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长城》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342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1987年成为中国第一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据历史记载和田野调查,中国境内从战国到明代两千多年时间内,历代王朝所修筑的长城达到了21196.18千米,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403个区县,这无疑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遗产类型。长城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虽然它本身的军事意义如今已经消失,但它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加大长城的调查、研究、保护力度,广泛宣传长城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四道,总长度约323千米。其中汉长城三道,长约307千米,明长城一道,长约16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城障遗址15座,烽燧128座。
  据史料记载,最初在金塔境内修建长城的是汉武帝。西汉武帝时期,汉朝取得了抗击匈奴绝对性胜利,把匈奴逐到了大漠以北,建立了河西四郡。为了彻底解决匈奴对汉王朝的侵扰,扼守金塔境内的黑河通道,切断匈奴南侵的生存线,巩固新开拓的疆土,汉王朝在河西修建长城,把西北的绿洲圈在了长城之内,又在黑河沿线修筑了军事塞防线,将黑河通道和金塔绿洲牢牢控制在了长城以内。巩固了西北边境,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明代是又一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由于明代始终未能彻底消灭元末残余蒙古贵族的军事势力,明长城与汉长城相比较,地理位置大规模向南、向东退缩。金塔境内的明长城也比汉长城向南退缩了近50千米,金塔基本成为明长城的边外地。但金塔作为蒙元势力东进、南下侵扰的重要前线,明王朝在金塔境内修筑了大量的堡城和烽火台。据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修《肃镇华夷志》记载:金塔寺堡和镇夷守御千户所共有墩台(烽火台)97座。这些设施为保证长城内外社会安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塔县境内的长城资源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特点。首先,在甘肃省境内汉长城单县历程最长。通过调查,县境内共有汉长城306.78千米,长度位居全省之首。其次,建筑方式最复杂。从形式上看,有墙体、壕堑、水险等,从墙体建筑材料看,有土、有石,更有木柴。烽火台有黏土夯筑、土坯砌筑、块石垒筑、砂砾石堆筑,还有几种材料混合建筑的。真可谓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再次,金塔是河西汉长城修筑方式和构成发生变化的分水岭。金塔以东汉长城以夯筑为主,金塔以西则夯筑墙体减少,堆筑、垒筑、掘壕成墙成为主要构筑方式。最后,金塔长城是出土汉简最多的地方之一。居延遗址中的居延塞作为金塔长城的组成部分,出土的一万余枚居延汉简轰动全世界,引起世人关注,催生了简牍学的兴起。
  金塔,一直处在长城的内外边缘。两千多年来,生活在长城地带南北两侧的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在各种条件的作用下彼此进退,直接影响到中华文明的进展历程和进展方式。也使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彼此互动,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
  金塔境内的长城由于地理条件和当时经济实力的限制,建筑材料均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像北京八达岭长城那样砖石砌成,宏伟壮观,也没有高大的夯土城墙而巍然屹立,但这些低矮的砂石或木材塞墙也一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点多”“线长”的金塔长城资源正面临着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矛盾,如何突破已有的思路,用新时期长城保护管理的创新理念,去化解长城管理和保护中的诸多难题,是当前全社会责无旁贷、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本书通过对金塔境内长城遗址的介绍,让读者对长城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长城的研究、保护中来,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者
  2017年4月

知识出处

金塔长城

《金塔长城》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金塔县境内长城遗址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金塔县境内长城的历史概况和修筑情况做了考证。依据调查资料,对长城遗址的保存状况、地理环境、分布情况及长城设施做了调查,分析了金塔县境内长城的损害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