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化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87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文化名片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46
页码: 79-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包括史前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水利文化、宗教文化、胡杨文化、航天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近年来,金塔县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放“四馆两中心”,举办文化节庆赛事,并推出了一部弥补全市动漫电影市场空白的电影《金小杨大战风沙怪》,增强了全民文化自信。
关键词: 金塔县 地方文化

内容

金塔是全国唯一以“塔”命名的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的史前文化、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内涵丰富的简牍文化、源远流长的水利文化、影响深远的宗教文化、秀外慧中的胡杨文化、独树一帜的航天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成为金塔文化的一张张名片。
  近年来,金塔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四馆两中心”建成开放,文化节庆赛事异彩纷呈。《金小杨大战风沙怪》弥补了全市动漫电影市场的空白,全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民国八景景景胜当代八景处处新
  民国金塔八景、当代新八景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西北中端,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它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诸多值得歌颂的自然人文景观。民国时期,李士璋撰写的金塔八景词,就是对当时金塔较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
  民国八景
  (民国·李士璋)
  金塔凌云
  邑东南五里许有金塔寺,内有古塔一座,高矗云霄。塔形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云是仿西域式,与内地塔形迥别。
  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玉山积雪
  城南有祁连山,千年积雪望若银屏。县中各坝之水均发源于此,灌溉田亩泽遍大千。
  晶莹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明如练,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岭秀,灞桥回望耸吟肩。
  古城幻景
  金双坝双古城地方,每于黎明时陡现城郭,人物往来历久始散,乡人见之者甚众,云是古城遗址。
  唱罢鸣声曙色开,遥空隐隐显楼台。
  蓬瀛海市原虚幻,城郭人民自往来。
  一霎昙花成世界,千年废址没蒿莱。
  沧桑已变形犹在,古意苍茫化劫灰。
  高庙清钟
  治城北有关帝庙台,高出城墉。上有古钟系前明万历年间所铸,每一击之,其声清越合城皆闻。
  巍巍庙貌跨城墉,树色苍茫起暮钟。
  几点寒鸦翻夕照,一行征雁写秋容。
  鲸鉴响彻三更月,鹤梦惊回万壑松。
  安得痴人齐唤醒,清声破晓睡方浓。
  北海晴烟
  在西北境常年有水,虽旱不涸。东西长有十里,南北宽有一里。
  一片清漪断复连,北邻瀚海浩无边。
  班超出塞三千里,苏武看羊十九年。
  水草萃成游牧地,烟波远映蔚蓝天。
  寻源何必探星宿,自有汪洋万斛泉。
  西城古柳
   城西协营有古柳数株,均大十围,古林参天,浓荫蔽日,殆百年前物也。
  民国三年秋,绿营一律裁撤。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苍然古木晚烟昏,可是当年细柳屯。
  营已无存怀亚父,树犹如此泣桓温。
  枯枝映月悲羌笛,老干拏云尚壁门。
  故垒萧萧余荫在,夕阳红透暮鸦翻。
  青山叠嶂
   距城二十里之西南有青山寺,山石嶙峋,于绝壑馂严,则构木为桥。
  中有寺观及戏台,每年四月初间赛神演戏游人甚众,风景绝佳。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青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黑水环流
  黑河之水环绕天仓,为金塔各坝退水之尾。间考禹贡黑水界雍、梁二州之域,恐非此水,姑缺疑焉。
  西渡流沙任所之,黑水应不到三危。
  谁言水道经梁域,曾过山丹读禹碑。
  讨赖名川劳考证,通天别派更支离。
  题於八景增惆怅,始信重来为补诗。
  近年来,金塔县旅游业开始了一场“人文革命”。《神舟揽月》《宝塔凌云》《金关古韵》《碧湖映日》《黑河环流》《高庙清钟》《林涛秋望》《石城春晓》金塔新八景新鲜出炉。
  金塔新八景
   吴兴保
  神舟揽月
  豪气干云碧霄宫,茫茫太虚遨苍穹。
  横空大荒落烟雨,缓步银河上九重。
  吴刚嫦娥酒尚温,织女牵牛云未虹。
  一朝雄鹰贯斗牛,日月星辰揽手中。
  宝塔凌云
  何年春夏逾秋冬,巍巍煌煌留高名。
  原是天王手中物,岂非佛祖指间情。
  拔地凌云镇八荒,接天欺山贯千重。
  一年一度沧桑事,生灵万古照凡尘。
  金关古韵
  固若金汤瀚海云,往事如烟大漠中。
  金关壁挂三秦雨,黑水波扬两汉风。
  悠悠羌笛千载韵,声声胡笳万古情。
  欲把关台比琴台,千秋悲壮付琴声。
  碧湖映日
  人间瑶池碧波清,明珠飞离玉霄宫。
  世上从此添画图,银河自身撒黄金。
  一对玉人弄清影,两轮丽日绕湖行。
  碧红相映西湖羞,临波欲照倩倩影。
  黑河环流
  千里万里呼高名,万水千山总关情。
  高山流水月下笛,霓裳羽衣满江红。
  瀚海金甲耀天地,弱水黑龙铸雄魂。
  汉韵唐风一路歌,千古风流吟赤诚。
  高庙清钟
  隐隐高庙古寺钟,临天一塔入云空。
  木鱼声声岂无口,佛经阵阵可有心。
  何为香客听暮鼓,哪得游人闻晨钟。
  凡人正论当年事,惟有钟声伴古松。
  林涛秋望
  龙虎虬蟠啸长空,裁下祥云作彩虹。
  梦酒诗歌落黄金,幻水潮汐闻涛声。
  马蹄为乐寄春秋,长风当歌凝忠魂。
  满目尽是黄金甲,冲天香阵透宇中。
  石城春晓
  沧桑往事已朦胧,日月相伴天作屏。
  狮象豺豹卧原野,仙魔神怪盘古城。
  石国千古春晓日,人事几度夕阳红。
  亦真亦幻难取舍,鬼斧神工可有情。
  火石梁上古聚落青铜冶炼开先河
  全国最早的青铜冶炼场遗址之一——火石梁遗址
  中国是世界上青铜器冶炼较早的国家之一。大约在4000年前,青铜冶炼技术由西亚传入中国。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1500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间(相当于夏商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在距金塔县城东北约40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冶铜遗址,定名为“火石梁遗址”。火石梁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70米,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和采集到陶质双耳罐,簇形纽盖,单孔、双孔石刀、石勺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这些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细;陶器则有精细的几何花纹;两把石勺类似冶炼工具坩埚。遗址内东北部直径约30米的灰堆中埋藏有大量的炭结块、孔雀石和碎铜片,文化层厚度为0.3~2.2米。这些文物证明,火石梁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烧制作坊和青铜器冶炼场,属四坝文化类型,距今约3900年。普查过程中,金塔县还在火石梁遗址以东约7千米处发现了另外一处冶铜遗址,该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60米,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一片洼地中,加之当地农民当时曾在此处发现了被他们称为“缸缸”的陶罐,此地被形象地称为“缸缸洼”。缸缸洼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的石器,东部风蚀台上有冶铜遗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和炭釉结块。1987年以来,金塔县博物馆在缸缸洼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石刀、石斧、石纺轮等石器300多件,陶罐等陶器22件,还有2串骨珠。这些物证表明,缸缸洼是一处烧制陶器和冶炼铜器的冶炼场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在金塔县北山发现古铜矿遗址,距县城约90千米,因此处附近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白山堂”的铜矿,该遗址被定名为“白山堂古铜矿遗址”。该遗址南北长382米,东西宽185米。在遗址中心位置遗存有原始矿井一处,南北长19.7米,东西宽9.1米,深4.8米,矿井壁面有原始工具凿挖痕迹。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中科院的专家实地考察,该遗址属青铜器时代的四坝文化类型,距今3900年至3600年。前有冶炼遗址,后有铜矿遗址,专家分析,火石梁遗址和缸缸洼遗址的冶炼铜来源于白山堂古铜矿。相隔20多年的两次重大发现相互印证,不仅进一步表明金塔先民在距今3900年至3600年间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铜技术,同时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的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冶铜业的萌芽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红铜)低;就硬度来说,青铜较纯铜高。约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
