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窑址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52
颗粒名称: 汉代窑址群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0
页码: 311-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塔县汉代窑址群的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金塔陶器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关键词: 金塔县 古窑址 汉代窑址群

内容

在金塔县境东部的东沙窝一带,分布有多处古窑址,这些窑窑室早已被毁,仅存残窑底。窑址形状有马蹄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直径1米~5米不等。窑壁内有坚硬的红烧土层,并遗存有灰层,窑内及周围散布有陶器残片、残砖块、烧结铁渣、碎铜块等遗物。在这些窑址的周围分布有多处古文化遗址,这里残陶片密布,有的地方残陶片堆积如山,充分说明了这些陶器就是这些古窑烧制而成的。这些陶器既有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夹砂红陶、彩陶等,又有汉-魏晋时期的绳纹、水波纹、垂帐纹、麻点纹等灰陶器皿。发现的大量金塔古窑与陶器,为金塔历史增添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塔古窑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金塔的古窑主要集中分布于汉代会水县城一带,目前查明遗存的窑址有近百处。关于这些古窑址的形成年代和具体的形制类型,现存资料没有记载。经实地调查,从遗存的残窑址和从窑址周围分布的文化层看,绝大多数应为青铜时代——魏晋时期的制陶窑址,另有极个别烧砖或冶铁、冶铜的窑址。较具代表性的有:
  缸缸洼窑址群 位于缸缸洼遗址内,共发现4座。1号窑长宽各1米;2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米;3号窑长2米,宽1.5米,炉门南开,门口宽0.3米;4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窑址灰层中有木炭残块。初考为新石器时期烧制陶器的窑址。
  转嘴子南窑址群 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南6.1千米处的沙漠腹地的软戈壁与风蚀台地相间地带,四面均为戈壁滩。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0米,总面积5500平方米范围内共有窑址12处。分别位于东、西两个高出地表2米的风蚀台地上。西部风蚀台地上,西北角1号窑址呈圆形,直径3米,残高0.3米,仅存残底;东北角2号窑址呈圆形,直径3米,残高0.3米,仅存残底;东边缘3号窑址,直径3.8米,残高0.4米,窑壁厚0.08米;中心4号窑址呈长方形,东西长3.8米,南北宽2.9米,窑口东开;4号窑址的南部为5号窑址,直径3.2米,残高0.5米,仅存残底;5号窑址的西部为6号窑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7米,南北宽1.6米,残高0.6米;6号窑址的东北部为7号窑址,直径3.1米,残高0.5米。东部台地的北边缘为8号窑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7米,东西宽2.8米,窑口北开;9号窑址位于台地中心,平面呈圆形,直径1.8米,仅存残底;东南角为10号窑址,直径1.5米,仅存残底;东北角为11号窑址,直径2.7米,残高0.6米;最西部为12号窑址,呈长方形,东西长4.3米,南北宽2.5米,窑壁厚0.06米,仅存残底。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纹饰为绳纹,器形为壶、罐)。初考为汉代窑址群。
  土墩子井窑址群 位于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双古城村东北8.6千米处的沙滩与风蚀台地之中。在东西宽215米,南北长380米,面积81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窑址31座,窑底平面多呈圆形、方形、葫芦形、山形等。直径在3.6米~3.9米之间,灰层厚0.1米~0.3米。有部分窑底保存的烟道清晰。在窑址群周围地表有大量的残砖、烧结釉渣、红烧土、烧结碎铁块和素面、网纹、麻点纹灰陶残片,并有少量的粗砂红陶片。为汉代制陶窑址。
  地窝墩南窑址群 位于东沙窝地窝墩南,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3座,一字型排列。其中1、2号窑为长方形,长2.5米~3米,宽2米左右,残高约1米,火门向东北,已残破,窑内被破砖碎瓦填实。周围散布大量带釉瓦片残块和陶片。据考,为汉代烧砖窑址。
