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塔明长城遗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7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金塔明长城遗存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74
页码: 295-3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金塔明长城的遗存情况,包括墙体、壕堑、关堡和单体建筑。文中列出了金塔明长城墙体、壕堑、关堡和单体建筑的详细信息,并附有相应的一览表。
关键词: 金塔县 明长城 遗存情况

内容

第一节 墙体
  金塔境内有明长城墙体1段,全长1620.8米,保存较差。
  杨家井长城该段长城起自金塔县东南29千米处,夹山子南0.8千米杨家井墩(敌台),止于金塔县东南27千米处,夹山子南0.83千米肃州区与金塔县交界处的土棋墩(敌台)。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620.8米。(照203)
  该段墙体位于南夹山以南的戈壁荒漠地带,修筑于杨家井壕堑南垄之上,北侧为杨家井壕堑,在止点土棋墩(敌台)处与肃州区境内的土棋长城相接,止点处东南400米处残存有杨家井堡。
  该段墙体为黄土夯筑,土质以黄沙土为主,夹杂有少量砂石,土质比较疏松,黏结性差。残存墙体因常年风吹雨淋损毁,酥碱坍塌呈土垄状,墙体北侧面风沙淤积呈斜坡状,高低错落残存,顶部呈锯齿状,部分段落因山洪冲毁消失,墙体剖面呈梯形,底宽3米,顶宽1.7米,高2米,夯层厚0.13米~0.18米。
  第二节 壕堑
  金塔境内共有明长城壕堑6段,全长14165.8米。实存12222.9米,消失1942.9米。
  红口子壕堑1段 该段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约41千米处的夹山子南,呈东西走向,长651.7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3个自然段,实存600.7米,消失51米。(照204)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深0.8米~1.3米不等,底宽4.5米~7.2米,上宽8.3米~12.8米;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垄底宽2.6米~5.5米,顶宽1.2米~2.4米,高0.6米~1.4米。壕堑内略有沙土淤积。
  红口子壕堑2段 该段壕堑起自金塔县东南40.3千米,夹山子南1.14千米,红口子2号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8.6千米,夹山子南1千米,梧桐大墩(烽火台),总体呈东西走向,长3575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13个自然段,实存3165.6米,消失409.4米。(照205)
  起点处壕堑底部中央修筑有红口子2号烽火台,以红口子2号烽火台为界,东与红口子1段壕堑相连,止点处壕堑底部中央修筑有梧桐大墩(烽火台),以梧桐大墩(烽火台)为界,西与梧桐壕堑相接。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4米~10米,上宽9.7米~15米,深0.7米~2.1米。壕堑南北两垄痕迹明显,垄底宽4.9米~12.7米,顶宽1.9米~5.7米,高0.35米~1.5米。壕堑内有沙土淤积。
  梧桐壕堑 起自金塔县东南38.6千米,夹山子南1千米梧桐大墩(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5千米,夹山子南980米沙桥墩(烽火台),总体呈东西走向,长2879.9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和流动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9个自然段,实存2169.4米,消失710.7米。(照206)
  该段壕堑起点处东与红口子壕堑2段相接,梧桐大墩(烽火台)修筑于起点处壕堑内。止点处西与沙桥壕堑相连,沙桥墩(烽火台)修筑于本段壕堑止点处南垄之上。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底宽5.1米~8米,上宽10米~13.6米,深0.65米~1.3米,垄底宽5.6米~10米,顶宽3.4米~4.7米,高0.3米~1.2米。壕堑地面痕迹清晰可辨,部分地段内有沙土淤积和灌丛流动沙丘分布。在该段壕堑西段的北垄上有人为破坏形成10米长的豁口一处,在最西端处有10米长的一段人为掏挖破坏痕迹。
  沙桥壕堑 起自金塔县东南35千米,夹山子南980米沙桥墩(烽火台),止于金塔县东南33千米,夹山子南870米,半截红墩(烽火台)北侧,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701.9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流动沙丘掩埋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取土破坏,形成4个自然段,实存1306.6米,消失395.3米。(照207)
  该段壕堑东南与梧桐壕堑相连,沙桥墩(烽火台)修筑于壕堑南垄起点处;西北与半截红壕堑相接,半截红墩(烽火台)修筑于壕堑止点南侧24米处。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8米~9.8米,上宽12米,深0.9米~1.2米;垄底宽6.7米~10米,顶宽3.3米~10米,高0.5米~1.1米。壕堑受风蚀和流动沙丘侵袭,南垄断续出现,北垄痕迹明显。金(塔)—石(泉子)公路在壕堑中段从南垄进入壕堑,在南垄上形成15.8米的豁口,北垄完整,公路在壕堑内延伸600余米后穿出壕堑。最西端长约100米的一段,因风沙入侵、风蚀严重,南北垄基本与戈壁地面持平,地面仅存深0.5米的壕沟。
  半截红壕堑 起自金塔县东南33千米,夹山子南870米半截红墩(烽火台)北侧,止于金塔县东南29千米,夹山子南800米杨家井敌台,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736.5米,沿线为荒漠戈壁和半固定流动沙丘区域。受山洪冲刷,风沙淤积、流动沙丘掩埋和人为取土等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破坏,形成8个自然段,实存3360米,消失376.5米。(照208)
  该段壕堑东南与沙桥壕堑相连,半截红墩修筑于壕堑起点处南面24米处,西北与杨家井壕堑相连,杨家井敌台坐落在壕堑止点南垄之上。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南北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截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堑底宽4.7米~6.2米,上宽8.8米~13.1米,深0.55米~1.9米;垄底宽4.7米~9.7米,顶宽2.8米~4.6米,高0.2米~1.65米。
  该段壕堑痕迹清晰可辨,受风沙侵蚀,局部段壕堑内有沙土淤积和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分布,部分壕堑和南北土垄被风沙淹埋。此外,受公路修建时挖沙取土和通讯光缆地埋铺设等人为因素破坏,壕堑中段和西端南、北垄有人为开挖的几处缺口。金(塔)——石(泉子)公路在壕堑中段北偏西50°穿越。中国联通通讯光缆和中国移动通讯光缆从壕堑西端穿过,同时,有几条便道穿越壕堑,局部段壕堑南北垄消失或壕堑消失。
  杨家井壕堑 起自金塔县东南29千米,夹山子南800米杨家井墩(敌台)北侧,止于金塔县东南27千米,夹山子南830米土棋墩(敌台)北侧,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620.8米。壕堑受风沙侵蚀,风蚀严重,北垄断断续续出现,高0.15米,局部段基本与戈壁地面持平,南垄上修筑有杨家井长城墙体,壕沟内沙土淤积填埋。(照209)
  该段壕堑东南与半截红壕堑相连,西北与肃州区境内的土棋壕堑相接。杨家井墩(敌台)坐落在壕堑起点处南垄上,杨家井长城修筑于壕堑南垄上,止点处壕堑南垄上修筑有土棋墩(敌台)(此敌台为酒泉市金塔县与肃州区明长城的分界处)。