  青铜器是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青铜器的发明和制造,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它直接导致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历史性飞跃,把人类由蛮荒时代推向文明时代。甘肃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我国青铜冶铸的起源地,而金塔境内金属矿藏丰富,高度发达的制陶业又培育出了创造高温的手段和能力,这是青铜冶铸较早兴起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金塔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之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尽管酒泉处于河西走廊西端,与东部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但终究由蛮荒时代迈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由于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差距,西部地区错过了与中原地区前后相继进入文明社会的时机。中原地区已经建立起强大的中央王朝很久以后,酒泉乃至西部地区仍处于众多民族迁移流动、未能形成文化趋同中心的落后状态。与这种缓慢发展的社会形态相对应的是,这一地区的青铜制造也进展缓慢,有些文化类型的青铜工艺较齐家文化有所进步,但终难跨过齐家文化所代表的那个青铜制作的低级阶段,产品仍以小件器物如工具、武器、饰件等为主,极少发现青铜容器,更不用说成套的礼器了。青铜业只沿着制造兵器的方向发展,这也正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无法形成大规模青铜冶铸的生产力,也很难培养出一批专门从事青铜制造的技艺精湛的工匠;而且,不存在以严整贵族体制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就不可能产生对青铜容器和礼器的强烈需求。这种种因素都使得酒泉地域土生土长的青铜冶铸业,在幼年期就陷入了停滞和枯萎。
  巍巍关城黑河立 肩水金关名千古
  河西走廊北部最著名的汉代关口——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东北152千米的黑河东岸,距东大湾城7千米,是汉时居延塞防线上仅有的关口。
  肩水金关故址属居延遗址的一部分,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通往南北的咽喉,取名金关,含“固若金汤”之意。肩水金关遗址主要由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两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联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共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为8米。
  肩水金关故址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出汉简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挖掘出汉简11577枚、其他实物1311件。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包括比较完整的簿册70多个,这为简牍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准确性。这70多个册子,有的出土时就连缀成册,有的编绳虽朽但保持册形,有的散落近处可合为一册。这些汉简多数有纪年,内容连贯。如简册《塞上烽火品约》共17枚,该册是研究汉代的烽燧制度以及边塞防御系统的重要资料。该简册中,对在匈奴人入侵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意图、动向以及天气变化异常等情况下,各塞燧燔举烽火的类别、数量、方式、如何传递应和、发生失误又如何纠正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瀚海大漠存遗珍 居延文化耀古今
  享誉中外的居延文化
  居延地区,泛指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黑河(额济纳旗境内称为额济纳河,以下统称黑河)流域,亦称“弱水流沙”。汉代凿空西域后,为防止匈奴进犯河西走廊,在河西“列四郡(即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设烽燧、置亭障、屯戍卒、修武备,构筑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现今史学界把河西地区的这一军事防御体系称为“河西汉塞”,把居延地区现存的汉代古城址、烽燧等称为“居延遗址”。居延遗址全长约250千米,广泛分布在今黑河下游的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主要由城障、烽燧、塞墙、堑壕、驿道等塞防设施构成,出土了数量巨大、举世闻名的居延汉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1988年1月,居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塔县境内的居延遗址(以下简称“金塔居延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东北部的黑河沿岸,距金塔县城约100千米,历史上属于汉代肩水都尉的管辖区域。
  西汉文帝四年(前176),匈奴占据河西后,居延归属匈奴右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居延地区归属汉朝政权管辖。元鼎六年(前111)或稍晚,分别置张掖、敦煌,与武威、酒泉并称为河西四郡。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发戍甲卒十八万,在“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两都尉,以卫酒泉”,保障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后沿弱水岸筑长城接酒泉塞,遂成为历代屯兵设防重镇。后置居延县,为张掖郡居延都尉治所。太初三年(前102),汉武帝遣强弩都尉路博德修筑遮虏障于居延城,强化了居延的防御系统,当时的居延都尉府就坐落在居延泽西岸的绿洲上。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又析张掖郡分置武威郡。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将居延县改置为张掖郡居延属国。西汉时期,为了扼守黑河的要冲——肩水金关,在肩水金关附近修建了肩水都尉府和肩水候官府两座城障,即大湾城和地湾城,两座城和肩水金关呈三足鼎立局面。戍守居延地区的汉军修障塞、开屯田,自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一直延续到东汉。
  根据相关考古资料,金塔居延遗址考古发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15年,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及其助手拉姆·辛对金塔县境内的汉塞遗迹进行了调查,并获得部分汉简。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沿黑河两岸,在北起宗间阿玛、南至鼎新镇约250千米之间进行考古调查,发现有汉代的塞墙和障堡亭燧,其间共有3段塞墙、39座烽火台、2座城和4座障,共获得10200枚汉简。
  1972—1976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沿黑河流域,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进行考古调查,在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年和1976年夏、秋,对破城子遗址、肩水金关遗址、第四燧三处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获得汉简2万枚和部分珍贵文物。
  1986年,对地湾城遗址进行发掘。因此处地势低洼、地表潮湿,部分简牍已腐朽炭化呈灰末,无法收集。此次发掘共获简千余枚,但残断之简甚多,并收集到许多其他文物。
  金塔居延遗址的文化内涵
  居延地区绵延300千米,遍地沙碛,气候干旱,东、西两侧有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为天然屏障,使黑河两岸成为河西走廊与蒙古高原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匈奴偷袭汉王朝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控制了居延地区就可以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一带,同时居延地区水草丰美,宜于农牧,是汉王朝和匈奴激烈争夺之地。霍去病收复河西后的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遣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大规模修筑了居延地区的整个塞防体系(以下简称“居延汉塞”)。由于地处军事要冲,居延汉塞就成为河西走廊的重要北部屏障,在汉匈对峙中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根据居延遗址出土汉简的研究成果,居延汉塞分属张掖郡的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管辖,现存较为完整、规模比较大的汉代侯官要塞遗址有七处,其中殄北塞、甲渠塞、卅井塞、居延塞(又称中心塞)、广地塞和橐他塞六处遗址均位于金塔县以北的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金塔县境内的塞防遗址当属肩水都尉管辖的肩水塞遗址;肩水塞是已知的七处侯官要塞中距张掖郡最近的一处重要塞防,沿黑河两岸绵延60千米,是居延地区整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府的必经之路,北端设肩水金关以通北地,是抵挡匈奴南侵、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肩水塞辖区内的黑河两岸由于水源充足、土地适于农耕,成为居延地区的一处屯戍重地(另一处为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以供戍边军需,故肩水塞以堑壕或塞墙将黑河两岸的屯戍区围于塞内,用以保障屯戍区农业生产的安全。金塔居延遗址先后出土的17000多枚汉简也成为研究居延汉塞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
  因此,历史上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之一,二者共同构成了金塔居延遗址的文化内涵。
  金塔居延遗址的历史价值
  第一,金塔居延遗址历史上是河西汉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长城这一综合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历史见证,也是汉代中央王朝对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统治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第二,金塔居延遗址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三,金塔居延遗址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和技术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