  西三角城北窑址群 位于西三角城北,面积约300平方米,发现窑址6座,形制为长方形和马蹄形两种。其中1号窑平面呈长方形,长2.5米~3米,宽2米左右,残高1米,烟道残长1.3米,火门宽0.6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2号窑平面呈马蹄形,长2.5米,宽2米,火门向南,宽0.5米,窑壁烧结层厚0.1米。3号~6号窑皆破坏不清。周围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砖瓦残块。据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双庙湾窑址群 位于东沙窝沙漠戈壁地带,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窑址4座。其中1号窑平面呈马蹄形,外部底边长6.5米,宽2米,残高0.9米,火门宽0.8米。有烟道3条,宽0.4米~0.6米,残长1.2米~2米,窑壁烧结层红色,厚0.1米。窑内有带釉砖块和灰陶片,地表散见大量灰陶片和碎砖块。其他3座窑破坏严重。据考,为汉代制陶窑址。
  板地井南窑址群 位于东坝镇小河口村东南6处的一片风蚀台地上,面积400平方米,共发现窑址2座,呈东南-西北向排列,相距约20米。窑址平面均呈椭圆形。1号窑东西长3.1米,南北宽1.5米,残高1.1米;2号窑东西长3.1米,南北宽2米,残高1.2米,炉门朝北开,炉堂烧结层厚0.1米。周围地表散见烧结的黑砖、烧结铁块等遗物。初考为汉代窑址。该窑址是研究我县汉代制陶业发展的实物依据。
  据考证,金塔县境东部的东沙窝一带,是古时黑河和讨赖河交汇的地带,这里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植被旺盛,十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从县境内发现的缸缸洼、火石梁等多处古遗址表明,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当时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戌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兴起于甘肃、青海,史称“南山羌”。金塔县境内的黑河流域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场所之一。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陶器,陶器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用具。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伟大的一步。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且开始定居生活以后,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简单向复杂演进。最初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烧烤,将食物放在火中直接烤熟即可。进一步的法名叫“炮法”,即用黏土和成泥后包住食物隔火烧烤。粘泥被火烧烤后变硬的特性给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谷物或水产品成为人们的主食时,由于不宜生食,先民们想到了用水蒸煮的方法。于是,制作陶器的需求便有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人制陶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陶窑的不断改进而使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人们像最初用火烧烤食物一样,把制成的陶坯直接放在材草堆上烧。这样烧的陶器容易破裂。后来人们逐渐总结出把陶坯主动晒干或烤干后再进行烧制,并在烧造前事先预热。用这种方法烧成陶器的概率当然就提高了许多。经过漫长的实践,黏土里逐渐掺入砂粒、谷壳、蚌壳末等,以提高耐火、不易烧裂和传热快等优点。于是,黏土终于在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们需要的简单陶器。
  后来,陶窑应运而生。我国最早的“窑”是一种“升焰式园窑”,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平地或选择一个带有断面的坡地,在断壁上掘出燃烧室、火道,然后从上面挖出燃烧室。火焰从燃烧室发生,经过火道,或者透过火眼进入烧成室将热能施加于陶坯之上,最后余焰废气从窑室的顶上排出窑外。由于陶坯和燃料堆放在一起不宜燃烧的缺点,人们逐渐将陶坯与燃料分离。烧成室专门存放陶坯,燃烧室则堆放燃料,其间以火道相连。最初,燃烧室与烧成室常常是平行的,不利于通风。后来烧成室逐渐升高,燃烧室设在烧成室侧下方或正下方,火焰通过倾斜的火道或分布于窑床上的火眼进入烧成室(这种窑床也叫“窑箅”),最后废烟从烧成室上方排出。“升焰式园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焚口、燃烧室、烧成室和排烟设施四个部分。这是任何一种窑炉都必须具备的四个基础部分,以后的窑炉,虽然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着改造和变化,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部分上实现的改良。后来人们将烧成室上方的排烟口逐步缩小,以控制进气量和减少热量的散发。西周晚期,已经出现了在窑室后部设置烟囱的窑,窑室顶部呈弧形,外形很像馒头,因此俗称“馒头窑”。又因其平面像马蹄形,又称为“马蹄形窑”。根据火焰在窑室中流动的方向人们又将馒头窑称之为“横焰式或平焰式馒头窑”和“半倒焰式馒头窑”。“横焰式”指火焰在窑顶横向流动后,经后壁的烟囱排出窑外。“半倒焰”则指烟囱的排烟孔设在窑炉后壁的下方,当从燃烧室升腾的火焰上升到窑顶时,由于吸火孔的作用又使火焰顺着窑顶的弧度通向后壁,再从排烟孔经过烟囱排出窑外。由于“颠倒”的不够完全,所以称为“半倒焰”。“半倒焰馒头窑”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飞跃,烟囱的压力改变了火焰的路线,充分利用了火焰燃烧的温度,从而减少了窑内上下温差,将窑内温度提高到可以超过1200℃。这种窑在汉代时已很普及,而且这种窑身容量不大,一般长不过5米左右,宽2米~3米左右,高2米多些,所以在北方地区不受地理限制,应用地区非常广泛,成为北方地区窑炉的最典型代表。金塔县境内发现的许多古窑址其形制和大小与这种窑相符合,因此,这些窑很可能就是“半倒焰馒头窑”。它们的形成年代,极少数在青铜时代,绝大多数在汉-魏晋时期,主要用途是烧制陶器。