  该段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成壕,两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壕堑剖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壕沟底宽4.6米,上宽10.1米,深0.25米。南垄上修筑有杨家井长城墙体,北垄痕迹断断续续出现,高0.15米。
  第三节 关堡
  境内明长城城堡2处,均呈矩形,杨家井堡保存较差,为砂石土堆筑,茨湾营遗址保存一般,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7米~0.2米。2座城堡均未发现修缮痕迹,城堡内外未发现其他文物遗存。
  杨家井堡 为本次调查新发现。位于金塔县东南27.8千米处。北距杨家井长城和杨家井壕堑100米,西北距土棋墩(敌台)400米。该堡周边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高,东南低,地貌景观为洪积、冲积平原和风积沙漠,北面为戈壁山丘及灌丛沙堆,南面及西南为平缓的杨家井草滩。(照210)
  杨家井堡保存较差,格局基本可辨,平面呈矩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5米,堡南、北墙的正中各开一门,均宽8米。堡墙为护城壕沟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而成,剖面呈梯形,东墙长65米,底宽3.6米,顶宽1米,高0.9米;南墙长100米,底宽4米,顶宽1.3米,高1米;西墙长65米,底宽4.4米,顶宽1.3米,高0.9米;北墙长100米,底宽3.4米,顶宽1.6米,高0.6米。
  堡外四周开挖有护城壕沟,剖面呈梯形,东面壕沟长69米,宽3米,深0.4米,外垄与地面持平;南面壕沟长108米,宽4米,深0.5米,外垄底宽1.6米,高0.3米;西面壕沟长69米,宽2.1米,深0.5米,外垄与地面持平;北面壕沟长108米,宽2.6米,深0.3米,外垄与地面持平。
  杨家井堡常年受雨水风沙侵蚀,大部分沙石堆积成的墙体被破坏,城内地面形成多条纵横交错的浅水沟,堡南墙西边有4.5米长的缺口,东、西、北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冲毁,堡内主要历史设施无存。
  茨湾营遗址 位于鼎新镇芨芨村南21千米,大墩门水利枢纽东北3.2千米处的流动沙丘中。南距大墩门大墩(烽火台)3.5千米。(照211)
  茨湾营遗址保存一般,平面呈正方形,周长84米,占地面积441平方米。四面堡墙为黄土夯筑,东墙正中黄土夯筑有城台,城台略高于墙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呈方椎体,城台底部开门。
  该堡地处荒漠地带,周围流动沙丘分布,长期受风沙、雨水侵蚀和附近放牧人圈养羊破坏,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南、西、北三面墙体基础因长期的风沙侵蚀,南墙和西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整体分层剥离下滑,局部坍塌,北墙外部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坍塌缺失。目前,堡内被放牧人用作羊圈,堡内羊粪堆积较厚,墙体内侧被羊磨蹭出横向凹槽。
  东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东北角残存宽1.1米,高2.1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墙体中段黄土夯筑有城台,因东墙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坍塌缺失后,城台突出墙体外侧1.1米,呈方椎体,自下而上略有收分,底宽7米,顶宽4.1米,高6米,城台正中开门,门洞底宽3米,顶宽2米,高4.3米,进深5.7米。城台南侧今人依墙建有宽2米,高1.9米的草圈。墙体东北角坍塌,底部有宽2.4米,高2.3米的夯土缺失。东南角露出南墙的剖面,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下滑,内外两层夯土间裂缝。
  南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受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南墙西南角底部有宽3.3米,高3.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在坍塌处东侧2.7米处有顶宽1.5米,底宽0.3米的裂缝;在裂缝的东侧4米处有宽0.3米的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在南墙的东段底部有宽7米,高1.4米,深1.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米,进深0.1米~0.4米的横向凹槽。
  西墙长21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西墙南段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分层剥离下滑后向南倾斜,西南角底部有底宽5米,顶宽3.5米,高1.2米,深1米的缺失,在夯土坍塌缺失处北侧2.8米处有自上而下宽0.2米的裂缝,裂缝北侧3.5米长的一段墙体底部夯土坍塌缺失,高1.2米,进深1米;在6.3米处有顶宽2.3米,底宽0.5米的一道裂缝;西墙北段底部高1.1~1.5米,进深0.9米~1.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自上而下有三道裂缝;墙体内侧底部有羊擦蹭出的高1米,进深0.1米~0.4米的横向凹槽。
  北墙长21米,底宽2.3米~5米,顶宽0.4米~2米,高5米,夯层厚0.17米~0.2米。墙体为两次夯筑而成,现因墙体基础风蚀掏挖,墙体外侧加厚帮夯的夯土大部分分层剥离坍塌缺失,仅在距东北角5米的地方残存底宽2.5米,顶宽1.5米,厚2.7米的外侧帮夯的夯土。北墙的西北角露出西墙的剖面,内外两层夯土间有0.5米的裂缝,裂缝底部有底宽2.5米,高1.5米的夯土呈三角形坍塌缺失。东北角残存东墙外部帮夯的夯土,底部宽1.1米,高2.1米。
  第四节 单体建筑
  境内明长城单体建筑34座,其中敌台1座,烽火台33座。
  敌台
  杨家井墩(敌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29千米,高台县罗城乡双丰村西北9.7千米处的戈壁滩上。骑墙而建于杨家井长城起点处。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由底至顶向内收分。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夯层明显,厚0.21米~0.23米。东西顶宽0.4米,底宽5.6米,南北顶宽3.6米,底宽6.3米,高5.4米。(照212)
  敌台整体保存较好,东壁保存较完整,壁面自上而下有裂缝,底部有黄土堆成的土坡;南壁两侧整体坍塌,中间因风雨侵蚀冲刷内凹,底部有黄土堆积;西壁顶部坍塌,黄土堆积成斜坡,被雨水冲刷形成水槽;北壁两侧部分坍塌,底部有黄土堆积。
  烽火台
  位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有5座。
  红口子1号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约41千米,石泉子火车站西2千米酒泉市金塔县与张掖市高台县交界处。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形成的砂石台基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顶宽4.4米,底宽5.6米;南北顶宽4.9米,底宽6.2米,高4.6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夯层厚0.18米~0.23米。(照213)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东壁表层黄土剥落,且有雨水冲刷形成的宽0.25米~0.35米,深0.08米~0.2米的水槽,顶部左右两边有杂草、栣木外露。南壁风雨侵蚀,中部自上而下形成内凹的水槽,深0.3米,西侧1.6米处有雨水冲刷形成宽0.12米~0.28米,深0.15米~0.3米的水槽,底部有黄土堆积的斜坡,高0.45米;东侧有雨水冲刷形成水槽,底部有黄土堆积的斜坡。西壁底部有坍塌的黄土堆积,高1.8米,夯层不明显。北壁较完整,底部两边因风蚀向内收缩,夯层清晰。
