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长城研究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6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明长城研究综述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26
页码: 269-29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明长城的研究综述,包括金塔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分布走向及结构特点、军事建制及布防体系、建筑构成、修建组织与实施、烽火制度、明代河西的屯田耕战制度以及历史史料中的相关记载。
关键词: 金塔县 明长城 研究综述

内容

第一节 金塔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很顺利地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被迫退回“塞北”,元朝结束。元王朝虽被推翻,但其军事实力仍然很强。元顺帝仍把握着完整的政治机构和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占有东至呼伦贝尔湖,西至天山,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南至现在长城一线广阔的领土。在陕西、甘肃有河南王扩廓帖木尔的十八万人马。在辽东方面有右尉纳哈出指挥下的二十万军队。在云南则有元宗室梁王的一支力量。元顺帝以辽东和陕甘为左、右翼,居中调度,时刻都想收复失地,重主中原,所以在明朝初年,明中央政权同北元还打了几次激烈的大战。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死,其子爱猷识里达腊嗣位,是为昭宗,仍称大元皇帝。这时明王朝的部队击破了扩廓帖木尔在陕西、甘肃地区的部队,扩廓帖木尔率残部逃至和林。明王朝为消灭掉对中原威胁最大的,盘踞在和林的扩廓帖木尔部队,于洪武五年(1372年)春正月,出动十五万大军分三路进击漠北。大将军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趋和林;左副将军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至应昌;征西将军冯胜出金兰取甘肃。这次出击,中路徐达部在杭爱岭北被扩廓帖木尔的部队打得大败。东路李文忠部因不知中路已败退,孤军深入漠北,遭到蒙古军强大袭击后,奋战而回。仅西路冯胜部从金兰(今兰州)西进,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了甘州、庄浪诸卫,明王朝由此时起,弃敦煌划嘉峪关为界,开始经营河西防务。这次大举进攻漠北,总的来说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使明王朝认识到,就当时的力量是不可能彻底消灭蒙古族军事力量的。明太祖遂放弃武力统一草原诸部的计划,实施战略防御,开始在北方推行设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的防戍策略,构筑、经营军事防御体系——长城。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但随着关外吐鲁番的渐次崛起,嘉峪关自建造以来,屡有战事。明武宗正德年间(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民众牛羊。加之,随着蒙古亦不刺部西迁,甘肃防务吃紧,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年间(1488—1521年)才始议修筑长城之事,而真正的兴筑是在明世宗嘉靖中叶。嘉靖十六年(1537年),巡抚赵载修竣镇番卫(今甘肃民勤)临河墩至永昌卫城(今甘肃永昌县)土垣、沟堑百余里。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关墙一道,南至讨赖河十五里,北至石关儿十五里,共三十里”(《边政考》卷四)。讨赖河即今北大河,石关儿位于今嘉峪关黑山湖水库东北,这是嘉峪关第一次以正规的城垣工程出现。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钥边陲,又有明墙暗壁相合,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关。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1548年),巡抚杨博又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大规模增建工程。第一段东起五坝堡(今甘肃高台东9千米)沙岗墩,西至九坝堡(今高台西北40千米),绵延于黑河北岸。第二段位于山丹卫境内,东起五泉口奉城铺(今山丹丰城堡),西达大口子东乐驿(今山丹县东乐镇)。第三段东接东乐驿,西至甘肃镇城(今张掖市)西北板桥堡(今临泽县板桥镇)。在这道长城北侧龙首山诸山口还分别修筑了壕堑、墩台或关城。至此,甘肃镇所辖河西走廊段长城基本成型,连为一体。酒泉境内长城的修筑时间,据《肃州新志》记载: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1500年),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时称边墙)35千米,“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嘉靖十一年(1532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千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米~5米,带巡墙,底宽2.7米~3.3米,顶宽1米。明神宗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即金塔境内)的边壕。同时,边墙内外共筑各路烽火台及守望墩台204座,境内墩设哨兵2名,境外墩设哨兵3~5名,日夜守望不怠。
  第二节 金塔明长城的分布走向及结构特点
  金塔境内明长城的具体线路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2千米处金塔夹山南麓的杨家井烽火台起,由西南向东北穿过金(塔)——石(泉子)公路,止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
  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属于甘肃镇长城的一部分。甘肃镇长城就是为了保卫河西走廊而修建的,大部分是沿着河西走廊北侧山前地带修建,有一小部分是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在西宁卫的北侧和西侧。其主线东端起自黄河岸边的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由东南向西北,经安宁、皋兰、西固、永登、天祝、古浪、凉州、民勤、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金塔、肃州,抵嘉峪关。在嘉峪关又有封堵河西走廊的南北向长城,将整个河西走廊控制在长城以内。