  第四,居延地区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其以后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金塔居延遗址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认识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塔居延遗址的社会价值
  第一,金塔居延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第二,金塔居延遗址是金塔县最为重要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金塔县未来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和利用金塔居延遗址,适度发展旅游业,对进一步提高金塔县和酒泉市的知名度、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立足于金塔居延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来看,金塔居延遗址的文化内涵应包含军事防御体系和屯戍生活区两部分,其历史价值涉及汉代政治格局、军事防御体制、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建筑技术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其内涵和价值载体的遗产体系也应更为复杂和全面。
  宝塔神韵传千秋 独冠县名誉神州
  全国唯一以“塔”命名的县——金塔县
  在金塔县城东南2.5千米处的塔院寺内,静静耸立着一座古塔。塔高五丈、围七丈,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须弥座八角四层,中为覆钵形塔身,塔刹由下大上小的九层相轮,托起一个木构八角的华盖,八角下面各系一个风铎,刹顶为铜铸宝珠顶。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整座古塔上锐下圆,金墨铜顶,形似一个宝瓶,更像一个“金”字,塔与寺合称金塔寺或塔院寺。塔势雄伟,寺貌壮观,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画景。明清时,古塔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期又将它列为金塔第一景,金塔县县名由此而来。因此,金塔县也成为全国唯一以“塔”命名的县。这种独特的风姿和别致的造型,使得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塔,展现出了一种异域情调,更充满了一种神奇的魅力。
  明朝诗人戴弁曾为此塔题诗,诗云: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
  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地势雄。
  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
  何当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诗中对古塔的高大、雄伟、秀丽、神秘做了准确生动的描述。
  金塔是密檐式佛塔的代表,这种塔的造型特点是在高大的方形基座上,建圆形覆钵形的塔身,上面安装塔刹。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这种形式,所以称为喇嘛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和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关于金塔的确切初建年代,现存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有此塔建于元代、唐代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传说,但未见于史料,有待考证。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1592)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这是现有史料中关于金塔的最早记载,说明明万历二十年(1592)时金塔已存在,据此证明金塔的始建年代,最迟也在明代。这条史料也说明,金塔,原名叫“筋塔”,后来,一方面根据谐音,另一方面,“金”象征财富,人们为了祈求金塔地方繁荣富足,改称为“金塔”。
  关于金塔最早的重建和维修,见于民国时期《金塔县志》的记载:“明朝末期,塔已倾颓,其基尚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塔,塔围七丈,高五丈,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四十二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筑钟楼和鼓楼。清同治四年(1865),战乱中庙宇被焚,唯塔未受损失。光绪四年(1878),贡生陈豫讷督修,化十方布施,仍建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寺庙恢复原貌,景观更加宏伟。宝塔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状,土质塔身,高五丈、围七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铜铸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塔上供奉金面铜佛一尊。
  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
  1987年维修金塔时,在金顶内发现了多卷经书,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这些珍贵文物全部保存在金塔县博物馆。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匾,分别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乾隆四十三年(1778)、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民国十二年(1923),这一发现,正好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
  这座塔为什么叫金塔?在当地流行着四种说法:一是,塔的外表是用纸筋裱糊而成的,所以初建时把这座塔叫作“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二是,塔上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金面铜像,“金塔”二字由此得名。三是,塔初建时是土塔,因为常年风吹雨淋,塔身土层脱落严重,为了保护塔身,寺院的僧人就用牛筋裹在塔身上,防止土层脱落,时间久了,人们就叫其为“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四是,整个塔体呈现出汉字“金”的造型,所以叫“金塔”。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这里所说的“筋”即纸筋。“纸筋灰”是一种用草或者纤维物质加工成浆状,按比例均匀地拌入抹灰砂浆内,用于抹灰层裂缝,增加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当时初建金塔时,为了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在泥浆中掺入了用稻草、麦秸经石灰浆浸泡处理过的纸筋,从金塔历次维修的灰层中,也发现了纸筋,与“塔以筋砌”相吻合,这才是金塔名称真正的由来。
  金塔整体造型像一个“金”字,寓意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塔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可以说是一组数字的巧妙搭配。塔围7丈意示每年7个大月份,高5丈意示每年5个小月份,刚好占卜了一年。另外十二生肖中盘龙意示5个,卧虎意示7个。塔顶高5尺,围1丈2尺意示“我”占“十二生肖”,是塔基的补释。
  长城文化耀华夏 汉塞里程冠陇右
  甘肃省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修筑长城的年代很早,司马迁在《史记》中即明确记载了陇上(泛指今甘肃)秦长城的建筑:秦昭王时,“秦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秦已并天下,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金塔境内长城的修筑是从汉代开始的。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县境内大肆修障筑城,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县境内现遗存汉代修筑的长城共3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和汉长城北部塞,总长度约为306.78千米。其中墙体85段,共计261206.50米;壕堑23段,共计44884千米;关堡14座;单体建筑83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窑址群)6处。金塔县为甘肃省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金塔境内汉长城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汉书·张骞传》亦详载此事,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之后的事。大约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是在元封五年(前106),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地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掎角之势。《甘肃新志》记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境内汉长城根据走向分为三支,分别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东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自高台县进入鼎新镇双树村,起自鼎新镇双树村南19.08千米处黑河东岸的兔儿堡,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南的辽草湾、大茨湾、芨芨村西南、骡马湖,又向东北先后经过鼎新镇上元村西南、东明村东、友好村、焦家湖、永联村东北、航天镇东岔村东、红柳坑、麻莲井、毛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遗址。西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起自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9.31千米处的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沿黑河西岸,穿过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5.21千米处的黄毛土沟,拐向西南,经航天镇大湾村西、二杰村西、天仓村东北,止于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北部塞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起自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经鼎新镇营盘村西、大庄子乡双新村东北、古城乡下东沟村西北、西坝乡西移村北,穿过沙枣园子自然保护区、芦草井和金塔与玉门交界的沙漠后进入玉门境内。
