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展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556
颗粒名称: 前景展望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0
页码: 269-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前景展望的情况。其中包括工业经济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工业经济发展定位与基本原则、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支撑项目、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原材料加工、优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培育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等。
关键词: 金塔县 历史文化 前景展望

内容

工业经济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发展机遇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产业转移“北上西进”的步伐加快,中西部具有交通、资源、成本优势的地区,成为承接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重点区域。金塔县交通区位、能源支撑和土地空间具有优势,客观上形成的发展差距和产业梯度,使发展重化工业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具有较强互补性,存在更多市场机会和产业对接点。抓住我国重化工业尚有十年左右黄金发展期的历史性机遇,金塔县可以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在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中加快发展。
  受益国家政策支持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明确提出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加符合地区实际、差别化的特殊扶持政策。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省区。以上宏观政策,整体提升了金塔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为金塔县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通道建设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提升河西走廊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是国家西北地区投资建设的重点之一。国家在拓展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同时,将加快酒航铁路、酒航高速、嘉策铁路等南北向线路建设;规划新建多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管线,为酒泉地区消纳风电、建设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国家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扩大利用中亚地区的资源和对外产品出口。金塔县可以紧密依托更为畅通的各类通道,全面开拓市场和利用外部资源,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发展。
  借力省内政策推动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加快战略通道建设,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酒泉市按照“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奋斗目标,着力构建“6+2+3”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金塔县直接受益于全省建设战略大通道以及“两翼齐飞”、加快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此为导向和契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循环型高载能产业,在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等方面争取支持,实现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
  面临的挑战
  整体基础薄弱形成制约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科技资源缺乏、缺少独特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金塔县如何科学选择最有效的突破口,加快扩大总量规模,拓宽产业门类,提升竞争优势,在短期内实现再跨越,是发展工业的首要任务和最大挑战;而克服配套条件、整体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形成良好发展环境,是金塔县加快工业发展面临的更为严峻和深层次的挑战。
  周边地区竞争日趋激烈 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并且都在利用资源、交通优势发展新能源、高载能产业,产业雷同现象较为明显,各地争资源、争项目、争市场、争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省内地处河西走廊沿线的县市(区)也在积极利用交通通道和周边地区煤炭、矿产资源,发展能源、冶金、建材等资源,区域之间对资源、项目和市场的争夺加剧。面对省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金塔县工业发展需要培育特有的竞争优势,否则将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外部发展环境压力加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投资效益趋向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业进入的政策和市场门槛明显提高。金塔县发挥资源、土地、成本等优势,加快发展的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载能产业,既受到国家产业政策一定程度的限制,也面临总体市场环境的制约。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实现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是一个艰巨的课题。
  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金塔县地处西北,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耗能、资源加工型产业发展,对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压力,对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在较长时期内,金塔县将处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持续上升阶段。如何协调处理发展工业经济与建设生态绿洲城镇、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现实发展与未来目标的关系,是金塔县发展工业经济必须面对和科学解决的重大课题。
  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塔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进程缓慢。尽管“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近期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
  总量规模偏小 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过低,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5.5%,结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等指标,金塔县刚刚迈进工业化初级阶段的门槛,在西部地区处于落后位置。
  产业层次较低 全县工业门类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产品品种单一,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2010年,全部工业企业的16种主要产品中,13种为初级加工产品。
  龙头企业缺乏 全县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缺少具有较大规模、较高管理水平、较强带动作用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工制造型、高新技术型的大型企业处于空白。整体配套条件差,远未形成产业链一体、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制造体系。
  创新能力不足 绝大多数企业实力较弱,缺乏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研发机构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产品更新换代慢,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县没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没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没有国家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产业布局分散 园区企业数量少,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低。不同类型企业地理位置接近但“集而不聚”,企业间内在关联性差。要求产品链联系紧密、资源规模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难以实现经济合理、高效链接、生态环保的集群式发展。
