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历史史料中有关金塔明长城的记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7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历史史料中有关金塔明长城的记载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9
页码: 286-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肃镇华夷志校注》中记载了金塔明长城的历史,包括城池、堡寨、烽堠等,以及周边地理环境和军事设施。
关键词: 金塔县 明长城 历史史料

内容

《肃镇华夷志校注》(〔明〕李应魁撰,高启安、邰惠莉点校)中的记载
  古迹(p159~160)
  威远城 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诸徙,人民惧,俱入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又西夷云,威远汉人,今在鲁迷地方,穿衣戴帽与夷不同,衣制同中国,穿则襟治于背后,网巾同汉人,戴则悬圈于额前,养食猪犬,与回夷处,多不同俗。
  威虏城 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威虏卫是也。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余亦有从于河西各卫者,乃首叛者。后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安插西番筑牧。今废。
  城池(p114)
  北长城 城北三十里,中暗门军戍出入。东西延七十里,沿边墩五十七座。闻先年参将彭清请议修筑,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杨博檄兵备赵得祐、参将刘勋接筑重修。
  堡寨(p176~177)
  威虏城即威虏卫也。先年民叛,而遗众附。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西番总牙族类在此行牧。今废。
  察黑包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察黑包本西番头目之名也,满个虎力乃其子也。先西番归附肃州时,筑此城以自居。先年筑一城,真帖木尔加住牧。今无。
  白烟墩南空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先西番朶尔只住牧。今无。
  八里墩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原安插头目可洛纵,先年伊与兄噶里戈什同处居住。今无。
  王子庄墩堡 城北一百里。先番族头目察黑包子满个虎力耕牧,因互相攻杀,遗众顺噶里戈什。
  金塔寺堡 先年属威虏,汉人居住,有房舍、遗址、碾磨之类,后因威虏归并肃州,因以安插西番日羔剌等。
  以上七堡俱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兵备王仪共议奏筑安插关西旧归各夷,以靖地方,先因迁移无常,后改建官兵。
  志烽堠(p185~189)
  大(应为“天”)仓头墩 城东北三百五十里,为诸墩之首。东哨威远地方,去八十里,北虏或由镇夷、双墩儿地方,或由平朔过天仓河向西北行者,必从此经过,见则举火,而诸墩接之以达肃城;但地邈远,虏所必由,贼常至取水之处以捉墩军,而遇此墩瞭哨者,咸被虏患焉。
  永宁墩 在天仓墩东南一里,城东北三百五十里。有泉,墩军取水,北有崖头,虏常伏于其下,以待墩军,至者即捉之,人号此地为鬼门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该兵备陈其学巡行边堠,悯念民生。五月,委指挥卢汉统兵添设此墩,虏至此地,墩即望见,至今不能潜贼。而天仓瞭哨,未有遇虏害者,人谣曰:鬼门关,今有救生台,而今不怕不回来。
  夜摸墩 在天仓、永宁西南,离城三百四十里,接天仓墩烽火。明初时为一所,属威远卫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千户李相在此营按伏,适当城角墩颓,内出一纸,上计筑此墩城用钱若干文,纸因年远,见风腐烂,只得李相之言如此云。盖亦当时此处使钱亦如古迹也。今因为烽堠,先年贼常捉墩军,因至此处,设兵按伏山营,获功二次,前后斩首五六级焉。兹则北虏或由墩北盐沟,或由镇夷、毛目墩空过天仓河去处至此,天仓或不能见,而此墩见之,则烽火可以达肃城。万历二十年(1592年),参将杨溶统兵至此湾,获功七十二级,以克大捷。
  岔口墩 去城三百三十里。瞭夜摸墩烽火,北虏或由墩空到此,亦起火以达红砂墩。
