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金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69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金塔
分类号: D01
页数: 15
页码: 102-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在隋朝建立后纳入其统治范围,唐朝建立后收复河西走廊,金塔纳入唐朝版图。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吐蕃攻陷金塔所在的肃州。唐朝大中二年,敦煌人张议潮反抗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十一州。大中五年,张议潮建立归义军割据政权,金塔一直为归义军政权所统治至五代、北宋前期。
关键词: 隋朝时期 统治 金塔县

内容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金塔纳入其统治范围。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收复河西走廊,金塔纳入唐朝版图。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西部边塞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向唐朝发起进攻。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吐蕃攻陷金塔所在的肃州。唐玄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起兵反抗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十一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建立归义军割据政权,归附唐朝。此后至五代、北宋前期,金塔一直为归义军政权所统治。
  第一节 隋王朝统治下的金塔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周静帝宇文阐年幼,隋国公杨坚辅政。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自立为帝,国号隋,并改大定元年为开皇元年。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587年)灭梁,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380余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
  行政建制
  隋初地方建制沿袭州、郡、县三级,后来,隋文帝、隋炀帝父子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统一、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酒泉郡,置酒泉镇,镇设都大将,隶甘州。仁寿二年(602年),酒泉镇从甘州分出,设肃州,州置总管,领福禄县(包括金塔县)。酒泉称肃州由此开始。隋大业元年(605年),罢肃州,福禄县归张掖郡管辖。大业十三年(617年),改福禄县为酒泉县(包括金塔县)。
  隋初,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是5家为保,5保为里,4里为党,皆置“正”,以相检察。开皇九年(589年),又改百家为里,置长1人;500家为乡,置正1人,处理本乡诉讼争议。后来,以乡正处理诉讼不公,遂罢之。设坊对州县城郭进行管理,每坊置坊主1人、佐3人,以与乡里行政组织相区别。
  统治措施
  杨坚在位进行了很多改革。他对边疆尤其是河西,采用了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边疆局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立国仅38年,而与突厥的战争则从开皇元年(581年)到大业三年(607年),持续了26年之久,可以说隋与突厥的战争贯穿整个隋朝历史。这对地处战争前沿的金塔产生了巨大影响。隋朝初年,突厥多次寇掠河西一带。金塔是突厥进攻河西的前沿,经常受到袭扰。隋文帝在边境修堡障、竣长城、屯聚重兵,以防御突厥进攻。同时,采取远交近攻、离间强部、扶助弱部和以谋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施用反间计,分化瓦解突厥,削弱其势力。直到开皇十九年(599年)将其彻底消灭,从此,突厥在历史上消失。
  隋文帝实行“正长制”,即五家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里,设里正,四里为党,设党长,这是基层的政权组织形式,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查户口。当时金塔所在的张掖郡有三个县:张掖、山丹、福禄(包括金塔县),即现在的张掖市和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总共只有6126户。若按县平均,每县只有2042户。这与《地理志》等书籍的记载相一致。查实户口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均田。隋朝规定,男女3岁以下为黄,10岁以下为小,17岁以下为甲,18岁以上为丁。丁从课役,60岁为老,乃免。从诸王以下至民众,都给永业田。最多的给100顷,一般民众男丁80亩,女丁只有40亩。河西地旷人稀,一般平民夫妻可分140亩永业田。