  发展方式粗放 现有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管理粗放,效能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技术工艺和设备落后,个别企业环评不能达标,污染治理不到位,造成局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工业经济发展定位与基本原则
  发展定位
  未来5-10年,金塔工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立足河西,面向全省,辐射西北,将金塔建设成为具有区域领先地位、全省特色优势的新能源和制造业基地,河西地区工业发展的新高地和增长极。根据金塔县工业优势和未来有可能形成较大规模及影响力的产业来确定,四大基地定位的顺序也反映出不同产业的产业地位和重要性。提出以上定位的主要因素,一是现实与长远发展结合。金塔县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要以发展能源、资源型产业为主;为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需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二是考虑到正在规划、建设的大型项目和未来招商引资的重点;三是提出以上定位,才能满足全县经济发展对于工业提出的要求,使工业能够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酒泉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续支撑 以酒泉建设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牵引动力,积极发展光电、风电,加快提高火电调峰支撑能力,稳步推进核电建设和核乏料后处理,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建设以新能源为龙头、门类齐全、配合有力、技术先进、高效利用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借助核能开发,为酒泉国家级新能源基地提供后续支撑,形成全国特色优势。
  新能源产业是金塔工业中长期内最具有规模优势、发展后劲的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光电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带来一定规模扩张;调峰火电项目如果建成及投入运营,则会产生巨大的产值和带动效应。“十三五”期间,核电及核乏燃料处理项目建成后,将产生约200亿元产值,不仅使金塔工业规模出现突飞猛进的扩张,工业规模、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和阶段性的提升,还将使金塔县的能源工业在西北地区乃至国家核能行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产业地位。光电、风电和调峰项目的建设,使金塔能源工业成为酒泉国家级新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及核乏燃料处理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产业影响力,将使酒泉市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在发电规模、能源类型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增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提升能量。
  西北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发挥资源优势,把握甘肃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省区的机遇,高起点发展循环型高载能产业,做大做强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力争在规模化、一体化、深加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建设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循环型高载能产业示范基地。
  冶金、建材为主的原材料工业是金塔县工业中的核心支柱产业。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将在西北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具有区域性产业基地的前景。冶金工业中的铁矿石采选加工业采用先进技术利用低品位赤铁矿,属于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在国内规模较大;直接还原铁规模如达到60万吨,在国内属于规模最大,可能成为国内重要的直接还原铁生产基地,从而在西北乃至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直接还原铁基础上发展粉末冶金,利用铁精粉发展球墨铸管,实现深加工产品的突破,金塔县将成为省内新兴的钢铁原料供给和加工基地。大型水泥项目达到200万吨的规模,将在区域内具有一定产业地位;石材开发资源优势突出;玻璃制品特别是部分高端产品具有竞争优势;菱镁防火板等新型建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特色优势。这些产品具有一定资源、技术优势,有可能实现迅速发展,成为支撑县域工业的重要力量。
  甘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集成发挥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大型加工企业为龙头,突出西北特色,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重点打造棉花精深加工、蔬菜加工、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全省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农产品加工业是金塔县现有工业支柱产业。受加工原料、市场等方面的制约,金塔县未来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拓展空间受到限制,发展的方向是立足原料基地化,产业链一体化,向精细化、深加工、品牌化方面提升,成为省内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突出棉花深加工产业链,以及果蔬加工等重点领域。“十三五”期间,随着新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其产业地位将明显下降,在未来工业发展中发挥特色、补充的作用。
  河西地区新兴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 面向区域性市场,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突破口,重点培育发展以新能源装备、矿山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形成梯度接续的新支柱产业,建设河西地区新兴的、具有特色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市场空间广阔的新兴产业,适合金塔县情的新能源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西部矿山资源开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等大规模展开,对于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类产品需求迅速增长。部分行业在西北地区的区域垄断局面尚未完全形成。金塔具有引进、培育发展相关产品的市场条件。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进行培育需要一定时间,装备制造业中近期在全县工业中支撑力度有限,可以成为河西地区新兴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跨越发展 发挥优势,立足基础,扩大总量,集聚人气,优先发展规模经济突出、产业体量庞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门类,力争在扩张规模、崛起支柱产业、引进重大项目、形成局部强势等方面实现突破,积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能量。
  调整结构,优化发展 依托龙头企业,聚焦重点行业,推动工业经济的扩张升级和优势产业的再造提升,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长短结合,持续发展 依托资源型产业快速起步,打牢基础,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着眼长远,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由小到大”,促进优势产业梯度接续,增强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能力。
  生态环保,绿色发展 环保优先,生态至上,坚持水资源平衡,严格限制低于国家产业准入标准项目的建设。高起点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降耗减排。合理有序开发和高效深度利用资源,按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高载能产业。
