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841
颗粒名称: 威虏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
页码: 21-22
摘要: 威虏卫是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河西设立的军事机构,后因人口外流和政治腐败逐渐衰败。威虏卫故址在今金塔县古城乡政府西南200米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57米,东西宽287米,面积170313平方米。现遗址内外已开辟为农田。该遗址为研究河西地区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199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威虏 军事机构 金塔县

内容

威虏卫,也称威虏城、威虏堡。明太祖洪武九年至二十八年(1376—1395),明政府在河西先后设凉州卫、庄浪卫(今永登县南)、镇番卫(今民勤县)、山丹卫、永昌卫、甘州五卫(左、右、中、前、后)、肃州卫、威远卫和威虏卫。威虏卫即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于北大河下游。据《肃镇华夷志》记载:威虏城,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威虏卫是也。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余亦有从于河西各卫者,乃首叛也。后城。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修,安插西番住牧。今废。
  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威虏卫裁撤,并入肃州卫中右、中中二所。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吐鲁番将领牙木兰归化内附,巡抚唐泽在威虏城、天仓墩、毛目城、白城子等地散处其众。嘉靖二十七年(1548),参将刘勋修葺威虏城。嘉靖二十八年(1549),巡抚杨博又在威虏、金塔寺、白烟墩、东八里堡、西八里堡等十多处地方安置吐鲁番帐房七百余处。
  据《金塔简史》记载:明朝统治者对金塔境内东迁各部的安置采取划地安插、置买农器、发放物资、计口给粮等措施,由于措施得力,安置地草场广袤,适于耕种,自然条件不错,又筑修了新旧城堡,各部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吐鲁番部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商业,东迁前已经有了农耕生产方式,安置于威虏、金塔寺一带后,农耕生产方式的比重大大增加,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促进了王子庄(今金塔县)经济、文化的发展。
  后来,安置于金塔的诸部之间发生了抢掠和互相杀戮事件,这些部落因为姻亲、兄弟关系,势力互有渗透。各部之间争地夺利,胜者将败者属众尽收帐下,部众分合变化无常。嘉靖二十九年(1550),明军东关厢头目乩吉卜刺、国师拜言卜剌联合日羔剌等,对居牧于威虏等堡的总牙族进行了围剿,围剿的结果是将头领总牙羁押夷厂。加之由于威虏等地地处肃州城北,属于北边蒙古各部落南下之前沿,屡次受北部各蒙古部落的威胁,明政府仍沿用“设诸卫以为藩篱”的思维,企图以安置诸卫作为与北境蒙古诸部、西部信仰伊斯兰教政权的缓冲地,但诸卫人口相对少,力量薄弱,很难起到藩屏作用。“设诸卫以为藩篱”的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以及地方统治者歧视性的民族政策,视少数民族为“犬羊”,严守“夷夏乏防”,试图用隔绝交往的方式来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但这种交往不是一纸契约能约束得了的,隔绝的结果是被安置的部众日常生活用具得不到补充,所产也得不到及时贸易,导致抢掠等行为的发生。于是,万历年间,被安置的部众又重新回到了肃州周边驻牧。此后,这些回迁到肃州周边的部众,其驻牧地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最终落脚在今明花、靠近肃州的祁连山一带,形成了清代以来裕固族诸部驻牧地的态势,对此,《肃镇华夷志》有详细记载。
  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吐鲁番回目伯克拖、马忒木等率众归附,安置在威虏城内,“并为开渠授田,以籽种农具以自业”(《重修肃州新志》)。清乾隆年间,该部族返回新疆,城堡空虚,遂称威虏破城。清末彭达志的《夜宿威虏坝》写道:“满目萧条色,冬高夜月幽。荒城遗址在,古庙寒鸦啁。户户炊烟断,人人星火流。风云起万变,草木也生愁”。说明在清末,政治腐败,此地再次出现人口外流和经济衰退的萧条景象。
  威虏卫故址在今金塔县古城乡政府西南200米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57米,东西宽287米,面积170313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16~0.18米,墙基宽12.8米,顶宽4米,残高2.5~4.5米不等。城四面开门,有瓮城,进深10米。据《金塔县志》记载,故城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曾置威虏卫。现遗址内外已开辟为农田。该遗址为研究河西地区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199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威虏卫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