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有关书籍对金塔汉长城遗存的记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58
颗粒名称: 第十三节 有关书籍对金塔汉长城遗存的记述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21
页码: 39-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境内汉代长城遗址的调查成果,并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解释。文章涉及了地理、地貌、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金塔县 汉长城 遗存 书籍

内容

金塔境内的汉长城,自二十世纪初斯坦因发现后,调查、发掘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至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资料。为了便于对比、查阅,现将有关书籍中关于前人对金塔长城的一些调查成果加以汇总整理。
  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一书中的记述
  金塔县(p123~128)
  今金塔县西南部,为汉代会水县辖境。会水县境西抵干海子,东达弱水(今黑河),北至走廊北山(马鬃山地东南部),南为合黎山余脉——夹山,境内主要有以呼蚕水(今北大河)冲积扇为中心的金塔绿洲。《汉书·地理志》:“会水,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根据今金塔县北的地理形势,西自今西坝乡西移村以北的黄水沟,向东经北海子盐场、明沙窝井、石梯子湖,至北大河转向东流处,东西绵延约25千米的火石夹山、夹山泉水出露带和北大河支流下游汇流带,汉代当为湖滩、沼泽地区(现已沦为盐碱残丘地、波状沙窝地和干涸沟壑)。大约以其北的低湾子山地与明沙窝山地之间宽约6.7千米的北海子水域为界,以西至干海子东南,属于北部都尉辖区;以东至北大河河口,属于东部都尉辖区。
  今金塔县境内属于酒泉郡的汉塞遗迹,可分为两大段。西段西自玉门市境内的干海子东南,经沙枣园南,生地湾北,东止于西坝乡西移村东北的低湾子山地,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约56.7千米。东段西自明沙窝井以北2.8千米的低山戈壁边,东止于北大河汇入黑河河口,呈西南——东北走向,全长约56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对沙枣园以西,仅派其印度助手拉姆·辛前往调查,由于拉姆·辛陷入沙枣园沙丘地中,为逃脱困境,匆忙中将调查记录全部丢失。而斯坦因本人,则对石梯子山东西两侧,进行了调查,并采获部分汉简。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组成员、瑞典人沃尔克·贝格曼踏查了东段的5座烽燧和1座城障。今据调查,西段汉塞结构为中间掘壕,内外两侧以砂砾垒筑土垄。大致可分为7小段。自西向东沙枣园段,长约18千米,为大面积波状沙丘地(汉代似为沼泽地),残存汉塞遗迹约6千米,现内外两侧土垄基宽约14.1米,残高约0.7米,中间壕堑上宽约2.5米,深约0.5米,烽燧遗迹已坍塌无存;廿里小墩段,长约4.9千米,为红柳沙包地(汉代似为红柳,草滩地)、残存汉塞遗迹约500米,现内外两侧土垄基宽约12米,残高约0.3米,中间壕堑上宽约3.3米,沿线残存城障1座、烽燧1座;盆地坑段,长约9.8千米,为戈壁滩,残存汉塞遗迹约500米,现内外两侧土垄基宽约12米,残高约0.7米,中间壕堑上宽约3.3米,沿线残存烽燧1座;边墙井子段,长约8.1千米,为戈壁南缘草地地带,汉塞已坍塌无存。沿线残存烽燧2座;床窝子墩段,长约2.7千米,为残丘地带,残存汉塞遗迹约2.7千米,现内外两侧土垄基宽约20.2米,残高约1.2米,中间壕堑上宽约6米,沿线残存烽燧1座;生地湾段,长约2.8千米,为残丘地带,残存汉塞遗迹约2.8千米,现内外两侧土垄基宽约19米,残高约0.2米~1.7米,中间堑壕上宽约5米,沿线残存烽燧1座。以上残存的城障、烽燧遗址,部分已为明代利用、改建;低湾子段,长约10.4千米,为残丘和山前戈壁地带,汉塞于J7T45c转向东北延伸,止于北海子盐池北的低山边(以东汉代可能为北海子水面),残存汉塞遗迹约7千米,沿线残存魏晋城障遗址1座。东段汉塞,大致可分为4小段。自西向东,明沙窝井子段,长约12.5千米,为石梯子湖西北岸的低山、戈壁边缘,不见汉塞遗迹,可能早期被洪水冲毁,沿线残存烽燧2座;石梯子山段,长约3.5千米。为走廊北山的余脉——黑山、大红山山前冲积扇与北大河北岸草地结合部,残存汉塞遗迹约500米,结构为砂砾间夹红柳叠砌而成,现基宽5米,上宽2.3米,残高0.45米,顶部塌陷成沟,宽1.2米,沿线残存烽燧1座;红墩子段,长约28千米,为走廊北山余脉——黑山、大红山山前冲积扇南缘。由于20世纪40年代修筑金塔至鼎新公路时,由“臭墩子”向东北,利用汉塞遗迹为路基,汉塞及沿线的烽燧遗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J19(T46h、A43)以东未被利用的汉塞遗迹,现残存约2千米,结构为燧石片间夹红柳叠砌两壁,中填砂砾而成,现基宽2米~3米,残高1.3米~1.6米,沿线残存烽燧5座;营盘段,长约12千米,原为北大河北岸草地,现已沦为戈壁,无任何汉塞遗迹,可能早期被毁。沿线残存城障1座、烽燧1座。现将金塔境内属于汉代酒泉郡的城障、烽燧遗址情况,介绍如下:“J”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金塔县的编号;“T”为斯坦因编号;“A”为贝格曼编号。
