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宗教胜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75
颗粒名称: 第三部分 宗教胜迹
分类号: B920
页数: 69
页码: 357-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是甘肃省酒泉市的一个县,因塔院寺内的金塔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金塔历史悠久,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就已将佛教引入金塔。明清时期,金塔寺庙遍布,宗教兴盛。塔院寺金塔是该县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代或更早时期。近年来,金塔县加强了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修建了金塔寺博物馆,举办了宗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关键词: 金塔县 宗教 理论

内容

金塔县,我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遗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王沮渠蒙逊笃信佛教,其子沮渠牧犍在金塔王子庄一带驻牧时,就将佛教引入金塔。
  延至明清时,金塔寺庙遍布,宗教兴盛。以塔院寺、青山寺、天泉寺、小叉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宗教寺庙彰显了宗教文化千年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成为金塔历史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塔院寺金塔
  金塔溯源
  塔院寺金塔,位于金塔县城东南2.5千米的塔院寺内,塔与寺合称金塔寺或塔院寺。塔势雄伟,寺貌壮观,构成一幅神奇迷人的画景。明、清时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民国时又将它列为金塔第一景,金塔县县名由此而来。因此,金塔县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塔命名的县。
  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邑东南五里许,有金塔寺,内有古塔一座,高矗云霄。塔形上锐下圆,如古铜膽瓶,云是仿西域式与内地塔形迥别。并有蜀人李士璋作的《宝塔凌云》的诗句:
  宝塔凌云
  民国·李士璋
  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罢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塔院寺金塔
  建塔之初
  “金塔”是覆钵式塔,是藏传佛教的塔。这种塔的造型特点是在高大的方形基座上,建圆形覆钵形的塔身,上面安装塔刹。塔身下方上圆,具有浓重的原始性。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这种形式,所以称为喇嘛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关于“金塔”的确切初建年代,现存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有此塔建于元代、唐代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传说,但未见史料记载,有待考证。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仿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这是现有史料中关于“金塔”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时“金塔”已存在。据此证明“金塔”的始建年代,最迟也在明代。也说明,金塔,原名叫“筋塔”。后来,一方面根据谐音,另一方面,“金”象征财富,人们为了祈求金塔地方繁荣富足,改称为“金塔”。
  又据《重修金塔寺塔院寺》记载:“吾酒泉郡北有金塔寺焉,不知始于何年创之何帝,迨后倾颓全无,然其基尚存焉。后有孙公一贵于康熙四十二年躬鹰简命巡守是地,每夜辄闻斯地有鼓钟管龠之音。感化于心,顿然醒悟同山右僧性贵咸登法舟。遂一念之诚,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造立金象”。另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金塔寺,在城东南五里许。其塔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游击甘州人孙一贵重建筑。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
  1987年维修金塔时,发现了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最里面的塔身土层经甘肃省博物馆专家实地查看,为明代建筑,并从金顶内发现了四次维修的记录牌。
  泥塑佛像
  从以上史料说明,塔院寺金塔的初建年代不晚于明代。
  关于“金塔”的初建年代,笔者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认为初建年代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或元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空前的社会动荡与民族的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与中原农耕民族频繁交锋,北方区域动荡不安。多民族间冲突加剧,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人民饱尝战争疾苦,流离失所,顿感人生无常,需要精神寄托。希望得到神灵保佑,消灾免祸,祈求平安。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崇尚虚浮,佯狂遁世,与佛教思想一致,佛教因玄学获益,相得益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此时,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的五胡君主,也亟须为自己寻求精神支柱,希望利用佛教惩恶扬善、生死轮回的教义来安抚各族百姓,缓和民族矛盾,并借宗教维护统治。佛教的传入,所宣扬的教义正好符合了人们的这种精神需求。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地,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各地广建寺庙,开窟造像,大兴佛事活动。一时间,香火旺盛,佛事盛行,寺庙林立,窟龛密布,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前凉已信佛,佛教已广为传播,据《首楞严经》后记中记载:癸酉年(373年),凉州刺史张天锡,请月氏优婆塞支施仑在州内正厅堂、湛露轩下,出《首楞严经》《须赖》《金光》《首如幻三日
  经卷
  未经》4种,由龟兹(新疆库车)王世子帛延翻译。译经时,在场的有会水(今金塔县)的县令马奕,可见当时会水县信佛的程度。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占领了姑藏(即凉州),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称为“河西王”,使北凉国发展到了极盛。沮渠蒙逊本人是很相信佛法的,也怀有弘扬佛教的远大志向。他第一次将佛教文化引入政权。并大肆建筑寺庙佛塔,河西地区寺庙遍布,佛塔林立。为了使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尽快消除因多年战争引起的民族仇恨,恢复平静安闲的生活,他利用佛教的力量,不但在国内修建了华丽壮观的佛寺,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来凉州翻译佛经,使凉州成为当时全国的译经中心之一,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而在远离河西走廊中心的金塔,是崇佛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之子沮渠牧健在继任王位前的驻牧之地,佛教已很盛行。以上史料说明,为了政治需要,或许“金塔”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439年,强大的北凉政权仅仅存在了不到四十年,就被北魏的鲜卑人给消灭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tabatao)大力提倡“文教”。他认为让“虚诞不经”的“胡人”的佛教广为流传,只会招致“礼义大坏”“天常大乱”“王法废而不行”的恶果。同时,由于不负担赋税,徭役的僧侣人数膨胀,就会大大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寺、塔、经、像的增多,也是对社会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这与拓跋焘大力提倡发展生产,节约开支,增加物质财富,保证军国费用的方针政策相抵触。太延四年(438年)、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和七年(446年),拓跋焘先后三次下诏打击佛教,要全国各地碎佛像、
  焚佛经、诛杀僧侣。金塔寺虽然位置偏僻,但也没有躲过这场灭佛之灾。
  据《肃镇华夷志》(明李应魁撰)卷三景致肃州八景金塔凌虚中说:“金塔寺,在酒泉东北六十余里,孤峰之北,创自前代,寺屋皆已颓毁,惟浮屠犹在,高数十丈,好事者时或登焉,俯视无边。”该书成书于明代,其“前代”即为元代,说明金塔寺创建于元代,“惟浮屠犹在”,说明当时金塔就已存在。在过去塔和寺是密不可分的,有寺就有塔,金塔的创建年代应该与金塔寺在同一个时期。
  名称由来
  这座塔为什么叫“金塔”,在当地流行的有四种说法:一是说因为塔的外表是用纸筋裱糊而成的,所以初建时把这座塔叫做“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二是说塔上供奉一尊释迦佛金面铜像而得名。三是说因为塔初建时是土塔,因为常年风吹雨淋,塔身土层脱落严重,为了保护塔身,寺院的僧人就用牛筋裹在塔身上,防止土层脱落,时间久了,人们就叫其为“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四是说整个塔体呈现出汉字“金”的造型,所以叫“金塔”。首先,我们应该排除的是第三种说法,牛在过去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人们一般不会杀耕牛,就算老死或病死的耕牛人们也不会扒其皮,食其肉。一座塔身要用牛筋来裹,需要多少头牛,当时牛本身就很少,哪有这么多的牛筋?这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过去在塔上或寺庙里供奉金面铜佛像很多,几乎大大小小的寺庙或塔上都在供奉,甚至条件好的大户人家也在供奉,为什么单单这座塔因供奉金面铜佛像就叫金塔,这种说法也似乎经不起推敲。至于第四种说法,所有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就像一个“金”字造型,也不能足以为证。剩下的第一种说法在史料中有确切记载,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仿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这里所说的“筋”即纸筋。《百度百科》中对纸筋的解释是:纸筋,用白纸筋或草纸筋,使用前应用水浸透、捣烂、洁净;罩面纸筋宜用机碾磨细。稻草、麦秸应坚韧、干燥,不含杂质,其长度不得大于30毫米。稻草、麦秸应经石灰浆浸泡处理。以前用草纸,现在多数用水泥纸袋替代,因为水泥纸袋的纤维韧性较好。其用途是掺在石灰里起增强材料
  连接,防裂、提高强度,减少石灰硬化后的收缩,节约石灰的使用。古时建造土房子时掺到泥浆里,以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纸筋灰”是一种用草或者是纤维物质加工成浆状,按比例均匀的拌入抹灰砂浆内,作用于防止墙体抹灰层裂缝,增加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因当时初建金塔时,为了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在泥浆中掺入了用稻草、麦秸经石灰浆浸泡处理过的纸筋,从金塔历次维修的灰层中,也发现了纸筋,与“塔以筋砌”相吻合。这才是金塔名称真正的由来。
  重建维修