  境内汉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材质上,就地取材,采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砂砾等形式,也存在利用自然地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以筑墙、挖壕堑和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通过调查境内汉长城,从形式上看,包括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
  单从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和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多种形式,以沙石土堆筑的居多。如在金塔县西坝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沙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沙石土,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30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在金塔与玉门交接的一段则完全用梭梭木、红柳枝条等叠垒而成。在北山一带,部分地段则利用山中的块石垒起而填以沙石土。在北山边缘和黑河沿岸的平原地带则用就地沙砾石堆筑而成。
  壕堑的建筑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就地掘壕两侧筑垄而成。河险和湖险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天险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烽火台(敌台)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夯土版筑、土坯砌筑、黄土夯筑夹土坯砌筑和块石、砂石土、黄土堆筑(垒筑)等多种方式,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如境内的二十里小墩烽燧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的;腰墩子烽燧则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在黑河沿岸则发现了几座用就地砾石堆筑而成的烽燧;在长城外围的山头上则发现了3座用天然石块垒筑成的烽燧。关堡的建筑方式均为夯土版筑,有的中间夹有荏木。
  长城是我国古代各封建割据集团和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战争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万里长城已完成了它的战略防御使命,所以清代康熙皇帝慨叹道:“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是尔家”。如今万里长城虽然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能力,但它还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作为研究历代王朝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一是金塔位于汉王朝的边远地区,当军事防御线构成之后,边塞的施工及维护,大量戍卒及内地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口增长。二是金塔长城,守护着这一地区和会水县,乃至河西走廊的绿洲并使之繁荣。长城的修建,使塞内地区得到了安全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环境,保证了长城内地的安全,促进了塞内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三是由于金塔境内长城的修建,保证了边境的安宁,稳定的边境状态使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得以正常的交流与发展,对于汉文明的扩展以及西域诸国的归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是金塔汉代长城历史上是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长城这一综合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伟大历史见证,也是汉代中央王朝对河西走廊地区实施统治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五是金塔长城巧妙依托和利用黑河、北山、戈壁的自然环境进行选址和布局,遗址规模巨大,遗存类型丰富,保存状况良好,以汉简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数量众多,是研究我国汉代河西走廊地区军事防御制度、屯戍组织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六是金塔长城的各类城、障、坞、关、烽燧等建筑类型众多,且大多采用夯土、土坯等当地材料和技术筑成,是汉代河西走廊地区防御建筑和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七是金塔长城,尤其是肩水塞所处的居延一带,自古以来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汉代及后世的大规模屯戍活动对黑河两岸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研究居延塞的历史格局和屯戍活动对研究该地区汉代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是长城遗址是中国汉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航天故里航天情 航天为名展雄风
  金塔县第一座城市广场——航天广场
  金塔县航天广场位于金塔县城中心,是金塔县建设的第一座城市广场。建设于2004年,是一个集政治宣传、文化娱乐、艺术观赏、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广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体建筑按照“双轴连一心、绿带环三区”的开放式构思设计建设。
  广场中心的主雕塑“腾飞”旨在按“航天”之名,扬“神舟”之威,靠现代科技,展金塔雄风,促各业腾飞。“两弹一星”与鸿鹄展翅腾飞,象征航天脚下的金塔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象征金塔人民在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大展宏图、勇往直前。雕塑主体导弹模型高18.8米,代表金塔版图面积18.8万平方公里。雕塑副体模型顶部的圆球寓示着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鼓舞人心的第一,其高12.7米。环绕主体的飞行器,笑傲苍穹,向人们昭示航天飞船在这里升空,金塔对外开放,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场的儿童活动区、观赏游览区、活动健身区等设施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具有现代生活理念。九龙壁、浮雕墙、图腾柱、方向盘物雕、人工湖和天然绿色草地等设施突出了金塔浓郁的地方特色。整个广场以乔木遮阴,灌木点缀,色块配景,是一处别具特色的塞上旅游参观景点和多功能活动场所。
  防风固沙抗干旱 金塔精神代代传
  金塔精神
  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是相对物质而言的范畴,主要表现在意识、品格、气质、风貌、价值导向等方面。不同的精神底蕴将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成本,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一个群体甚至一个自然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不需要一种精神。国家精神是国家之“魂”;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地区精神是地区之“魂”;金塔精神是金塔人文历史之“魂”,是金塔人民富裕之“魂”,是金塔振兴之“魂”。金塔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几十年如一日,在这片热土上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使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金塔精神也渐次明晰,是不畏艰险的吃苦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和勇于负重的奉献精神,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它催人奋进的动律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金塔精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背景,即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是时代精神的锤炼,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富有金塔地域特色的精神力量。
  金塔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先后经历了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3000多年的历史沿革和变迁。从历史上看,金塔自然环境严酷,风多沙大,干旱缺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金短缺,别人付出一分努力能办成的事情在这里得付出十倍百倍的艰辛。然而正是这独特的人文历史、严酷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培养了金塔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近年来,金塔县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推进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主攻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全县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潮流赋予我们金塔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不畏艰险的吃苦精神