  整个明长城在明朝政权所辖北侧分布,截断沿线各处通道,但在东段的辽西走廊和西端的河西走廊,却是通过修筑长城来保障这两条通道的畅通,避免遭受蒙古部族的侵扰,以保证明朝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往能正常进行。甘肃镇长城长度较长,大约是“两千里”,《崇祯长编》卷二记:“甘肃巡抚张三杰疏,言平(疑为“本”字)镇二千里长边,处处临外。”所经地形复杂,有黄土山区、沙漠区、岩石山区、戈壁区等,所修长城也都因地制宜,种类较多,形制不一。据记载,约略有墙、壕、崖栅等种类。金塔境内的长城基本以土筑为主。金塔境内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从形制上,明长城墙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可与墙体共同设防,也可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可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每隔5千米左右设一烽火台。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有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米~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壕沟是就地掘壕,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两侧培筑土垣。
  金塔境内除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外,据调查,还存在着大量的烽火台,截至目前已查明的有34座。这些烽火台犹如棋子似的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夹山南麓、黑河、北大河沿岸以及古堡、寨、村庄附近。并大致按南北走向分布,一路走向都比较清晰。
  沿明长城两侧分布的烽火台
  这两路烽火台,大致与明长城平行,南侧烽火台东起于张掖市高台县交接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西至杨家井墩(敌台)。沿途现存有红口子1号烽火台、红口子2号烽火台、梧桐大墩(烽火台)、沙桥墩(烽火台)、半截红墩(烽火台)、杨家井墩(敌台)等6座。北侧烽火台沿长城北侧5千米~8千米的夹山顶上分布,共6座,从东向西分别命名为长城北1、2、3、4、5、6号烽火台。这两路烽火台应属明长城“沿边墩台”。
  沿黑河两岸分布的烽火台
  黑河东岸南起大墩门小墩(烽火台),向北依次是大茨湾墩(烽火台)、双树墩(烽火台)、高腰墩(烽火台)和沙枣墩(烽火台)共5座;黑河西岸南起大墩门大墩(烽火台),向北依次是雷墩子(烽火台)、红砂墩(烽火台)、营盘墩(烽火台)、青石咀墩(烽火台)、上五分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和长房墩(烽火台)共8座。这些烽火台均建造在黑河两岸的高地或山顶上,有的台体外围筑有围墙(墩院),周围多发现有明、清时期的黑釉陶瓮、罐、盆、碗残片以及砖、瓦等遗物。烽火台一般保存较好,围墙(墩院)多被破坏,残缺不全。从地理位置看属当时的威远卫管辖,属“腹外接火墩”。这两路烽火台俱北接孤红山虏警。东路烽火台由北向南传烽火至镇夷;西路烽火台由北向南传烽火至沿北大河古道分布的烽火台。
  沿北大河古道分布的烽火台
  这路烽火台沿北大河古道由东北向西南分布,最东端起于北大河与黑河交汇处的雷墩(烽火台),向西南依次是细腰墩(烽火台)、火烧墩(烽火台)、头墩(烽火台)、二墩(烽火台)、臭水墩(烽火台)和威虏后墩(烽火台)共7座。这些烽火台均建造在北大河两岸的高地上,属威虏卫管辖。这路烽火台接黑河西岸一路红砂墩烽火,向南传烽火至金塔,直至肃州,向西南传烽火至威虏。
  北路烽火台
  现仅存石梯子墩(烽火台)和镇朔墩(烽火台)2座。其中石梯子墩(烽火台)“通羊头泉贼径”;镇朔墩(烽火台)“此处为虏交过之路,北虏往西,西虏往北,俱经道于斯”(《肃镇华夷志校注》)。
  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从目前保存较好的来看,全是覆斗形。底部边长一般8米~12米,顶部边长6米~8米,筑于较高处,高10米左右,筑在山头上的烽火台较低,高4米~8米。保存完整的梧桐大墩(烽火台)、五分墩(烽火台)、长房墩(烽火台)顶部还筑有垛墙,残高约0.5米。
  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一般都为黄土或黄土夹碎石夯筑而成,有的还在烽火台夯层之间夹各种荆棘植物,如芦苇、红柳、白刺等,夯层厚0.1米~0.2米。每隔数层夹有一排栣木,呈井字或斜井字形排列,一般横距0.8米~0.9米,竖距1米左右。栣木粗细似房椽,多为松木,长短视烽火台大小而定,(“栣木”一词,出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是烽火台之骨架,犹今之混凝土建筑的钢筋架一样,起加强韧度作用。栣木用芨芨草绳交叉缚在立于烽火台中间的永定柱(永定柱的称谓亦出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上,然后填土夯实。每层夯筑时,用草绳绑缚固定夯板,草绳的两头拴在木楔上,木楔长约0.2米,直插在夯层内。每层夯毕,即将草绳斩断,将夯板再向上挪一层,直至全部夯完,至今一些保存较好的烽火台壁面的夯层缝内还露出有草绳头。这种建筑方法,当时称之为“版筑之役”。时至今日,河西地区农村中建房筑墙或修建温室大棚都还采用这种方法。
  上下烽火台的方法,我们发现有三种:
  一是用绳梯上下,凡用绳梯上下的烽火台,其烽火台的表面留有较浅而窄的痕迹。
  二是用绳索上下,在烽火台的一面多留有一道深深的绳槽痕迹,绳槽两边还留有供上下蹬踏的脚窝。金(塔)石(泉子)公路旁的沙桥墩(烽火台)保存较好,燧顶靠近绳槽处至今还保留着拴绳用的木桩。
  三是一些依山而筑的小烽火台多无绳槽痕迹,而是在烽火台一侧堆有积土和石块,以供上下之便。
  第三节 明长城的军事建制及布防体系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经常修缮长城关隘工程,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称为九镇。“……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每镇设总兵、领辖。沿九镇有星罗棋布的卫所、关隘和城堡,处处设兵,屯田防守。每镇几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总兵力常达百万人之多,其防卫之严密,为以前各朝代所未有。九镇始设于明初,加强于永乐、正统年间,完善于嘉靖以后。作为九镇之一的甘肃镇,镇守总兵官驻今甘肃张掖,管辖的长城东起景泰县黄河岸边的索桥堡及金城(今兰州),西到嘉峪关,全长1600多千米。
  每镇之下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几千人至几万人不等。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据记载,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甘肃镇的兵员在11万人左右。照此算来,明朝政府仅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明长城“因边为墩,因墩置院,因地筑寨”,使城墙、关隘、烟墩、戍堡共同组成纵深防御体系。在修边墙的防御工事的同时,还在长城沿线具有重要战备位置的地方修筑堡寨,与长城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如:“弘治十八年(1505年),打拉池共驻军1500名,马275匹”。