  协调互动,融合发展 统筹城乡,依托县城、重点乡镇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和配套服务,以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注重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开放创新,高效发展 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转变观念,探索创新,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环境,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思路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更广泛地参与国内外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金塔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总体战略,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线,以全面开放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打造产业群和产业链为着力点,以大企业为骨干支撑,整合大资源,发展大产业,构建大格局,调整优化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创新能力,改善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壮大以新能源产业、原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特色装备制造为主体的“三优一新”产业集群,优化以酒泉省级工业园区北园为主导的空间布局,力争成为河西地区工业发展的新高地和增长极,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实力富县、河西名县跨越转型发展。
  跨越赶超战略 坚持县域经济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定位,着力在最有基础、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突破。高目标定位,强力度推进,多层次展开,力争产值增长速度、采用先进技术、经济发展方式和全省县域经济位次等方面实现跨越赶超。
  产业升级战略 适应发展阶段要求,实施以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绿色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升级战略,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多层次全面、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资源转化战略 树立“大资源”观念,引进外部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综合集成、组合转化。推进深加工,纵向延伸产业链与横向拓展产业领域协同推进,将资源转化向全方位、高端化、宽领域、深层次推进,使资源优势更为迅速和富有实效地转变为产业优势。
  空间优化战略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拉开园区整体框架,优化完善产业布局,加强同类及关联产业的空间整合,突出主导产业,强化综合配套,形成集中分布、集群扩张、集约发展的格局,提供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和拓展空间,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集约利用。
  企业带动战略 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带动产业加快发展。注重培育“专、优、精、特”型中小企业,企业扩张“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相结合,形成产业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群体,培育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引大引强战略 在开放中求突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求发展。拓展招商范围,改善招商环境,立足引进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招大商,引巨资,加强品牌引进,以资源引资金,以资产引项目,以企业引企业,促进外部要素与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未来10年间,是积极推进工业发展两大根本性转变的有利时机。“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由农业经济主导向工业经济主导的转变;“十三五”期间,启动由能源、原材料工业主导向以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制造业主导转变的进程。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金塔建设成为具有河西领先地位、全省特色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对接国内外市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多个竞争实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一批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建设省内一流的工业园区,构建以四大产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新框架,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产业结构水平、产品附加值、园区集中度等指标达到或优于省内平均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向工业化中期的后期阶段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金塔工业具体发展目标分为近期和中期两个阶段。
  近期(2010-2015年)加快发展期 这一时期是金塔县工业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攻坚阶段,以增量扩张和展开产业体系框架为主,“整体打基础,局部有突破”,初步形成加快发展的平台,基本完成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原始积累,力争迈上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门槛。
  总体目标 总量规模迅速扩张,确立在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优势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四大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河西地区新能源、高载能产业发展的局部亮点;延伸打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链,制成品比例大幅度提高;高载能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园区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集中引进一批亿元以上投资的大项目。资源型产业深加工实现突破,大型调峰火电项目投入运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从无到有”,涌现产值超过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创建国家驰名品牌和商标。
  具体目标
  ——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15年,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4%上升到41%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6%上升到30%左右,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全省工业化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总量快速增长。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工业经济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
  ——结构调整优化。形成以新能源为主导、原材料为主体、农产品加工为特色、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起步发展的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36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2%;原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4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9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1%;非资源型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建成2~3个产值超过20亿元、在省内具有地位的产业集群。
  ——园区形成集聚。作为酒泉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园的地位得到认可,承担酒泉省级工业园区拓展核心区的相应功能;“点—轴”开发战略初见成效,园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园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优势平台;各园区主导产业基本确立,特色鲜明,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的60%,实现集群发展。
  ——整体素质提高。发展3~5个产值超5亿元的大型企业,新创3~5个省著名商标或产品。科技研发投入较“十一五”期间有所增加,建成2~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实现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万元GDP能耗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调控指标之内;污染减排的四项指标较“十一五”末年均下降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85%,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控制在85立方米以下,重点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中期(2016-2020年)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是工业发展扩量提质的转型发展阶段,也是基本建成“四大产业”基地的关键时期,以巩固基础、优化升级为主,“全面上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形成具有结构升级功能、符合工业化发展阶段要求的产业体系,奠定完成工业化中期任务的坚实基础。
