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建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698
颗粒名称: 行政建制
分类号: K231.2
页数: 2
页码: 107-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唐代,地方行政建制包括道、州(郡)、府、县等机构,其中州(郡)或府均管辖县。县分为七个等级,赤县为首都所在,畿县是京畿地区的县,望县和紧县都是繁盛紧要地方的县,而上、中、下县则以户口为标准。
关键词: 唐王朝 行政建制 金塔县

内容

唐代的地方行政建制,有道、州(郡)、府、县等机构。唐代州(郡)或府,均管辖县。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所谓赤县,指京都所在的县;畿县,是京畿地区的县;望县和紧县,都是繁盛紧要地方的县;至于上、中、下县的区分,则以户口为标准。《唐会要》记载:“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这是就中原地区说的。在边远地区,户口数在“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而“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
  县设县令1员。上县为从六品上,中县为正七品上,下县为从七品下。县令之下设县丞、主簿和县尉三种佐属。县丞是县令的副职;主簿主管文书簿籍,领导县署各工作部门;县尉主管治安。上县设县丞1员,从八品下;主簿1员,正九品下;县尉2员,从九品上。中县设县丞1员,从八品下;主簿1员,从九品上;县尉1员,从九品下。
  县下面的基层行政组织是乡、里。唐代对广大农村的管理,是4家为邻,5邻为保,5保为里,5里为乡。唐初乡置乡长、乡佐,但不久即废;乡只设耆老,掌教化之事,没有管理行政的人员。里设里正,主要负责核查户口,收授土地,督催赋税,摊派徭役,维护社会治安等。里正待遇,是免除其本身课役。对州县城郭的管理,除了设里、里正外,城内则设坊。坊置坊正,掌管管钥,督察奸宄;郭外设村,村置村正。坊正、村正地位较里正为低,由居民推荐。唐武德二年(619年),河西设凉州总管府,辖凉、甘、瓜、肃4州。肃州领酒泉(含金塔西部)、福禄(含高台、毛目)、玉门3县。武德七年(624年),凉州总管府改为都督府,辖凉、肃、甘、沙、瓜、伊、芳、文等8州。武德八年(625年)置肃州都督府(领肃州、瓜州、西沙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肃州属陇右道,节度使驻鄯州(今青海乐都)。据贞观十三年(639年)统计,全国有358州,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有328州。当时酒泉有肃州、瓜州、沙州3州,属河西道。金塔地方分属肃州所辖的酒泉县(包括金塔西部)、福禄县(含金塔东部的毛目一带)。天宝元年(742年),改肃州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肃州。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河西节度使,断隔羌胡,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河西节度使治,在凉州,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万九千四百匹。”在金塔境内的军事机构有威远守捉(一说为金塔境内东古城遗址),所领兵员及马匹不详。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