  第四节 明长城的建筑构成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创造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米高、1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型,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千米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壕沟在明长城防御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米以上,口宽达10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关内的安全。金塔县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塔)——石(泉子)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千米的壕沟。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墙体主要是夯土墙和壕榨。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百余里,卫城周长3千米~4.5千米,千户所城周长4千米~5千米,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5千米左右,城周0.5千米~1.5千米,砖包城垣,开1门~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5千米,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一旦有急,招之即来。金塔境内的金塔寺堡、威虏堡、王子庄墩堡、察黑包堡、白烟墩南空堡均为堡城。
  明代长城,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墙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墙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墙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墙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墙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东西大体相距约1.25千米左右。
  烽火台是报警的通信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火台、烽堠、墩台、亭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金塔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金塔—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5千米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
  明长城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人把守,4人守台,其余10人分为2班守垛,每班5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1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架,每架子镜9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人,30人守台,设台长1人,其余30人分6个班(伍)守垛口,每伍设垛长1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门,神枪12根,每根配神箭38枝,火药300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第五节 修建明长城的组织与实施
  明代长城设计之精巧,布局之合理,结构之完善,都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那么这巨大的工程,漫长的施工是如何进行组织和实施的呢?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标志。长城这一伟大工程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取决于具体的生产技术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集体内成员之间、指挥者和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和劳动者个体消费与分配等问题。
  由于修建和维护长城是明朝政府军事国防上的头等大事,所以,明统治者首先选派精明强干的将领,担任长城重要地段和关塞的建筑指挥官。战功赫赫的明朝大将徐达,曾先后被指派指挥修筑称之为“京师门户”的居庸关及其附近长城和“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的山海关。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原镇守东南沿海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被明廷调到北方,任蓟镇总兵,负责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段长城的防务,并改建和加筑长城。这段长城上的1000多座敌台,就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陆续修建的。这段长城也修得雄伟坚固,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嘉峪关的修筑则是由平定了河西的讨虏大将军冯胜首筑的。
  修筑长城的人力需求量非常大,明代修筑长城,除了动用军队以外,还调遣了大量的民工。同时全面修筑绵延万里的明长城,修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明王朝极为重视长城修筑工程,调动了边镇的各种力量。甘肃明长城的修筑管理是由甘肃镇各个卫军事指挥机构直接督管的,然后分片、分段包修,由当地镇所的军事管理机构管辖。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管理及修缮,明朝把整个长城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把守,称为九边或九镇。每镇设有总兵领辖。《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其中甘肃镇管辖东起甘肃兰州,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防御,全长800千米。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