  金塔是甘肃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晚的区域之一。从地理风貌看,山地、河谷、沙漠、绿洲、戈壁交错分布,其中山地、沙漠、戈壁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风沙困扰、走石肆掠、土地贫瘠、水源匮缺,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不断改变着环境条件,创造着生存与发展的奇迹?那就是不畏艰险的吃苦精神在支撑。
  金塔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广大金塔人民和各级领导干部不畏艰险、不怕吃苦,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金塔人民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吃苦精神。1952年,张和祥任金塔县县长。他到任伊始,正值鸳鸯池水库防洪脱险,为增加鸳鸯池水库蓄水量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上贷款抢修鸳鸯池水库溢洪道工程,要求必须在来年发洪水前竣工。由于时间紧、工程量大、工作艰苦,张和祥住在工地上,和人民同甘共苦,克服了无技术人员、无机械设备、材料短缺等困难。金塔人民更是表现出大无畏的吃苦精神,最终工程于1953年6月按期完工。《甘肃日报》发表新闻:金塔县鸳鸯池水库溢洪道抢修工程完成,20万余亩农田灌溉获得保障。金塔境内的大小12座水库,是人民群众肩挑背扛、手工操作修起来的;现在的几十万亩条田,是广大干部群众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过去危害生产的几十座流动沙丘,是广大干部群众一筐土一筐土埋压好的。金塔的男人曾经跳进三月份的冰水里堵过水,老人和妇女曾经像壮年男人一样在工地上出过苦力。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金塔不仅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而且成为了河西走廊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产生了诸多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
  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苦”也就有了不同于过去的现代含义。“吃苦”是我们金塔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继续前进、取得新胜利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更需要“吃苦”,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其实,“吃苦”精神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意,没有“吃苦”精神就没有节约型社会,“吃苦”精神不强也不会有节约型社会。
  正确认识和看待“吃苦”精神,把“吃苦”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在金塔营造“吃苦”的风气,弘扬金塔精神,必将极大地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取得金塔建设的新胜利。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周易·乾卦·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的一生要自强不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自强不息。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发展,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金塔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处在河西走廊的“盲肠”地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金塔是一个荒凉、贫瘠、闭塞、仅有59548人口的农业小县,风多沙大,干旱缺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难。面对困难、挑战和压力,金塔各级干部群众保持着昂扬斗志、无畏勇气和拼搏劲头,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作为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支柱,把迎难而上、不甘人后、拼搏奋斗的气魄熔铸到思想和行动之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狠抓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积极开展工商业改造,奠定了金塔县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基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级干部群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平整条田,防风压沙,改变了金塔的基本面貌,1976年摘掉了金塔吃回销粮的“帽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级干部群众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狠抓粮食生产,搞多种经营,发展地方工业,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268.5万千克增加到1989年的1.031亿千克,工业由1952年仅有的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金塔县农具推销联营生产社,发展到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制糖、建材以及粮油加工等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4140万元,实现了小康县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各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推进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主攻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建成了一批涉及领域广、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项目。经过全县干部群众5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金塔建设成了美丽的“塞上明珠”。
  勇于奉献的负重精神
  在长期的生活中,金塔人形成了朴实憨厚、重言信诺、团结互助、和谐包容、热情好客、不排外的特点和气质,形成了勇于负重、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近年来,金塔县大力开展“部门帮乡村、干部帮群众”活动,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与乡镇和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认真开展包乡挂点和扶贫帮困活动。有些单位经费紧张,甚至运转都十分困难,但是为了帮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和物资,帮助乡村兴修水利,发展交通,建设公益事业,扶持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各级干部虽然都要养家糊口,但都能够慷慨解囊,向困难群众出资捐物,送温暖,献爱心,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使一大批困难群众度过了困难,摆脱了贫困。面对金塔县资源、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为了加快发展,多年来,各级干部想千方百计,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受千辛万苦,紧盯政策,闻风而动,上省城,跑北京,为县上争取到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机遇,为金塔办成了许多有益的大事。为了抓好金塔的发展,历届领导干部总是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干在前面。马能元(金塔第一任县委书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他患肝病多年,一直带病工作。1953年肝病复发,同志们劝他去治疗,他总是不忍心放下工作,直至地委令其停止工作才遵命治疗。当甘肃省委派人把他接到兰州时,肝癌已到晚期,经抢救无效,于1953年9月23日在兰州病逝,终年51岁。为了悼念他,10月8日,《甘肃日报》发表了题为《悼党的优秀战士马能元同志》的文章。金塔人民更是表现出了巨大的勇于负重的奉献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
  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金塔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深知这一道理。过去,金塔人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条件下,靠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改善了严酷的自然环境,打下了生产发展基础。今天,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大批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和致富能人,勇敢地走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冒着风险,凭自己的勤劳智慧,从小四轮跑运输成为今天的运销大户,从抱砖头砌瓦片成为今天的民企老板;从“倒鸡贩蛋”的小商贩一跃成为今天的流通能手;从小打小闹的养殖户,靠科技成为养殖专业大户。不仅富了自己,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他们的成功是通过实干造就的,在他们开始起步的时候,有的是白手起家,有的是资产只有几千元的普通农民或工人,有的甚至背着沉重的债务,如果他们没有实干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