  J1(T45h) 城障遗址,当地名“营盘大墩”。位于生地湾农场场部西北约28.2千米的红柳沙包地中。北距营盘堡简易公路0.4千米。障以土墼砌筑,面积24米×20米,墙宽1.1米。晚期于东墙外以夯土包筑,夯层宽0.8米,厚0.1米;夯层中夹有圆木筋,墙残高9米。障内有房屋遗迹,灰层厚约3米。此障已为明代利用、改建。
  J2(T45g) 当地名“廿里小墩”。位于生地湾农场场部西北约22.7千米的戈壁上。北距营盘堡简易公路0.1千米,西北距J1(T45h)约4.9千米。烽燧以土墼间夹芦苇砌筑。底基4.6米×4.6米,燧顶3米×3米,残高4.8米。地面有大量灰色绳纹陶片、石磨残块。
  J3(T45f) 位于生地湾农场场部西北约15.7千米的戈壁上。西北距J2(T45g)约9.8千米。烽燧以土墼间夹芦苇砌筑。底基3.5米×3.5米,残高2.4米。地面有大量灰色绳纹陶片,采集“货泉”1枚。
  J4(新发现) 位于大头井北偏西2.7千米的草滩边。西偏北距J3(T45f)约2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已坍塌成土丘。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J5(T45e) 当地名“边墙井子墩”。位于板滩井北偏东约2.4千米的残丘地中。西北距J4约6.15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18米,夯层间夹梭梭柴,已坍塌,顶部呈凹陷状。底基南北长4米,东西宽4.7米,残高3.7米。
  J6(T45d) 当地名“床窝子墩”。位于生地湾农场场部北偏西约5.1千米的残丘地中。西北距J5(T45e)约2.7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12米,夯窝直径0.06米。底基3.7米×3.7米,残高5米。地面有大量灰色绳纹陶片。
  J7(T45c) 城障遗址。位于生地湾农场场部东北约4.3千米的残丘地中。东偏南2.3千米为明代的“镇朔墩”(T45d),西北距J6(T45d)约2.8千米。障墙以土墼间夹芦苇等砌筑,后为明代利用。20世纪60年代尚存,墙残高约7米,现已全部坍塌,仅存一角。南北长约8米,东西宽约6米,呈鱼脊状,残高2.5米。地面有大量灰色绳纹陶片。
  J8(新发现) 城障遗址。当地名“石营子房”,位于北海子盐场西北约1.5千米、汉塞北侧的青石低山上。山高出戈壁20余米,西南距J7(T45c)约8.85千米。障墙以片石、土墼、砂砾等间夹红柳、胡杨枝等叠砌,已坍塌。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根据此障的地理位置和形制,可能为魏晋时期的城障遗址。
  J9(新发现) 位于明沙窝井东北2.7千米、明沙窝山地南缘的风蚀砂石山包上。西北距J8约9.95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J10(新发现) 位于明沙窝井东北3.5千米、明沙窝山地南缘的风蚀砂石山包上。西南距J9(T45d)约1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J11(T45a) 当地名“腰墩子”。位于“臭墩子”(明代墩台)西北约3.2公里的石梯子山西侧山嘴上。西南距“石梯子墩”(T45b,明代墩台)约2.4千米,西南距J10约13.8千米,北距汉塞遗迹6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09米~0.12米。底基南北长4.9米,东西宽4米,残高5米。燧南侧有一豁口。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J12(T46a) 位于“臭墩子”东北约5.75千米的残丘地中。西南距J11(T45a)约8.35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烽燧北距汉塞遗迹9.1米,土墼砌筑。底基4.9米×4.9米,残高2.7米。周围遍布汉代陶片。烽燧附近灰堆中发现2枚残断木简。此燧现已无存。
  J13(T46b) 位于“臭墩子”东北约7.35千米的残丘地中。西距J12(T46a)约1.6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烽燧已完全坍塌,地面残存两堆石头,于燧东侧灰堆中,发现汉简2枚和无字素简数枚,其中有释文者1枚(见《敦煌汉简》2422号)。此燧现已无存。
  J14(T46c) 位于“臭墩子”东北约8.8千米的残丘地中。西距J13(T46b)约1.6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遗址内仅存石头砌筑的残墙基,东侧有一片灰区,从中采集汉简2枚、铜镞1枚。此燧现已无存。
  J15(T46d) 位于“臭墩子”东北约10.2千米的残丘地中。西南距J14(T46c)约1.65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烽燧为土墼砌筑,一层土墼间夹一层芦苇,土墼尺寸0.43米×0.2米×0.1米。底基5.5米×5.5米,残高1.2米。此燧现已无存。
  J16(T46e) 位于“臭墩子”东北约14.2千米的戈壁上。西南距J15(T46d)约4千米。烽燧现已全部坍毁无存。
  J17(T46f)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南约18千米的戈壁边。西距J16(T46e)约1.6千米。烽燧现已全部坍毁。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J18(T46g)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南约16.3千米的戈壁边。西南距J17(T46f)约1.6千米。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烽燧位于坞的东北角,已坍塌成低矮的黏土堆,坞内面积17米×24米,坞墙以砂砾间夹柴草叠筑,已坍毁成低矮的土梁。此燧现已无存。