  关于塔院寺及“金塔”的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先后有四次。据民国《创修金塔县志》记载:“明朝末期,塔已倾颓,其基尚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塔,塔围七丈,高五丈,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四十二年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年),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筑钟楼和鼓楼。清同治四年(1865年),战乱中庙宇被焚,唯塔未受损失。光绪四年(1878年),贡生陈豫讷督修,化十方布施,仍建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寺庙恢复原貌,景观更加宏伟。宝塔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状,土质塔身,高五丈、围七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铜铸塔顶,高五尺,围约一丈二尺,塔上供奉金面铜佛一尊。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另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其塔修葺三次,第一次贡生陈豫讷修葺之。第二次商民芦德修葺之。第三次民国十年(1921年),贡生刘怀基修葺之”。
  但据1987年从塔顶内出土的4块维修木牌证明,金塔的维修时间分别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修编金塔方志》中记载的时间可能是维修寺庙的时间。
  孙一贵复塔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游击孙一贵分守其地,每夜辄闻渔鼓梵唱之音,乃与僧性贵谋为创建。当时,孙一贵来金塔任职,只见原金塔寺的地方只有原塔院寺的地基和倒塌的土疙瘩了。但这儿的居民却说,此处每至夜半,常有“鸣罄朗诵经声”和“钟鼓管龠之音”进入人们的听觉之
  中,神奇至极,妙不可言。孙一贵将军为了探个究竟,在巡守此地时住在了塔基附近。可睡至半夜时,梦见一座寺院有塔有庙,僧众正在击磬诵经,他看的清清楚楚、真真切切。醒来后钟鼓管龠之音还回响在耳边,寺院情景还在眼前浮现。这种奇异之事的梦显,孙将军深思良久,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于是他马上召集当地的比丘僧性贵,会士耆成彩、黄纡、张有宝、梁孤等人进行了反复的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塔她之异征,由佛祖之感应而来”,应当在此地重修大雄宝刹,作为此一方之呵护,为做善之征兆。决定做出之后,孙一贵将军亲自向上级争取资金。性贵及会士们“募化十方鸠工庀材”,按梦中图景在原址重修宝塔,造立金像。在塔前重建了寺院,寺内建正殿三间,前承抱厦,两庑十间,中殿十间,前殿三间及山门、戏台俱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宝塔修建完毕。至此院寺重建工程竣工,虽均属泥土修遣,终不能坚固持久,但可使王子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可法熏修金塔寺
  雍正十年(1732年),性贵弟子可法在塔院寺当主持。他发现寺院原泥土建造的土房因鸟鼠穿啄,风雨摧残,有的已快坍塌的寺院已显颓敞。为谋久固之计,可法与善士陶光洛商议,决心把庙宇修成砖瓦的。在资金十分奇缺的情况下,幸亏山右的张玉庆先生真心信佛,拿出了苦力积存下的六十两银子,带动了有威望的绅士、有权势的官员、有名望的庶土老人,全民动员,竭力殚虑,共谋良计。大家一起苦心募化资财,觅请工匠,煅烧黏土,将前后殿宇加砖覆瓦。更建钟鼓楼二座,以竟其功。重修后较昔大为改观,堪称久固之禅堂。
  中晚清对金塔寺的维修
  可法对金塔寺维修之后,因有砖瓦覆盖,较前壮观结实多了。但毕竟经风吹日晒雨淋,年久了仍需要维修。可法维修的塔院寺历经四十五年后,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双桂下第三十七代纯真老人(字理意)与徒弟广慧商议对宝塔进行了修葺。他们四处化缘,组织
  维修宝塔牌
  工匠,加固了塔基,粉刷了塔壁,使宝塔焕然一新。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回民马文录起事,在王子庄、肃州一带烧抢掠夺。他们为破坏王子庄的风水,在路过塔院寺时,将寺院放火焚烧,使其毁于一旦。寺院一毁,王子庄地方顿显冷落。时隔十三年后,有今东坝贡生陈豫讷(字仲民)倡导,民众齐心,募化十方,建筑了大殿三楹,上供释迦牟尼佛祖。从此塔院寺香火复盛。之后金塔堡商民芦德对其塔修葺一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王子庄发生地震,佛塔被震出裂缝,但没有坍塌。主持张玉柱募捐资财,于七月份对佛塔进行了维修,粘填了缝隙,加固了塔基,较前更为坚固。
  民国贡生刘怀基复修金塔寺
  民国十年(1921年),今西坝贡生刘怀基,人称“刘贡爷”,多行善举。他看到塔院寺年久失修,塔及寺庙十分破旧。他了解了民意,请示了县府,募捐了部分资财,其余不足的资财全有自己负担。经过两年多复修,寺庙恢复了原貌,景观更加宏伟。塔前大殿内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像,左而塑文殊菩萨像,右而塑普贤菩萨像,最后塑观世音菩萨面对宝塔而坐。墙壁上画有风神、雨伯、雷公、电母神像。中殿上顶有子牙楼,殿内上塑弥勒佛、韦陀菩萨,左右塑十八罗汉。殿外两旁有约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前后都刻满碑文。前殿内塑四大天王。前殿与中殿之间,东侧为东岳天子殿,上塑地藏菩萨和东岳天子,左右墙上画有十大阎罗王,并画有十八层地狱壁画。西侧为三
  维修宝塔牌
  维修宝塔牌
  霄娘娘殿,塑有“云霄”“碧霄”“琼宵”三位娘娘神像。前后殿宇、左右厢房、钟楼、鼓楼、山门、戏台均系砖土木结构,上覆砖瓦。院内还专门从祁连山里挖来了松树移栽在院内,有居士专门培育管护。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对宝塔进行了修葺,在塔顶室内敬贡了金丽铜佛。至此,塔院寺规模之大,年代之久,不能不令金塔人自豪,令外地人惊叹!殿宇修建的雕塑技术、壁画设计艺术、碑文匾额撰写的艺人,不仅在金塔是独一无二的,就在酒泉、河西乃至甘肃也为数不多。她展现了金塔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也凸显了佛教神奇的精神魅力。不仅有着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也是迷人的观赏佳景。
  守护传承
  金塔,在新中国成立后维修了两次。
  第一次是1987年。据史料记载,自民国五年(1916年)维修后,到20世纪80年代,经几十年风吹雨淋,塔身百分之五十的表皮脱落,多处出现裂纹。须弥座三分之二塌陷,土坯全部裸露,只东北角能看出外形,覆钵体只剩三分之一泥皮。当时若不及时维修,塔有倾覆的可能,鉴于这一情况,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曹延茂多次向县委、人大、政府呼吁,对古塔进行维修保护。1986年,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肖占瑞高度重视,带领县人大、政府、政协的有关领导亲临现场视察,大家一致认为维修保护“金塔”已刻不容缓。1986年召开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经过认真研究,做出维修“金塔”的决定。并积极向甘肃省文物局争取资金2万元,县财政自筹1万元,对古塔进行加固维修。并将原位于县中学内的东岳庙正殿移建于古塔近旁,改为文昌阁。
  工程维修工作由时任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局长的潘进德同志负总责,县文化馆馆长曹延茂具体组织实施,文化馆职工刘玉林、赵立云为现场监工。工程施工由酒泉三墩乡长城村古建筑队承担,于1987年4月开
  彩佛画像
  工,10月竣工。
  维修时,先搭架清理外表皮,将脱落的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发现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3厘米~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发现十三天佛龛,保存尚好,从中采集到两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对于这一发现,当时的县文化广播电视局领导十分重视。及时请示县政府,请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专家赵志祥来现场鉴定。根据实地查看,认为最里面的一层即第五层为明代建筑。据此考证,“金塔”始建于明代。清理到金顶时,发现经书20余卷。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匾。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
  这次共采集到经书20余卷,历次维修的木匾4块及泥塑释迦牟尼佛像和释迦牟尼彩画像,并从塔院寺内采集到琉璃塔顶一个和佛瓦当3块等明清时的遗物。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3级文物4件,这些文物全部保存在县博物馆内。
  清理完毕后,开始复原,从须弥座到覆钵体按清制复原,十三天按明制复原。为了保证修旧如旧,复原的泥用古方法加工,即用三合土加糯米粥、棉花混合,增加了泥的黏合度和强度,防止开裂。金顶上的木头因虫蚀严重,用猪血腻子刮了两遍。然后整个塔身用红土粉刷,并喷了一层保护剂,恢复了塔的旧貌。
  在维修前,塔顶已丢失,现塔顶是维修时用纯铜加工而成的。在封顶时,将从金顶和佛龛内取出的经书、维修宝塔牌,和彩塑佛像,按原样复制一套放
  大乘妙法莲花经
  绿琉璃塔顶
  入金顶内密封。
  佛头瓦当按当时的原样复制,琉璃瓦在西安加工,八角风铃也是重新加工的。
  在维修底座时,地铺砖和砌墙用的砖原想加工成明时的灰砖,但烧成后由于火候不够,加之雨水浸泡,没有成功,最后用我县砂砖厂烧制的灰砖代替。
  维修结束后,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第二次是2011年。进入21世纪,历经多年风吹日晒雨淋的“金塔”,塔体表面又出现了裂缝和脱落,又因附近水渠和农田灌溉渗漏,塔基倾倒,塔身倾斜。金塔县博物馆从甘肃省文物局争取资金30万元,对“金塔”又一次进行了加固维修。这一次维修对塔体表面裂缝进行了填充和粉饰,校正了宝顶,用仿古青砖砌筑了塔基四周围墙,夯实加固了塔基,并在塔基四周围筑了青石围栏,使这一名胜古迹百世永存。
  金塔精粹
  构造特点
  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和造型与印度的窣堵坡基本相同,是一种实心建筑,供崇拜之用。被用做舍利塔,还可做僧人的墓塔,其形体大小不一。覆钵式塔有八种不同的风格。塔的每层结构都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覆钵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是: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圆形很少见。最多见的为方形,采用须弥座式建造,即通常是方形或亞字形折线式束腰。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伏莲或仰莲,有的还有狮子。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每个转角折五个尖角。基座上多有台阶,称为“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塔身,也称为塔肚子、覆钵、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因此得名。有的塔在塔身上开有佛龛,称为眼光
  佛头瓦当
  门。塔身多是圆肚,也有的做出棱角。塔脖子,又称为相轮,因叠成圆锥形的相轮最多有十三层,所以也叫“十三天”。塔脖子有的短粗,有的细长,一般都砌出奇数(七、九、十一、十三)条线条,也有的做成象征性的光面。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伞盖位于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华盖和流苏,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刹的形制有三个系统,分别是日月刹、金属高刹、宝珠刹。塔脖子和塔刹象征着佛的头部,巨大的塔身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内涵。
  金塔为土木结构,基座平面呈方形,边长15米。须弥座八角四层,中为覆钵形塔身。塔刹由下大上小的九层相轮,托起一个木构八角的华盖,八角下面各系一个风铎,刹顶为铜铸宝珠顶。宝塔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状,土质塔身,高五丈、围七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
  金塔整体造型像一个“金”字,寓意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塔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可以说是一组数字的巧妙搭配。塔围7丈,意示每年7个大月份,高5丈,意示每年5个小月份,刚好占卜了一年。另外12生肖中盘龙意示5个,卧虎意示7个。塔顶高5尺,围1丈2尺,意示“我”占“十二生肖”,是塔基的补释。
  碑铭石刻
  重修塔院寺序
