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手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442
颗粒名称: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
分类号: TS-0
页数: 5
页码: 087-0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时期,金塔境内的手工业主要包括铁器加工、毛、麻纺织与编织、皮革制品、木器加工、草编制品、烧砖制陶和食品酿造等。这些手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例如,铁器加工在汉武帝时期已传入金塔,汉代遗址中发现了铁犁残片和铁质炊器等铁器;毛、麻纺织和皮革制品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大量出现,表明这些手工业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木器加工、草编制品和烧砖制陶等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金塔县 秦汉时期 手工业

内容

汉代,金塔境内的工业主要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手工业行业。主要从事丝织品、粮食制品、皮革、木材、金属、玉器、砖瓦等加工制作的行业,如西汉时番禾郡(今金塔县境西部)生产的禄帛较为出名,生活在今金塔县境内的古代人类曾开始开采食盐矿藏。这些行业既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又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西汉中后期,金塔的手工业主要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铁器加工、毛、麻纺织与编织、草编制品、皮革毡毯制品、木器加工、烧砖制陶、食品酿造等。如居延肩水金关出土了西汉昭、宣、元、成时期的遗物2300多件,其中包括金属器、竹木器、丝、麻、毛织品、皮革制品、陶器、漆器和笔、砚、渔网等物。从出土的锦、罗、纱、绢等10多件丝织品标本来看,色彩丰富绚丽,质地平整柔美,显示出一定的工艺水平。当然,这些物品未必是本地制作,不一定代表河西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但诸如木柅、袜板、鞋楦、革履、布袜和其他麻毛制品,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些则是生活必需品,皮毛制品尤其如此。从本地出土的各种物品,除丝绸、金属制品和漆器外,其他器物可大致反映当地的手工业的种类和技术水平。如上所述,两汉时期金塔的各类手工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因而规模有限,工艺水平处于发展阶段。
  秦汉时期的铁器加工 汉武帝时期,铁农具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加工技术已传入金塔,并随生产发展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在汉代遗址中就发现了铁犁残片,汉墓中发掘出铁质炊器及铁斧、铁刀残段等铁器。这都证明从汉代开始,金塔县已开始使用铁器。据东沙窝榆树井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汉代就使用石纺轮生产毛线,用于制作衣物等。东汉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加普遍,仅金塔县肩水金关等地出土的众多实物中,包括货币、残刀剑、箭、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等,大多都是用熟铁铸造而成,说明当时已有铁器加工业。此外,在居延汉简中发现的鉴别刀斧优劣的专著《相利善剑刀》,记述了如何来区分好的剑和劣质的剑及花纹的标准14条,涉及剑的形状、成分、纹饰、制作技术、发展等重要内容。
  秦汉时期的毛、麻及皮革加工 远古时期金塔境内的畜牧业比较发达,毛纺织和皮革加工成为汉代最具特色的手工业。畜毛资源丰富,加上麻的大量种植,为毛、麻手工业提供了条件。毛、麻织品在各地的汉代遗址中均有发现,仅肩水金关出土了西汉昭、宣、元、成时期的遗物2300多件,其中包括丝、麻、毛织品、皮革制品等物。在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中,曾出土了用很厚的牛皮制成的皮革鞋和制作精细的羊皮鞋垫,此外又有用于盛放物品的革橐、韦橐。从出土的锦、罗、纱、绢等10多件丝织品标本来看,均为平纹纺织,但颜色和经纬密度都各不相同;而像褐与毡垫等物的制作,相对而言都比较粗糙,麻布原料均为大麻,但质地则有粗细之别,至于麻类鞋袜,或用麻线纺织而成,或用麻布缝制,有的还用牛皮加固。这些麻毛织品的形制和制作,显示出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在今天金塔农村仍可以见到。在汉墓中还出土了陶纺轮等纺织工具,说明汉代金塔纺织业已普及。