  红砂墩 去城二百二十余里。接夜摸墩烽火,北虏或不由顺墩从迤北沙窝潜至此地,则亦举火以传于李见嘴墩。
  李见嘴墩 去城三百九十余里,界于红砂半截二墩之中。先年红砂半截相去二十余里,中有沙沟一道,南有芦草大湖,林木稠密,沙窝险峻,北虏乘风夜行,或由孤红山一带潜入沙河,藏于湖内,两下墩军瞭哨不见,或入里境剽掠,或截墩军夜后,被害甚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内,兵备陈其学委千总指挥卢汉添筑墩台一座,至今此处不能藏贼,而瞭哨者咸免虏害矣。
  半截墩 城北二百七十里。旧瞭红砂,今瞭李见嘴,虏由镇夷东、沙夹墩等处西来,过天仓河亦透此墩而起火达城。
  细腰儿墩 去城二百五十里。竞联半截烽火以传火烧墩,北虏至此者少。
  火烧墩 去城二百三十里,离细腰儿墩十里。迤西墩空无人,虏由孤红山后避墩潜行者,常时忽至此墩,见则举火达城。
  昌平头墩 去城二百二十里。瞭接火烧烽火,虏或由孤红山避迤西墩塘,竟入羊头泉以至牛头湾沙窝潜住,常截换班墩军哨马,今差兵护送,贼鲜至。
  昌平二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头墩烽火。
  昌平三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二墩烽火。
  昌平四墩 今改名新四墩,去城一百七十里。以上四墩俱通羊头泉贼径。
  威虏后墩 去城一百六十里,瞭昌平四墩烽火。
  威虏城墩 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瞭后墩烽火。先年有西番居住,今无矣。
  东八里墩 先年威虏卫之八里墩也,已崩颓,去肃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杨博委参将刘勋筑威虏堡,修周围墩,北虏由石城来者,常至于此。
  王子庄墩 去城一百里,瞭八里墩并镇朔三墩烽火,但钵和寺、孤红山之虏由夜行瞭望不见。
  上半截墩 去城八十余里,接王子庄烽火,止是西虏由钵和寺地方来者至此,天仓之虏不能至此。
  威虏旧四墩 此下又分一路,乃极北延边之墩,去城一百七十余里,虏由孤红山来者,咸至此焉。
  永安墩 即威虏之北八里墩也。去城一百三十里。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修筑威虏,仍筑此墩,虏由墩而过者至此径,北来亦至此。
  镇北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孤红山来者亦至于此。
  镇朔头墩 今废。
  镇朔二墩(镇朔墩) 去城一百四十里,此处为虏交过之路,北虏往西,西虏往北,俱经道于斯。
  白烟墩 城北一百三十里。冲要同前。
  镇朔三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里。即王子庄西八里墩是也。止是西虏潜至者有乏。先年两番朶尔只等在此耕牧,有营堡,遇警传火,由王子庄以达城焉。此又一路也。
  噶里戈什营墩 去城一百二十里,因先年安插西番族,故名焉。瞭望镇北墩烽火,西北虏寇俱可交至于此,亦冲要之边寨也。
  察黑包营墩 城东北,有噶里戈什又二路也。去城一百二十里,先年有西番住牧,故即此以名其墩焉,不接各处烽火,止是贼由天仓等处来者,此处举火而金塔寺接之,以达肃城。
  双古城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
  大沙窝墩 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上石梯子墩 城东北一百九十里。
  下石梯子墩 城东北一百九十里。
  流沙坡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
  大柳林墩 城东北一百四十五里。
  陈千户古墩 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井陉霍鹏呈议修筑。
  河口腰墩 城东北一百八十里。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兵备泽州王忠显议筑。
  金塔寺墩 有营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北虏由镇夷地方自双树儿过河,经桶箍湾、顺天仓河潜至此地。先年西番日羔剌部属适当其锋,出大口子而古城、临水等处俱有备。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井陉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四角添墩,惟西北角墩瞭察黑包烽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议筑边墙,添筑流沙坡墩、陈千户古墩,近如天仓等处有警,则烽火接流沙坡,达金塔,通肃州城。