  粤稽梵宫之建,其来尚有创者,不有创者无以作其始,不有继者无以述其后。然作述相承渊源继绪是前人创建有以告待继起之作。后人补缺足以全重修之功。由是寺殿借以永固而庙貌赖以维新。则重修之绩与创始之勋并垂千秋矣!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仿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迨明万历二十三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曰“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至清康熙四十二年,每至夜半塔地击唤鸣磐郎诵经声人或闻之。有昭毅将军孙讳一贵,比丘僧性贵会士耆成彩、黄纡、张有宝、梁弧等议曰:塔地之异征由佛祖之感应,盖于斯地而创建大雄宝刹为一方之呵护。为作善之征兆。佥曰“美举也”。因募化十方鸠工庀材装修宝塔高大其址。建立正殿三间前承抱厦,两庑十间,中殿三间,前殿三间次第兴筑。工程虽云告竣而房皆土覆,终非坚久之图。。延今凡三十载,僧弟子
  可法住持于寺,每思先师创之于前,欲延悠久劝善无穷。然乌鼠穿啄风雨摧残任其颓蔽无以终创者之志。因与善士陶光洛等竭力惮虑苦募资财觅工练土将前后殿宇暨舞殿覆瓦,更建钟鼓楼二座以竟其功,较昔改观庶称永固之禅堂。随寺香火田地一段,东至官边,南至官边,西至官路,北至官路。隶麦一斗八升永做常处香火之资。噫!此等创建自无而有,此等之重修历久而固。是作者建者其功永垂不朽矣!故勒碑。
  雍正十年岁次壬子季秋谷旦吏部候选训导杨景震熏沐撰。
  化主:性贵、寂慧
  徒:可法
  重修金塔寺塔院寺
  闻之道非佛不传,法非佛不玄。盖佛之说所以包含玄微契理,真如合万法而归于一者也。佛岂可易言哉,况生迦维远离华夏,不过徒从景慕之思耳,谁能得登堂入室乎?不知佛虽在西域教法流于东土以来,中国之人由是路出人,是不啻亲炙其光辉而游于大觉之门也。于是天子王公至于庶人缺心佛道者竞竞奉法,从此因心生佛因佛设寺。建塔寺者庄严佛法弘道之始基也。吾酒泉郡北有金塔寺焉,不知始于何年创之何帝,迨后倾颓全无,然其基尚存焉。后有孙公一贵,于康熙四十二年躬鹰简命巡守是地,每夜辄闻斯地有鼓钟管龠之音。感化于心,顿然醒悟同山右僧性贵咸登法舟。遂一念之诚,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造立金象。想是举也,固为二公,素为厚善君子奉教之人。考其本然总由我佛智慧广大普度迷津,而使我辈踊跃鼓舞喜归于正觉大法之途也。但其工力浩大未能一举而成。至今年日又久总不能大其观瞻。兹有僧弟子可法者欲光大其寺貌以绪先师之迹,未能克遂。幸有山右张子玉庆者,纯心善道曕睹其寺欢然发心,将契僧遂破资囊,施苦力所蓄六十金,但独力难成,于是合本地之绅衿、士庶、贵官、长老处心募化勉勉不已。将前后殿宇焕然一新,使其寺宇壮大其观,登斯地者无不啧啧称曰:诚可谓此地之风景金城之保障也。不惟群黎百姓得觐佛法,而且巩固皇家奠定安社稷,无不赖佛力之洪庥。今工已告竣但恐泯没无传有负僧徒勤畅之诚,与贵官长老竞竞奉法建寺竞力,遂勒石以铭,以志其不朽云尔。
  吏部侯铨训导杨景震顿首拜撰
  金塔寺游击仍拖沙喇嘛番功德主 孙一贵
  金塔寺等处地方署都督柬串管游击 赵伦
  直隶访广平营署游击管守备事 潘云龙
  署陕西直隶肃州分防水利厅 朱邃
  原任镇夷营中军厅 克喜龙
  金塔寺营中军厅 杨富亨
  金塔寺营中右哨把总 朱表
  雍正十年岁在壬子九月上浣吉旦立
  主持僧 可法
  维修古塔序
  位于县镇五华里处之古塔,乃金塔之奇观,县名之由来,其创建之年虽尚待考查,而记载有康熙四十六年、乾隆四十三年、道光二十五年、民国十二年四次维修之举。迄今时旷日久,经沧桑巨变,风雨摧残,致外表疮痍,且塔体有坍塌之虞。为绍前辈之遥,续延后世之观瞻,故受全县人民之托,遂于一九八六年募工维修,还古塔之原貌。今已工程告竣,奇观重现,特识其事而为之序。
  公元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仲秋
  金塔县人民政府立
  注:标点符号为本书作者加
  出土文物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含义则扩充至纪念佛陀生处、成道处等圣迹,或安置佛菩萨圣像、高僧遗骨等作为礼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在佛经中有云: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向阿难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规格,并以袈裟叠为四层正方,上置覆钵及锡杖以示。
  在《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造塔规格及意义、造塔功德及绕塔功德
  的经论。藏传、南传、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规格、比例及表义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及空五大元素)。一般在佛塔中的瓶身部分,安奉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以令绕塔及顶礼者积集功德。覆钵式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宽大,有的开辟为房间,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因此,不是所有的塔都有地宫的。
  1987年4月维修金塔时,塔基西侧有一进深1.8米的盗洞,经维修人员进洞查看,盗洞顶端有2根直径约40厘米的立柱,没有发现地宫。
  在维修塔身时,由于塔身受损严重,施工人员只能先搭架将脱落的外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施工人员发现了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3厘米~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意外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十三天,从中采集到两尊彩塑释迦牟尼佛像,这一发现让文化部门非常惊喜,立即邀请甘肃省博物馆专家进行了现场查看和鉴定。
  根据实地查看,专家认为第五层为明代建筑。据此考证,现存塔身始建于明代。当清理到金顶时,发现了多卷经书,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匾。这一发现,正好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4件。这些珍贵文物全部保存在金塔县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塔顶内藏的多卷经书,这些经书的书写时间在明、清两代,为研究本县的佛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其中有一卷藏文经残卷,共90页,无装订。经书为蓝纸黄字,手写而成,据考为明代经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一部大乘妙法莲花经,共7册,保存较为完整。经卷用绸缎裱糊的纸匣盛装,蓝色书皮,黄色纸张,墨书手写而成,字迹娟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还有一卷清代的藏文经,墨笔手写而成,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另有一卷
  藏文经
  大悲心陀罗尼经,明代木刻印本插图经卷。经卷图文并茂,经文深奥,是研究我国佛教发展的珍贵资料。卷内画有数千幅手持法器的菩萨、佛像,全都用白描手法绘制而成。他们动作各异,神态安详,逼真自然。其手法细腻舒展,虽为木刻印本,但其效果可与直接绘制的画面相媲美。展现了木刻印本技术的较高境界。实为国内遗留下此类不多经卷中之珍品。
  此外,还出土有佛像(国家二级文物)画,高8厘米,宽4.7厘米,彩绘释迦牟尼座像,结跏跌座。画面用工笔技法分别表现了两尊禅坐入定的菩萨像,其神态慈和安详,五心向上静坐修行,给人一种肃穆庄重的感染力,展示了佛教修行的一种至高境界。画像虽历经数百年之久,但其色彩鲜艳如新,线条流畅,为我们尽显了明代时期彩色绘画的精湛技艺,也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当时已具备了相当高的绘画技艺。绿琉璃塔顶(国家二级文物),质地为琉璃,绿色,高65厘米,宽46厘米,分为上下两部分,顶部呈心状,下部鼓腹形似坛子。彩塑佛像(国家三级文物),共2尊,通高分别为31厘米,28厘米。佛像面容丰圆,双眼微合下视,着通肩袈裟,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左手托一法器,右手自然下垂,表面施彩绘。维修宝塔牌(国家三级文物),共4块,是对每次维修情况的记载。
  这些珍贵文物是塔院寺“金塔”几百年来兴衰历程的真实见证,在历代王朝的更替演进过程中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又是宝塔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塔上供奉的古佛和原塔顶的去向,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民国五年(1916年),塔上古佛被英国博士哈佛窃去,幸甘肃省长指令镇守使吴追回,仍放原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塔上古佛又被贼人窃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塔上铜顶被几个军人为打鸽子而击落,抬走后杳无音讯。
  藏文经
  金塔艺文
  历代诗词
  金塔凌虚
  戴弁
  不省何年缔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
  高临北极天光迥,低压南山地势雄。
  风送铃声来碧落,雨收虹影入晴云。
  何当平地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金塔凌云
  李士璋
  塔势巍然若建瓴,晴天一抹接遥青。
  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几度题名来雁字,何人写摆换鹅经。
  萧间古寺行踪少,细听松风响铎铃。
  颂金塔
  方步和
  讨赖东西水长流,两岸人民似壁收。
  长臂相抱拱金塔,天城吼惊亚非欧。
  金塔凌云
  王发云
  明人不省何筑庚,沧桑变幻几度倾。
  信众募茸香火盛,青烟缭绕亭台隐。
  大雄殿里僧诵经,风吹铎铃响声声。
  座上如来度众生,佛光普照塔玲珑。
  春日吟金塔
  王玉福
  漠漠荒原一绿洲,悠悠黑河居延流。
  千年烽燧遗旧梦,一片桃李艳垄头。
  红日远映凌云塔,碧波轻泛鸳鸯舟。
  田园处处好春色,临风畅饮小康酒。
  古八景新咏
  何新明
  金塔凌云迎朝霞,玉山积雪惠万家。
  高庙清钟话沧桑,古城幻想映禾稼。
  北海晴烟笼村舍,西城古流妆楼厦。
  青山叠嶂谱新曲,黑水环流绘彩画。
  咏金塔
  吴兴保
  一塔定千古,兴哀塔中藏。
  世道变幻多,金塔日月长。
  络绎人不绝,旧颜换新妆。
  铜铃声声响,尽诉世沧桑。
  观全塔
  张兆方
  一峰托起高天月,三阁遥锁祁连雪。
  窗含鸳鸯母子湖,门对绿茵开阡陌。
  唐宗宋祖兴哀事,元明清今几蹉跎。
  青灯香火绕沧桑,晨钟暮鼓唱忧乐。古塔神威
  殷占仪
  金瓶古塔竖丛中,南迎雪山鸳鸯情。
  大雄宝殿扬佛力,神威感化愚昧人。
  金塔无金地方好,大漠青山一绿洲。
  南天一盆神仙水,瀚海碧波育万民。
  金塔凌云
  王玉福
  不知哪一年你就站在这里
  手摸着云,脚踏着地
  一站就是数千年
  遥望蓝天红日从东方升起
  俯瞰原野大地冬去春来
  垒塔成金那是最美好的祝愿
  聚塔成金摆在眼前
  塔院寺里游人如梭如织
  小康村中旧貌换了新颜
  天下名塔成千上万
  哪一座能如此
  金塔
  胡杨
  铁马在云端止吹呜
  踩过每一棵白杨树梢
  回归原处
  多么安宁的一座塔啊
  马在四檐安息
  微风吹动看不见的鬃毛
  写满佛语的联幢
  谁也无法揣摩的陈旧凌乱的经本
  高低错落的唱经的声音
  燃烧的烛火
  移动的香客
  染尘的供牌
  跪拜闭目的脸庞
  黄袍上微动的嘴唇
  像鲜活的鱼群一样
  在佛香里游动和消失
  殿外的摊点上
  人民币的长手摆动着五颜六色的商品
  凉面、面筋、粉皮子、黑醋、烤肠
  和啤酒的醇香
  一群哨鸽
  从夕照抚摸的凌云塔的风铃下起飞
  红墙外的村庄炊烟缭绕
  四轮机、摩托车和三马子
  拉着一望无际的暮色
  沉入通向千万个村庄的道路
  四月八 塔院寺即景
  胡志鸿
  孕育篮汪汪湖水的赭色佳山
  开始躁动
  从鸳鸯池泄洪闸的瞳孔
  到镇朔墩脚下卑微的村庄
  整个绿洲的庄稼
  和那些浩浩荡荡流向天际的绿叶
  一起开始躁动
  小麦、棉花、野蒿和清冽的渠水
  簇拥的塔院寺
  站在四月八这个古老节气的肩头
  抖动五彩缤纷尘世的画卷
  大雄宝殿金碧辉煌的佛像
  迎着南天阳光的瀑流
  深入灵魂边缘的香火
  在虚幻经声的身前影后奔跑
  苦艾激活的灵水
  跳动晶莹的姿态
  将千万个层次的愿望润湿
  两座塔
  王玉福
  两座塔
  顶天立地
  —座是土塔
  一座是铁塔
  一座叫金塔
  一座叫发射塔
  一座塔金光灿灿
  一座塔神采奕奕
  —座塔是神舟的故乡
  一座塔是航天的摇篮
  一座塔低压南山气势雄
  一座塔高凌北极天光迥
  一座塔使岁月平和安详
  一座塔让山河抖擞精神
  一座塔使故乡无限美好
  一座塔令祖国扬眉吐气
  一座塔将文明延续至今一座塔把国威推向宇宙
  两座塔
  跨越时空
  叮叮当当
  金塔楹联
  题塔院寺
  张常鸿
  金光漫道塔身后;
  善念长留香火中。
  题塔院寺山门
  苏纪利
  (一)
  为雪白头,祁连未老;
  因莲绽笑,塔院弥香。
  (二)
  祁连雪染千峰白;
  般若花开满寺香。
  题塔院寺大雄宝殿
  董汝河
  俯视南山,大度通天开觉路;
  高临北极,雄风匝地布雷音。
  题金塔
  王玉福
  金鼎碧波;
  古塔凌云。
  题塔院寺山门
  邢伟川
  骋怀广袤容天地;
  极目雄浑贯古今。
  题塔院寺大雄宝殿
  吴金水
  觝棱势压祁连雪;
  梵呗声谐宝塔铃。
  题塔院寺大雄宝殿
  张常鸿
  一炷香,一声磬,一声佛号一条路;
  几番雨,几度风,几度劫尘几卷经?
