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井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48
颗粒名称: 榆树井遗址
分类号: K928.7
页数: 7
页码: 304-3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的榆树井村的古榆树,该树被当地人视为“神树”。本文还介绍了该地区在远古时期是羌和氐两个古老民族的居住地,他们在此地种植粮食、放牧,并学会了青铜冶炼技术。同时,本文也讲述了关于这棵古榆树的神秘传说。
关键词: 金塔县 古榆树 遗址

内容

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如果天气晴朗,站在金塔镇五星村一带向东望去,茫茫沙海,漫无边际。但仔细看,在沙海中就会发现一棵高大的榆树,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神树”。
  当你翻过一道又一道沙梁,来到这棵“神树”前时,定为它强大的生命力所折服。只见这里四周沙漠包围,榆树生长在稍显低洼的沙海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榆树四周的沙海中散见大量的红陶、彩陶片、细石器及碎铜块等遗物。
  为什么此处地表分布有如此多的远古时期的遗物呢?据考古调查,这一带是古籍记载的“众羌水会张掖河处”,北大河、黑河在此交汇,古称“会水”。由于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水草茂盛,十分适宜“逐水草而居”的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黑河上游祁连山一带的氐族部落的一支沿黑河迁徙到了这一带,不久,居住在讨赖河上游的羌族部落的一支也迁徙到了这儿。
  氐人,即定居于河谷、平川等较低地带,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耕部落人群。他们以固定农业为主,兼营发达的饲养业,也进行狩猎活动。他们继承了马家窑文明的冶炼技术,形成了冶炼和制造红铜、铅铜、青铜等多种铜制品的冶铜业,还有制陶业和家庭纺织业。
  羌人,即在草原、山地以畜牧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游牧部落人群,包括与农耕部落接壤并实行定居的半牧半农人口。“羌”,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他们居无定所,以氏族部落为社会组织形式,逐水草而从事放牧羊、牛等牲畜的畜牧业生产,兼有狩猎、采集活动,在条件适宜的地方,也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他们与农耕部落的“氐”族相比,由于生活条件较为艰难,在整体素质上低于“氐人”。由于他们长期与“氐人”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相互通婚,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和转化,开始酝酿创造与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并终于在夏代后期创造出了先进的酒泉火烧沟文化。
  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狩猎、采集、捕鱼作为农业的补充,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开始萌芽,人们开始饲养家畜补充食物不足。由于定居和群聚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简单的陶器加工。人们还在利用自然洞穴的同时,学会了挖洞建造半穴居的房屋。简单的纺织开始出现,如织渔网等。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精细的磨制工具大量生产和使用,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们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食物,在满足需要之外,还略有剩余,私有产品业开始出现。氏族聚落逐渐形成,进入氏族社会。
  后来,随着青铜冶炼技术从西亚东进,大约在距今3900~3600年前,这儿的氐人首先学会了冶铜技术。金塔在远古时代,山川秀丽,矿藏丰富,铜矿是先民们最先发现的宝藏。金塔发现的白山堂古铜矿冶遗址就是最好的明证。由于先民们有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的掌握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冶炼铜矿石已不成问题。起初,他们只能冶炼红铜,后来可以用这些红铜锻造各类小型的器物,但是要制作成生产工具,硬度还不够。在较长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对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砒石,冶炼成砷铜,成为铜砷二元合金;或加入锡石,冶炼成锡青铜;或在铜中加入一定含量砒石、锡石,冶炼成铜砷锡三元合金。在制造铜器过程中,开始以锻造为主,在热锻后又进行冷锻加工,以后又有了用范模铸造或复合铸造等复杂工艺。