  红口子2号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40.3千米,石泉子火车站西2.7千米,红口子壕堑1段与红口子壕堑2段连接处的壕堑内。烽火台建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圆形,剖面呈梯形,底部直径2.3米,顶部直径0.5米,高1.3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17米~0.18米。(照214)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东面地表有山洪冲刷形成的南北向的洪沟。台体受风雨侵蚀,坍塌严重,大部分夯土被洪水冲走。东壁被洪水冲毁,底部形成长0.77米,宽0.26米~0.3米,高0.08米~0.17米的沟槽。南壁残存底部,修筑墙基所用红柳捆外露。西壁、北壁被山洪冲毁,残存下半部,夯层较明显。
  该烽火台是此次调查新发现。经调查组对烽火台南、西、北三面地表外露有红柳束捆的地方试掘调查,烽火台基础用直径0.15米~0.18米,长1.55米~2.1米的红柳束捆,摆放成长2.1米,宽1.55米的方格,起到加固地基、防潮、防碱、防腐蚀的作用。
  梧桐大墩(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38.6千米,红口子壕堑2段和梧桐壕堑连接处的壕堑内,烽火台建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顶宽3米,底宽4.07米,南北顶宽3米,底宽4.2米,高8.3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厚0.2米~0.22米。(照215)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台体四壁受风蚀影响,表面土层剥落,壁面向内略有风蚀凹进。顶部建筑坍塌,正中残存有一道土坯砌成的东西向的隔墙,高0.35米。其南、西面有草席外露,北面遗存有女墙,高0.45米,用青砖砌筑,三平一竖,表面抹泥。
  烽火台东壁表层黄土风蚀脱落,中部纵向形成深0.08米~0.12米的沟槽,底部风蚀严重,向内形成高0.15米~0.3米,长3.8米的深槽。南壁受风雨侵蚀,表层黄土剥落,形成与夯层平行的凹槽,中间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的沟槽,沟槽两侧遗存有两排各9个攀登烽火台的脚窝。西壁受风雨侵蚀,表层形成与夯层平行的凹槽,中间有自上而下的裂缝一条,长1.7米。顶部西侧部分倒塌,底部西北角有顶部坍塌下来的黄土堆积,形成高2.5米的斜坡。北壁受风雨侵蚀,中部自上而下有长1.5米的裂缝两条。
  沙桥墩(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35千米,高台县罗城乡双丰村东北5.5千米处,梧桐壕堑和沙桥壕堑连接处的壕堑南垄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4.6米,顶宽1.8米,南北底宽4.8米,顶宽2.4米,高7.4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25米~0.3米。(照216)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台体受风雨侵蚀,东壁壁面表层黄土风蚀剥落严重,台体北侧坍塌。南壁顶部遗存有芨芨草,其上有0.45米厚的土层覆盖,西侧顶部坍塌,黄土在底部堆积成斜坡,壁面收缩成弧形,中部有裂缝。西壁整体坍塌,黄土在底部堆积,自顶到底堆积成斜坡。北壁西侧部分坍塌,黄土在台基处堆积成斜坡。
  半截红墩(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东南33千米,高台县罗城乡双丰村西北6.5千米处。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形成的砂砾土台基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9米,顶宽4.3米,南北底宽9.8米,顶宽5.2米,高4.4米。台体用当地红土夯筑,夯层厚0.21米~0.23米。(照217)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台体常年受风雨侵蚀,东壁壁面表层红土风蚀剥落较严重,剥落下来的红土在底部形成斜坡,中部向内凹进并有裂缝,形成0.3米~0.4米的沟槽。南壁西侧三分之一坍塌,红土在底部堆积成斜坡,东南角距顶部0.8米处有一根直径0.12米的栣木外露。西壁整体坍塌,自顶至底呈斜坡状,斜坡上有宽0.35米人为攀爬的小道通向顶部。北壁坍塌严重,坍塌呈三角形状,坍塌下来的红土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高0.8米。
  长城线外的烽火台有3路。
  第一路烽火台线:该路烽火台线位于县境南部,长城壕堑北侧的南夹山腹地,共7座,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
  长城北1号烽火台 位于石泉子硫化碱厂东北8千米处的戈壁台地边上。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7.8米,顶宽4米;南北底宽6.1米,顶宽4米,高5米。台体用锈砂岩块砌筑而成。
  烽火台东壁基本保存完好。南壁上半部及西南角宽0.6米,深0.7米的坍塌缺失,露出台体内顶部0.6米厚的石块夹草的砌筑层,下半部底宽6.2米,高2.9米的部分保持完整。西壁西南角宽0.7米,深0.6米的坍塌缺失。北壁保存完好。
  烽火台南侧7.2米处有长4米,宽4米,高0.6米的锈砂岩块砌筑的空心燧体一座。
  长城北2号烽火台 位于石泉子硫化碱厂北侧5千米处的戈壁滩上。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6.7米,顶宽3.5米;南壁底宽6.7米,顶宽4.7米;西壁底宽7.4米,顶宽4.5米;北壁底宽7.4米,顶宽3.7米,高4.6米。台体用锈砂石和土坯砌筑,底部0.9米为锈砂石块砌筑,上部为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4米,宽0.2米,厚0.08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顶部和四壁的土坯坍塌剥落明显。东壁东南角顶部有上宽1米,下宽0.4米,高1.1米的土坯缺失,底部有宽1.2米,高1.8米的锈砂岩块缺失,西侧中部有顶宽0.5米,底宽0.9米的脚窝带。南壁东南角底部有宽1米,高1.8米的土坯缺失,中间有雨水冲蚀形成的顶宽0.7米,底宽0.8米的水槽,水槽底部有剥落土坯堆积的土堆形成长1.7米,宽1.2米,高0.7米的斜坡状,东侧底部1.7米处有上宽0.2米,底宽0.6米,高0.8米的土坯缺失。西壁风雨侵蚀,坍塌较为严重,顶部中间有宽1.7米,深1.7米的缺失,底部有长7.4米,宽1.4米,高1.7米的斜坡状淤土堆积。北壁底部东北角有宽1米,高1.4米的土坯缺失。
  长城北3号烽火台 金塔县城东南23千米处的砂石梁上。烽火台修筑于砂石梁顶部的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9.5米,顶宽3.2米,南北底宽10.3米,顶宽3.7米,高3.3米。台体用锈砂石片加土坯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4米,宽0.2米,厚0.08米。(照218)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坍塌损毁严重。东壁坍塌成斜坡状,顶部仅存宽1.6米的部分。南壁东侧全部坍塌,仅存西侧顶宽0.55米的部分,坍塌下来的土坯和砾石片在底部形成斜坡状,长7.8米,宽3米,高2.8米。西壁壁面大部分锈砂石片剥落。北壁坍塌,坍塌下来的土坯和砾石片在底部形成斜坡状,长9米,宽2米,高3.3米。