  秦汉时期的木器加工 木器在日常生活中用途极广,房舍、车辆、书写材料和一些生产工具及守御器的制作,都与木工有关。金塔古代的木器,大致可分为生产工具(如锛、泥抹和木钻杆等)、生活用具(如木塞、木锥、木匙、木梳、袜板、楦头等)、房舍配件(如户牡、木拉手等)、守御器(如转射)和书写材料(如木牍、觚、两行等),汉简中记载的木器。除个别为铁制外,大多为木制品。在居延发现的一枚“吏卒日作簿”残简中,就有“三人木工、二人炊事”的记录。居延汉简还多次提到“舩”。研究表明,“舩”即“船”字的变体,是汉代人书写的习惯用法,这在汉代瓦当和《汉书》的有关记述中均有反映。上五简内容涉及船只的买卖、修缮和出入记录。其中两简中似乎是把船只当做所部的设备财产,故与兵器、谷物和草料等一起计入“兵谷财物簿”;说明当时黑河水量不小,且已有了船舶运输。
  秦汉时期的草编织业 金塔境内绿洲边缘,红柳丛生,河流下游湖泊、沼泽地带,芦苇、蒲草茂盛,为草编制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汉代利用芦苇、蒲草和细红柳枝等编织的苇奁、草席、草垫、草门等草编织业在农户中十分普及。许多汉代遗址、墓葬中,都有发现,汉简中也有笥、筩(即桶)、席等物。其中席又有“苇席”、“蒲席”和“紝席”之分。“苇席”与“蒲席”指所用材料有别,苇席用芦苇,蒲席用蒲草, “紝席”即衽席,它与苇席、蒲席之别,即在于材料质量的高下。
  秦汉时期的烧砖制陶业 汉代是我国古代陶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西域地区的开发与经营,军民屯垦规模扩大,因官衙民宅建设需要,金塔制陶业发展较快,并具有一定规模,特别是灰陶(泥质灰陶)仍被广泛使用。建筑用陶在秦汉陶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产量、质量还是品种,都较以前有了提高,当时还烧出了一种从胎质、釉质到装饰都区别于以前的原始瓷。汉代陶瓷技术的主要成就,从居延肩水塞等地汉墓所出土的陶器看,铅釉陶大部分出土在金塔县境北部,而且是从汉武帝开始,数量不多,自汉宣帝后逐渐增多,釉色主要有绿、黄、黄褐色等。从其他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陶器或陶碎片,造型优美,种类繁多。从现存的许多汉代遗址、墓葬和边塞沿线,都发现有大量汉代陶片和砖块实物,在居延地区发现有一处窑址,附近有陶片、砖块和五铢钱等物;1999-2002年,在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了很多陶制的釜、盆、小口罐体和勺等残片,多为泥质灰陶,也有砂质红褐陶。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汉代金塔烧制陶器已很普遍了。
  居延古酒酿造方法 从居延汉简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关酒文化的简文,据考证,早在西汉时期,居延地区就有酿酒之举、饮酒之风。
  居延酒文化上溯两千多年前,居延人以“六物”要诀酿得居延古酒,可谓酒之上尊。汉代的酒不同于今日的烧酒,即蒸馏酒。当时的酒,一般习惯上称为水酒,仅经发酵酿造而成,未经过蒸馏、提纯工艺处理过程。当时,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先将原料,如稷、秫、稻或粟,浸水之后,以陶缸、陶瓮或大型陶罐装好,外裹以麻、帛或丝绢,使其升温、生“蘖”,然后加水施火,要掌握火候。这样酿出的水酒,自然很不纯净,含杂质太多,故呈红、黄色。这种初酿之酒,必然要经过罗、绢过滤,然后才可饮用。当时酒分为上、中、下三等,称之为上尊酒、中尊酒、下尊酒。酒除作为饮用之外,还可入药或作为药引。由此可见,酒在汉代居延地区已相当普及,广为社会各阶层所利用。
  居延古酒酿造有“六物”要诀,简文记述了它的严格操作要求和制造程序:“掌酒者,秫稻必齐,麸蘖必时,湛膳必洁,水泉甘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六物大酋。”秫、稻乃酿酒的原料,麸蘖,即酵发菌,作为酒酵,即今酒曲。“湛”即今“沉”字。“湛膳”即今蒸煮黍稷。“大酋”即质量上乘的酒。
  居延酒用于“存问”、“赏赐”。存问用酒之制是汉代养老令具体执行的方式之一,所谓“存问长老”即“养老之意”,当时规定:“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赐民酒肉,并不仅限于老者,当时或为新王登基,或为“举功行赏”,亦赐酒肉。“赏赐”用酒之制,就是把酒用于大小文臣武将因功受赐。 《汉书·武帝本纪》载有“公元前121年夏天,霍去病从居延南下,打到小月氏,大败匈奴,汉武帝赐酒一坛,霍去病倾酒于泉,与众将共饮”,此为酒泉之来历。考证此故事,是否可得出汉武帝赏赐之酒来之于居延酿酒?
