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甘州回鹘统治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7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甘州回鹘统治时期
分类号: K231.2
页数: 4
页码: 118-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回鹘是唐朝时期迁徙至河西地区的回鹘部族。他们建立了甘州回鹘政权,并在唐朝、五代、北宋时期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册封,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关键词: 甘州回鹘 政权 经济发展

内容

甘州回鹘占据河西
  回鹘,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起源于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一带。唐贞观时,回纥酋长吐迷度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图拉河)建立回纥汗国。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顿莫贺可汗以自己骏健如鹘,请求唐朝改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此后,回鹘与唐一直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早在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回鹘人就陆续迁入河西,被安置在甘、凉之间。从公元9世纪30年代起,回鹘由于内乱外患,政局动荡,可汗频繁更换,又因连年灾荒,国势日益衰微,纷纷西迁。其中有一支就迁入河西走廊,与先期居留此地的族人汇合分布于河西一带。唐僖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控制甘州。唐光化三年(900年),回鹘设立牙帐,正式建立甘州回鹘政权。唐开平五年(911年),回鹘打败“西汉金山国”,西汉金山国与回鹘订立了割地求和的城下之盟,将甘州、肃州割让给回鹘,还被迫尊称回鹘可汗为父。至此,金塔被回鹘政权占据。
  甘州回鹘先后接受唐、五代、北宋的册封,并遣使朝贡,回鹘首领被后唐册封为英义可汗。甘州回鹘在可汗之下设各级官吏,官号有突厥民族的,也有借自中原王朝的,如都督、宰相、枢密使等职官名。各部落也有自己的首领,《西夏纪》卷3记载:“各立君长,分领族帐”。他们一直称唐朝为舅,自称外甥。至北宋时期,仍保持这种甥舅关系。此后,河西走廊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
  统治措施
  甘州回鹘政权控制酒泉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首先,甘州回鹘西迁河西后,进入半定居、半游牧状态,他们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农业生产。河西地区土地肥沃,水利灌溉便利,良好的自然条件给回鹘畜牧业、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里除种植小麦、大麦、青稞、稻谷、芝麻、粟、豆、黍、棉、麻、桑等外,还适宜种植各种蔬菜、瓜果。用骆驼代替人力耕种,用水碾代替人力杵臼。史载甘州回鹘统治区内农牧兼宜,物产丰富,并在原有农业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回鹘本就是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甘州回鹘的畜牧业以牧马和骆驼为主。回鹘生产的大量马匹,除自己食用外,还用于与周边民族的交换。安史之乱之后,回鹘每年向唐朝输入的马匹不下10万匹,用于交换中原的丝绢和茶叶。甘州回鹘的畜牧业产品还有牦牛、绿野马、白貂鼠、羚羊角、騊駼革、腽肭脐等。第三,甘州回鹘的手工业很发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多,甘州回鹘手工业门类繁多,从制麻布、麻鞋的麻手工业,到制陶、制革、绒毛纺织、缝纫;从铁木用具到造砖制瓦、镔铁剑甲;从金银铜器的制作,到车马挽具的配备、玉器的雕琢,都有涉及;二是巧,手工产品中,很多都很精巧,如甘州回鹘制造的兵器质量高而精巧,以致对缴获的西夏兵甲不屑一顾,认为质量太差,全部付之一炬。再如甘州回鹘制造的木楼、木桥精巧耐用,其工艺堪称一绝。甘州回鹘制造的金银首饰和用五色线织成的克丝袍更是精巧华丽,招人喜爱。甘州回鹘还设计制作了城市自动的供水和排水设施,试想,若工艺水平不高,焉能及此?
  甘州回鹘统治时期,河西是中原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荟萃聚集之地,对回鹘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汉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从敦煌、吐鲁番、龟兹、北庭、哈密等地发现的回鹘文化遗物,如文书、历法、石窟壁画、雕塑、钱币、丝绸、宗教作品中都可得到体现。
  西迁前回鹘文化是单一的突厥文化,随着摩尼教的传入开始与来自波斯的粟特文化有了接触,并接受其文字,据以创制了回鹘文。回鹘文字的广泛使用,佛教、景教的流行,音乐、舞蹈和石窟艺术的高度发展,文学的繁荣昌盛,以及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都是随着回鹘西迁,其生产、生活方式由草原型向农业型转化而实现的。回鹘文化在保留部分旧有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由草原型向农业型转化。这种文化类型的转化与共存,反映了回鹘文化的特质。
  回鹘文化兼有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使其显得丰富多彩,回鹘文化中吸收了来自中原的农耕文明、来自西藏的游牧文化,以及来自印度、波斯、中亚的各种文化。兼容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回鹘文化比起汉文化来,更容易为北方草原民族所接受,这就是西夏、蒙古在立国之初都重用回鹘人的基本原因。自宋至元,回鹘人长期充当着汉文化向北方民族传播的媒介。
  回鹘文是以回鹘为代表的北方突厥语族诸民族所使用的一种文字,来源于中亚流行的粟特文,创制于8世纪后期,但在漠北回鹘汗国并不流行。公元840年回鹘西迁河西以后,回鹘文被广泛使用。
  西夏蕃字院所掌管的文字中,既有藏文(西蕃),也有回鹘文,与二者并列还出现有“张掖、交河一切文字”。张掖是甘州回鹘的国都,交河指的则是高昌回鹘的国都。回鹘文是高昌回鹘最流行的文字,同样也是张掖地区的流行文字。
  关于甘州回鹘人的服饰,宋人洪皓《松漠纪闻》记载:“妇人类男人,白皙,着青衣,如中国道服。然以薄青纱幂首而见其面。”这种服饰,在河西回鹘中比较流行。回鹘装略似男子的长袍,基本特点是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宽阔的织锦花边。身着这种服装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时称“回鹘髻”。髻上戴有缀满宝石和簪钗的金饰冠,冠尖如角,似桃形。
  甘州回鹘迁居河西之后,在宗教信仰上,原来被奉为国教的摩尼教虽继续流行,但势力越来越弱,佛教由此取代摩尼教而成为甘州回鹘国最为流行的宗教。同时,萨满教遗俗继续存在。佛教势力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回鹘王室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政策。甘州回鹘可汗常以佛僧为使出使沙洲,其中不少都在敦煌莫高窟从事佛事活动。敦煌石窟中留有不少与瓜沙曹氏联姻的甘州回鹘公主像,甘州回鹘重佛可见一斑。
  公元10至11世纪,我国北方的契丹族、党项族相继兴起,势力逐渐强大。甘州回鹘遭到辽和西夏的多次进攻,国力日衰。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西夏进攻河西,占领凉州。次年,辽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率大军再攻河西,破肃州。随着辽、西夏的频繁进攻,甘州回鹘穷于应付,自顾不暇,各地不同种族的离心倾向日益滋长。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李元昊率精兵袭破甘州,甘州回鹘政权灭亡。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