  金塔陶器的基本情况和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金塔的东沙窝汉代会水县城一带,彩陶片、红陶片、灰陶片遍地皆是,俯首而得。金塔博物馆内陶器藏品近千件,其中双耳彩陶罐、单耳彩陶罐、枪头彩陶罐、陶轺车、陶卧羊、陶鸡、陶埙、陶纺轮、陶灶、陶壶、灰陶直径壶、陶俑等一大批精美绝伦的陶器被鉴定为国家级文物,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陶器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多年前,由于定居生活烧煮食物的需要,人类开始尝试生产陶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摸索,人们逐渐认识了天然矿物颜料特性,在先民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中,彩陶应运而生。距今8000年前后,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批彩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是中国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端,终结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国彩陶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甘肃彩陶自发端后先后经历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时期)等类型。进入青铜时代,我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而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文化,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距今约3900~3400年。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大多为黑彩,有一定数量的红彩,盛行紫红陶衣。纹饰主要有三角纹、条带纹、折线纹、网格纹等。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大多为四坝文化类型。四坝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地是张掖山丹四坝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和金塔县境内的缸缸洼遗址。
  金塔陶器陶坯的制作方法,早期为“泥条盘筑法”。是将拌制好的黏土搓成泥条,从器底开始依次向上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然后用泥浆粘合全器并抹平泥条间的沟缝,或进一步一手在器内持陶垫或卵石顶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拍打,使器壁均匀结实。如果陶拍上缠有绳索或刻有花纹的话,那么陶器的表面就会出现绳纹或其他花纹了。由于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在器壁内部会有凹凸不平的痕迹。金塔县境内发现的许多早期的夹砂红陶罐和彩陶罐,器壁内就有凹凸不平的痕迹,说明其陶坯就是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随着窑的诞生和发展,陶器成形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后来,“陶车”出现了。它是一个圆形的操作台,台面下的中心处有一个圆窝可置于轴上,圆台围绕着轴可作平面圆周运动。将陶坯置于工作台面的中心,推动台面旋转,便可用手或借助工具对器形进行整修。陶车的出现可以看成是陶器制造业规模化的象征,它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了某种作坊与社会分工的产生。时至今日,陶车还是手制圆器成形的主要器具。金塔县境内出土的许多汉—魏晋时的灰陶,其陶坯都是用陶车制作的。
  金塔陶器的器形,早期主要是罐、盆等实用器物。金塔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出土于本县的双耳彩陶罐,属四坝文化类型,该藏品质地为夹沙红陶,高11厘米,口径12.7厘米,腹径12.7,腹围14厘米。质地为夹砂红陶,敞口、双耳、鼓腹、平底,颈部和罐身的纹饰均为斜线纹,口沿有内彩,为双直线纹和斜线纹,耳部饰斜线纹。该藏品造型精美,几何纹饰绘制精细,是彩陶器中的精品,反映了先民先进的手工制作技术和极高的审美观念。还有一件双耳鼓腹侈口彩陶瓶,为新石器时期生活用具。高32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9厘米。侈口,高颈,鼓腹,平底,腹部有对称双环彩耳。耳部以上为红陶衣施黑彩,纹饰分三层:颈部饰双直线纹、网格纹、菱形纹;上腹部饰双直线纹、复合菱形纹、菱形网纹;腹中部饰三直线纹;耳部饰三直线纹,耳部以下为素面。陶罐上的纹饰虽略现零乱、粗糙,但整体造型美观、大气,充分反映了古代制陶工艺水平的高超。
