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居延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416
颗粒名称: 汉代居延县
分类号: K294.2
页数: 12
页码: 024-0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居延县的情况。其中其中包括居延县建制沿革、居延县历史地位、居延塞防线遗迹、汉代侯官要塞遗址、居延丝绸古道等。
关键词: 汉代 居延县 沿革历史

内容

考古资料证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居延是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区域,是东西南北华夏文化交流的孔道。居延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大道,东面合黎山为其天然屏障,北边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具有近屏河西、远控天山和黄河之势。这里是大漠孤烟、胡笳声咽的边陲要地,是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是中央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
  据《宁夏纪要》:“‘额济纳’蒙古语为‘幽隐与沙漠’之意,其语源一说为‘亦集乃’之音转,以该旗境内有大海,汉人称为居延海或居延泽;故元代以前,史册均称居延海或居延泽;所置县郡,亦以‘居延’名之。”
  居延地区,泛指今甘肃省金塔县东部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黑河流域,曾称为“瀚海”、“大幕(漠)”、“流沙”、“弱水流沙”等。《尚书·禹贡》记载:“雍州弱水既西”,“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这里的流沙,指巴丹吉林沙漠以及居延泽周围地区。“弱水”指水流小而急湍,多漩涡,难行舟,故称“弱水”。
  《史记·卫将军骠骑传》是史册中有关“居延”的最早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卫青两过居延,是居延地区正式归汉朝政权管辖的开始。史书记载,战国时一部分朐衍之戎进入河西,被译写为“居繇”(“居延”为“居繇”的谐音)。现在人们把繁衍在黑河下游(即弱水)两岸的先民称为“居延人”。把他们创造的古文明称为“居延文化”,其中居延汉简最为著名。把现存于这里的古城址、烽燧等古遗址称为“居延遗址”。
  居延县建制沿革 据考古资料表明:居延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一个分支。居延地区先秦时称为“弱水流沙”,秦汉以后始称“居延”。据考证,“居延”为匈奴语,意为“天池”或“幽隐”之意。《尚书·禹贡》记大禹治水,为疏通九郡大川,曾“导弱水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弱水”即为今日黑河——额济纳河,“流沙”则指居延泽。从远古时期开始,居延就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孔道。自古为羌戎之地,“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先民。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劳作、生息,为灿烂的中华民族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为自己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
  两汉四百余年,是居延地区空前发展的时期。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占据河西后,居延归属匈奴右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居延地区归属汉朝政权管辖。根据周振鹤教授《西汉政区地理》最新考证,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浑邪王故居觻得城(据说是今甘州区黑水国北城)始置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出置敦煌郡,同时分出焉支山以东置张掖郡。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发戍甲卒18万,在“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两都尉,以卫酒泉”,保障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遣强弩都尉路博德修筑遮虏障于居延城。当时的居延都尉府就坐落在居延泽西岸的绿洲上,其下属的烽燧障塞分别由甲渠(破城子)、卅井(博罗松治)和殄北(宗间阿玛)三个侯官管辖。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又析张掖郡分置武威郡。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改置为张掖郡居延属国。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设置骊靬县。同时,酒泉郡治由觻得县移治禄福县(东汉改名福禄县),张掖郡治由张掖县移治觻得县。调整后的张掖郡辖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十县。东汉仍设张掖郡,辖县除居延、显美外,其他八县从旧。王莽篡汉后,张掖郡改称设屏郡,同时改所领县名,故“居延”改“居城”。窦融入驻河西后,又将“居城”恢复为“居延”。汉安帝时期(107年—125年),居延属国升格为郡一级行政机构,张掖郡境内分设张掖、居延二属国,不再由张掖郡辖属。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张掖分置西郡,辖日勒、删丹二县。又在居延设西海郡,将骊靬、番和划归武威郡。
