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66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塔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29
页码: 73-1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汉末年开始,黄巾起义爆发,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随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称为三国时期。曹魏统治着金塔所在的酒泉郡。西晋取代曹魏建立,后被匈奴人刘曜攻入长安灭亡,东晋在建康建立偏安政权。北方进入大分裂时代,金塔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统治。北魏统一了北方,金塔相继为北魏、西魏、北周所统治,隋朝统一后纳入其统治。金塔的历史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 东汉末年 分裂时代 金塔县

内容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地方割据势力崛起,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史称曹魏。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十月,孙权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史称三国时期,金塔属曹魏政权统治的酒泉郡管辖。
  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取代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于西晋咸宁六年(280年)灭东吴,统一全国。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匈奴人刘曜攻入长安,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在豪族世家支持下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建立偏安政权,史称东晋。
  西晋灭亡后,整个北方进入大分裂时代。北方草原民族乘机西进南下,建立割据政权,黄河流域形成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即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分裂割据的局面。其间,金塔先后为前凉(汉族)、前秦(氐族)、后凉(氐族)、西凉(汉族)、北凉(匈奴族)等割据政权所统治。
  东晋太元十一年(368年),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北方(后又分裂为西魏、东魏,后又被北齐、北周所代替),史称北朝。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北魏占据酒泉。此后,金塔相继为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统治。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将金塔纳入其统治之下。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金塔民族冲突的交锋时期,也是民族文化的交融时期。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西来的域外文明在这里交汇,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风格与地域特征。
  第一节 曹魏时期
  曹魏政权的建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金塔属曹魏统治。
  早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为巩固后方,命钟繇率大将夏侯渊等由洛阳向关中、陇右推进,并亲临前线指挥。曹操利用韩遂、马超之间的矛盾和相互猜忌的弱点,一举击溃关中陇右联军。建安十八年(213年)春,“诏并十四州,复为九州”(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6,《汉纪》57,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条),酒泉郡并入雍州。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魏黄初元年)初,曹操死。十月,曹丕废汉自立,国号魏,史称曹魏。曹丕委派安定太守邹岐任凉州刺史,准备经略河西。河西诸郡势力纷起反抗。汉献帝元康元年(220年)五月,西平䜯演联合张掖张进、酒泉黄华等周围各郡共同对抗邹岐,武威也发生三种胡叛乱。曹魏黄初二年(221年),汉军先后降服三种胡叛乱,斩杀西平䜯演,攻占张掖。敦煌代理长史张恭在派兵攻取沙头、乾齐(均在今玉门市境内)二县的同时,派遣铁骑二百,沿着酒泉北塞从金塔进入张掖,杀死张进。黄华投降,张恭出黑河北段,迎接曹魏新任的敦煌太守尹奉。曹魏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下诏对张恭护境平乱的功绩予以表彰,赐爵关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进驻西域。至此,河西地方豪强割据势力被镇压。
  统治措施
  曹魏政权统治时期,沿用东汉建制,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金塔县当时仍叫会水县,隶酒泉郡,属凉州。县以下,也沿袭汉制,设乡、里、亭。
  曹魏政权控制金塔后,通过整治吏治,实行屯田等措施,加强对金塔及河西地区的控制。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张既、徐邈等历史上有名的廉吏。他们在各自任职期间,安定民生,改善民族关系,扩大商业贸易,为会水及河西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既(170—223年),字德容,冯翊高陵(今西安市高陵县)人。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张既出任雍州刺史。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张既因平定河西之乱晋爵都乡侯。不久,凉州发生羌胡叛乱,曹丕任命张既为凉州刺史。张既平息河西叛乱后曹丕封张既为西乡侯。曹魏黄初四年(223年),张既病故。
  张既先后治理凉州20年,政绩卓著,据《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记载,魏文帝曹丕在诏书中赞曰:“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他“治左城,筑障塞,置烽堠、邸阁以备胡”,同时注意妥善处理纷杂的民族关系,使“群羌归土”。
  徐邈是曹魏时期治理河西最有成效的官吏。魏明帝太和三年(228年),朝廷特委派护军大将军徐邈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坐镇姑臧经略河西。
  徐邈针对当时河西降水偏少的实际,广开水田,发展灌溉,招募当地无地贫民佃耕。利用当地资源,开挖酒泉、金塔等地的盐池。抑制豪强,解除豪强的私人武装,限制豪强兼并土地。鼓励少数民族开荒,加强中西交流。金塔的社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富足盛况。在此基础上,他将军费结余部分用于购买西域珍奇之物和马匹等物资,以支持中央政权之用。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徐邈豁达大度,尊重羌胡首领,在羌胡中树立了威信。他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兴办学校,实行仁义,“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改进民俗民风,割除陈规陋习。于是,境内“风化大行,百姓归心”,得到河西各族民众的拥护。