  金塔典故传说
  文殊菩萨拇指点塔
  据传,作为天上众神至尊的东王公,身高过丈,头发皓白,人面兽身鸟尾,诞生于东方碧波之上,居住在东华紫府洲上,主管着天上地下三界十方的仙事。他有收集天下珍美,尝遍地上鲜味的嗜好,经常派出众神仙访天问地,为他搜奇猎鲜。
  东王公从一神仙口中得知,金塔北山一带,雨水充沛,森林茂盛,地长奇花异草,树结珍果美实。这些野果山珍自然生长,自然成熟,也自然脱落。每年秋季,自然坠落的野果堆满了沟沟坎坎,又经过漫长的自然发酵,变成了一泓又一泓的酒汁。酒汁流入河中,河水也变得甘甜醇厚。这时,黄羊,兔子、麻雀……哪个喝了哪个醉,多少飞禽走兽闻味而至,醉卧森林。
  对此,东王公很感兴趣,便率领神仙们来到北山一带饮酒作乐。在这之前来寻乐喝酒的神仙队伍中,酒量最大的要数文殊菩萨了。他原本居住
  在祁连山之南的雪域高原,是众神的管理者,闻酒知香,便也随东王公翻山越岭来喝酒。为了方便饮酒,翻越祁连山时,捡拾老山玉和青山玉,随手磨制了一种叫夜光杯的喝酒器皿。来到北山,他便大摆酒宴,用夜光杯斟满美酒招待各路神仙。并且创造了“五行相克”的酒令,即大拇指为金,食指为木,中指为土,无名指为水,小拇指为火,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来定输赢分胜负。谁输谁喝,玩起来快乐非凡,东王公也特别喜欢。加之文殊菩萨的好酒,一喝就是好长时间,真把文殊菩萨喝醉了。他把大拇指往前面一插,就出现了一座万古不朽的“塔”,直指蓝天。因为大拇指为金,这座塔就叫“金塔”,这就是神话传说中金塔最早的来历。
  后来,文殊菩萨创造的“五行相克”的酒令在金塔人间广泛流传。至今,金塔人在喝酒时,仍盛行此酒令,不过又换了一个称呼叫“划小拳”。
  西凉沮渠氏建塔
  相传五胡十六国时期,临松人(甘肃张掖东南)沮渠蒙逊占据了河西走廊这一广阔地区。于天玺三年(401年)自立为张掖公,后改称为凉王,设都张掖,建立了北凉政权。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逊西巡酒泉北过夹山。见此处土地辽阔,气候适宜,杂草丛生,薪林遍地,实为天然草场,放牧佳地。越往西北行,柴草越茂盛,大片胡杨林风光奇异,幽静清雅。这一切使他断然决定,让其子沮渠牧健及部分胡人留驻此地,放牧牲畜。一天沮渠牧健外出放牧,看见远处金光闪闪,脉气重重,于是来到此处,只见那儿遍布小溪,流水潺潺,水清草茂,绿树成荫,优雅清静。沮渠牧健产生了在此建庙造塔的想法,从此一座寺院拔地而起,寺院正中宝塔巍然屹立。
  孙一贵夜梦复塔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驻扎金塔的游击将军孙一贵,多次梦到一座寺庙,气势恢宏,经声不绝于耳。
  孙一贵醒来后,认为这是天意。于是他和老和尚性贵等人说起此事。性贵听完后说:“将军的梦境,我前几天也经历过。那天我睡到半夜子
  时,去起夜小解,只见南面佛光万道,光彩夺目。一会儿,一座塔从地面冉冉升起,一个佛爷双手合十,端坐在塔顶,慈眉善目,金光四射。正待我诧异时,眼前景色慢慢消失,一切照旧。后半夜,我毫无睡意,快天明时,才感到有点乏困,迷糊中,只见一佛爷站在跟前,对我说:阿弥陀佛,此为圣地,委你重任,修塔建寺。”说完不见了。”将军一听,击掌曰:“此乃天意,不可不为。”于是由性贵等众僧人募化捐钱,依照将军梦中所见绘图成册,历时三年,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一座雄伟的土质塔身,金墨铜顶,上锐下圆,形如古瓶的塔屹立在夹山北面。塔顶犄角铎铃,迎风而鸣。塔顶小殿内,供一坐身佛爷,据说面前供有金碗金筷,远远望去,金光闪闪。因此,就把这座原定名筋塔的塔更名为金塔。塔前便是寺院,寺院建有大殿、小殿、配殿、廊房、钟鼓楼、乐台,十分宏伟。后来,人们也就把这座寺院叫做金塔寺了。自从寺院建成后,晨钟暮鼓,香火缭绕,这儿便风调雨顺,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金塔地宫通四方
  相传,金塔下部还有神秘的地宫,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龙宫”。民间有“金塔龙宫”,东通黑河,与张掖大佛寺相连;西到敦煌,与月牙泉相通的说法。但是,从这一带土质松软潮湿的特征来看,金塔不可能有地宫,如果有也早已坍塌。从后来在塔刹上发现的“佛经”“佛像”来看,更加确定了这一推断,因为塔刹藏宝比地宫更安全,没有潮湿发霉之虑。当然,“金塔龙宫”只能是留给后人们的一个难解之谜。
  羊驮土建塔
  金塔雨水偏少、天气干旱,用土比较经济,而且还有特色,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当时建造者建土塔是有根据的。但建这种土塔,用土夯是无法达到高大挺拔的要求的。相传,当时就用土坯一层一层的垒,在塔周围堆一层土、建一层塔,再用人背羊驮的办法把土坯和泥巴运送上去。因此,在金塔民间有“一人一帽子土”“一只羊驮一块土坯”的传闻。
  观音显灵
  在20世纪90年代,金塔县的塔院寺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塔上显影”。这种塔上显像的奇观,在内地也曾有一塔出现过,它显现的是佛祖之像,当时震惊中外,轰动世界。各地的僧众信徒、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闻风而至。一个个顶礼膜拜,观光摄像,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再能拍出这种神奇的影照来。据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说该塔内有佛祖之舍利子云云,可这是否是塔中显现佛祖之像的原因,却难以令人置信。塔院寺的佛塔显像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拍摄中出现的。那是在1991年5月2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八日)下午3时左右,一对青年男女在塔前合影留念。没想到他们所拍的照片冲洗之后,竟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怪现象——作为摄影背景的佛塔竟变成形同透明体一样的塔,塔中显出一位神态自若,庄严肃穆的半身女性人物形像来。身影充满了整个塔身,而她的衣貌容貌却完全与世人相同。在塔前照相摄影的人为数不少,从拍照中出现塔上照显影的仅此唯一。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金塔的印象技术是绝对不能造假的,这对青年人当时为了免却自身麻烦,秘而不宣。尽管如此,还是走漏了风声,被县公安局收缴。这个青年人冒着风险私藏了一张。县佛教协会成立后,会长释理德千方百计找到本人索回了照片,并将其冲洗放大,将这一照片悬挂起来,与世人见面,将这一奇异现象留存寺内,让后人研究评说。
  众多的灵验传闻
  过去的不说,就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我们所听到的关于金塔寺的灵验传闻数不胜数。不仅有金塔人所传,也有外地人传说。1993年,笔者在农历四月初八日,碰到一对从安西(现瓜州)来的约50岁左右的老两口在塔前烧香。于是我说:“安西到金塔这么远,你们为啥还跑到这儿来烧香?”老婆子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我们村有一对年轻人,结婚5年了没有生育孩子。听说金塔寺佛爷很灵,他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于去年四月八来金塔寺烧香祷告,请求佛爷赐给他们孩子。说来也真灵,烧香回去后,媳妇果真怀孕了,春节后生下了一个胖小子。全家高兴不已,婆婆见人就说金塔寺佛爷太灵了!消息很快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的儿子结婚
  也四、五年了就是不生孩子。我让他们来一趟,他们硬是不来,还说那是迷信。我和他爸才不那么认为。今年四月八,我们老两口就亲自来了,在金塔佛爷面前烧个香,祈求也给我们早日赐个孙子。瞧这,我们今天光香火钱就花了三四十元。”说着,就虔诚地烧起香来。这两位老人家到底抱上孙子了没有,笔者没有跟踪调查,不得而知,但是事情真实与否,可话就被他们说得这么灵验。在金塔传说的事就很多了:说什么只要在塔前烧了香,地里种啥啥丰收;外出打工挣钱多;家人平安无灾祸;外出办事顺当的多。一些传言那就更玄了:有个中年人说他原来患的偏头疼久治不愈,在塔寺庙烧香后时间不长就好了;还有个青年人说他朋友的妈患上了红斑狼疮,四处求医,不见好转。上北京住了两个月的医院也无济于事。从北京回来后马上就不行了,赖到四月八,到塔寺庙许了个愿,愿还掉以后,病神奇般的好了……这些传闻大部分都没人去对证,因为事情太敏感,没人去深究,可能有些也是巧合,确实不假。但不管怎么说,每年四月八即没任何单位组织,也没有任何人通知,可这一天到塔寺庙烧香的群众竟达数万人。这些人中有本县的群众,也有周边县市慕名而来的。
  霍去病塔院醉酒会李陵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得胜返程路过金塔时,日近黄昏。一位黄袍加身,肩背金带,面色红润的老和尚庙门恭迎,单掌向佛,敬请将军进庙叙茶。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计算了行军脚程,从金塔到肃州尚有一百多里路,天黑前无论如何不能到达。便下令各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择日再行。
  骠骑大将军与老和尚进庙叙茶,独领一匈奴囚犯随行。老和尚奇怪问:“将军不赏功臣将领跟随左右,独带囚犯是何因缘?”
  骠骑大将军未置可否,答:“我行王者之师,他是王者之身,虽为阶下之囚,也应在帝王阶下才可以问王道,行王事。”
  老和尚肃然起敬,吩咐沙弥道:“上好茶!”
  老和尚亲手为凶奴囚犯呈上一杯香茗,囚犯突然将香茗一掌打翻在地,吼道:“拿酒来!”
  和尚礼敬道:“塔院寺乃我等修身清净礼佛之地,何来酒哉?”匈奴囚犯突然仰天豪笑道:“弓弩未发声先至,酒香无影韵自来。老和尚瞒得了别人,其能骗得过本王?”
  老和尚诚惶诚恐之时,忽听一人高歌而来:“喝酒好喝酒好,喝酒不问帝王家,日出三竿正好时。”突然,见有一人长发披面,手抱酒坛,狂歌而来。
  骠骑大将军瞠目一凛,道:“果然有酒。”
  老和尚答:“前不久,庙里一个僧人从外化缘回来一斗五谷杂粮,里面有高粱、玉米、小麦和苋豆等无法食用,就倒在了一口闲置着的水缸里,时日不多,庙里突然飘来一股奇异的香味,经过搜寻才发现是倒在水缸里的五谷粮食发酵散发出的异香,正在准备往出倒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疯子,拦住说,缸内要出琼浆玉液了,把它交给我来办吧。从此后,这个疯子就留在了寺中,终日长发披面,手抱着酒坛子胡言乱语,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再去管他了。”
  疯子进了殿,突然用手撩起长发,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和匈奴囚犯都看见了这张脸,同时惊叫:“原来是你!”
  疯子突然热泪盈眶地说:“是我!”
  骠骑大将军猛然上前强有力地用手抓住疯子的臂膀,激动地说:“李陵将军,是你,真的是你啊!自从前年将军带兵征战匈奴,传言说你在老虎山兵败后就投降了匈奴,没想到你却落单在寺庙中。”
  李陵将军恸哭失声道:“我在老虎山兵败后,本意是假降单恒王,择机脱身后再去报效朝廷,不久却从中原传来消息,朝廷己残忍地杀害了我全家上下共一百三十多口。从此我才死了心留在单恒王身边,发誓终生却不向匈奴王献一言或设一计害我大汉子民。”
  骠骑大将军慨然对李陵将军言道:“这次你随我回朝廷应向天子禀明实情,澄清冤屈呀!”
  李陵将军在一度的错愕后突然泪如雨下,声音悲怆地说:“我的家人躺成一座山,忠骨何存?背对尘世,还有什么放不下?”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愕然问:“李将军难道已有主意了?”
