”攻克气闸舱等核心技术难关,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宇航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我国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神舟八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全长9米,底部最大直径2.8米,质量约8000千克,具备承载3人5天的独立飞行能力,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箱,中国和德国将合作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中国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它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了逃逸系统,采用了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在距地面约343千米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神舟八号”飞船正以自主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逐步靠近。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等技术动作,“神舟八号”飞船启动主动对接钩,牢牢锁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的被动对接钩。1时36分,两个航天器紧紧连接成一个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在茫茫太空。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