  正始元年(240年),徐邈调任大司农,后转任司隶校尉。他刚正威严,满朝官吏敬畏。正始六年(245年),徐邈病死于洛阳,曹魏政权以公侯之礼安葬。
  曹魏政权为发展河西农业生产,解决军粮问题,在酒泉、敦煌一带大力发展屯田。屯田的形式既有军屯,也有民屯。军屯属于驻防军队的且耕且守,由各地驻军长官所领,司农校尉管理。民屯则多是招募农户和迁徙百姓,由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及典农中郎将等屯田官员进行管理。屯田农户所缴纳的地租实行“分田之术”,用官牛者,官六民四,用私牛者,五五对分。屯田者还享有不服军役的优惠待遇。
  第二节 晋与十六国时期
  曹魏咸熙二年(265年,西晋泰始元年),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史称晋武帝)逼迫魏元帝曹奂让位,建立西晋王朝,定都洛阳。金塔归于西晋政权统治。
  西晋时期
  西晋统一后,全国设十九州、一百七十三郡。在西北地区,西晋仍沿用汉制,西域长史府统辖西域各国,北边是匈奴,南边是鲜卑。今甘肃一带,有凉、秦、雍三州。河西地区属凉州,凉州刺史部统辖八郡,仍领戊己校尉。酒泉境内设酒泉、敦煌两郡。酒泉郡领禄福、会水、安弥、乐涫、骍马、表氏、延寿、玉门、沙头九县。今金塔县东部属会水县,西部属禄福县。西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改禄福县为福禄县。
  西晋政权建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特别是晋武帝时期,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经济政策,减免赋税,发展商品贸易,任用清廉官吏,整顿地方秩序,使社会经济有较大恢复和发展。
  西晋建立后,地方豪强势力受到王权势力庇护,得到进一步发展,以致“门阀世族”和“豪门著姓”几乎垄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当时,选官要看家族,取士要看阀阅,以致形成尊贵者永远尊贵,而卑贱者永远卑贱的社会现象,即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卷45《刘毅传》)。
  这一时期,金塔周边的敦煌兴起了索、汜、宋、阴、张等豪门望族,或以家学成就影响当世,或在割据政权中留下事迹,尤以出自“累世官族”的敦煌大族索氏最有影响,其中以索靖、索父子最为著名。还有索袭、索紞两位著名学者,在通晓经纬阴阳占卜术数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西晋时期敦煌令狐氏势力发展也很快,一度成为地方领袖,割据一方。
  酒泉也兴起了一些著姓家族,同样家大业大,门生、宾客众多。如汜腾,他施舍家族一次就散去合钱50万的家产。另如宋纤,仅门下弟子就有三千人。
  这一时期门阀著姓统治社会,地方封建势力明显加重,成为地主经济制度的食利者。门阀著姓发展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可以做到“闭门为士”(《晋书》卷26《食货志》)。一旦有战乱发生,庄园主可以利用庄园内坚固的城堡和依附于自己的劳动者组织部曲和家兵,内守外攻。后来庄园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垒”“堡壁”“坞堡”“坞壁”等称谓。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统一全国后颁布“占田令”,规定官吏可按照官品占有10~50顷的田地,同时拥有1~50户的劳动者作佃客,这个法令为豪强庄园发展提供了保证。此后北方战乱不断,大批流民为酒泉乃至河西一带的豪强地主庄园所收容,许多官僚、大姓也带领宗族、宾客涌入,以寻找新的庄园基地。由于金塔一带土地肥沃,宜农宜牧,也成为豪强地主争相占有的对象。金塔境内现在还遗存的许多坞壁遗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一时期,金塔一带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畜牧产品数量多。与畜牧业有关的肉、奶、皮、角、骨、毡毯等畜产品加工,是庄园的主要手工业生产类型。
  西晋末至东晋,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兴起,纷纷进入中原建立割据政权。河西的汉、鲜卑、氐、羌、匈奴等民族杂居相处日久,势力日强,趁西晋和东晋王朝无暇西顾之际,也先后拥兵割据,建立了前凉、后凉、北凉、西凉政权。此外,前秦和后秦也一度控制过河西,形成了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前凉时期
  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张轨被任命为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统辖河西地区,前凉政权由此肇基。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年,前凉永宁元年)张茂继位,称凉王,前凉政权进入割据时期。至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建元十二年)前凉灭亡,历9主,共76年。
  张轨到达凉州后,在“尊晋攘夷”与“保宁域内”的政治方针指导下,整顿吏治,重建秩序,尊奖晋室,收拢民心,建立制度,发展经济,“兴农修武,保卫州境”“辟土设郡,安置流民,徙石为田,运土植谷”,振兴文化,倡导教化,传授儒学,培育人才,稳定了张氏集团在河西的统治。
  西晋建兴二年(314年),张轨病逝于凉州,终年60岁。
  张轨死后,其子张寔及其弟张茂先后摄理州事,继续强化张氏家族在河西的势力和地位,巩固其家族统治,割据局面正式形成。
  前凉政权经过张轨奠基及张寔、张茂经营治理后,逐渐形成割据局面。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前凉太元元年),张茂病死,张骏以张寔世子名分继位,时年18岁。张骏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把前凉割据政权不断推向强盛。
  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西域诸国朝觐张骏,结束晋初以来西域与内地阻隔的局面,前凉割据政权开始运用行政手段管理西域。之后,张骏重新划定疆域,将凉州划分为凉、河、沙三州建制。即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合十一郡为凉州;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威、汉中为河州;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都护三郡三营为沙洲。张骏假凉州都督,摄三州。前凉在诸凉政权中疆域最大,略有今甘肃河西地区、宁夏西部,青海东北部及新疆大部。
  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五月,张骏亡,张重华继位假凉王。张重华即位后,积极采取措施革新政治,减去民众负担,安定民生,并采取“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圃,以恤贫穷”(《晋书》卷86《张重华传》)的措施,努力发展经济,使前凉政权走向强盛。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前凉永乐四年),凉州官吏推张重华为丞相、凉王、秦雍凉三州牧。此时,前凉疆域达到最大,“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到居延”,相当于今甘肃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和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
