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金塔汉长城的称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5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金塔汉长城的称谓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3
页码: 10-12
摘要: 这篇文章属于对中国边防设施的历史发展和命名演变进行说明和解释。文章从战国时期开始,介绍了齐、魏、赵、燕、秦等国在边界地区以土、石构筑墙垣作为边防设施,并将其称作"长城"的起源和记载。之后,文章描述了秦始皇时期的边防设施,称之为"塞",并详细阐述了汉代边塞的发展和形制。文章指出汉代边塞由壕堑、山峰、河流等天然屏障和构筑的墙垣组成,并解释了"边塞"与"长城"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金塔县 汉长城 称谓

内容

战国以来,齐、魏、赵、燕、秦等国竞相以土、石构筑墙垣为边防,名之为“长城”。早在金文《犇敬钟》中,就有有关“长城”的记载。《竹书纪年》《战国策》《史记》《盐铁论》《淮南子》等文献,均将战国至秦代的边防设施称作“长城”。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今黄河河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自榆中并和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此后,边防设施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塞”。
  塞,《说文解字》中注:“隔也。”其本意为阻隔,后引申作边界或险要处。以“塞”作为边防设施的专有名词,普及于汉代。如《汉书·匈奴传》:“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在河西汉代障坞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中,亦有大量关于“塞”的记录。
  有研究者认为,各种边防设施名称的演变,意味着其结构的发展变化。秦始皇使蒙恬“城河上为塞”,仅属局部地段之权宜举措,尚未形成秦边防的主要形制。汉替秦后,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大规模兴筑了障塞烽燧。由于疆域的迅速扩大,屯戍的大量需求,迫于人力、财力的制约,汉朝政府大面积推广蒙恬的措施,充分利用山川险阻、地形地物,同时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边防建设,从而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和军事通信系统。《汉书·匈奴传》载郎中侯应语:“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强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由此可知,汉代所筑之边防设施,皆因地制宜,或倚高山峡谷,稍作整治;或临河流,兴筑木栅、水闸;或就地取材,垒砌墙垣,构筑篱笆,设置“强落”。所有上述设施,汉代总称之为“塞”。文物部门经过二十余年的调查证实,河西的汉代边防(包括金塔境内)是由壕堑、“天田”、芦苇、红柳和砂砾垒筑的墙垣,以及山峰、河流、沼泽、沙漠等天然屏障,甚至绳索、栅栏等共同组成的,因此,将河西的汉代边防设施多称为“河西汉塞”。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将汉代边防设施称之为边塞,而不称作长城。略谓:“汉之边塞,有时称之曰长城,有时称之曰障,有时称之曰鄣塞,亦有时简称之曰塞。大抵塞为通称,长城为绵亘相接之边垣,障为一地之防御工事,或指城堡而言”(第138页)。这种分辨是很精当的,现在有些人常常将汉代边塞一律称作长城,失之远矣。不知边塞包括有长城,然而边塞并非全部都是长城。
  边塞是与长城不同的另一种军防体系,今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边塞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边塞泛指边疆地区的全部军防设施,包括有长城、城障、列亭、烽燧、壕堑以及山险等。古代词诗歌赋所称的塞,也属于广义的边塞,是指除了长城以外的军防设施。不能轻易地将史籍中记载的塞、边塞,都看作是长城。
  从军事角度来看,低矮的塞墙无法阻止匈奴骑兵的逾越,那么它有什么功用?塞墙应与天田有关,天田是用于侦察敌人活动情况的一种军事设施。颜师古注《汉书·晁错传》引苏林语曰:“做虎落于塞要下,以沙布其表,且视其迹,以知匈奴来人,——名天田。”在居延汉简中,有许多关于天田的记事,如“毋兰越塞天田出入迹”“说人画沙中天田六里”“天田不耕画”等。天田是古代侦察敌人踪迹的一种方法,即将城塞以外的土地整平,撒上细沙,如果敌人进入天田,必然要留下人马的踪迹,据此可以分析敌人的活动情况。塞墙以内,应为天田所在,于是,塞墙便成为天田的界限和标志,以便于检查。天田平整地面,不断撒沙,极似农民整治的田地,但是却并非是可耕之田,故而称作天田,即不能耕种之田。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人物

蒙恬
相关人物
张维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