  总体目标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产业基础更为巩固;资源型产业加工程度和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由初级原料生产基地向制成品和深加工制造基地的转型提升;接续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四大基地”基本建成,发挥区域性的支撑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核电项目投入运营,带动县域工业向全国性特色优势地位提升;工业园区基本完成总体开发建设,重点产业集中布局、链群结合、成片发展。基本建成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产业格局中具有一定地位。
  具体目标
  ——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20年,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41%左右上升到5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30%上升到45%左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与全省工业化发展水平基本同步。
  ——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实现翻番。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8亿元,工业经济占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产值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在国内具有一席之地;冶金、建材工业产值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装备制造业产值形成规模,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园区开发基本完成。园区成为工业发展核心区域,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根据产业分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园区基础设施良好,服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以酒泉省级工业园区北园为主体的格局全面实现。
  ——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形成大型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格局,培育一批产值5亿元或10亿元以上的企业和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立3~5家国家级、省级专业性研发中心;企业建立省级科技研发中心。实现国家级名优产品品牌的突破,省级著名商标或产品达到10个以上。
  总量指标
  “十二五”工业增加值规模 金塔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工业规模小。“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规模必须迅速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才能实现“十二五”时期金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目前金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4%左右。尽管较2010年的16%明显提高,但是远未达到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要求(一般来讲,20%~40%为工业化初期,40%~60%为工业化中期)。因此,原有规划提出的2015年工业增加值总量指标可能偏低。根据金塔县提出的三次产业结构,2010年为32.9:24.4∶42.7,到2015年调整到21.0∶33.3∶45.7。由于第二产业中建筑业比重较高,约占9个百分点,因此,2015年工业增加值也只能占到24个百分点左右,体现不出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也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根据项目表的情况,如果能够实现其中2~3个较大项目,工业增加值还可以较原先“十二五”规划指标更大。
  《规划》扩大了2015年工业增加值的总量规模,相应提高了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15年,金塔县工业增加值按28亿元计算,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4%,五年平均增速达到37.3%,较201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3%,五年平均增速33.4%。只有达到这一比重,才能改变金塔县工业总量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工业化程度才能明显加快,才能完成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也符合对工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要求。如果到“十二五”末,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低于28%,就不符合加快工业发展总体要求。当然这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金塔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三产比例进行重新调整,经研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变,第二产业增加值调整为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调整为92亿元,三产比例调整为18.5∶41.3∶40.2。
  主要项目筛选现有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金塔县工业项目投资总额为423亿元,《规划》对现有项目进行筛选,主要选择在“十二五”期间可行度高、能带来产值的项目。其中:核电项目放到“十三五”期间;火电项目规模较大,但“十二五”期间一次建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以先建设一期,取100万千瓦;其他项目进一步分类,确定客观的数据,加上梧桐沟、芨芨台子的煤开采项目,产值确定在6亿元~8亿元;提出发展PVC、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项目,并确定客观的产值。综合上述几点,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突出工业产业地位,经研究确定,“十二五”期间新上项目58个,实现产值153亿元,实现增加值49亿元,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大力加强资源勘探 有针对性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充分争取国家项目,鼓励商业性风险勘探,积极引进大型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支持重点矿山企业加强外围和深部找矿及重点靶区勘查工作,提高资源储量和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山开发准入门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整顿和规范矿业勘探开发秩序。
  提升壮大优势产业 围绕重点产业,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采取引进大型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技术开发创新等综合措施,集中力量,扩张壮大。以大能源为方向,以新能源为龙头,积极发展煤炭、调峰火电。做大做强原材料工业,优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促进支柱产业梯次分布,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金塔县按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扶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名优品牌加快发展,培育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行业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到2015年,培育1家上市公司、2户年纳税过5000万元的企业、10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新增200户中小企业,总户数达到650户以上。
  建设重点产业园区 根据金塔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交通、区位、企业设厂综合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合理分工,构建以酒泉省级工业园区北园为主体的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开发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按照资源共享、龙头项目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协作的要求,形成聚集程度较高、专业分工配套、资源梯级循环利用的产业集聚区。