  到了秦汉魏晋时期,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陶器成了随葬的主要明器之一,陶器器形大为丰富,除罐、盆外,出现了壶、碗、樽、瓮、甄、豆、井、灶、仓等器形和俑、猪、牛、羊、鸡等偶像。并出现了随葬的车马模型。金塔博物馆收藏有许多出土于本县汉晋墓的陶器随葬器物,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樽,陶仓等,还有一件陶灶,质地为灰陶,整体平面呈三角形,上呈三角形分布有三个圆形火口,前侧有长方形的灶门。这个时期随葬明器的特点已向实用器物转变,一方面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化经济社会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交通工具,如魏晋陶轺车,质地为灰陶,形似推车,双轮,双辕。车轮与车厢可以分离。轺车造型逼真,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力强,质地坚硬,充分说明了魏晋时期制陶业技术的高超。并大量出现了动物偶像,如褐陶牛,呈颔首站立状,两眼直视前方,四肢粗壮有力,形态逼真;陶卧羊,质地为灰陶,呈俯卧状,羊角转向,嘴微张。该藏品制作的泥坯略现粗糙,但刻画手法新颖,独特,用寥寥几刀就雕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形象,实为随葬器皿中的精品;陶鸡,质地为灰陶,鸡头、腹、尾全,形似啄食。该藏品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形象逼真,虽属随葬器皿,但也不乏艺术观赏性。
  陶器的颜色为什么会从最初的红色转变为后来秦汉魏晋时期的灰色呢?这与古人陶窑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最初的升焰式圆窑不能控制进入窑内的空气比例,烧成的陶器大多都是氧化气氛下的产物。如含铁量高的黏土烧成红陶、褐陶。一些含氧化铁较低的黏土或瓷土烧成的产品,则为白陶。到后来,由于窑室改进,窑顶封闭,窑内温度升高,燃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碳黑,把陶器熏成了灰陶或黑陶。
  陶器上的纹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随着陶器制作一步步趋向专业与实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表装饰也被用在了陶器制作上,彩绘、镂雕、刻印等等。陶器不仅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日用品,而且也成为人们表达美的追求的载体。在彩绘陶器出现之前,人们用表面磨光的方法来增加器物的光泽。在人们了解到一些带矿物质的黏土能产生颜色后,陶器上便出现了彩绘,这种刷在陶器上的黏土被称为“陶衣”。陶衣的原料是碾磨得极细的黏土悬浮液,黏土若是瓷土,陶衣就呈现为白色;黏土里若含锰矿,陶衣就呈褐黑色;若黏土是红土或赭石,陶衣就呈红色,打磨光亮的陶坯上涂刷了陶衣后就有了作画的底子,再用另一种颜色的黏土就可以在陶衣上绘出丰富的图案了。彩绘后的陶坯入窑烧制,出来就成了不褪色的彩陶。金塔县境内出土的彩陶基本上均为红陶衣施黑彩,就是用这种方法绘制的。
  到了秦汉时,中原地区已大量使用铜器和铁器,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带釉的瓷器。金塔县所处的西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陶器仍然是主要的生活用具。这时,由于人口剧增,陶器需求量明显加大,加之陶窑的改进,在陶器上施彩,已不能适应陶器的大量需求。怎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陶器外表刻印纹饰呢?人们想到了在陶坯上刻印纹饰。最常见的就是绳纹,用缠了绳索的木拍在未干的陶坯外拍印,虽然当时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让陶器的器壁坚实均匀,但人们发现这样的陶器外表别有韵味。于是,人们便直接在一些木拍或陶拍的表面雕刻花纹以产生更多的拍印纹饰。金塔县境内许多灰陶器物上的绳纹、麻点纹纹饰就是用这种方法拍印的。由于拍印的花纹往往无序,所以又出现了剔刻花纹和镂雕花纹,这是指用竹、骨等制成的尖锐工具在陶坯上剔刻或镂刻出各种花纹,如曲折纹、圆圈纹、弦纹等,使之组成连续的花纹图案,这与拍印花纹相比又风格迥异了。金塔县境内的许多灰陶器物上的折线纹、弦纹、鱼鳞纹、垂帐纹有明显的剔刻痕迹,就是用这种方法剔刻的。还有一种在考古学上称为“附加堆纹”陶器装饰法,是指用泥饼或搓得很细的泥条用泥将黏附于陶坯外壁形成凸起于陶器表面的、平行或交叉的各种花纹。据专家推测,这种装饰法可能兼有加固器壁、便于抱持的实用性目的。金塔县境内的灰陶器物上也发现了这种纹饰。
  延至魏晋末期,由于中原地区的瓷器制造业向西传播,西北地区大量使用瓷器,瓷器坚固耐用的优点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陶器逐渐被瓷器替代,到隋唐时陶器已销声匿迹了。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