  J19(T46h,贝格曼编号A43,下同)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南约16.3千米的戈壁边。西南距J18(T46g)约1.6千米,北距汉塞遗迹20米。烽燧以土墼砌筑。底基4.9米×4.9米,残高1.5米。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燧东、南壁尚与坞墙相连,坞内面积7.23米×4.9米,内有数间套房,房内灰堆中采集汉简20枚,其中有释文者12枚(见《敦煌汉简》2423—2434号)。今坞墙遗迹已平毁无存。
  J20(T46i、A42) 当地名“沙墩子”。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南约13.1千米的戈壁边。西南距J19(T46h、A43)约1.6千米。烽燧以土墼砌筑,土墼尺寸0.34米×0.2米×0.12米。底基南北长4.8米,东西宽5.3米,残高2.5米。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1915年斯坦因调查时,燧南尚有坞墙遗迹,现已无存。1930年贝格曼踏查时,于此燧采集汉简5枚,其中有释文者1枚(见《居延汉简甲乙编》86.12号)。
  J21(斯坦因遗漏,贝格曼编号T215)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南约11.7千米的北大河北岸。西南距J20(T461、A42)约1.45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底基南北长4米,东西宽5米,残高1.5米。
  J22(T46Jj、A41)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约10.6千米、北大河北岸的砂梁上。西南距J21(T215)约1.35千米。烽燧以土墼间夹红柳砌筑。底基3米×3米,残高1.5米。地面有大量灰色绳纹陶片。1930年贝格曼于此燧采集木褐1件,上有汉字(释文见《居延汉简甲乙编》354.4号)。
  J23(T46k、A40) 当地名“红墩子”。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约8.4千米、北大河北岸的红砂梁上。西南距J22(T46Jj、A41)约2.25千米。烽燧为明代利用、改建。有早、晚期,早期以小土墼砌筑;晚期外包夯土层,夯层厚0.16米。底基南北长15米,东西宽14.3米,残高15米。燧南有一夯筑的长方形房屋基址。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和青花瓷片、黑釉粗陶片等。
  J24(T461) 当地名“红沙墩”。位于航天镇营盘村北偏西约2千米的砂石山包上。西南距J23(T46k、A40)约7.85千米。烽燧为明代利用、改建,夯土版筑,夯层厚0.19米。底基15米×15米,残高8米。燧顶小土墼一平一竖砌筑女墙。燧南有坞堡残基,堡墙以小土墼砌筑,面积16米×11米。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
  J25(斯坦因遗漏、贝格曼编号A39) 城障遗址,当地名“营盘”。位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约1.7千米的北大河北岸。西偏北距J24(T461)约1.2千米,东距北大河与黑河交汇处约5千米。障呈方形,面积78米×78米,障墙夯土版筑,夯层间夹芦苇、柴草,基宽4米,现残高0.2米。门南开,门外有矩尺形曲壁(“回门”)。此障为明代利用、改建。障四角增筑角楼、东、西、北三面墙外中间,各增筑一马面。
  T214(贝格曼编号) 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北约2.8千米、营盘水库北岸的戈壁上。西南距J23(T46k、A40)约5.1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已全部坍毁,现上置一测量标志,地面不见陶片。此燧不在汉塞沿线,可能为明代墩台。
  T213(贝格曼编号) 当地名“雷墩子”。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北约2.2千米、营盘水库北岸的台地上。西北距T214约0.65千米。烽燧分早、晚期,早期夯土版筑台基,夯层厚0.06米~0.09米。底基8米×7米,台高0.7米。台基上夯土版筑墩台,夯层厚19厘米;晚期以土墼竖砌包筑,土墼尺寸0.37米×0.19米×0.07米,墩台现残高3米。地面不见陶片。此燧不在汉塞沿线,可能为明代墩台。
  肩水塞(p160~170)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60千米的黑河两岸,分布着两条平行的汉代堑壕,北端相交于金关;河东壕堑大致完整地延伸至鼎新镇西南的沙枣墩水库,长约60千米;西壕堑断续延伸至航天镇国光村附近,长约45千米。另外,在鼎新镇境内,北自沙枣墩水库,南至高台县西北的镇夷峡北口,长约42千米,有一道烽燧线,在T205至T206之间,还有一道壕堑。沿着这三道塞,以及东、西两部塞之间,共有44座烽燧、2座城、4座障、1座关。可分为4组:1.东部塞,17座烽燧、1座障、1座关;2.西部塞,11座烽燧;3.两塞间,10座烽燧、2座城、3座障;4.沙枣墩以南,6座烽燧。以上4组城障、烽燧,均应隶属肩水都尉,但不一定都归肩水候官管辖。据A33出土简(263.14C)记载,肩水都尉领属的候官,除“槖他”“肩水”外,还有“仓石候官”“庾候官”以及“骍马田官”(187.16)等。总之,由于出土资料的限制,我们对金关以南障塞、亭燧的隶属关系,还不能完全解决。
  东部塞 A32、A33、T174—T176\T180-T182、T186—T188、T191、T195、T197、T197a、T198、T200、T202、T203