  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围绕重点产业,提高在传统工艺改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大型矿山、大型企业、大型项目为依托,加强复杂难采矿体开采、低品位复杂矿与废弃物高效利用、短流程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和应用,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清洁的生态绿色生产方式。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外部先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步伐。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的总体要求,以重点企业、重点园区为主体,加强物料、能源、水、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合理循环和梯级利用,着力打造以煤炭、硅石、铁矿石、石灰石、白云岩、菱镁等资源为源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动体系,加强对火电、矿石采选、各类金属冶炼、石材加工等重点领域废弃物、回收物、余热、尾矿、矿山尾水等资源的集中化采集、资源化综合利用。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全面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水平。
  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支撑项目
  项目选择依据
  现有企业和已建成项目 金塔县现有企业和已建成项目共43项,根据对现有重点企业调研和已建成尚未投产或投产未达标项目的测算分析,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已建成项目的投产或达标,是带动全县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今后5~10年金塔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预计到2015年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利税达到5亿元;2020年工业产值达到5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利税达到9亿元。
  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项目 2010-2011年,金塔县各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大项目31项,其中一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一部分项目已做好了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金塔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产值达到78亿元,工业增加值24亿元,利税10亿元。到2020年可实现工业产值达到153亿元,工业增加值47亿元,利税20亿元。
  储备谋划项目 根据国内外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资源、配套能力等相关条件,超前谋划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需求大、生命周期长、替代产品少、投资额较多、带动力较强的重大项目27项。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金塔县工业实力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后续支撑。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产值75亿元,工业增加值25亿元,利税9亿元。到2020年可实现工业产值达到130亿元,工业增加值43亿元,利税16亿元。
  重点项目指标测算说明
  “十二五”期间,金塔县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增加值28亿兀。
  现有企业和已建成项目 按照现有企业和已建成项目的投资规模、设计规模和正常运行情况测算,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末规划目标工业总产值85亿元和增加值28亿元的35%和36%。
  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项目 按照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项目的设计规模生产能力的50%~60%测算,到2015年,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39亿元,工业增加值12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期间规划目标的46%、43%。
  储备谋划项目 根据项目设计规模和未来产品价格的估算,初步按照储备谋划项目可实现产值的30%测算,到2015年,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23亿元,工业增加值8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期间规划目标的27%、29%。
  这三类项目中,现有企业和已建成项目是基础,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是支撑,储备谋划项目是补充,到2015年预计可实现产值183亿元,增加值59亿元,能够保证2015年各项规划指标的实现。到2020年,预计可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则按照2015年预测指标再“翻一番”的目标测算。
  项目预期效益
  预期产值规模 根据目前投资效益汇总,到2015年,423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可增加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工业增加值49亿元,以此保证“十二五”末85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和28亿元的工业增加值。
  预期经济效益 从当初财政税收情况测算,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工业增加值的10%左右,“十二五”末,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可达到2.8亿元。
  预期社会效益 工业发展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国近期全部工业平均每新增亿元投资可容纳约200个劳动力。金塔县“十二五”全部项目投资中约301亿元为光伏发电项目,就业带动系数低,每亿元投资可新增就业人口约20人,共新增就业0.6万人。综合计算,到2015年,423亿元工业重大项目投资可新增约3万人的就业岗位。
  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
  以酒泉建设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牵引动力,根据酒泉市构建“6+2+3”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坚持近期开发与长期储备相结合,“多能并举、多电互补、突出重点、梯度开发”,加快发展光电、风电,重点提高调峰支撑能力,积极推进核电开发和核乏料后处理,有序发展煤炭开采,形成光电、风电、火电、核电、水电等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以新能源为龙头、体系完整、配合有力、技术先进、高效利用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成为全县工业第一大主导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340万千瓦,年发电140亿千瓦时。
  积极发展光电和风电
  太阳能发电 充分利用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依托国家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光电产业,推进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建设。以光伏发电为主体,适当发展光热发电。到2015年,光电装机规模达到9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60万千瓦、光热发电30万千瓦。
  风力发电加快推进风能资源评估,实施弱风发电实验项目,依托境内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平坦开阔的戈壁荒滩,积极规划建设穿山驯南部区域大型弱风发电场,到2015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
  加快提高配套调峰能力
  火力发电 按照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调峰需要,根据国家“热电联产”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电结合,推进总功率2×100万千瓦调峰支撑电源项目建设,实现能源工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利用金塔相对丰富的水资源,适时发展水电。到2015年,力争火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配套调峰能力明显增强。
  煤炭开采 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完成梧桐沟、芨芨台子等地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实现煤炭产能的重大突破。到2015年,煤炭产量争取达到100万吨以上。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选煤、配煤、型煤等加工环节,提高附加值。鼓励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企业联营,依托煤炭矿区、大型煤炭物流基地,优先布局火力发电、煤化工、建材等项目,促进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电网建设 配合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工业发展,采用大容量、高参数、远距离、高效率、低损耗的输电方式,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增强输电保障能力,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近期重点做好城南工业园330KV输变电工程的规划建设,解决电力输出问题;做好北河湾330KV输变电工程规划建设,解决用电不足问题。争取75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列入国家及省整体规划。推进核电项目顺利建设
