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693
颗粒名称: 统治措施
分类号: K231.2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包括对边疆尤其是河西地区的特殊政策。这些政策有效地稳定了边疆局势,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隋朝与突厥的战争贯穿整个历史,位于战争前沿的金塔受到了巨大影响。隋文帝实行了“正长制”来管理基层政权组织,并通过查户口和均田来提高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他还实行了兵农合一的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同时,隋朝还重视教育的发展,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促进了学校的兴盛。此外,隋文帝还尊佛教为国教,提倡佛教事业,推动了佛教及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隋王朝 政权组织 金塔县

内容

杨坚在位进行了很多改革。他对边疆尤其是河西,采用了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边疆局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立国仅38年,而与突厥的战争则从开皇元年(581年)到大业三年(607年),持续了26年之久,可以说隋与突厥的战争贯穿整个隋朝历史。这对地处战争前沿的金塔产生了巨大影响。隋朝初年,突厥多次寇掠河西一带。金塔是突厥进攻河西的前沿,经常受到袭扰。隋文帝在边境修堡障、竣长城、屯聚重兵,以防御突厥进攻。同时,采取远交近攻、离间强部、扶助弱部和以谋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施用反间计,分化瓦解突厥,削弱其势力。直到开皇十九年(599年)将其彻底消灭,从此,突厥在历史上消失。
  隋文帝实行“正长制”,即五家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里,设里正,四里为党,设党长,这是基层的政权组织形式,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查户口。当时金塔所在的张掖郡有三个县:张掖、山丹、福禄(包括金塔县),即现在的张掖市和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总共只有6126户。若按县平均,每县只有2042户。这与《地理志》等书籍的记载相一致。查实户口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均田。隋朝规定,男女3岁以下为黄,10岁以下为小,17岁以下为甲,18岁以上为丁。丁从课役,60岁为老,乃免。从诸王以下至民众,都给永业田。最多的给100顷,一般民众男丁80亩,女丁只有40亩。河西地旷人稀,一般平民夫妻可分140亩永业田。均田使民众有了自己的土地可种,荫户有了独立的门户,提高了民众农桑生产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增加,这对巩固边防、安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隋文帝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文帝颁诏书:“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一改过去军士在地方无户籍的规定,将户籍定在州郡,在均田中亦可分到土地,兵和农就完全合一了。实行府兵制,农业生产有劳动力,副业生产也有劳动力,生产得到了发展。保卫边境安全有府兵,府兵中又有乡兵。乡兵又叫部曲,大部分时间在坞壁中。有如此兵农合一的府兵,外有将士卫边,内有部曲防盗治安,为发展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这是隋文帝对凉州镇将子干的诏命,也是对河西的基本政策。由于河西走廊一带经常遭到吐谷浑和突厥的寇扰,从西汉后期、东汉及魏晋南北朝以来,河西一带坞堡(亦称坞壁)林立。
  充分利用和加强这些坞壁,不失为因地制宜的好办法。它在平时既可生产粮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可积累一些,以防备战乱和灾荒;敌方来了,也不易被劫掠,适当时候还可出击敌人。由于坞壁经济的不断发展,隋代自立国近二十年后,河西一带,尤其是张掖已成为当时西部的国际贸易市场,裴矩专管市场的“交市”。
  隋代还鼓励将生产的粮食储存起来,在内地设有大仓,在州郡县也设有仓库,各地还设有义仓。义仓又叫社仓。这种义仓本是民间的自助储备,但朝廷却分上、中、下三等纳税。并将义仓归州郡管理,对旱俭之年实行救助。
  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隋朝建立之初,将国子监从太常寺独立出来专管教育,这是最早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国子监和国子祭体制的设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使学校教育有了社会组织保证,促进了学校的兴盛。
  隋文帝“雅好符瑞”,非常佞佛,尊佛教为国教。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即令境内之民听任出家,在河西营窟造寺。杨坚还多次下诏保护佛教造像,提倡佛教事业,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当时佛教及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仅敦煌莫高窟现存的开凿于隋朝的洞窟就有94个。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