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塔胜迹》 图书
唯一号: 292720020230000238
颗粒名称: 火烧的传说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288-290
摘要: 本文讲述了火烧墩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火烧墩位于大庄子乡牛头湾村的东南,是明代修筑的传讯接火墩之一。在清代以前,此地被称为南墩,而细腰墩和红砂墩也各有不同的名称。然而,在清雍正四年,一些原朝廷钦犯被发配到此屯垦放牧,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牧场。在雍正五年,一些杀手奉十四王的命令前来剿杀年氏小妾,导致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使得南墩周围的树木被烧成了红色,因此人们将其改称为火烧墩。同时,细腰墩和红砂墩也因此事件而得名。
关键词: 金塔县 火烧墩 文化遗址 烽火台

内容

大庄子乡牛头湾村东南有一块地方叫火烧,此地有一座烽火台叫火烧墩,火烧墩的东北依次还有细腰墩、红砂墩,均是明代修筑的传讯接火墩。清代以前都不叫以上名字,本地人把火烧墩叫南墩,细腰墩叫腰墩,红砂墩叫北墩。那么为什么变成以上名字呢?这儿还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民间秘传的宫廷秘籍呢!
  清代以前,以南墩为中心,以东地界,有数户原朝廷钦犯被发配充军到此屯垦放牧,并驯养马鹿,故叫马鹿滩;以西地界,长满芨芨、冰草、芦苇。且又在白河、梧桐坝河交汇处,易于养牛。当地民众经常赶牛到此放牧,夏秋季节,黄牛遍地,故称为黄牛湾。当时,这儿流传有“东有马鹿滩,西有黄牛湾,虽不吃肉也腥膻”之说。三座烽燧周围,原始胡杨、沙枣成林,红柳、梭梭茂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清雍正四年(1726年),川陕总督年羹尧被雍正皇帝革职查办,赴京前将其收纳的20名小妾委托其大管家率领逃奔亦集乃(今额济纳旗)草原。当他们行至南墩时,恰遇驻军营盘的绿营管带前来巡查防务。该管带系年氏旧部,认识管家,便劝其在此落脚。管家听后万分高兴,认为此地一则为军事禁区,且地形隐蔽,不易被外人发现可防仇家追杀;二则有年氏旧部保护,三座烽燧均驻有绿营兵丁5~7人,若有情况可及时通风报信,便于躲藏或出逃;三则此地牧场辽阔,水草丰美可在此以牧为生,解决众多人丁生活问题。于是便按照绿营管带的安排在腰墩下搭起十顶帐篷定居下来。此次出逃年羹尧让其带有大量金银珠宝,用50峰骆驼驮运到此。定居妥当后,管家便托绿营管带购回黄牛120头、羊300只在此放牧,自制奶酪或以畜换粮维持20多人生计。
  清雍正五年(1727年)秋,以上情况被驻军毛目的屯兵营部探知,晓其腰墩下所住女子均为原年氏小妾,而其中的乌兰其其格出逃前已怀有年氏身孕,到此不久便生下一子。该屯军营管带原系康熙十四子大将军胤初部下,便派心腹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其消息直送驻守清陵的十四王爷。年羹尧原系雍正皇帝心腹爱将,为其即位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接任十四王川陕总督之职者又为年氏,且当时朝野盛传雍正“改遗诏”之事,故而十四王对雍正虽恨无奈,只好迁恨于年氏。十四王得其消息后遂派12名心腹随信使前往剿杀,意欲斩草除根。
  当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十四王所遣杀手到达毛目绿营。经和绿营管带密议后定出剿杀方案:12名专职杀手有一名绿营兵丁带路,剿杀腰墩下年氏小妾,其中必杀管家和年氏幼子,待成功后放火为号;毛目屯军绿营抽调强悍兵丁8名有管带率领,携带烟硝、硫黄及火种专司放火,以便毁尸灭迹。十一月二十日晚,两批人均乘快马,扮作绿林强盗前往目的地。专职杀手直扑腰墩,而放火兵丁又分两路,分别潜入南墩、北墩周围密林中隐藏,只要看到腰墩火起便纵马放火。十四王所派12名杀手到达腰墩后即杀尽年氏小妾,但不见管家和年氏幼子。因是黑夜,且草深林密不便寻找,便放火发号,欲将其二人烧死于林中。南墩先看到腰墩火起,便纵马放起火来。北墩见腰墩、南墩火起,也随即纵马放火。南墩兵丁沿森林草场西线由南向北放火,则北墩兵丁沿东线由北向南放火。霎时三座烽燧四周便成火海。待营盘管带领兵来救时,则已晚矣,可恰遇12名杀手撤离,便中途截杀起来。十四王所派心腹虽为武林高手,但怕露馅却不能恋战,而策马夺路而逃,当夜便离毛目去向十四王交差。只是毛目屯军营所派3名放火兵丁被营盘绿营生擒活捉,经审讯后方道出放火烧杀之因。
  北墩周围为砂砾地带,极适红柳、梭梭生长,大片红柳梭梭燃烧起来火力极强,热力极高,此墩周围的沙砾均被烧成红色,后来,人们就把北墩改称为红砂墩。火烧事件发生后,当地民众得知年氏20多名细腰美女均住腰墩下,随将腰墩改称为细腰墩。南墩地方树木高大而茂密,火烧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土墩的表皮都烧成了红色,故此人们就将南墩改称为火烧墩,墩周围的地方也叫火烧。大火烧起之后,年氏管家所养百余头黄牛便冲出栅栏四散逃跑,但终未跑出火海而全被烧死。火熄后,附近居民纷纷赶来,将烧死的牛,砍下牛头,断其四肢,割肉食之。后来,这儿便牛头遍地,人们就将黄牛湾改称牛头湾了。
  说也奇巧,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事发之日中午,乌兰其其格所生年氏幼子正好被管家携带前往马鹿滩探友,当日未归而幸免于难。只是此时管家已年老多病,经此惊吓不久便长辞人世。临终前将年氏幼子托付于马鹿滩挚友,并告知窖埋金银珠宝之处,让其好好抚养这一孩子。年氏幼子在此家长到16周岁时,家主也年事已高,为防发生意外,又将其子托付于金塔寺堡附近一龚姓朋友家,求其为子购置田产,成家立业。并嘱其将孩子姓氏以连代年,免其后患。
  清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皇帝得到密报,获悉火烧牛头湾之事而龙颜大怒,因前查办年羹尧已是忍痛割爱,属万不得已,如今无旨烧杀年氏幼子其情难容。但此事系胞弟所为不便处置,且牵扯面太广,后果严重,便迁怒于地方官吏。因牛头湾地方属肃州管辖,时任肃州通判的毛凤仪,自然难辞其咎。于是雍正皇帝遂将毛革职,幸得时任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岳钟琪力保留任,但毛目屯军营官兵无一幸免。
  火烧牛头湾系宫廷争斗事件。雍正皇帝怕此事传扬出去有失大清脸面,因而严令不得张扬。岳钟琪传雍正皇帝口谕:“此系天火所灭,无足为怪,官民凡传火烧真情者杀无赦!”此语一出,火烧牛头湾真相便为修史撰志者禁笔,非但知情官员噤若寒蝉,就连平民百姓也三缄其口。至今大庄子,营盘,上、下夹墩湾还流传着“火烧牛头湾,不与你的俅相干”的俚语。

知识出处

金塔胜迹

《金塔胜迹》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金塔境内的山水湖泊、古遗古迹进行解读,既有对胜迹的概况介绍,又有对胜迹的考古考证文章,更有传说故事,还有编者对胜迹的感慨之情。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塔县
相关地名