  利用良好的地理资源和厂址条件,积极推进金塔核电站项目建设,做好年处理800吨核乏料后处理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核电和核乏燃料处理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到2018年建成装机240万千瓦和年处理能力800吨核乏料后处理厂,引领新能源产业以及全县工业实现突进式的跨越发展。
  做大做强原材料加工
  以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满足西北区域市场、辐射中亚市场为目标,充分发挥要素成本、运输通道和区域市场优势,根据“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深度加工、循环利用”的总体要求,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提高采、选、加工综合能力,推进资源深度转化,积极发展冶金、建材、化工等循环型高载能产业,形成资源长期供给、规模效益明显、园区集群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矿产资源加工强县,建设省内新兴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到2015年,金塔县原材料工业产值要达到34亿元,其中冶金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建材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化学工业产值达到4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9%、6%和5%。力争培育形成2~3家采、选、冶、加工一体化、年产值超5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20年,深加工产品产值规模明显高于原料产值,实现由原料基地向产品深加工制造基地的转型提升。
  提升壮大冶金工业
  铁矿石开采加工 按照大型化、一体化、集约化的要求,依托资源,扩大总体规模;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低品位铁矿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铁矿石、铁精粉、球团生产能力;优化发展硅铁、高碳锰铁、高碳铬铁、钒铁等产品,重点谋划铁精粉的梯度延伸加工,打造“铁矿石采选—铁精粉—氧化球团—生铁冶炼—铁系合金产业链”,形成以铁精粉为基础,以初级加工原料、深加工产品为主体的铁矿石加工产业格局。依托铁精粉资源,发展直接还原铁和球墨铸管、焊管、建材及油气管道、钢铸件及机加工件等深加工产品,为建设铸造基地、向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原料基础,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铁精粉产量突破50万吨,30万吨氧化球团和60万吨直接还原铁等项目建成达产,实现球墨铸管、铸铁件、铁系合金、硅系合金产品生产的突破,冶金产业实现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7.9亿元,利税达到3亿元以上,打造省内重要的钢铁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钢材深加工 充分依靠周边地区酒钢、八钢、青钢等钢铁企业的钢材资源,发挥能源、通道优势,择机建设下游钢材、不锈钢制品生产线,设立钢材深加工和钢材配送服务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发展薄板剪切、涂镀加工,包括彩涂板、耐腐蚀钢板;面向家电、汽车、建筑、日用消费等领域,发展不锈钢板材、带材、线材及其他品种的深加工产品;扩大品种、提高质量、树立品牌,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
  铜矿开采加工 围绕铜矿资源,加快矿山建设,提高原矿开采能力,扩大开采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和尾矿回收率,注重与之伴生、共生的稀贵金属的开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尾矿利用水平,在尾矿中选硫、选铁。采取多种合作方式,扩大开发规模,铜矿资源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打造铜矿石采选—深加工(铜板、铜杆、铜管)产业链。到2015年,铜原矿开采能力达到30万吨,加工铜金属2000吨以上。
  大力发展建材工业
  以大型化、新型化、集约化、循环型为方向,定位区域市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传统建材产品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建材,重点发展水泥、石材加工、新型墙体材料,打造非铜金属矿采选—水泥—水泥制品、硅石—玻璃建材制品、废渣原料—新型建材,石材开采—石材加工—新型装饰装修石材等产业链。建立建材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建设省内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到2015年,建材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增加值达到1.5亿元以上。
  水泥工业 实施“大水泥”发展战略,引进大型集团对县上现有水泥产能优化整合,建设大型熟料生产基地,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以满足本地建筑工程以及未来核电等大型项目建设为目标,重点发展“优质、高产、节能、环保”的高标号、多品种水泥及其制品;开发生产高强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装饰用水泥产品和建筑预制件;发展粉磨站、中转库和混凝土管桩等后续产品,延长水泥产业链。全面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实现粉尘和烟尘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粉煤灰、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到2015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石材加工 鼓励发展花岗石、汉白玉大板、规格板、薄板和复合板生产,大力开发建筑物地面、内外墙装饰材料、广场及景观造型装饰材料、美术工艺品等产品,增加品种,丰富款式,做大规模,打响品牌,建成西北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西部石材产业园”。利用废弃料进行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
  新型墙体材料 充分利用硅石、石灰石、沙砾、菱镁资源,开发生产多功能、轻型、优质的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高档装饰材料、建筑防水、防火和密封等材料,重点包括:承重和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免烧砖、玻镁板、外墙保温板、玻璃棉、保温隔热板等墙体材料,打造西部知名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集群。
  化工建材 大力开拓建材市场,以优势地理位置为依托,利用聚氯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发展用于建筑领域、适应建筑节能降耗需求的塑料复合管材及异型材、聚乙烯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生产线,延伸加工下游PPR管材。
  硅石加工 围绕硅石资源,重点实施工业硅、玻璃球、玻璃棉、玻璃纤维和硅铁合金等项目,着力打造硅石—工业硅—硅铁合金、硅石—玻璃球—玻璃纤维、硅石—玻璃纤维—玻纤布—风机叶片等产业链。
  转型发展化学工业
  依托煤、盐资源优势,扩大总量、精深加工,生态环保,循环发展,纵向延伸产业链和横向拓展领域相结合,稳步扩大焦炭及煤化工初级产品产量,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相关产业和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做精做特新型化工产业链,实现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
  电石工业 发挥石灰石、煤炭和电力等综合优势,以循环经济方式建设50万吨电石项目,配套发展离子膜烧碱,延伸产业链条,规模化生产聚氯乙烯(PVC),引进发展一批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PVC型材、PVDC薄膜、氯化聚合物、含氯中间体、新型制冷剂等氯碱深加工产业项目,打造石灰石—煤炭—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电石渣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聚氯乙烯为基础,延伸拓展聚氯乙烯型材、BOPP薄膜、流延聚丙烯膜等薄膜、塑料制品的加工制造。力争在高附加值有机氯化物产品方面实现突破,包括差别化、高档化的PVC产品,如PVC糊树脂,用于PCB(电路板)基材、电气、电子器械等领域的高档PVC合金等产品。
  煤化工 依托境内及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快100万吨焦化煤联动硫化碱等煤化工项目,着力打造煤炭—焦化—硫化碱煤化工产业链。配套发展煤焦油深加工及副产品回收。