  明朝廷在长城沿线的九镇部署重兵把守,除了起到防御的作用外,还要对长城进行保护、修缮和管理,以加强边塞的安全。
  1975年,讨赖河北岸向北过关城到石关儿这段长城的北部城墙顶上夯土中发现了一块工牌,长19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为石刻牌记。牌的两面都刻着字,内容详尽,记载着修筑这段长城中的其中一个局部的施工管理情况。正面中间刻有“弟(第)一工起”四个大字,左边有“加(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起初十止”一行小字,背面上方刻着“蔡起梅止”四个大字,下面刻有六行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宋队、六工张昙队止。”设此工牌,夯打在城墙之内,起到督工检查城墙建筑质量的作用,说明当时修筑长城对承包责任是相当明确的,如果城墙有倒塌或破损情况,就按工牌所记的工段和施工队来追究责任。从这块工牌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修筑长城的时候,把所修筑的每一大段分为若干个工段,每一个工段又分为若干个队,每队分筑一段,只是每队分筑多长的城墙已无从考证了。
  工牌所记录的工段为黑山山腰1千米余长的一段城墙,由此可估算出当时每队夯筑的大概数量。该工段由六个工队在十天之内完成了夯筑任务,其速度是非常快的。据史书载:明嘉靖年间修筑从讨赖河北岸到黑山山腰的这段长城时速度惊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工牌的出土,印证了史书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而且这段长城的修筑质量也非常好,现在的保存情况比较好,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沧桑,但依然雄伟。为了保证长城这一巨大工程的修筑,可能调用了全国许多地方的军民。仅嘉峪关城就动用了几千名军民来修筑,要修建一万余里的长城,就要征用数以千百万计的军民,其劳役之苦,可想而知。通过牌文还可以看出,筑城工程组织之严密,分工之细致,有各路指挥官,有管粮食、砖窑厂的,有管石料开采运输的等各方官员。
  明长城多穿行于戈壁荒滩或峻峭的石山间,在短时间内修造出高质量的长城来,真可谓是创造了人间奇迹。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产工具是极其有限和落后的,要把黄土或砖石运到山上,或者就地开采石料,都全靠人力,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辛。
  第六节 明长城的烽火制度
  明代的烽火制度主要继承了隋唐的制度。隋唐时代的烽火报警制度与汉朝烽火制度相比较,有较多的改进。唐代杜佑撰《通典·扼守法》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要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唐代的烽火台建得更高更大,一般15千米置一处。悬空楼阁式的烽火台是唐代发明的。这种烽火台的台身为圆形,土筑,高高地建在土台上,台顶建圆形房屋。房屋周围外出土台3尺,呈蘑菇状,烽台外壁直立,设有台阶,使用绳梯上下,从悬空地板进入。烽台外围又筑羊马式城堡,也就是在烽火台的四周筑以小方城或圆城,用以圈羊马,使敌人不能靠近,以保护守台卫士的安全。唐代的每座烽台上,都设有烟囱4个,火炬木橛4根,一有敌情,除燃放烟火之外,还必须向所在州县城堡报告,这种二者相结合的双轨制,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创举。另外,《武经总要》还明确地记载了唐代烽烟举放的有关规定。凡有贼寇入境,步兵在500人以下者,放烽一炬。若是骑兵,在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者,放烽两炬,3000骑以上放三炬。万人以上放烽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至京都。凡是烽火,一昼夜须行1000千米。由此可见,唐代烽火制度组织得极其严密。
  明代,烽火制度有了更大的改进,除了放烽、燃烟之外,还加上放炮。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令边俱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烽炮”,就像现代的信号弹,不但有火光烟焰,还有很响的声音。这样既提高了士卒的警觉性和军情传递的准确性,同时也加快了传递的速度。在明代的墩台(烽火台,后人俗称烽台、烟墩、墩台等)上,置有各种火炮。有铜铸的小炮,叫火铳,有铁铸的大炮,分别称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等。明代对烽燧的管理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规定烽子、戍卒等均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烽火台上要及时整理,广积柴草,昼夜轮流守望,接递通报要及时准确,违者处以军法。长城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份明代的《兵守火炮号》,反映了边防报警、烟火信炮的制度:营寨墩堡发现敌情,如有敌兵十名以下,则白天烧烟柴一堆,放炮一个,夜间举火一把,放炮一个;敌在20名以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二;敌在百骑之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三;若敌有千骑以上,则烟柴火炮接连不断。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长城和烽燧,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今日,这些古迹就成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
  《明史·戚继光传》记载,蓟州镇防区内长城沿线,通常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1000多千米的防线,只要三个时辰就能传遍,造成了1000千米内声势联结的防御体系。到明代后期,悬灯、举旗与放炮相结合的报警方法,逐渐取代了烟火和放炮相结合的制度。采用了更详细周密的规定,使之能在声形的报警方法中传告敌人来自的方位。白天放炮举旗的口诀是:“一炮青旗贼在东,南方连炮旗色红。白旗三炮贼西至,四炮玄旗北路逢。”夜晚举旗无法看到,改为悬灯。据载,夜晚放炮悬灯的口诀是:“一灯一炮贼从东,双灯双炮看南风。三灯三炮防西面,四灯四炮北方攻。”这种放炮报警的传递速度比过去的点烟法要快得多,一昼夜可达3500千米。长城与烽火报警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军事报警的防御体系,并在古代许多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我国的烽火制度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还发挥了一些作用,帮助中华儿女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今天,烽燧遗址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古文化遗产,在祖国秀美的山水之间,展示着独特的风貌。
