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塔明长城的分布走向及结构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金塔明长城的分布走向及结构特点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4
页码: 271-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明长城位于金塔县境内,是甘肃镇长城的一部分,修建因地制宜,以黄土夯筑为主,烽火台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关键词: 金塔县 明长城 分布结构

内容

金塔境内明长城的具体线路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2千米处金塔夹山南麓的杨家井烽火台起,由西南向东北穿过金(塔)——石(泉子)公路,止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
  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属于甘肃镇长城的一部分。甘肃镇长城就是为了保卫河西走廊而修建的,大部分是沿着河西走廊北侧山前地带修建,有一小部分是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在西宁卫的北侧和西侧。其主线东端起自黄河岸边的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由东南向西北,经安宁、皋兰、西固、永登、天祝、古浪、凉州、民勤、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金塔、肃州,抵嘉峪关。在嘉峪关又有封堵河西走廊的南北向长城,将整个河西走廊控制在长城以内。
  整个明长城在明朝政权所辖北侧分布,截断沿线各处通道,但在东段的辽西走廊和西端的河西走廊,却是通过修筑长城来保障这两条通道的畅通,避免遭受蒙古部族的侵扰,以保证明朝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往能正常进行。甘肃镇长城长度较长,大约是“两千里”,《崇祯长编》卷二记:“甘肃巡抚张三杰疏,言平(疑为“本”字)镇二千里长边,处处临外。”所经地形复杂,有黄土山区、沙漠区、岩石山区、戈壁区等,所修长城也都因地制宜,种类较多,形制不一。据记载,约略有墙、壕、崖栅等种类。金塔境内的长城基本以土筑为主。金塔境内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从形制上,明长城墙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可与墙体共同设防,也可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可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每隔5千米左右设一烽火台。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米~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壕沟是就地掘壕,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两侧培筑土垣。
  金塔境内除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外,据调查,还存在着大量的烽火台,截至目前已查明的有34座。这些烽火台犹如棋子似的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夹山南麓、黑河、北大河沿岸以及古堡、寨、村庄附近。并大致按南北走向分布,一路走向都比较清晰。
  沿明长城两侧分布的烽火台
  这两路烽火台,大致与明长城平行,南侧烽火台东起于张掖市高台县交接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西至杨家井墩(敌台)。沿途现存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大墩(烽火台)、沙桥墩(烽火台)、半截红墩(烽火台)、杨家井墩(敌台)等6座。北侧烽火台沿长城北侧5千米~8千米的夹山顶上分布,共6座,从东向西分别命名为长城北1、2、3、4、5、6号烽火台。这两路烽火台应属明长城“沿边墩台”。
  沿黑河两岸分布的烽火台
  黑河东岸南起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向北依次是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共5座;黑河西岸南起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向北依次是雷墩子(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青石咀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和长房墩(烽火台)共8座。这些烽火台均建造在黑河两岸的高地或山顶上,有的台体外围筑有围墙(墩院),周围多发现有明、清时期的黑釉陶瓮、罐、盆、碗残片以及砖、瓦等遗物。烽火台一般保存较好,围墙(墩院)多被破坏,残缺不全。从地理位置看属当时的威远卫管辖,属“腹外接火墩”。这两路烽火台俱北接孤红山虏警。东路烽火台由北向南传烽火至镇夷;西路烽火台由北向南传烽火至沿北大河古道分布的烽火台。
  沿北大河古道分布的烽火台
  这路烽火台沿北大河古道由东北向西南分布,最东端起于北大河与黑河交汇处的雷墩(烽火台),向西南依次是细腰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头墩(烽火台)、二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和威虏后墩(烽火台)共7座。这些烽火台均建造在北大河两岸的高地上,属威虏卫管辖。这路烽火台接黑河西岸一路红砂墩烽火,向南传烽火至金塔,直至肃州,向西南传烽火至威虏。
  北路烽火台
  现仅存石梯子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2座。其中石梯子墩(烽火台)“通羊头泉贼径”;镇朔墩(烽火台)“此处为虏交过之路,北虏往西,西虏往北,俱经道于斯”(《肃镇华夷志校注》)。
  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从目前保存较好的来看,全是覆斗形。底部边长一般8米~12米,顶部边长6米~8米,筑于较高处,高10米左右,筑在山头上的烽火台较低,高4米~8米。保存完整的梧桐大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长房墩(烽火台)顶部还筑有垛墙,残高约0.5米。
  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一般都为黄土或黄土夹碎石夯筑而成,有的还在烽火台夯层之间夹各种荆棘植物,如芦苇、红柳、白刺等,夯层厚0.1米~0.2米。每隔数层夹有一排栣木,呈井字或斜井字形排列,一般横距0.8米~0.9米,竖距1米左右。栣木粗细似房椽,多为松木,长短视烽火台大小而定,(“栣木”一词,出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是烽火台之骨架,犹今之混凝土建筑的钢筋架一样,起加强韧度作用。栣木用芨芨草绳交叉缚在立于烽火台中间的永定柱(永定柱的称谓亦出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上,然后填土夯实。每层夯筑时,用草绳绑缚固定夯板,草绳的两头拴在木楔上,木楔长约0.2米,直插在夯层内。每层夯毕,即将草绳斩断,将夯板再向上挪一层,直至全部夯完,至今一些保存较好的烽火台壁面的夯层缝内还露出有草绳头。这种建筑方法,当时称之为“版筑之役”。时至今日,河西地区农村中建房筑墙或修建温室大棚都还采用这种方法。
  上下烽火台的方法,我们发现有三种:
  一是用绳梯上下,凡用绳梯上下的烽火台,其烽火台的表面留有较浅而窄的痕迹。
  二是用绳索上下,在烽火台的一面多留有一道深深的绳槽痕迹,绳槽两边还留有供上下蹬踏的脚窝。金(塔)石(泉子)公路旁的沙桥墩(烽火台)保存较好,燧顶靠近绳槽处至今还保留着拴绳用的木桩。
  三是一些依山而筑的小烽火台多无绳槽痕迹,而是在烽火台一侧堆有积土和石块,以供上下之便。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