  东部塞的壕堑,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始自金关,向东南呈弧形经T174、T175东侧,转向西南至T176,遗迹被流沙掩埋。至T181西南,遗迹出现,至T182折向南,至T186折向西南,至T188折向南呈弧形向西南延伸。在T188南约1千米处,从主壕堑分出一道支壕,呈弧形向西偏南延伸约3千米消失。在这道支壕的中间约1.5千米处,又分出一道支壕,向西北延伸约1.2千米消失。在两道支壕的夹角内,有1座烽燧,编号T189。主壕堑继续向西南延伸至T191东侧,又分出一道支壕向东北延伸约5.8千米跨过汉代直渠及其支渠,以及“红墩子”低洼地,止于马莲井子沼泽地边,西距黑河东岸约1千米。主壕堑继续向西南,自T191开始,傍汉代直渠延伸,两者相距约50米~100米。壕堑遗迹至T191西南2.5千米处消失,至T197东北1千米处出现;至T200西南约700米处又消失,至西南3千米处又出现;再向西南延伸约6.9千米又消失,至T202东北约600米处又出现,至T203西南约600米处消失。东部塞的壕堑,大约止于鼎新镇西南约9.2千米、沙枣墩水库东侧的汉代直渠(今名“大坝渠”)边。
  A32 关门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北约34.6千米的黑河东岸100米处,东北距T168约1.6千米。1930年贝格曼在此试掘5个地点,共出土汉简850枚以上,年号集中在西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至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之间,同出的还有木器、竹器、芦苇器、葫芦器、角器、陶器、铁器、皮革、货币和织物等。根据出土简牍分析,此处为肩水都尉所属的“肩水金关”遗址。
  1973年8月,甘肃居延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代号“EJ)。遗址主体建筑为关门,是两座对峙如阙的长方形夯土版筑楼橹(F2、F3,面积各为6.5米×5米,墙最厚1.2米,残墙最高1.12米,基部砌一层土墼,土墼尺寸0.49米×0.24米×0.14米。楼橹中间的门道宽5米,前口东侧发现烧残的大门构件:地袱、垫木、门枢、门臼等。门道两侧墙基,各残存4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排叉柱,下垫石块,最粗的方柱每边长0.21米,推测立柱顶部即门道上面,曾有过桥或门楼等建筑。西侧楼橹(F2)内有一通橹顶的土墼台阶,现仅存三级。屋内堆积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碎土墼、泥块、草泥;第二层为烧焦的树干、芦草和炭渣,可能是坍毁的楼橹顶棚或建筑的屋顶;第三层为碎草,草中发现的残简,最晚纪年是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东侧楼橹(F3)内无台阶,但多一隔墙,墙东的窄间里出土汉简636枚。楼橹外,两侧向北至“阙柱”,以土墼各砌筑长约2.5米的关墙,再由东、西“阙柱”折向东、西,西侧关墙直抵黑河岸边,长约100米。东侧关墙长约26米,与堑壕相接,向东南直抵T174号烽燧。关门内外和“阙柱”侧,排列有呈正方形的虎落尖桩,有的尖桩埋在方形坑中;有的尖桩在下部刻一缺槽,再横贯一根短木,以防动摇。
  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北墙长36.5米,南墙长35.5米,东墙残长24米。东南角敞开,或系坞门所在。坞墙夯土版筑,夯层厚0.05米~0.08米,墙宽0.7米~0.8米,残墙最高0.7米。坞经过多次重修,坞墙和房屋(F6—F9)马厩(F4、F5、F10—F13)为同一时期,其下叠压有较早的坞墙(在西北角)、灰层、房屋(F14)的土墼墙、积粪层。F12、F13之下发现更早的灶、炕、秸槔、篱笆墙。
  坞西南角残存烽燧和方堡,南北相连。烽燧,底基7.7米×7.8米,早期夯土版筑,夯层中斜插许多小尖桩;晚期以土墼包砌。方堡(F1),夯土版筑,面积13米×12.5米,墙宽1.2米~1.3米。门窄小,内有曲折迂回的夹道,两侧分布住室、灶屋、仓库、院落。堡内发现灶台及印章、砚、木刻偶像和成帝“永始三年诏书”等简册。燧、堡周围也分布有虎落尖桩,尖桩打破了燧北和堡东各一段坞墙。堡门附近发现1枚残破的转射。整个建筑有火烧的痕迹。
  遗址共出土简牍11577枚(其中未编号的1426枚),遗存1311件,其中有货币(半两、五铢)、残刀剑、箭镞、转射、积薪、铁器、农具、陶器、竹木漆器、丝麻毛革制的衣服、鞋、帽残件、渔网、网坠、织网梭、粮食(大麦、小麦、糜、谷、青稞、麻籽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木板画、尺、麻纸等。
  根据出土简牍,此遗址最迟在昭帝时,已称“金关”或“金关燧”。同时设有“通道厩”(73EJ,T10)。由于“金关”地处张掖通往居延的交通咽喉,兼有关口、邮驿、候望等多种职能,是汉代河西地区的军事重地之一。屯戍活动的衰落约在王莽末年,东汉建武初年曾有恢复,但活动相对冷落。
  A33 城障遗址,当地名“地湾城”。位于航天镇东北约34千米古河道汇入黑河河口处的东南侧戈壁上。东北距A32(金关)约600米,西北距黑河河岸700米。1930年贝格曼曾在此进行试掘,十八个地点共出土简牍约2000枚。第二地点(过道西部)和第三地点(过道南屋)各出许多简。第四地点(房子,4.5米×3米)出土地湾简的大部分和1件帛书(353.1)。第五、第六地点(房子,9米×3米)出土数简和2件帛书(A33:6.70.20,21)。第十四地点出简6枚。第十五地点出简8枚。第十六地点出简1枚和写有大字的纸1张。第十七地点出简数枚;第十八地点出简1枚。出土纪年简集中于昭帝至王莽更始时期之内(公元前84年至公元前24年)。同出的器物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织物以及2支残毛笔(A33:6:57,A33:9:1)等。根据出土的检署,此障为“肩水候官”所在。