  第七节 明代河西的屯田、耕战制度
  军队的后勤军需供应是保障军队作战防御能力的根本问题,也是保障长城守御的关键所在。明代守卫在长城沿线的官兵将士数目很多,所需的军需物资量极大,仅仅军粮一项,就是政府和民众极大的负担,尤其是西北地区,远离中原,军粮的问题更为严重。从内地往西北运粮,筹粮难、消耗大,所以在长城沿线实行屯田耕战制度是明王朝的基本国策。
  河西之屯田由来已久。自汉武帝开疆拓土,设立河西四郡以来,便在河西走廊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晋、魏、隋、唐以来,都因循旧制,所以人民富庶甲于内地。尤其凉州地区水草丰美,农牧发达,为天下饶。《重修肃州志》中张鍊《屯田议》中说:“自古英贤之君,奇智之士当诸侯割据、华夏纷争之代,以师行而粮从。馈运不继,相其临戎广野,使戍卒耕稼其间,耕而有获,以十一二输官,以十八九自赡,由来以为良法、美意者,屯田得也。赵充国以二羌反叛,广田金城,期年之间,使先零坐毙;曹操以征发四方,屯田许下,垦荒积谷,无远运之劳;诸葛亮与魏将严拒,乃从容渭滨,分兵屯田,司马懿畏而敛避;邓艾与吴为邻,开河渠溉田,通于江淮,大为伐吴之资。嗣是历世因之,其法浸备,其利浸溥。于今,强敌陆梁,非兵无以御敌,非粮无以养兵,乃百计集兵,千方足食,而独不及屯田者,何也?我太祖体国经野,田遍天下,而西北边,最多开屯之例……”
  明初,朱元璋便以“强兵足食”为“兴国之本”,其目的是“足兵足食,并有天下”。据《河西志》载,明代初年大量迁移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的移民到河西屯垦。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祁连山是一座天然的固体水库,靠着祁连山雪水的滋养,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有着稳定的保障。在垦荒时期,政府借给移民土地、耕牛、粮种等生产资料,并且提供衣服,待有了收成以后,移民向政府缴纳较低的租税,这样做,既解决了广大移民的生存问题,又就地解决了军粮问题。
  明代沿长城一线设立了九边重镇,由总兵统领防务,河西的长城都属于九镇之甘肃镇所辖,下设卫所、戍堡。卫所是明代各省下设的军事机构,既负责调遣、训练士卒,也负责管理军事屯田,下设屯田百户所,“且耕且守”。
  明代河西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
  军屯,顾名思义,就是让各个卫所的军士进行耕种,从军队中抽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军士中既有“田卒”,又有“守关卒”。田卒由屯田官统一指挥,田卒可以带家属,有自己的“田舍”,除屯田外,所开荒地归他们私有,甚至可以买卖。政府给予屯田士卒的各种福利措施是比较优厚的,以期吸引更多的士卒长期留在长城沿线屯田,扩大军屯的队伍。军屯缴纳的谷物主要供应军粮。除自给以外,还要储备和上缴一部分,以补充其他地方的军粮不足及中原战乱粮食紧缺的需要。河西的军屯始于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是年五月,朱元璋“命邓愈发凉州等卫军士分屯碾北、河州等处”(见《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兰州、庄浪、甘州、山丹、永昌、凉州等卫军事屯田,每岁所收,谷种外余粮,请以十之二上仓,以给士卒之戍守者”(见《洪武实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政府正式制定了《军事屯田则例》,其中明确地规定了“边地卫军,以三分守城,七分开屯耕种;内地卫所军,以二分守城,八分开垦屯种”,每个军士授田五十亩为一分,发给耕牛、农具、粮种等,三年后缴纳赋税,每亩一斗。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又定科则:“军士一分屯田,征粮十二石。所征之粮贮于屯仓,由本军自行支配,余粮为本卫官军俸粮。”当时,除了新增加的镇番卫外,河西十一卫屯田军士已达三万三千五百余人,屯地达一万六千三百余顷,河西的军屯不仅满足了自己,而且还向缺粮地区输出,《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九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年)凉州、永昌、肃州、庄浪诸卫,累岁丰熟,而甘州、山丹等六卫地寒,军伍每以缺粮为病,地方请以凉州等卫输官粮,储济几其不足。”
  民屯,是由政府迁徙内地的无地农民,或是发配来服刑的罪犯到指定的地方耕种。《明史·食货志》记载有:“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徒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民屯的人称为“垦军”,以区别于“军屯”。史称“田利大兴”的,就是在嘉靖初年右都御史刘天利督办甘肃屯政期间,奏请让肃州的壮丁以及山西、陕西等省的流民在肃州周边耕牧,而且在周边其他地方大力推行,使屯田达到空前盛况。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博在《处置屯田疏》中奏道:“河西事体,重且大者,莫过于屯田一事。遂即案行巡、守、兵备四道,各将境内荒芜田地,通行查出。或上下水利不通,应该挑浚;或人力牛种不敷,应该处给;或从未抛荒未种,应该开垦……以其土地肥饶,犹可耕牧故也。臣自入境以来,见所至荒田,不下万顷,遂极力经营,期于少效,乃今备咨舆情,始知受病原委,全在于催科之不法,而法令废格,实由于劝惩之未至,若不急为处分,河西生计,日就穷蹙。(《重修肃州新志》)”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右检都御史甘肃巡抚杨博“大兴屯利,请募民屯田,永不征租”(见《明史·杨博列传》),并且增加设置了屯庄墩三百六十五座,对民屯者实行“寓兵于民”的屯田制度,也就是说民屯者也有守长城的责任,他们一样担负着本地的防御任务,战时打仗,平时农耕。由于大量移民到河西屯田,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使当地的大量荒地得到了开发,实乃一举多得之措施。
  河西边地的屯田和内地的屯田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边地为了奖励屯田,保障军士的防御能力和边地的军民生活,明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宽松、优惠的政策。《明史·食货志》载:“其制……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两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租赋”,“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官军奉粮”。永乐初年,明朝政府又制定了关于屯田军官的赏罚条例:“岁食米十二石外余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又以田肥瘠不同,法宜有别,命官军各种样田,以其岁收之数相考较。临边险要,守多于屯。地僻处及输粮艰者,屯多于守。屯兵百名委百户,三百名委千户,五百名以上指挥提都之。”
