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耀华夏 汉塞里程冠陇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882
颗粒名称: 长城文化耀华夏 汉塞里程冠陇右
其他题名: 甘肃省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99-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修筑长城的年代很早,金塔县境内长城的修筑是从汉代开始的。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县境内大肆修障筑城,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汉长城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拐向西南,再由东向西。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砂砾等形式,以砂石土堆筑的居多。
关键词: 金塔县 地方文化 汉长城

内容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修筑长城的年代很早,司马迁在《史记》中即明确记载了陇上(泛指今甘肃)秦长城的建筑:秦昭王时,“秦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秦已并天下,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金塔境内长城的修筑是从汉代开始的。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县境内大肆修障筑城,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县境内现遗存汉代修筑的长城共3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和汉长城北部塞,总长度约为306.78千米。其中墙体85段,共计261206.50米;壕堑23段,共计44884千米;关堡14座;单体建筑83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窑址群)6处。金塔县为甘肃省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金塔境内汉长城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汉书·张骞传》亦详载此事,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之后的事。大约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是在元封五年(前106),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地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掎角之势。《甘肃新志》记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境内汉长城根据走向分为三支,分别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东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自高台县进入鼎新镇双树村,起自鼎新镇双树村南19.0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兔儿堡,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南的辽草湾、大茨湾、芨芨村西南、骡马湖,又向东北先后经过鼎新镇上元村西南、东明村东、友好村、焦家湖、永联村东北、航天镇东岔村东、红柳坑、麻莲井、毛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遗址。西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起自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9.31千米处的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沿黑河西岸,穿过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5.21千米处的黄毛土沟,拐向西南,经航天镇大湾村西、二杰村西、天仓村东北,止于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北部塞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起自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经鼎新镇营盘村西、大庄子乡双新村东北、古城乡下东沟村西北、西坝乡西移村北,穿过沙枣园子自然保护区、芦草井和金塔与玉门交界的沙漠后进入玉门境内。
  境内汉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材质上,就地取材,采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砂砾等形式,也存在利用自然地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以筑墙、挖壕堑和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通过调查境内汉长城,从形式上看,包括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
  单从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和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多种形式,以沙石土堆筑的居多。如在金塔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石土,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在金塔与玉门交接的一段则完全用梭梭木、红柳枝条等叠垒而成。在北山一带,部分地段则利用山中的块石垒起而填以沙石土。在北山边缘和黑河沿岸的平原地带则用就地沙砾石堆筑而成。
  壕堑的建筑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就地掘壕两侧筑垄而成。河险和湖险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天险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烽火台(敌台)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夯土版筑、土坯砌筑、黄土夯筑夹土坯砌筑和块石、砂石土、黄土堆筑(垒筑)等多种方式,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如境内的二十里小墩烽燧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的;腰墩子烽燧则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在黑河沿岸则发现了几座用就地砾石堆筑而成的烽燧;在长城外围的山头上则发现了3座用天然石块垒筑成的烽燧。关堡的建筑方式均为夯土版筑,有的中间夹有荏木。
  长城是我国古代各封建割据集团和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战争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万里长城已完成了它的战略防御使命,所以清代康熙皇帝慨叹道:“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是尔家”。如今万里长城虽然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能力,但它还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作为研究历代王朝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一是金塔位于汉王朝的边远地区,当军事防御线构成之后,边塞的施工及维护,大量戍卒及内地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口增长。二是金塔长城,守护着这一地区和会水县,乃至河西走廊的绿洲并使之繁荣。长城的修建,使塞内地区得到了安全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环境,保证了长城内地的安全,促进了塞内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三是由于金塔境内长城的修建,保证了边境的安宁,稳定的边境状态使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得以正常的交流与发展,对于汉文明的扩展以及西域诸国的归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金塔汉代长城历史上是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长城这一综合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伟大历史见证,也是汉代中央王朝对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统治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五是金塔长城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六是金塔长城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和技术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七是金塔长城,尤其是肩水塞所处的居延一带,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后世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居延塞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研究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是长城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人物

司马迁
相关人物
路博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高台县
相关地名
鼎新镇
相关地名
双树村
相关地名
上元村
相关地名
航天镇
相关地名
大湾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