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简史》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61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6
页码: 22-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金塔境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畜牧业逐渐崛起成为支柱产业。游牧民族如月氏、乌孙等在金塔地区活动,他们以畜牧业为主,放牧的牲畜包括马、羊、牛等。此外,手工业如金属冶炼、陶器制作、毛纺织等也有一定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对金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塔县 春秋战国 地方史

内容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西周末年,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犬戎强大,最后杀幽王而亡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时期。东周分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从前周平王元年(770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前敬王四十四年(476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前722—前481年)相当,因而史学上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甘肃东部为秦国占有,而中部和金塔所处的西部地区仍是牧猎部族的活动地域。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壮大,到秦穆公之后,秦最终完成了对诸戎的征服与汉化,结束了西北地区长期存在的族帮割据局面。大部分戎族被纳入定居农业文化圈,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推动了中国走向大一统的步伐,加速了西北各族同华夏的交融,逐渐形成了西北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经济文化圈。
  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初期,许多原来的诸侯国开始陆续相互兼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称雄的局面,即所谓战国七雄。最终秦国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地区唯一的大国,不仅代表了西北地区先进的生产力,而且主导着西北地区历史发展的走向和进程。甘肃东部广阔地域为秦的半壁江山;甘肃西部众多的牧猎部族,均受其制约和影响。
  社会形态
  春秋时期,在金塔境内生活的人群,主要是西周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羌人或羌戎人。羌,属他称,是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他们大多数从事游牧生产和生活,少数人半农半牧,或从事农耕业。他们以部落为社会基本组织单位,多个部落结成部落联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如“妻后母,纳嫂”的婚姻习俗,“以战死为吉利,病死为不祥”的人生观,以及“自古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掠,以力为雄”(《后汉书·西羌传》)的社会政治组织体制,“多事羱羝神,人信巫觋”(《后汉书·西羌传序》)的鬼神观和逐渐形成的火葬风俗等,都与华夏人有所不同。《左传·襄公十四年》羌戎氏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执币不通,言语不达。”
  春秋战国时期,地球进入地质史上的全新世晚期,温度开始波动式下降,北方的气候环境变得异常寒冷干燥。由于气温偏低,以种植粟类作物为支柱的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热气候条件已不复存在。大约从商代中期开始,境内以种植业农业为主的羌、氐等先民开始向中原地区迁徙,春秋时期达到高潮。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改革,完善了封建制度,强化了封建政权,充实了国力,逐渐征服了甘肃东部春秋时期保留下来的一些戎狄酋邦,将其完全控制,并对甘肃境内的羌人发动了无数征战性战争。战争的结果,有大量的羌戎人被驱逐出甘肃,融入华夏民族之中,或向其他地方迁徙流动,只有少数人仍留在本地,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使河西一带基本上形成了地理真空。由于祁连山下河西走廊广袤的草原吸引着游牧民族,于是,大量游牧民族乘机迁入河西走廊一带。在迁入人口中,数量最大的当属月氏、乌孙两个民族,留居此地的羌戎人逐渐与他们交融,成为当地民族。据《汉书》记载,月氏与乌孙“俱在敦煌、祁连间”。月氏人在酒泉至张掖一带的祁连山下广阔的草原驻牧和从事农业生产,并在今张掖市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一带建立了王城——“昭武城”;乌孙人则在酒泉以西至敦煌间游牧。由于月氏强盛,乌孙为小国,受制于月氏,在秦始皇病死前后,月氏攻灭了乌孙,因此月氏控制着整个河西。据《括地志》云:“凉、甘、肃、延(应为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国”,从凉州(今武威)到沙洲(今敦煌)都在月氏人的控制之下。
  月氏人有较为完备的五翎侯组织。《后汉书·西域传》载:“月氏为匈奴所灭,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顿、都密,凡五部翎侯。”公元前206一前203年前后离开河西,公元前160年前后辗转到了大夏,有五个氏族部落联盟,这五个翎侯都是各自联盟的首领。这种社会组织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史记·大宛列传》载:“大月氏……控弦者一二十万。”有学者根据大月氏的兵力情况推算出月氏人有十万余户,四十余万人口,一二十万骑兵。要管理这样众多的人口和军队,没有较完备的社会组织是不可能的。月氏人按照种姓建立氏族部落联盟,他们将许多氏族联成部落,许多部落结成联盟,每个联盟都有首领,这些首领组成最高层,能力突出者为王。月氏人的这种部落联盟,已具有奴隶制国家性质。
  古代游牧民族一般都分有游牧的地段,称之为“分地”,而月氏人也不例外。在河西境内他们以昭武为中心,东西又分了几个次中心,东面凉州以姑藏(今武威)为中心,民乐以月氏城(今民乐永固城)为中心,张掖以觻得城(今城西黑水国一带)为中心;西面酒泉以福禄为中心,瓜州以瓜州为中心,沙洲以敦煌为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大小不等的部落首领。这既是社会组织,也是生产组织,更是军事组织。月氏的人口和军队是紧密结合的,人口众,军队多。月氏的军队除了攻灭乌孙、归化西戎、西羌等氏族,就是对付匈奴了。匈奴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才转入奴隶氏族制,并逐渐强盛起来。在它强盛之前,月氏早已强盛。当时月氏威慑力很大,是西北方一个很强大的军事联盟或部落。匈奴头曼单于为了搞好和月氏的关系,只好将自己的太子冒顿送给月氏做人质,也可以说,在战国时期,月氏人凭着众多的人口和强大的军队,驰骋疆场,称雄河西,连匈奴人也难望其项背。这是月氏人在河西的全盛时期,也是月氏人在河西光辉灿烂的顶峰。