  明代的耕战制度中,除了军屯和民屯以外,还有“商屯”。商屯,就是商人代替政府支付运粮的费用。明朝政府实行食盐由国家统一专卖的制度,利用食盐的专卖权,招盐商把粮食运到边疆以获取贩盐的许可。明代在河西一带贩盐的多为陕帮和晋帮商人,他们靠往西北运粮向东南引盐而获利,由于从内地把粮食运输到西北长城沿线耗资很大,许多商人便招募无地的农民到河西地区垦荒种田,所收获的粮食除了自给以外,剩余都缴入官仓以获取贩盐许可。《明宣德实录》卷十中说:“陕西边急缺粮储,宜招商中纳盐。今于西宁、庄浪上纳者,每盐一引,米麦豆四斗。甘州、凉州、肃州上纳者,每盐一引,米豆麦三斗,聚于、俱于淮浙运司不拘资格支给。”
  明朝政府在河西地区兴兵屯田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兴修水利。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除了士卒外还要调用移民和当地的民夫。在长城沿线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许多灌溉系统,仅甘州卫就修建水渠79条,肃州亦有许多。《重修肃州新志·水利》中有关于兴修水渠的记载:“沙子坝,在黄草坝南,水起龙口。亦在讨赖河岸,去城西三十里。尽头果园,东延七十余里,中小坝甚多,若遇河水微细,远田常旱。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参将崔麒见坝有树根盘结水不甚涌,遂捐己地,别挑五十余丈,以避旧坝,阔一丈五,深三尺。洞子坝,城南有二处,一名东洞子,一名西洞子,水向东、西流,故名。二水具在洪水河,凿石崖为洞,引水渐上者也,甚为奇异……乡人谣曰:‘有人修起西洞子,狗也不吃麸刺子’以其食极定也。”
  大规模屯田,大力兴修水利,加之不断地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河西长城沿线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无论是军屯还是民屯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使得原来许多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繁荣的农牧区。这样,既减少了军需运输之劳,又减少了人民的劳役。在《肃州志·文·屯田议》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随处有田,随处行师。刍粮如峙,内省驽运,外省民输,有卒徒将领以足兵,有沟洫陇畛以助险,有树艺园林以护耕,转盼之间,变荒碛为丰壤,易流莩而乐康,阜民足国,未有善于此者。……沁请发左藏积缯,因党项易牛,铸农具、籴麦种,分赐沿边军镇,夏秋耕荒田种之,沃土久荒,收入必多,戍卒获利,则愿耕者众。既因田致富,则不思归,及戍期将满,下令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人家愿来者,本贯给食而遣之。是后,收入即腆,耕者愿留,家人愿来,变关中之疲敝为富强。”这些记载都充分地描述了屯田所带来的富裕。
  在河西的屯田中,军屯是最为发达的,但是从总体上讲,无论是民屯还是商屯,都同属于军事屯垦经济体系,如商屯的盐商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屯田,也会组织自己的垦民们修筑烽火台,在长城上守望。尤其是到了明代后期,绝大部分的民屯和民有土地都划归各个军事卫所的管辖之内。
  要发挥长城的御敌功能,必须解决守城将士的军备给养问题,明王朝早中期在河西长城沿线实行的屯田耕战制度,使得明王朝在建立之初社会经济极端困难的状况下,供养了几万大军守御着长城,也使长城沿线的人民有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生产环境,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大大地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长城与屯田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相互关联着,缺一不可。河西的明长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阻止了吐蕃入侵中原,保障了关内河西各地的安定,长城有效地保卫着屯田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移民屯田既保障了军需,又安定了人民生活。
  第八节 历史史料中有关金塔明长城的记载
  《肃镇华夷志校注》(〔明〕李应魁撰,高启安、邰惠莉点校)中的记载
  古迹(p159~160)
  威远城 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诸徙,人民惧,俱入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又西夷云,威远汉人,今在鲁迷地方,穿衣戴帽与夷不同,衣制同中国,穿则襟治于背后,网巾同汉人,戴则悬圈于额前,养食猪犬,与回夷处,多不同俗。
  威虏城 肃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威虏卫是也。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余亦有从于河西各卫者,乃首叛者。后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安插西番筑牧。今废。
  城池(p114)
  北长城 城北三十里,中暗门军戍出入。东西延七十里,沿边墩五十七座。闻先年参将彭清请议修筑,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杨博檄兵备赵得祐、参将刘勋接筑重修。
  堡寨(p176~177)
  威虏城即威虏卫也。先年民叛,而遗众附。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西番总牙族类在此行牧。今废。
  察黑包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察黑包本西番头目之名也,满个虎力乃其子也。先西番归附肃州时,筑此城以自居。先年筑一城,真帖木尔加住牧。今无。
  白烟墩南空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先西番朶尔只住牧。今无。
  八里墩堡 去城一百一十里。原安插头目可洛纵,先年伊与兄噶里戈什同处居住。今无。
  王子庄墩堡 城北一百里。先番族头目察黑包子满个虎力耕牧,因互相攻杀,遗众顺噶里戈什。
  金塔寺堡 先年属威虏,汉人居住,有房舍、遗址、碾磨之类,后因威虏归并肃州,因以安插西番日羔剌等。
  以上七堡俱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杨博、兵备王仪共议奏筑安插关西旧归各夷,以靖地方,先因迁移无常,后改建官兵。
  志烽堠(p185~189)
  大(应为“天”)仓头墩 城东北三百五十里,为诸墩之首。东哨威远地方,去八十里,北虏或由镇夷、双墩儿地方,或由平朔过天仓河向西北行者,必从此经过,见则举火,而诸墩接之以达肃城;但地邈远,虏所必由,贼常至取水之处以捉墩军,而遇此墩瞭哨者,咸被虏患焉。