  长城北4号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城东南19千米处的砂石梁上。烽火台修筑于砂石梁顶部的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10.4米,顶宽2.5米,南北底宽10.4米,顶宽3.5米,高7.4米。台体用锈砂石和土坯砌筑而成,底部为锈砂石块砌筑,上部为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3米,宽0.2米,厚0.08米。(照219)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壁面土坯坍塌剥落明显,东壁南半部坍塌,顶部东北角宽2米,深2.4米的土坯缺失,仅存底部上宽2.4米,下宽0.6米,高2.9米的部分。南壁土坯剥落明显,仅存西南角底部上宽0.6米,下宽0.25米,高1.3米的锈砂石块砌筑部分。西壁土坯剥落明显,坍塌下来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底宽9.4米,顶宽3.5米,高3.1米的斜坡。北壁顶部东北角有上宽1.7米,下宽1米,高2.4米的土坯缺失,底部中间有顶宽0.4米,底宽0.8米,高1.4米的盗洞。
  长城北5号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城东南15千米处的砂石梁上。烽火台修筑于砂石梁顶部的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7.4米,顶宽3.1米,南北底宽7.4米,顶宽3.7米,高4.5米。台体用青石块和土坯夹柴草砌筑而成,底部为青石块砌筑,上部为土坯夹柴草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5米,宽0.2米,厚0.08米。(照220)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土坯剥落、坍塌明显。东壁底部为青石块砌筑,坍塌损毁严重,仅存南侧底宽2.6米,顶宽2.2米,高1.7米的部分,中部为土坯砌筑层,顶部为芨芨草堆积。南壁壁面风雨剥蚀严重,坍塌下来的碎土坯、石块、芨芨草在底部中间堆积成长4米,宽1.7米,高1.1米的斜坡。西壁保持较好,底部西北角有宽1.1米,高0.7米的青石块缺失。北壁东侧有宽1米,高1.5米的青石砌筑层坍塌。
  长城北6号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城东南9千米处的砂石梁上。烽火台修筑于砂石梁顶部的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11米,顶宽3.9米,南北底宽10米,顶宽4米,高5米。台体外部由不规则的锈砂石块砌筑而成,内部填充砂石。(照221)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的锈砂石块部分坍塌剥落。东壁外部锈砂石块坍塌损毁严重,仅存北侧宽1.3米,高2.8米的部分。南壁外部的锈砂石块坍塌严重,仅存西侧底宽1.3米,顶宽0.7米,高5米的部分。西壁保存相对较好,仅底部中间有底宽4.8米,顶宽3米,高1.4米的锈砂石块脱落。北壁外部的锈砂石块大部分脱落,仅存西侧底部宽1.6米,高2.3米的部分。
  大口子墩(烽火台) 位于金塔县城南2千米的夹山顶上。烽火台修筑于山顶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8.7米,顶宽5.3米,南北底宽9.2米,顶宽4.9米,高7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4米,厚0.07米。(照222、照223)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土坯坍塌剥落明显。东壁壁面南侧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形成宽1.7米,深0.5米的凹槽,底部中间有风蚀下来的黄土堆积,东南角有宽0.4米,高0.7米的土坯坍塌缺失,东北角有部分土坯坍塌缺失。南壁中部自上而下有一道顶宽2.1米,底宽1.8米,深1.3米的土坯整体坍塌脱落,坍塌部位上部露出内部土坯砌筑的台体,表层抹有草泥,底部有长3.8米,宽2.1米,高1.7米的黄土堆积,土堆西侧有宽1.5米,高1.7米的石块补筑痕迹。西壁中部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形成宽1.7米,深0.6米的凹槽,凹槽内有人为攀爬的脚窝,顶部北侧宽2.7米,高1.3米为石块砌筑而成。北壁东北角有宽2.3米,深0.3米的土坯坍塌缺失,顶部西侧宽2.5米,高1.3米的部分为石块砌筑而成。
  从南壁坍塌部位露出的土坯砌筑的台体和西壁、北壁石块补筑痕迹来看,烽火台内部土坯砌筑的台体为明代台体,外部土坯和石块补筑为后期沿用时加固维修。
  第二路烽火台线:该路烽火台线位于南部,从金塔县与高台县交界处的兔儿墩(烽火台)起,大体呈南北走向,沿黑河东岸分布于鼎新镇大茨湾村、双树村、上元村一带,共6座。
  大墩门小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大墩门引水枢纽东南500米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9.1米,顶宽5米,南北底宽8.8米,顶宽4米,高8.8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0.17米。(照224、照225)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蚀雨淋影响,四壁风蚀痕迹明显。东壁壁面中部自上而下有两排攀爬烽火台的脚窝,东南角底部有宽1.8米,高2.3米的夯土坍塌,距东北角2.9米处有一道宽0.2米,高3.95米的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东北角底部有宽1.6米,高1.3米的夯土酥碱坍塌缺失。南壁中间自上而下有一道宽0.35米的裂缝,顶部东南角夯土坍塌缺失,底部东南角有宽2.7米,高3.2米的夯土坍塌,西南角有宽3.25米,高2.5米的夯土酥碱坍塌缺失。西壁中间自上而下有顶部宽1.1米:底部宽0.3米的裂缝,裂缝与南壁的裂缝相会,底部西南角有宽3.5米,高2.5米的夯土酥碱坍塌缺失,西北角有宽1.9米,高1.7米夯土酥碱坍塌缺失。北壁中间自上而下有两排攀爬烽火台的脚窝,底部西北角有宽1.6米,高1.7米的夯土酥碱坍塌缺失,东北角有宽1.6米,高1.3米的夯土酥碱坍塌缺失。
  大墩门大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大墩门引水枢纽南500米处的山梁顶部。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圆形,剖面呈梯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东西底宽20米,顶宽17米,南北底宽17.3米,顶宽13.6米,高12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并夹有栣木。土坯规格为长0.3米,宽0.17米,厚0.06米。(照226)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蚀雨淋,台体表面风蚀雨淋痕迹明显,局部坍塌。东壁壁面风蚀雨淋痕迹明显,中部自上而下有一条雨水冲刷的沟槽,宽1.1米,深1.6米。南壁底部正中有底宽4.4米,顶宽2.5米,深0.4米的土坯坍塌,在坍塌部位有底宽1.3米,顶宽0.7米,深2.3米的洞,西侧自上而下有一道底宽1.9米,顶宽1.7米的后期补筑痕迹,补筑部位土坯的砌筑方式与台体其他部位不同,底部西南角有底宽3.4米,顶宽2.8米,高2.5米,深0.5米的土坯坍塌。西壁雨水冲刷较重,底部有宽1.7米,高3米的雨水冲刷下来的黄土呈斜坡状堆积,上部栣木外露,栣木直径0.06米~0.1米。北壁下半部表层土坯因雨水冲刷剥落,底部东北角有底宽2.3米,顶宽0.9米,高0.6米,深0.3米~0.6米的土坯坍塌,底部因雨水冲刷,露出砂石基础高1.3米。部分栣木外露,东面正中自上而下有一条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南面自上而下有一道后期补筑痕迹。
  南壁西侧自上而下有一道底宽1.9米,顶宽1.7米的后期补筑痕迹,补筑部位土坯的砌筑方式与台体其他部位不同,具体补筑年代不详。