均田使民众有了自己的土地可种,荫户有了独立的门户,提高了民众农桑生产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增加,这对巩固边防、安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隋文帝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文帝颁诏书:“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一改过去军士在地方无户籍的规定,将户籍定在州郡,在均田中亦可分到土地,兵和农就完全合一了。实行府兵制,农业生产有劳动力,副业生产也有劳动力,生产得到了发展。保卫边境安全有府兵,府兵中又有乡兵。乡兵又叫部曲,大部分时间在坞壁中。有如此兵农合一的府兵,外有将士卫边,内有部曲防盗治安,为发展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
  “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这是隋文帝对凉州镇将子干的诏命,也是对河西的基本政策。由于河西走廊一带经常遭到吐谷浑和突厥的寇扰,从西汉后期、东汉及魏晋南北朝以来,河西一带坞堡(亦称坞壁)林立。
  充分利用和加强这些坞壁,不失为因地制宜的好办法。它在平时既可生产粮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可积累一些,以防备战乱和灾荒;敌方来了,也不易被劫掠,适当时候还可出击敌人。由于坞壁经济的不断发展,隋代自立国近二十年后,河西一带,尤其是张掖已成为当时西部的国际贸易市场,裴矩专管市场的“交市”。
  隋代还鼓励将生产的粮食储存起来,在内地设有大仓,在州郡县也设有仓库,各地还设有义仓。义仓又叫社仓。这种义仓本是民间的自助储备,但朝廷却分上、中、下三等纳税。并将义仓归州郡管理,对旱俭之年实行救助。
  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隋朝建立之初,将国子监从太常寺独立出来专管教育,这是最早的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国子监和国子祭体制的设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使学校教育有了社会组织保证,促进了学校的兴盛。
  隋文帝“雅好符瑞”,非常佞佛,尊佛教为国教。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即令境内之民听任出家,在河西营窟造寺。杨坚还多次下诏保护佛教造像,提倡佛教事业,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当时佛教及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仅敦煌莫高窟现存的开凿于隋朝的洞窟就有94个。
  裴矩与《西域图记》
  隋大业元年(605年),为了发展西域的商路交通,隋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驻张掖,隋大业元年至九年间(605—614年),裴矩往来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之间,主持与西域各民族和西方各国贸易及交流等事宜。裴矩利用和胡商接触的便利条件,倾心结交西域各国官吏、商人等,注重了解西域各国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服饰物产等,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用彩色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将所记、所画的撰写成《西域图记》三卷,成为一部有丹青绘像、有地图、有记述的相当完整的地理学著作。《西域图记》详细总结记录了当时从敦煌通往西域的三条道路,即北道(又叫新北道)、中道(即汉代的北道)和南道。对西域丝路完全明确化,为中原与西域的交往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隋炀帝西巡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为了拓通丝绸之路,经营西域商贸“互市”,保证长治久安,决定西巡。
  大业五年(609年)正月二十日,隋炀帝一行离开东都洛阳,于二月十一日到达西京长安,三月二日离开长安后溯渭河西上,经武功、扶风(今陕西凤翔县)、至天水,经陇西(今甘肃陇西、渭源一带)、狄道(今甘肃临洮),出临津关(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黄河南岸)渡黄河,到达西平(隋西平郡治,在今青海乐都),陈兵讲武,演习军事。入长宁谷(今青海西宁市北川河谷地),过星岭(今青海大通县北),十九日宴群臣于金山之上(今青海门源县南达坂山)。二十一日过浩门河(今青海门源县境内的大通河)。五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七日派遣诸将围困吐谷浑主于覆袁川(黑河上游,青海祁连县一带),吐谷浑的仙头王率男女十余万口来降。六月八日经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扁都口),十一日至张掖。
  在张掖期间,隋炀帝登山丹焉支山,参禅天地。六月二十一日,在张掖举行盛会,谒见西域各国君主及使臣,举行盛大的商品交易会,史称“万国博览会”。高昌王、伊吾吐屯设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隋炀帝随即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今新疆若羌县)、且末(今新疆且末县)四郡。这次“万国博览会”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堪称史无前例。六月二十三日,隋炀帝大赦天下,然后车驾东还。
