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742
颗粒名称: 经济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5
页码: 156-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朝时期,金塔地区通过实施经济政策、开展大规模军民屯田和注重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得农业逐渐恢复和发展。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加,同时畜牧业也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明代金塔地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区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明朝 经济政策 金塔县

内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执政的封建王朝。由于实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开展大规模军民屯田,金塔一带农业逐渐恢复,户口逐渐增多,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重新垦殖,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流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农业方面,一方面,由于金塔一带可开垦耕地面积较大,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经济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且草场广袤,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牛、马、驴、驼等畜力;另一方面,由于金塔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农业生产可就地解决军队供养,通过屯田安置流民,使边疆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有效促进边疆安宁,因此,朝廷对金塔农业的发展较为重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生产区域。明代,金塔境内的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加,粮食作物主要有稷、小麦、大麦、青稞、莜麦、回回大麦、黍(黄米)、胡麻和大豆、小豌豆、扁豆及绿豆等;蔬菜类作物主要有茄、茄莲、芹菜、葱、蒜、韭菜、白菜、菠菜、萝卜、胡萝卜、天萝卜、苜蓿、蘑菇等;瓜类有西瓜、甜瓜、王瓜(黄瓜)、丝瓜等;林果类有梨、杏、桃、李、枣、葡萄、楸子、沙枣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金塔种植的“回回大麦”即是由中亚地区或波斯沿丝绸之路传入的原产于美洲的玉米。据《肃镇华夷志·物产》记载:“回回大麦,肃州昔无,近年西夷带种方树之,亦不多。形大而圆,白色而黄,茎穗异于它麦,又叫西天麦。”由于金塔是明代肃州的主要屯垦区,这一记载充分说明了金塔在明代中后期已经种植玉米,也是我国较早引种玉米的地区之一,它对于当地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朝建立后,在包括金塔在内的边疆地区实行耕战一体的屯田戍边政策,这种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就是让各个卫所的军士进行耕种,从军队中抽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军士中既有“田卒”,又有“守关卒”。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下诏:“陕西诸卫军士留三分之一守御城池,余皆屯田以食,以省转输。”(《明太祖实录》卷123)此后,军屯便在河西大规模展开。明代的军屯事务有所在卫所负责管理,“屯”是军屯的基本单位,一屯有若干人或若干户,“屯”的基层组织是“屯田百户所”。“每百户所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或一百名、七八十名。千户所管十百户,或七百户、五百户、三四百户。指挥所管五千户,或三千户、二千户”(《大明会典·屯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州开始设置“屯田百户所”。后来,又推行了联合几个屯所组建一个“屯堡”的办法。“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便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门,周以壕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聚各屯粮储于内。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粮食。有警即人畜入大堡,并力固守”(《明太祖实录》卷93)。大堡设屯长1人,屯副1人,小屯堡只设屯长一人。屯堡大的有守备、操守、防守等官,屯堡小的只设防御、掌堡官或总旗。这样,屯军无事则耕种,有事则参与战斗,如果有敌人来侵袭,则可合力防御,使粮食、人畜等免遭抢掠损失,从而保证了屯田的顺利发展。到了明正统三年(1438年),肃州卫的屯田数量达到了27092.4亩([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民屯,是由政府迁徙内地的无地农民,或是发配来服刑的罪犯到指定的地方耕种。史称“田利大兴”的,就是在嘉靖初年右都御史刘天利督办甘肃屯政期间,奏请让肃州的壮丁以及山西、陕西等省的流民在肃州周边耕牧,而且在周边其他地方大力推行,使屯田达到空前盛况。由于大量移民到河西屯田,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使当地的大量荒地得到了开发,实乃一举多得之措施。