  居延酒的计量方法见于汉简,有升、斗、斛、石等,这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容器计量,即“量”,另一种是重量计量,即“衡”,各不相同,不可相混。当时居延戍卒滥饮之风弥盛,且酒量也惊人,简文载有“能饮酒一石”,此例虽为个别,但可见当时饮酒大量,汉代一石合十斗,一斗合今市制为四斤,一石之酒,即重四十斤,饮酒海量,恐非一般。
  居延出土文物有陶制酒器,称之为“尊”。当时酒分为三品,或称为三尊,“尊”本指酒器,也作为祭祀时用的礼器。
  居延品酒将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酒用稻米酿造,中品用稷米,下品为粟米。上品为达官贵人所专用,而一般庶民、戍卒只能饮用下品甚至变质的酒。
  秦汉时期的造纸业 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金塔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墓葬及遗址中曾多次发现汉代的纸张,在我国造纸史上占有突出位置。1973年-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居延肩水金关西汉烽燧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麻纸两件。一件与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木简共存,出土时团成一团,经修复展开,长宽为21厘米×19厘米,色泽白净,薄而匀,一面平整,一面稍起毛,质地细密坚韧,含微量细麻线头,显微观察和化学鉴定表明,它是由本色废旧麻絮、绳头、布料等制成,以苧麻为主要成分,纤维有明显的分丝帚化现象。另一件出土于汉平帝以前的地层,长宽约为11.5厘米×9厘米,暗黄色,尚含麻筋、线头和碎布头,结构显得较为松弛。这些情况表明,在遥远的边塞已有了质量较高的纸,这种纸在内地的出现应更早一些。从这些事实说明,早在西汉时期,金塔不仅造出了麻纸,而且已经将它用于书写了。纸张取代竹简,成为广泛应用的普通物品,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秦汉时期的纺织业 秦汉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丝、麻、毛纺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棉纺也有所发展。缫车、纺车工具以及脚踏斜织机都已广泛使用,多综多蹑织机已相当完善,束综提花机也已产生,织出比较大型的花纹。染色技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多色套版印花,发明了蜡印工艺。1972年-1974年,在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燧遗址白墩子烽燧采集到丝绸残片若干;1973年-1974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发现大量的丝、麻、毛等以及一件织网梭,遗址年代大致为汉武帝至新莽时期,反映了秦汉时期金塔的纺织技术水平。
  西三角城遗址 西三角城遗址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村东北1公里处,东经99°02′34.9″,北纬39°59′3.7″,海拔1239米。周围为戈壁砾石地带,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有45米×40米的小城一座,城墙遗迹尚存,残高2米~3米,基宽2.7米,夯层厚0.1米~0.23米,南面开门。似为汉—魏晋时的坞院遗迹。遗址内地表有大量绳纹灰陶片及石器残片。周围分布着多处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其中在城北500米处有一处古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夹砂红陶片和彩陶片,从彩陶纹饰看,属四坝文化类型,并发现许多碎骨,似为墓葬区;在城西北3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窑址群,范围31米×17米,共发现窑址6座,呈不规则的排列,间距1米,平面均呈马蹄形,面积3米×3.5米,灰层厚1.5米,据推测为汉代制陶窑址;在城南500米处发现窑址群1处,在3座小土丘上有残窑底3座,周围发现大量的烧结铁块和灰陶片,灰层厚0.3米,窑壁烧结层0.5米,初考证为汉代冶铁遗址;城东65米处有窑址1座,平面呈椭圆形,长2.5米,宽1.9米,残高0.2米,窑壁烧结层厚0.05米。1993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有关金塔工业发展历程和历史变化,是一部据实载述、综述历史、横展成就、着眼实用的典籍史册。本书融纪实传记为一体,荟文字图片于全卷,全面反映金塔县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原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性。全书上承远古巧工精华,下纳现代商企卓著,纂辑古今文献,荟萃四方举要。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抚金塔之经济,问工业之生产,励振兴之壮志”留下了一部鉴古知今,承前启后的专业性史话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西三角城遗址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