  乌孙在金塔一带活动时,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兼营业的民族在西迁塞地后则成为“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汉书·西域传》)专事游牧畜牧业生产了。
  乌孙的社会组织,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是宗法的氏族部落组织。战国时期,乌孙已进入阶级社会。《汉书·张骞传》就提到乌孙有布就翕侯。从《汉书·西域传·乌孙传》可以清楚地看到,乌孙社会实行昆弥(即国王)为首的专制统治。王位的继承,实行长子继承制。乌孙的政权组织比较简单,昆弥(王)是最高统治者,其下为大禄,相当于相。大禄之下,有左、右大将二人,这是王国最重要的军职。大将以下有“翕侯”,其地位、权势亦极重,大概是实际带兵管民的某一地区某一方面的高级负责人,也就是原来本部族的首领。乌孙的军事制度,实际是全民皆兵。在“十二万户”的乌孙居民中,有“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可见每户的丁兵均是胜兵。这与匈奴的制度是一样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肉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亦侵伐,其天性也。”(《汉书·匈奴传》)可见,平常的生产组织与战时的军事组织是完全合一的。而组织形式,应该就是从氏族社会接收过来的氏族、部落的外壳。所以,翕侯既是原来的部落首领,又是现在新的军事、生产的领袖。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其富人有四五千匹马。”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是很明显的。
  乌孙获取奴隶的手段,一方面是把民族内部成员变成奴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利用战争对四周地区的民族掳掠。
  产业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金塔境内的产业主要是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这一时期,农业仍在继续发展,但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有下降和衰退之势,而畜牧业生产则在快速发展,与农业并驾齐驱,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之一,金塔由原始农业区转变为半农半牧。由于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相继进入金塔,更使畜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并最终使金塔成为以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经济区。手工业则主要是金属冶炼、陶器制作、毛纺织、骨角器加工等。
  月氏、乌孙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祁连山下广阔的优质草场,为月氏、乌孙等民族从事畜牧业提供了优良条件。他们放牧的牲畜品种主要有牛、羊、马、驴、赢,还有駃騠和騊駼(古代良马名)等。羊是游牧民族主要衣食之源,月氏人不仅养羊数量大,而且养得好。郭璞注《山海经》云:“月氏国有大尾羊,如驴,即羬(大也)羊也。”《太平御览》说:“月氏国有羊,尾重十斤,割之供食,寻生如故。”说月氏人养的羊有肥大的羊尾,像韭菜一样,割了能再生,这把月氏人养羊都神化了。牛也是主要的畜种之一,它是驮物的役力,也是食品——肉和乳的重要来源之一。马,更是重要的畜种,可以吃肉喝奶,可以代步驮物,打仗还可以冲锋陷阵,更代表一个民族的战斗力。同时,祁连山里有野驴,月氏人也有能力驯养它。月氏人牧养的牲畜品种多,不但能驯养野马、野驴,而且能使它们杂交,这说明他们的畜牧业很发达。
  乌孙的牲畜种类,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主要有马、羊、牛、骆驼、驴等,而以马、羊为主。考古发掘中,曾发现马、羊、狗的骨架或部分骨骼,以马、羊骨居多。《汉书·匈奴传》说其“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
  春秋时期,金塔境内的氏族部落都是兼营农业的游牧人群。月氏人的祖先本身就擅长农业,由于月氏人放牧的草场自然条件优越,既是天然草场,又适宜发展农业,久而久之,游动少了,相对固定了,月氏人又重新重视农业了。这从月氏人离开河西辗转到大夏,并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的事实也可以得到印证。他们较大规模的在河流两岸的低平地区开垦耕地,用各种木石骨蚌农具和青铜农具耕播。为了防洪排涝建立起农田沟洫体系。与此相联系,垄作、条播、中耕技术和选种、治虫、灌溉等技术亦已萌芽,休闲制逐步取代了撂荒制。为了掌握农时,人们已开始利用物候知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农业虽然还保留着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但无论工具、技术、生产结构和布局都有很大进步和变化,精细耕作技术已在某些生产环节出现。
  根据考古资料,在大约战国时期的乌孙墓葬中,开始发现有谷物和农业劳动工具,如碾谷子用的石头碾子、磨盘、青铜镰刀,烧焦的谷物等。这说明,当时农业已在乌孙社会生产中出现,当然这时的农业生产规模仍然较小,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并不占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金塔手工业种类有冶炼、陶器制造、毛纺织、骨角器加工等。考古资料证明,战国时期匈奴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制造各种铜器和铜武器,如铜镞、铜戈、铜剑、铜斧、铜盔等,此外还能制造陶器,加工毛皮和乳制品。当时的月氏势力比匈奴强大,其手工业的水平应当说与匈奴不相上下。
  毛纺织业,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手工业门类。毛纺织物是他们衣着的重要材料。他们用羊绒、羊毛加工、擀制的毛毡,建造穹隆形的毡幕,遮风避雨,易于搬迁,很符合游牧生产和生活的特点。毛布纺织,也是户户牧民家庭必须掌握的又一种技能,主要由妇女承担。
  陶器制造、金属冶炼、纺织、玉石制造等工艺在当时金塔境内各游牧部落中已有较高水平。不过这时的手工业仍然处于家庭手工业阶段,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部门。

知识出处

金塔简史

《金塔简史》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以事记史的方法,记述了金塔自远古时期以来,特别是西汉置会水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00多年以来金塔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塔历代历史沿革的更替、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的记录,去见证金塔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揭开金塔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面纱。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