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名片》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839
颗粒名称: 会水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甘肃省的一个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金塔县是见证金塔建制历史变迁的重要遗迹,汉代会水县城遗址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5.3千米处的戈壁砂砾石地带,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 金塔县 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

内容

会水县城是金塔县最早的县级城池,是见证金塔建制历史变迁的重要遗迹。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立会水县,属酒泉郡,是为金塔建县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汉代会水县城遗址又名东古城遗址,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5.3千米处的戈壁砂砾石地带。遗址平面呈正方形,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89米,总面积7921平方米,墙系夯土版筑,夯层厚0.04~0.1米,城墙基宽5米,上宽2.5米,残高最高处5.2米;门向南开,有瓮城,进深12.5米,宽14.8米。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3米;门向南开,宽4.2米,城墙筑法与外城城墙相同。该遗址保存较好,地面文化层丰富,见证了汉代会水县的历史兴衰变迁,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1年,会水县城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肃州新志校注》记载:“会水旧县,在州城东北,以众羌水会此得名。”这里的众羌水是指发源于祁连山羌人居住地,流经张掖、酒泉,汇聚于会水县的诸条河流的统称,如黑河、摆浪河、洪水河、讨赖河等。另据《重修肃州志》记载:“会水县在肃州东北(百)四十里处,两汉时属酒泉郡。‘众水所会,故曰会水’。”据考证,会水指北大河、黑河相汇的地方(在今金塔县大庄子乡境内)。
  《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阚骃云:“众水所会,故曰会水。”因黑河沿途汇有山丹河和黎园河、摆浪河,讨赖河在下古城汇有红水河和清水河,两河又在金塔县境内相会成海,故曰会水,北有白亭,又名白亭海,从水得名,叫会水县。
  《元和志》记载:“白亭海,在州东北一百四十里,一名会水,以众水所会,故曰会水。”禄福县之呼蚕水,亦谓之讨赖河。源出祁连,下流合清水河、沙河,经会水县入张掖河。或说讨赖河折而东北,合清水、沙河,东经下古城南,折而北流,出边,为天仓河,又东经金塔寺北三十里,至镇夷界合张掖河。以今天的观念看是源出南山的或当地的众小水先后合入东西两条较大的河流黑河(弱水)、讨赖河,然后这两条河又在今金塔县的鼎新镇附近交会,最后向东北流入居延海。
  汉代会水县的境域范围:东南沿羌谷水至罗城,与表氏县(今高台县)接壤;正南与安弥县(今高台双井、盐池以南)为邻;西南与福禄县(今酒泉市肃州区)接连;西与延寿县(今玉门市)连接;北面以古汉长城与匈奴相隔。县境东至合黎山,西至玉门市花海,南至闇门、下古城、新城子和野麻湾堡,北至孤红山及狼心山北,东南包括天城、罗城、镇夷峡。城北为会水海,北有白亭(又叫白亭海),海域即今金塔县五星村北,小河口村南,胜利、大柳林、新地村以东的低洼地带。白亭即今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东南的缸缸洼和头墩村东南的火石梁。县境东西长180千米,南北宽120千米,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是酒泉郡所领九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县。
  汉代初置时的会水县居民,绝大多数是移民。它的社会组织,基本框架和内地一样,即中央——郡——县——乡——里五级制。县上面由中央—郡逐级管理,县下面设有乡和里两级。郡有太守。县有大小,万户以上称大县,叫县令;万户以下称小县,叫县长。河西四郡下属的基本是小县,会水县也不例外。乡是很重要的一级行政机构,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乡的权力较大,一切政策法令都是通过乡一级下达的。根据史料记载的汉代乡名称,分别为东乡、西乡、北乡、都乡、中乡和曲乡等。西汉的乡是统一按方位命名的,每县五乡。乡下设里,里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相当于现在农村的村委会或城市的街道办事处),从中央发布的诏令及一切行政法规,都由里去组织实施,在群众中贯彻执行。大里100余户,中里50~60户,小里10余户。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登记户口,抽调兵役。当时会水县社会基层里的基本状况是:里有里主——管理祭祀、丧葬、户口;里正、里胥——管理生产、收赋、催税、判案等;里魁、假士——管理治安与征兵;监门——负责居住区的安全警卫。
  西汉王朝控制河西后,为巩固疆域、保障边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汉武帝时期起,开始大规模经营西域,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在西北边郡设烽燧、置亭障、屯戍卒、修武备,构筑了以长城为主干,包括长城、关隘、亭障、烽燧等的多层次军事防御体系。会水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必经之道,东为合黎山天然屏障,北为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具有近屏河西、远控天山和黄河之势,乃中央王朝与匈奴领主激烈争夺的地方。为了保证河西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在会水县境内修筑军事设施,加强军事力量,派遣重兵把守。在会水县内设肩水都尉、东部都尉和北部都尉等军事机构,统辖境内各亭、障。《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会水县本注曰:“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前108),西汉王朝修筑了从会水县北部(黑河西)至玉门直到敦煌玉门关和阳关的塞垣(即现今所叫的长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或稍后,又修筑了从镇夷峡沿合黎山至狼心山北折向西行达哈密北山的一段塞垣(当时叫遮虏障),并在金塔境内黑河合黎山和北山的最狭窄处设立了河西走廊北部的唯一关口——肩水金关,堵死了匈奴南下入侵的通道。肩水金关的设立,对安定西域、保卫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戍卒守卫外,西汉王朝从内地大量移民到会水县屯垦战守(垦田、守边),移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大发展。这一时期是会水县第一个大开拓与开发时期,也是会水县经济由畜牧业经济向农牧业经济转变,进而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期。
  会水地处丝绸之路和“草原丝路”南北连接的孔道,加之会水是北通居延的必经之路,中原与西域各国往来、胡汉商贾交流等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和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因此会水县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空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

知识出处

金塔名片

《金塔名片》

出版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域名片、生态名片、经济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特产名片、音乐名片、荣誉名片。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