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明长城的军事建制及布防体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明长城的军事建制及布防体系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2
页码: 274-2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称为九镇,每镇设总兵、领辖,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在重要位置修建堡寨,与长城共同构成防御体系。
关键词: 金塔县 明长城 军事建制

内容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经常修缮长城关隘工程,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称为九镇。“……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每镇设总兵、领辖。沿九镇有星罗棋布的卫所、关隘和城堡,处处设兵,屯田防守。每镇几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总兵力常达百万人之多,其防卫之严密,为以前各朝代所未有。九镇始设于明初,加强于永乐、正统年间,完善于嘉靖以后。作为九镇之一的甘肃镇,镇守总兵官驻今甘肃张掖,管辖的长城东起景泰县黄河岸边的索桥堡及金城(今兰州),西到嘉峪关,全长1600多千米。
  每镇之下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几千人至几万人不等。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据记载,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甘肃镇的兵员在11万人左右。照此算来,明朝政府仅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明长城“因边为墩,因墩置院,因地筑寨”,使城墙、关隘、烟墩、戍堡共同组成纵深防御体系。在修边墙的防御工事的同时,还在长城沿线具有重要战备位置的地方修筑堡寨,与长城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如:“弘治十八年(1505年),打拉池共驻军1500名,马275匹”。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