  精细化工 充分利用县域周边地区芒硝资源,引进芒硝开采及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扩张产业规模,打造芒硝—元明粉、硫化碱—中间体—染色剂—高级洗衣粉、香皂、洗涤剂、清洁剂产业链等精细化工产业链。按照园区化和集约化发展模式,选择发展生物农药、腐植酸农药、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生物可降解塑料、饲料用酶制剂、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产品。
  优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农产品原料优势,依托龙头企业,以原料基地化、产业规模化、产品细分化为方向,主打生态、绿色、保健、安全品牌,“强化基础,突出特色、链式加工、创新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价值,实现由农业基地向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转型升级,重点在棉花深加工、果蔬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争总量规模和产品结构跨上新的台阶,建成河西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
  拓展棉花加工产业链
  扩大棉纺织品规模 发挥临近新疆棉花主产区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扩大棉纺生产能力,纺纱规模达到10万锭以上,增强规模化优势。开发生产彩棉,为纺织业提供生态原料。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对现有企业兼并重组;更大规模获取周边地区原料资源,与沿海大型龙头企业合作,生产贴牌、代加工产品。
  优化纺织产品结构 打造棉花—纺纱—坯布产品链,实现棉胎50万床、织布2000万米的目标。注重开发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支纱、精梳纱、无结头纱、细支纱等中高档产品。引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紧密纺产品。减少原料类产品输出,拓宽产品领域,开发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包括中高档毛巾、窗帘、床罩等中高档家纺产品;培育发展农用纺织品、新型篷盖材料,建筑用防水增强材料、汽车内饰材料、高档服装及装饰用的基布等特色优势材料。
  延伸棉子油加工产业链 充分发挥棉子加工的传统优势,在加工食用油的基础上,横向、纵向拓展棉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能力。巩固饲料加工等优势产品,深度开发美容护肤、食用蛋白、棉子低聚糖、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多条深加工产业链。包括:利用棉子油生产护肤美容化妆品;推进棉蛋白精深加工,生产棉子低聚糖、棉子食用级蛋白、食用胶囊;开发用于医药、化工的棉酚提取物;提纯短绒棉,用作纺织、化工产品原料。
  精深发展食品加工业
  重点突破蔬菜加工业 以番茄、辣椒、洋葱等为主,积极推进蔬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多种系列化产品,形成特色,打响品牌,壮大规模,率先突破,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
  ——扩大番茄酱加工能力。着力打造番茄—番茄酱—番茄红素、番茄子油产业链。科学建设原料基地,稳定优化原料供给;采用贴牌加工等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改进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提高加工深度,推进延伸加工,发展番茄红素等保健品。
  ——发展辣椒、洋葱等特色产品深加工。发挥辣椒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生产辣椒面、酱、丝等辣椒食品;开发加工辣椒碱、辣椒精、辣椒素、洋葱素等高附加值加工制品,形成特色优势。
  ——鼓励扩大蔬菜汁、冻干蔬菜、果蔬脆片、蔬菜果脯等深加工,句括真空脱水蔬菜南瓜粉胡萝合作,通过提供食品调味包、配套配料等方式,进入国内产业链,扩大加工规模。
  ——依托资源,谋划引进建设锁阳胶囊、肉苁蓉胶囊等高科技生物保健品项目。
  做精做强粮油加工 立足基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粮油加工规模,推进豆类深加工。
  ——粮食加工。以建设河西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为目标,依托优质资源和龙头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扩大以小麦为主的粮食加工规模。重点发展小麦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预配粉、自发粉;推进传统主食生产工业化,发展具有安全、营养、卫生、方便特点的加工制品,包括各类面条、粉条、快餐食品,打造国内知名品牌。
  ——食用油加工。以规模化、高效化和品牌化为方向,以棉子油为重点,提高档次,生产棉子油调和型、营养型混合油品,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积极关注油莎豆加工技术及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以食用油、饲料为主要产品的油莎豆加工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大豆食品加工。依托非转基因豆类资源,以豆类蛋白分离生产项目为龙头,应用超膜分离、挤压膨化、微波加热干燥、高压处理等先进技术,重点开发生产大豆蛋白,向下延伸加工大豆核酸、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磷脂和大豆异黄酮、大豆生化饲料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
  ——饲料生产。依托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饲草基地,利用棉花加工副产品棉子壳、棉子油脚,以及大豆加工后的豆粕,生产优质饲料。
  培育发展肉类加工、饮料制造业依托资源,集中发展,培育食品工业新的产品门类。
  ——肉类加工。引入有实力的大企业对畜牧资源整合开发,发展肉制品加工业,实现渠道互通、品牌联合、利益共享。重点发展生鲜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以及休闲、营养、便利型肉制品;依托大型屠宰厂,对骨、血、皮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生物、皮革制品。
  ——饮料制造。重点发展葡萄酒、白酒为主的酒类产品,发挥原料优势,根据原料基地化、产品中高端化、品质特色化的要求,力争葡萄酒形成规模和特色。引进优势企业开展葡萄糖浆、罐头、葡萄汁饮料、葡萄子油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产品开发,加强葡萄酒皮渣等副产物的开发。
  加快发展特色制种业
  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地域优势和国家扶持种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试验、示范为基础,以规模化繁育为中心,依托龙头企业和制种基地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制种产业,稳定种子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瓜类、蔬菜制种,择优发展花卉、牧草、油葵等特色作物制种,不断提高制种质量和效益,形成制种产业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的格局,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酒泉国家级优质制种生产基地的重要主体。 “十二五”末,全县范围内国内外瓜类蔬菜杂交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其中外贸制种4万亩。加大良种繁育力度,其中玉米0.5万亩,小麦0.4万亩,棉花2万亩。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依托敦煌种业等国内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制种产业,实现全行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联合,推进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经营。引导县域范围内的制种企业在种子引进示范、选育繁殖、销售推广上实行互通信息、品种转让、合作繁(制)种、合资经营、余缺调剂、利益共享。支持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及基地农户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保证稳定的面积、队伍和配套生产设施、设备,推进制种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科学进行基地化生产各乡镇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制种生产,扩大“五千元田”,发展“万元田”。按照“生产单位集中地域,兼顾同一组合成片”的原则,统一规划安排。以进一步提高繁(制)种质量、产量、标准化程度为突破口,力争“十二五”期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品种达到ISO9002质量认证,产品标准化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
  加快优化品种结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选育自主品种,形成自主品牌。积极引进开发一批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根据不同产品、地区、加工专用等不同需求,由农技推广部门与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联手,加强与专业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通过委托育种、协作育种、联合攻关、成果转让、买断专利权、制种代理权等方式,加快新品种选育开发速度,扩大良种生产规模,以优质高产、高效畅销的种业品牌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提升产业化水平 以种子精加工、包衣、包装技术开发为重点,引进成套种子加工设备,完善种子加工环节和流程、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选择一批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通过设备引进、购买专利、技术转让、联合开发等方式取得经营权和使用权,提升种子加工、包衣、包装的技术水平。