  李陵将军突然将单膝跪地,对单恒王说:“李陵本阶下之囚,感单恒
  王对我有惺惺相惜不杀之恩,我其可忘恩负义,再做小人。”
  李陵将军言罢,举坛倒出三碗酒,先与骠骑大将军喝了兄弟酒,又敬单恒王说:“喝下这碗地藏神韵的胡杨酒,大王是否还想叫勇士们拿出滚烫的血,策马扬鞭,收起匈奴人银制的酒杯,看锋利的刀子迎着风,剖开暮晚柔弱的皮。”
  单恒王饮完酒,突然摇头,答非所问地说:“有饮酒的感觉,无饮酒的烦恼。地藏神韵胡杨酒酿造中要融会茵陈、藏红花、佛手、陈香等多味名贵草本精华,才有超然的口感。”
  李陵将军面露难色,单恒王突然豪笑道:“胡人最爱西风烈酒。来,我们三人每人在酒坛中滴一滴血,有霍将军的忠勇,本王的刚烈,再加上李将军的糊涂,喝下了藏地之宴,王的酒,饮者酩酊,溺死猛虎。”
  第二日天明,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酒醒,李陵将军和单恒王都已不见,到寺庙里四处寻找,才发现佛前已多了两个和尚。
  骠骑大将军正欲上前问话,一和尚突然单掌向佛,说偈语:“藏地之宴,王的酒。这些泥塑之身,把懺语早已一一化解,灵魂的安详,才是天路里最宽广的。”
  骠骑大将军只好郁闷而去。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 魏薇)
  
  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县城西南12千米处,居鸳鸯池水库东侧的山顶幽谷之间,东经98°50′15.2″,北纬39°54′18.6″,海拔1351米。重岩叠翠,风光秀丽,是历史名胜古八景之一。
  青山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经不断增修,前山建有王母宫,在中间山谷高低错落的峰顶,起伏不平的山峦之中,建有全圣宫、圣母宫、三教殿、三皇宫、菩萨殿、地母宫、地藏殿、王母宫、玉皇阁等风姿古朴、造型各异的佛、道庙宇及殿堂多处。相传最早修建的菩萨殿,是清光绪三十年间,金塔仙姑庙(今金塔镇东星村)乡民俞生德(清茶会教徒)信佛发愿,募化布施,亲自督修建造的,众人习惯称之为“老庙”。进了庙门,院内两边是斋房,中间有前后二殿,前殿为菩萨殿,后殿是罗祖殿,在殿堂上方正中间塑罗祖像,两边塑八大金刚像。从老庙往东是全圣宫,山门内前殿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院内有廊坊、大殿,殿内上方正中塑太上老君像、原始天尊像和通天教主像,一字排列,分坐左右,威武雄壮。幽谷西端,奇峰突兀,巍峨险峻,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穿过山腰南天门,登上峭壁峰顶,便是风格别致的玉皇阁。站在此处,俯瞰青山寺全
  青山寺遗址
  貌,好像置身世界之巅。北面,古老县城的城楼、魁星楼和塔院寺古塔都隐约可见。东面,群山巍峨,重恋叠嶂。南面,诸山之后,祁连雪山如同白玉嵌在天边。西面,山水相依,讨赖河宛如一条银色蛟龙顺山峡逶迤延伸。还有坐落于峰峦的三皇宫。三皇宫内天皇、地皇、人皇彩塑和墙上惟妙惟肖的壁画,形象质朴,栩栩如生。另外,王母宫内的王母娘娘塑像,地藏殿内的地藏、十殿阎君,个个奇特传神,塑土精妙。这些精湛技术,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中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民国《金塔县志》记载:青山寺,山石嶙峋于绝壑,岩则构木为桥,中有寺观……。并有“青山叠嶂”的诗句:
  怪石嵯峨一径通,山巅飞阁望玲珑。
  何来峻岭蹲灵鹫,高架危桥跨彩虹。
  绝壁俯窥清涧水,栖霞中有翠微宫。
  苍茫四顾空依傍,万里年沙夕照红。
  青山寺这一名胜古建筑群,在1958年前后整修加固扩建水库时拆毁无存。
  近年来,由佛教徒发愿在青山寺原基上,重修了观音殿、玉皇阁、土地庙、龙王庙、虫王庙等多处古色古香的庙宇,使昔日的寺庙风光重显。目前,青山寺已成为金塔县的又一处佛教圣地。
  青山寺
  天泉寺
  天泉寺,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8千米处的夹山山顶上,东经98057′46.2″,北纬39°54′24.4″,海拔1424米。寺庙早已毁,现仅存遗迹。寺庙建筑遗迹呈正方形,边长各4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从遗迹看,建筑为四合院型,门向东开。从东门进入院内,正西为一座大殿,南北两面有两座配殿。在东门外的东南墙角处有一座小屋,可能是寺庙人员居住的地方,门前有一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平地。
  天泉寺的初建年代和损毁原因现有史料没有记载。据走访当地老者,天泉寺的初建年代与青山寺是同一时期,即清光绪年间,修建人可能与修建青山寺的是同一人。
  天泉寺原供奉有观世音菩萨、土地等佛、神。
  天泉寺西南有一条深山沟,是当时金塔、高台人民相互往来的通道,山沟内有一眼泉,当地人叫“天泉”,人们过往时,在泉内取水,并在天泉寺内烧香祈愿,祝福神灵保佑平安。
  天泉寺遗址
  小叉庙
  概况
  小叉庙,位于金塔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1千米处的沙漠中。初建年代约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左右。有庙宇一座,戏台一座。西南角上有土坯覆钵式喇嘛塔一座,当地人叫“陈牙机塔”(实为陈来祝塔),据传为一位得道高人陈真人安其遗躯所建。塔高约有10米,外抹白灰。5米以上呈珠形塔式,上顶有水潭覆盖,高1.8米。四面各辟一龛,高0.25米,宽0.15米,深0.51米。顶端挂有四个风铃。底部为圆形,直径6米。20世纪30年代,由于大风吹动沙丘前移,小叉庙及陈来祝塔均被沙漠埋压。
  近些年来,由于风吹沙走,陈来祝塔已全部露出地面,塔前的庙宇及戏台也逐渐露出了头角。2008年“四月八”期间,塔前东北方庙宇内的佛像头部也被风刮了出来。小叉庙虽处荒漠地带,但每当正月十五、四月初八等佛教节日,参观游玩、焚香祷告者络绎不绝。还有一些佛家弟子,做做道场,诵念经文,乞求祷告平安。
  陈来祝塔上面有一块残缺不全的砖上写到“仙翁派来全字通真号来祝。皇清羽恩师陈真人之仙游。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复城,姓名赵复明立”。从碑文看,陈真人姓陈名来全,字通真,道号来祝,他原籍可能是陕西同州人。
  陈牙机(陈来祝)塔维修后
  2011年,由金塔寺和当地信众募化资金,由金塔县博物馆督修,按照文物修复标准对此塔进行了维修。
  金塔县小叉庙塔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陈来全墓塔之分析
  小叉庙塔位于酒泉市金塔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属金塔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叉庙遗址的组成部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复查,其形制为土坯砌筑的喇嘛塔。相传塔内葬有道士陈来祝之躯,故应属道士墓塔。2009年底,笔者在验收金塔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阶段工作过程中,发现金塔县两次参与文物普查时对小叉庙塔题记砖存在误读,进而导致对这一不可移动文物的误解。现撰此文,以期对金塔县“三普”资料的整理、甘肃河西全真道龙门派传播情况的研究等工作有所帮助。
  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
  金塔县两次文物普查时将此塔塔主定为“陈牙机”,其依据是在塔体上发现了两块题记砖或塔主牌位砖,记录砖上文字为“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笔者检对实物与照片,发现他们所录文字并不准确,“长”“遇”“迁”实为“派”“羽”“逝”的误录,所谓“牙机”可能为“来祝”二字,而且第一、第二两行中的文字窜行混淆,第三行后六字缺录。
  砖为两块,磨光拼接。笔者据此砖照片,发现砖上文字均为楷体阴文,共3行42字,其文为:
  仙翁派来全字通真号来祝
  皇清羽恩师陈真人之仙游
  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复城,姓名赵复明立
  首行11字揭示塔主的身份方面的四点信息:一是他属道教“仙翁派”,二是名为“来全”,三是字为“通真”,四是号为“来祝”。中行11字稍大,表明塔主亡故,同时也揭示塔的三点重要信息:一是为清代人,二是姓陈,三是他是一位高道故称“真人”。由这两行可知塔主为清代仙翁派道士,姓名为陈来全,字通真,号为来祝。第三行18字略小,表明
  与这位道士有关系的两个人:一是门徒王连城(法名复城),二是赵复明,均为其徒。
  金塔县文物调查时认为塔主牌位砖中的“羽恩师”即“遇恩师”,也就是说“羽”为“遇”的误写。这个看法值得商榷。
  实际上,“羽”字是道教中常用并且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字,有飞升成仙之意。唐宋以来诗文中习惯把道士称为“羽流”“羽衣”“羽客”“羽人”“羽士”。道教著作中也爱用“羽”字,以示与俗有别。如,元至元十四年安西王授李道谦提点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令旨中说:“高真人(高道宽)率所属道众,修醮告天,屡获灵就,故尝赠以金冠锦服,于今五载。今已羽化,继传者必选其人”。《碧苑坛经》记载,王常月曾说“我龙门乃始于元朝邱祖……欣遇皇朝……因在都中开坛凤戒,寒暑八载,风动千真。羽俗有缘,莫不皈依戒定,直入清虚妙道”。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说“昔我长春真君于元世祖时广行戒法,流演太上清静律宝,心心相印,祖辈相传,皆守静默而厌有为,单传秘受,不能广行,是以羽流道师鲜睹威仪,几不知玄门有戒矣”。许多与道教、道士有关的金石文字或碑刻中使用“羽”字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聊举数例:
  至大定丁亥仲秋,闻重阳真人度马宜甫为门生,公(谭处端)径赴真人所,祈请弃俗服羽,执弟子礼。真人会之以颂,便宿于庵中。
  ——《长春子谭真人仙迹碑铭》
  屡赐师号,为羽流之宗。
  ——《西京玉虚观宗主大师阎公墓志》
  我元至元庚寅,陞武当万寿崇宁宫……百神胥宇,羽流棲息……
  ——元许有壬《武昌路武当万寿崇宁宫碑铭》
  至我朝庚戌之岁,有羽士杨清尘者,本贯直隶天津之旧家子也。
  陈牙机(陈来祝)塔维修前的旧貌
  ——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隔马山丰施侯庙记碑》
  (詹维阳)北游京师,直至卢龙塞上,阐扬教律,羽流闻风,骈集辇下。
  ——清彭定求《詹维阳律师塔铭》
  (李青霞)为法海之司财,羽流之领袖。
  ——清刘德新《吕祖洞羽士李青霞墓志铭》
  (全德素)罢官居京师,时游白云观,与羽士晤。羽士以常住处淡泊为忧。
  ——清全德素《昌平州凤山安云观碑》
  最值得注意的是“羽化”一词,其意义比较特殊,是专门用于称呼逝世道士的。如:
  远近亦乐天师(姜善信),年七十八羽化,其夜有青虹贯斗,后葬龙门山左麓。
  ——清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卷六
  天顺八年甲申五月十九日午时,真人(康道宁)将羽化……倡曰:“道得理清微,渊源寿永昌,羲和开大有,仁德应元纲。”言毕,端坐而逝。
  ——明郭登《素鹤祠康真人碑迹》
  (王真成)晚年居马山,自言其寿五百三十三岁,羽化于康熙七年。
  ——清王士禛《渔洋夜谭》卷七《僧道》
  (孔常桂)终日兀坐松下,静悟天机,时弄灵芝以自娱。一旦,恍然省悟,飘然羽化。”
  ——清金桂馨《逍遥山万寿宫志》
  (李玉风)全真玉峰,山开白云。无何羽化,率土崩心。
  —佳县白云观明泰昌元年《白云山起建藏经阁会首功德疏》
  (李玉风)真人厌其尘嚣,辞请问返驾,行至邯郸,羽化尸解,从者西归,山庵空锁,无复真人之迹矣。
  ——清康熙五年《白云山补藏记》碑
  (柴明玉)晚年募修,羽化二仙庵。
  ——清光绪二十八年《柴明玉律师墓碑》
  (刘祥综)于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二日丑时羽化登仙。
  ——清宣统二年《刘祥综真人墓碑》
  了还授师以大道,师(傅莱宾)即辅了还以明教也。未几,了还羽化,师继座焉。
  ——民国二十年《傅至溎方丈墓碑》
  (郭守真)谢遂尘缘,垂帘闭息,功满一纪,岁在戊子秋,九月二十五日,圜坐羽化。
  ——沈阳太清宫《龙门八代祖郭真人碑》
