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棺画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58
颗粒名称: 伏羲女娲棺画考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323-3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博物馆清理了一座塌陷的古墓,发现了一幅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画像。伏羲女娲是华夏古三皇之一,传说他们为人类做出了丰功伟绩。这幅棺画为研究伏羲女娲崇拜和魏晋时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关键词: 金塔县 伏羲女娲棺 古墓址

内容

2007年7月,金塔县博物馆对大坡梁墓群内一座因受雨水侵蚀和车辆碾压而塌陷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墓室为单室土洞结构,东西长2.8米,南北宽1.4米,高1.6米,内有棺木两副,为双人合葬墓。经现场清理,棺木木质为西北特有的沙枣木,左边棺木和尸骨已腐烂,右边的棺木保存较好,在长2.5米,宽0.6米,厚0.05米的棺盖内侧绘制有彩画。据考为女娲与伏羲人首蛇身画像,画像色泽鲜艳,线条流畅。伏羲头戴山字形官帽,左手托日,右手持矩;女娲头盘发髻,右手托月,左手持规,象征天地方圆。两人身为蛇身,缠绕交错。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宇宙。
  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民间流传的版本较多,较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女娲造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类,只有树木、高山、河流和野兽。有一个叫女娲的神,觉得大地上只有狼虫虎豹,太没有新意,便按照自己的样子,用地上的泥土捏了许多泥人,男女老少都有。然后,女娲用她那神奇的手一指,做起了法术,这些泥人变活了,他们会说话,唱歌、跳舞,有了生命和智慧。后来,女娲嫌手捏泥人太慢,就用树条沾上泥巴去摔,摔出去的泥点全部变成了人。还有一种传说:伏羲是太昊,是华夏古三皇之一,是传说中的盘古,伏羲和女娲是兄妹,生于仇池,长于风纪,人首蛇身。那时候,伏羲始画八卦,造甲历,教民渔、猎、畜牧,女娲辅佐伏羲治理天下,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雷公发怒了,发洪水淹没了全部人类,只有女娲和伏羲兄妹坐在葫芦里得以逃生。为了延续人类的血脉,他们兄妹二人便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使人类重新繁衍滋生在大地上。
  伏羲女娲为何是人首蛇身呢?上古时代,不单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形象,皇帝、西王母都以蛇身出现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就达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从古代的记载来看,伏羲姓风。关于“风”字,在《说文》中有“风动虫生”的解说,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虫为蛇”之说。由此可见,风与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姓氏的起源来看,上古时期人们的姓氏大多与部落的图腾有关,有些姓氏就直接来源于部落图腾。由此看来,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就是从风姓部落的图腾“蛇”演化而来。
  也有的学者认为,伏羲部落并不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其实,应该为“人首龙身”,所谓“蛇身”实质是简化了的龙。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皋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这就是说,龙是伏羲部落的族徽或图腾。而这个龙则是从大鲵演变而来。龙的原始形象是生于古成纪地区的龙鱼,即“鲵鱼”,又名人鱼,俗称娃娃鱼。在古时候,成纪地区的自然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非常适合鲵鱼生长,鲵鱼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它如同小儿哭泣的声音,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启示,生活在此的伏羲部族遂以鲵鱼为图腾。
  人们用绘制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的形式来崇拜伏羲女娲为人类做出的丰功伟绩由来已久。目前,从出土的陶器、丝绸、日用器皿、棺木上都绘制有这类图案。在棺木上绘制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在东汉—魏晋时较为流行。我县发现的这幅棺画,为研究伏羲女娲崇拜和魏晋时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依据。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