  隋炀帝西巡,历时近10个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帝王。此次西巡,行程数千公里,途经今陕西、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隋炀帝西巡和对吐谷浑征伐的胜利,彻底解除了丝绸之路上的威胁,隋的力量一直推进到且末、鄯善、伊吾等广大地区。中原与西域、西亚交往的所有道路全部畅通,南北门户洞开,为后来丝绸之路贸易的更加繁荣奠定了基础。至此,隋朝在西北的开拓事业达到了顶点,其地“东南皆至于海,西北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隋书·地理志》)
  第二节 唐王朝统治下的金塔
  唐朝的建立
  隋末,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太原太守李渊传檄诸郡,起兵反隋。河西五郡被李轨的大凉政权控制。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隋炀帝之孙杨侑禅位于太原太守李渊,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建元武德。
  唐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率兵进军陇右。李渊在遣使与李轨结好遭拒后,李渊遣安心贵发动少数民族兵马包围了凉州城,将李轨擒获。李渊委派在张掖当过太守的杨恭仁出任凉州总管,河西从此归属唐朝。随后,唐朝又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锐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行政建制
  唐代的地方行政建制,有道、州(郡)、府、县等机构。唐代州(郡)或府,均管辖县。县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所谓赤县,指京都所在的县;畿县,是京畿地区的县;望县和紧县,都是繁盛紧要地方的县;至于上、中、下县的区分,则以户口为标准。《唐会要》记载:“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这是就中原地区说的。在边远地区,户口数在“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而“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
  县设县令1员。上县为从六品上,中县为正七品上,下县为从七品下。县令之下设县丞、主簿和县尉三种佐属。县丞是县令的副职;主簿主管文书簿籍,领导县署各工作部门;县尉主管治安。上县设县丞1员,从八品下;主簿1员,正九品下;县尉2员,从九品上。中县设县丞1员,从八品下;主簿1员,从九品上;县尉1员,从九品下。
  县下面的基层行政组织是乡、里。唐代对广大农村的管理,是4家为邻,5邻为保,5保为里,5里为乡。唐初乡置乡长、乡佐,但不久即废;乡只设耆老,掌教化之事,没有管理行政的人员。里设里正,主要负责核查户口,收授土地,督催赋税,摊派徭役,维护社会治安等。里正待遇,是免除其本身课役。对州县城郭的管理,除了设里、里正外,城内则设坊。坊置坊正,掌管管钥,督察奸宄;郭外设村,村置村正。坊正、村正地位较里正为低,由居民推荐。唐武德二年(619年),河西设凉州总管府,辖凉、甘、瓜、肃4州。肃州领酒泉(含金塔西部)、福禄(含高台、毛目)、玉门3县。武德七年(624年),凉州总管府改为都督府,辖凉、肃、甘、沙、瓜、伊、芳、文等8州。武德八年(625年)置肃州都督府(领肃州、瓜州、西沙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肃州属陇右道,节度使驻鄯州(今青海乐都)。据贞观十三年(639年)统计,全国有358州,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全国有328州。当时酒泉有肃州、瓜州、沙州3州,属河西道。金塔地方分属肃州所辖的酒泉县(包括金塔西部)、福禄县(含金塔东部的毛目一带)。天宝元年(742年),改肃州为酒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肃州。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河西节度使,断隔羌胡,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河西节度使治,在凉州,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万九千四百匹。”在金塔境内的军事机构有威远守捉(一说为金塔境内东古城遗址),所领兵员及马匹不详。
  唐王朝对河西的经营
  唐朝统一河西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手段和休养生息的政策。
  首先是开拓西域,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唐朝开始进军西域。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灭高昌国。九月,在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遗址)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军攻占龟兹国后,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史称“安西四镇”。贤庆二年(657年),唐朝消灭西域最大的敌对势力西突厥,西域诸国纷纷归附。武则天时期,又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以巩固边防,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唐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节度使,领凉州、肃州、甘州、瓜州、沙州、伊州(哈密)、西州(吐鲁番)七州,节度使驻凉州,这是唐朝所设的第一个节度使。军事防卫力量的逐步加强,为河西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证。