  词组“羽化恩师”“羽化先师”也见于部分道徒为其师所竖立的墓碑上。张良庙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潘一良墓碑上题有“龙门正宗第十一代羽化恩师讳一良潘老仙灵之墓”21字。江苏金坛市茅山乾元观清光绪元年(1875年)立龙门阎祖弟子王历功碑上题有“龙门阎祖分派第十六代羽化先师历功王公之墓”20字。前者称逝去的潘一良为“羽化恩师”,后者称属龙门茅山支派的王历功为“羽化先师”。从这两通墓碑来分析,“羽化恩师”或“羽化先师”是清代龙门派道士墓碑题记中惯用的称呼方式。因此,笔者以为小叉庙塔塔主牌位砖“羽恩师”中间可能少了“化”字,应为“羽化恩师”才符合情理。不过题记中所说“仙游”的意思也是对道士弃世的另一说法。“羽恩师……仙游”与“恩师羽化”的意义相同,所以就少了“化”字。
  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
  笔者分析,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有两个方面的依据:其一,小叉庙塔主道士陈来全采用塔葬方式,与清代甘肃全真道龙门派传人塔葬风气一致。其二,道士陈来全的名字与全真龙门派传人字辈命名法相符。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支派。该派创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期,尊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承袭了全真教法。关于“龙门派”立名,现
  小叉庙遗址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尊奉的开派祖师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山,故取名“龙门”;一是因丘处机的徒孙姜善信在黄河龙门创建龙门建极宫而得名。其教义秉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阳的思想,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发展迅猛,门徒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道教龙门派传人使用佛教塔葬方式,意在表明他们是兼修佛教,也是道教不断吸收佛教的某些思想的结果。北魏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改革时,就输入了佛教科仪里的斋会之法为死者超度的形式,推行佛教中斋法,“斋祠跪拜,各有成法”。南朝陶弘景提倡儒、释、道合流,常敬重佛法,率其门徒朝夕忏悔、恒读佛经,并舍身受戒,于其所居的茅山长沙馆“东位青坛,西表素塔……表两教双修之义”。到金代,龙门派祖师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师父王重阳认为三教平等,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先后创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平等会”等宗教组织,续度全真七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创立了全真教。他常以《孝经》《般若心经》《道德经》教授门徒,而其弟子全真七子往往援引佛教禅宗和宋代理学“体用”范畴来论证性命双修的道理。全真龙门派在发展中也许吸收了太一教、真大道继法嗣者受秘箓法物、为高道建塔作墓的风气,与佛教近似。
  全国各地全真龙门派道观中普遍存在龙门派道士的墓塔。作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北京白云观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丛林,也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建筑。据1931年(昭和六年)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的考察,该观塔院内有住持、监院、律师的墓塔,如第二代住持杨旭初、第六代监院李阳玉、第七代张来如、第八代杜阳春等均有墓塔,复有第七、八、九代监院宝塔,第十七代律师孟教龄塔,第十八代律师郑永祥宝塔,第十八代方丈吕永震宝塔,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住持高仁峒宝塔,第二十一代律师刘至融宝塔。陕西楼观台现存有道光四年(1824年)龙门正宗第一
  十六代刘合侖衣钵塔铭,其中记载刘合侖为羽化律师张本悟(本名张寿山)建塔立碣、庐墓三载之事。河南南阳玄妙观有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宗璿塔,塔上有濮文暹撰《南阳玄妙观张耕云道士砖塔铭》刻石。辽宁沈阳三教堂后院有郭守真砖塔,据记载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郭守真羽化,其徒葬之于三教堂后院,次年“起塔立祠”,塔铭称其云“德同天地,塔砌云根”。据笔者所知,目前甘肃也存在几处龙门派道士墓塔:一是两当县张家乡太渠村天心道人塔。二是榆中兴隆山新庄湾山顶的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及弟子冯阳贵、康阳全墓塔。三是平凉崆峒山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杨永龄墓塔、第十九代传人雍元兴墓塔、第二十五代传人李信和塔(即映雪山人塔)。四是白银四龙镇剪金山刘道塔。五是敦煌莫高窟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王圆箓墓塔。六是临夏万寿观右侧塔院中的道士塔群,其中有龙门派第十二代传人杨阳旭、杨阳克、王阳宏“三仙塔”、第二十一代传人王圆箓塔等。本文探讨的金塔县小叉庙塔即为第七处,应算是新发现的一处龙门派道士墓塔。
  小叉庙塔题记砖所记陈真人有名、字、号,其名与清代全真龙门派传人“来”字辈命名法相符。龙门派在传承中,形成了传人命名的《百字谱》,即传人法名均按此谱中的字为辈分。关于全真道的宗谱,目前在甘肃所见最早的是白银市平川区福寿山石刻中的清雍正四年(1726年)“太上混元宗派图”,石刻下部文字泐蚀脱落,现将残文附志于此:
  五祖七真传流宗派。为禁除不守清规整肃道教事,切……圣旨查理不知宗派、紊乱道教人等:昔东华帝群座……真人续度丘、刘、谭、马、郝、王、孙。自昔至今流传宗派……士投拜明师,参求大道,须用宗派牒文云游天下……太上门下弟子真修行者通府州县执此派单验实……山道人三五成群,夜聚晓散,骚扰庙宇,劫财伤人……明送官,依律治罪,庶道教不知紊乱棍徒难以潜……东华帝群传至重阳祖师,续度七真,宗派开列于……
  教门此系丘真人,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传“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随山派系刘真人名处玄,字通妙,号长春(应为“生”)子,山东莱州府掖县人,传“思道明仕仁德,全真性复常,景高……”。无为派系谭真人,名处立(应为“端”),
  字通妙,号长真子,河南府洛阳县人,传“道本崇真理,玄微至妙仙,立……”。遇仙派系马真人名处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登州府宁海州人,传“自元来正志,冲寿……”。茅(应为“华”)山派郝真人,名太古,字大通,号广陵子,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人,传“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嵛山派系王真人名处一,字净通,号玉阳子,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人,传“清净无为道,志诚有姓名……”。清凉(应为“静”)派系孙真人,名不二,号清静散人,山东登州府宁海县人,传“全真通玄理,大道德无……”。太上混元宗派混元乾坤祖天地日月星 三教诸圣师 金木水火土
  雍正四年三月初三日给付巩昌府靖远卫人氏龙门派……发心弟子住持吴阳正号尘清……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九日本山住持康通立敬书
  此段文字原本是雍正四年(1726年)由官方或官方管理道教团体的某机构给付福寿山住持、龙门派第十二代传人吴阳正的一件文书,全图后落款明标“雍正四年三月初三日给付巩昌府靖远卫人氏龙门派……发心弟子住持吴阳正号尘清”。此段文字后列的全真七宗立派概况中,首列丘真人一系是按“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传承的,这就是全真龙门派的字辈。可惜的是,由于文字泐蚀脱落,图中全真七宗的字辈已不全。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中的有完整的《龙门百字谱》,即“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这一相当于偈语的百字诗句。按谱,第一代为“道”字辈,第二代为“德”字辈,第三代为“通”字辈,依次类推,至第十三代即“来”字辈。清闵一得《金盖心灯》列有龙门派14代传承世系,将龙门派创建追溯到元代的赵道坚,称“栖隐龙门者多载。复出侍祖于白云观,统大众。师于至元庚辰正月望日,受初真戒、中极戒,如法行持,无漏妙德。祖乃亲传心印,付衣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以为龙门派,计二十字”。由此,可知福寿山石刻中所谓的“太上混元宗派图”正是龙门派字辈诗,仅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
  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这20字。以此再分析小叉庙塔题记砖,陈来全当属“来”字辈为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而其法徒王复城、赵复明当属“复”字辈第十四代传人。
  目前,国内也发现了大量有关全真道龙门派“来”字辈的证据。据赵卫东先生研究,山东长清隔马丰施侯庙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隔马山丰施侯庙记碑中有“阳”“来”“复”3辈,其中“来”字辈的有“石来玉”“商来池”“口来口”3人;“复”字辈的有“潘复湘”“李复吉”2人;嘉庆二十五年重修隔马山丰施侯庙记碑中列有“一”“阳”(误为“养”,“白养先”为“白阳仙”之误写)“来”“本”“合”“教”6字辈,其中“来”字辈有“王来修”,“复”字辈有王复兴。据张广保先生研究,山东青州弥河镇上院村修真宫现存明万历年间重修修真宫碑列有发心弟子“苏阳臣,徒弟宋来夏、宋来春、李来迎,姪董来用,徒孙魏复庆、李复寿、赵复集、蒋复馨,重孙张本曾、傅本茂、张本盛、李本旺。”其中列有“阳”“来”“复”“本”4个字辈(张广保《明代全真教的宗系分化与派字谱的形成》,赵卫东主编《全真道研究》第一辑,齐鲁书社,2011年,第213页)。据樊光春先生考察,陕西佳县白云观中有28通录有道众名单及字派的碑刻,其时间上限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龙门派第六代道士王真寿等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作住持,下限至1995年,传承18代,绵延388年,派字有“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合”“教”,其中所录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有贺来锦、苗来馦、李来佺,梁来馪,刘来馥、张来口、高来聪、高来照、张来鹤、董来建、刘来祥、张来存、牛来鉴、魏来灏、刘来宗,第十四代传人有张复禄、张复礼、韩复林、郝复修、闫复成、蒋复海、王复柱、王复显、高复仲、高复继、马复如、马复玉。陕西留坝张良庙现存的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立潘一良方丈墓碑上列有其门徒有“阳”“来”“永”等字辈,其中“来”字辈的有“袁来义”“鲁来仪”“胡来泰”“陈来长”。华山清顺治十三年(1735年)重修白云峰碑、汉中台山宫观、周至县终南山楼观台相关碑石也有。我们认为陈来全为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的依据,一方面考虑至其名中有“来”字,同时,也考虑至其门徒中王复城、赵复明的名字中有“复”字。