  永宁墩 在天仓墩东南一里,城东北三百五十里。有泉,墩军取水,北有崖头,虏常伏于其下,以待墩军,至者即捉之,人号此地为鬼门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该兵备陈其学巡行边堠,悯念民生。五月,委指挥卢汉统兵添设此墩,虏至此地,墩即望见,至今不能潜贼。而天仓瞭哨,未有遇虏害者,人谣曰:鬼门关,今有救生台,而今不怕不回来。
  夜摸墩 在天仓、永宁西南,离城三百四十里,接天仓墩烽火。明初时为一所,属威远卫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千户李相在此营按伏,适当城角墩颓,内出一纸,上计筑此墩城用钱若干文,纸因年远,见风腐烂,只得李相之言如此云。盖亦当时此处使钱亦如古迹也。今因为烽堠,先年贼常捉墩军,因至此处,设兵按伏山营,获功二次,前后斩首五六级焉。兹则北虏或由墩北盐沟,或由镇夷、毛目墩空过天仓河去处至此,天仓或不能见,而此墩见之,则烽火可以达肃城。万历二十年(1592年),参将杨溶统兵至此湾,获功七十二级,以克大捷。
  岔口墩 去城三百三十里。瞭夜摸墩烽火,北虏或由墩空到此,亦起火以达红砂墩。
  红砂墩 去城二百二十余里。接夜摸墩烽火,北虏或不由顺墩从迤北沙窝潜至此地,则亦举火以传于李见嘴墩。
  李见嘴墩 去城三百九十余里,界于红砂半截二墩之中。先年红砂半截相去二十余里,中有沙沟一道,南有芦草大湖,林木稠密,沙窝险峻,北虏乘风夜行,或由孤红山一带潜入沙河,藏于湖内,两下墩军瞭哨不见,或入里境剽掠,或截墩军夜后,被害甚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内,兵备陈其学委千总指挥卢汉添筑墩台一座,至今此处不能藏贼,而瞭哨者咸免虏害矣。
  半截墩 城北二百七十里。旧瞭红砂,今瞭李见嘴,虏由镇夷东、沙夹墩等处西来,过天仓河亦透此墩而起火达城。
  细腰儿墩 去城二百五十里。竞联半截烽火以传火烧墩,北虏至此者少。
  火烧墩 去城二百三十里,离细腰儿墩十里。迤西墩空无人,虏由孤红山后避墩潜行者,常时忽至此墩,见则举火达城。
  昌平头墩 去城二百二十里。瞭接火烧烽火,虏或由孤红山避迤西墩塘,竟入羊头泉以至牛头湾沙窝潜住,常截换班墩军哨马,今差兵护送,贼鲜至。
  昌平二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头墩烽火。
  昌平三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二墩烽火。
  昌平四墩 今改名新四墩,去城一百七十里。以上四墩俱通羊头泉贼径。
  威虏后墩 去城一百六十里,瞭昌平四墩烽火。
  威虏城墩 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瞭后墩烽火。先年有西番居住,今无矣。
  东八里墩 先年威虏卫之八里墩也,已崩颓,去肃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杨博委参将刘勋筑威虏堡,修周围墩,北虏由石城来者,常至于此。
  王子庄墩 去城一百里,瞭八里墩并镇朔三墩烽火,但钵和寺、孤红山之虏由夜行瞭望不见。
  上半截墩 去城八十余里,接王子庄烽火,止是西虏由钵和寺地方来者至此,天仓之虏不能至此。
  威虏旧四墩 此下又分一路,乃极北延边之墩,去城一百七十余里,虏由孤红山来者,咸至此焉。
  永安墩 即威虏之北八里墩也。去城一百三十里。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修筑威虏,仍筑此墩,虏由墩而过者至此径,北来亦至此。
  镇北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孤红山来者亦至于此。
  镇朔头墩 今废。
  镇朔二墩(镇朔墩) 去城一百四十里,此处为虏交过之路,北虏往西,西虏往北,俱经道于斯。
  白烟墩 城北一百三十里。冲要同前。
  镇朔三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里。即王子庄西八里墩是也。止是西虏潜至者有乏。先年两番朶尔只等在此耕牧,有营堡,遇警传火,由王子庄以达城焉。此又一路也。
  噶里戈什营墩 去城一百二十里,因先年安插西番族,故名焉。瞭望镇北墩烽火,西北虏寇俱可交至于此,亦冲要之边寨也。
  察黑包营墩 城东北,有噶里戈什又二路也。去城一百二十里,先年有西番住牧,故即此以名其墩焉,不接各处烽火,止是贼由天仓等处来者,此处举火而金塔寺接之,以达肃城。
  双古城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
  大沙窝墩 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上石梯子墩 城东北一百九十里。
  下石梯子墩 城东北一百九十里。
  流沙坡墩 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
  大柳林墩 城东北一百四十五里。
  陈千户古墩 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井陉霍鹏呈议修筑。
  河口腰墩 城东北一百八十里。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兵备泽州王忠显议筑。
  金塔寺墩 有营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北虏由镇夷地方自双树儿过河,经桶箍湾、顺天仓河潜至此地。先年西番日羔剌部属适当其锋,出大口子而古城、临水等处俱有备。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井陉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四角添墩,惟西北角墩瞭察黑包烽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议筑边墙,添筑流沙坡墩、陈千户古墩,近如天仓等处有警,则烽火接流沙坡,达金塔,通肃州城。
  新营儿墩 城东北九十九里。
  南暗门墩 城东北五十五里。
  塔院大墩 城东北九十五里。
  塔院腰墩 三十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大墩 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腰墩 城东北一百里。
  黑沙窝大墩 临水东北,去城一百三十里。
  黑沙窝腰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北暗门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察黑坝大墩 城东北一百三里。
  察黑坝腰墩 城东北一百里。
  西俺头墩 城东北九十七里。
  干河腰墩 城东北九十五里。
  北暗门腰墩 城东北一百五里。
  以上自南暗门墩起一十三墩,系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井陉霍鹏议呈巡抚田乐奏筑。
  《肃州新志校注》(吴生贵王世雄等校注)中的记载
  边墙(p209~210)
  新城堡 所管边墙一截,西自野麻湾界起,东至两山口界止,长三十里,即北长城,又为北边墙。中有暗门,为戍军出入。明时参将彭清创筑,高一丈三尺。嘉靖中,巡抚杨博增修。
  两山口 所管边墙一截,西自新城堡界起,东至下古城东河沿止,长三十里。余同上。
  又,边墙、崖榨丈尺“旧志”:自嘉峪关起至镇夷千户所止,共长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丈,计(七十五里二百六十步)[九十里二百七十步],都御史廖逢节题修,隆庆六年(1572年)完工。