  1986年9月至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湾城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代号“ED”)。遗址由障、坞组成。障呈方形,面积21.6米×21.6米,建于一夯土台基上,台基宽7.5米,高0.2米~0.6米,边缘距障外墙基0.85米,距障内墙基0.65米。障墙黄土夯筑,基宽6米,顶宽2.8米~3.5米,残高7.9米~8.2米。障顶四周有夯筑女墙,宽约0.2米,残最高0.56米,残长2.3米。障顶东北角有一候望屋,与女墙间距0.27米,夯土版筑,墙宽0.6米,残高0.43米,残长1.2米。障门西开,外宽2.6米,内宽2.7米,门高3.6米,进深5米,自外向内呈漫坡。障门内左、右两壁基部残存纵向地袱,南侧地袱保存尚好,原为两节木段相接,现存东段,上有四个方榫,现残存排叉柱下端一节,有榫头插入榫孔。障门内左、右两壁上部,距地面3.1米~3.25米处,有两排木柱洞,柱径0.2米~0.35米,两排间距0.85米。障内靠东墙有一土墼砌筑的房屋已焚毁。障外北侧有一迁葬墓坑,东西向,长1.9米,宽0.5米,深0.4米。坑内仅有苇席夹丝绵的裹尸残片,西端有漆钵1件,已残。障外北侧和东侧,有虎落尖桩各四排。坞分早、晚期,均黄土夯筑,早期坞墙,南与障东南角相连,北与障西北角相连。南东墙长33米,南墙长69.5米,西墙长71.8米,北墙长49米,北东墙长17.2米,墙宽1.2米~1.7米,残高0.15米~0.33米。坞墙西南角因地势较低被洪水冲刷,遗迹无存。坞门可能在南墙西段,亦残毁无存。坞内建筑主要集中于障南的东北角。晚期坞墙,南与障西南角相连,北与障西北角相连,南东墙长20.2米,南墙长49米,西墙、北墙叠压在早期坞墙上,西墙长59米,北墙长49米,北东墙长17.2米,早期墙稍向东偏斜,晚期墙取直。晚期坞墙宽1.8米,残高0.12米~0.7米。坞门向南,门宽2.7米,门内两侧以土墼砌筑门墩,门内残留有地袱、门框、门臼等。坞内建筑主要集中于障西的东北角。在早期坞墙外侧,有虎落尖桩和梅花桩三排,可能有早、晚之别。尖桩呈方形排列,每桩基部掘成0.34米×0.34米的方坑,桩距0.7米。梅花桩排列不甚规则,每组以4~5根木尖桩斜插于土内,相互形成枝杈,似为后期补缺所为。晚期坞墙西侧,有零星虎落遗迹,破坏严重,已无规律,也有可能是早期坞外虎落的孑遗。在北坞墙以北20米处,有一道夯筑墙垣,宽约2米,残高0.2米,残长约100米,东、西两端残断,是否为第三道坞墙,尚有疑问。也有可能如K688城东的一道塞垣,东端转向南,经障东,止于早期坞以南的低洼地边;西端止于黑河岸边。但这只是一种猜测,没有证据加以说明。在西坞墙外30.4米处(即《述要》所称的两小堆残土处),发现一房屋遗迹,现存西墙和南墙,土墼砌筑。西墙残长2.3米,残高0.28米;南墙残长2.4米,残高0.18米。东端有一木桩,桩内插一东西向木板。房内出土数百枚残断汉简。
  由于A33地处河口,坞西南角地势低洼潮湿,灰区正处在这一位置,大量简牍受潮腐朽,已变成泥末。坞西侧低洼地上,留有大片因洪水冲刷而下的遗物残迹。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附近修筑铁路、车站,以障坞遗址作为后勤基地,造成巨大破坏。所以此次发掘收获不大,仅出土汉简千余枚和少量遗存,尚待整理。
  T174 位于A32东南约2.3千米的台地上,与A32(金关)有壕堑相连,壕堑于烽燧东侧转向南延伸。烽燧以土墼砌筑,残高5米。
  T175 位于T174西南约2.3千米的小台地上。烽燧以土墼砌盖,二层土墼间夹一层芨芨草,残高3.5米。烽燧东侧有不甚明显的壕堑遗迹。
  T176 位于T175西南约2.3千米的小台地上。烽燧已坍塌成圆丘,顶上立有测量觇标。由此燧向西南,壕堑遗迹被流沙掩埋,不见痕迹。
  T1180 位于T76西南约3.6千米的小台地上。烽燧已坍塌成砂砾圆丘。
  T181 位于T180西南约1.6千米的戈壁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四层土墼间夹一层芨芨草。底基5米×5米,残高4.5米。附近有方形的房屋和坞的残迹。由此向西南,又有较明显的壕堑遗迹。
  T182 位于T181西南约1.7千米的戈壁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已坍塌,残高2.5米。烽燧周围有方形壕堑环绕。
  T186 位于T182南稍偏东约1.65千米的戈壁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已坍塌成圆丘形,残高约2米,布满砾石。
  T187 位于T186西南约2.55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述要》称烽燧在一方形坞(60米×60米)北壁之内,今已无存。
  T188 位于T187西南约3.7千米的一低矮小台地上。烽燧以土墼砌筑,残高2米。
  T191 位于T188两南约6.8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
  T195 位于T191西南约6.7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
  T197 位于T195西南约2.3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
  T197a(新发现) 位于T197东南约2千米的塞外戈壁上。烽燧已坍塌。
  T198 位于T197西南约1.8千米的戈壁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已坍塌。
  T200 位于T198西南约2.1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