  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金塔人民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畏的开拓创新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金塔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被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合围,境内有415个风沙口、18个重点风沙口,荒漠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4.3%,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金塔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塔“土田面积虽有千余顷,而四面尽为残沙环抱,且多烈风时扬而少雨露。每逢劲风一起而禾苗咸被其颓萎,更兼山水无常灌溉难保,十年之中丰稔者少凶歉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金塔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在最初既无机械、又缺资金的艰苦条件下全靠人力压沙植树,与沙漠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针对金塔风沙危害严重的状况,金塔县委的第一任书记马能元,在上任之初,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开创了用土压沙治理沙害的先河。他亲领干部群众首先在闇门沙丘做压沙示范,而后全县推广,仅当年全县共用土压大小沙丘25处,面积988亩,恢复耕地639亩,使6691亩耕地和12条水渠免受沙害,使121户农民重新获得农田。从此,金塔人民创造了用湿土盖沙、抹泥固沙、胶泥覆沙、草席压沙以及在沙丘周围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办法,吹响了以人力征服流沙的战斗号角。
  半个多世纪,金塔的各级领导换了无数,但治沙造林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金塔县坚持把生态治理放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局中来谋划,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总体思路,举全县之力推进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着力打造戈壁明珠城,建设酒嘉后花园。
  结合长期的实践探索,金塔县科学编制了《生态及经济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防沙治沙中长期规划》,明确了防沙治沙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划和阶段任务,每年春秋两季动员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2016年,金塔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与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启动了“我在金塔有棵胡杨——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倡议社会各界在金塔认种认养胡杨,建成“教育林”“将军林”“记者林”等30多个主题纪念林。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酒泉市领导干部、驻地部队官兵和全县干部群众连续三年开展了军民共建万亩“连心林”“融合林”“圆梦林”治沙造林活动,栽植胡杨5万亩,实现了全市防风治沙、绿化家园的历史壮举。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地处城西最大的风沙口,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在一代代金塔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10万亩防风林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锁住了侵扰县城的风沙,而且成为了金塔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年国庆节前后,金塔县就会迎来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数万亩金色胡杨绚丽多姿,灵秀的“四湖一溪”碧波荡漾,葡萄、桃杏、枸杞等各类瓜果琳琅满目,宛如大师笔下的一幅油画,浓墨重彩,浑然天成,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只为一睹这梦幻般的美景。金塔就像一颗镶嵌在大漠深处的绿宝石,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漫漫黄沙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金塔县把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作为打赢这场战斗的主要动力,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生态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每年用于防沙治沙的资金达到8500万元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生态治理资金5.4亿元,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生态治理项目21项,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封育保护90万亩、生物及人工治沙62.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43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多年保持了“双缩减”。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金塔县在实施传统治沙的同时,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先后试验推广了滴灌生物治沙、戈壁客土造林、梭梭水钻栽植等多项治沙新技术,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仿真灌木PLA生物袋固沙等高端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治沙效果。深入推进林业综合改革,采取租赁、承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治沙和开发,实现了由行业治沙向全社会治沙的转变。
  沙患不止,沙区难福,沙区不福,沙患也难止。金塔县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崛起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先后在重点风沙口建成金色田园、昱航生态农庄等戈壁农业园区60多个,发展葡萄、桃杏、枸杞等特色林果14万亩,成功引进“蚂蚁森林”项目,种植梭梭16万亩,嫁接肉苁蓉2万多亩;引进粤水电、砂业建材、巨力商砼等“吃沙”企业12家,带动了光热、沙土等优势资源开发,年可生产新型建材75万立方米,消耗流沙50万立方米;依托讨赖河、黑河两大水系与四大沙系相连的独特地理条件,启动了“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每年吸引游客30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以上,切实把万亩黄沙变成了致富金沙。
  金塔县还把生态治理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棚户区改造腾退50万平方米土地,全部用于建设绿地广场、主题公园和生态停车场,城市颜值和品位一路飙升。立足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乡风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村庄风貌改造、垃圾治理、厕所改造“三大革命”,绘制出一幅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
  防沙治沙仅仅是金塔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塔县始终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全方位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先后投资7.7亿元,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污水处理厂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污染治理项目137项,全面启动了“再造百万亩防风生态林”建设规划,全力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美丽中国”战略在金塔落地生根。近年来,金塔县的各级领导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主攻招商引资,改善招商环境,狠抓项目建设,确立了工业强县的战略部署。201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7.61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58.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61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00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实干,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只有实干,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金塔县初心不改、使命不渝,金塔人民持续发扬“金塔精神”,坚持环境投入和经济投入同步提升,集约开发和资源保护同步推进,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放大,一条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的道路正越走越宽广,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崭新金塔正在昂首阔步、一路向前。