  其次是推行均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唐王朝采取休养生息和鼓励农耕的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按《田令》规定:丁男18岁以上的中男给田一顷,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60岁以上老男,患有疾病或残疾的人,各给口分田40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30亩。所受之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再收回;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准许其出售永业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执行“租、庸、调”的赋役制度。《赋役令》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租粟2石,叫作租;每年交纳绢2丈或绵3两,叫作调,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2.5丈,麻3斤;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无徭役,则要纳绢布代替,每天折合布3尺,叫作庸。由于《田令》和《赋役令》的配套执行,造就了大批自耕农,以庸代役,有利于农业生产。政府还注意兵役、徭役不夺农时,多在冬季进行。这些措施,发展了生产,安定了民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唐代农作物的种类逐渐增多。除传统的农作物,如粟、麦、大麦(亦名扩麦,又写作杬麦),稂麦、黍、谷、稷、䅭䅣(梁)、糜、徐(稻)、苴蘼(蘼籽)等外,还有豆(即黄豆),江豆(即豇豆),菉豆(即绿豆),黑豆、豌豆(因其颗粒大,又称大豆),荜豆(又写作苍豆),麻子、菜籽、苏子等。经济作物有萝卜、椒、姜、苁蓉、草豉、生菜、菌子、葫芦、韭、葱、桃、李、梨、红蓝(又称洪蓝,即红花)等。
  唐代还十分重视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唐政府在河西“营田积谷”“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新唐书食货志》)。唐玄宗时,屯田进一步发展。《唐六典》载:肃州有屯田7屯。唐朝在河西实行和籴,每年运大量的匹绢到河西,当粮食价格便宜时,用高于时价的价格购买大批粮食储存起来。一方面保护了农业生产,不致“谷贱伤农”;另一方面,政府储存了大量的军粮,满足了军需。到天宝年间,河西道的和籴仓储量达到全国的32.6%。农业的发展,使河西以粮食贸易为基础、以丝绸贸易为基本内容的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兴旺起来,凉、甘、瓜、沙、肃州成为经济贸易中心。经济的发展,为人口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内地商人和域外商人,大批的流动人口成为唐代酒泉的一大景观。随之,音乐、舞蹈、佛教文化等高度发展,又吸引来天下的文人墨客和宗教信徒,进一步促进了金塔经济、文化和人口的发展。
  唐代,金塔的水利建设也发展较快,政府对汉晋以来的渠坝进行整修利用,并开挖新的渠坝用以灌溉。民间则有渠人社组织管理农田灌溉和修渠筑坝。
  第三是劝勉嫁娶,恢复和发展人口。唐初,河西“州县萧条,户口鲜少”。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肃州辖三县,1731户,7118口,人口密度为0.08/平方公里。唐王朝为改变河西“田地极宽,百姓太少”的现状,通过劝勉嫁娶等有利于人口增殖的政策,恢复和发展河西人口。贞观元年(627年)二月,诏令“其庶人男女无家室者,并仰州县,以礼聘取,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者,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若贫篓之徒,将迎匮乏者,仰于其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衰多益寡,使得资送”。(《新唐书·食货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诏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旧唐书·太宗本纪(上)》)武德九年(626年),将掖庭宫女三千余人放出。唐朝统治者还重视减苛法重刑,多次诏令,凡死刑须经多次奏请而判定,除叛逆罪之外,常多赦免,以致在贞观初年全国一年才判决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同时,还赎还逃亡到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奴婢。还有把户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吸收周边少数民族人口内附等政策,促进了人口的发展。到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肃州有2253户,13022人,比贞观十四年(641年)增加522户5904人,分别增长30%和83%。