  明朝政府在河西地区兴兵屯田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兴修水利。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除了士卒外还要调用移民和当地的民夫。在长城沿线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许多灌溉系统。大规模屯田,大力兴修水利,加之不断地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河西长城沿线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无论是军屯还是民屯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使得原来许多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繁荣的农牧区。这样,既减少了军需运输之劳,又减少了人民的劳役。
  畜牧业方面,明政府确立了一套系统严密的畜牧业管理体制,制定了详细严格的畜牧律令规定,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明代畜牧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明代金塔畜牧业以养马、羊、牛、驼为主,其中养马为重中之重。明朝统治者以马政建设为重点,在河西地区实行官牧政策,严格官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养马事宜由甘肃苑马寺负责,在“水草丰处创建马场”(《明太宗实录》卷59)。明朝政府采取用茶易马、贡马、苑马寺养马等多种渠道所得之马匹,基本上保证了甘肃镇耕战之所户用马。据《明孝宗实录》载:以茶易马,“岁以万计,加之寺监所牧,足给边用”。这对甘肃镇防御能力的加强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代初期,关外诸卫就以牧业为主,内迁后,安插在金塔的诸卫人口基本仍以畜牧业为主。养牛业、养猪业、养羊业及养禽业(鸡、鸭、鹅)在明代也获得了一定发展。畜禽品种繁多且各具特色,猪、牛、羊等家畜及家禽饲养业在民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养殖技术也有很大提高。明代中后期,由于制度败坏、人口激增等综合因素的作用,金塔一带的畜牧业受到严重挫折并渐趋衰落。
  明代是金塔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手工业有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大类型。明代前期以官营手工业为主,中期以后,民间手工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明代,金塔境内的手工业主要有皮毛加工、酿酒、冶金铸造、石材加工、木器制造和粮油加工等。金塔一带多民族汇聚,民族贸易发达,尤其在明代中期以后,关外诸卫的撒里畏兀尔、哈喇灰、蒙古族、回族等各部族安置在金塔一带,各族工匠将他们精湛的传统畜产品加工工艺带入金塔。各族工匠在皮毛加工生产中不断交流,制作的皮毛制品更加精细,推动了金塔一带皮毛加工技术的进步。当时,金塔市场上出售的皮革制品主要是保暖性极好的生活用品,如羊皮大衣、羊皮被褥、皮靴、皮帽,还有日常使用的皮绳、皮鞍、皮臃子等。明代的茶文化与酒文化十分发达,民间盛行饮酒之风,酒令进入成熟的阶段。各种新式茶色纷纷出现,紫砂壶也开始流行。酒楼茶馆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明代,金塔堡、威虏城等处都有专门的酿酒作坊。史料记载,每个烧酒作坊都有好几个用榆木或沙枣木做成的大桶,用来发酵酒糟,酿酒原料取自本地的小麦、大麦、回回大麦(玉米)等。发酵时,有的烧酒作坊还将苹果、梨加进酒糟,使酿出的酒醇香浓郁、甘洌清香。
  据《肃镇华夷志·货利》中记载,关外诸卫各部非常需要“铜锅兵器之属”等器物,内迁到金塔后,把他们成熟的冶金铸造技术也随之带来,开办了许多冶金作坊,使金塔的冶金铸造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年,在工商局家属楼前挖出了8只明代坩埚,坩埚材质类似砂锅,圆口尖底,形如炮弹,高20~23厘米,口径大约10厘米。坩埚内壁上附坚硬的金属物,附近有炭灰、煤矸石等。它的发现印证了明代金塔冶金铸造技术的进步。
  明代,金塔所在的肃州一带从漠北引种胡麻并用以榨油,丰富了食用油的种类。榨油前,先将胡麻放进铁锅内用温火翻炒,炒时边加温边搅动,使胡麻受热均匀。胡麻炒熟后还要经过磨、蒸等工序,然后将加工好的油料放进木制油槽,按动与之配套的巨大木质油梁挤压,油料正好处在油梁的支点,于是清油便被源源不断地挤压出来。这样的土法榨油虽然出油量较少,但榨出的清油色泽鲜亮、油性高、香味浓。
  明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金塔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关外诸卫各部族迁入金塔,各民族间的商品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客观上有利于金塔商业贸易发展;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小生产者可以出卖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特别是明代后期“一条鞭法”推行后,劳动人民也必须出卖更多的农副产品以换取银两,从而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明代的“茶马互市”是与其军事防御体系相配套的一项经济措施。明朝利用“番人”食肉,喜欢饮茶的生活习惯,以茶叶为纽带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在边疆地区建立“茶马互市”。为确保足够的茶叶进行互市,明代承袭前朝旧制,对茶叶等实行专营制度,设立茶课司征收茶叶,征收来的“官茶”用来交换马匹。明律规定,盐和茶都由国家专卖,商人必须向官府交钱买“盐引”和“茶引”。“引”是商人运输货物的凭证,印有法定的重量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