  省级非遗列其名 金塔木雕技艺精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金塔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一般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为“精细木工”。在古代,木雕通常选用当地所产的质地细美、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常见的如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木等亚硬或软木。木雕艺术品种多以地域和木雕材料分类,诸如乐清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等。金塔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也正是因为对材料要求不高,所以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能用木雕来进行装饰。
  广大民间艺人在进行木雕创作时,技术熟练者就好像是在进行绘画一般,而刀法也如同笔法般讲究,像刚柔疾徐、提顿按挫、钩回曲直等都有使用。即使是使用同样的刻刀,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如复刀、拙刀、冲刀、飞刀、涩刀、轻刀、切刀、迟刀、单入刀、双入刀等。而且,不同的刻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刀力效果,如冲、切、铲、凿、刮、挑、划、削、疾、徐、迟、顿等。因此,可以在木材上雕出许多不同特点的形象。木雕的工艺精妙,形象生动,而且其层次非常丰富,少者几层,多者可达十几层,其中以清朝鼎盛时期的木雕尤为突出。因此,木雕艺人在进行雕刻时,往往都如同画家、书法家一般,创作时讲究章法气势、笔墨思绪,而对刀法的运用更是讲究,必须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木雕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建筑构件上直接进行创作;二是先进行选材雕刻,完工后再与构件结合起来。每一个木雕在雕刻之初,雕刻艺人便已有整体规划,特别是梁托、梁架、斗拱、雀替、檐条、月梁上等细微处的雕刻,都需要等到雕成以后才可以安装。所以,使用的内容与样式既要考虑到美观,又要重视实用性,且不损坏梁柱承重功能。如大窗子的下方栏板,天井四周的上方横板、檐条等板薄,多采用浮雕,雕刻的大多是戏剧题材,如《连环计》里面的貂蝉和吕布、《白蛇传》里面的许仙与白娘子、《庆功堂》上的八千岁程咬金与众将等。在窗户和屏门隔扇下方雕刻的花鸟走兽、八宝博古等也均是采用浅浮雕来表现,但刻画得比较精细。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粗大的月梁上采用圆雕、高浮雕、镂空雕,还要考虑不妨碍它的承重力。而梁托往往采用圆雕的手法,雕刻有狮、象、虎、麒麟、福禄寿、八仙、罗汉等,这些实用工艺主要是起支撑横梁、檐条的作用,同时它又以优美而动感的姿态护卫在那里,给人以庄严、华美之感。
  金塔木雕据传是从清代就有的,先后有实用性(工艺木雕)和观赏性(艺术木雕)两个派系。实用性木雕的代表人物是大庄子乡原上八分村的马克鹏,观赏性木雕的代表人物是金塔乡塔院村的强明珍。
  据《金塔文史资料》第二集记载,清代金塔二次开发以来,居民越来越多,为祈求上天神灵保佑,金塔地方兴起了一股修庙风。因为修庙工艺要求比较高,明柱及庙檐所出棱角必须要雕刻,故此出现了木雕这一工艺,即实用性工艺木雕。据《神木匠马克鹏》一文作者张文智介绍:解放前,金塔县大庄子乡原上八分村就有实用木雕艺人马克鹏,他亲眼所见马克鹏一手所刻的《丹凤朝阳》《五福捧寿》《金钱吊葫芦》《狮子滚绣球》……,刀工细腻,形象逼真,观者无不称奇。马克鹏解放前任金塔木业工会理事长,解放后曾在金塔县城修建戏台一座,得到了褒奖,于1961年病故。技艺传承人为马克林、马克礼、陆万才。解放后因基本不修庙宇和精细木工房屋了,故此传承人失去了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后修建庙宇一般都是水泥浇筑,加之传承人相继去世,实用工艺木雕基本失传。
  就在金塔实用性(工艺)木雕基本上失传,木雕无人问津时,金塔镇塔院村迁来了一位名叫强明珍的藏族老人。他1933年出生于甘肃张掖肃南县的一个小村庄。祖辈丰富的艺术品收藏,给了强明珍最初的艺术启蒙。强明珍年轻时毕业于张掖师范学校,曾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过书,在剧团管过后勤。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创作出木雕作品,在失去工作后为体验生活放过羊;为增长知识先后走访过敦煌千佛洞、安西万佛峡、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为提高工艺曾拜著名雕塑家何鄂为师,专心钻研学习观赏性(艺术)木雕的雕刻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出了成果。1971年,年近40岁的强明珍告别了家人,独自来到敦煌开了一家工艺品小店。他的木雕作品不断趋于成熟、完善,创作出了以丝绸之路和敦煌艺术为题材的作品,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青睐。细心的强明珍很快就发现,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佛像工艺品很感兴趣,于是,他就经常进到洞窟里去看飞天,看佛像,根据洞窟里佛国世界的很多形象,初次尝试着做起了泥塑。外国人对捏成的小泥人很喜欢,他就搞小泥塑,给外国人卖了几回,外国人说小泥人不好拿,容易破碎,能不能用石头或木头雕成。强明珍就练习雕了一个,结果外国人以很好的价钱买走了。20世纪80年代,他在敦煌创作的佛像、人物、骆驼、花草,多数被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木雕爱好者购买收藏。
  七八年之后,强明珍又在张掖、新疆和敦煌等地辗转漂泊了几年。其间,他幸运地结识了在甘肃工艺美术厂工作的何鄂,在她的指点下,强明珍在技法处理、人物造型及作品构图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强明珍开始感觉到,雕刻艺术并不是他起初想象的那样简单。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强明珍专门搜集有关雕刻、绘画方面的资料,自己一面学,一面干,不分白天黑夜,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由于强明珍的痴迷、用功,他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雕刻作品也受到了许多中外游客的喜爱。年过半百之后,强明珍全家迁居金塔。他在金塔时发现金塔苹果梨木是甘肃河西地区木雕的最好材料,就地取材比远处进料要便宜很多。于是,他在敦煌的店铺由传承人——他的女儿经营,自己举家迁入金塔县佛教圣地——塔院寺所在地塔院村一组落户。自到金塔后,因有上好的材料和成熟的技术,他如虎添翼,创作灵感大发,硕果累累,成就辉煌。在金塔农村生活的20多年时间中,他的作品也深受金塔地方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影响,作品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先后创作出了《鸳鸯情思》《滴水观音》《丝绸之路》《赏扇》《昭君出塞》《天女散花》《裕固族姑娘》《弥勒佛》《金陵十二钗》《反弹琵琶》等一大批苹果梨木金塔木雕产品,创出了“金塔木雕”这一品牌。20世纪末,强明珍的作品《滴水观音》《赏扇》被选入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美术馆展出;2004年,《丝绸之路》《鸳鸯情思》等作品被金塔县文化馆购买收藏;2010年,金塔木雕被甘肃省政府批准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强明珍老人所创的金塔苹果梨木木雕独树一帜,在河西乃至甘肃都可谓是独领风骚,他本人也被评为副高级木雕艺术师。
  金塔木雕特点:
  一是工具简单,全为手工器械。雕刻工具有斧子、锯子、刻刀(包括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钢刀、三角刀等)、敲锤、木锉、砂纸等。没有机械工具,也没有固定的台钳,雕刻时,只用双腿夹住,但雕出的作品却十分美观。
  二是选料讲究,处理妥善。所用材料必须是苹果梨木,因为此料木质细腻,结构优良,坚韧柔滑,易雕易刻,但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首先把精选的原料深埋土中,最少放一年时间。然后将材料挖出,放在阴凉处慢慢阴干后再进行雕刻,据说这样处理后,作品就不会裂缝、变形。
  三是构思奇巧,技法独特。强明珍凭借坚实的雕刻基本功,做木雕时一般不绘图,根据材料的形状,雕图就在他的脑海中勾画出来了。根据材料和构思,先削凿出大体形状,再粗雕出主体部分,然后细雕出人、物真实形象,最后进行打磨、修饰、抛光、上色、打蜡等工序和技法,用艺术写实的独特手法完成作品的创作。
  四是做功精美,巧夺天工。金塔木雕凭着强明珍的精湛手艺,所有作品制作精细,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感。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逼真,脸部表情、皱纹和飘带的动感、衣角的花纹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欣赏木雕作品,能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五是文化积淀,深彻厚重。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而金塔木雕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等作品的创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是雕不出来的;《金陵十二钗》的雕刻,不精通《红楼梦》也是不行的。所以,没有深彻厚重的文化积淀就没有金塔木雕。
  六是地域风情,特色鲜明。强明珍出生在肃南,畅游于敦煌,立足于金塔,穿梭于河西,对这一带的风俗人情、地域风貌烂熟于心,创作反映河西一带的作品便得心应手。故此,金塔木雕《丝绸之路》《裕固族姑娘》《鸳鸯情思》《反弹琵琶》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的均是河西风情。传承和保护金塔木雕对宣传金塔、唱响酒泉、促进本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七是手工操作,价值非凡。金塔木雕是民间的纯手工艺术品,一个大的作品除木料的处理时间外,雕刻就得花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夫。它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线条优美、色泽古朴,是石雕和其他雕刻艺术所不能媲美的。因此,它的价值非凡,不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观赏价值。一个较大型的作品可卖到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人民币。所以,金塔木雕若能很好地传承下来,还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金塔经济发展。
  总之,金塔木雕是一种高雅艺术品。木雕成品的保养十分重要,不能在烈日下暴晒,不能放在潮湿或干燥的地方,否则会变色、变形或裂缝;不宜放置明火跟前、火炕上面、火炉旁边,以防烤焦、燃烧;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抹布擦拭,易用含蜡质或含油脂的毛巾轻擦,以保证作品光亮美观。
  加大投入建设施 夯实基础兴文化