  T202 位于明代沙枣墩东北约5.6千米的戈壁上,东北距T200约14.8千米,西距大坝渠约0.8千米,烽燧南侧有壕堑遗迹。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周围有沙丘。
  T203 位于T202西南约3.1千米的戈壁上,西南约1.1千米隔大坝渠为鼎新镇进化村。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
  西部塞 T169-T172、P12、T178、T183、T184、T185、T190、T196
  西部塞的壕堑,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始自A32(金关)的黑河对岸,向西绕T169北,转西南经T171、T172东侧,于T173西侧不远消失,残长约5.4千米。壕堑又于T178以北1.5千米处出现,向南经T178东侧,转向西南延伸,残长约2.5千米。壕堑又于T183东北2千米的黑河北岸出现,沿黑河西北岸向西南延伸,至T183以东约0.8千米折向西,经T183南侧向西1.5千米处,折向西南延伸,经T185东南侧,至航天镇中丰村东北1.6千米处消失,残长约12.3千米。由此向西南至北大河口,壕堑遗迹已全部被毁。
  T169 当地名“实疙瘩”。位于A33(地湾)的黑河对岸。烽燧以土墼砌筑,已坍塌,残高3.5米。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T170 当地名“沙河墩”。位于T169塞外西偏北2.7千米。烽燧以土墼砌筑,土墼层间夹有木棒、草绳。底基南北长5.9米,东西宽3.8米,残高10米。燧中间有一条东西向豁口。烽燧西侧有一直径约16米,高约1.5米的土堆,上有残存的积薪。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
  T171 位于T169西南2.3千米、敖包山以东的戈壁高冈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底基6米×6米,残高7米。燧顶有土墼砌筑的小屋。此燧曾经明代改建、增筑,保存较好。
  T172 位于T171西南约750米、敖包山东南的戈壁高冈上。烽燧已坍塌。
  P12 当地名“双岔墩”。位于T172西南约5千米、A35(毛城)西北2.4千米、黄毛土沟东南的戈壁上。烽燧以土墼砌筑,土墼间夹红柳层。底基5.4米×5.4米,残高8米。1930年出土汉简2枚、有字褐1枚(93.7)。
  T178 当地名“窑墩”。位于P12西南约4.6千米的戈壁上,壕堑遗迹由北向南从烽燧东侧通过。烽燧以土墼砌筑,土墼间夹芨芨草层,残高1.5米。
  T183(斯坦因编号T84b) 当地名“唐房墩”。位于T178西南3.45千米、航天镇沙门子村东北800米,东距黑河900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06米~0.08米。底基4.5米×5.5米,残高0.7米。
  T184 当地名“驴丘墩”。位于T183西北2.65千米的小山上。烽燧夯土版筑,残高约4米。
  T185(斯坦因编号T84a) 当地名“雷墩子”。位于T183西南5.45千米、航天镇二截村西600米。烽燧以土墼砌筑。底基南北长7.5米,东西宽5.5米,燧顶已被风蚀成圆锥形,残高1.9米。
  T190 当地名“五分墩”。位于航天镇天仓村北偏西300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08米~0.1米。底基6.8米×6.8米,燧顶已风蚀成圆锥形,残高1.6米。
  T196(斯坦因编号T46m) 位于航天镇国光村东北1.5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夯层厚0.06米~0.08米。底基南北长2.8米,东西宽3.6米,残高0.5米。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
  两塞间
  西岸 T173、F179
  T173 位于T172西南约800米,与A34相距1.7千米,隔黑河南北相对。烽燧中心部位为夯土版筑,外壁为明代以小土墼包砌,残高7米。
  F179(斯坦因编号T84c) 城障遗址,当地名“马庄”。位于P12西南约5.3千米的草地边缘,西偏北距T178约750米,东距黑河2.4千米。障呈正方形,面积21米×21米,夯土版筑。基宽5.6米,残高1米,门南开。障东墙接一长方形坞,面积10.5米×6.5米。地面有灰色绳纹陶片。
  大湾城 当地又名“哨马营”。位于F179东北约2.9千米的黑河西岸。城呈正方形,250米×250米,夯土版筑,夯层厚0.18米。基宽6.5米,顶宽3米,残高7.5米。女墙宽0.8米,残高0.2米。现东墙已被河水冲毁。地面有黑釉粗瓷片和少量灰陶片。年代似为元代建筑。
  东岸 A34—A38、F177、T189、T189a、T192—T194、T199、T201
  黑河东岸,在A37以北,有一个大弯曲,当地名“大湾”。在大湾北端东岸,形成一片沼泽地,当地名“马莲井子”,黑河有一条支流,由西向东穿过马莲井子沼泽地,转向东北流,经A35(毛城)东,分为两支,干流继续向东北,于A33(地湾城)西侧汇入黑河;支流向西北,于A35以北汇入黑河。这条黑河支流,绵延约21千米,现已完全干涸,是否就是汉简中所称的“肩水”,值得探索。如果这种推测不误,沿河两岸,大约就是肩水都尉所属的骍马田官屯田区。
  A34 位于A35东北约3.4千米的河边台地上,北距黑河1千米,东北距A33(地湾城)约5.4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圆丘,残高约1米。
  F177 城障遗址。位于A35(毛城)西北约200米,二者被一古渠分隔。障呈正方形,面积18米×18米,残高1米,夯土版筑,现已被黑河冲毁无存。