  三国时期,张掖郡辖觻得、昭武、屋兰三县;西郡辖日勒、删丹、仙堤、万岁、兰池(氐池易名)五县;西海郡辖居延县。撤销二属国。西晋至前凉,张掖郡辖永平(觻得)、临泽(昭武)、屋兰三县;西郡、西海二郡辖县仍旧。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以后,居延先后被前凉、后凉、北凉、西凉割据。前凉张骏十二年(335年)分置建康郡,辖表氏(今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乐涫(今甘肃省酒泉下河清)二县;张祚(354年—355年)时置汉阳县(今甘肃省民乐永固城);张玄靓(355年—363年)时以汉阳县地设祁连郡,辖汉阳、祁连二县;张天锡(363年—376年)置临松郡(治今民乐南古城),辖安平、和平二县(一说只辖临松县)。前秦时,今张掖境内设六郡:张掖、西郡、西海、建康、祁连、临松。后凉时,辖域除上述六郡外,在临泽置临池郡、屋兰置西安郡,共八郡,皆隶凉州。北凉前期,段业建都建康,沮渠蒙逊建都张掖期间,均兼凉州牧。
  永安十年(410年)置金山郡(今甘肃省民乐)。此期凉州辖十一郡:张掖、西海、西郡、建康、祁连、金山、临松、临池、西安、酒泉、凉宁。北凉后期,北凉建都张掖期间,张掖为凉州,武威为秦州。迁都武威后,凉州移治姑臧,张掖改置秦州,辖张掖、临池、西安、西郡、临松、祁连、金山、西海八郡(建康、酒泉、凉宁划归新置的沙州)。北魏前期,凉州移治张掖,遂称西凉州;张掖郡移治番和(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郡县改设军镇,西凉州辖武威、敦煌、袍罕、鄯善四镇,张掖军隶武威镇。北魏后期,改镇为州;张掖继续保留西凉州建制,辖张掖、西郡、临松、建康、酒泉五郡。西魏至北周,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辖建康郡(领表氏一县)、酒泉郡(领福禄、安弥、乐涫三县)、张掖郡,临松、西郡并入张掖郡(领永平、山丹、兰池、万岁、仙堤、金山六县)。
  隋代前期,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并县撤郡,由州辖县。甘州撤金山、兰池、万岁、仙堤,并入山丹县;撤销安弥、表氏,并入福禄县;改永平县为酒泉县,甘州直辖酒泉、山丹、福禄县。隋大业初改州为郡,改甘州为张掖郡,改酒泉县为张掖县,改山丹县为删丹县。张掖郡辖张掖、删丹、福禄三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张掖为甘州;析甘州之福禄县与瓜州之玉门县另置肃州。甘州辖张掖、删丹二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甘州为张掖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甘州。唐代曾设安北都护府和“宁寇军”,统领居延地区军政事务。“安史之乱”期间,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居延地区先后被吐蕃、回鹘、契丹所占据。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河西被吐蕃占领后,置武威、敦煌两个军镇,甘州隶属武威军镇。五代,甘州为回鹘所居。
  北宋至南宋,西夏占据甘州后,置甘肃监军司、镇夷郡、宣化府。南宋时改镇夷郡、番和郡为州,镇夷郡直辖镇夷、番和州及西凉府;撤宣化府置甘州城司,镇夷州直辖甘州城司及删丹县。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居延地区被西夏占据,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
  西夏在这里设置了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燕军司(今金塔县境东部)等机构。
  元代,甘州前后设过两个省级都会。1205年始,成吉思汗四次出兵,途经居延地区以击河西。1226年,元军破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今金塔县境东部),居延地区归附元军。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同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甘肃行中书省,辖七路二直隶州,即甘州、永昌、肃州、沙州、亦集乃、宁夏府、兀剌海路和山丹、西宁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统领居延地区的军事务,属甘肃行中书省所辖。由于元代疆域空前扩大,居延地区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漠北的交通枢纽,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各类佛教寺庙、古塔以及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随处可见。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征虏将军冯胜率军取甘州,在张掖置甘肃卫,并攻克亦集乃路。