  张重华时期,前凉出了一名能臣谢艾。谢艾,敦煌人,生卒年不详。
  担任主簿。此人虽是一名文官,但却善于用兵。张重华的对外措施主要是抵御后赵进攻。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后赵兵分两路进攻前凉河州和金城,武街(今甘肃岷县西南)、金城相继失陷,直接危及前凉政权的大本营——凉州,此时凉州司马张耽力荐谢艾出战,张重华破例启用谢艾为中坚将军,配步骑五千与后赵麻秋决战,谢艾大获全胜。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后赵再次进攻凉州,又被谢艾击败。随后,谢艾又在神鸟(今武威市凉州区以南)打败麻秋军的前锋,迫使后赵退回到黄河以南。至此,谢艾的军事生涯达到顶峰。后,谢艾得到张重华重用,却被张祚与内侍赵长陷害,被迁任酒泉太守。谢艾在酒泉太守任上功绩卓著,曾主持修建酒泉旧城,晋城门(当时的南门)、鼓楼(当时的东门)至今仍保存完整。谢艾著有《谢艾集》,共8卷。谢艾在酒泉8年,加强城区防务,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张祚篡位称王后,谢艾被张祚诱杀。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前凉永乐八年),张重华病死,时年27岁,年仅10岁的儿子张曜灵继位,张祚辅政。张祚废张曜灵自立,荒淫残暴,不但不听从属下劝其施行仁政、保境安民的建议,反而滥杀无辜,罢免贤臣,猜忌群臣,导致人心离散,政权日渐没落。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凉太清十四年)八月,前秦军攻入姑臧,后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前秦时期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前秦皇始元年),氐人苻健建立前秦政权。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前秦太初九年),前秦被羌人姚氏后秦政权所灭,历六主,共44年。这一时期,金塔属于前秦统治。
  前秦建立后,势力扩张至今河南一带,接着苻健平定关中地区。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前秦寿光元年)六月,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生性暴虐,滥杀朝臣,引起不满,人人自危。东晋升平元年(357年)六月,清河王苻法、东海王苻坚联合梁平老、强汪、吕婆楼等发动政变,杀死苻生,立苻坚为大秦天王。
  苻坚灭前凉后,在酒泉境内设酒泉、晋昌、敦煌三郡,隶属凉州。太元七年(382年)苻坚命氐族贵族吕光西征西域,西域诸国皆入贡前秦。至此,前秦统一了北方。统辖版图“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成为十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略有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九省区,四川东部、内蒙古南部、江苏、安徽、湖北北部,以及今蒙古国全境。
  苻坚即位后,重用王猛,拜王猛为中书侍郎。推行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严禁奢侈、惩罚豪强、广兴学校、招揽人才等政策,境内百姓安乐,国力大增,使前秦成为当时北中国最强大的政权。
  前秦时期佛教文化广为传播。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敦煌莫高窟开始开凿。当时有许多僧人来往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敦煌、酒泉、姑臧、长安之间。使敦煌、酒泉成为西域佛教文化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中心,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中继站。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八月,苻坚亲率戍卒60余万、骑兵27万攻伐东晋,被东晋谢石、谢玄率领的八万晋军在淝水打败。淝水一战后,前秦国力一蹶不振,地方势力纷纷起兵反叛,前政权迅速瓦解。当时,关中地区有鲜卑贵族慕容泓起兵反秦。吕光在征服西域之后东返途中得到苻坚战败消息后,统领七万五千兵马急速东进,收复沿途各郡,夺取姑臧,建立后凉政权,金塔一带遂归入后凉统治。
  后凉时期
  后凉吕氏政权是由前秦政权派生出来的地方割据政权。东晋太元十年(386年)为吕光所建,元兴二年(403年,后凉神鼎三年)为后秦姚氏政权所灭。后凉历四主,共18年。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吕光率兵从长安出发西征西域。一路高奏凯歌,击败西域诸国,小国纷纷投降,一举平定西域。太元十年(385年,前秦太安元年)三月,吕光率部东返。至高昌时传来淝水之战中苻坚战败的消息,吕光以“赴难”名义号召将士急速东进。一路上高昌太守杨翰、敦煌太守姚静和晋昌太守李纯相继投降。九月,吕光大军经玉门关进入酒泉境内。将到玉门市,凉州刺史梁熙才组织抵抗。吕光急速进兵,在安弥(今酒泉市肃州区东)击败并活捉梁熙之子梁胤。十月,武威太守氐人彭济俘获梁熙,开城投降,吕光顺利进入姑臧,自领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次年十一月,吕光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领护羌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十二月,吕光攻克张掖城。随后在凉兴(今瓜州县南部)平定王穆叛乱。吕光遂在酒泉一带设酒泉、晋昌、凉兴、敦煌诸郡。至此,凉州及河西大部地区均为吕光占据。太元十四年(389年)二月,吕光改元麟嘉,在姑臧(治今武威市凉州区)南郊即三河王位,正式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后凉”。
  吕光统治时迷信武力,不修德政,一味采取军事高压政策,导致域内人心离散,经济凋敝。在政治方面,吕光采用严刑峻法进行高压统治,杀戮凉州豪族大姓,不断激化民族矛盾,失去河西世族和民众支持,境内各民族势力不断反抗,使境内动荡不安。加之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内部臣僚多有叛乱,政权危机四伏。在经济方面,吕光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强征赋税、掠夺粮食,大量粮食囤积在姑臧城中,而河西却出现谷价暴涨,甚至人吃人的困难局面。吕光在位七八年时间,没有出台过任何有关农业生产的法令。为掳掠人口,吕光盲目地将西海郡(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人口强迫迁徙到河西各郡,使居延屯田彻底遭到破坏。在文化方面,吕光自幼“不乐读书,唯好鹰马”,不重视文化发展。早在入姑臧之初,他就杀了凉州名士十余人,导致群贤离心。吕光不敢任用前凉留下的士人,最终被西凉和北凉政权所网罗。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后凉龙飞四年)十二月,吕光病死。临终前,他把政权交给儿子吕绍、吕纂、吕弘三兄弟。此时,后凉内部矛盾重重,后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而兄弟三人也为争夺政权而互相残杀,加速了后凉的灭亡。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后凉神鼎元年),吕光之侄吕隆在内外交困之中被后秦姚硕德围困,不得已向后秦请降纳贡,苟延残喘两年后,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后凉神鼎三年)八月,吕隆在南凉与北凉夹击下,彻底投降后秦,将吕氏家族、官僚旧臣及民户一万余户迁至长安,后凉政权灭亡。