  小叉庙塔及其题记砖龙门派第十三代“来”字辈、第十四代“复”字辈传人资料的发现在酒泉地区尚属首次。此前,我们仅知酒泉地区最早有“永”字辈龙门派传人。1928年常住敦煌三危山并在山顶修建王母宫的王永金属龙门派第十八代“永”字辈,和王圆箓的师父盛道人为同辈道士。王圆箓为第十九代“圆”字辈,其下传的姚明善和赵明裕为第二十代“明”字辈,赵明裕再传的方至福为第二十一代“至”字辈。据樊光春先生调查,敦煌市西云观所传承的是全真龙门派法嗣,敦煌市道教协会首任会长为“崇”字辈,第二任会长为“信”字辈,第三任会长为“高”字辈,显然是从“永”字辈直至今“高”字辈。有人猜想王圆箓的师父盛道人可能是由刘一明一枝下传的,但是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若把范围稍稍放大来考虑,便可发现早在刘一明之前河西走廊西端即有龙门派“一”“阳”字辈传人在活动的迹象。据清人钟起赓纂修的《甘州府志》记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道人易一元募建道德庵,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会司魏阳洞、于阳海建修紫阳宫,道德庵有易阳慧、易阳泰(实为坤道即道姑,误为尼姑)二人实际为“阳”字辈的坤道。现在根据小叉庙陈来全、赵复明的资料的发现和认识,可以肯定酒泉地区早在刘一明之前已有龙门派“来”“复”字辈的传人活动。这个发现丰富了全真龙门派在河西走廊尤其酒泉地区传播情况的研究史料。
  小叉庙塔产生和陈真人羽化时间
  关于金塔县小叉庙塔出现的时间,金塔县文物普查认为是清雍正时期。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多角度具体分析。
  按照小叉庙题记砖上的文字,陈来全字通真,号来祝,是道教“仙翁派”传人,而“陕西省同州府学”出身的王连城为其门徒。同州即今陕西省大荔县,同州府相当于今渭南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同州为同州府,府治大荔,下辖大荔、朝邑、郃阳、澄城、韩城、白水、蒲城、华阴共8县及华厅1散厅,1913年废除。由此可知,小叉庙塔出现的年代上限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樊光春先生对明清时期全真道宗派传承情况进行了梳理,在他编制的《西北全真道宗派传承分布表》中,关于龙门派“来”“复”字辈出现情况是:汉中东部,出现于清前期(1644—1735年)和中期(1736—1820
  年);汉中西部及张良庙,出现于清中期和后期;华山及关中东部(蒲城万斛山、韩城城隍庙、澄城玉泉观),出现于清前期;楼观及周边(含重阳宫及今盩厔、鄠县),出现于清前期;关中中部(长安丹霞观、琥功聚仙宫、西安八仙庵、临潼朝元阁、老母殿),出现于清前期和中期;佳县白云观,“来”字辈出现于清前期;安康各县,出现于清中期;平凉崆峒山及周边,“复”字辈出现于清中期;榆中兴隆山,出现于清中期。上述各地情况表明,陕甘两省“来”“复”字辈主要出现在清前期和中期。借鉴这一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出小叉庙塔出现、陈来全羽化弃世的时间当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之前。
  陈来全、赵复明既然是全真龙门派道士,为什么不称“龙门派”而标为“仙翁派”?笔者以为,在明中晚期及清初西北地区龙门派宗派名称并不统一,不同地域内有不同的称呼,或称“长春道派”“丘祖派”“丘真人派”等不同名称。明杨道宾撰《李赤肚传》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度化李彻度入道的崂山道士为“丘长春十代孙清静遨蓬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只是有“丘长春第某代”的说法,不见“龙门派”称法。王岗先生据此条史料推断可能“在十七世纪初甚至十六世纪末已有人提及‘长春道派’,而且这一说法已在传播流行”。龙门派第八代传人伍守阳在《天仙正理真论增注》自序中题曰“大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秋丘真人门下第八代分符领节弟子冲虚伍守阳序”,其中所谓“丘真人门下”盖言其本人属“丘真人门派”或“丘祖派”。而陕西陇县龙门洞定心峰(又名香炉峰、望山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铁塔铭中有“邱祖派下山主黄本善”等字,明标为黄本善属“丘祖派”。清人陈文述在《西泠仙咏》自序中曾言“世传《西游记》,则丘祖门下史真人弟子所为”,这里称史真人乃“丘祖门下”也就是说属于“丘祖派”。要之,无论“丘真人门下”“丘祖门下”还是“丘祖派”,其意义都相同的。因而,“仙翁派”与“丘祖派”一样,应是其中的一种称呼,或者说“仙翁派”乃“丘仙翁派”的简称。
  按目前资料来看,龙门派正式称呼出现是比较晚的,大体来说是在明末清初。清陈铭珪推猜包括龙门派在内全真道诸宗派兴起于明代,他在所著《长春道教源流》中说:“今世全真教,大抵长春法嗣为多,所谓龙门派也。然询之道教中人,云嗣马丹阳者为遇山派,嗣谭长真者为南无派,
  嗣刘长生者为隋山派,嗣王玉阳者为崑嵛派,嗣郝广宁者为华山派,嗣孙清静者为清静派。考长春及诸真门人,无有以派名者,诸派之兴,其起于明代欤?”而其所编《丘祖全书》收录的《丘祖语录》后附有潘静观所做的《语录后序》,署名“皇明永乐十三年龙门弟子潘静观拜序”。这个潘静观是清顺治、康熙间道士,因而序言称“皇明永乐十三年”显然错误,暴露其是假讬并且晚出的痕迹。日本学者森由利亚认为《丘祖语录》并非邱处机及其弟子所作,而是明代以后龙门派弟子所造。赵卫东先生认为《丘祖语录》是经长期口口相传,最后在明末清初形成文字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是,龙门派第八代法嗣谭守诚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羽化之际曾说“一心静极万缘消,独露真容月正高。自在希夷堪湛寂,龙门法律柏林操”的偈语,他已称“龙门”律宗为派。又清人彭定求所撰的《詹维阳律师塔铭》记载詹太林“时当崑阳王律师金陵行道之后,其嗣心月谭律师以先生为入室高弟,付龙门派第九传”,而詹太林羽化于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彭氏撰写塔铭大致在康熙五十二年,此时“龙门派”一词已广为人知。此外,《龙门心法》一书题为王常月传、詹太林校、唐清善演。王常月为龙门派第七代传人,也是龙门律宗的创始者,于顺治十三年(1735年)被封为国师,三次奉旨在北京白云观主讲经论,开坛传戒,收受道徒,使得全真龙门派在顺治康熙间形成中兴气象。大概从现存文献来看“龙门派”的提法可能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间出现的。
  然而,“龙门派”这一名称在陕西西部和甘肃流行的时间要迟一些,大约到雍正至乾隆前期。樊光春先生梳理了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全真道主要宗派,发现清初称“丘祖派”,陇县龙门洞定心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铁塔铭文中即是如此,而陕西盩厔县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辛口峪凤凰山玉皇庙碑有“先师刘姓,清教其道号也,系龙门派凤翔府宝鸡县钓鱼台住持”。笔者见到的白银市平川区福寿山石刻中的“太上混元宗派图”石刻,虽然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官方或官方管理道教团体的某机构“雍正四年三月初三日给付”福寿山住持、龙门派第十二代传人吴阳正等道士的一件文书,其后明刻有“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九日”“本山主持康通立敬书”等字,可见石刻落款文字是在乾隆二十八年形成的。也就是说
  在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间,“龙门派”的名称才在甘肃中部流行起来的。不过,小叉庙塔及其题记砖的出现并不早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而且当时在酒泉一带尚未有“龙门派”的正式宗派名,而是以“仙翁派”或“丘仙翁派”来标识的。我们以为,白银市平川区福寿山石刻中的“太上混元宗派图”正好为金塔县小叉庙塔出现的年代提供了下限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也就是说小叉庙塔题记砖的出现、真人陈来全羽化时间当不晚于此年。
  综合前面的分析,小叉庙塔产生、龙门派真人陈来全羽化时间应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年)之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纂成的《甘州府志》记载了全真道龙门派在河西传播的情况,其中提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道人易一元募建道德庵,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会司魏阳洞、于阳海建修甘州城紫阳宫,易一元应属龙门派“一”字辈,魏阳洞、于阳海应属龙门派“阳”字辈。樊光春先生统计分析,西北地区龙门派平均传续年份每代约13.7年。若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一”字辈传人为基准,按樊光春先生的分析结果推断,经13.7年即雍正四年左右河西地区当有“阳”字辈传人,而白银福寿山石刻中的“太上混元宗派图”后确有雍正四年(1726年)时任福寿山道观住持的吴阳正为证。从雍正四年再经13.7年即乾隆四年左右当有第十三代“来”字辈传人,复经13.7年即乾隆十八年左右当有第十四代“复”字辈传人。若以乾隆十一年有“阳”字辈传人为基准,经13.7年即乾隆二十五年左右当有“复”字辈传人。两种结果均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之间,间接证明小叉庙塔的产生、龙门派真人陈来全羽化时间应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之间是可信的。
  小叉庙的兴建、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来全等人的活动与清雍正年间在肃州屯田有很大关系。据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本朝康熙雍正间,节经肃州卫守备曹锡钺、监牧通判毛凤仪招徕户民,垦辟土田”,尤其自雍正十年以来因平定准噶尔之乱,军需至重,于是“设官督种,分粮以为什么驻防军糈之用”。屯田政策为包括今金塔县在内的整个酒泉市得至有效开发,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到雍正年间宗教建筑尤其是道教庙宇宫观大量出现,如金塔寺堡马王庙于雍正九年(1731
  年)重修,金塔寺堡龙王庙、王子庄东坝龙王庙、王子庄西坝总圣宫、金塔寺下坝仙姑庙等分别于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创建。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来全及其徒王复城、赵复明开展宗教活动的小叉庙很可能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现就金塔县小叉庙塔及其塔主可得出三个基本认识:第一,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第二,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第三,小叉庙塔产生和陈真人羽化时间大约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年)之间。
  基于这三个认识,我们认为包括小叉庙塔在内的小叉庙遗址可能是清代早中期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即今酒泉市传播的一处重要遗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酒泉地区尤其是敦煌全真龙门派的源流存在争议,以前仅知酒泉地区最早有“永”“圆”“明”“至”“信”“崇”“高”等字辈的龙门派传人。况且发现敦煌藏经洞的王圆箓早在酒泉时曾“以盛道人道行高洁,稽首受戒”而成为龙门派传人。王圆箓的法徒赵明玉称其在莫高窟“积卅余年之功果,费廿多万之募资,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以此推理王圆箓大约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前后至莫高窟的,而跟随盛道人并受戒当在光绪七年(1881年)前后。盛道人大约是嘉庆至光绪间人,属“永”字辈第十八代,而小叉庙塔塔主陈来全为“来”字辈第十三代,其法嗣王复城、赵复明是“复”字辈第十四代,明显比盛道人早许多年,这是其一。其二,王圆箓在酒泉时随盛道人受戒,表明酒泉存在龙门派律宗传戒活动。而此地传戒活动可能与真人陈来全一系有关。陈来全的门徒王复城原籍在陕西同州府,似乎表明师徒们来自陕西。如果陈来全师徒确来自陕西,则很可能受戒于在陕西陇州景福山传戒三次的第十二代律师袁清举,也就是说酒泉市全真龙门派可能与龙门派律宗有渊源关系。因此,小叉庙塔、小叉庙遗址对研究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即今酒泉市的发展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摘自《酒泉文化遗产研究文集》,作者系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陇右文博》编辑部主任王科社)