居延地区成为甘州卫(辖今金塔县境东部)和肃州卫(辖今金塔县境西部)的边外地。汉时在居延地区修筑的军政设施及其屯垦设施也逐渐被废弃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从庄浪(今永登)移陕西行都司于张掖,先后辖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及永昌卫、凉州卫、庄浪卫、西宁卫、山丹卫、肃州卫、镇番卫共十二卫,并直辖镇夷、古浪、高台、碾伯四个守御千户所。永乐年间,明政府在张掖设甘肃镇,辖属四道:分巡西宁道(驻甘州卫城)、分守西宁道(驻凉州卫)、肃州兵备道(驻肃州卫)、西宁兵备道(驻西宁卫)。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年),甘肃巡抚由甘州移驻凉州。康熙二年(1663年),甘州置甘肃提督,领甘肃、宁夏、西宁、安西四镇总兵;改分巡西宁道为甘山道。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撤销陕西行都司置甘州府,撤销甘州卫置张掖县,山丹卫改为山丹县,撤销高台、镇夷二户所(今金塔县境东部),设置高台县。雍正七年(1729年),高台县划归肃州。高宗乾隆八年(1743年),改甘山道为甘肃道,移治肃州。以张掖县丞分驻东乐,置东乐分县。乾隆十五年(1750年),甘州府分张掖置抚彝厅(甘州分府)。至此,甘州府下辖二县(张掖、山丹)、一分县(东乐)、一厅(抚彝)。
  民国二年(1913年),存道废府,州、厅、分县俱称县;撤销甘州府;抚彝厅、东乐分县改称抚彝、东乐县。张掖、山丹、东乐、抚彝四县归河西道(治武威)管辖;高台县属边关道(治酒泉)。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道为行政区,张掖等四县由省直辖,高台县仍属安肃行政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抚彝县改为临泽县;东乐县改为民乐县,并移治洪水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甘肃省分设七个行政区,河西设第六、第七两个行政区,张掖、山丹、民乐、临泽县属六区(治武威),高台县属七区(治酒泉)。
  居延县历史地位 据《史记》、《汉书》所载,阴山两麓有林胡、楼烦等部,祁连山北麓有月氏族,天山北麓有乌孙族,南麓则是定居的“城郭诸国”,北面直至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着历史上著名的匈奴族。据考,早在战国时期,匈奴族在我国大漠南北逐渐兴起。铁器的使用,加快了匈奴族内部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建立。到公元前2世纪,居延终于完成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形成了“龙庭”的权力中心。匈奴为了控制这片土地,以白羊、楼烦二王部驻牧于今鄂尔多斯地区,以休屠王所部驻河西走廊东段,并在谷水(今石羊河)中游西岸修建了休屠城。以觻得王部驻河西走廊中段,在弱水上游修建了觻得城。浑邪王驻守西段,以尉犁为中心,设僮都尉,控制各地并征收赋税、财物。当时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门上的楼兰国也役服于匈奴。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指挥汉军,自云中(今内蒙古黄河西北隅的托克托)渡河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破白羊、楼烦两部,驱逐了匈奴势力,收复了秦时故地,史书中称为“河南地”、“新秦中”。汉王朝修复了秦时所筑城塞,派兵戍守,移民设郡县,巩固收复土地,解除了长安的威胁。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骑兵自陇西郡(今临洮县)出发,向西北进军,跨黄河、湟水,越焉支山(今乌鞘岭一带),袭击驻守在武威地区的休屠王所部,取得了很大胜利。《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狩二年春,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楼兰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这次战役敲开了河西走廊的东部大门。据《史记·卫将军骠骑传》载:“同年卫青将军出兵陇东,矛头北……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天子曰:骠骑将军过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史记·匈奴列传》亦云:“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亦记述曰:“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上曰: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
  扬武觻得。”这是汉军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兵分两路,一路由合骑侯公孙敖指挥,一路仍由霍去病率领,可惜公孙敖因失路未能与霍去病相配合。但霍部仍取得了很大胜利,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已全部为汉军所占领。