  大力培育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在金塔县工业发展整体落后、缺少产业基础的情况下,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方向,以培育接续支柱产业为目标,以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加快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条件,引进龙头企业,配套组装和初级加工为主,重点发展特色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力争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1.8亿元以上。
  重点突破特色装备制造业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住世界装备制造业加速转移和我国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按照“龙头带动、配套发展、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思路,以新能源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为特色,大力招商引资,实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迅速启动和规模化发展。围绕基础件—关键零部件—高水平辅机—整机组装的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培育矿山机械及其配套零部件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及其配套零部件制造业集群,农业机械及其关联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格局,争取早日将金塔工业园列入酒泉工业园北园,打造甘肃省重要的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特色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1.8亿元左右。
  新能源装备 近期重点培育金属硅冶炼、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等上游产品制造能力,重点发展太阳能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等产品;开发生产太阳能发电金属构件、太阳能硅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薄膜电池生产等下游产品制造,力争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的光伏材料产业链。积极引进逆变器、汇流器等控制系统制造项目,以及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光伏光热电站配套设备制造项目,提高设备制造能力。力争建成国内先进的光电原料、组件和装备制造加工基地,形成从原料加工、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到发电营运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链。
  工程机械 针对通道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施工需求,抓住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加紧西部布局的有利时机,瞄准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争取成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全国战略性布点之一或成为其重要的配套基地,大力引进工程机械类生产项目,重点关注市场需求大、产品难度中等、技术含量中等的工程配套设备,包括管道运输设备、建筑机械、装载机械、土方机械、压实机械产品等,相应配套发展中小型结构件、材料有特殊要求的铲斗斗齿等工件、主机配重等铸造件、部分锻压件、辅助工装、非标准生产线等,形成产业规模。
  矿山机械 充分利用区域市场矿山设备特别是煤矿机械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优势,针对西北区域市场,利用新汶矿业进入的机遇,与煤矿机械制造优势企业合作,引进发展煤矿机械及通用类矿山机械。以引进煤矿机械项目为突破口,前期从市场需求量大、投资较少、配套条件要求较低的煤矿支护设备起步,包括液压支梁、液压千斤顶、工程液压配件等;具备一定条件后,重点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大型刮板运输机、掘进机、采煤机、割煤机、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洗选加工设备、探矿机械、选矿机械、破碎机械、磨粉机械,打造煤矿机械零部件—煤矿机械成套设备生产—煤矿机械修理服务产业链。面向西北地区矿山开采及施工需求,重点发展矿石勘探、开采、破碎、洗选、运载设备,以及矿山机械配套件产品,实现多领域发展。
  农业机械 依托现有农机具加工企业,做大做精现有非标准农业机械制造。面向北方农机市场需求,重点培育农作物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林牧副渔业所需各类装备、节水灌溉设备、农作物干燥及储存设备、粮油深加工成套设备、磨粉机器、生态农业设备、精确农业设备、设施农业设备以及农业运输设备等,打造集农机配件、组装、检测、销售、维修于一体的农机产业链。
  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
  依托特色资源,面向下游应用需求,以基础材料深加工、高性能、多功能为方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突出特色、创新驱动、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围绕能源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推动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转型,实现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约型发展,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
  能源新材料 引进国内外多晶硅生产龙头企业,积极推广改良西门子法提纯高纯多晶硅及副产品循环和回收技术,以及物理法高纯多晶硅提纯技术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抛光硅片、芯片和集成电路光缆、太阳能板,打造西北地区新兴的能源新材料产业链。
  粉末冶金新材料 利用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引进粉末冶金战略投资者,采用粉末冶金材料生产及应用等先进技术,重点发展高比重合金、铁铜基合金两大系列的粉末冶金制品,加快开发高压缩性铁粉、预合金钢粉、铁粉软磁材料、粉末冶金结构件、电机磁芯等钢铁粉末冶金产品,满足汽车、电机、机械制造等产业对高性能粉末冶金产品的需求,打造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群。
  镁合金新材料 积极引进镁冶炼、镁深加工、成型和应用等新型镁合金材料项目,如航空航天使用的高强度镁合金、交通用镁合金、建筑保温用镁型材等项目,重点发展高档镁碳砖、高钙系列耐火材料、镁合金、涂层颗粒镁、轻质氧化镁、玻璃镁板、氢氧化镁阻燃剂,打造镁合金—镁合金制成品等轻体节能镁质金属材料产业链;以镁建材、镁化工、镁质耐材为代表的低碳、循环经济镁质新型建筑、镁质耐火材料和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硅材料 依托矿产资源,以硅化工、硅电子信息为重点,开发生产封装材料、球型硅微粉、超细硅微粉、大直径硅单晶等产品;在引进生产甲基有机硅单体和苯基有机硅单体的基础上,重点向精深加工发展,生产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系列制品,包括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三氯氢硅等产品,推动硅产品加工向新材料产业方向转变。
  玻璃材料 依托矿产资源,深加工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民用建筑等领域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延伸发展玻璃纤维风电叶片,促进周边地区风电项目配套发展。利用天然气作为优质燃料,把握信息产业、光伏产业发展为新型玻璃产品提供的机遇和广阔市场,发展玻璃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太阳能超白玻璃、非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板、电子工业用超薄玻璃等新能源用玻璃产品;生产增强型玻纤、电子级玻纤纱等产品。
  新型有机氟材料 依托萤石资源,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以无水氢氟酸为源头,推进精细化加工。延伸萤石原矿—萤石精粉—氢氟酸(氟化铝)—无水氟化氢产业链,重点向下延伸发展以聚四氟乙烯为主的氟树脂以及氟橡胶、氟涂料、氟精细化工产品,高起点发展聚四氟乙烯,形成规模化产能。围绕汽车、石化、机械等行业,发展氟橡胶产品;以功能化、差异化、边缘化为主,新型涂料重点生产水性氟涂料。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有关金塔工业发展历程和历史变化,是一部据实载述、综述历史、横展成就、着眼实用的典籍史册。本书融纪实传记为一体,荟文字图片于全卷,全面反映金塔县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原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性。全书上承远古巧工精华,下纳现代商企卓著,纂辑古今文献,荟萃四方举要。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抚金塔之经济,问工业之生产,励振兴之壮志”留下了一部鉴古知今,承前启后的专业性史话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