  第四是兴办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唐朝自建立开始就下诏兴学,封建官学制度日臻完善。唐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中央官学有国子学、大学、四门学,还有专门的律学,书学和算数学校,都直属国子监。中央旁系学校有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医学、小学分归不同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地方政府机构设立的学校也分为直系和旁系两类。政府直属的学校有府学、州学、县学;县内又有乡里坊社之学。统由长史直接掌管,直隶于国子监。唐武德七年二月(624年),唐高宗下诏曰“州县及乡皆置学”,从此,金塔县城及主要乡都设立了学校,当时分别称为县学、道学及乡里学。除官学之外,还有私学,主要有家学和义学两种形式。家学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世家大族,在本地或邻州的家族中为其子弟选择博学之士授业,义学则是百姓设立的学校。同时,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文学逐渐成熟,种类和内容逐渐丰富,小说、诗歌、散文、变文诸体兼备,不乏众多传世佳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民俗、语言状况、自然景物、宗教生活,以及民族关系、阶级状况和政治关系,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艺术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
  第五是重视佛教,促进宗教事业发展。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唐初,朝廷两次下诏各地普度僧民,设僧官掌僧民事务。唐太宗还亲自颁发《佛遗教经》,令五品以上及诸州刺史人手一卷。沙州、凉州刺史直接主持石窟寺的开凿和寺庙的修建。贞观年间的玄奘取经对当时的宗教发展普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武初元年(689年),武则天敕令各地修建大云寺,至唐代中期,寺院佛塔遍及河西各地,佛教广泛传播。仅莫高窟开凿的石窟就有126个。
  唐玄宗开元末年,全国有寺院5358所,平均每州16所,每具三四寺,这个数成为“开元定数”。可见当时佛教的发展盛况。
  第三节 吐蕃占领时期的金塔
  吐蕃占领河西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曾与唐朝在西域长期争雄的吐蕃统治者看到西部边塞防务空虚,便向唐朝发起进攻。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吐蕃攻陷甘州和肃州,金塔被吐蕃占领。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敦煌人张议潮将吐蕃赶出河西,占领河西、陇右十一州,金塔被吐蕃统治长达84年。
  统治措施
  吐蕃占领金塔初期,实行奴隶制统治。吐蕃军队焚荡庐舍,践踏庄稼,屠掠民众,进行大规模的野蛮破坏,而且把大半汉族人民掠为奴隶,替吐蕃奴隶主耕田放牧。在行政管理上废掉了唐代原有的州、县、乡、里制度,而实行本民族的军部落、民部落和通颊部落的部落制。吐蕃占领河西后,首先建立军事管制政权,在河西设置武威及敦煌两个军镇,金塔所在的肃州属敦煌军镇。并在河陇一带先后设置了青海、鄯州、河州、凉州、瓜州五节度使,设节儿,并利用各族上层进行间接统治,吐蕃只派大臣、将领监督和镇守。千户是吐蕃(奴隶主)统治下的奴隶制部落中最基本的单位,千户为部落长。千户下设小千户,为管理五百户人家的组织。小千户以下有百户,设“将”一人,相当于百户长(吐蕃成作勒曲堪)。百户下设十户长(吐蕃称作勒堪)。在经济上实行计口授田、按户纳突和服役的“突田制”(一突相当于现在的十亩)。土地都成了吐蕃的王田,通过部落的形式按人口授田,组织生产,征收税赋。畜牧业经济较为活跃,其畜产品品种包括牛、犬、名马、彘和骆驼、驴等。在民族政策上实行民族同化,强迫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民众穿吐蕃衣服,学说吐蕃语,左衽而服、辫发文身。由于民族歧视和阶级剥削,许多老百姓背井离乡,千里河西一片荒凉,金塔经济文化由盛到衰,民不聊生,人口急剧下降。
  吐蕃占领河西后,十分重视佛教发展,寺院出现寺户制度,每个寺院都拥有大量土地,并有专门从事手工业和畜牧业的人员,为寺院创造更多的财富。寺院的发展促进了寺学的快速发展,成为吐蕃统治时期河西教育的突出现象,寺学在吐蕃占领时期曾经对培养人才(译师)创造汇集藏汉历史文化典籍、发展文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州县学废止后酒泉一带教育的空缺。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磨遇刺身亡,国内大乱。河陇边将论恐热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相攻不已,“杀其丁壮,劓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庐室”,多年混战使其两败俱伤。《资治通鉴》记载这场混战的结果是“二千里间,寂无人烟”“赤地殆尽”。这一地区内的各族人民,遭到长达20余年之久的深重灾难,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反抗风起云涌,吐蕃局势一时大乱,其在河西的势力逐渐衰败。