  汉得河西以后,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居延为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具有近屏河西、远控天山和黄河之势,乃汉中央王朝与匈奴领主激烈争夺之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军经西域征大宛(即今中亚地区的费尔干纳)。《汉书·李广利传》载:“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保卫酒泉就是要保证去西域的道路畅通,也就是保证西征军的后勤供应线无阻。
  在汉唐以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居延既是边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居延丝绸古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及物种在这里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此流连忘返,行踪遗俗,迄今犹存。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居延遗址同古丝绸之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闻名遐迩。20世纪初,居延遗址由于俄国人科兹洛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赫定等来华的盗掠和调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工作者多次在居延遗址一带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资料的获得,为居延遗址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居延遗址作为西汉王朝在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留下了亭燧障塞、边城古墓和阡陌河渠等大量丰富的文化遗存。1982年,居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这一区域内的魏晋隋唐和西夏蒙元时期的遗存,特别是西夏时期的经文雕塑、古城佛塔、夯土高台墓群和元代的文书,内涵异常丰富,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这些分布范围广阔、文化特征鲜明的古代文化遗存,其内容涉及居延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生态环境变迁等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考古学术研究价值。
  居延的辉煌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面对着这些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是要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掘其深邃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居延塞防线遗迹 居延在历史上是河西地区的北部屏障和门户,历代王朝都在这里重兵设防,苦心经略。为抵御匈奴骚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加强边塞设防,阻止匈奴南进,汉武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政府派遣强弩都尉路博德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这次由河西走廊向北沿黑河两岸修筑了防御塞墙和烽燧,并修筑了若干城、障、关、亭。其东北方与光禄勋、徐自为在五原塞外所筑外长城相接,西南方与酒泉郡所筑塞墙连接,是汉代交通要道的主要防线。
  汉武帝派遣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兴筑的边塞,称居延边塞或居延塞,它的东北端与光禄塞相连,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北部与上述外城南线相连,西行至今苏古淖尔南,再沿额济纳河(弱水、黑水)两岸向西南方上游延伸,伸入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总长约350公里。
  汉时所筑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和梯形,大多以当地的胡杨木、梭梭柴、红柳或芦苇、芨芨草为筋,其结构按其用料和筑法可分为四种:一是用土坯砌筑;二是用砾石、石片筑成;三是用土坯包砌,内填夯土;四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其夯层一般10厘米左右,最厚处22厘米,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汉烽燧残高有6米~10米,一般均为2米~3米,有的不及1米。