  A35(斯坦因编号T48d) 城障遗址,当地名“毛城”。《述要》称“大湾城”位于A33(地湾城)西南约8.7千米,西距黑河200米,东距干涸古河道2.4千米。遗址由障、坞组成。障,面积70米×70米,夯土版筑,墙宽4米~6米,残高8.5米,门位于东墙正中。宋、元时期,北墙北移20米,东、西两端各扩筑20米,使障的平面成为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同时,补筑了障西南角和西墙北端的望楼,以及障门内的短墙、通障顶的土台阶、障顶女墙等。1930年,在南墙上的小坛(第十六地点)曾出土西夏文印版文书和有西夏文的丝绸各1件。障外东、北部有坞,北墙长约184米(现存166米),东墙长约155米,西墙长约94米(现已为洪水冲毁无存),南墙长约116米(西段38米为晚期改建平毁),可能曾经过晚期改建,坞墙夯土版筑,基宽2米,残高约1.65米~2米。坞北墙中间开门(第一、第二地点)。坞东墙中间(第四地点)和东南角(第十二地点)各有一望楼,底基5米×5米,高4.5米,似为晚期增筑。东北角有一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残高约7米。1930年在此燧南壁下清理出一小屋(第三地点),高1.8米,深0.75米。在坞内、外第一、二、三、四、七、九、十二等地点,均出土有汉简若干枚。第八、第十一地点,出土汉代器物;坞内一现代庙址下(第六地点)出土汉简约500枚;第十地点出土汉代及汉代以后的器物。
  宋、元时期,除扩筑障墙外,在障门外加筑瓮城;在障四周掘一道宽约7米的壕沟;在壕沟外加筑两道平行的土墙,今存东墙和南墙东段。在坞外约17米处,加筑外城,现北墙和东墙保存较好,东墙残存210米,北墙残存130米。墙内有一道宽约5米的浅壕,南段较宽,其上有一条窄沟。
  宋、元时期外城的东南角有1座汉代烽燧,夯土版筑,底基5米×5米,原高2.5米,宋、元时在其上加筑至10米。将汉代的望楼改筑成小屋,门南开,以木梯或绳梯上下。小屋之上,中空,两侧有脚窝登燧顶。燧东、燧南原有两间房子(第三、第四地点),已倒塌成土堆。在东屋(第十三地点),1930年曾出土汉简约900枚。
  A35共计出土汉简约1500枚,纪年简集中在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至平帝元始二年(2年)之间,最晚为王莽新始建国三年(11年)。同出的器物约350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器、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以及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根据A35出土的邮书课,此遗址应为肩水都尉府治所。A35出土的简牍中,有许多关于“骍马田官”的记载,以及田卒的名籍、衣物簿、牛籍等,可能骍马屯田区就在A35以东的干涸古河道两岸及其以南地区。
  A36(斯坦因编号T48g) 位于T182西南约1.5千米的干涸古河道东岸,东距壕堑遗迹1.6千米。烽燧以土墼砌筑,三层土墼间夹一层芨芨草。底基6.5米×6.5米,残高4米。燧东南有一行三堆石板,相距70米。1930年曾出土汉简5枚和其他木器残件等。根据此燧的地理位置,可能为驿道上的邮亭遗址。
  T189 位于T188西南约2.139°28′、西南向弧形支壕(方位北偏东36°)与西北向支壕(方位北偏西17°5′)相交的夹角内。烽燧已坍塌成一圆丘。
  T189a(新发现) 位于T189西南约1.5千米的汉代直渠西侧,东距壕堑遗迹约1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
  A37 城障遗址。位于T189西约5.5千米、黑河南岸约1.7千米的盐碱滩上,西南距A38约4.2千米。障呈方形,面积43米×40米,黄土夯筑。基宽8米,残高2.1米。门南开,宽约2米,门外有曲壁。障墙已完全盐碱化。 《述要》所载,紧接东墙的长方形坞壁和坞东南角的方形望楼,今已无存。1930年曾出土汉简1枚。
  A38(斯坦因编号T47) 古城遗址。位于航天镇双城村北约400米、黑河东岸约200米处。城呈长方形,面积354米×266米。方向南北,夯土版筑,墙基宽3米~3.4米,残高约1米,城东南角和东北角有角楼,西墙和南墙外有马面,城中部以夯筑薄墙分为南、北两部分,今存西段。地面可拾到灰色绳纹陶片。但据此城现存的建筑形制,应为宋、元时期或以后的城址,是否是在汉代遗址上改建而成,未经考古发掘,难以确定。不过,由于此城靠近河岸,地势较低,城东、南、北三面多沼泽、水洼、盐碱地,不宜大面积耕作。如果是汉代肩水县旧址,则晚期地形一定发生过改变,或者黑河改道,或者地基下陷。总之,如某些学者所推测,此城为汉代肩水县城的意见,值得商榷。
  T192 位于T189西南约4.1千米的戈壁上。烽燧已坍塌成高约2米,直径20米的平墩,上立有测量觇标。根据此燧的地理位置,可能与A36相似,亦为驿道上的邮亭遗址。
  T193 位于T192南偏西约1.4千米的戈壁上,东距汉代直渠的支渠遗迹约500米,西距航天镇东岔村约3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
  T194 位于T193西南约4.6千米处、汉代直渠遗迹的西侧,西距航天镇东光村约2.3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
  T199 位于T197西南约1.9千米处、汉代直渠遗迹的西侧,东距T198约250米。烽燧已坍塌成土丘。
  T201 位于T199西南约4.4千米处、汉代直渠遗迹的西侧。烽燧已坍塌成土丘,残高约5米。
  以上T189a、T194、T199、T201等4燧,均位于汉代直渠遗迹的西侧,似属屯田区守望渠水的亭燧遗迹。
  沙枣墩以南T204—T207b
  T204 位于鼎新镇骡马湖村南500米的黑河东岸,河与燧之间隔一水渠,东北距T203约6.6千米。烽燧夯土版筑,已坍塌成土丘,高约2米,上立有测量觇标。
  T205 当地名“高腰子墩”。位于鼎新镇芨芨村西南约2.5千米的古河道岸边,东北距T204约7.8千米。烽燧夯土版筑,明代改建。外壁以小土墼包砌。底基8米×8米,残高3米。上立有测量觇标。燧东侧至T206有壕堑遗迹。