  又,自嘉峪关北新腰墩起,至新城东长城西头止,共长一万九百八十四丈,底阔八尺,顶二尺五寸,实台高一丈,垛墙二尺,共高一丈二尺。随墙大、中墩二座,万历元年(1573年)完工。
  又,自下古城迤北,东长城角墩起,至靖虏墩东濠头临水河北岸止,共二千六百四十六丈,高一丈五尺,底阔一丈五尺,实台高一丈二尺,垛墙三尺。崖榨高三丈,阔二丈,万历二年(1574年)完修。
  又,自靖虏墩起,至苦水界牌止,濠长五千八百二十丈。口阔三丈,深至见水,底阔一丈。两岸各筑土堰一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五尺。
  又,于通贼各隘,如嘉峪关迤北适中之水关儿、金佛寺之白家湾、下古城东北之大口子,添墩三座。
  又,接帮水关儿边墙一截,长四十四丈,底阔一丈,顶阔六尺,高一丈五尺。
  关隘(p212)
  金塔寺堡 即明金塔寺城也。地踞边外,筑以土城。嘉靖五年(1526年),巡抚陈九畴言,哈密内徙金塔等处,宜将肃州北境弃地及威虏旧址修筑安插之。向来设兵防御,今置副将。余详“城堡志”。今略云:东北有红口子,距堡六十里,为肃、镇交界之所,系镇夷汛地。先年两汛游击、哨探,未有墩塘,不能瞭望烽火。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兵备陈其学添设墩塘,拨肃、镇二处巡兵探望,道路乃静。又有威虏城,在堡东六十里,为西额力劾窟窿住牧。又有天仓墩,距堡东北二百六十里,其墩西十里有夜摸墩,皆历来(戎)戍守处。天仓东七十里有狼心山,又东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又天仓西七十里有羊头泉,俱系夷人走歇要路。其东北五百里为坤都仑湖,系西夷罕顿台吉住牧,今归旧土尔扈特贝勒王所属。
  烽堠(p214~217)
  〈“旧志”所载“烽堠”甚多〉
  金塔寺堡所管墩台五十座,每墩军五名,腹里三十四座,境外十六座。
  天仓头墩 距城东北三百五十里,为诸墩之首,东去威远八十里。
  永宁墩 在天仓墩东南一里,墩旁有泉。昔墩军下墩取水,尝被贼害,自筑天仓墩瞭哨,军始获安。
  夜(模)摸墩 在天仓、永宁二墩西南,离城三百四十里,接传天仓墩烽火。明初自为一所,属威远卫,后改墩。
  岔口墩 去城三百三十里,瞭夜摸墩,以达红沙墩。
  红砂墩 去城二百九十余里,界于岔口、半截之间。因二墩相去三十余里,中有沙沟一道,南有芦草湖,林木稠密,沙窝峻险,墩军瞭哨不见,于此添墩一座,贼遂不能藏形。
  半截墩 去城北二百七十里,旧瞭红砂墩,今瞭李见嘴。
  细腰儿墩 去城二百五十里,瞭半截墩烽火,以传火烧墩及上石梯墩。
  火烧墩 去城二百四十里,瞭细腰儿墩烽火。
  昌平头敦 去城二百二十里,接火烧墩烽火。
  昌平二墩 去城二百里,接头墩烽火。
  昌平三墩 去城一百九十里,接二墩烽火。
  昌平四墩 去城一百七十里,改名新四墩。
  以上四墩,俱通羊头泉路径。
  威虏后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瞭昌平四墩烽火。
  东八里墩 距威虏城东八里,去城北一百三十里,传后墩烽火,以达威虏城墩。威虏城墩去城北一百二十里,瞭八里墩烽火。明初西番住牧,后徙。
  王子庄墩 去城一百里,瞭东八里、北八里并镇朔三墩烽火。
  上半截墩 去城九十里,接王子庄墩烽火,兼瞭钵和寺西来寇警。由天仓东来者不能瞭。
  威虏旧四墩 此下又分一路,乃极北沿边之路。去城一百七十余里,北瞭孤红山来路。
  永安墩 即威虏北八里墩,去城一百六十里,瞭旧四墩烽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参将刘勋筑威虏城,并筑此墩。
  镇北墩 去城一百五十里,北瞭永安墩之烽火,以达噶里戈什及镇朔二墩。
  镇朔头墩 已废。
  镇朔二墩 去城一百四十里,由北往南、由西往东,俱交过于此,瞭镇北墩烽火。
  白烟墩 去城北一百三十里,冲要同前,接镇朔二墩烽火。
  镇朔三墩 去城北一百二十里,即王子庄西八里墩。先系西番尕尔只等住牧,有营堡。凡西来有警,传烽火于王子庄墩,以达上半截墩,此又一路也。
  噶里戈什营墩 去城一百二十里,以安插西番族得名,望镇北墩烽火。凡西北之寇俱可交至,亦冲要也。
  察黑包营墩 俗讹为岔河坝。东北系噶里戈什,去城一百二十里,不接各路烽火,此又一路也。惟由天仓来者,此墩举火而金塔寺墩应之,以达肃城。
  上石梯墩 去城东北二百三十里,接细腰儿墩烽火。
  下石梯墩 去城东北二百一十里,接上石梯墩烽火。
  河口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九十里。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兵备王显忠添筑,应下石梯墩烽火。
  陈千户古墩 去城东北一百七十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兵备霍鹏添筑,应河口腰墩烽火。
  流沙坡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十里,传陈千户墩烽火。
  以上二墩兼瞭镇夷以来双树子、桶箍湾一路贼警。大柳林墩去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应流沙坡墩烽火。
  大沙窝墩 去城一百三十里,传大柳林墩烽火。
  双古城墩 去城东北一百一十五里,传大沙窝墩烽火。
  金塔寺墩 去城一百里,有营堡。先时有寇顺天仓河东岸,由镇夷地方之双树子过河,经桶箍湾、双古城潜至此地者。西番日羔剌部属住此,适当其锋。若不为备,贼即径入大口子,而古城、临水等处俱不能无警。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兵备霍鹏、参将宁夏姜河议呈巡抚田乐,奏设守备、兵马,展筑大堡,四角添墩,惟西北角墩瞭察黑包墩烽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离堡八里周围筑边墙一道,又添筑流沙墩、千户古墩。如天仓等处有警,即举流沙墩烽火,而金塔以东北角墩接应,可达肃城矣。
  北暗门墩 去城东北一百八里。
  察(河)[黑]包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察(河)[黑]包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三里。
  西俺头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北暗门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新营儿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乾河腰墩 去城东北九十五里。
  南暗门墩 去城东北九十二里。
  塔院大墩 去城东北九十五里。
  塔院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里。
  沙山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二里。
  沙山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黑沙窝大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三]里。
  黑沙窝腰墩 去城东北一百五里。
  以上十四墩 皆巡抚田乐饬兵备霍鹏所筑,俱系金塔周围边墙之墩。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