  汉代居延边塞下设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居延都尉所辖塞墙烽燧,分别属于殄北侯官、甲渠侯官、卅井侯官管领。殄北侯官管领居延海以北地带,称殄北塞,治所在宗间阿玛,其北面临近戈壁,地表多见沙化,无法证实原来是否筑有塞墙,所见烽燧遗址呈东西向排列,部分在高地上兴筑的或用石块垒砌的烽燧,其间距2~10公里保存相对完整。甲渠侯官管领今伊肯河西岸地段,称甲渠塞,治所在破城子,其中北半部位于戈壁边沿,塞墙遗迹也较明显,墙体多用石块垒砌两侧,中间填碎石沙土,或用土石积压柴草而成,基宽约3米,残高0.5米~1.5米;沿线内侧筑有烽燧,间距1公里~1.5公里,形成列燧。卅井侯官管领居延海以南地带,通称作卅井塞,东起自居延海南的博罗松治(保尔川吉),向西偏南方向伸延,至布肯托尼(布很桃来),其中西南地段见有长约45公里的塞墙,墙体多为石砌加沙土,沿线烽燧大部分筑在塞墙南侧的山冈上,这条东北至西南向山冈的岩石裸露,所筑烽燧及其旁侧的坞墙及房屋多用石块垒砌。居延泽西南方的区域内,分布着许多烽燧和城障遗址,主要有:居延城遗址、瓦因托尼障址、杜家乌苏障址、红城子障址(乌兰德勒布井)、温都格特日格障址等。居延边塞的南半部,属肩水都尉管辖,下属有橐他侯官、广地侯官及肩水侯官。居延塞的南端伸入甘肃省金塔县境内,主要为肩水侯官所管领地段,从额济纳旗的居延古城起,到金塔县航天镇境内的东大湾城遗址,城堡烽燧,沿河林立,是汉代以黑河为天堑的居延塞防的一部分。从金塔县航天镇所辖天仓西大湾城遗址起,向西南延伸,经大庄子、东坝、古城、中东、西坝等乡(镇)和生地湾农场到玉门花海,再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其内侧(南侧)“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相间遥望,这是汉代古长城的一部分。
  甘肃省金塔县境东部有一段南北走向的汉长城,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此段长城为汉时“居延强弩都尉”路博德奉朝廷之命率部将所筑。当时,路博德率领部将修筑自甘肃省高台县镇夷以东的合黎山起,沿毛目东山(今甘肃省金塔县境)向北延伸,到狼心山以北再折向西行的汉长城一道。这是居延塞防线的重要部分,又称“遮虏障”。
  汉代居延塞防线(今金塔县境内)沿黑河两岸由南到北的烽燧有:大墩、大茨湾墩、双树墩、高腰墩、芨芨墩、上夹墩、下夹墩、沙枣墩、营盘墩、东岔墩、岔口墩、夜摩墩、天仓头墩。
  汉代遮虏障(今金塔县境内)由东到西的烽燧有:营盘墩、洪家墩、火烧墩、臭水墩、石梯子墩、新四墩、旧四墩、后墩、镇朔二墩、镇朔墩、二十里小墩、营盘大墩。
  明代边墙(今金塔县境内)北线的烽燧从东到西有:火烧墩、头墩、二墩、三墩、北八里墩、东八里墩、威虏后墩、大墩、白烟墩、一墩、镇朔墩。
  明代边墙(今金塔县境内)南线的烽燧从东到西有:石板墩、杨家墩、酸枣墩、照壁墩、硝池墩、五里墩、大口子墩、火焰墩、大干粮山墩、火石峡墩、后墩、梧桐林墩、东墩、西墩、断山口墩。
  明代边墙(今金塔县境内)连接南北两线的烽燧从南到北有:火焰墩、塔院大墩、芦洼墩、石墩、三墩。
  汉代侯官要塞遗址 居延地区现保存较为完整、规模比较大的汉代侯官要塞遗址有7处,位于金塔县境内的有2处。
  肩水塞遗址 肩水塞遗址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2公里处。西南邻北大河塞,东北接橐他塞。在50公里长的范围之内,排列着39座烽燧、4处障和2座城。
  汉代居延地区7个侯官要塞中,肩水塞距张掖郡最近。统管居延地区军事事务的有两个都尉府,其中肩水塞都尉府的治所就在此。肩水塞是居延地区整体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水塞建筑规模最大的是肩水金关、肩水侯官所和肩水都尉府。
  居延关址 汉时的居延塞防线上仅有一关址——肩水金关故址。肩水金关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地区的咽喉,是抵挡漠北强大匈奴铁骑南侵、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固若金汤,故取名为“金关”。
  肩水金关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2公里处,北纬40°50′,东经99°94′。
  肩水金关遗址主要建筑有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的关门、烽台、坞和一方堡等组成。楼橹长6.5米,宽5米,西侧残存有通到楼橹顶上的3层土坯台阶,西楼橹间的门道宽5米,其上部原有门楼类建筑物。关门内外埋有虎落尖桩和木转射,门两侧联结夯土塞墙。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有一豁口,可能为坞门。坞墙夯筑,厚0.7米~0.8米,残高0.7米。坞内发现房屋和马厩等11间,西南角残存有障和燧址。亭墙用土夯筑,厚1.2米~1.3米,长13米,宽12.5米,门窄小。亭内有住室、灶屋和仓库。亭西北部紧接烽台,台基方形,长7.8米,宽7.7米,经修缮过的夯土台基外部用土坯包砌。肩水金关故址现仅有一烽台,台长宽均8米。
  居延丝绸古道 “居延丝绸古道”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之一。过往使者、出塞将士、商旅行贾、僧人骚客以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民众移居,在“居延丝绸古道”上东来西往,使本来富于混融色彩的居延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居延,为河西走廊中段之北部咽喉,境内有沿黑河通向南北的大道,东有合黎山为天然屏障,北有狼心山和孤红山自成锁钥,具有近屏河西,远控天山和黄河之势,是汉中央王朝与匈奴领主激烈争夺之地。
  汉代的居延丝绸古道 “居延丝绸古道”位于阳关“丝绸之路”以北的沙漠、戈壁、草原地带上。居延绿洲是居延东西古道和居延南北古道的十字路口。“居延丝绸古道”在历史上,特别是战乱、丝绸之路“三绝”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居延丝绸古道”偏离当时经济发达的农耕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其利用程度远不及阳关“丝绸之路”。