  “四馆两中心”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将“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建设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加强省、市级博物馆、文物大县和重点遗址博物馆建设”。
  为了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条件,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5年,金塔县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启动建设实施金塔县新城区文化广场“四馆两中心”(图书馆〔含档案馆〕、博物馆〔含科技馆〕、文化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新城区宝塔街南北两侧,分为四个单体建筑,总投资4.57亿元,总占地面积109.8亩,总建筑面积46418.2平方米。
  图书馆(含档案馆)
  新建的金塔县图书馆(含档案馆)地处金塔县新城区,位于宝塔街以南,泰和东路以西,泰和西路以东。规划用地面积16373.3平方米。建设项目总投资10048万元。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0675.01平方米,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6510.51平方米,档案馆建筑面积4164.5平方米,配套绿地4912.46平方米,室外硬化5664.60平方米,停车位(23个,大巴车位3个,小车位20个)硬化面积600平方米。新建的金塔县图书馆(含档案馆)已于201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金塔县图书馆为三层框架结构。主要有:藏书和借阅用房、咨询服务用房、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用房、业务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后勤保障用房管理室、儿童阅览室、整理室、编目室、信息技术室、藏书库、休息室、报告厅、存书室等。
  新建金塔县档案馆为二层框架结构。主要有:档案库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附属用房档案室、办公室、贵宾室、研究室、微缩室、除尘室、行政办公用房、对外服务用房、整理室、编目室等。
  博物馆(含科技馆)
  新建的金塔县博物馆(含科技馆)地处金塔县新城区,宝塔街与泰和东路交界处的西南角,规划用地面积16360.80平方米。建设项目总投资8780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10991.41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7022.93平方米,科技馆建筑面积3968.48平方米,配套绿地4908.24平方米,室外硬化5655.26平方米,停车位(23个,大巴车位3个,小车位20个)硬化面积600平方米。已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的金塔县博物馆主要分为六个功能区,即陈列展览区、观众服务区、休闲活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集中在一、二层)、藏品库区、技术与办公区(集中在三层)。金塔县博物馆以“披沙拣金,聚金成塔,睹物思古,知古鉴今”为主题,采取基本陈列专题化的形式,具体常设四个展览,即“会水长歌——金塔古代文明寻踪”“汉风简韵——肩水金关汉简文化陈列”“塔韵生辉——金塔塔文化印象”“金塔问天——趣味航天文化展”。四个常设展览既各自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共同支撑起金塔县博物馆展陈体系的核心展览,绘就出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彰显出金塔地域文化的特色与亮点。
  新建的金塔县科技馆为二层框架结构。主要有:展览教育用房、业务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公众服务用房、城市规划成果展区办公室、研究室、放映厅、科技展厅、管理室等。
  文化活动中心(含数字影院)
  金塔县文化活动中心(含数字影院)地处金塔县新城区,宝塔街南侧,泰和东路东侧,航天大道西侧,规划用地面积2041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147万元,工程总费用8619.6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574.39万元,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投资3136.9万元,剧场、影院及设施配套工程投资2908.38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1815.6平方米,建筑面积8965.6平方米,数字影院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621座剧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文化活动中心(含数字影院)建设项目为三层框架结构,主要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墙采用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50厚水泥发泡保温板,建筑工程等级为1级,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使用年限50年。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底投入使用。
  全民健身中心
  金塔县全民健身中心地处金塔县新城区,泰和西路以西,东风路以东,南临宝塔街,规划用地面积20058.1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596.41万元,建筑面积12667.8平方米,为三层框架结构,建成后可容纳3000多名观众,主要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网架屋顶屋面。布局比赛大厅、训练厅、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器材室、培训室、国民体质监测训练室等功能用房。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至2019年底,土建主体工程已完工,并顺利通过了建筑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的五方验收。
  影视动漫开先河 金塔精神展异彩
  金塔历史上首部反映县情的主题电影《胡杨之恋》
  电影是一个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看和了解电影,感受一方的水土。以胡杨林为主题拍摄的《胡杨之恋》对于金塔地域文化的展现,尤其是地理奇观的展现,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017年10月,在中共金塔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酒泉胡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及行业前辈与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合作下,由前瞻影视策划定制的以胡杨林为主题的电影《胡杨之恋》正式开机,该剧由李薄厚老师编剧,葛杰导演编导,张瀚文、漆子美、周昕主演。以诚心致匠心,在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集中全部心思,从前期到后期,从全局到细微,严格按照院线电影标准制作。电影《胡杨之恋》将大漠魅力、胡杨个性及胡杨人精神融入影片,借助爱情主线,通过简单叙事形式、美丽胡杨风光,引发人们的感情共鸣,体现独具特色的金塔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金塔、走进金塔、爱上金塔。
  该电影经过了10个月的精心制作,是金塔历史上首部反映县情的主题电影,也是金塔文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金塔作为甘肃省受风沙危害最严重县份之一,金塔人民大力发扬航天精神,与“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英雄胡杨深深结缘。从20世纪60年代起,金塔历届县委、县政府为抵御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带领全县人民栽植胡杨、防风固沙,代代相传、久久为功,栽植胡杨10万亩,将昔日沙漠戈壁打造成如今的魅力绿洲,胡杨不仅成为金塔人民的精神象征,更成为了金塔的一张靓丽名片。
  电影《胡杨之恋》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大漠深处胡杨林里的爱情故事,青年画家胡志刚和同学兼女友杨若兮前往西北大漠深处的胡杨林进行创作写生。胡志刚想留在这里用画笔记录前辈为治沙而树立起的一座座丰碑,而杨若兮却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去与留、寂寞与繁华,爱情最终在这里画上句点……生动再现了金塔人民战天斗地、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历史壮举,深刻诠释了金塔人民艰苦卓绝、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充分展现了金塔大地浩瀚无垠、叠翠流金、如诗如画的秀丽风光和特色浓郁、敦厚朴实的风土人情,是一部唯美动情、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经典之作。影片上映,为金塔生态建设永续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极大地提升了“醉美胡杨·金色金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呼吁更多的能人志士参与到金塔的防风治沙中来,参与到“共植胡杨共享绿色、我在金塔有棵胡杨”的大型公益活动中来,踊跃认种认养胡杨,为我们心中的绿色献一份爱,为大西北的生态屏障的建设出一份力。
  金塔县首部动漫电影《金小杨大战风沙怪》
  2019年9月16日,金塔县首部动漫电影《金小杨大战风沙怪》新闻发布会暨金塔旅游·招商(杭州)推介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动漫电影《金小杨大战风沙怪》通过讲述金小杨奇特出生、乾元洞修炼、三战风沙怪、涅槃重生、得道顿悟的感人故事,赞美了金塔人民战天斗地、不畏艰险、自强不息治理风沙灾害的拼搏精神。以神话史诗为基调,生动再现几代金塔人民战天斗地、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历史壮举,诠释金塔人民无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作为金塔的一张靓丽名片,胡杨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胡杨精神更是血液里流淌不变的基因。动漫电影《金小杨大战风沙怪》的上映,必将为金塔生态建设永续发展凝聚磅礴力量,极大提升“醉美胡杨、金色金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