  大茨湾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大茨湾村北50米处。北距双树墩(烽火台)5.5千米,东南距大墩门大墩(烽火台)7.5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台体为黄土夯筑和土坯砌筑而成,南半部8.5米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为0.12米~0.16米,北半部7米为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2米,厚0.06米。东壁底宽15.5米,其中黄土夯筑部分底宽8.5米,土坯砌筑部分底宽7米;顶宽10.3米,其中黄土夯筑部分顶宽7.3米,土坯砌筑部分顶宽3米;黄土夯筑部分最高处高7.8米,土坯砌筑部分最低处高1.2米。南壁底宽4.6米,顶宽3.5米,高7.8米。西壁底宽16.1米,其中黄土夯筑部分底宽12.5米,土坯砌筑部分底宽3.6米;顶宽11.7米,其中黄土夯筑部分顶宽8.7米,土坯砌筑部分顶宽3米;黄土夯筑部分最高处高7.8米,土坯砌筑部分高4.9米。北壁底宽14.8米,顶宽6.4米,西侧最高处高4.9米,东侧最低处高1.2米。(照227)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黄土夯筑部分坍塌严重,仅南壁黄土夯筑部分保存较好,土坯砌筑台体上部坍塌。东壁南侧为黄土夯筑,北侧为土坯砌筑,其中东南角底宽2.6米的黄土夯筑的台体保存较好,高7.8米,中间5.9米的台体坍塌严重,呈斜坡状,北侧土坯砌筑部分上部坍塌,呈台阶状,最低处高1.2米。南壁为黄土夯筑,夯层明显,壁面风蚀和雨水冲刷痕迹明显,顶部东北角坍塌,夯土缺失,底部中间坍塌,坍塌部位呈三角形状,夯土缺失,进深0.45米,中部自上而下有两条裂缝。西壁南侧为黄土夯筑,北侧为土坯砌筑,南侧黄土夯筑部分坍塌严重,大部分坍塌,呈斜坡状,仅残存西南角的台体保存较好,北侧土坯砌筑部分保存相对较好。北壁为土坯砌筑,壁面风蚀雨淋痕迹明显,顶部东侧上部坍塌,由东向西呈台阶状,西侧最高处高4.9米。东侧最低处高1.2米。
  烽火台的东侧和北侧地面残存有壕沟,东侧壕沟距台体21米,上宽5.9米,底宽1.8米,深1米,南北长45米;北侧壕沟距台体9.7米,上宽5.9米,底宽1.8米,深1米,东西长56米。
  双树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双树村三组东30米处。东北距高腰墩(烽火台)9.8千米,南距大茨湾墩(烽火台)5.5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8.6米,顶宽5.3米;南壁底宽5.7米,顶宽4.8米;西壁底宽6.3米,顶宽5米;北壁底宽7.3米,顶宽6.5米,总高2.2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米~0.21米。(照228)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四壁受风蚀雨淋破坏,坍塌损毁严重。东壁坍塌严重,因雨水对台体的冲刷和风沙淤积,底部有0.6米高的沙土呈斜坡状堆积,东南角2米处地面残存有坍塌下来的夯土块。南壁夯土剥落痕迹明显,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8米,深0.8米,东南角2米处地面残存有坍塌下来的夯土块。西壁夯土剥落痕迹明显,中部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台体西侧1.5米处地面上残存台体坍塌下来的夯土块,长3.2米,宽1.1米,高1米。北壁坍塌严重,部分夯土与台体分离,倾斜坍塌。
  高腰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芨芨村东北1.5千米处。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4.6米,顶宽2.6米;南壁底宽8.4米,顶宽3.5米;西壁底宽5米,顶宽2.5米;北壁底宽4.9米,顶宽3.5米,总高6.9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2米~0.14米。(照229)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东壁顶部有人为挖削痕迹,东南角坍塌严重,底部残存有现代人为修建房屋的残存墙体,墙体高2.5米,宽1.1米,台体壁面上有三处现代人工修建房屋时开凿的坑窝。南壁有整体剥离坍塌痕迹,现存壁面底部东南角、西南角坍塌,底部紧依烽火台堆积有2米高的沙石。西壁壁面风蚀痕迹明显,顶部西南角和底部西南角都有夯土坍塌缺失,上部南侧有一条裂痕,底部有沙石堆积。北壁壁面风蚀痕迹明显,中部凹进,中间有两排脚窝,顶部东北角缺失。
  沙枣墩(烽火台) 位于鼎新镇上元村沙枣墩水库东侧50米处的荒滩上。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0.5米,顶宽4.5米;南壁底宽11.5米,顶宽4.5米;西壁底宽12米,顶宽6.7米;北壁底宽12.7米,顶宽5.7米,总高13.3米。台体上部3米为土坯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5米,宽0.22米,厚0.06米。下部10.3米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2米~0.14米。(照230、照231)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台体风蚀痕迹明显,四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和夯土缺失。东壁风蚀痕迹明显,东南角整体坍塌,东北角从底部向上有11米高的夯土和土坯坍塌。南壁大面积坍塌,露出台体内部被包裹的早期台体,早期台体顶部为土坯砌筑,东侧残存垛墙,底部为黄土夯筑。台体底部西南角有宽2.5米,高2.6米的夯土缺失。西壁风蚀痕迹明显,底部西南角有高2.5米,宽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北角有高3.8米,宽2.7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风蚀痕迹明显,东北角坍塌严重,自下而上有高11米,宽3.6米的夯土和坍塌缺失,西北角有高3.8米,宽3.7米的夯土坍塌缺失,顶部西北角有高5米,宽1.6米的土坯缺失。
  烽火台顶部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架设的觇标,东侧5米处电信通信线路架杆通过。
  第三路烽火台线:该路烽火台线位于县境中部,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于航天镇、大庄子乡、西坝乡一带,共15座。
  长房墩(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沙门子村北500米的砂石梁上。东北距大湾城遗址8.5千米,西南距雷墩子(烽火台)6.08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土坯砌筑,空心台体,上下分两层,顶部筑有垛墙,砌筑方式为土坯一平一竖砌筑,内外抹有草泥层,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2米,厚0.1米。东壁残存底宽2.8米,顶宽1.4米,高9米;南壁坍塌部分底宽10米,顶宽8米,高1.1米;西壁底宽6米,顶宽4米,高9米;北壁底宽9.1米,顶宽7.2米,高9米;顶部垛墙长1米,宽1米,高0.6米;垛口宽0.4米,高0.6米。(照232、照233)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四壁损毁严重,仅残存仅存北壁和东壁北段、西壁北段,南壁坍塌。东壁南段被人为拆毁,底部堆积有长4.9米,高1.1米的碎土坯及黄土,残存北段宽2.8米,顶宽1.4米,墙体内外表层草泥抹面,外表从底部向上有高1.8米的泥皮剥落,露出土坯,底部东北角有宽0.4米,高1.8米的土坯坍塌缺失。南壁整体被人为拆毁坍塌,现仅残存底宽10米,顶宽8米,高1.1米的碎土坯和黄土混合堆积物。西壁南段被人为拆毁,仅残存北段底宽6米,顶宽4米,高9米部分,顶部残存垛墙,三垛两口,壁面表层泥皮风蚀严重,底部西北角有宽0.2米,高1.5米的土坯缺失。北壁保存相对完整,表层泥皮略有风蚀,顶部垛墙完整,五垛四口,东北角垛墙裂缝,底部东北角有宽0.38米,高1.8米的土坯缺失,西北角有宽0.36米,高1.5米的土坯缺失。墙体内侧2.4米以上土坯坍塌剥落严重,进深0.36米,略呈三角形状。
  雷墩子(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大湾村北600米的砂石梁上。东北距长房墩(烽火台)6.08千米,西南距五分墩(烽火台)9.1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9米,顶宽5.5米;南北底宽9米,顶宽5.5米,高2.8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加片石夯筑而成,夯层厚0.13米~0.17米。(照234)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坍塌。东壁顶部东南角有宽2.3米的夯土坍塌缺失,东北角有宽1.8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底部有坍塌下来的黄土和砾石呈斜坡状堆积。南壁顶部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豁口,呈倒三角形状,上宽2.3米,顶部进深1.2米,高1.8米,底部有坍塌下来的黄土和砾石呈斜坡状堆积。西壁壁面剥落夯土在底部堆积呈斜坡状。北壁底部有坍塌下来的黄土和砾石呈斜坡状堆积。