  陈牙机(陈来祝)的传说
  关于陈牙机(陈来祝),在当地流传着他的许多神奇故事。
  陈大仙
  据说陈牙机(陈来祝)是山西人,游方道士。清朝咸丰年间来金塔,为旧寺墩小叉庙主持。他很会变戏法。一次,众人求他变个戏法,他便取出口袋里的手绢,用嘴一吹,甩了出去,只见一只花鸟向远方飞去。又有一次,他拿出一方纸,在手中搓了搓,放在地上,一只白兔就在地上活蹦乱跳。众人都感到惊奇,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陈大仙。
  分身术
  有一次,旧寺墩有两户人家,一户办婚事,一户办丧事。他们都请了陈大仙帮忙,时间为同一天,可陈大仙也都答应了。在那一天,这两家都有陈大仙。他在谁家也没有离开,双方事都给主办的有条有理。人们都说陈大仙有分身术。
  飞毛腿
  陈大仙向人们讲,他吃的水是从酒泉地方的九眼泉里挑来的,大家都不信。这旧寺墩到酒泉往返二百多里路,当天能挑来吗?因此,有一个调皮的人给陈大仙给了几枚铜钱,说金塔买不上扣线①。让他挑水时代买一点。次日早晨出门时,此人亲眼看到陈大仙挑着水桶走了,可不到吃早饭时,陈大仙便把水挑来了。他放下水桶,亲手把线和在酒泉开的字据一并交给了这一带钱的人。因此,大家确信无疑了,都说他长的是飞毛腿。
  翻舔饭缸
  一次,一个老婆婆去小叉庙上贡,顺便给陈大仙提了一瓦缸饭食,送给他吃。陈大仙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吃完后用舌头舔饭缸。老婆婆觉得可笑,边笑边说:“师傅,你干脆把缸子翻过来舔吧!”陈大仙听了以后,随手就把瓦缸缸翻过来,舔了个干干净净。老婆婆甚觉惊奇,就给其他人
  说了,后来人人流传。等陈大仙死后,在建塔时人们就把他翻过来舔了的瓦缸缸扣在了塔顶上,永作纪念。
  死后还物
  陈大仙到了晚年,他给弟子说道,他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坐化②,让弟子给他早做楼儿③。到了那天,果然灵验,连时辰都没错,坐在那儿笑眯眯的死了。就在陈大仙安葬后的第二天,有一个从酒泉回来的旧寺墩人,在夹山中碰到了陈大仙。陈大仙对此人说:“我出来时忘了把庙里库房门上的钥匙交给徒弟,请你帮我带回去给他。”这人回来后一问别人,陈大仙安葬掉已经三天了。但他到了庙里,小徒弟正为开不开库房门发愁呢。
  注:①扣线:即绣花用的丝线。
  ②坐化:就是称坐着死去的人为坐化,只要是坐化的人,大家都说做了好事,修成了。
  ③楼儿:装死人用的一种寿器,专为坐化的人盛尸体。
  (本文摘自《金塔故事》王天虎编著)
  沙枣园子土地庙
  概况
  沙枣园子土地庙,位于金塔县沙枣园子西25千米处,居金塔、玉门两县市交界线上。建筑年代无考。庙宇规模较小,供奉土神一尊,一条车马道由此通过。以往,金塔和玉门花海的百姓交往密切,凡过往行人一般要在此庙借宿。天长日久,土地庙自然成了金塔、玉门两县市人民出入境地的吉祥祈祷之处。随着两地佛事活动的日趋频繁而形成一种习俗,花海过佛事,要请王子庄佛事首领;王子庄过佛事,要请花海佛事首领。西去东来,双方都要派人前往土地庙迎送。尤其每年农历四月,金塔西坝老祖宫的师爷要去玉门花海讲经说法,按约定时间,金塔和花海的佛教徒们要在土地庙迎送,已形成民间礼仪。由此,土地庙变成了金塔、玉门两县市佛事首领西去东来迎宾送客和两地民众离乡返故歇脚休息,祈求平安的交界驿站和香火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金塔、玉门古道逐渐人烟稀少。但在驿站仍残存着象征金塔、玉门两县市人民友谊的土地庙遗址。
  相传过去的昆仑山就是如今冰峰接天壤的祁连山,因与火焰山南北相连,弱水河的水冬温夏凉。王母娘娘经常带着洗漱梳妆用品从天宫到弱水河洗脸梳妆。
  有一年正是五月天气,凉爽适宜,天上人间,气温适常。王母娘娘就
  在弱水河边脱了宫妆环佩,下河洗了个温水澡,正在兴致时,忽然听到从天庭传来万里追音,玉皇大帝急召王母入宫议事呢。
  王母娘娘顾不得身上水干,急三忙四地拿起服饰环佩,一边赶路一边穿戴起来。在经过一片沙漠地方时,突然不小心把香囊掉下了界。王母娘娘顾不上回头去捡,就随口吹了一口香气,香囊立刻变成了一片沙枣树,树开小黄花,花形如喇叭口,喇叭口里花香四溢,并且十里闻香便知其味。金塔人得知后,便称此地为沙枣园子。土地爷得知后,赶忙在此地不远处建了一座土地庙,从此后,金塔人便把这座庙叫做沙枣园子土地庙。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 魏薇)
  石庙子石窟
  概况
  石庙子石窟遗址,位于金塔县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南11.6千米处的天然形成的山崖山洞中。窟内南北长4.8米,东西宽4.6米,顶高2.4米。洞门南开,门洞深2.5米,宽1.5米。四壁均残存有极少量的彩绘画,大部分彩画因墙面脱落和烟尘覆盖损毁。初考证为清代石窟遗址。该石窟是我县境内发现的唯一的一座石窟,对于研究我县的石窟开凿技术、水平、规模和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1995年8月被金塔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据《肃州新志校注》记载:在金塔所属之天仓莲花山向东南面黑河岸壁有石佛一尊,似大士像,座有石洞,俯而入,约半里,渐宽敞,可昂首行七八里,冥暗莫知底止,乡人胆怯,未竟穷探。倚壁盖庙,号曰石佛寺。规模虽小,境亦甚奇。惜生于荒僻,遂致埋没。有匾序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其创建不知始于何人何时。
  据其记载的地理位置,应与石庙子石窟为同一地方。
  石庙子石窟彩绘画
  霍去病遥谢王母天借粮仓
  话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沿黑河追击匈奴,被匈奴大队人马围困在黑河东岸,霍去病在东石岗仙姑庙求得仙姑架设了一座冰桥,率领士兵冲过了黑河,回头遥望见对岸追逐而来的匈奴人黑压压马嘶人叫排列在弱水河东岸,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突然“哈哈哈”大笑三声,咬牙切齿挥鞭指骂:“匈奴狗虏,今日天不亡我,待来日挥师再战时,誓要将匈奴小儿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骠骑大将军回程望见孤仞大红山,天地苍凉,心中一片茫然,想当日出师时汉武将士三十万,今日已折去十之七八,忍不住捶胸顿足,对天干嚎:“天啊!天啊!难道你真要亡我汉武天下吗?”
  正当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愁苦军无储备,灶无粮米之炊,极度抓狂之际。一个布袋和尚问讯前来,笑口常开,说:“将军无须急躁,老衲奉西天王母之托,给将军送粮米来了!”
  布袋和尚话音落地,只见指生金光,点在地上,突然间平地生出无数粮仓,他从腰间解下布袋,金指点出,只见金灿灿的粮食如涓涓细流从布袋里泻出,顷刻间已仓满粮溢。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朝天遥谢西天王母借给上苍粮食,一时间军民欢庆,载歌载舞庆祝天之粮仓!
  从此以后,孤仞大红山东一片的地方就有了地名,叫天仓。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知布袋和尚非凡人也,便命士兵在一处
  石庙子石窟遗址
  山崖石壁上凿出石屋一间,专供招待布袋和尚安息。待到第二日天明,霍去病将军前去石屋向布袋老和尚讨问天机时,布袋老和尚早已人去屋空,只见在石屋的后墙壁上开了一个大洞,黑漆漆地深不可测,后来有好事者从村中找来一条狗,在狗的脖子套上了狗食褡裢,放进洞去。一月后,这条狗却从敦煌莫高窟的睡佛洞中出现了。
  从此以后,天仓人就把这间石屋叫做石庙子。从外地来观光的游客又把它叫做睡佛寺。每年四月八等香火大节,附近前来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 魏薇)
  细腰庙细腰庙,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北13.8千米处的一平坦的洪积台地上,东距细腰墩2.3千米,南距酒航路2.4千米,北2千米与护林带相望。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遗址东南部的风蚀台地上有夹砂红陶片及碎骨成堆状暴露。西北部有清代细腰庙址,庙址分布在一高2米的台地上,外墙黄土夯筑,夯层厚0.12米,墙基宽0.9米。南北长20米,东西宽18.5米,东西墙残高2米,南北墙已坍塌。靠北墙有房屋遗迹,土坯砌筑,土坯尺寸0.36米×0.17米×0.07米。地表采集有夹砂红陶片、黑釉瓦片、青花瓷残片等。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清代遗址,系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该遗址文化类型呈现多样性,延续时间长,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火烧庙
  火烧庙,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7.7千米处的风蚀台地上,西距火烧墩50米,西北距牛头湾护林站500米处的沙丘与灌丛沙丘相间地带。遗址建筑已全部坍塌,只残留基底部分。南北宽33米,东西长50米,总面积1650平方米。残存墙体土坯砌筑,地表散见少量黑釉陶残片及细泥陶碗残片等。考证为清代寺庙遗址。该寺庙遗址为研究我县清代宗教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二杰楼遗址
  二杰楼遗址,位于航天镇二杰村西1.5千米处。初建于清代,原建筑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楼依山而建,现仅留楼基,土坯构筑,边长10米,基高1.5米。山门外有15米长踏步。东部原有戏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米,面积100平方米,现残高1米。四周夯筑围墙,长70米,宽50米,残高2.2米,地表堆积有残砖碎瓦。所有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
  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金塔镇塔院村南200米处的金塔寺内。经考证,初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初建位置在金塔县中学内,原名东岳庙。1986年在维修金塔寺“金塔”时,整体移建于“金塔”东侧15米处,并改为文昌阁。文昌阁建筑为阁楼式,坐北面南,南北长15.5米,东西宽10.4米,通高6.4米。门前有六级台阶,高约1.5米。上台阶后有宽约2米的卷棚,门厅为三开间四开门。
  文昌阁
  榆树观(三元道观)
  榆树观(三元道观)坐落在县城北12千米(今羊井子湾乡境内)。于2000年兴建。
  道观坐南面北,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0亩,由山门殿(又叫“三门殿”)、三清大殿和慈航殿三部分组成。在三元道观的正门,可以看到“道贯三元紫气分形迹留西地泽众生,德布乾坤天人合一恩洒九洲度群迷”的楹联。进入山门殿,殿内塑有青龙、白虎二位护法神将。在三门殿的正门前方,是灵官殿,灵官年轻英勇,威武雄壮,神眼通天,手执令牌,威风八面。随后是三官殿,即天官、地官、水官。在三官殿的左右是钟楼,鼓楼,它们的建筑造型相同,呈对称状。
  三清大殿是榆树观的正殿,也是道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气势宏伟,四角有翘起的飞檐,檐下斗拱庞大疏朗,檐前置“三清大殿”横额,笔力遒劲,气度洒脱。进入大殿,被供奉在中央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头上有宝盖,向龛顶发出灵光,左手虚拈,右手虚捧。右侧是太清道德天尊,即民间所说的太上老君,老君手摆太极扇,一副皓首白发、慈颜微笑的神情。
  慈航殿,是道教全真教中道、佛、儒相融的典型表现。殿内供奉一大二小三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其像一面两臂,温柔秀丽,头戴天冠,表示能降伏外道魔障。在这里还有供游人居住的住宿楼、道家茶与道事活动相应的建筑物。
  在道观的北面,有一棵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老榆树,此地因此而得名为榆树井。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