  西凉时期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后凉咸宁二年),段业和沮渠蒙逊矛盾激化,晋昌(今瓜州东南锁阳城)太守唐瑶出面联合周围六郡士人共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建都敦煌(后迁都酒泉),建年为庚子,大肆册封勋望,西凉政权正式建立。西凉政权历三主,存在22年,是历史上唯一在酒泉建都的政权。
  西凉政权建立的政治基础是河陇大姓集团联合,担任要职的多数为陇西大姓豪族与敦煌名门望族,其政权一大特色是著姓政治。李暠册封的官吏中,宋、索、汜、阴、令狐、张氏等家族的人数最多,敦煌大姓和名门之后占其中大半,并将前凉名士和贵族后裔网罗到政权集团中。李暠与这些著姓大户通过联姻互为依存,盘根错节,形成了一股足以左右当地形势的强大政治势力。李暠重用河西汉族大姓创建西凉的政策确实起到了号召作用,得到了河西大姓豪族的拥戴,为建立和巩固西凉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推行著姓政治的同时,李暠尊奉东晋为正朔,得到东晋政权的认可,并实施“东伐”“西固”战略。西凉建立之初,仅占有敦煌、凉兴、晋昌、酒泉四郡之地,“地狭民稀”,实力不足。为改变这种形势,创造与北凉抗衡的条件,李暠积极偃文修武,积累物资,扩充地盘,兴办屯田,“广田积谷”为东伐之资。西凉建初元年(405年),李暠开始实施“东伐”战略,决定先迁都酒泉。春夏之交,李暠委任张体顺为宁远将军和建康(治今高台县骆驼城)太守,镇守乐涫(今酒泉市下河清乡皇城遗址);以宋繇为右将军,领敦煌护军,协同其子李让镇守敦煌;任命其子李翻为酒泉太守。李暠率文武官员迁都酒泉。
  李暠迁都酒泉后,逼近北凉辖境,与北凉冲突逐渐加剧,双方形成对峙之势。当初李暠迁都打算“渐逼寇穴”,以求主动,待时机成熟便可直捣张掖,一统河西,成就霸业。但是,事实却是西凉反被北凉所逼。为防范敦煌以北鲜卑和以南羌人部落对敦煌的侵扰,李暠陆续整理敦煌城防,修筑围墙,加强防守。李暠经营酒泉和充实敦煌,为的是攻守有据。在和北凉的较量中,他不敢轻举妄动。虽有壮志,但面临四面受敌的严峻形势,使他不得不采取战略守势以自保。
  经过李暠多年的励精图治,西凉逐渐呈现繁荣局面。西凉强盛时,其疆域北起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西南),南达祁连山,东至今张掖临泽一带,西抵高昌郡(今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西凉建初十三年),李暠在酒泉病逝,终年67岁。李暠共在位十八年(400—417年)。西凉国人将李暠谥号武昭王,墓地称建世陵(位于酒泉城西十五里),庙号太祖。李暠在酒泉的十三年,是西凉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李暠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到唐代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尊其父李昞(李暠的六世孙)为“元皇帝”,追尊其祖父李虎(李暠的五世孙)为“景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亲撰《凉武昭王传》,并收入房玄龄主编的《晋书》。唐天宝二年(743年)三月,唐玄宗李隆基把李暠追尊为“兴圣皇帝”。李暠成为李氏家族史上建国称王的第一人,也是“五胡十六国”国王群体中唯一得到后世皇室追赠“皇帝”称号的国王。
  李暠死后,次子李歆被幕僚奉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护羌校尉,并大赦境内,改元嘉兴。李歆即位后,逐渐改变了李暠审慎用兵、保境安民的策略,实行严刑峻法,频繁对外发动战争,并大兴土木,使西凉国力虚耗最终走向灭亡。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西凉永建元年)七月,沮渠蒙逊引诱李歆出兵,兵败于蓼泉(今张掖市临泽县境内),被北凉军队杀死。李歆战死后,北凉军队乘胜追击,迫使李歆的几个弟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预、御林右监李密、左将军李眺、右将军李亮等放弃酒泉,逃往敦煌。沮渠蒙逊统领大军占领酒泉城。
  北凉时期
  北凉是张掖卢水胡沮渠蒙逊在河西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公元397年建立,公元439年为北魏所灭,历五主,共43年。
  沮渠蒙逊(368—433年),卢水胡酋长,世代居住在临松郡(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北凉神玺元年),沮渠蒙逊借两位叔父因战败被吕光杀害一事,起兵反抗吕光,很快进驻乐涫(今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皇城),攻取酒泉。后又包围建康郡(今高台骆驼城),并遣使劝建康太守段业共谋大计。段业被沮渠蒙逊和沮渠男成推为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北凉政权初步形成。
  沮渠蒙逊“有勇略,多计谋”,投奔段业后不断建立功业。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北凉神玺二年)六月,段业由建康迁入张掖。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北凉永安元年)开始,沮渠蒙逊利用各种手段削弱段业势力,并率军围攻张掖,段业被沮渠蒙逊所杀。六月,梁中庸等人共同推举沮渠蒙逊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定都张掖。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北凉永安十一年),沮渠蒙逊占领姑臧。次年,沮渠蒙逊迁都姑臧。同年冬,沮渠蒙逊在谦光殿自称河西王,改元玄始,仿吕光称三河王旧例,设置百官,修缮宫殿,建城门及诸多庙宇殿阁。至此,北凉开始王权统治。
  北凉政权建立后,凉州境内四凉一秦五个政权并立。北凉东与建都于姑臧的氐族后凉政权为邻,南与建都于乐都(今青海省乐都县)的鲜卑秃发氏南凉政权抗衡,西与建都于酒泉的汉人李氏西凉政权接壤。建都于苑川(今甘肃省榆中县境内)的鲜卑乞伏氏西秦政权势力强大,经常干预河西事务。沮渠蒙逊不断巩固内部政权,稳定周边形势,采取示外以弱,结好邻邦、驱逐南凉,迁都姑臧、严明纪律,统一法度、休养生息,减轻徭役、推崇儒学,广揽人才等一系列稳定政局、发展经济文化的积极政策,使北凉逐渐强大。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北凉玄始二年),南凉乐都被西秦攻占,南梁灭亡。沮渠蒙逊开始集中力量西进,准备统一河西走廊。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北凉玄始九年),沮渠蒙逊对西凉发动全面进攻。采用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的战术,在蓼泉设伏兵打败西凉军队,李歆被杀死。七月,北凉军队攻占酒泉。421年初,沮渠蒙逊攻入敦煌城,杀死李恂,西凉灭亡。北凉尽得酒泉、敦煌等地。
  元嘉十九年(442年),北凉又向西掠取鄯善、高昌等地,西域36国称臣。至此,沮渠蒙逊统一河西走廊。据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北凉盛时,置3州、统14郡、领57县。其中凉州治福禄(今酒泉市肃州区),统张掖、临池、西郡、临松4郡,领12县;沙州治敦煌,统敦煌、酒泉、建康、凉兴、晋昌5郡,领23县;秦州治姑臧,统武威、昌松、番禾、广武、金城5郡(秦州为北凉后期所置),领22县。金塔仍为会水县,隶酒泉郡。