  五分墩(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五分村二组西北500米处的砂石梁上。东北距雷墩子(烽火台)9.1千米,西南距上五分墩(烽火台)1.4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6.5米,顶宽11.2米;南壁底宽17.6米,顶宽11.2米;西壁底宽16.3米,顶宽11.2米;北壁底宽16.6米,顶宽11.2米;高11.5米。台体底部2.7米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3米~0.18米,上部7.8米为土坯一平一竖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2米,厚0.09米。烽火台顶部残存有垛墙遗迹,四周4米外修筑有围墙(墩院)。(照235)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坍塌。东壁壁中间自上而下有一道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5米,深1米,底部黄土夯筑部位有横向风蚀凹槽,东南角有宽1.3米,高1.5米的夯土缺失,东南角黄土夯筑以上有两处人为掏挖的坑窝,土坯缺失。南壁顶部有三条雨水冲刷形成的小水槽,壁面中部从顶部向下2.6米处,表层土坯坍塌剥落,露出登台通道,宽1.2米,深0.8米,高2.9米,通道西侧大面积土坯坍塌缺失,坍塌面宽7.2米,高10米,深3米,台体底部有坍塌下来的夯土及土坯呈斜坡状堆积,底宽3.4米,高1.4米,底部黄土夯筑部分风蚀横向凹槽痕迹明显。西壁壁面有40多根栣木外露,栣木直径0.06米~0.12米,西南角有一土坯剥落形成的坑窝,西北角顶部有一个栣木露出。北壁壁面风雨侵蚀严重,中部横向有大面积的土坯被雨水冲刷缺失,形成凹槽。
  烽火台四周围墙(墩院)东、南、西三面墙体大部分坍塌,北墙保存相对较好。东墙长30米,大部分坍塌,仅残存北段长7.5米,高3.5的墙体保存较好。南墙长30米,大部分坍塌,仅东段残存长12.8米,高1.5米,底宽2.5米,顶宽0.9米的墙体。西墙长30米,南段18.9米坍塌,其余保存较好,长11.1米,高8.25米,顶部存有女墙,高1米。北墙长30米,底部2.4米为锈砂石砌筑,上部为土坯砌筑,现西段15.9米长的一段保存较好,总高8.25米,顶部残存1米高的女墙。东段14.1米长的墙体上部土坯砌筑墙体坍塌,仅残存下部2.5米高的锈砂石砌筑的墙体。
  上五分墩(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上五分村西北200米处的砂石梁上。东北距五分墩(烽火台)1.35千米,南距青石咀墩(烽火台)5.58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6米,顶宽5米,南北底宽6米,顶宽5米,高2.3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外抹草泥。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米,厚0.09米。(照236)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蚀雨淋,四壁风蚀雨淋痕迹明显,局部表层泥皮脱落,土坯坍塌缺失。东壁顶部表层泥皮脱落,底部紧依台体遗存有长6.5米,宽4.2米,高1.5米的房屋遗迹坍塌呈斜坡状,顶部残存一段长0.9米,宽0.7米,高0.6米的墙体与台体东壁相连。南壁底部东南角有少量的泥皮剥落,顶部中间和东南角有土坯坍塌缺失。西壁壁面风蚀严重,表层泥皮脱落,露出砌筑台体的土坯,土坯面呈坑窝状。北壁壁面风蚀严重,表层泥皮剥落,壁面呈坑窝状,底部东北角堆积有东壁东侧房屋建筑坍塌的下来的黄土。
  青石咀墩(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国光村东北2千米的砂石梁上。北距上五分墩(烽火台)5.58千米,西南距营盘墩(烽火台)9.56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6米,顶宽9.8米;南壁底宽15.6米,顶宽9.9米;西壁底宽15.5米,顶宽10.4米;北壁底宽15.6米,顶宽10米,总高13.7米。台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4米~0.2米,外部为土坯包筑,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米,厚0.09米。台体外围筑有围墙(墩院)。(照237)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台体四壁受风雨侵蚀,风蚀痕迹明显,东壁和南壁局部坍塌,围墙(墩院)墙坍塌严重。东壁中间自上而下有两条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北侧一条较深,深2米,南侧较浅,深1米,沟槽底部有一处坍塌缺失形成的坑,宽1.2米,深0.5米,底部东北角有宽1.8米,高5米的土坯坍塌缺失,东南角有宽1.5米,高5.4米的土坯坍塌缺失。南壁西侧有宽2.5米,高7.6米的土坯坍塌,露出内部黄土夯筑的台体,坍塌下来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高0.9米的斜坡状,斜坡东侧有宽0.4米的因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顶部西南角有两根栣木向上露出较长,底部东南角有宽1.2米,高5.4米的土坯坍塌缺失。西壁壁面栣木外露较多,栣木直径0.06米~0.12米。顶部南侧有宽3米,高6米的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北壁顶部中间有宽5.3米,深2米的土坯缺失形成豁口,底部东北角有宽0.9米,高6米的土坯坍塌缺失。
  烽火台外围四周2.3米处建有围墙(墩院),平面呈矩形,砾石块砌筑,底宽1.6米,顶宽0.6米~1.2米,高0.5米~3米。南墙开门,门两侧建有门墩,门墩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4米~0.17米。
  围墙(墩院)东墙长24米,坍塌严重,残墙呈垄状,底宽1.6米,顶宽1.2米,高0.5米~0.7米。南墙长22米,坍塌呈垄状,底宽1.6米,顶宽1.2米,高0.5米~0.9米。墙体中段开门,门宽1米,门两侧有两个黄土夯筑的门墩,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夯层厚0.14米~0.17米。西侧门墩底宽1.7米,顶宽0.8米,高1.6米;东侧门墩底宽1.6米,顶宽0.6米,高3米。西墙长24米,底宽1.6米,顶宽0.6米~1.2米,高1.1~3米;在墙体中段有2米长的一段墙体保存较完整,底宽1.6米,顶宽0.6米,高3米。北墙长22米,底宽1.6米,顶宽0.6米,高0.9米~3.8米,东段有长7米的围墙(墩院)墙坍塌。
  营盘墩(烽火台)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博盛矿业营盘萤石选矿厂南侧500米处的荒滩上。东北距青石咀墩(烽火台)9.56千米,西距红砂墩(烽火台)7.87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8.1米,顶宽5.5米;南壁底宽16.6米,顶宽5.2米;西壁底宽16.6米,顶宽5米;北壁底宽16.6米,顶宽5米,总高13米。台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4米~0.17米,外部为土坯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2米,宽0.2米,厚0.08米。台体东侧建有围墙(墩院)。(照238)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蚀雨淋和人为破坏,台体外部包裹的土坯层大部分坍塌缺失,露出内部黄土夯筑的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坍塌。东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严重,仅残存底部中间底宽6.5米,顶宽2米,高3米的部分土坯,壁面露出的夯土台体风蚀痕迹明显,顶部有上宽2.1米,高1.4米的坍塌豁口,呈倒三角形状。南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缺失,露出内部黄土夯筑的台体,风蚀痕迹明显,顶部西南角坍塌,东侧有底宽1.2米,顶宽2.2米,高1.5米的缺失豁口。西壁外层包裹的土坯坍塌缺失,顶部有高3.3米的夯土坍塌,坍塌下来的夯土在底部堆积成宽16.6米,高1.7米的斜坡状。北壁外层包筑的土坯坍塌缺失,壁面夯土风蚀痕迹明显,从底部东北角斜向上至顶部西北角有宽0.7米的斜坡道,通向台体顶部。