  新营儿墩 城东北九十九里。
  南暗门墩 城东北五十五里。
  塔院大墩 城东北九十五里。
  塔院腰墩 三十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大墩 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腰墩 城东北一百里。
  黑沙窝大墩 临水东北,去城一百三十里。
  黑沙窝腰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北暗门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察黑坝大墩 城东北一百三里。
  察黑坝腰墩 城东北一百里。
  西俺头墩 城东北九十七里。
  干河腰墩 城东北九十五里。
  北暗门腰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以上自南暗门墩起一十三墩,系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井陉霍鹏议呈巡抚田乐奏筑。
  《肃州新志校注》(吴生贵王世雄等校注)中的记载
  边墙(p209~210)
  新城堡 所管边墙一截,西自野麻湾界起,东至两山口界止,长三十里,即北长城,又为北边墙。中有暗门,为戍军出入。明时参将彭清创筑,高一丈三尺。嘉靖中,巡抚杨博增修。
  两山口 所管边墙一截,西自新城堡界起,东至下古城东河沿止,长三十里。余同上。
  又,边墙、崖榨丈尺“旧志”:自嘉峪关起至镇夷千户所止,共长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丈,计(七十五里二百六十步)[九十里二百七十步],都御史廖逢节题修,隆庆六年(1572年)完工。
  又,自嘉峪关北新腰墩起,至新城东长城西头止,共长一万九百八十四丈,底阔八尺,顶二尺五寸,实台高一丈,垛墙二尺,共高一丈二尺。随墙大、中墩二座,万历元年(1573年)完工。
  又,自下古城迤北,东长城角墩起,至靖虏墩东濠头临水河北岸止,共二千六百四十六丈,高一丈五尺,底阔一丈五尺,实台高一丈二尺,垛墙三尺。崖榨高三丈,阔二丈,万历二年(1574年)完修。
  又,自靖虏墩起,至苦水界牌止,濠长五千八百二十丈。口阔三丈,深至见水,底阔一丈。两岸各筑土堰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
  又,于通贼各隘,如嘉峪关迤北适中之水关儿、金佛寺之白家湾、下古城东北之大口子,添墩三座。
  又,接帮水关儿边墙一截,长四十四丈,底阔一丈,顶阔六尺,高一丈五尺。
  关隘(p212)
  金塔寺堡 即明金塔寺城也。地踞边外,筑以土城。嘉靖五年(1526年),巡抚陈九畴言,哈密内徙金塔等处,宜将肃州北境弃地及威虏旧址修筑安插之。向来设兵防御,今置副将。余详“城堡志”。今略云:东北有红口子,距堡六十里,为肃、镇交界之所,系镇夷汛地。先年两汛游击、哨探,未有墩塘,不能瞭望烽火。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兵备陈其学添设墩塘,拨肃、镇二处巡兵探望,道路乃静。又有威虏城,在堡东六十里,为西额力劾窟窿住牧。又有天仓墩,距堡东北二百六十里,其墩西十里有夜摸墩,皆历来(戎)戍守处。天仓东七十里有狼心山,又东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又天仓西七十里有羊头泉,俱系夷人走歇要路。其东北五百里为坤都仑湖,系西夷罕顿台吉住牧,今归旧土尔扈特贝勒王所属。
  烽堠(p214~217)
  〈“旧志”所载“烽堠”甚多〉
  金塔寺堡所管墩台五十座,每墩军五名,腹里三十四座,境外十六座。
  天仓头墩 距城东北三百五十里,为诸墩之首,东去威远八十里。
  永宁墩 在天仓墩东南一里,墩旁有泉。昔墩军下墩取水,尝被贼害,自筑天仓墩瞭哨,军始获安。
  夜(模)摸墩 在天仓、永宁二墩西南,离城三百四十里,接传天仓墩烽火。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后改墩。
  岔口墩 去城三百三十里,瞭夜摸墩,以达红沙墩。
  红砂墩 去城二百九十余里,界于岔口、半截之间。因二墩相去三十余里,中有沙沟一道,南有芦草湖,林木稠密,沙窝峻险,墩军瞭哨不见,于此添墩一座,贼遂不能藏形。
  半截墩 去城北二百七十里,旧瞭红砂墩,今瞭李见嘴。
  细腰儿墩 去城二百五十里,瞭半截墩烽火,以传火烧墩及上石梯墩。
  火烧墩 去城二百四十里,瞭细腰儿墩烽火。
  昌平头敦 去城二百二十里,接火烧墩烽火。
  昌平二墩 去城二百里,接头墩烽火。
  昌平三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二墩烽火。