  T206 位于T205南偏西1.15千米的古河道岸边。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高约1米。燧东侧有壕堑遗迹。
  T207 位于T206西南8.3千米的古河道岸边,西距鼎新镇双树子村约600米。烽燧已坍塌成圆丘形,高约1米。西南约100米,有一座明代墩台,中心部位为夯土版筑,外以土墼包砌。底基7米×7米,残高约1.5米。此即《述要》所载的烽台。
  T207a(新发现)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砂砾包上,砂包高约4米,西北距T207约3.1千米。烽燧以土墼砌筑,残高约2米。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根据此燧的地理位置,似属驿道上的邮亭遗址。
  T207b(新发现) 位于鼎新镇大茨湾村南约11.3千米古河道岸边的突出台地上,南距镇夷峡口的明代墩台1.3千米,北距明代“小墩”烽台4.5千米。烽燧已坍塌成圆形平墩,高约0.5米。地面有少量灰色绳纹陶片。
  段清波 徐卫民《中国历代长城发现与研究》一书中的记载
  烽燧(p217)
  “目前甘肃省境内保存汉代烽燧351座,主要分布于河西各地,计酒泉地区237座、张掖地区55座、武威地区40座、金昌市6座,另在额济纳河流域汉代屯田区(即居延屯田区)有烽燧165座。”
  金塔县东部烽燧自西向东有T46a-1,计12座,T213-215,3座,共15座。T461即红砂墩,底基15米×15米,残高9米许。T46K(A40)红墩子底基亦15米×15米,残高9米,烽南有长方形房址。T461(A42)即沙墩子,残高3米,土间夹芦苇、柴木筑成。北部烽燧今存10余座,自东向西计有:石梯子墩,位于臭水墩西4千米,残高6米。镇朔墩,位于生地湾国有农场场部东北5.5千米,残高10米。五连北部墩,位于生地湾农场五连北3.5千米,残高10米。二十里小墩,残高10米。营盘大墩,残高6米。又有旧寺墩、木头井北部墩。此外重要的烽燧尚有:T44d烽,位于疙瘩井东南6千米,底基4.9米×4.9米,残高4.3米。T44c位于T44d西北4.8千米,西距疙瘩井6千米,其东面为断山口河,底基2.4米×2.6米,残高2米,土墼垒砌,残余16层,有坞壁,已成废墟。T44f位于T44d西南2.5千米,残高2米。T44b位于T44西北2.5千米,底基8.2米×8.2米,残高6.4米。T44a位于T44b西北4.5千米,俗称柴墩子,底基9.7米×9.7米,残高4.3米。
  甘肃境内的障城(p227)
  据李并成《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记述:“金塔县东部障即A49,位于两河交汇处西5千米北大河北岸,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8米,夯土版筑,夹压芦苇和柴草层,基厚4米,残高4米~5米。四角置角墩,南垣正中开门,有矩形瓮城。北、西、东三垣各筑马面一座,马面显系后代增修。该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应系东部都尉治所东部障。石营子坊城障,位于西坝乡西移村正北6千米的戈壁上,南北25米,东西31米,基宽3.6米,残高4.7米,夯土夹红柳、石块筑成,南开门,当即北部都尉所治偃泉障。”
  “肩水金关遗址,主体建筑关门,坞在关门内西南侧,坞墙北长36.5米,南北长35.5米,东残长24米。东南角敞开,或系坞门所在。残墙最高处70米,厚0.7米~0.8米,夯筑,夯层0.05米~0.08米。坞西南角残存方堡,夯土方堡13米×12.5米,壁厚1.2米~1.3米,门窄小。”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J1(T45h)营盘...
相关专题
J2(T45g)廿里...
相关专题
J3(T45f)
相关专题
J4
相关专题
J5(T45e)边墙...
相关专题
J6(T45d)床窝...
相关专题
J7(T45c)城障...
相关专题
J8石营子房
相关专题
J9
相关专题
J10
相关专题
J11(T45a)腰...
相关专题
J12(T46a)
相关专题
J13(T46b)
相关专题
J14(T46c)
相关专题
J15(T46d)
相关专题
J16(T46e)
相关专题
J17(T46f)
相关专题
J18(T46g)
相关专题
J19
相关专题
J20(T46i、A...
相关专题
J21
相关专题
J22(T46Jj、...
相关专题
J23(T46k、A...
相关专题
J24(T461)红...
相关专题
J25营盘
相关专题
T214
相关专题
T213雷墩子
相关专题
A32关门遗址
相关专题
A33地湾城
相关专题
T174
相关专题
T175
相关专题
T176
相关专题
T1180
相关专题
T181
相关专题
T182
相关专题
T186
相关专题
T187
相关专题
T188
相关专题
T191
相关专题
T195
相关专题
T197
相关专题
T197a
相关专题
T198
相关专题
T200
相关专题
T202
相关专题
T203
相关专题
T169实疙瘩
相关专题
T170沙河墩
相关专题
T171
相关专题
T172
相关专题
P12双岔墩
相关专题
T178窑墩
相关专题
T183唐房墩
相关专题
T184驴丘墩
相关专题
T185雷墩子
相关专题
T190五分墩
相关专题
T196
相关专题
T173
相关专题
F179马庄
相关专题
大湾城
相关专题
A34
相关专题
F177
相关专题
A35毛城
相关专题
A36
相关专题
T189
相关专题
T189a
相关专题
A37
相关专题
A38
相关专题
T192
相关专题
T193
相关专题
T194
相关专题
T199
相关专题
T201
相关专题
T204
相关专题
T205高腰子墩
相关专题
T206
相关专题
T207
相关专题
T207a
相关专题
T207b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