  到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包括西北东部的关中地区)已经有了极为发达的青铜冶铸工艺,器型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花纹精美,达到了青铜发展的巅峰时期。西部地区的金塔,金属冶铸的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当时西北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是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除了小件铜工具和装饰品之外,也生产了铸造精美的铜器。二是在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上,除小件工具仍然使用锻打外,铜容器已使用了范铸,形制复杂的铜器还使用合范法铸造。
  综上所述,这一带的先民主要是羌和氐这两个古老民族,他们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他们在春天出冬场(游牧社会人畜过冬的地方)后,先到河谷种下麦子、谷子等粮食作物,然后往山中移动,展开一年的游牧。秋季回来收割后,再回到冬场。如此在河谷中种麦,在附近山坡草场上游牧,生活所需比较充足。同时,他们为了生活所需,先用打磨石器、骨器等,后开始烧制陶器,并首先学会并应用了西方传入的青铜冶炼技术。
  榆树井“神树”的传说
  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的榆树井村内有一棵高大的古榆树,它粗壮的树干已被岁月刻上了斑斑痕迹,饱经沧桑,但她的枝叶仍然郁郁葱葱。关于它具体的萌芽时间,现在已无人知晓,但当地民间流传的许多故事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话说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出生前,他母亲所在的部落居住在弱水流沙旁一个叫会水的地方。在他们家的附近有一眼清泉,泉水甘甜。有一天晚上,颛顼帝的母亲梦见从泉中跃出了一条巨龙,口中衔着一个男婴送给了她,不久,她就怀孕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颛顼。没想到颛顼出生的第二天,泉中长出了一棵榆树。过了不久,人们发现这棵榆树很有灵性,它可以预知年份的丰歉。每年春天,如果这棵树开满榆钱花,那这一年注定风调雨顺;如果春天榆钱花开的很少,这一年则天灾较多,收成不好。同时,人们也发现,这眼泉水更加清澈甘甜了,它还有了一个神奇的效果,人生病之后只要喝了泉中的水,病就好了。如果身上有了伤,用泉中的水洗一下,再敷上榆树叶,伤口好的特别快。小颛顼与这棵榆树好像也有不解之缘,每天爬上爬下,下来后,总说一些很有远见,大人们也想不到的话。问他是怎么想出这些的,他说树上有个老先生讲给他听的。人们不相信,爬到树上什么也没有。后来,颛顼逐渐长大,榆树赋予他的灵性和智慧使他成了当之无愧的部落首领。他已不满足于这一方小天地,他要带领他的部落闯荡江湖,雄霸天下。临走前,他留下20户族人在此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看护好这棵榆树。
  不知过了多少年,到西汉初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到会水一带时兵困马乏,饥渴交加,马上走不动了。突然,将军发现不远处有一棵大榆树,他趋马来到了近前,发现榆树上开满了榆钱花,芳香扑鼻,摘下一尝,香甜可口。旁边有一眼清泉,清凉甘甜,十分解渴。大队人马吃饱喝足后,精神大振。这时,将军环顾四周,发现这一带水草丰美,土质肥沃,他决定留下200名士兵在此居住。一方面是为了经营这一水草丰美之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阻止匈奴向南进犯。这200士兵就在榆树附近定居。由于这一带十分适宜农耕生产,当年就取得了粮食大丰收。根据惯例,每年粮食收获时,匈奴人都会来抢掠。为了保护粮食,他们将粮食装好藏到了榆树上。匈奴人来后什么也没有搜到,他们正准备离去时,突然一个匈奴骑兵发现了树上的粮食,匈奴头领下令上树取粮食,可匈奴人怎么也爬不上去。匈奴头领一气之下,下令砍树。一个匈奴骑兵挥剑向榆树砍去,只听一声惨叫,匈奴骑兵倒地而亡,原来剑砍到了自己身上。匈奴头领又让用箭射,可射出的箭又射到了射箭人身上。匈奴人十分震惊,仓皇而逃。
  又过了若干年,霍去病留下的士兵都返回故乡了,只剩下一户人家,他们就住在榆树旁。由于这家人丈夫早死,老妇人带着两个儿子就没有走,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儿子也很争气,都在外地做生意,家中只留下老婆婆一人。后来,这儿又迁来了许多居民,也许是榆树的庇佑吧,不久,这一带就十分富足,真可谓“米山面岭”,但富足的生活使这一带的人养成了不爱惜粮食和为富不仁的坏习惯。老婆婆看不惯,平时爱唠叨几句,但就是没人听。
  有一天,这儿来了一位老者,他到农户家要水喝,一条居民点都走完了,也没讨到一口水,他看到的是满地乱扔的馒头和到处撒下的饭,这里的人根本不把粮食当回事,随便糟践,但就是一口水都不给他喝。其中有一家居然用和好的面给小孩擦屁股。最后他来到了独门独户的老婆婆家,老婆婆看到这位老者后,马上端来了热开水和馒头,老者十分感激。临走时,老者再三叮嘱老婆婆,让她晚上不要睡觉,围着墙后的古榆树一直转,并对她说不要告诉别人。晚上天一黑就起风了,一会儿就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老婆婆想,老者说的话绝对有意思,看今天的天气好像不太对劲,我还是告诉其他人吧。于是她就挨家挨户去说,没想到,所有的人都说,刮这么大的风,傻子才在外面乱转,没有人听她的。老婆婆伤心地回到了家。她按照老者的说法没有睡觉就一直围着榆树转。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老婆婆已累得筋疲力尽,晕过去了。风渐渐停了,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老婆婆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苏醒了,她发现自己睡在榆树上,脚下及四周全部被沙丘掩埋,昔日的人烟已全无踪影。原来这位老者是榆树精变得,它早就看不惯这些人的富而不仁。今天,他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这些人能良心发现,没想到,他们还是顽固不化,一怒之下,就将会水绿洲用流沙掩埋了。由于老婆婆的慈善之心,这棵榆树就这样救下了老婆婆的命。