  沮渠蒙逊是个开明的君主。他推崇儒学,重视选用儒家知识分子,是北凉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凉之旧臣,有才望者,咸礼而用之”(《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敦煌士人张穆和以儒学著称的刘昞被沮渠蒙逊提拔为中书侍郎和秘书郎,得到重用。北凉还集中了阚骃、张湛、索敞、阴兴、宗钦、程骏、程弘、宋繇等一大批儒学硕士,这对北凉进一步汉化起到促进作用。沮渠蒙逊善于招揽人才,鼓励臣下直言献策,广泛听取臣僚建议。沮渠蒙逊对持不同政见者也能包容,并一视同仁。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北凉永安元年),沮渠蒙逊下达劝课农桑的教令,要求各级官吏明于督察、增加生产,制定典章制度,保证农业生产。沮渠蒙逊深知经济发展与政治密切相关,同时他注重反躬自省,不断调整政策,实行仁政,让利于民。
  沮渠蒙逊对金塔当时最大的贡献是修建了“王子庄”。北凉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于是决定让其子沮渠牧犍任酒泉太守,带领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沮渠牧犍留此之后,辗转数十里率众放牧。一天,沮渠牧犍发现一处地方小溪遍地,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便产生了在此兴建庄园、定居放牧的想法。北凉玄始十一年三月,沮渠牧犍开始抽调人力,筹集材料,选定吉日,动工兴建。历时数月,一座崭新的庄院落成。庄园以土筑围墙,墙高丈余,建筑宏伟,占地百亩。此庄建成之后,游牧众人安居其地,白天外出放牧、夜晚回庄安宿。“不牧畜夜遁,不惧寒风凛冽”。几年间,这儿便牛羊成群,秩序安定,牧民富庶。夏日,更是一派明媚景象:“野芳发幽香,水草嫩且租,小憩藉草坐,小鸟啼啁啁。握竿欲垂钓,溪水碧波流。”北凉永和元年(433年),沮渠蒙逊病逝,沮渠牧犍离此继任河西王位。此后,人们便把此地称作“王子庄”,其遗址位于今金塔县中东镇、古城乡一带。
  北凉永和元年(433年),沮渠蒙逊病死,其子沮渠牧犍即位。沮渠牧犍即位后纵情享乐,沉湎酒色,荒殆政事。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夏,被拓跋焘围困于姑臧,在兄弟投降、外无援兵的困境下,沮渠牧犍只得率文武5000余人面缚而降,北凉政权灭亡。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
  从公元420年至589年间的16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朝为宋、齐、梁、陈;北朝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代替)。
  北魏时期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秦太初元年)正月,鲜卑族首领拓跋珪称王建国,北魏政权建立。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金塔开始归属北魏统治。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金塔归属西魏统治。北魏历14帝,共149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初,东征西讨,征服周围部落,不断扩大地盘,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他通过“息众课农”“计口授田”“离散诸郡,分土定居”等政策,巩固北魏政权,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为拓跋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拓跋珪之后的继任者明元帝,继承了他的政策,发展农业,休养生息,任用贤能,整饬吏治,使北魏政权进一步巩固。
  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明元帝去世,拓跋焘继位,为太武帝。他积极向西拓展,击败占据关中的大夏赫连氏政权,元嘉八年(431年),攻占关中,驱逐大夏。元嘉十三年(436年),北魏攻灭北燕,占领辽西。元嘉十六年(439年),北魏灭北凉,占据河西走廊,其势力开始向西域地区深入。
  当时酒泉、敦煌分别为北凉余部沮渠无讳、沮渠唐儿占据。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北魏进攻酒泉、敦煌。次年,沮渠无讳、沮渠
  唐儿放弃酒泉、敦煌,率领万余人,投奔西域宗室兄弟沮渠安周。酒泉遂被北魏占领。北魏灭北凉后,依例在河西地区建立军政制度,在酒泉境内设敦煌镇(后改瓜州),治敦煌县,辖酒泉军、晋昌戍、乐涫戍等。
  至此,从公元4世纪开始的北方分裂局面,重新归于统一。中国进入北方北魏政权与南方刘宋政权相对立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在西北地区的行政建制,基本沿袭魏晋以来的州郡制度。据《魏书·地形志》所录,北魏在西北地区设立二十一州、七十六郡。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罢敦煌镇置瓜州,辖敦煌、酒泉、玉门、常乐、会稽、效谷、寿昌七郡,州刺史驻敦煌。至此,北魏在今甘肃境内设置8州,统45郡,领113县。孝昌二年(526年),废会水县,按水系将县境西部(王子庄)并入酒泉,东部(毛目)并入张掖。
  北魏是北方游牧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的政权,在西进、南下过程中,吸收了多个民族。北魏政权建立后,民族矛盾尖锐,各地方政权之间相互攻伐和兼并,连年战争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社会衰败。为巩固政权,北魏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胡汉分治,迁移人口、充实内地,减免徭役、赈恤灾荒,重视农业、发展经济,推崇儒学、兴办教育等一系列政策,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经济,重新建立社会秩序。
  北魏拓跋珪称帝后,注意劝课农桑,积极制定赋税制度。北魏统一河西后,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屯田,并广泛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三长制(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均田令。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使北魏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北魏统治后期,鲜卑贵族生活日趋腐化奢靡,官吏贪婪残暴,百姓兵役、徭役、赋税负担日趋沉重。境内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并不断激化,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来势凶猛。在外部民众起义打击之下,内部变乱也不断发生,权臣之间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他们争权夺利,相互攻杀,北魏统治大权旁落,难以为继。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七月,高欢攻破洛阳,孝武帝西奔关中投靠宇文泰。十月,高欢拥立11岁的清河王元亶世子元善为帝,是为孝静帝。后移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史称东魏。孝武帝西奔关中后,宇文泰迎接到长安,建立西魏政权。至此,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此时,金塔归属西魏统治。