  关于“居延丝绸古道”的记载,始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由“居延丝绸古道”而开辟河西四郡。这是有关“居延丝绸古道”东段(今鄂尔多斯高原至居延绿洲)的史料记载。《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对此事件的记载更加详尽:“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上曰:‘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逐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觻得(今甘肃张掖西北)’。”此次进军路线大致为:从今甘肃庆阳出发,向西北行过古萧关,抵达富平县(今银川平原,汉属安定郡),沿黄河北行,在朔方郡窳浑县(今内蒙古磴口境内)出鸡鹿塞(今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山口),过钧耆,西北穿越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两座沙漠北缘的戈壁、荒漠,到达居延,沿弱水南进,终达觻得城。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于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匈奴袭击酒泉郡,杀酒泉都尉。同年,汉武帝起用前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强弩都尉,驻守居延,增筑“遮虏障”等防御设施。
  《汉书·李陵传》载:“天汉二年,李陵率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汉军在浚稽山与匈奴三万骑兵交战,因寡不敌众,汉军循“龙城古道”向居延塞退却。由此可见,沿“居延丝绸古道”北段出行,接龙城古道,便可直达匈奴单于王庭。
  唐代的居延丝绸古道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中原发生“安史之乱”,朝廷无暇西顾,吐蕃贵族乘机侵占河西各州,阳关“丝绸之路”受阻,西域与长安的联系被切断。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北庭节度使(今新疆吉木萨尔)和安西节度使(今新疆库车)便假道于北方回鹘路(即居延古道西路,当时居延地区及以东的阿拉善高原,均属回鹘占据范围)到达长安。吐蕃占据河西不久,张议潮在敦煌聚众起义,驱逐吐蕃,在瓜州(今甘肃安西)和沙州(今甘肃敦煌)恢复了唐政权。张议潮遣使,沿居延丝绸古道,过镇朔墩、肩水金关到天德城(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抵达长安报捷。
  宋、辽、西夏时的居延丝绸古道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西域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遣使至开封(今河南开封)通好,宋朝派遣以王延德为首的使团前往答聘。由于当时阳关“丝绸之路”再次受阻,宋朝使团便踏上东西居延古道,出鸡鹿塞,趋居延,奔马山(今甘肃酒泉北),经巴里坤湖(今新疆博格达山脉北麓)至伊州(今新疆哈密),向西抵高昌。辽代末年,首都析津府(今北京)被金兵所困,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沿东西居延古道,抵达中亚寻思干(今撒马尔罕),建立西辽国。西夏立国之初,在“居延古道”要冲位置设立黑山威福军司(今甘肃省金塔县航天镇境内)。
  元代的居延丝绸古道 元朝把居延地区视作保障河西的边防重地。沿居延丝绸古道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驿运大道,时称“北大路”。沿途设立驿站,由边防直通京师。与驿站相辅的还有急递铺,用于传递军事信息和政令文书。当时,西北地区(今新疆北部)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朝廷只准许经“北大路”过威远城(今甘肃省金塔县境内),沿居延古道通行,居延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地区。
  元代东西交通大开,西方波斯、大食、印度和伊尔汗国的大批商人来中国内地经商。西方诸国来中国朝贡的使节、僧侣、商团,大都取道于居延丝绸古道。1274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前往大都觐见元朝皇帝忽必烈的旅途中,路经肃州(含今金塔),沿着居延塞防线,过肩水金关到长安。《马可·波罗行记》一书记载肃州一带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及宗教活动。
  明、清时的居延北大路 北大路,即草原丝绸之路之一段(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到甘肃肃北马鬃山沿中蒙边界的一段)。草原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线。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经古居延海,越过阿尔泰山,沿额尔齐斯河,穿过南西伯利亚草原,再往西到达黑海北岸地区。这也是元代诸部族、汗国及中亚、西亚各国朝觐和通使到大都之路。