  第四节 张氏归义军政权统治下的金塔
  张氏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张氏归义军政权自唐大中五年(851年)建立,至后梁乾化四年(914年)为曹氏政权取代,前后经历了63年时间,其中除唐末五代之交曾一度出现西汉金山国(906—914年)外,一直是一个以节度使为最高统治者的地方割据政权。
  唐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张议潮趁吐蕃内讧和汉族人民反蕃情绪高涨之时,结合沙州豪杰,联络粟特和退浑人,组成反抗吐蕃同盟军,一举驱逐了吐蕃驻敦煌行政军事长官节儿,并出兵夺取了吐蕃瓜州节度使治所晋昌,取得疏勒河流域。张议潮以瓜州、沙州为根据地,治并修甲,扩充队伍。从大中四年(850年)开始,张议潮率军向吐蕃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相继攻克伊州(今新疆哈密)、肃州、甘州、兰州、廓州(今青海化隆)、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岷州(今甘肃岷县)。大中五年(851年)八月,张议潮派遣他的哥哥张议潭带着天宝年间河西、陇右11州(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等州)地图、簿籍献给唐朝。同年十一月,唐朝在沙州设立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11州营田处置观察使,全权负责河西地区的军事、行政事务。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攻克吐蕃控制的河西重镇凉州。
  张议潮统治时期,金塔属肃州管辖,县境东部毛目一带属福禄县,西部王子庄一带属酒泉县。县下设乡,乡下设里。金塔当时所设的乡里已无从考证。
  唐咸通八年(867年)张议潮入朝,归义军政权由其侄张淮深执掌。张淮深继任后,面对反对势力和不利形势,沉着应对,在直接压制打击反对派的同时,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和权威。
  统治措施
  张议潮收复河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治局面,发展经济。他的继任者也继续采取这些措施,对促进河西地区的稳定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恢复唐制。吐蕃统治者被逐出后,归义军政权废弃了大部分吐蕃的军民部落,重建唐前期实行的州县乡里制度。原河西城郭凡未经吐蕃彻底破坏者,这时也按中原的城坊制度,恢复了坊巷的称谓。同时,归义军本身的军政机构,也按唐朝藩镇的体制,设立了与内地藩镇一样的文武官吏,并恢复文书、行政制度和被吐蕃禁止的唐朝服装,推广汉语,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二是实行新户籍和土地制度。张议潮在政权建立初期就废除了吐蕃统治时期的突田制,按照唐制,重新登记人口,编制户籍,并进行土地的调查、登记、分配工作。实行“请授”“请射”“博地”等土地政策,在将土地分配给百姓耕种的同时,还专门设立了营田使等官职,具体负责管理授田事宜。对百姓间自愿的对换土地、调整土地位置等事宜,官府一般亦予批准,加速了土地私有化进程,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制定了新的赋税制度。赋税的名目主要有地子、官布、柴草三项,各项要分别登记。另外,也征收部分户税和商税。四是实行灵活而宽松的民族政策。在归义军政权辖区内有吐蕃、回鹘、退浑、粟特、龙家等少数民族,张议潮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吐蕃统治以前已开始汉化的西域各少数民族,如粟特、龙家,大多编入乡里,与汉人百姓同居。对于吐蕃化较深的退浑和通颊人,则部分继承吐蕃旧制,仍用部落的形式统治。这些措施行之有效,使当地少数民族心悦口服,对归义军政权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
  归义军时期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官学种类不仅完全恢复了唐前期的州学、县学,而且新增了州阴阳学,技术院。技术院相当于现在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乡里坊巷学。地方官学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规定,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
  张氏归义军政权的灭亡
  唐大顺元年(890年)至乾宁三年(896年),归义军内部接连发生政变,给活动在其周边和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提供了可乘之机,甘州、肃州、凉州相继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至9世纪末10世纪初时,归义军实际控制的仅有瓜、沙二州了。张承奉于开平四年(910年)建立了“西汉金山国”。开平五年(911年),张承奉被甘州回鹘击败,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政权的附庸,并割让甘州、肃州给回鹘。此后不久,“西汉金山国”被逼降为“敦煌国”。到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张承奉去世,“敦煌国”也随之灭亡。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