  西魏时期
  西魏是从北魏政权中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都城在长安。其统治时间为(535—556年),历3帝,共22年。
  西魏政权的建立者是宇文泰。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割据关中的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西魏在今甘肃境内置20州,统46郡、领99县。今金塔县属福禄县,隶酒泉郡。
  西魏建立之初,宇文泰为保证政权的稳固,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发展经济,改革兵制,国力不断增强,最终统一北方。
  在政治方面,西魏建立之初,宇文泰即颁布新制,施行六条诏书,即:一先治心,二敦教化,三尽地利,四擢贤良,五恤狱讼,六均赋役。罢除门阀制度,“唯才得人”。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尽地利、均赋役两条。尽地利的中心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强调令民废农者,是则绝民之命;抓农时应同抗洪救灾、打击盗贼一样紧急。均赋役,重点是强调不优容豪强,不压抑贫弱,不放纵奸巧。西魏继承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调制。西魏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如天子亲耕籍田、下劝农诏、灾年开仓济贫以及各种类型的赈灾,罢苑弛禁等措施。在军事方面,宇文泰实行府兵制。设立之初,府兵大多是“六镇”的鲜卑族。后来随着战争扩大,开始招募汉人从军。通过官制和兵制改革,加强了统治集团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宇文泰的改革使西魏不断强大。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病死,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宇文护。同年底,宇文护逼迫恭帝让位,立宇文泰长子宇文觉为天王(即北周孝闵帝),西魏灭亡。
  北周时期
  公元557年,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皇帝宝炬,自立为帝,建立北周。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北周灭亡。北周历5帝,共25年。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为大司马,掌军政大权。北周闵帝元年(557年)九月,宇文觉称天王不到一年,被宇文护杀死,年仅16岁。宇文护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为北周明帝。北周明帝三年(559年),宇文护杀明帝,另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改元保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武帝。周武帝通过改革使北周很快强大,最终统一北方。
  北周在今甘肃境内置17州,统37郡、领72县。今酒泉境内设酒泉、敦煌、常乐三郡,分别隶属甘州、瓜州统辖。今金塔县地属福禄县,隶酒泉郡。
  北周政权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政权,以加强统治。北周武帝大力推行改革,在政治上,推行六官制,削弱大臣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军事上,继续实行北魏以来推行的府兵制,并有所改革,加强了皇帝对禁军的统领。在文化上,崇尚儒术,设立学校,并下诏灭佛,将百万僧侣转为国家编户和均田农民,使北周劳动力增加,国家财力得到增强。在经济上,通过实行汉化政策,擢贤才,提倡廉政,利用地利发展农业,使北周很快强大,最终攻灭北齐,统一整个北方地区,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周武帝死后,长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宣帝。周宣帝纵情声色,不恤政事,致使朝政昏乱不堪。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即位不到两年的周宣帝病死。其长子宇文阐即位,年仅8岁,史称周静帝。静帝年幼,由宣帝嫡妻天元太皇后杨氏的父亲杨坚任假黄钺、左大丞相,掌握朝廷大权。杨坚抓住时机,剪除宇文氏诸王势力,平定诸路反抗势力。北周大定元年(581年,隋开皇元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史称隋文帝,北周灭亡。宇文阐也在禅位后次年五月,被杨坚所杀。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塔人口
  曹魏初期,河西地区战事不断。社会的动荡,造成会水“民夷流散”“户口损耗”的局面。曹魏平定动乱后,采取安抚、招怀各族流民、推广农业技术等措施,发展河西经济。随着经济的繁荣,金塔人口得到了恢复性发展。
  西晋时期金塔境内相对安定,大批流民迁入,人口稳步发展。《晋书·地理志》记载:“酒泉郡县九,户四千四百。”按当时西晋全国户均6.57人计算,则酒泉有28908人,按九县平均,会水县有489户,3212人。
  十六国初期中原战乱不断,河西地区相对稳定,中原大批人口因避难而迁入河西,促使会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前秦灭前凉后,前秦将东南所掠得人户迁到酒泉等地。前秦建元末(385年),又从中原迁入七千余户。这两次使酒泉人口猛增。酒泉郡人口增加为3.07万户,122800人,按九县平均,会水县3411户,13644人。
  西凉政权曾采取设置侨郡县的有效措施,集中安置江汉及中原地区移民,通过劳动力综合开发及利用,促进河西经济开发与发展。李暠所安置的人口,江汉人口一万余户,中州人口七千多户,武威东部人口数千户,按照当时每户平均五六口人的基数计算,总计有近两万户十余万人口。这些人口最初安排在敦煌、晋昌二郡。李暠东迁酒泉后,这些人口又向酒泉等地迁移。并在各郡县间迁徙,使酒泉各县人口分布渐渐趋于合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记载,随同李暠迁出的敦煌人户达23000,按每户4口的规模推算,约有92000人迁入酒泉。加上原有人口,使酒泉成为当时河西人口密集的地区。
  北凉攻灭西凉后,在会水建设牧庄(后称王子庄),迁徙部分牧民在此放牧,使会水人口得到增长。
  北魏攻灭北凉以后,河西境内人口被大批迁往平城,又有大批人口外逃,造成河西人口数量的骤减。北魏统一北方后,十六国时期从中原和关中逃往、迁移到会水的人口,部分自发地回迁。人口大量外徙,加上北魏征服过程中的人口伤亡,导致会水境内人口下降。这一时期会水县建置也被撤销,将会水并入酒泉就是人口减少的很好证明。
