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塔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石梯子墩(烽火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44
颗粒名称:
石梯子墩(烽火台)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299-3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的石梯子墩(烽火台)遗址的概况、历史背景和相关传说。该烽火台为夯土版筑的四棱台体,占地面积63平方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为明代烽火台。文中还提到了与石梯子墩相关的传说,讲述了冯胜追击元军时得到神秘天梯帮助的故事。
关键词:
石梯子墩
烽火台
金塔县
文化遗址
内容
概况
石梯子墩(烽火台)遗址,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9千米处的戈壁滩上。烽火台为夯土版筑的四棱台体,南北基宽9米,上宽7米;东西基宽7米,上宽5米,残高9米,夯层厚0.12米~0.18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遗址东壁上部中间有坍塌,左侧从上到下有一裂缝,下部中间离北壁1.9米处有一凹进的洞,洞口宽3米,高1.5米,进深2米;南壁中间上部坍塌,向下延伸有一雨水冲刷形成的沟槽,底部有一洞,宽1.3米,高1.5米,进深0.8米;北壁有从顶到底的脚窝,西侧有一裂缝;西壁保存较完整。烽火台东北角有坞院,东西长12米,南北宽6.8米,面积81.6平方米,墙残高1.8米~2米,宽1米。周围散见白瓷片等遗物。为明代烽火台,该烽火台遗址为研究我县明代北部军事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实物依据。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胜与石梯子的传说
话说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徐达的中路军和李文忠的东路军轻敌冒进,均被元军大败。惟有冯胜率傅友德等之西路军,先出金兰(今甘肃榆中)趋甘肃,以疑元军,连战皆捷。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颍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向西进军。
到酒泉后他们沿北大河一路向北追讨元军。当进军到金塔境内北山南麓时,发现这儿一片汪洋。由于这一带是讨赖河、疏勒河等几条河流尾水与黑河交汇之处,东有白亭海,西有北海子,中有石梯子湖,水域面积东西长数十公里,南北宽数公里,致使明军无法前行。若无法短时间内出击,将失去打败元军的最佳战机,冯胜心中十分焦急。冯胜紧闭双眼,心中默默祈祷:老天啊,请你助我一臂之力吧,让我快快越过水域,追讨元军。也许是冯胜的战功和虔诚打动了老天,也许是元军命该绝于此。只听士兵一阵惊呼“天梯、天梯!”冯胜睁眼一看,茫茫水域上,一架巨大的石梯横亘南北,从脚下一直通到了对面的北山上,冯胜心中窃喜,天助我也!立即下令士兵登梯前行。当军士全部通过后,他们回头南望,石梯已不见踪影,只见一座烽火台矗立在石梯子湖中间的高地上。冯胜和士兵三鞠躬后掉头一路向北追击,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军威大振。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后又击败北元兵于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控制甘肃。后来,冯胜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石梯子墩随想
石梯湖旁一烽立
从此贼虏无藏匿
百载烽烟拔地起
守得一方民安居
将军登梯追穷寇
将士热血洒城头
若问石梯今何在
众神相聚云霄殿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