  烽火台东侧有围墙(墩院)痕迹,平面呈矩形,南北长19米,东西宽12.7米。南、西、北三面黄土夯筑墙体,南墙和北墙与台体东壁连接。残存南、西、北三面墙体底宽1.1米,顶宽0.9米,高0.5米~0.7米。
  红砂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北河湾上水库西500米处的砂石梁上。东距营盘墩(烽火台)7.87千米,西南距细腰墩(烽火台)8.6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14.7米,顶宽8.3米;南北底宽15米,顶宽7.6米;高13.7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7米~0.19米。台体南侧建有围墙(墩院)。台体围墙(墩院)平面呈矩形,黄土夯筑,夯层厚0.15米~0.18米。(照239)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蚀雨淋,四壁均出现裂缝,壁面风蚀痕迹明显。东壁中间自上而下有两排攀爬台体的脚窝,脚窝带上形成顶宽2.3米,底宽1.6米,深0.2米的壁面凹进,脚窝带南侧自上而下有一条裂缝。南壁壁面西部边自上而下有两排脚窝带,东侧自上而下有一条宽0.07米~0.15米的裂缝。西壁壁面南部自上而下有一条裂缝,底部中间有宽2.4米,高1.7米坍塌夯土堆积,西北角有宽1.3米,高1.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上部风蚀痕迹明显,西北角自上而下有宽0.8米的裂缝,底部有宽2.2米,高1.5米的风蚀下来的黄土堆积。
  烽火台南侧建有围墙(墩院),围墙(墩院)西墙与台体南壁相连,北墙与台体相连于东壁东南角处。围墙(墩院)东墙底宽0.9米,顶宽0.45米,高2.5米,东墙南段3米坍塌,仅存高0.7米的墙体。南墙风蚀痕迹明显,南墙东段4米长的墙体和西段长3.5米的墙体坍塌消失,仅存中间8米长的一段墙体,底宽0.9米,顶宽0.45米,高3.4米。西墙坍塌严重,仅存与台体南壁连接的长1.3米的墙体,底宽0.9米,顶宽0.45米,高1.2米。北墙长5米,风蚀坍塌,仅残存高0.7米的墙体,北墙西端与台体在东壁东南角处连接。
  细腰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火烧村东北11千米处的北河湾林业保护区内沙土台地上。东南距雷墩子(烽火台)3.6千米,东北距红砂墩(烽火台)8.6千米,西南距火烧墩(烽火台)8.7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5米,顶宽4.9米;南壁底宽15米,顶宽6.6米;西壁底宽15米,顶宽6.9米;北壁底宽15米,顶宽5米,高11.5米。台体内部为黄土夯筑,外部土坯砌筑。内部黄土夯筑部分夯层厚0.13米~0.2米,外部土坯规格为长0.36米,宽0.2米,厚0.09米。(照240)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因常年受风雨侵蚀,外部包筑的土坯大部分坍塌缺失,仅在西北角底部残存土坯痕迹和南壁顶部残存1.5米高的土坯砌筑痕迹,黄土夯筑的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栣木孔外露。东壁外部包筑土坯坍塌无存,内部黄土夯筑台体表面露出36处栣木孔,顶部东北角有宽2米,深0.8米的坍塌,夯土缺失。南壁外部包筑土坯大部分坍塌无存,仅底部残存1.5米高的土坯砌筑痕迹,夯土台体风蚀痕迹明显,表面露出43处栣木孔。西壁外部包筑土坯全部坍塌无存,壁面风蚀严重,露出28处栣木孔。北壁外部包筑的土坯大部分坍塌缺失,仅在底部西北角残存宽2米,高1.8米的部分,顶部东北角夯土坍塌缺失,壁面露出25处栣木孔。
  雷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西9千米处的北河湾林业保护区内沙土台地上。西北距细腰墩(烽火台)3.6千米,东北距红砂墩(烽火台)7.03千米。烽火台修筑于沙土台地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7米,顶宽4.7米;南壁底宽7.6米,顶宽4.5米;西壁底宽7.6米,顶宽4.5米;北壁底宽8.5米,顶宽5.6米,高3.7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砌筑方式为一平一竖砌筑,土坯规格为长0.32米,宽0.2米,厚0.09米。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损毁严重。东壁壁面土坯坍塌剥落严重,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8米,上部坍塌剥落下来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南壁壁面土坯坍塌剥落,坍塌剥落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底部西南角有一块整体坍塌下来的台体,宽3.4米,高2米。西壁壁面土坯剥落严重,中间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2.5米,深2.1米,上部坍塌剥落下来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北壁壁面土坯剥落严重,坍塌剥落下来的碎土坯在底部堆积成斜坡状。
  火烧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公益林管护站南侧200米的沙土台地上。东北距细腰墩(烽火台)8.7千米,西南距头墩(烽火台)7.92千米。烽火台修筑于9米高的沙土台地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12.5米,顶宽7.6米,南北底宽12.5米,顶宽7.2米,高3.6米。台体用土坯砌筑而成,土坯规格为长0.31米,宽0.2米,厚0.07米。(照241)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常年受风雨侵蚀,四壁土坯坍塌剥落损毁严重,坍塌剥落土坯在四壁底部堆积成斜坡状。东壁东南角坍塌缺失严重,顶部中间有宽2米,深2米的雨水冲蚀形成的沟槽,底部东北角有明显的风蚀凹槽。南壁东南角顶部坍塌缺失,顶部北侧2米处有宽2.4米,深2米的雨水冲蚀形成的沟槽,底部西南角2.5米处堆积有坍塌的土坯砌筑的台体。西壁西北角坍塌,砂土台底部散落有大块的坍塌块,西南角处堆积有坍塌下来的土坯砌筑的台体。北壁顶部两侧坍塌缺失,底部部分土坯风蚀坍塌缺失形成凹槽。
  头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头墩村三组西250米处的沙土台上。东北距火烧墩(烽火台)7.92千米,南距二墩(烽火台)3.66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黄土台地基础之上,坍塌严重,平面呈矩形,东西底宽18米,南北底宽16米,高1.5米~2.5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米~0.14米。(照242)
  烽火台整体保存差。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坍塌严重,仅南壁西南角和东南角、西壁、北壁残存有少量夯土块。东壁仅残存东北角底部宽2米,高2.5米的部分夯土和东南角底部宽2.6米,高1.5米的夯土块。南壁仅残存西南角宽1.5米,高2.5米的部分夯土块和底部宽1米,高1.6米的夯土块及东南角底部宽2.6米,高1.5米的夯土块。西壁仅残存西南角宽1.8米,高2.5米的部分夯土块和底部中间宽2.6米,高1.6米的夯坝。北壁仅残存东北角残存三块夯土块,分别宽3米,高2.5米;宽2米,高2.5米;宽1米,高2.5米。