  西魏、北周时期,酒泉一带实行均田制,并且与“记账制度”和“户籍制度”相结合,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利用,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农业发展,也有利于人口发展。因此,西魏、北周时期金塔人口较北魏时期有较大发展。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塔经济社会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几百年间,群雄逐鹿中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而河西地区相对安定。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金塔虽然经历了好几个民族政权的交替统治,有多次民族的交锋与冲突,但与战火频繁的中原地区相比,总体来说还是相对稳定。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在这里交汇,呈现出了鲜明的多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这一时期,酒泉作为丝路重镇,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和经济基础。而当时的会水县(今金塔县)作为酒泉面积最大的县和离酒泉最近的县,一度还并入酒泉和福禄县(今肃州区),在酒泉的带动下,其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经济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历代政权多采取大兴屯田、劝课农桑、奖励农耕的政策,使金塔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金塔完全摆脱纯自然状态的生产境况而进入有计划的开发阶段,开始步入农业文明的新时期。中原新型生产技术马拉牛耕和生产工具铁犁木耧的不断引进,灌溉方法的改进,使农作物品种增多,亩产量提高,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牧业互补的格局基本形成,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盛况。
  曹魏时期,入居河西地区的鲜卑部落,在金塔、居延一带开辟出新的畜牧基地,形成新的生产潜力。加之曹魏政权对羌胡部众采取怀柔政策,鼓励发展畜牧业,有效促进了金塔一带畜牧业的发展。此后,占据金塔的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均重视畜牧业发展。到北魏灭北凉前,北魏军队追击柔然,至张掖水(弱水)后折向北,在金塔、居延等地所见牛马漫山遍野,返回时,光马就带回100多万匹,杂畜则不计其数。可见当时金塔畜牧业发展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塔境内以皮袄、皮靴、皮帽、车饰、挽具等为主的皮革加工业,以制作刀、矛、箭、弓、驽、甲等兵器和刀、斧、锯、锸、剪、犁、锄、镰、铲、锛等农牧业生产工具为主的冶炼加工业,以加工耧车、犁、耙、耱、牛车、连枷、木锸、叉和犊车、轺车、安车的木器制作业,以酿酒、做醋为主的食品酿造业,桑产业、制盐业都有较快发展。金塔境内遗存有大量的魏晋时期的墓葬,很多墓葬是砖室结构,大量的墓砖说明了当时烧砖业的发达。从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来看,仅陶器一类,就有陶罐、陶盆、陶壶、陶仓、陶井、陶炉、陶楼、陶灶、陶樽、陶碗、陶钵、陶盘、陶案、陶俑、陶牛、陶羊、陶鸡、陶车等数十种,上百件。这些物品说了陶器制作的发展盛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由于战争影响而时断时通,但各个地方割据政权建立以后,都很重视与周边地区发展贸易。由于金塔地处酒泉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的战略孔道,商业贸易得到了一定发展。魏晋时期,中亚、西域各国商人经丝绸之路西段进入酒泉后,有一部分经金塔县出居延、越河套,进入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等地。西域和欧洲商人用玉石、各种毛制品、马、骆驼、棉布等与内地的锦、绢、纱、绮、罗、刺绣等丝织品,以及铁器、漆器、铜镜等物品进行交换,还用粮食交换内地的食盐。当时,在交通要道上的一些中心城市形成了都市贸易集散地,如酒泉,由于客商云集,货品聚集,商业贸易非常繁华,逐渐形成商业中心。在县城治所,是各族群众进行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当地农牧民、小手工业者在此交易,也有专业从事商贸活动的行商坐贾,还有沿丝绸之路到中原贸易的西域胡商。他们的交易行为受到当地政府的管理和保护。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里已经出现集市。各族小商贩、农牧民用皮毛、粮食、牲畜、农具等手工产品,到集市上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或赚取有限零售利润。
  文化 科技 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塔文化呈现出南北交流、东西交融的特点,儒学、文化、艺术、科学相互影响和促进,金塔文化一度呈现出繁荣景象。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各个割据政权出于安定邦域、维护统治的需要都提倡儒学,并积极开办了一些公私学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尤其是西凉国主李暠,注重教育,兴办学校,继承西汉以来实行的州选秀才,郡举孝廉的政策,增设秀孝之科,重视从儒生中选拔士人,不断充实统治机构。他们还重视汉文经籍的典校和编著,促进儒家经典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各地方割据政权均比较重视史书编著,尤其是注重自身历史的总结和记载。仅曹魏时期完成的著作就有十余部。敦煌人阴澹、刘昞都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著述颇丰。
  魏晋南北朝时期,酒泉、敦煌一带文学昌盛,诗歌、散文不乏力作,尤其是西凉国主李暠所做的《述志赋》,是存留至今的五凉乃至整个十六国时期唯一完整的赋作。全赋九百二十余字,共分六段,波澜起伏,跌宕回环,古奥典雅,情笃意切,非常感人,是南北朝文学中难得的佳作。
  魏晋时期,《博物记》记载了酒泉延寿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域龟兹发现石油。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博物学家、辞赋家对天然气燃烧的壮观和瑰丽景象都做过记载。
  造纸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终完成了由简到纸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自觉的一个时期,也是书法由隶书向楷书转变的重要时期,章草也逐渐演变为今草,行书和楷书也趋于成熟,孕育了钟繇、索靖、陆机、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并且以“二王”书法为代表的“晋韵”书风也随之确立。从现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贴及传世墨迹来看,真、行、草、隶、篆众体皆备,丰富多彩,灿若群星,在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宗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空前社会动荡与民族交融。多民族间冲突加剧,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人民饱尝战争疾苦,希望得到神灵保佑,消灾免祸,祈求平安,佛教信众日益增多。地方割据政权的君主,也亟须为自己寻找精神支柱,希望利用佛教来惩恶扬善,缓和民族矛盾,并借宗教维护统治。因此,佛教在北方广为流行。据《首楞严经》后记中记载:癸酉年(373年)凉州刺史张天锡,请月氏优婆塞支仑在州内正厅堂、湛露轩下,出《首楞严经》《须赖》《金光》《首如幻三日未经》4种,由龟兹(新疆库车)王世子帛延翻译。译经时,在场的有会水(今金塔县)县令马奕,可见当时会水一带信佛的程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窟造塔盛行,墓室壁画,雕塑彩绘艺术发展到又一个高峰。敦煌莫高窟的许多洞窟开凿于这一时期,壁画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西域风格、敦煌本土风格和南朝风格的壁画在交融中不断发展。酒泉、嘉峪关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大量壁画墓,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境内各民族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族风情、文化发展、人文景观、文化交流等情况,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研究美术史和魏晋民间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