  明代,居延一带既是国防前哨,又是中西交通的要冲。明初,居延地方归陕西管辖。威远卫,治所威远城,下辖威远、天仓、平朔、毛目四所,其境域东至毛目东山,西至金塔北山和夹墩湾,南至镇夷,北至青山头。当时主要防御对象是鞑靼人。甘肃省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的芮公营就是当年游击将军芮钊“专司攻守”的驻军营地。据《金塔文史资料》记载:“当今河西新湖内外及航天城为中心的老树窝一带,就是威远卫。”有资料记载,在羊腰子山(又名缠腰子山)上眺望远方,视野清晰,利于警戒防守。在汉代时立旗七杆,目标明显,便于来降者辨认。山左山右,有黑河通道两侧延绵一二百里的毛目东山和金塔北山隔河相望。威远城就在山的南坡脚下。羊腰子山北面是一片平坦川地,约20公里处是炮台山、龙峰山、虎脊山、青山头西山和东山,并有纵贯东西的北大路(辙迹尚存),此乃元代西北(含今新疆)诸部族往来大都(今北京市)的大道,也是明初进犯者或来降者的必经之路。
  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将领牙木兰开始归化内附。吐鲁番族和汉人亲密相处,共同促进了王子庄(今甘肃省金塔县)经济、文化的发展。金塔寺和毛目城成为往来客商的交易中心。
  “居延丝绸古道”在南北交通中亦具有重要地位。北方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与西南民族交往,大多是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南行,沿黑河过甘肃金塔县境至张掖,再经过民乐县,穿过扁都口,进入青海地区。

知识出处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金塔历史文化瑰宝.工业史话卷》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有关金塔工业发展历程和历史变化,是一部据实载述、综述历史、横展成就、着眼实用的典籍史册。本书融纪实传记为一体,荟文字图片于全卷,全面反映金塔县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原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参考性。全书上承远古巧工精华,下纳现代商企卓著,纂辑古今文献,荟萃四方举要。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抚金塔之经济,问工业之生产,励振兴之壮志”留下了一部鉴古知今,承前启后的专业性史话著述。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鹤
相关人物
公孙敖
相关人物
霍去病
相关人物
科兹洛夫
相关人物
斯文·赫定
相关人物
光禄勋
相关人物
徐自为
相关人物
路博德
相关人物
李陵
相关人物
王延德
相关人物
芮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黑河市
相关地名
河西区
相关地名
天山区
相关地名
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地名
天池镇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中原区
相关地名
博罗县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
永平县
相关地名
临泽县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
高台县
相关地名
骆驼城镇
相关地名
祁连县
相关地名
安平县
相关地名
金山区
相关地名
西安市
相关地名
武威市
相关地名
秦州区
相关地名
沙州镇
相关地名
北魏镇
相关地名
敦煌市
相关地名
鄯善县
相关地名
北周庄镇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永平县
相关地名
瓜州县
相关地名
肃州区
相关地名
长安区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西夏区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黑水镇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
庄浪县
相关地名
古浪县
相关地名
碾伯镇
相关地名
卫城镇
相关地名
西宁市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东乐镇
相关地名
临泽县
相关地名
民乐县
相关地名
洪水镇
相关地名
西岸镇
相关地名
尉犁县
相关地名
云中镇
相关地名
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地名
托克托县
相关地名
陇西县
相关地名
陇东镇
相关地名
长城乡
相关地名
五原县
相关地名
坞墙镇
相关地名
乌苏市
相关地名
航天镇
相关地名
东坝乡
相关地名
中东镇
相关地名
安西镇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三墩镇
相关地名
阳关镇
相关地名
东段乡
相关地名
庆阳市
相关地名
富平县
相关地名
磴口县
相关地名
龙城区
相关地名
吉木萨尔县
相关地名
库车市
相关地名
吐鲁番市
相关地名
开封市
相关地名
哈密市
相关地名
高昌区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马鬃山镇
相关地名
威远县
相关地名
南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