  昌平四墩 去城一百七十里,改名新四墩。
  以上四墩,俱通羊头泉路径。
  威虏后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瞭昌平四墩烽火。
  东八里墩 距威虏城东八里,去城北一百三十里,传后墩烽火,以达威虏城墩。威虏城墩去城北一百二十里,瞭八里墩烽火。明初西番住牧,后徙。
  王子庄墩 去城一百里,瞭东八里、北八里并镇朔三墩烽火。
  上半截墩 去城九十里,接王子庄墩烽火,兼瞭钵和寺西来寇警。由天仓东来者不能瞭。
  威虏旧四墩 此下又分一路,乃极北沿边之路。去城一百七十余里,北瞭孤红山来路。
  永安墩 即威虏北八里墩,去城一百六十里,瞭旧四墩烽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筑威虏城,并筑此墩。
  镇北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北瞭永安墩之烽火,以达噶里戈什及镇朔二墩。
  镇朔头墩 已废。
  镇朔二墩 去城一百四十里,由北往南、由西往东,俱交过于此,瞭镇北墩烽火。
  白烟墩 去城北一百三十里,冲要同前,接镇朔二墩烽火。
  镇朔三墩 去城北一百二十里,即王子庄西八里墩。先系西番尕尔只等住牧,有营堡。凡西来有警,传烽火于王子庄墩,以达上半截墩,此又一路也。
  噶里戈什营墩 去城一百二十里,以安插西番族得名,望镇北墩烽火。凡西北之寇俱可交至,亦冲要也。
  察黑包营墩 俗讹为岔河坝。东北系噶里戈什,去城一百二十里,不接各路烽火,此又一路也。惟由天仓来者,此墩举火而金塔寺墩应之,以达肃城。
  上石梯墩 去城东北二百三十里,接细腰儿墩烽火。
  下石梯墩 去城东北二百一十里,接上石梯墩烽火。
  河口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九十里。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兵备王显忠添筑,应下石梯墩烽火。
  陈千户古墩 去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霍鹏添筑,应河口腰墩烽火。
  流沙坡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十里,传陈千户墩烽火。
  以上二墩兼瞭镇夷以来双树子、桶箍湾一路贼警。大柳林墩去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应流沙坡墩烽火。
  大沙窝墩 去城一百三十里,传大柳林墩烽火。
  双古城墩 去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传大沙窝墩烽火。
  金塔寺墩 去城一百里,有营堡。先时有寇顺天仓河东岸,由镇夷地方之双树子过河,经桶箍湾、双古城潜至此地者。西番日羔剌部属住此,适当其锋。若不为备,贼即径入大口子,而古城、临水等处俱不能无警。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四角添墩,惟西北角墩瞭察黑包墩烽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又添筑流沙墩、千户古墩。如天仓等处有警,即举流沙墩烽火,而金塔以东北角墩接应,可达肃城矣。
  北暗门墩 去城东北一百八里。
  察(河)[黑]包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察(河)[黑]包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三里。
  西俺头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北暗门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新营儿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乾河腰墩 去城东北九十五里。
  南暗门墩 去城东北九十二里。
  塔院大墩 去城东北九十五里。
  塔院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二里。
  沙山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黑沙窝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三]里。
  黑沙窝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以上十四墩 皆巡抚田乐饬兵备霍鹏所筑,俱系金塔周围边墙之墩。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