  为了感谢榆树的救命之恩,老婆婆没有远走他乡,就守在榆树旁,用手挖榆树旁的沙,到第七天的早晨,老婆婆醒来一看,榆树周围的沙全没了,往日的清泉又出现了。儿子回来后,老婆婆也没有离开此地,与榆树相伴,了却残生。
  此后,由于这一带沙漠化严重,再也没有人类定居。榆树旁的清泉也早已被风沙掩埋,但这棵古榆树生命力很强,独自在风沙的锤炼中顽强成长,历尽沧桑,成了沙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经常在这一带放牧的人还发现这棵古榆树很神,每当沙漠中刮风下雨的时候,古榆树旁却风平浪静。因此,这棵古榆树又成了放牧人遮风避雨的好去处。人们对这棵树钟爱有加,不随意损毁。到后来,附近的一个人称“二杆子”的人不信邪,到榆树附近放羊时,把榆树枝扳下来喂羊,没想到回去后就一病不起,不出一个月就死了。从此后,这棵榆树再也没人敢动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里搬来了移民,又有了人烟,这儿的村名也以榆树命名,叫榆树井村。在附近有一个专搞建筑的企业家,也许是古榆树神灵的庇佑,事业很顺利。数年后,他就拥有了上千万元的资产,他经常助残扶贫,捐资助学,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但他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老者给他说,如果他能在这一带建一座道观,不仅能造福一方,还能免病消灾。于是这位企业家就准备修建道观。在选址时,也很神奇,头一天他选好址把木桩定下后,第二天去一看,木桩不见了,最后却发现木桩在榆树旁,他认为有神灵在指点,就在这儿修建了道观,并把榆树加以保护。从此后,这一带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又后来,就在这一带居住的一对小两口,孩子有病了,怎么也看不好,晚上小夫妻俩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里一位老者对他们说,只要他们把孩子抱上,围着古榆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并焚香三炷,磕三个头,用榆树叶熬汤让孩子喝了,孩子就会好的。第二天,他们照做了,没想到孩子的病竟神奇般的好转了。
  从此,这棵富有灵性的古榆树被人们喻为“神树”,顶礼膜拜。
  霍去病与金塔榆树观的神公树——榆树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离开天仓时,把马鞭留给了土窑子的爷孙俩。天仓人就在当地砍了一根又细又长柔韧光滑的榆树条子,送给了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当马鞭用。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过会水时,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荒凉的地方,大军己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突然在一块沙砾地上发现了一个大口井,井的一面有个斜口可直抵到水面。大口井里的水清凌凌地清幽照人。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下马走到了大口井水沿,顺手把榆树条插在了水沿地上,便捧着喝了几口水,顿觉浑身清凉舒服,回味起来还觉得这水香醇甜美。回头时,他用手去拨插在水沿地上的榆树条,突兀地发现,榆树条已像生了根似的,怎么也拨不动了。待他仔细一看,十分惊讶地看到榆树条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苞芽。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不由地惊叹道:这真是一块土肥水美的好地方啊!一根小小的榆树条进入了它的土地得到了它的水养,它就赋予了榆树条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后来有人为了珍惜这个大口井水源,搬运来石头将井砌了个圆口。因榆树长在大口井的水源地上,工匠们只好把它奇妙地从树的腰身砌出了井外。
  相传有一年北河发大水,一对老年夫妻无处躲避,夫妻双双便死死地抱住这棵小榆树不放,但他们却惊奇地发现,当水涨高一尺时,这棵小榆树就能伸高一丈。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天,大水终于退去,就是这一棵小榆树救下了这一对老年夫妻的命,夫妻二人感激涕零,跪在湿泥地上对着小榆树磕完了响头,夫妻二人对望一眼,却惊诧莫名地发现,他们原来又老又丑的模样突然间变得即年轻又漂亮。
  这时候夫妻二人更加相信这是一棵神树。于是,夫妻二人便决心留下来,在这里垦荒种田,生儿育女。
  后来有个云游道士路过时,被这棵榆树优美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便发誓愿化下四方钱财,要在这里建观。
  观建成后,上下几千年都以神树为号,称为榆树观,留存至今。也是金塔文化历史上保存比较完整的道教文化重地。
  (本文摘自《金塔文学》 作者魏薇)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