  由于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及西域游牧文化在此时期得到空前广泛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繁荣,音乐、舞蹈、百戏艺术有了飞速发展。仅酒泉出土的魏晋墓室壁画描绘记载的乐器就有箜篌、琵琶、阮、秦筝、洞箫和长笛、手铃等;百戏艺术形式有角抵、扛鼎、筋斗、骑射、走索、眩人、幻术、弄丸、扭腰伎、东海皇公、鱼龙曼延、吞刀吐火等。
  第六节 考古发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实物
  魏晋衣物疏
  2011年4月,在金塔县板滩墓群内的一座魏晋墓葬中出土的一件“衣物疏”。该衣物疏为一长方形木牍,已残断为3块,右侧完整,上、下两端均有缺损,左上侧缺损严重。残长15厘米,下宽6.5厘米,上宽4.3厘米,厚0.4~0.6厘米。木质已严重腐朽,多数字迹模糊不清。所书文字从木牍右上角起头竖写,残存八行。释文如下:第一行:“故布衫一领故口口口二量口口口口故口口”;第二行:“口二口故纑群(裙)二领故布群(裙)三领故口口”;第三行“口口故口一具口口明器一口故口口口”;第四行:“故口履一量故口履一量故口口”;第五行:上部三分之一缺失,缺失部分下有“二双”二字,以下空白,最下面有“故口口”三字;第六行:上半部分缺失,缺失部分下有“双”字,以下空白,最下面有“采带口”三字;第七行:上部三分之二缺失,缺失部分下有“杂衣物五十六种口”;第八行:上部三分之二缺失,缺失部分下有五字,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据此推断,这可能是墓主人随葬物品的清单,即“衣物疏”。此衣物疏在金塔汉晋墓葬中首次发现,实属罕见。(附照片)
  衣物疏,是古人放置于墓葬中的随葬物品清单。墓中随葬物品清单的
  魏晋衣物疏
  习俗,在华夏文明中由来已久。衣物疏,是从遣册发展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遣策的一种。遣策是战国时期先秦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以简牍为主要书写材料。到了汉朝初年,古墓中又出现了一种不同于“遣策”的简牍,学者或称之为“告墓牍”,或名之曰“告地下官吏文”,有的学者也叫“告地策”。“告墓牍”实际上被当作一种冥界凭证,用以保障亡灵在冥界正当通行、居留和占有财物的权利。这一时期,在记录随葬物品内容颇为广泛的“赗方”与“遣策”的基础上,专门的“衣物疏”“物疏”“小物疏”等出现。约从东汉开始,又流行一种在墓中放置“墓莂”(俗称“买地券”)的习俗,就是模拟人间土地买卖的契券格式,虚构向神灵购买坟墓地权的契券,这种契约多数是刻在长方形的铅板上,也有的刻在玉板或书写在铁板、陶柱、青砖和石等物之上。待到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在幕中放置一种陶质的“镇墓瓶”,瓶内有时还盛放朱砂、雄黄、水晶等物,瓶上有朱书文字和附录,当代学者称这种文书为“镇墓文”或“镇墓解除文”。
  魏晋时期,“告墓牍”与“镇墓文”渐行消失,“衣物疏”继承了两汉时期的定式。
  此衣物疏在金塔首次发现,实属罕见,一方面填补了金塔衣物疏的空白,另一方面,为研究金塔魏晋历史和这一时期的民俗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也为考证魏晋衣物疏的书写格式和用词规范以及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和汉字演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魏晋时期是中国汉字书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件衣物疏为后人留下了这一时期书法的活标本。更重要的是这件衣物疏的记载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服饰文化。从这件随葬衣物疏清单内容看,当时活着的人们希望死者在冥世继续生活,所以为他们陪葬了日常生活中所能用到的一切物品,上至冠帽,下至鞋袜,春夏秋冬、里里外外应有尽有,如衣、裙、裤、面衣、鞋、袜、枕、被、褥、糸(丝)带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饰品,再现了当时这一地区居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魏晋伏羲女娲棺板画
  2007年7月,金塔县博物馆对大坡梁墓群内一座因受雨水侵蚀和车辆碾压而塌陷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墓室为单室土洞结构,东西长2.8米,南北宽1.4米,高1.6米,内有棺木两副,为双人合葬墓。经现场清理,棺木木质为西北特有的沙枣木,左边棺木和尸骨已腐烂,右边的棺木保存较好,在长2.5米,宽0.6米,厚0.05米的棺盖内侧绘制有彩画。据考为女娲与伏羲人首蛇身画像,伏羲头戴山字形官帽,左手托日,右手持矩;女娲头盘发髻,右手托月,左手持规,象征天地方圆。两人身为蛇身,缠绕交错。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宇宙。画像描绘手法古朴自然,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泽艳丽。
  魏晋木牌楼
  2011年4月,金塔县板滩墓群内一座魏晋墓葬内出土了木牌楼1个,上下共有三层,6幅画面,内容为人物和松鹤;木版画11块,画面内容以人物和松鹤为主,一块木版用白、黑、黄三色画一白虎形象,昂首张口。这些木版有的有明显的焚烧痕迹,残缺不全,但从它们的结构看,当时应该是组合在一起的。其中一块保存较好的木版,画面中为一老者坐在凉亭里乘凉喝茶,面前一童子正在烧水。画面形象鲜活,用笔简洁,构图质朴,体现出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思想。
  此外,金塔博物馆还收藏有许多出土于本县魏晋墓的陶器随葬器物,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樽,陶仓等,还有一件陶灶,质地为灰陶,整体平面呈三角形,上呈三角形分布有三个圆形火口,前侧有长方形的灶门,也有交通工具,如魏晋陶轺车,质地为灰陶,形似推车,双轮,双辕。车轮与车厢可以分离。轺车造型逼真,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力强,质地坚硬。并有大量动物画像,如褐陶牛,呈颔首站立状,两眼直视前方,四肢粗壮有力,形态逼真;陶卧羊,质地为灰陶,呈俯卧状,羊角转向,嘴微张。该藏品制作的泥坯略显粗糙,但刻画手法新颖独特,用寥寥几刀就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羊形象,实为随葬器皿中的精品;陶鸡,质地为灰陶,鸡头、腹、尾全,形似啄食。该藏品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形象逼真,虽属随葬器皿,但也不乏艺术观赏性。这些随葬明器,既体现了当时手工业水平的高低,也为研究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