  臭水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新民沟村五组西南1.5千米处。东距火烧墩(烽火台)9.8千米。东南距头墩(烽火台)6.1千米,南距二墩(烽火台)7.9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0.6米,顶宽3.9米;南壁底宽9米,顶宽3.9米;西壁底宽10.1米,顶宽7.2米;北壁底宽10米,顶宽7.2米,台体高6.4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8米~0.25米。(照243)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夯土坍塌缺失,东壁和北壁底部均有人为掏挖的土洞。东壁南部上宽3.6米,下宽6.2米,进深0.6米~1.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中部自上而下有一道裂缝,裂缝底部有人工开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4米,进深2.9米。南壁下半部风蚀严重,有横向风蚀凹槽,东南角上宽1.5米,下宽1.3米,夯土坍塌缺失,底部西南角有宽2米,高3.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壁面风蚀痕迹明显,西北角宽1.8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南角底部宽2米,高1.8米,进深1.3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中间自上而下有雨水冲刷形成的水槽,宽1.7米,深0.6米。东北角底部有宽1米,高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北角有宽1.6米,高5米,深2.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西半部底部有一处人为掏挖的土洞,土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1.7米。
  石梯子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9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南北基宽9米,上宽7米,东西基宽7米,上宽5米,残高9米。台体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2米~0.18米。(照244)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台体四壁受风蚀影响,表面土层剥落,壁面向内略有风蚀凹进。遗址东壁上部中间有坍塌,左侧从上到下有一裂缝,下部中间离北壁1.9米处有一凹进的洞,洞口宽3米,高1.5米,进深2米;南壁中间上部坍塌,向下延伸有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底部有一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0.8米;北壁有从顶到底的脚窝,西侧有一裂缝;西壁保存较完整。烽火台东北角有坞院,东西长12米,南北宽6.8米,面积81.6平方米,墙残高1.8米~2米,宽1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
  二墩(烽火台) 位于大庄子乡三墩村居民点东300米的沙土台上。北距头墩(烽火台)3.66千米,西北距臭水墩(烽火台)7.9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黄土台地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壁底宽12.7米,顶宽3.8米;南壁底宽11.9米,顶宽10.6米;西壁底宽12.3米,顶宽2.8米;北壁底宽12米,顶宽10米,总高8.7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夯层为0.12米~0.15米。(照245)
  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常年受风雨侵蚀,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坍塌严重,台体四壁均出现数道纵向裂缝,裂隙贯通,西壁和北壁碎裂成多块。东壁坍塌严重,南部4米宽的夯土坍塌缺失,北侧底部从下而上有高2.5米的夯土坍塌。南壁坍塌严重,东侧大面积夯土坍塌缺失,底部堆积有坍塌下来的夯土块,宽3米~4.3米,高2.1米~2.4米。西壁局部坍塌,西南角宽7.6米,进深0.9米的夯土坍塌缺失,顶部西北角有宽2.5米,高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有裂缝。北壁东北角坍塌缺失,残存壁面上自上而下有三道裂缝。其中东侧的一道裂缝较宽,宽1.1米。
  威虏后墩(烽火台) 位于古城乡光明村东500米处盐碱滩中的沙土台上。东北距二墩(烽火台)15.4千米,西北距镇朔墩(烽火台)21.1千米。烽火台修筑于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东西底宽6.3米,顶宽4米,南北底宽6.3米,顶宽4.9米,高4.3米。台体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米~0.12米。(照246)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和附近村庄村民的攀登踩踏、人为掏挖,台体四壁风蚀痕迹明显,局部夯土缺失。东壁风蚀痕迹明显,顶部东南角有0.9米宽的夯土坍塌缺失,中部有一人为掏挖的洞孔,宽0.4米,高0.85米,深0.45米。从东南角底部向东北角顶部紧依东壁夯筑有南北向的斜坡式登台步道,登台步道底部2.5米夯土坍塌缺失。南壁风蚀痕迹明显,顶部东南角宽1米夯土坍塌缺失,西南角自下而上底宽1.7米,顶宽0.5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壁面中部自上而下有一道裂缝。西壁西北角宽1.6米的台体裂缝坍塌成三块,由北向南分别呈高0.6米、1.1米、1.8米的台阶状。西南角自下而上宽1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北壁壁面自下而上高2.5米,深0.27米的表层夯土风蚀剥落,西北角裂缝坍塌,东北角与东壁登台步道连接处裂缝。
  镇朔墩(烽火台) 位于西坝乡西移村东2千米盐碱滩中的沙土台上。东距臭水墩(烽火台)34.4千米,东南距威虏墩(烽火台)21.1千米。烽火台修筑于8.4米高的沙土台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北侧建有围墙(墩院)。东壁底宽9.4米,顶宽6米;南壁底宽7米,顶宽0.7米;西壁底宽8米,顶宽3.5米;北壁底宽7.2米,顶宽1.2米,总高5.7米。台体和围墙(墩院)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3米~0.18米。(照247)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受风雨侵蚀,四壁坍塌损毁严重。东壁壁面风蚀凹进,南侧自上而下有一道宽0.1米~0.2米的裂缝将台体分为两半,裂缝底部有0.2米~1.1米高的夯土坍塌,东南角底部底宽1.1米,高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南壁风蚀坍塌严重,呈三角形状,底宽7米,顶宽0.7米。底部东南角宽0.9米,高2.2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北侧上部全部坍塌,顶部中间有宽0.2米的裂缝,将烽火台分为南北两半,底部西北角与围墙(墩院)西墙相连。北壁风蚀坍塌,坍塌下来的黄土将围墙(墩院)填满。
  围墙(墩院)平面呈矩形,东西宽14.8米,南北宽10.2米。东、西、北三黄土面夯筑墙体,墙体均不同程度坍塌缺失,围墙(墩院)内被黄土填满,东墙残长8.4米,底宽1.7米,顶宽0.4米~1.1米,高1.9米。西墙仅存北段,长5米,底宽1.1米,顶宽0.4米,高0.6米~1.9米。北墙残长12米,底宽1.7米,顶宽0.4米~1.1米,高1.9米~2.5米。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