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西汉塞的修筑时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河西汉塞的修筑时间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2
页码: 6-7
摘要: 本文为了保障中原至西域交通的畅通和河西军屯的安全,西汉王朝在金塔境内修筑了一系列长城。修筑长城分为五次:第一次是从令居至酒泉,第二次是从酒泉至玉门关,第三次是从张掖至居延泽和休屠泽,第四次是从敦煌至罗布泊,第五次是从景泰至张掖境内。据记载,这些长城的修筑始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逐匈奴后开始。其中,令居至酒泉和酒泉至玉门的长城分别修筑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和元封四年(前107年)。
关键词: 河西汉塞 修筑时间

内容

为了中原至西域交通的畅通,保障河西军屯和郡县移民垦殖的安全,确保河西成为经营西域的前进和后援基地,配合对河西的逐步开发,汉王朝选派精兵良将,移民屯垦戍边,用大量人力物力分五次逐段兴筑了障塞烽燧:第一次为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由令居筑塞至酒泉;第二次为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第三次为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由休屠城筑塞至休屠泽;第四次为天汉初(前100至前99年),由敦煌西筑亭燧至盐泽(罗布泊);第五次为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由媪围筑塞至揟次。从修筑地域来看,第一次修筑主要是从今永登北至酒泉,第二次是从酒泉至玉门关,第三次是从张掖向北至额济纳旗,第四次是从敦煌至罗布泊,第五次是从景泰至张掖境内。据此而知,金塔境内汉代长城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被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西汉王朝派遣18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至酒泉一段。《汉书·张骞传》亦详载此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之后的事。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形的掎角之势。《甘肃新志》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金塔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